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起名 > 姓名配对

红二军(红二军团)

时间:2023-12-30 06:46:54 作者:心软是病 来源:用户分享

本文目录一览:

红二方面军,贺龙是其光辉旗帜,肖克王震贺炳炎虎将云集,从中走出1名元帅1名大将6名上将

文/潘泽庆

  红二方面军主要由红2、红6军团和红32军组成。它们分别创建于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湘鄂西、湘赣、湘鄂赣和中央革命根据地。红2军团主要是由在湘鄂西地区武装斗争中成长起来的各支革命武装发起而来的;红6军团主要是由1929年1月率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红军主力挺进赣南、闽西时,留在湘赣地区坚持斗争的游击队、赤卫队和湘鄂赣地区的部分地方武装发展而来的;红32军原为红一方面军的红9军团。所以,红二方面军的历史可从红2、红6军团的创建说起。

  1928年夏,根据湖南省委的指示,在湘西地区活动的红军游击队组成工农革命军第4军,由贺龙任军长。该部随即在湘鄂边展开创建苏区的斗争。1930年2月,在鄂西地区活动的红军游击队按中央指示改编为红6军,军长孙德清(孙因病由旷继勋继任),政治委员周逸群。7月,红4军与红6军在湖北省公安县城(今南平)会师后,红4军改称红2军。随后,两军正式编组为红2军团,贺龙任总指挥,周逸群任政治委员。红2军军长由贺龙兼,政治委员朱勉之;红6军军长旷继勋。

1931年4月,根据中央指示,红2军团在湖北长阳县缩编为红3军,贺龙任军长,邓中夏任政治委员。此后,红3军转战荆门、当阳、远安等地,继而在鄂西北展开创建苏区的斗争,后又返回洪湖苏区开展斗争,并陆续编入了其他几支地方武装。至1932年1月,红3军发展到1.5万余人,并创建了包括洪湖、湘鄂边、巴兴归、鄂西北及襄(阳)枣(阳)宜(城)苏区在内的湘鄂西根据地。1932年1月下旬,关向应受中央派遣到达湘鄂西根据地,并担任红3军政治委员。此后,由于以夏曦为首的湘鄂西中央分局的“左”倾错误领导,湘鄂西根据地丧失殆尽,红3军亦日趋缩小。至1934年春,部队只剩下3000余人,辗转游击于湘鄂川边地区。1934年5月,红3军进入贵州省东部地区开展游击战争。至9月,在黔东开辟了纵横近200里的新苏区。

在红2军团创建湘鄂西根据地的同时,在湘赣、湘鄂赣地区坚持斗争的游击队、赤卫队不断发展壮大起来,并相继组成一些独立师。1932年2月,根据中革军委的指示,湘赣红军独立第1、第3师合编为红8军,军长和政治委员分别由独立第1师师长李天柱、政治委员王震代理。11月,红8军在吉安县进行整编,正式组成军的领导机关,军长肖克,政治委员蔡会文。1933年2月,湘鄂赣军区独立第1、第2师合编为红18军,严图阁任军长,徐洪任政治委员。6月,中革军委决定,将原属红3军团的红16军、湘赣地区的红8军、湘鄂赣地区的红18军依次改编为红16、红17、红18师,并由其共同组成红6军团(红16师实际未编入)。当时未正式成立军团领导机关,暂由红17师(师长肖克,政治委员蔡会文)首长统一指挥。其后,红6军团在湘赣和湘鄂赣地区进行反“围剿”作战,以配合中央苏区的第五次反“围剿”斗争。至1934年夏,“围剿”军已深入湘赣根据地腹地,红6军团面临的形势非常严峻。

1934年7月,中央和中革军委电令红6军团退出湘赣苏区转移到湖南省中部创建新苏区并与贺龙部取得联系,同时决定湘赣省委书记任弼时为中央代表随军行动,与肖克、王震组成红6军团军政委员会,任弼时为主席。8月7日,红6军团率红17、红18师开始突围西征。8月中旬,红6军团到达湖南桂东地区,正式宣布成立军团领导机关。军团长肖克,政治委员王震。此后,红6军团渡过湘江,转战于湘、桂、黔边地区,以策应中央红军即将进行的战略转移。10月24日,红6军团在贵州省印江县木黄地区与红3军胜利会师,完成了中央、中革军委赋予的战略任务,为中央红军向湘西实施战略转移,起到了侦察、开路的先遣队的作用。10月26日,红3军根据中央和中革军委的指示恢复红2军团番号,贺龙任军团长,任弼时任政治委员,下辖2个师。红6军团仍由肖克任军团长,王震任政治委员,下辖3个团。这时,红2军团有4400余人,红6军团有3300余人。两军团的行动,由贺龙、任弼时、关向应(时为中央委员、红2军团副政治委员)统一指挥。

