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排盘 > 紫微斗数

张容(张容芳个人资料简介)

时间:2024-01-22 04:14:14 作者:超甜的布丁 来源:用户分享

本文目录一览:

两会|永州市人大代表张容:致力地方法治宣传,心系人民群众

张容,男,汉族,1974年出生,法学硕士,民盟盟员,现任湖南人和人(永州)律师事务所主任。湖南省优秀律师、湖南省首届十佳青年律师、湖南省维稳先进个人,永州市人大代表,永州市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法制委员会委员。

一、坚定政治立场 坚守理想信念

作为一名律师界的人大代表,张容同志以职业为基、以爱心为本,努力践行人大代表的职责使命,升华代表履职的丰富内涵。在学习中思考、在思考中提炼是他的可贵之处。2018年他深入学习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时俱进,用科学、辩证的理论武装头脑,不断提高自己的政治素养和服务意识。注重学习《宪法》、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有关法律、法规,不断丰富自己的法律法规知识,提高自己作为人大代表的依法履职能力。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决维护党的权威,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保持高度一致。

二、依法履行代表职务 充分发挥代表作用

担任人大代表以来,张容同志按时参加市人大开展的大小会议,会议期间,认真听取政府工作报告,自觉参加审议讨论,站在客观公正的立场,从大局出发、依法依规审议各项工作报告,积极反映当前的热点和难点问题。每次审议报告前,他均会认真做好会前调查研究工作,以加强审议的针对性,提高审议的质量。根据自己所了解的领域以及关乎民生的切身利益,真实反映情况,积极传达。他注重在实践中学习,积极参加了市人大组织的浙江大学培训班,通过交流学习,他拓宽了自己的视野,丰富了跨专业、跨行业的知识交流,同时也提高了自己的参政议政能力。

担任法制委员会和立法委员会委员以来,他认识到“开门立法”意义重大,作为一名律师,他开始关注国家制度层面的问题,在使命感促使下,集理论与实践、法律与实务为一体,主动投身地方立法和法治建设工作,积极参加人大法制委的各项工作,先后二次承办法制委的会议会务工作,参加起草修改《永州市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这个条例是我市去年开始地方立法以来的一部重要法律,作为立法委员会委员,积极参与这部地方法律的起草修改工作,先后提出了近二十条的修改建议,为这部法律顺利通过发挥了积极作用。同年还参与了《永州市立法条例》、《永州市历史文化名城管理条例》等地方法的起草工作。

三、立足本职行业发展 致力地方法治宣传

张容同志执业19年来,坚持做到办事公正,处事公平,要事公开,共接待信访案件上百起,办理各类诉讼、非诉讼案件1500多件。其创办的湖南人和人(永州)律师事务所现有律师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40余人,在政府法律服务、金融法律服务、高端民商事诉讼等业务领域占有领头之势。他带领这支专业技术团队通过不断探索和开拓新业务领域,2013年,推出招商引资服务,他成功为永州市政府引资5亿元修建祁冷公路;2016年,推出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服务,2017-2018年共参与永州市重大改革措施项目4个、重大工程建设项目30个,为各项目有效规避、预防、控制重大事项实施过程中可能产生的社会稳定风险,为更好的确保重大事项顺利实施提供了有效的预防和化解措施;2016年底,推出企业破产重整与清算业务,积极参与治理僵尸企业,2017-2018年以来共为26家企业开展破产重整与清算服务,处理上万起债务纠纷,切实维护破产企业职工合法权益,安置千余名职工就业,有效化解近30亿元债务问题,将债权人因债务纠纷引发社会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通过招商引资的方式成功引资8千万,完成了1家企业的破产重整。在张容同志带领下对新业务领域不断开拓,为地方供给侧改革法律服务作出了有益的探索。

2018年10月被市委讲师团选聘为宪法宣讲团成员,为县区宣讲宪法。

2018年10月30日,为全市非公经济人士开展《企业债务危机处理与破产保护制度》专题培训讲座,积极引导我市企业朝着法治规范化方向发展。

四、心系人民群众 强化为民情怀

人大代表不仅是一种荣誉,更是一种责任,张容同志始终将‘民’放在心中,肩负着为人民群众代言,维护人民群众利益、体现人民群众意愿,把履行代表职责作为自己的重要使命,努力让人民群众的生活好起来。他深入群众,了解群众生活的热点和难点问题,悉心倾听社会各届的意见和呼声,尽可能地将群众之所思、所想、所盼、所愿等收集在册,认真拟好建议和议案,积极参政议政。13年来,共提出议案35个,其中17个涉及法律方面。如《关于党政领导落实依法治国战略不力强化问责制度的议案》《关于加强永州环境卫生保护工作的建议》等,他撰写的《我市各初、小、高中学生学习减负的议案》为改进我市德育环境,提升学生全面发展的整体素质,引导教师、家长、社会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人才观、升学观起到了带动作用,积极健康地推进我市教育朝着规范化方向发展。

