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生肖 > 生肖猴

兄的部首(冠的部首)

时间:2024-01-19 04:31:45 作者:谁为谁伤 来源:用户分享

本文目录一览:

补充解读甲骨文中的“口”字和“兄”字

“口”字是甲骨文中非常常见的造字部首(见下图),涉及到的字非常非常多,这个字应该也是象形文字中非常早期就造出来的字,可能要追溯到伏羲时代。所以,正确解读这个字的意思,特别是本义,对我们正确解读甲骨文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甲骨文“口”字

这个字,是象形字,这一点没错,古今观点一致,但是象的什么形?认识有差异。我第一眼看到这个字的时候,我就感觉像一种容器,是侧面形象。然后我去查了下资料,发现现在的主流意见说是“嘴巴”的象形,本义是嘴,可是我看来看去不像。我又去查了下《说文解字》:人所以言食也。我一下子明白了,这是一种盛着食物的容器,而且应该是陶土做的,本义指的就是食物,或者说一切可以吃的东西。如下图这个字:

甲骨文“合”字

这里显然是容器上面盖了个盖子,叫“合”,不可能是嘴巴上面盖个盖子。

而“口”表示嘴巴的意思应该是后来人们随着对自然环境和人本身的认识越来越细化,确立人的五官的时候才用这个字来表示嘴巴之意(应该是黄帝时期或者之后的事了),后来又引申为跟嘴巴有关的事。见下图:

甲骨文“舌”字

这里显然表示的就是嘴巴,而不是食物容器:嘴巴里伸出一个“丫”状的舌头,周围还有三个点表示“口水”。(为什么是蛇的舌头而不是人舌头的形状?评论区见)

好,只有在知道“口”字可以表达“装在容器里的食物”这一意思后,我们才能正确解读下面这个字——兄。见下图:

这个“兄”字,字型演变过程非常清晰、简单,古今都没有争议,所以这个字肯定是“兄”字无疑。演变过程见下图:

“兄”字演变过程

字型构成很简单:一个人、上面一个口,本义不明,一个人上面加个口为什么就是“兄”呢?不管这里的口解释为嘴巴还是食物还是其他引申义都解释不通啊。

其实,这个字是象形字:一个人,头顶着一个盛着食物的容器,什么意思呢?这涉及到中国一个古老的丧葬习俗:就是父亲去世以后,儿子在送葬的时候,要顶着一个盆或者钵之类的容器,里面放上各种食物,这个习俗至今在中国很多地区得以保留,有的顶盆,有的顶钵,里面有的放米饭,有的放馒头,当然,还有一种是盆里放的是骨灰。而有资格做这件事的人,必须是长子,现在明白为什么古人造“兄”字这么造了吧?这也说明民间的这种丧葬习俗已经流传了好几千年了,可以说贯穿了整个华夏名族文明史!(有知道这个风俗的小伙伴们请评论区留言帮忙佐证一下呗,证明我没有瞎说)

补充解读甲骨文中的“口”字和“兄”字

“口”字是甲骨文中非常常见的造字部首(见下图),涉及到的字非常非常多,这个字应该也是象形文字中非常早期就造出来的字,可能要追溯到伏羲时代。所以,正确解读这个字的意思,特别是本义,对我们正确解读甲骨文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甲骨文“口”字

这个字,是象形字,这一点没错,古今观点一致,但是象的什么形?认识有差异。我第一眼看到这个字的时候,我就感觉像一种容器,是侧面形象。然后我去查了下资料,发现现在的主流意见说是“嘴巴”的象形,本义是嘴,可是我看来看去不像。我又去查了下《说文解字》:人所以言食也。我一下子明白了,这是一种盛着食物的容器,而且应该是陶土做的,本义指的就是食物,或者说一切可以吃的东西。如下图这个字:

