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风水 > 风水摆放

一个火一个尽念什么(一个火一个尽念什么字啊)

时间:2023-12-31 01:17:24 作者:误到人间 来源:网络

本文目录一览:

共赴亚运之约 奏响时代强音——杭州亚运会筹办工作全景回顾

金秋时节,一幅幅壮美的亚运画卷在之江大地徐徐铺展;丹桂飘香,体育为媒,东道主敞开怀抱喜迎四海宾朋。

杭州亚运会是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之后我国举办的规模最大、水平最高的国际综合性体育赛事,万众瞩目。总书记亲切关怀、高度重视杭州亚运会筹办工作,多次作出重要指示,为做好筹办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

回望8年的亚运筹办之路,杭州携手宁波、温州、湖州、绍兴、金华5个协办城市,始终坚持贯彻“绿色、智能、节俭、文明”的办赛理念,遵循“简约、安全、精彩”的办赛要求,努力奉献一届“中国特色、亚洲风采、精彩纷呈”的亚运盛会。

如今,亚运会即将开幕,全世界的目光聚焦杭州。

众望所归 亚运启航

时钟拨回到2015年9月16日,土库曼斯坦首都阿什哈巴德的奥林匹克体育中心,时任亚奥理事会主席艾哈迈德亲王宣布:中国杭州获得第19届亚运会举办权。顿时,现场响起热烈掌声。

亚运之火点燃国人,亚运之光映照神州大地。从1990年北京亚运会到2010年广州亚运会,再到眼下的杭州亚运会,我国综合国力持续跃升,经济社会发展突飞猛进。浙江所在的长三角地区,更是我国经济发展最活跃、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

当亚运接力棒交到杭州手中,筹办工作同步有条不紊展开。

亚运会是一个系统工程。筹办至今,从中央到浙江再到杭州,各级党委和政府对此高度重视——

2016年4月9日,杭州亚组委正式成立,设置“一办十九部”的组织架构,围绕规划部署,开始亚运会筹办工作。

2017年10月15日,亚运场馆及设施建设开工,6个办赛城市共设56个竞赛场馆,另有31个训练场馆、1个亚运村和5个亚运分村。

2018年9月2日,雅加达亚运会落幕,随着亚奥理事会会旗交接完成,亚运会正式进入“杭州时间”。

在、国务院的亲切关怀下,国家、省、市层面分别建立了指挥组织体系。国家层面,成立了第19届亚运会和第4届亚残运会工作领导小组。浙江省委和省政府成立了亚运会、亚残运会工作领导小组,杭州亚运会赛事总指挥部和协办城市分指挥部同时成立,标志着亚运筹办工作进入关键阶段,逐步由“筹”向“办”全面转换。

靠前指挥、亲自推动、主动督导。锚定“举办一届成功的亚运会”的目标,广大干部群众始终全心全力投入亚运筹办工作。

亚运场馆、志愿服务、交通安保……每周召开的杭州亚运会赛事总指挥部调度会议,逐个研究解决具体问题,确保各项筹办工作扎实有力推进。

“从场馆改造到团队进驻,我们不断优化提升,希望用更高的水准迎接亚运会到来。”杭州黄龙体育中心有关负责人说,从场馆提升到赛事运维,再到压力测试,工作人员不舍昼夜,全力以赴。

历时8年奋斗,杭州亚运会筹办工作取得累累硕果——

本届亚运会设有40个大项、61个分项、481个小项,共有主办城市杭州和5个协办城市参与办赛,亚洲45个国家和地区奥委会全部报名参赛,运动员报名人数达1.2万余名。杭州亚运会成为历史上规模最大、项目最多、覆盖面最广的一届亚运会。

56个竞赛场馆和31个训练场馆已投入运行,41个场馆团队的1万多名专职人员、2万多名场馆志愿者全部就位。除了1个亚运村和5个亚运分村外,杭州亚组委还新增绍兴市、杭州临安区和萧山区作为参赛运动员住宿点,全力做好参赛保障。