行而不忘初心,常怀感恩之情。张容同志热衷慈善事业,每年参加市律师协会组织的捐助活动,以及社会各界组织的一些募捐活动,累计个人捐款10万元以上,将自己的点滴爱心汇聚于无声的行动。

如何上好开学第一课?来听石室天府中学的老师们都怎么说

“双减”、“五育并举”、“身心健康全面发展”,这些教育改革背景下的关键词,如何在一线教学课堂上实现?开学第一课,来听石室天府中学的老师都怎么说?

政治老师:一起来“朝闻天下

王艳

立德树人,爱国当先。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我希望拓展孩子们的视野,让他们有更加丰富的信息来源。

课堂上,我设置了一个朝闻天下的板块,为孩子们分享国内国际的时政要闻,鼓励他们积极发言,表达自己的思考。通过这些时政热点的分享,也能让孩子们看到国家现在的发展历程,激励他们努力学习。

心理老师:孩子连课本都不愿意翻开,怎么办?

孟泓沁

在这次的冬奥会赛场上,我们看到了很多优秀的运动员,夺冠的瞬间固然动人心弦,但只有冠军才是成功的吗?心理老师看待许多社会热点的角度与其他老师会不一样,我会思考如何让孩子们高效、自主学习,而不只是功利性地为了考试去学习。有一位同学厌学情绪严重,哪怕坐在课桌面前都不愿意翻开课本。后来发现家长过于“望子成龙”,将所有的注意力集中在孩子身上。我让家长试着分散一部分注意力做自己的事情,这位同学也慢慢回归课堂。

心理课程需要和其它学科合作,才能更好地帮助孩子们全方位成材。开学第一课,我会走进班主任的班会课,聆听孩子们的声音。

美术老师:带孩子们完成12米长的水墨画

项鑫

以美育人,文化传承和创新。上学期,我和14位同学共同创作完成了一副全长12.24米的水墨画,在画卷上,我们追溯历史,从三星堆、金沙文化、李冰治水、文物化蜀再到本校历史文化的继承和发扬。在共同创作的过程中,孩子们合作协调,查找历史资料,沉浸到创作的过程中。

美育的背后,在美术课堂上我希望不仅仅是教给孩子们技法,还希望培养他们的审美力。这学期,希望孩子们在能多走进美术馆、博物馆,切身感受艺术的魅力。

体育老师:冬奥会激发了孩子们的运动热情

卢耀荣

体育承载着国家强盛、民族振兴的梦想。一起向未来是北京冬奥会的主题口号,也是我开学第一课的关键词。作为一名体育老师,这次看到参加冬奥会的运动健儿们感到非常自豪,谷爱凌、苏翊鸣等年青一代,在北京冬奥会展示了中国奥运健儿的风采,为祖国赢得了荣誉和奖牌。

寒假期间,很多孩子专程去滑雪场运动训练,很开心地分享照片给我,感受到了孩子们的对冬奥会的热情,我希望培养孩子们为国争光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新的一学期,希望孩子们身体健康,发扬体育精神。

班主任:孩子从“感觉自己也就那样“到充满信心

张容芳

我现在带着一群初中三年级的孩子们,第二个学期,正是各位同学升学的关键时期。我能观察到有很多孩子因为以前考试的分数而给自己定型,“前几个学期成绩不理想,感觉自己也就那样了”。我就分析每一位同学的成绩,还有他们的强项、弱项科目,给他们做心理建设,帮助他们明确目标、树立信心,学会自我接纳。

在分析的过程中,我也看到孩子们的眼睛慢慢变亮了。其实每一位孩子心里都希望自己能够进步成长,作为班主任,我想告诉他们未来可期,不要失去方向,活出青春的色彩。

在“三无”小岛坚守十几年是什么体验?他给出了这样的答案

答 案

■王雪钧 张容瑢

【人物名片】谢雪河,东部战区海军某部一级上士,荣立三等功1次。

在一座“无淡水、无市电、无居民”的“三无”小岛上待十几年,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对于这个问题,一级上士谢雪河有着自己的答案。