甲骨文“合”字

这里显然是容器上面盖了个盖子,叫“合”,不可能是嘴巴上面盖个盖子。

而“口”表示嘴巴的意思应该是后来人们随着对自然环境和人本身的认识越来越细化,确立人的五官的时候才用这个字来表示嘴巴之意(应该是黄帝时期或者之后的事了),后来又引申为跟嘴巴有关的事。见下图:

甲骨文“舌”字

这里显然表示的就是嘴巴,而不是食物容器:嘴巴里伸出一个“丫”状的舌头,周围还有三个点表示“口水”。(为什么是蛇的舌头而不是人舌头的形状?评论区见)

好,只有在知道“口”字可以表达“装在容器里的食物”这一意思后,我们才能正确解读下面这个字——兄。见下图:

这个“兄”字,字型演变过程非常清晰、简单,古今都没有争议,所以这个字肯定是“兄”字无疑。演变过程见下图:

“兄”字演变过程

字型构成很简单:一个人、上面一个口,本义不明,一个人上面加个口为什么就是“兄”呢?不管这里的口解释为嘴巴还是食物还是其他引申义都解释不通啊。

其实,这个字是象形字:一个人,头顶着一个盛着食物的容器,什么意思呢?这涉及到中国一个古老的丧葬习俗:就是父亲去世以后,儿子在送葬的时候,要顶着一个盆或者钵之类的容器,里面放上各种食物,这个习俗至今在中国很多地区得以保留,有的顶盆,有的顶钵,里面有的放米饭,有的放馒头,当然,还有一种是盆里放的是骨灰。而有资格做这件事的人,必须是长子,现在明白为什么古人造“兄”字这么造了吧?这也说明民间的这种丧葬习俗已经流传了好几千年了,可以说贯穿了整个华夏名族文明史!(有知道这个风俗的小伙伴们请评论区留言帮忙佐证一下呗,证明我没有瞎说)

四年级下册期末语文基础测评卷

四年级下册期末语文基础测评卷

(时间:90分钟 分数:100分)

第一部分 基础知识积累与巩固运用(51分)

一、读句子,根据拼音写词语。(7分)

1.máo wū( )前,几只qīnɡ tínɡ( )飞来飞去,远处还有一群bái ɡē( )在mì shí( ),这幅景象多么hé xié( )有趣!

2.听了老师的jiě shì( ),我明白了wǎn xiá( )为什么如此灿烂绚丽了。

二、用“√”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6分)

朴素(sù shù) 拥有(yōnɡ yònɡ) 潇洒(xiāo xiào)

朦胧(lónɡ nónɡ) 单于(dān chán) 俏丽(xiáo qiào)

三、按查字典要求填空、选择。(6分)

1.“率(shuài)”用部首查字法,应查部首 ,再查 画。用音序查字法,应先查音序 。

2.根据语境选择“率”的正确解释,将序号填在后面的括号里。

率:①带领。 ②不加思考,不慎重。 ③直爽坦白。 ④大概。

(1)母鸡率领一群小鸡在林中觅食。 ( )

(2)他是位率真的男孩,非常讨人喜欢。 ( )

(3)妈妈告诉我说:“做事不要草率,要三思而后行。” ( )

四、比一比,再组词。(8分)

藉( ) 炫( ) 倔( ) 躁( )

籍( ) 弦( ) 掘( ) 燥( )

五、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6分)

欣喜( )( ) 无能( )( ) ( )( )不苟

( )( )发抖 ( )( )如也 生气( )( )

六、选词填空。(6分)

鼓舞 鼓动 鼓励

1.你别( )人家去干坏事。

2.在老师的( )下,我终于跃过了横杆。

3.某同学勇夺冠军的喜讯传来,给了全校师生极大的( )。

虽然……但是…… 即使……也…… 只有……才……

4.( )勇敢地劳动、创造,( )体会到劳动和创造的幸福。

5.( )雨来说出了交通员的下落,敌人( )不会放了他。

6.现在我们( )生活富裕了,( )还要注意节约。

七、按要求写句子。(6分)

