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八字 > 生辰八字

横财神(横财神图片)

时间:2024-01-02 16:31:25 作者:超甜的布丁 来源:用户分享

本文目录一览:

关羽为何被尊奉为“财神爷”?

#头条中国史#

众所周知,关羽是《三国演义》中名列蜀汉“五虎上将”之首的大英雄,其千里走单骑、温酒斩华雄、过五关斩六将等等许多脍炙人口的故事妇孺皆知。

那么问题来啦:在《三国演义》里这位忠肝义胆、叱诧风云的大英雄关羽,怎么就成了很多人求财保佑的“财神爷”化身呢?难道关羽真如民间故事里所写:在早年靠卖红枣和绿豆狠狠地发了一笔横财?今天百味就给您讲讲:

关羽作为一员武将,被尊为“武神”不足为奇,那他怎么就成了“财神爷”的化身了?

百味首先给朋友们普及一下“财神爷”的基本知识,这样大家以后在恭迎和供奉“财神”的时候就不会弄错了:

“财神”是我国民间传说中主管三界财源的神仙,也是历史上曾经存在过的优秀著名人物,他们贡献卓著、品德高尚,因此才被人们奉为神明。

其实“财神”并非只有一位,而是共有九位,百味用一句话来概括,既:“四面八方一个中”。

一、“财神”若按类别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道教赐封”,另一类为我国“民间信仰”,这两类“财神”的原型基本相同。

(一)道教赐封的“天官上神”分为两种:

1、按方向分为:东、南、西、北、中“五路财神”,分别是:“东路财神”比干、“南路财神”范蠡、“西路财神”关羽、“北路财神”赵公明和“中路财神”王亥(原为商朝的王子,后被尊奉为商业始祖)。

2、按方位可分为“四方财神”:“东南方财神”管仲、“东北方财神”李诡祖、“西南方财神”端木赐、“西北方财神”白圭(还有一说是刘海蟾)。

(二)民间信仰的“天官天仙”按文、武划分可分为“文财神”和“武财神”。

1、“文财神”有比干、李诡祖、范蠡和刘海。

2、“武财神”有关公和赵公明。

二、“财神”若按“正”、“横”划分也可分为两类:

(一)正财神:

“东路财神”比干、“南路财神”范蠡、“中路财神”王亥和“四方财神”管仲、李诡祖、端木赐、白圭(刘海蟾),他们都是“正财神”。

(二)横财神:

“西路财神”关公和“北路财神”赵公明,为“横财神”。

在以上九位“财神”中:王亥、比干、李诡祖、管仲和白圭五位“财神”,曾是治国有方、理财有道的官员。

范蠡、端木赐两位“财神”是曾经做生意发过大财。

而赵公明原是汉代修道成仙的道士,成仙得道后专司“除瘟禳灾、护佑买卖公平”。

以上这八位被奉为“财神”都很好理解,但唯有关羽,身为一员武将,被尊为“武神”不足为奇,但却被尊为“财神”就难免让人疑惑。

我们知道,史书记载的关羽最多只是从“将”变成“侯”,并未变成一个神。

那关羽是怎么又变成“武财神”的呢?在《三国演义》里这位斩颜良、诛文丑,过五关斩六将的大英雄关羽,估计此刻的他一定也想不到:一千多年后的自己竟从如此勇武的一员猛将变成了一团和气的“财神爷”。

其实,关羽变成“财神爷”,也是经历了极其漫长的过程,首先他得先成为一个神,然后再逐渐地变成“财神”。

接下来百味就给朋友们讲讲关羽如何变成“财神”的?