12月初,在海岛服役了13年的谢雪河光荣退伍。回到家中,抱着刚出生不久的孩子,谢雪河感到无比幸福。不承想,孩子的啼哭声却让他的耳朵阵阵刺痛。他顺手掏出上衣口袋里常备的两团棉花,塞进耳中。

同样的动作,让谢雪河恍惚间又置身于小岛的油机班。他想起那条盘旋而上的电缆、那些时刻轰鸣的发动机,以及那群可爱的战友。

小岛上的雷达运行和官兵用电,全部依靠几条从油机房延伸出去的电缆。这些电缆好似人体的大动脉,而那几台轰鸣的发动机,便是小岛的“心脏”。

谢雪河的日常任务,是保障“大动脉”和“心脏”的正常运转。在终日隆隆作响的油机房内工作久了,他的耳朵总是不太舒服,每当出现刺痛或耳鸣时,他便往耳朵里塞上一团棉花。

最初踏上这座荒芜的小岛时,谢雪河也曾迷茫过。但班长陈红飞告诉他:“在这座岛上,是这些‘大动脉’和‘心脏’搭建起了电力的生命线。没有电力,雷达就无法运行,何谈守护好祖国的海防线?”

这句话,谢雪河记了十几年。

一天深夜,机房控制室内几十个指示灯中,有个灯突然闪烁了一下,正在值班的谢雪河敏锐地捕捉到这一细微的信号。他立刻拿出万用表测量线路,很快便判定是通往冷库的电缆出现了短路。

这可是件大事!

冷库里存储着岛上所有的补给,一旦电路不通,食材很快就会腐烂。

谢雪河皱起了眉头,这根电缆已反复修补了很多次,这次若再不换掉,怕是后患无穷。

思虑再三,谢雪河将想法报给站领导。得到批准后,值班员一声紧急哨响,叫醒了全站官兵。

一盘电缆,重量以吨为单位,想要在崎岖的山路上捋顺,只能靠人力。大家每人拖住一截电缆,用尽全身力气一步步往前挪。谢雪河当仁不让地站在最吃劲的位置上。

从旭日初升到薄暮时分,谢雪河的手被磨出了血泡,裤子也破了个大洞。可看着盘旋而上、宛如卧龙的电缆,向来沉默寡言的他,笑得格外灿烂。

如今,那条电缆深藏在地底,万千电流从中奔涌而过,为小岛源源不断地输送着电力。

每批上岛的新兵都打心底里佩服谢雪河。他们印象中的谢班长,值班时连吃饭都在看指示灯,生怕错过任何故障信号;虽然耳朵里经常塞着一团棉花,但他总能第一个听出机器发出的异响;全岛的电路图,他更是了然于心。

这些年,谢雪河为油机班全体战士定下目标:“决不能让电力影响到雷达装备。”令他欣慰的是,这些年小岛上从未出现过此类情况。

如今的谢雪河,衣上不再有肩章、领花,帽上不再有军徽闪耀,但那些承载着他热血青春的军旅时光、那些甘作“小岛生命守护者”的悠长岁月,已成为生命中最难割舍的一部分。

回到最开始的问题,谢雪河给出的答案是:光荣。

(本文刊于2022年12月13日《解放军报》“长征副刊”版)

解放军报微信发布

整理:武炎洲

拥抱家庭还是继续坚守?3位延期服役军士给出了他们的答案

来源:中网-解放军报

离不开这山这海——

老兵的选择

■王雪钧 解放军报特约记者 张容瑢

“按照最新规定,部分优秀军士在服役期满后,若因编制原因不能晋升到更高一级军衔时,仍可以通过延期服役的方式继续在部队发光发热。”

一纸延期服役新政策,给即将到期的军士开拓了另一条人生航迹。

优秀人才的保留,为部队建设发展注入了更为恒久的动能;对老兵来说,能够继续留在部队,既是梦想得偿所愿,也是青春价值的延续体现。

在漫长的边海防线上,有这么一群人身处高山海岛,昼夜守望祖国的海空。他们当中首批延长服役的军士老兵,有着怎样的放弃与割舍,又是什么让他们在即将可以拥抱家庭温暖灯光的时刻,选择继续眺望边关冷月。

跟随记者的笔触,我们一起走进东部战区海军某观通旅,看看3位延期服役军士的人生选择。

——编 者

“其实是我离不开这座山”