1.孩子们被大人关在地洞似的屋里了。(改为“把”字句)

2.太阳照射着树林。(扩写句子)

3.山上开满了映山红,无论花朵和叶子,却比盆栽的杜鹃显得有精神。(修改病句)

八、用修改符号修改下面的一段话。(6分)

这学期,我们班同学经常阅读的杂志有《小学生语文学习》《少年文艺》和《中国少年报》。大量的课外阅读,使我们增长了知识和写作水平。我们班还被评为课外阅读先进集体的光荣称号呢?

第二部分 语言综合运用与文化传承(6分)

九、下面几句话是一般人持的观点,请从相反的角度来阐述你的想法。(6分)

例:有志者,事竟成。

相反观点:这要看立什么“志”,如果脱离实际,有“志”不仅不会成功,反而会落得一个可悲的结局。

1.名师出高徒。

相反观点:

2.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

相反观点:

第三部分 阅读理解与写作实践(43分)

十、阅读短文,回答问题。(13分)

有一年夏天的下午,我在山上一连割了几小时柴草,最后决定坐下来吃点东西。我坐在一根圆木上,拿出一块三明治,一边吃一边眺望那美丽的山野和清澈的湖水。要不是一只围着我嗡嗡转的蜜蜂,我的闲暇心情不会被打扰的。那是一只普普通通的、却能使野餐者感到厌烦的蜜蜂。不用说,我立刻将它赶走了。

蜜蜂一点儿也没有被吓住,它很快飞了回来,又围着我嗡嗡直叫。哟,这下我可失去了耐心。我一下将它拍打在地,随后一脚踩入沙土里。

没过多久,那一堆沙土鼓了起来。我不由得吃了一惊,这个受到我报复的小东西顽强地抖着翅膀出现了。我毫不犹豫地站立起来,又一次把它踩入沙土中。

我再一次坐下来吃晚餐。几分钟以后,我发现脚边的那堆沙土又动了起来。一只受了伤,但还没有死去的蜜蜂艰难地从沙土里钻了出来。

重新出现的蜜蜂引起了我的内疚。我弯下身去察看它的伤势。它右翅还比较完整,但左翅却皱折得像一团纸。然而,它仍然慢慢地一上一下抖动着翅膀,仿佛在估计自己的伤势。它也开始梳理那沾满沙土的胸部和腹部。

这只蜜蜂很快把挣扎的力量集中在皱折的左翅上。它伸出腿来,飞快地捋着翅膀。每捋一次,它就拍打几下翅膀,似乎在估量自己的飞翔能力。哦,这可怜的小东西以为自己还能飞得起来!

我垂下双手,跪在地上,以便清晰地观察它那注定是徒劳的努力。我凑近看了看,心中想,这蜜蜂完了。作为一个飞行员,我对翅膀太了解了。

然而,蜜蜂毫不理会我对它的判断。它继续整理着翅膀,似乎慢慢恢复了力量。它捋翅的速度加快了,那因皱折而不灵活的薄纱似的翅膀现在几乎已被抚平。

蜜蜂终于感到自己已恢复了力量,可以试着飞一飞了。随着一声嗡嗡的声响,它从沙地上飞了起来,但没能飞三英寸远。这小生灵摔得那么可怜,它在地上挣扎着。然而,接下来的是更有力地捋翅和扑翅。

蜜蜂再一次飞起来,这一次飞出了六英寸远,最后撞在一个小土堆上。很显然,这只蜜蜂已经能够起飞,但还没有恢复控制方向的能力。正如一个飞行员在摸索一架陌生飞机的特性,它遭受了一次又一次的失败,每一次坠落后,它都努力去纠正新的失误。