然而关羽脱胎换骨变成“财神”的这一切变化都与明、清年间赫赫有名的晋商有关。

一、关羽的“谥号”来历和含义:

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关羽是最受尊敬的神明之一,他忠义诚信、神勇无敌。

关羽大意失荆州后,夜走麦城兵败被擒,之后不屈而亡,死后被蜀汉追谥为“壮缪侯”。

但关羽这个谥号是“美谥”亦或是“恶谥”,后世也一直争议纷纷。

据《尚书·逸周书·谥法解》记载:……死于原野曰壮;……武而不遂曰壮……。

看来《尚书·逸周书·谥法解》尚评说关羽“死于原野、武而不遂”是由于麦城败亡,这也算是一个带有惋惜性质的字眼儿,既不算美,也不算恶,只能说是对关羽的功过有所保留的肯定评价。

再据《尚书·逸周书·谥法解》记载:名与实爽曰缪;伤人蔽贤曰缪;蔽仁伤善曰缪。

但对这谥号中的“缪”字的解释“伤人蔽贤、蔽仁伤善”,看来“伤人、伤善”这两个词就不是褒义了。

因此百味认为:关羽的谥号“壮缪”,是一个以褒为主、褒贬参半的评价。

这又是为什么呢?百味是如此分析的:

俗话说:人无完人。关羽也毫不例外,他身上有着过人的优点,如:武勇过人,曾立下赫赫战功;忠义双全,对刘备忠心耿耿、对曹操有情有义。

同时,关羽身上也有致命的缺点,他身上有着很重的江湖侠客气息。一方面,他爱憎分明,快意恩仇;在另一方面则是意气用事、不顾大局,刚愎自用、目中无人。

关羽作为主政一方、统帅千军的大将,如此为人处事也为他埋下了诸多隐患。

关羽那刚愎自用、睥睨一切、傲慢自大的暴脾气也得罪了蜀汉阵营中很多人。

比如:关羽不顾驻守荆州的要职一心要入川与马超决斗;质疑黄忠被封为后将军:“翼德、子龙乃自家兄弟,黄忠老卒一个,我羞于老卒为伍”;

还如:刘备当初收刘封为义子时关羽不同意:“大哥既有子,何必用螟蛉,后必生乱。”,所以败走麦城时刘封见死不救;

再如:糜芳(刘备小舅子、蜀汉国舅)和傅士仁因为饮酒误事,导致军营起火。

关羽大怒,为正军法想杀二人,碍于众人求情,于是便各打100军棍,这二人便怀恨在心,献城投降,最终导致关羽兵败身亡。

……

据《三国志 张飞传》记载:……羽善待卒伍而骄于士大夫,飞爱敬君子而不恤小人。

关羽“骄于士大夫”,意思就是说:关羽就连诸葛亮都看不起,还能看得起其他人吗?

除了刘备和张飞,像糜竺、庞统、孙乾、马良等等这些士大夫,关羽统统看不上眼。

也就是说关羽那自大傲慢、唯我独尊的脾气,导致了无论是敌是友,或是上、平、下级,都对关羽深有怨恨和意见。

正所谓“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关羽除了刘备、张飞、赵云、张辽等有限几个人外,把其余的人全都得罪了。

以至于在关羽死后,蜀汉阵营中有很多人对他都是颇有微词,甚至还有怨恨。

朋友们,要知道古代“谥法制度”规定:“太常博士”是参与“亡故官员给谥”和“撰拟谥议”的重要成员。

也就是说,给关羽拟定“谥号”的权力,恰恰掌握在那些与之交恶的士大夫手里。

您说,这些士大夫能给关羽说好话吗?

最终蜀汉后主刘禅为了平衡各方面(包括武将、士大夫等等)的意见,给关羽确定了这么一个,显得有点奇怪的“壮缪侯”谥号。

刘禅的意思就是说:关羽虽勇武异常、久负盛名,但犯过大错。

写到这里,百味有句要跟朋友们说:“做人别太狂,千万不要太关羽。”

二、关羽成“神”历程艰辛,可谓一波三折;