为策应中央红军进行战略转移,红2、红6军团于10月底发起湘西攻势,至1935年1月初结束作战,相继攻克大庸(今张家界)、桑植、桃源等县城,创建了以永顺、大庸、桑植为中心的湘鄂川黔根据地,成立了湘鄂川黔军区,贺龙任司令员,任弼时任政治委员,两个军团发展到1.1万多人。1935年2~8月,红2、红6军团先后粉碎了军队80多个团的两次大规模“围剿”,取得了陈家河、桃子溪、忠堡、板栗园、芭蕉坨等战斗的胜利,有力支援了中央红军的长征。

1935年9月,军又调集130个团的兵力对湘鄂川黔根据地发动新的“围剿”。红2、红6军团根据红军总司令部的指示准备实行战略转移,并将部分地方武装编入两个军团中。11月19日,红2、红6军团主力共1.7万余人由湖南桑植地区南下湘中,开始长征。1936年1月,部队由湘南西进贵州,到达石阡地区。2月,红2、红6军团渡过乌江,进入黔西、大定、毕节地区。旋因军围拢而至,乃西进乌蒙山。经过近一个月的山地回旋战后,红2、红6军团于3月下旬从昭通、威宁之间穿过滇军防线,经滇东宣威进入南北盘江地区。随后,红2、红6军团分左、右两路向金沙江急进。4月下旬,两军团由石鼓、巨甸等处渡过金沙江北上,继而翻过哈巴雪山于5月上旬经中甸继续北上。6月,红6军团在理化(今理塘)以南的甲洼与原红一方面军第32军会师;红2军团在西康省(今分属四川、西藏)甘孜县(今属四川)绒坝岔与红四方面军第30军会师。

1936年7月2日,红2、红6军团在甘孜地区与红四方面军举行了两大主力会师大会。7月5日,奉中革军委命令,红2、红6军团与红32军组成红二方面军。贺龙任总指挥,任弼时任政治委员,肖克任副总指挥,关向应任副政治委员,李达任参谋长,甘泗淇任政治部主任。红2军团改称红2军,贺龙兼军长,任弼时兼政治委员;红6军团改称红6军,军长陈伯钧,政治委员王震;红32军,军长罗炳辉,政治委员袁任远。其后,红二、红四方面军共同北上。10月22日,红二方面军在甘肃静宁以北的将台堡(今属宁夏)与红一方面军会师。至此,红二方面军结束了历时一年、转战近10省、行程2万余里的长征。此时,红二方面军的兵力约有1.3万人。11月,在陕西保安(今志丹)县会见刚刚结束长征的红二方面军领导人时曾高兴地指出:“你们1万人,走过来还是1万人,没有蚀本,是个了不起的奇迹。”

红二方面军与红一方面军会师后不久,根据中央的命令,任弼时调任红军前敌总指挥部政治委员,关向应任红二方面军政治委员。随后,周士第任方面军参谋长,朱瑞任方面军政治部主任,方面军还参加了山城堡战役。1937年7月全国抗战爆发后,红二方面军与陕北的红27、红28军等部于8月改编为八路军第120师,师长贺龙,副师长肖克,参谋长周士第,政训处主任关向应、副主任甘泗淇。红2军团编入第120师第358旅,旅长卢冬生(未到职,后由张宗逊代理),副旅长李井泉,参谋长姚喆;红6军团编入第120师第359旅,旅长陈伯钧,副旅长王震,参谋长刘子奇。

本文为《党史博采》原创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侵权必究

维权支持:河北冀能律师事务所

贺龙红二、六军团为什么也会走向长征的道路?