蜜蜂又飞起来了。这一次它飞过了几个沙堆,笔直地向一棵树飞去。它仔细地避开树身,控制着飞行,然后慢慢飞向那明镜似的湖面,仿佛去欣赏自己的英姿。当这只蜜蜂消失后,我才发现,自己还跪在地上,已跪了好久好久。

……

1.蜜蜂两次被“我”踩入沙土,却从沙土里钻出来,说说这个“钻”字好在哪里。(2分)

2.凭着一个飞行员对翅膀的了解,“我”对蜜蜂的判断是什么?而蜜蜂的“毫不理会”又表现在哪些词语中?(4分)

3.写出“我”对蜜蜂态度发生转变的心理过程。(5分)

( )——( )——( )——( )——( )

4.文章结尾的画线句子有什么深刻含义?(2分)

十一、作文。(30分)

在你的周围,许多平凡而又伟大的人,他们珍惜生命,用劳动创造着生活,也用善心去关爱他人。你的眼前浮现出他的身影了吗?请选取一个事例写一写这个人,注意对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进行描写,从而表现出人物的精神品质。

答案:

一、1.茅屋 蜻蜓 白鸽 觅食 和谐

2.解释 晚霞

二、sù yōnɡ xiāo lónɡ chán qiào

三、1.亠 9 S 2.(1)① (2)③ (3)②

四、慰藉 炫耀 倔强 急躁

书籍 弓弦 挖掘 干燥

五、若狂 为力 一丝

瑟瑟 空空 勃勃

六、1.鼓动 2.鼓励 3.鼓舞

4.只有 才 5.即使 也 6.虽然 但是

七、1.大人把孩子们关在地洞似的屋里了。

2.晌午的太阳火辣辣地照射着整个树林。

3.把“却”改为“都”。

八、①把“杂志”改为“报刊”。②将第二句话中的“和”改为“,提高了”。

③将第三句中的“课外阅读先进集体”加上引号。④删去“的光荣称号”。

⑤“?”改为“!”。

九、1.即使有名师指导,自己也要下功夫,多思考。不然,也可能一事无成,不是有那句话嘛,“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 。

2.即使自己再有把握,也应该多听取别人的意见,从善如流,虚怀若谷。正所谓“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一味自以为是,独断专行,不听劝告,是要吃亏的。

十、1.“钻”字突出了蜜蜂求生的顽强意志。

2.蜜蜂已经不能再飞行了。继续整理、恢复、抚平。

3.厌烦 内疚 可怜 敬佩 感动

4.我们要珍惜生命,要有顽强的生命力,无论命运如何,都要勇敢地面对。

二年级语文上册结构部首整理归纳,收藏,让孩子记一记

一、结构

(1) 思,歪,冒,安,全:是(上下)结构;

(2) 草,暴,意,竟,竞:是( 上中下)结构;

(3) 好,棚,和,蜂,滩,往,明:是( 左右)结构;

(4) 谢,树,倒,搬,撇,鞭,辩:是(左中右)结构;

(5) 围,囚,困,田,因,国,固:是(全包围 )结构;

(6) 包,区,闪,这,句,函,风:是(半包围 )结构;

(7) 噩,兆,非:是(穿插 )结构;

(8) 品,森,聂,晶,磊,鑫,焱:是(品字形 )结构;