从精心编制火炬传递总体方案、开闭幕式演出方案,到持续完善城市交通体系、全方位提升城市风貌品质,精心打磨亚运筹办各个环节。以一流的场馆设施、顺畅的赛事组织、周到的服务保障,为亚洲运动健儿搭建展示风采的舞台,这是杭州和浙江的坚定承诺。

“现在,杭州已经做好了准备,这场亚运盛会将让世界看见美好的杭州、活力的浙江、美丽的中国。”杭州亚组委执行秘书长、杭州亚运会赛事总指挥部办公室副主任陈卫强说。

攻坚克难 有序推进

杭州亚运会筹办历程并非一帆风顺。2022年5月,受疫情影响,亚运会和亚残运会先后决定延期一年举行,给筹办工作带来极大挑战。

万众一心,攻坚克难,广大干部群众集中力量推动亚运会各项筹办工作有序展开。

绍兴棒(垒)球体育文化中心承担本届亚运会棒垒球项目比赛。疫情防控期间,项目建筑施工方现场项目负责人和所有单位统一调度、互相配合,把工作抓细抓实,确保万无一失。

在亚运筹办过程中,像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优化施工流程、调整施工计划、改进相关工艺、加强现场组织……大部分竞赛场馆在2021年3月竣工交付,并陆续开展测试赛。“亚运走十城”“迎杭州亚运会趣味跑”等宣传推广活动也顺利举行。

杭州和浙江经受住了考验,不仅打赢了亚运筹办这场硬仗,更在办赛实践中锻炼了队伍、提升了水平。

城市管理更加精细化。亚运会期间,杭州将充分依托“城市大脑”交通系统,实时检测城市交通运行状况,实时诊堵、主动防堵、快速缓堵。赛时杭州还将在亚运会服务相关设施之间的通勤道路上,启用亚运数字专用车道。

城市基础设施显著跃升。今年8月8日,杭州市民期盼已久的天目山路隧道开通试运行,标志着杭州东西向最长快速路——钱塘快速路全线通车。未来,这条“穿江连城”的快速路将加强区块沟通衔接,提高路网通行效率,释放城市发展活力。

“体育惠民”原则落到实处。杭州亚运会开创了国内综合性体育赛事场馆赛前向社会开放的先例,通过建设城市嵌入式体育场地设施,开放预约中小学体育场馆,为市民打造“10分钟健身圈”。2022年11月,全长超1000公里的钱塘江绿道全线启用。

这一路的奋斗与跋涉殊为不易。杭州亚运会筹办历程,再一次彰显了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

办赛理念 深入人心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从空中俯瞰钱塘江南岸,杭州奥体中心体育馆和游泳馆犹如一只振翅欲飞的彩色蝴蝶,与杭州奥体中心主体育场“大莲花”交相辉映。

自2015年9月成功申办以来,杭州亚运会确立了“绿色、智能、节俭、文明”的办赛理念。绿色,成为杭州亚运会的主色调和鲜明特色。从场馆规划建设、能源统筹利用,到交通运输保障、赛事组织运行,都凸显着浓浓的“绿意”。

作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诞生地,浙江在筹办过程中,始终将“绿色”摆在办赛理念的首位。出台《“无废亚运”行动方案》, 推进16个“无废亚运细胞”示范点建设,全力打造全球首个大型“无废”赛事;千里之外的“风光”送到亚运举办地,“绿电”点亮56个竞赛场馆……绿色理念融入亚运筹办方方面面,让世界看到“中国用绿色描绘未来的创新力和行动力”。

智能办赛的理念在亚运会历史上首次提出,众多科技成果、前沿技术广泛应用于亚运筹办全过程。

本届亚运会上,场馆保障、赛事运行、云上服务等各环节都能充分感受到智能的力量。依托云计算技术打造的亚运核心系统,为运动员、工作人员、观众等构建强大的数据处理平台;观众通过“智能亚运一站通”玩转亚运;“亚运PASS”实现景区景点、文博场馆和公交地铁一码通行;“数字火炬手”让人人都能参与亚运……