关羽并非一开始就被人们所神化,他曾经作为厉鬼形象,也寂寞了八百年无人问津,他从人到神地转变经历了一个比较曲折的过程。

关羽在被孙权杀害后,荆州的居民将其神像祭祀在城隍庙中,作为自己的“守护神”和“复仇神”来祭拜。

自此,“关公文化”开始从荆州向全国各地散叶开枝。

(一)在南北朝时期,关羽在世人心目中只是一个普通的历史人物,并没有十分特殊的地位,也更不是什么神仙。

南朝道教学者、医药学家陶弘景在《真灵位业图》一书中将800多位道教神仙组成一座金字塔。

最底下的一层就是为帝王将相准备的,其中有:刘备、诸葛亮、曹操、司马懿,甚至还有徐庶等等,唯独没有关羽。

(二)到了隋朝时期,因为佛道中人在古人眼里就是神佛的代言人,他们也都是当地的名士,具有很大的社会影响力。

当时还是晋王的隋炀帝杨广为快速上位,便收买他们,与他们交好,并拜智者大师为师。

杨广这一番操作就是为了便于自己在江南地区培植各方的势力和扩大影响力。

当佛教高僧智者大师看到南方的百姓都信奉关羽,便上奏杨广。

杨广便将关羽收入佛门,封为“伽蓝护法神”,塑像供奉,使其成为我国本土的佛教神明,从此全国的佛教寺院开始建造、供奉关羽神像。

自此,从关羽在公元220年败走麦城遭擒,被孙权所害,令他死不瞑目的是:自己的头颅也被割下,其魂魄一直执著这个仇恨,久久不能放下,在鬼神道里做了三百多年的山神厉鬼。

直到公元592年,幸遇智者大师开示,当下反观其身,体悟心性,顿时三百多年来的含恨未解之冤,冰消云散,成为佛教“大护法神”。

也正是由于百姓对鬼魂的畏惧心理,使得早期的关羽庙宇阴森恐怖,所以他的塑像也略显狰狞。

(三)到了唐朝,关羽在世人心目中的地位虽比南北朝时期已有所提高,但作为“神”的地位并未得到国家的认可。

公元760年,唐肃宗李亨将姜子牙封为“武成王”,把“姜太公庙”升级为“武庙”,与祭祀孔子的“文庙”并驾齐驱。

李亨又模仿“文庙”中的“孔门十哲”增设了“武庙十哲”。

以姜子牙为“主神”,以汉留侯张良为“副祀”,还“配祀”了十名历代名将的坐像分坐左右:孙武、吴起、司马穰苴、乐毅、白起、韩信、张良、诸葛亮、李靖、李勣。

在当时也有人提出关羽作为候选人,但李亨认为关羽是“败军之将”,配祀“武庙”不吉利。

(四)关羽作为“神”的地位开始得到国家的认可是始于宋朝,而且其地位不断上升。

到了北宋时期,由于国家时刻受到金国皇帝完颜亮、辽国皇帝耶律德光等北方少数民族不断地侵占抢掠。

朝廷开始逐渐看重关羽的忠义勇武精神,开始对关羽的神位不断加封,数次封王。

而且在朝廷的大力推动之下,关公庙的数量也不断增长,民间对于关羽的祭拜大面积兴起,也不再局限于荆州和他的老家解州。

公元970年,宋太祖赵匡胤下诏选出古今忠臣义士共计32人,其中就包括关羽,然后由国家进行表彰并在墓所派专人负责祭祀工作。

到了宋神宗赵顼[xū]时期,传说宋军在远征的时候,关羽曾显圣帮助宋军渡过难关,因此朝廷又出资在玉泉寺内为关羽增建专门的“显烈庙”。

后来北宋最完美的皇帝之一:宋哲宗赵煦,还亲笔题写了“显烈”二字作为关羽“显烈庙”的匾额。

从此,关羽又成为庇佑宋朝军队的“军神”,地位开始不断上升。

公元1102年,宋徽宗赵佶加封关羽为“忠惠公”;公元1108年,又加封“武安王”;公元1123年,再加封“义勇武安王”。

宋徽宗还再次亲自为玉泉寺内关羽“显烈庙”题写“神勇”二字的匾额。

三、关羽实现了从“武神”到“财神”的转变。

话又说回来,关羽虽说在宋代真成了“神”,但是他又是怎么和财富挂上钩,变成“财神爷”的呢?