(9) 中、 不、本、白、卞、丙、必、半、八、币、秉、巴、匕、办 C:成、厂、尺、才、寸、出、亍、产:是(独体)结构

二、部首

(1) 冫 两点水:次、冷、准。 (2) 冖 秃宝盖:写、军、冠。

(3) 讠 言字旁:计、论、识。 (4) 厂 厂字头:厅、历、厚。

(5) 匚 三匡栏:区、匠、匣。 (6) 刂 立刀旁:列、别、剑。

(7) 冂 同字匡:冈、网、周。 (8) 亻 单人旁:仁、位、你。

(9) 勹 包字头:勺、勾、旬 (10)厶 私字旁:允、去、矣

(11) 廴 建之旁:廷、延、建 (12) 卩 单耳刀:卫、印、却。

(13) 阝 左耳旁:防、阻、院。 (14) 阝右耳旁:邦、那、郊。

(15) 氵 三点水:江、汪、活。 (16) 丬 将字旁:壮、状、将。

(17) 忄 竖心旁:怀、快、性。 (18)宀 宝盖头:宇、定、宾。

(19) 广 广字头:庄、店、席。 (20)辶 走之底:过、还、送。

(21) 土 提土旁:地、场、城。 (22)艹 草字头:艾、花、英。

(23) 廾 弄字底:开、弁、异。 (24) 尢 尤字旁:尤、龙、尥。

(25) 扌 提手旁:扛、担、摘。 (26)口 国字匡:因、园、图。

(27) 彳 双人旁:行、征、徒。 (28)彡 三撇:形、参、须。

(29) 夂 折文旁:冬、处、夏。 (30)犭 反犬旁:狂、独、狠。

(31) 饣 饭字旁:饮、饲、饰。 (32)子 子字旁:孔、孙、孩。

(33) 纟 绞丝旁:红、约、纯。 (34)巛 三拐点:甾、邕、巢。

(35) 灬 四点底:杰、点、热。 (36)火 火字旁:灯、灿、烛。

(37) 礻 示字旁:礼、社、祖。 (38)王 王字旁:玩、珍、班。

(39) 木 木字旁:朴、杜、栋。 (40)牛 牛字旁:牡、物、牲。

(41) 攵 反文旁:收、政、教。 (42)疒 病字头:症、疼、痕。

(43) 衤 衣字旁:初、袖、被。 (44) 春字头:奉、奏、秦

(45) 罒 四字头:罗、罢、罪。 (46)皿 皿字底:盂、益、盔。

(47) 钅 金字旁:钢、钦、铃。 (48)禾 禾木旁:和、秋、种。

(49) 癶 登字头:癸、登、凳。 (50)米 米字旁:粉、料、粮。

(51) 虍 虎字顶:虏、虑、虚。 (52) 竹字头:笑、笔、笛。

(53) 足 足字旁:跑、跳、跃。 (54)车 车字旁:斩、转、轮。

(55) 目 目字旁:眼、睛、眈。 (56)鹿字头:麝

(1)

麝的部首是( 鹿 ),鉴的部首是( 金 ),

敲的部首是( 高 ),默的部首是( 黑 ),

装的部首是( 衣 ),章的部首是( 音 ),

辣的部首是( 辛 ),鲁的部首是( 鱼 ),

感的部首是( 心 )。

(2)、

炒、烤、烧的部首是( 火 ),它们都和( 火 )有关;

煎、蒸、煮的部首是( ),它们都和( 火 )有关;

怒、恋、感的部首是( 心 ),它们都和(心理、情感)有关;

惊、慌、怕的部首是( ),它们都和(心理、情感)有关;

刺、刮、剑的部首是( ),它们都和(刀、切割)有关;

分、剪、切的部首是( ),它们都和(刀、切割)有关。

识读三星堆新出的“冠”字,讲述楚人屈原喜爱戴高帽子的文化传统

#三星堆考古再上新 ,震撼地出现了”冠“字 #

#三星堆头戴帽子的青铜器人像,彭祖青铜器人像#

#土耳其安纳托利亚出土戴高帽子的青铜器人像#

原创不易,支持请按“关注”,和我一起发掘古文字的秘密吧!

前言:

在三星堆的埋葬坑里,寻找文字的痕迹和展现。

您仔细地看一下,您能够在上图三星堆新发掘的遗址坑平面图里发现一个文字吗?

我每天都要花8个小时,反复干同样的工作,在三星堆以及其它遗址里发现文字的痕迹和展现!