我们知道中央红军长征的目的地就是到湘西与红二、六军团汇合,在这里建立根据地。只是因为察觉了中央红军的意图,在沅水流域部署了重兵,加之湘江战役后红军损失严重,到达通道后开会决定放弃李德等到湘西“放下背包打仗”的计划,往敌人力量薄弱的贵州方向去,直到后来到达延安。

那么贺龙红二、六军团为什么也会走向长征的道路?

1935年10月,中央红军长征胜利到达陕北。调集130个团,加上地方保安团队,约30万大军,向湘鄂川黔苏区发动了第三次大规模的“围剿”。敌人以中央军为主组成“进剿”军,以地方军为主组成“堵剿”军,采取堡垒政策,蚕食根据地,企图把红二、六军团逐步压缩并聚歼于龙山、永顺、桑植之间的狭小地区。形势非常严峻,危机四伏。

红二、六军团一部

显然这时红二、六军团在湘西的生存已经遇到了极大的困难,和中央红军一样,转移被提到了议事日程。 这个时候为什么要离开根据地呢?萧克后来在回忆中总结到,除了敌人强大和地形条件不利外,对当时湘西的情况也有描述:

湘西经济落后,封建地主独霸一方,割据一地,在大割据中又有若干小割据。湘西地方军阀陈渠珍,名为统治十三县,其中若干县又有人割据,甚至有割据三两区、乡的。有些大地主也有枪,在山顶上占据自然溶洞,他打你容易,你打他困难,他们躲进洞子里,洞口又加上些工事,你打他就更困难。后来我们想了个办法攻占洞口,用辣椒烧火熏烟,用风车吹进洞内,一边熏,一边喊话:“你们出来,我们不杀你们”。这样就打开了许多洞子,搞了一千多条枪。即使如此,民团地主的小区割据还是不少。

那里遍地都种,老百姓抽的很多。地主军阀嫌一般捐税收入不多,就要老百姓种,规定一亩地要缴多少,老百姓不种,就收懒捐。他们从买卖中发大财。由于遍地都是,人民较普遍地受到烟毒,小孩患个伤风感冒,就用烟一喷,所以十多岁的小孩也有不少抽的。这就给我们带来了一个问题,抽的准不准当兵?我们在江西时,说抽的是流氓,当然不要。到了湘西,抽的不要,兵源就不好办。好吧,只要是青年农民,愿意参军的就要。因此补的新兵,多数都抽。红军可以抽,在江西是想也想不到的。为了动员他们戒烟,供给部准备了,定量发烟,同时讲清道理,做政治工作,然后逐渐减少发烟量,吃点戒烟药,最后以蒸馏水溶化硫磺,静脉注射,个把个月就戒了。……

二、六军团退出湘鄂川黔根据地之前,只是想转移一下,摆脱敌人包围,保存有生力量,到湘黔边或黔东地区建立新的根据地,但并没有想到要过长江,渡金沙江,更没有想到要长征到陕北。

但是红二、六军团退出湘鄂川黔根据地是主动地、有计划地进行的,不是流寇式地单纯军事行动,也不是搬家式的消极逃跑。他们吸取中央红军及六军团自己的经验教训,退出时行李简化,只带一、两天米,轻装前进。只要是有胜利的把握,就坚决勇敢地打仗。打好仗,就可以休整(多则十天半月,少则也三两天),就可以扩大红军。

红二、六军团撤出湘鄂川黔根据地开始长征路线图

1935年11月19日,红二、六军团分别在桑植刘家坪的干田坝和瑞塔铺的枫树塔举行突围誓师大会,贺龙、萧克分别向部队下达突围命令。当晚,各部队分别踏上了向南挺进湘中、突围转移的征途。红军先后突破澧水、沅江两道封锁线,经慈利、沅陵、安化、新化、锡矿山、冷水江、溆浦、辰溪、浦市、涟源、新邵,直插湘中,进抵芷江以西的冷水铺地区,之后进军黔东玉屏、江口,进占石叶县城,于1936年初胜利完成向黔东地区转移的第一步战略任务。

红二、六军团在任弼时、贺龙等的指挥下,自桑植誓师突围到出湘西入黔,在近两个月的时间里转战数千里,成功地实现了原定战略意图,进入预定地区。1936年1月9日,担任掩护任务的红十八师几经辗转征战,在黔东江口的磨湾与红六军团主力会合。