夜已深,闽北高山某海军观通站,一级上士杨凯拿着扳手,默默修理着一把老旧的学习椅。

白天上课时,看到前座椅子有些摇晃,他便记在了心里。趁晚上大伙休息,他独自带着工具来到学习室把椅子修好,再蹑手蹑脚回到宿舍。

杨凯已经忘了这种“习惯”是从何时开始养成的。他只知道,从2009年夏天登上这座山那天开始,便将这里当成了自己的“第二个家”。

听着窗外风声呼啸、室内战友鼾声渐起,杨凯却翻来覆去睡不着。他索性掰着手指算起了离别的日子——还有40多天就要服役期满!想留下来却无编制名额,他的内心充满了一位老兵的不舍与牵挂。

然而,一个“大消息”的到来,让这一切突然发生了变化。

休假前夕,老兵杨凯再一次望向守护的海疆。

第二天,教导员赵玉龙把杨凯叫到办公室,拿出一份关于优秀军士可以申请延期服役的通知。没一会儿站长也闻讯跑了过来,3人一起看完通知后都激动万分。赵玉龙说:“老杨,别走了,留下来。”

退伍的日子渐近,申请延期服役的正式批复却迟迟未到。杨凯像往常一样值班、带新人。只有在夜深人静时,他才会望着天上的星月,想一想昨天,也想一想明天。

老家在黑龙江,杨凯18岁参军入伍。他的爷爷是一位牺牲在抗美援朝战场上的老兵。童年他没有任何关于爷爷的记忆。

杨凯记得当年自己就是奔着“海军”来的——“当一名乘风破浪的水兵,多帅气!”

没想到,新兵集训结束,他被分到了通信站。杨凯没有气馁,靠着一股“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猛劲,刻苦学习专业本领,2007年被保送到士官学校深造。

两年后,杨凯顺利完成学业,面临二次分配,他接到命令去旅队报到。到了旅里,杨凯才得知要坐几小时的车去营里;到了营里,营长告诉他,还要换轮渡再向海边走。到了海边,杨凯给站长打电话,电话那头传来站长火急火燎的声音:“刚接到一项紧急任务,实在抽不开身去接你……”

站长给了杨凯一个电话号码,要他自己联系驾驶员上山。晚饭前,他坐上了汽车,沿途的路灯一盏盏亮起来,杨凯的心却一点点沉下来。

山顶观通站占地不大。站长告诉杨凯,他们主要担负对当面海域侦察以及水面舰艇引导任务。守山望海的日子,要学的很多,杨凯忙得没时间委屈。在学校培训时积累的业务知识渐渐派上了用场,他很快在同年兵中脱颖而出。

只有在稍稍不忙、能够“喘息”一下的时候,坐在高山顶上,他才会感到心底那一缕隐痛,梦想仍然是远方的一道光。

一次,杨凯在为战舰导航时听到了一个熟悉的声音——那是分配到一艘炮艇上的一位同窗战友。在各自的战位上,他们都猜到了对方却无暇问候,杨凯只能抑制住内心的激动,一丝不苟为战友引导航向。

一串串电码张口而出,一个个坐标记录在案……那一刻,在同一片海域的不同点位,这对战友用各自的坚守,诠释同样的使命担当。杨凯突然懂得了一个道理:无论任何岗位,无论守在哪里,都是在守护祖国的海疆。

那天开始,杨凯释然了。从此,坚持成了他守站的动力,并渐渐化为他心中的一种信仰。

蹲守坑道奋战10多个小时,一口饭没吃,全程拿着话筒导航,直到嗓子喊哑的人是他;连续两年参加上级比武夺冠,带着奖状奔回站里,和战友们相拥而泣的人是他……

杨凯觉得,这座观通站需要他;守在这座孤寂的山上,他的梦想其实并不遥远,其实就在自己手上……他找到了,也抓住了。

那天中午,杨凯刚从阵地值班回营,战友们就将他团团围住:“班长,批复通知下来了!”

听着“徒弟”陈亮激动得有些颤抖的声音,杨凯内心也是一阵山呼海啸:“大家总说这里离不开我,其实是我离不开这座山。”

“让我改变决定的是那个放在桌上的苹果”

走进医务室,一级上士张国川看见桌上摆放着一个苹果。

他挠了挠头,自言自语:“都说了不用,这又是哪个放在我这里的?”