4000多个商代的甲骨文,目前能够识读的文字大约有2000多个。

今天,我将带领大家一同欣赏,三星堆还没有被识读被识破的青铜器文字,冠冕的“冠”字。

一:楚人屈原《离骚》记载楚国人头戴的“峨冠”高帽子,出现在了三星堆遗址里。

战国时期楚人屈原的著作《离骚》记载:“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

带长铗之陆离兮,冠切云之崔嵬。——《楚辞·屈原·涉江》

三星堆青铜人像身穿的衣裳,分为上下2个部分,上装叫做“衣”,下裙叫做“裳”。

三星堆青铜人的冲天发髻,一柱擎天,用丝巾丝带包裹头发,在中国古代叫做“云冠”头饰和高耸入云的“崔嵬”冠冕。

楚国诗人屈原在《离骚》诗歌里继续唱到:“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

“冠”字,古代的词义是指帽子。“高冠”,词义是指屈原头戴巍峨高耸的高帽子。

上图三星堆新出青铜人的衣服和冠冕,组合成语,即为“衣冠楚楚”,是中国古代楚人的服饰特征。

可惜的是,三星堆青铜人头戴的高帽子{高冠}折断了,需要修复!

{上图为土耳其安纳塔利亚遗址出土的高帽子青铜器人像,距今5200年前后}

土耳其安纳托利亚5000年前的“黑无常”青铜人像,姿态和三星堆青铜大立人神似,双手握着某件器物。在该青铜人像的两耳之间,突出了黄牛弯曲的犄角,显示他是一位“牛人”。他头戴的“峨冠”高帽子,显现出新石器时代中亚地区楚人族群独特的冠冕文化。他身穿的麻布短裙,叫做“裳”。

{上图为三星堆的青铜短裙立人}

土耳其安纳托利亚地区流行的男士短裙{男式的短裙子叫“笼基”},也出现在了三星堆古城里。遗憾的是,三星堆的短裙立人,他的年龄还没有到20岁,属于未成年。所以,他还没有戴帽子{冠}的资格。

二:三星堆遗址出土的青铜器文字“冠”字。

既然,三星堆的青铜器人像戴有帽子,有诸多冠冕的装饰,就一定能够找到相应的“冠”字。

在三星堆贴金青铜器人像的左边,有一个由青铜浮雕的“冠”字,躺在青铜人首的左下方,特别的显眼。

{上图1为三星堆青铜文字“冠”字。图2为三星堆新出戴尖顶小帽的青铜人像}

“冠”字,部首为“冖mì”字,字体是对三星堆青铜人像“尖顶小帽子”外型的写实。

“冠{帽子}”字,从“元”(人头),从“寸”。

三星堆头戴尖顶小帽子的青铜人像,显示他刚刚过了20岁,他成年了,具有头戴帽子的资格了!

男子二十冠而字。——《礼记·曲礼上》

【礼·曲礼】:二十曰弱冠。

《礼记》记载,三星堆的楚人男子们在年龄20岁的时候就代表成年了,男子头戴的帽子叫做“弱冠”。即是指帽子的高度和尖度不高,就像是刚出土冒出地面的笋尖一样。

【韻會】冠:男子二十加冠,曰冠。

三星堆的男子们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帽子的高度和帽子的塔尖每年相应地增加一寸高,大约是增高3.33333厘米。三星堆男人们帽子的高度每年都会增高一寸,当年叫做“加冠”。

{上图1为竹笋。图2为土耳其出土的高帽子青铜器人像}

三星堆楚人男人们的帽子高度,像不断生长的竹笋,缓慢拔高。

上图是土耳其安纳托利亚出土的楚人青铜人像,他头戴帽子的高度,显示他的年龄应当在40岁左右!

楚国诗人屈原在65岁时去世,他当年头戴的高帽子,比这位土耳其的青铜人像的帽子还要高出很多。

也就是说,当年在三星堆古城里,男人们不会打听对方的年龄。

男人们头戴帽子{冠}的高度,就真实地显示出他的实际年龄。

看帽子的高度,测算男人的年纪,成为了三星堆人的一个娱乐活动!