杭州亚运会不仅“高大上”,而且特别“接地气”。大到场馆改建新建的规划,小到一张纸、一支笔的回收利用,“节俭办亚运”的理念深入人心。

场馆建设普遍遵循“能改不建”的原则,56个竞赛场馆中有44个是改建或临建场馆,31个训练场馆全部为改造场馆;赛事相关设施器材“能借不租、能租不买”,尽可能循环利用;工作人员自带水杯、吃自助简餐、减少纸张浪费;特许商品零售店的低碳版吉祥物减少了纸盒外包装……简约不简单,把更多资源投放到优化服务上,东道主巧做“减法”却为赛会大大“加分”。

远道而来的客人,最先感受到的是主办城市的氛围。如今的之江大地,人人是东道主,处处有亚运味,满城文明风。

杭州深入开展迎亚运“城市品质、城市治理、城市文明”三大提升行动,举办万余场次相关活动;宁波整体谋划、一体推进城市文明提升行动,展现城市文明、乡风文明、赛会文明新风貌;绍兴奥体中心体育馆改造升级注重人文关怀,残障人士可通过辅助器械顺利到达无障碍座席……内外兼修,让城市展露新颜。

大手笔里的精益求精,小细节中的点滴考量,四大办赛理念从纸面落到实处。以最佳风貌、最优环境迎接四海宾朋,杭州亚运会交出了高分答卷。

城市发展 再上台阶

9月16日,复兴号亚运智能动车组列车正式载客运营。从车身涂装到内部装饰,杭州的粉墙黛瓦、钱江潮涌等城市景观元素与亚运会会徽、运动图案和主形象色“虹韵紫”完美融合。亚运会期间,这趟“专列”将串联起6个办赛城市,让各赛场间的互联互通更顺畅。

一趟列车,折射出亚运会带给举办地的改变。办好一个会,提升一座城。从基础设施改造、环境综合治理,到公共服务提升、城市面貌改善,杭州和5个协办城市同步推进。生活在这里的人们,既是参与者、见证者,也是受益者。

2020年4月,《杭州市亚运城市行动计划纲要》发布,提出健康城市打造、城市国际化推进、基础设施提升、绿水青山守护、数字治理赋能、产业发展提质、文化名城传播、城市文明共建等8项具体行动。

行走在如今的浙江,城市门户区、主干道路全面优化,街景立面、背街小巷全面提质,市民文明素养全面提升。把亚运筹办和加快改善城市功能、增进民生福祉紧密结合,助推城市发展迈上新台阶。

亚运会带来的还有“体育惠民”的进一步落地。目前,已有51个亚运场馆确定了赛后运营单位,做到“还馆于民”。在“浙里健身”应用平台,公共体育场馆100%纳入“全民健身地图”,场馆空置率大幅降低。

今年3月,2023年杭州射箭联赛在杭州富阳银湖体育中心亚运射击、射箭和现代五项比赛场馆举行,让爱好者提前感受到亚运氛围。截至目前,在各类亚运场馆参与健身的人次已超800万。

以筹办亚运会为契机,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在浙江多地开花结果。一大批健身场地嵌入“百姓生活圈”,城市闲置空间变成群众日常参与锻炼的“金角银边”,“体育让生活更美好”辐射效应持续释放。

为民、惠民、便民、利民的亚运筹办实践,不仅强有力助推体育强国建设和健康中国建设,更极大增强了城乡居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亚洲聚会 彰显团结

2018年,在雅加达亚运会闭幕式上,令人惊艳的“杭州8分钟”向全亚洲发出热情邀约——杭州亚运会是体育竞技的舞台,也是人文交流的平台,更是其乐融融的聚会。

这一理念得到全亚洲的广泛支持和热烈响应。亚奥理事会45个国家和地区奥委会的代表团如约而至。多名外国领导人来华出席杭州亚运会开幕式。

体育铺路搭桥,文明交流互鉴。一个个文化符号,勾勒出杭州亚运会的独特韵味——

从杭州良渚古城遗址公园大莫角山采集的亚运会火种,通过“薪火”火炬手手传递;吉祥物“江南忆”由“琮琮”“宸宸”“莲莲”3个机器人组成,分别代表良渚古城遗址、京杭大运河和西湖;会徽“潮涌”取自钱塘潮,奖牌“湖山”带有西湖意向……传统文化融入亚运设计,尽显杭州历史人文之美。