今年是张国川服役第17年,也是他驻守这座小岛的第2年。别看他在岛上待的时间不长,作为一名卫生员,张国川是这座观通站里的“香饽饽”。

2005年,卫校毕业参军入伍的张国川,被分到了该旅卫生队。干一行爱一行,张国川利用空余时间钻研本领,渐渐在官兵中赢得了好口碑。

2020年,张国川还有一年就到了最高服役年限,但旅队没有高级卫生员的编制。张国川清楚,他很快会脱下这身军装。

这一年5月,张国川响应组织“面向高山海岛,服务基层官兵”号召,主动请缨去了一座海岛观通站。他说,当了一辈子海军,他还想去看看不一样的风景。

在旅机关当卫生员,张国川每年都会上山、上岛去巡诊。他曾自诩熟悉基层站点,但在真正长期驻守观通站之后,他的“观点”彻底变了。

张国川站在宿舍内凝望远方。

上岛第一天,坐了大半天轮渡的张国川被晕船折腾得够呛。在年轻战友面前,他连连摆手说 “不碍事”。到了宿舍,战友们见他脸色苍白,便要将他扶到医务室检查。他又摆摆手说:“这算啥,休息一会儿就好了。”

刚上岛那阵子,碰上台风季停航,站里蔬菜水果储备不多。为了表示对他这位老兵的欢迎,站里破例安排了一顿自助餐,让他倍感温暖。

那段时间,他常常独自一人望着海面发呆。有时挨不过寂寞,他在心里也会质疑自己的选择:“眼看就要走了,还来这里遭这份罪,图什么?”

是啊,图什么?那一天,一级上士张东扶着腰、弓着背“挪”进医务室。张国川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便开假条让他卧床休息。谁知,张东一刻也不要“躺平”,执意要上阵地值班。他挣扎着坐起来说:“如果你开出的‘药方’是让我卧床,那我再也不会到医务室看病了!”

战友的话,猛地“撞”了张国川的心一下,把他撞疼了,也把他撞醒了!身为基层卫生员,他必须为患病战友治疗;同时身为海防军人,他瞬间理解了张东的坚持……

最后,张国川选择用针灸为张东治疗,帮助他缓解疼痛。长期驻守海岛,官兵们很多人都有风湿、腰椎间盘突出等职业病。“这些身体上的‘小毛病’,官兵们往往选择‘咬牙忍痛’。”张国川说。

不久,张国川有了一次休假机会。离岛后的他,几乎把所有的时间都用在了学习针灸、理疗、按摩技术上。

休假归队,张国川尽其所能为战友减缓病痛。“不用出岛,也能治病。”张国川的名气越来越响,加之他幽默豪爽的性格,小小医务室迎来一批又一批求诊的官兵。

来到海岛之后,最让张国川感动的,是偶尔会出现在医务室显眼位置的一个苹果。

“来来往往医务室的人太多了,这个苹果会是谁放的呢?”心中带着疑问,一次诊疗结束,二级上士邱基恩被他“抓了个现行”。

这位老兵不好意思地笑着说:“给我们做针灸理疗,实在太累了。给你准备点水果,你别嫌弃。”感动,如暖流涌入张国川心田。

在小岛上,物资并不太富足,但关怀与呵护从不缺失。一个苹果,是这座小岛官兵最质朴的感情表达方式。

这天,教导员高卫星手里拿着一份延期服役的通知来找张国川,脸上的表情有些为难。

一方面他无比希望张国川能留下来,“岛上有一位好卫生员,太重要啦。”作为站领导,高卫星非常清楚张国川家中的困难。

妻子带着女儿住在山东老家,一人照顾孩子,生活不易。张国川父亲上了年纪,身体也不好。记得有一次张国川休假归来,哽咽着告诉战友,他人生最大的遗憾就是,不能在父母膝前尽孝。

那晚,在征求了家属的意见后,张国川提交了延期服役申请书。

守岛时光赋予了张国川生活不一样的颜色,海岛战友的质朴深深影响了他,让他坚定了一个选择——守好祖国的海防,守好身后的万家灯火。

张国川已经做好计划,这次回家,他要给父母好好做个理疗,顺便说说小岛上的故事。如果有可能的话,他要把二老接到岛上来住几天,让他们亲眼看一看这座他热爱的海岛。

在医务室忙碌了一天,张国川笑着说:“让我改变决定的是那个放在桌上的苹果。”

“有些温暖来得令人猝不及防,你看,山上的绿树又抽出了新芽”