至此,红二、六军团全部撤离湘西, 1936年2月7日,在大定(后迁毕节)成立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川滇黔省革委会,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的历史即告结束。

后来红二、六军团根据形势的发展,一步步继续西进,争取在乌江以北长江以南的黔西、大定(今大方)、毕节地区创建根据;退出黔、大、毕地区,进入安顺地区建立根据地,直到最后踏上了远征万里、北上抗日的战略转移之途。

胜利到达陕北的红二方面军将士

红二军团的发展历程

  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军团,简称红二军团,是全国红军中建立较早的军团,长期战斗在湘鄂西革命根据地,是红二方面军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有着光荣的战斗历史。

  1930年7月4日,战斗在湘鄂边的红四军东下公安同洪湖的红六军会师。7日,两军前委联席会议根据中央指示决定,正式成立了中国红军第二军团。将红四军改称红二军,将其军部改为军团指挥部兼二军军部。军团总指挥贺龙,前委书记兼政治委员周逸群,参谋长孙德清, 政治部主任柳克明(即柳直荀)。经理部部长金石岩,政治委员叶光吉。前方总医院院长张典吾。下辖红二军和红六军,共约10000余人,枪5000支。随后,军团分两路向东北挺进,克潜江城,北渡襄河占天门岳口。同时拔除洪湖根据地敌人据点,巩固了后方。9月下旬,由邓中夏担任军团前委书记兼政治委员。部队攻占了监利,歼敌 2000余人。此后,根据中央命令,军团挥师南进。贺龙专任军团总指挥,由孙德清担任红二军军长,汤慕禹担任军团参谋长, 10月中旬,军团渡过长江,连克数城。12月,进行津澧战役失利,部队转向鹤峰地区活动。

军团长贺龙

  1931年3月,根据中央的指示,红二军团改称红三军。军长贺龙,前委书记兼政治委员邓中夏,参谋长孙德清,政治部主任柳克明,(后)郑炽昌,经理处处长徐才广,卫生处处长张典吾。下辖第七师(原红二军)、第八师(红六军),另有教导第一师(后又改称独立团)。4月初,全军向巴东推进,渡江北上,转战鄂西北,击溃川军一个旅,巴兴归地方第四十九师改编为红三军教导第二师 不久,洪湖根据地的新六军改编为红三军第九师,在此前后,红三军所属部队粉碎了敌人对湘鄂西发动的第二、三次“围剿”。9月下旬,红三军七、八两师同九师于荆门会师,由万涛继任红三军前委书记兼政治委员 10月,全军返回洪湖潜江地区,共约有枪7000余支。不久,湘鄂西中央分局书记夏曦兼任红三军政委,唐赤英继任参谋长,艾逸之继任政治部主任,经理处处长娄金山,卫生处处长贺彪。同时取消了各师师部,部队编为5个大团,直接归以夏曦兼任主席的湘鄂西省革命军事委员会指挥,实际上撤销红三军军部。12月下旬,根据中央指示,部队又重新编成第七师、第九师和独立团。

关向应和贺龙

  1932年1月,关向应担任红三军政治委员,鲁易担任军政治部主任。随后,红三军转战襄河两岸,连续粉碎敌人对洪湖根据地的“围剿”,取得3次重大的胜利。军独立团与鄂西北独立团扩编为第八师,全军共约15000余人,枪11000余支。5月,全军奉命转至京汉铁路一带作战。7月敌人发动了对湘鄂西的第4次“围剿”。由于“左”倾领导错误,红三军辗转作战3个月未能粉碎敌人“围剿”。9月,主力分途撤出洪湖中心区北上。全军绕经豫西南,渡汉水,入川东,翻过大巴山,南渡长江,红三军经过两个多月的转移,行程7000余里,于同年12月底,到达湘鄂边,部队减员至9000人。1933年2月整编,撤销了第八师建制、红三军下辖第七师、第九师和教导团 随后、全军进行了恢复湘鄂边根据地的斗争,7月底,第七师和第九师分兵活动,12月重又会合。此后半年,由于“左”倾错误领导、全军辗转游击于湘鄂川边,部队减到3000余人、1934年5月、红三军挺进黔东。7月,开辟了黔东革命根据地,成立了黔东独立师,补充新战士1000余人。