杭州富阳水上运动中心以“山”为形、以“水”为韵,仿佛现代版《富春山居图》;绍兴柯桥羊山攀岩中心形似“蚕茧”,注入丝绸文化意蕴……亚运场馆融合地域特色,“诗画江南”的文化底蕴让人流连忘返。

杭州亚运村里设置了“文化小屋”,从体验宋绣技艺、青瓷烧制,到品茶会友、欣赏篆刻,为各代表团成员开启“文化之旅”;钱塘江畔的亚洲花卉主题园,200余种花卉组成“亚洲花毯”;杭州市内各类“亚运人文体验点”共有50处……人文景观遍布街头,营造出浓浓的亚运氛围。

透过亚运会这扇窗,世界再一次感知中国、读懂中国。泱泱大国的文化自信与时代内涵,借助亚运故事娓娓道来。这条筹办之路,既是兑现承诺、推动发展的过程,更是展示新时代中国历史性成就的过程。

奋进的中国与亚运会第三次携手,使得杭州亚运会筹办伊始就显示出勃勃生机。从3.76万名赛会志愿者“小青荷”,到148万余名城市志愿者,他们的微笑面庞,让杭州亚运会展现着阳光、开放、充满希望的蓬勃气息。

杭州亚运会的筹办成果赢得国际社会广泛赞许。在第四十二届亚奥理事会全体大会上,新当选的亚奥理事会主席谢赫·塔拉勒·法赫德·萨巴赫说:“我相信杭州已经准备好了,这将是一届出色的亚运会。”

在亚运会舞台上,体育精神与人文精神交相辉映,一曲和平与友谊的交响曲正在奏响——

杭州亚运会项目数量多,涵盖武术、藤球、板球、卡巴迪等不同地域特色项目,彰显亚运体育文化的多元性和包容性,为70余年历史的亚运会注入新的活力。

“心心相融,@未来”的杭州亚运会口号与“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的奥林匹克格言高度契合,寄托着面向未来、共建亚洲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愿望。

亚运会凝聚起亚洲人民团结奋进之心。亚洲各国家和地区奥委会都把杭州亚运会列为本年度重要赛事,并期盼未来与中国进行更多体育合作。

以体育传递友谊,以文化凝聚力量,以交流共筑和平。当亚运圣火燃亮夜空,杭州亚运会正成为亚洲和全世界携手同行的重要契机,凝聚起同力共赢、同向未来的磅礴力量。

(本报记者李中文、郑轶、孙龙飞、窦皓、刘军国)

联播+|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来源:央视网

从1931年9月18日开始,中国领导人民在长达14年艰苦卓绝的抗战中,凝聚形成了伟大的抗战精神。

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9周年座谈会上,总书记首次全面系统地揭示了抗战精神的内涵——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

14年浴血奋战,为了“可爱的中国”,无数革命先烈高擎信仰火炬,义无反顾地踏入为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而艰苦抗争的历史洪流中。“共和国是红色的,不能淡化这个颜色。”今年是“九·一八”事变爆发92周年。让我们一起以史为鉴、珍爱和平、勿忘国耻、吾辈自强!