三:三星堆4号坑出土的“彭祖”寿星青铜器人像,他暂时遗失的高帽子,名叫“仙人冠”。

距离三星堆古城20公里的地方,地名叫做四川省彭县{成都彭州区}。彭县的三星堆人族群里,出了一位仙人,名叫“彭祖”,相传他高寿,活了800岁,是一位长寿之神。

这件三星堆4号坑出土的青铜器人像,通高约30厘米,其中头发的高度,占了整个器体的三分之二。他的头发似乎突出天际,高不可测。

可惜的是,考古学家们目前暂时还没有找到他配套的高帽子。

按照他头发的高度,推算他头戴帽子的高度,就可以计算出他的年龄,这位青铜人,实际要表达的年龄应该是在70岁以上。这位青铜人,应当是三星堆古城里的男人寿星,似乎可以称他为“彭祖青铜器人像”。

{闲话:我无法在现场用尺来丈量这位三星堆人头发的实际高度,并精确地计算推算出他的年龄,我只能预估他70多岁了。不过,三星堆博物馆的研究者,却有这样的好机会。}

【韻會】冠:列仙傳,有仙人冠先。

三星堆4号坑青铜人像配套的,高耸入云的高帽子,迟早会被考古学家们在废墟里找到,它当年名叫“仙人冠”。

四:“冠{帽子}”的高度,可以显示古代日本古代天皇的实际年龄。

{上图1,2为日本古代头戴高帽子的天皇的照片}

日本古代天皇的帽子,学名叫做“圭冠”。其高帽子的外型,源于三星堆玉圭的外型体貌。

图1的日本天皇,他年纪比较年轻,实际年龄不到30岁,他帽子的高度比较适中。图2日本天皇的帽子高度,比图1的天皇要高出很多,就可以证实图2的天皇年龄比图1的天皇要年长很多。按照帽子高度的目测,图2的天皇,年龄可能已经在40岁以上了!

日本古代天皇随着年龄渐长,他帽子的高度会随之增高,古代叫做“增冠”。

五:三星堆的青铜器上,还有很多不同字体的“冠”字。

{上图为三星堆的青铜鸟}

在人们固定而僵化的思维里,文字只有书写这一种单一的表现方式。

三星堆人会在青铜器上的任何一个部位表现出文字,只是,您不认识而已。

在这件三星堆青铜鸟的尾部,独立铸造的浮雕有一个文字。

这个文字,也是“冠”字的另外一种写法。但是,它代表着一个词汇。

您,认识这个三星堆文字吗?

以上这个三星堆的文字,我以后再讲吧!

后记:

头戴高帽子,在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涵义!

5000年前,楚人族群的男子戴高帽子,是为了显示出年龄的大小。

到了中国宋朝时期,给人“戴高帽子”,则是指恭维奉承别人,是表达要鼓吹别人的意思,为贬义词。故事如下:“有京朝官,出仕于外者,往别其师。师曰:“外官不易为,宜慎之。”其人曰:“某备有高帽一百,适人辄送其一,当不至有所龃龉。”师怒曰:“吾辈直道事人,何须如此!”其人曰:“天下不喜戴高帽如吾师者,能有几人?”师颔其首曰:“汝言亦不为无见。”其人出,语人曰:“吾高帽一百,今止存九十九矣。”

该故事,出自小说《镜花缘》。

可见,沧海桑田,历史变迁,在不同的时代,“戴高帽子”的历史涵义,是迥然不同的。

三星堆文明之所以不被人们了解,是因为研究者还没有回到上古时代的语境,用文字的角度,来阐释三星堆人的思想和文化习俗!

讲完了!

各位读者,不要吝啬,最后也给我的文章戴个高帽子吧!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