  1934年10月24日,红三军同由湘赣苏区西征前来的红六军团于黔东印江县木黄会师。26日两军开至四川酉阳县南腰界举行庆祝大会。根据中央指示,将红三军重新恢复了红二军团番号。决定由任弼时、贺龙、关向应负责统一领导和指挥二、六两军团。将原来红六军团政治部改为红二军团政治部。红二军团,军团长贺龙,政治委员任弼时,副政治委员关向应,参谋长李达,政治部主任甘泗淇,政治保卫局局长吴德峰。供给部部长范炳生,政治委员魏天禄,部长贺彪,政治委员吴国华。下辖:第四师(原第七师) 和第六师(原第九师),共约4200余人。10月28日,红二、六军团开始了湘西攻势。11月16日,取得了永顺龙家寨战斗胜利。随后,全军转战于湘鄂川黔边境广大地区,创建了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成立了湘鄂川黔军区,由红二军团总指挥部兼。1935年1月底,两军团共扩充新战士4000余人。红二军团新编了第十一、十七两个团,全军团共有3500人。从2月至8月初,红二、六军团粉碎了敌人80多个团的两次大规模“围剿”,取得了重大胜利,有力地支援了中央红军的长征。9月,二、六军团共扩充新战士6000余人。由湘鄂边地方武装组建了红二军团第五师,全军团共辖3个师约12000人。军团供给部部长张经展,政治委员刘运生,部长廖述支云。

  11月19日,红二、六军团和撤离桑植地区开始突围长征。全军南下湘中,转经湘南,挥师挺进至贵州石矸地区, 1936年2月,全军进入黔(西)、大(定)、毕(节)地区,发动群众,进行抗日救国宣传,军团扩充新战士3000人。这时,军团共12 200余人。随后,全军转战乌蒙山区,继进人南北盘江之间。4月初,根据红军总部电令,红二、六军团向川康边转移。红二军团为右翼向西行进,于六夏地区取得阻击战胜利,掩护全军渡河南下,横扫滇西、4月25日,第四师首先抢渡金沙江,为全军开路。5月上旬,红二军团为左纵队,连续翻越3座大雪山。6月30日,红二军团于甘孜绒坝岔同红四方面军第三十军会师,此时共8000余人。

  1936年7月2日,根据中央电令,正式宣告成立了红二方面军总指挥贺龙,政治委员任弼时,副总指挥肖克, 副政治委员关向应,参谋长李达,政治部主任甘泗淇,保卫局局长吴德峰,供给部部长兼政治委员陈希云,部长侯友成,政治委员刘运生。红二军团总部改为红二方面军总指挥部。红二军团番号不变,所辖第四师和第六师归方面军直接指挥。第五帅被改编为红三十二军(原红九军团)的第九十六师随后,方面军从甘孜北上,穿过草地,于9月初到达哈达铺,红二军团部队共有5945人,3886支枪。9月中旬,第四、六师同红六军团协同进行了“成徽两康战役”,连克数城,取得重大胜利,扩充新战士2000余人。10月初,根据为首军委的命令,全军向北转移,冲破敌人重兵堵截,越过西(安)兰(州) 大道,10月22日,于甘肃静宁将台堡同红一方面军胜利会师,方面军共11500人。

  11月下旬,方面军协同红一、四方面军作战,取得山城堡战斗胜利。同年12月14日,关向应继任方面军政治委员、周士第担任参谋长,朱瑞担任政治部主任,甘泗淇改任副主任,部长贺彪。“西安事变”后,全军奉命南下进入陕西三原之云阳镇后又移驻富平之庄里镇。1937年春,部队进行了党组织的整顿。加强了政治思想教育,开展了练兵活动:5月,第四、六师共扩充新战士1400余人。

全国抗战爆发后,8月25日,根据中央军委命令,原红二方面军总部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第一二○师师部。师长贺龙,副师长肖克,参谋长周士第,政治部主任关向应(不久改任政委)。原红二军团第四师(原红二军) 和第六师(原红六军)分别改编为第一二○师第三五八旅之七一五团和七一六团。旅长卢冬生,副旅长张宗逊,参谋长姚喆,政治部主任张平化。全旅共约6000人。