1931年9月18日,日本帝国主义蓄意制造“九·一八”事变,开始大举侵占中国东北地区。1932年,杨靖宇受委托到东北组织抗日联军,率领东北军民与日寇血战于白山黑水之间。面对日寇疯狂围剿,杨靖宇充满斗志:“革命就像火一样,任凭大雪封山,鸟兽藏迹,只要我们有火种,就能驱赶严寒,带来光明和温暖。”

1939年冬至1940年春,日军实施“斩首战术”,杨靖宇率警卫旅转战于濛江一带。面对日寇重重包围和利诱劝降,身边人有的牺牲,有的叛变,杨靖宇却凭借难以想象的毅力,甚至在绝粮数天之后,坚持只身与敌,直至弹尽,于1940年2月壮烈牺牲。

残忍的日寇将其割头剖腹,发现他的胃里竟无一粒粮食。2020年7月24日,总书记在吉林考察时提及这段红色历史:“杨靖宇将军领导抗日武装冒着零下四十摄氏度的严寒,同数倍于己的敌人浴血奋战,牺牲时胃里全是枯草、树皮、棉絮,没有一粒粮食,其事迹震撼人心。”

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面对日本侵略者的野蛮侵略,无数中华儿女为中华民族独立和自由不惜抛头颅、洒热血。

2014年7月7日,总书记在纪念全民族抗战爆发七十七周年仪式上,讲述了英雄母亲邓玉芬的故事。

那是1933年,古北口长城抗战失利,密云长城以外的地区被划入伪满洲国,邓玉芬所在的村庄从此坠入日伪统治的水深火热之中。为了赶走侵略者,邓玉芬毅然把大儿子、二儿子、三儿子送进游击队,让四儿子、五儿子参加了村里的抗日自卫军模范队,自己和丈夫一边开荒种地,一边为八路军运军粮、背子弹、跑交通。1942年至1943年间,亲人牺牲的消息陆续传来。面对失去亲人的巨大痛苦,邓玉芬脸上的笑容少了,但对支援抗日工作的积极性更高涨了,对子弟兵更亲了。

1945年8月,中国人民终于打败日本侵略者,邓玉芬激动不已。1970年,邓玉芬在临终前留下最后心愿:“把我埋在大路边,我要看着孩子们回来。”

“敌人只能砍下我们的头颅,决不能动摇我们的信仰”,这是革命烈士方志敏在慷慨就义前留下的铮铮誓言。

1924年3月,方志敏加入中国,立志为党奋斗终身,他激动地写道:“从此,我的一切,直到我的生命都交给党去了。”大革命失败后,白色恐怖笼罩全国,他坚称自己是“一个马克思主义笃诚的信仰者”,坚信革命一定会胜利。

1935年,方志敏不幸被捕。在狱中,他强忍病痛,以笔为枪,相继写下了《可爱的中国》《清贫》等著名篇章。面对生死抉择,他坚信“头颅可以断,信仰不可移,气节决不丢”,无论如何决不能“抛弃自己原来的主义信仰,撕毁自己从前的斗争历史”,最后被秘密杀害,时年36岁。

2019年5月22日,在方志敏的家乡江西考察时,总书记动情地讲述了方志敏的誓言,并告诫大家“没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就会在乱云飞渡的复杂环境中迷失方向、在泰山压顶的巨大压力下退缩逃避、在糖衣炮弹的轮番轰炸下缴械投降”。

佟麟阁是千千万万抗日将士杰出代表之一,总书记曾引用楚辞《九歌·国殇》中的名句“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赞颂他们。

1937年7月7日夜,日军在华北挑起了震惊中外的卢沟桥事变,时任北平南苑驻地指挥官的佟麟阁以军部名义发出命令:“凡是日军进犯,坚决抵抗,誓与卢沟桥共存亡,不得后退一步。”将士们被他的凛然大义所感动,人人誓为拯救国家和民族而献身。

1937年7月19日,侵华日军包围了北平;7月26日,侵华日军增至10余万人;7月28日,日军发动猛攻。佟麟阁在指挥部队突击时,腿部被枪击中。他不顾伤痛依旧坚守一线,官兵们见此场景声泪俱下,与日军誓死拼杀。日军地面进攻遭到重挫后,派战机狂轰滥炸。佟麟阁头部不幸被击中壮烈殉国,时年45岁。