结束值班,王彬彬在山顶眺望。

闽南某个海拔千米的山巅,驻扎着东部战区海军某观通站,站里的一级上士王彬彬正在收拾行李。他马上要休假回家了,心情却怎么都开心不起来。

这次休假,他要带的东西可比往常多,再过几个月,他就要退伍了。

拿出10多年前的那个行李箱,早早做好的心理准备却“破了防”,看着从入伍就陪伴着自己的“老伙计”,素来话少的王彬彬更加沉默。

他想起2008年,火车站里,班长一见面就递给他一只红色塑料袋。从来没晕过车的王彬彬起初不以为意,直到卡车顺着山路盘旋,转过第31个弯道,他终于忍不住吐了起来。

老班长笑着说,“咱们站有句话叫‘下西洋易、上金刚难’,‘金刚’指的就是咱们脚下的这座山。”伴着车载音响里欢快的迎宾曲,王彬彬苦笑着感受大山的“热情”。

车上神采飞扬的小伙子一个个都泄了气,痛苦瘫倒在座位上。2个小时后,车窗外,雾霭中掩映着一座有些老旧的迷彩楼,山尖上的雷达球若隐若现。

车停了,王彬彬踉跄着走下车,还没来得及看清眼前的景色,就和扑面而来的雾气、潮气“撞了个满怀”,抱着一棵树又吐了起来。

后来王彬彬才知道,他抱的这棵树,是站里一位老班长入伍那年亲手种下的,那位老班长也是他的专业“引路人”——张荣明。

2015年,在这座山上服役满30年的一级军士长张荣明光荣退伍。退伍前,张荣明紧紧抱着自己当年入伍时种下的这棵树,不愿离去。

那一幕深深印在王彬彬的脑海中,年月赋予了树木一圈圈年轮,也在老班长脸上留下了一道道皱纹……今天,轮到王彬彬说再见。

那天晚饭后,他默默整理着书架。书架上那几本笔记,可是他的“宝贝”。入伍这么多年,他把值班经验都总结在本子上,一笔一画都很珍贵。

随便翻开一页,那是2018年夏天的一个凌晨。

一个绿色光标突然闯入雷达屏幕,王彬彬一遍又一遍重复操作,终于,他发现了“蛛丝马迹”。

再次确认后,他果断上报为可疑目标。最终经上级印证,雷达判情准确。

时隔多年,王彬彬仍能清晰地记起这些“战斗”画面。每一次挑战自我的经历,总能给他带来更多自信。

王彬彬慢慢往后翻,这样的“回忆”越来越多。日记本上,记录的是数据,是经验,更是战友们用青春汗水昼夜不歇的守望。

王彬彬一边收拾行李,一边念叨:“这几贴膏药留给梁家竟,山上湿气重,他也有风湿痛的‘病’;这个小音响留给老朱,他喜欢健身,可以一边放音乐一边跳操……”

“按照最新规定,部分优秀军士在服役期满后若因编制原因不能晋升军衔时,可以通过延期服役的方式继续留在部队。彬彬,你要不要考虑再留队干几年?”

指导员穆前心中,王彬彬不仅是优秀的专业骨干,也是老兵敬业的表率,连打扫卫生这种小事,他都一声不吭地抢着干。

对于王彬彬退伍,穆前始终觉得可惜。那天,他第一个找来王彬彬,为他分析政策。王彬彬怎么会对部队没感情?但他的犹豫,自有他犹豫的理由。

打开他的微信就会发现,王彬彬为人内敛,平时发朋友圈的内容不多,但几乎每条都与家庭有关。

2017年10月8日,王彬彬在朋友圈写道:“真想飞到你身边,希望一切安好。”女儿出生那年,由于担负演习任务,王彬彬硬是到了孩子出生当日,才匆忙赶回家。路途漫漫,看着可爱的孩子,王彬彬的内心,对女儿的亏欠又多了一分。

妻子顾红梅记得,那天接到王彬彬延期服役的消息,心里五味杂陈。捧着电话,顾红梅沉默了片刻:“你无论做什么决定,我们都支持你。”

家人的鼓励,让王彬彬有了“主心骨”,继续坚守。这是军人无悔的选择。几个月后,批准延期服役的通知正式下发,王彬彬把这个消息告诉给了父母。

谁也没想到,几天后,站里收到一个特殊的包裹——里面有一件换季新衣,是妻子送给丈夫王彬彬的;一大罐自制的黄豆酱,是她送给全站官兵的。

阵地上,王彬彬坐在熟悉的战位上,透过电磁波网,继续守护着这片海域。

下了战位,他给妻子拍了一张绿盈盈的山景照片,“有些温暖来得令人猝不及防,你看,山上的绿树又抽出了新芽。”

本版图片由樊罡、张东、韩伟军摄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