红二军团十三位高级将领,后来的情况都是怎样的

大革命失败后,组织上积极进行革命活动,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广州起义先后举行,狠狠打击了派的嚣张气焰,掀起了土地革命战争的新阶段。而在湘西和洪湖地区,贺老总、周逸群、段德昌等革命先辈也积极进行革命活动,连续发动了多次起义,最终先后成立了以贺老总为代表的红四军(后来改名为红二军)和以段德昌为代表的红六军。

1930年,红二军和红六军在湖北公安召开联席会议,宣布两支军队合组为红二军团,红二军团下辖红二军、红六军两个军,全军共计超过一万人,湘鄂西地区的革命形势可以说是高涨的。那么,红二军团初成立时的十三位高级将领都是谁,他们日后在人民军队中的发展都是怎样的呢?且听本人一一道来。

红二军团军团长兼红二军军长贺老总,是南昌起义的总指挥,又是湘西苏区的开创者,他指挥红二军团南征北战,开创了湘鄂西革命根据地,并成功指挥了红二、六军团的长征,堪称是红军时期的一位名将。

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贺老总无论是担任军事主官,还是搞后勤,都干的有声有色,立下了赫赫功勋,1955年,贺老总被授予元帅军衔,可谓是实至名归了。

红二军团政委周逸群,大革命时期就受组织的委派,在二十军中协助贺老总,南昌起义时,他是贺老总部下的三位师长之一,南昌起义失败后,周逸群又与贺老总一起开创了湘鄂西革命根据地,是一位杰出的革命元勋。1931年5月,周逸群在执行任务的途中遭到军队伏击,壮烈牺牲。

红二军团政治部主任柳直荀,大革命时期即参加革命,是毛委员的同学,柳直荀曾经参加过南昌起义,又与段德昌一起创立了红六军和洪湖苏区,是红二军团的一位杰出军事将领,可惜的是,他在1932年9月牺牲。

红二军团参谋长孙德清,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生,在叶挺独立团做到了营长的位置,并随周士第一起在马回岭参加了南昌起义,1929年被组织上派往洪湖苏区,是红六军的一位杰出将领。1932年3月,孙德清牺牲。

红二军政委朱勉之,知识分子出身,曾就读于上海圣约翰大学,参加革命后曾在西北军从事兵运工作,功勋卓著。后来,朱勉之被组织上派往洪湖苏区,是段德昌在红六军中的重要助手。1932年6月,朱勉之牺牲。

红六军军长邝继勋,出身于川军,是军中著名的神。邝继勋在川军邓锡侯部做到了旅长的位置,并于1929年6月率部起义,加入了人民军队的阵营中。邝继勋只在湘鄂西呆了不到一年的时间,担任红六军军长的职务,次年便被组织上派往鄂豫皖苏区,1933年6月被张某焘杀害。

红六军政委段德昌,是开创洪湖苏区和建立红六军的领袖人物。两军合并后,段德昌担任红六军政委,是红二军团一位有着极大声望和号召力的杰出人物,1933年,段德昌牺牲。

红四师师长王炳南,是贺老总创建湘西苏区的左膀右臂,为湘鄂西根据地的建立和发展,立下了赫赫功勋,1933年6月,王炳南被夏某曦错杀。红四师政委陈协平,与王炳南一文一武,是贺老总创建红二军重要的帮手,1933年6月,陈协平与王炳南一起牺牲。

红16师师长王一鸣,政委王鹤,都是黄埔军校毕业生,有着杰出的军事素养,在创建洪湖苏区的过程勋卓著。1932年10月,两位杰出的将领牺牲,实在是令人扼腕叹息。

红17师政委李剑如,早在大革命时期就在上海从事工人运动,并被组织上派往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是一位杰出的政工人才。回国后,李剑如被组织上派往洪湖苏区,是段德昌帐下的一员虎将。1932年6月,李剑如牺牲。

红17师师长许光达,毕业于黄埔军校第五期,是人民军队的开国十大大将之一。许光达的赫赫战功就无需笔者在这罗列了,大家对他比较熟悉,作为红二军团的代表人物,他在五五授衔时被授予大将军衔,绝对是实至名归了。

综上所述,我们看到,红二军团初成立时的13位高级将领,大多数都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牺牲了,而只有贺老总和许光达活到了五五授衔时,一授元帅,一授大将,成为新中国的开国元勋。

感谢您的阅读,敬请继续关注。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