斗转星移数十载,佟麟阁将军的革命精神从未被遗忘。新中国成立后,佟麟阁被追认为革命烈士。2014年,佟麟阁入选首批100位最著名的抗战英烈。2015年9月3日,总书记为佟麟阁遗属颁发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章。目前,佟麟阁将军的英雄事迹编入多种版本的人物传记,作为爱国主义教育丛书广为传颂。

“长征出发时,红军中有两万多闽西儿女。担任中央红军总后卫的红34师,6000多人主要是闽西子弟,湘江一战几乎全师牺牲。”2014年10月,总书记在全军政治工作会议上讲述了陈树湘“断肠明志”的故事,让与会代表无不为之动容。

陈树湘是红34师师长。湘江战役打响后,他率领全师6000名红军将士同数十倍于己之敌鏖战数日,直到中央红军主力突围渡过湘江。完成阻击任务后,红34师被军阻隔在湘江以东。面对全师伤亡大半、粮弹告罄、四面受敌的窘境,陈树湘下令突围。

突围中,陈树湘遭伏击腹部负重伤,肠子都流了出来,最后不幸被抓。在被敌人抬去邀功途中,陈树湘趁敌不备,忍着剧痛用力绞断了自己的肠子,壮烈牺牲。年仅29岁的他,实现了“为苏维埃流尽最后一滴血”的誓言。

2021年,红军长征湘江战役纪念馆里,总书记在油画《陈树湘》前凝视良久,不禁感叹:“壮烈啊!陈树湘是牺牲英雄中很典型的一个。”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网)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联播+从1931年9月18日开始,中国领导人民在长达14年艰苦卓绝的抗战中,凝聚形成了伟大的抗战精神。

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9周年座谈会上,总书记首次全面系统地揭示了抗战精神的内涵——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

14年浴血奋战,为了“可爱的中国”,无数革命先烈高擎信仰火炬,义无反顾地踏入为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而艰苦抗争的历史洪流中。“共和国是红色的,不能淡化这个颜色。”今年是“九·一八”事变爆发92周年。让我们一起以史为鉴、珍爱和平、勿忘国耻、吾辈自强!

1931年9月18日,日本帝国主义蓄意制造“九·一八”事变,开始大举侵占中国东北地区。1932年,杨靖宇受委托到东北组织抗日联军,率领东北军民与日寇血战于白山黑水之间。面对日寇疯狂围剿,杨靖宇充满斗志:“革命就像火一样,任凭大雪封山,鸟兽藏迹,只要我们有火种,就能驱赶严寒,带来光明和温暖。”

1939年冬至1940年春,日军实施“斩首战术”,杨靖宇率警卫旅转战于濛江一带。面对日寇重重包围和利诱劝降,身边人有的牺牲,有的叛变,杨靖宇却凭借难以想象的毅力,甚至在绝粮数天之后,坚持只身与敌,直至弹尽,于1940年2月壮烈牺牲。

残忍的日寇将其割头剖腹,发现他的胃里竟无一粒粮食。2020年7月24日,总书记在吉林考察时提及这段红色历史:“杨靖宇将军领导抗日武装冒着零下四十摄氏度的严寒,同数倍于己的敌人浴血奋战,牺牲时胃里全是枯草、树皮、棉絮,没有一粒粮食,其事迹震撼人心。”

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面对日本侵略者的野蛮侵略,无数中华儿女为中华民族独立和自由不惜抛头颅、洒热血。

2014年7月7日,总书记在纪念全民族抗战爆发七十七周年仪式上,讲述了英雄母亲邓玉芬的故事。

那是1933年,古北口长城抗战失利,密云长城以外的地区被划入伪满洲国,邓玉芬所在的村庄从此坠入日伪统治的水深火热之中。为了赶走侵略者,邓玉芬毅然把大儿子、二儿子、三儿子送进游击队,让四儿子、五儿子参加了村里的抗日自卫军模范队,自己和丈夫一边开荒种地,一边为八路军运军粮、背子弹、跑交通。1942年至1943年间,亲人牺牲的消息陆续传来。面对失去亲人的巨大痛苦,邓玉芬脸上的笑容少了,但对支援抗日工作的积极性更高涨了,对子弟兵更亲了。

1945年8月,中国人民终于打败日本侵略者,邓玉芬激动不已。1970年,邓玉芬在临终前留下最后心愿:“把我埋在大路边,我要看着孩子们回来。”

“敌人只能砍下我们的头颅,决不能动摇我们的信仰”,这是革命烈士方志敏在慷慨就义前留下的铮铮誓言。

1924年3月,方志敏加入中国,立志为党奋斗终身,他激动地写道:“从此,我的一切,直到我的生命都交给党去了。”大革命失败后,白色恐怖笼罩全国,他坚称自己是“一个马克思主义笃诚的信仰者”,坚信革命一定会胜利。

1935年,方志敏不幸被捕。在狱中,他强忍病痛,以笔为枪,相继写下了《可爱的中国》《清贫》等著名篇章。面对生死抉择,他坚信“头颅可以断,信仰不可移,气节决不丢”,无论如何决不能“抛弃自己原来的主义信仰,撕毁自己从前的斗争历史”,最后被秘密杀害,时年36岁。

2019年5月22日,在方志敏的家乡江西考察时,总书记动情地讲述了方志敏的誓言,并告诫大家“没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就会在乱云飞渡的复杂环境中迷失方向、在泰山压顶的巨大压力下退缩逃避、在糖衣炮弹的轮番轰炸下缴械投降”。

佟麟阁是千千万万抗日将士杰出代表之一,总书记曾引用楚辞《九歌·国殇》中的名句“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赞颂他们。

1937年7月7日夜,日军在华北挑起了震惊中外的卢沟桥事变,时任北平南苑驻地指挥官的佟麟阁以军部名义发出命令:“凡是日军进犯,坚决抵抗,誓与卢沟桥共存亡,不得后退一步。”将士们被他的凛然大义所感动,人人誓为拯救国家和民族而献身。

1937年7月19日,侵华日军包围了北平;7月26日,侵华日军增至10余万人;7月28日,日军发动猛攻。佟麟阁在指挥部队突击时,腿部被枪击中。他不顾伤痛依旧坚守一线,官兵们见此场景声泪俱下,与日军誓死拼杀。日军地面进攻遭到重挫后,派战机狂轰滥炸。佟麟阁头部不幸被击中壮烈殉国,时年45岁。

斗转星移数十载,佟麟阁将军的革命精神从未被遗忘。新中国成立后,佟麟阁被追认为革命烈士。2014年,佟麟阁入选首批100位最著名的抗战英烈。2015年9月3日,总书记为佟麟阁遗属颁发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章。目前,佟麟阁将军的英雄事迹编入多种版本的人物传记,作为爱国主义教育丛书广为传颂。

“长征出发时,红军中有两万多闽西儿女。担任中央红军总后卫的红34师,6000多人主要是闽西子弟,湘江一战几乎全师牺牲。”2014年10月,总书记在全军政治工作会议上讲述了陈树湘“断肠明志”的故事,让与会代表无不为之动容。

陈树湘是红34师师长。湘江战役打响后,他率领全师6000名红军将士同数十倍于己之敌鏖战数日,直到中央红军主力突围渡过湘江。完成阻击任务后,红34师被军阻隔在湘江以东。面对全师伤亡大半、粮弹告罄、四面受敌的窘境,陈树湘下令突围。

突围中,陈树湘遭伏击腹部负重伤,肠子都流了出来,最后不幸被抓。在被敌人抬去邀功途中,陈树湘趁敌不备,忍着剧痛用力绞断了自己的肠子,壮烈牺牲。年仅29岁的他,实现了“为苏维埃流尽最后一滴血”的誓言。

2021年,红军长征湘江战役纪念馆里,总书记在油画《陈树湘》前凝视良久,不禁感叹:“壮烈啊!陈树湘是牺牲英雄中很典型的一个。”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网)

来源: 央视网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