原来这和我国著名的晋商还有解州的盐池不无关系。

据《三国志·蜀书六·关张马黄赵传第六》记载:关羽字云长,河东解人也。

关羽和解州盐池、晋商能扯上关联,关键就在于关羽的老家就是山西运城的解州镇常平村。

而我国最早的晋商就兴起于山西南部的平阳府、蒲州、解州一带,这里正好也是关公的故乡。

解州盐池也叫解池,就是如今的运城盐湖,它是我国最著名的池盐产地,又叫河东盐池,位于中条山北麓,面积大约132平方公里,是山西省最大的湖泊,也是世界第三大硫酸钠型内陆湖泊。

世界上总共有两个内陆咸水湖:一个是以色列死海,另一个就是解池,由此可见其重要价值可见一斑。

盐池的水与死海的水一样,人在水上也可以漂浮,池中的黑泥还有美容、美体功效。

傍晚时分,当团团云雾从中条山的山腰升起,向盐池四周扩散,不一会,池水上方便出现了神奇的红云倒影。

更为重要的是,宋朝当时的盐政收入基本是占全部财政收入的一半以上。

而盐政中占据盐产量很大一部分的便是解池,这样一来,解池的食盐产量多少,便成为关乎国运最重要的事了。

说起关羽如何变成“财神”的,还另有一个美丽的传说,今天百味就给朋友们讲讲:

公元1106年,解州发生大水灾,盐池内溢满水,盐无法形成结晶,作为国家财政的重要来源,这次天灾严重影响到国计民生,宋徽宗赵佶非常着急。

当地官员救灾不力,怕皇帝问责,便编造了一个非常巧妙的谎言:

说是因黄帝斩杀蚩尤,其血入池而化,而宋朝第三位皇帝宋真宗赵恒拜轩辕为始祖,在盐池周边兴建了许多黄帝庙宇。

而蚩尤怎么能忍受死对头的庙立在自己的地盘,因而大发雷霆,化为一条恶龙,引来大水淹没盐池。

把人、畜困在十里长龙雾气阵中,并咬死很多人。

宋徽宗立刻请来龙虎山第三十代天师张继来降妖伏魔。

张天师想到关羽被封为“伏魔大帝”,便上奏宋徽宗道:请陛下搭设香案,虔诚祷求关羽为民除害。

宋徽宗遵言照办,果然第二日,盐池上空乌云翻滚,似有千军万马正在对阵厮杀。

原来是关公在天之灵答应了宋徽宗的请求,带领天兵天将前来降服蚩尤。

当时正值酷暑难耐的夏天,关羽体恤手下将士,让天兵天将头戴槐树叶扎成的花环,以避阳光暴晒。

蚩尤也学关羽,让自己的妖兵妖将也带上同样的花环。

就这样,两队人马交融在一起,一番乱战,因为将士们头上戴的花环都一样,而且都被太阳晒得蔫倒了,互相分不清敌我,士兵们也垂头丧气,没办法双方只能鸣金收兵。

第二天作战,关羽仍让天兵天将带上花环,但是关羽把花环换成皂角叶扎的,因为关羽昨天看到盐池边上的皂角树叶在烈日晒照下依然碧翠绿挺拔。

此时在太阳的暴晒下,双方人马一下就分的清清楚楚,关羽的军队士气十足,杀的蚩尤人马大败,四处逃串。

关公见蚩尤要逃走,连忙驱动赤兔马飞速赶上,飞起一刀,将蚩尤斩为两段,顿时血流如涌,流进了盐池,化成卤水,不但整个池水也都变成了红色,就连池边的草都被染红了。

只见霎时间,云开日朗,百姓们又可以正常晒盐了。

每年一到夏天,盐池都会变成玫瑰红色,就是因为池水被蚩尤血染红的。

当然了,这只是山西群众对能够吃上盐的一种美好生活向往。

据现在科学解释:

盐池里生长着大量的藻类,尤其是红色的盐藻,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氨基酸和多种矿物质等,还有特珍贵的胡萝卜素。

盐池里还长有一种微生物,叫做轮虫,体长大约0.5毫米,腹部呈现明显的红色,它们以藻类为生,轮虫由于食用了这些藻类,整个身体就会变成玫瑰红色。

到了夏季,高温的天气和适宜的盐度特别适合盐藻生长,而轮虫的繁殖速度也极快,三个小时左右会产一次卵。

因此大量的轮虫聚集在盐池里,盐池水就会变成玫瑰红色。

好了,咱们话归正题,继续讲:

宋徽宗闻捷报大喜,同文武百官一起焚香设祭,拜谢关羽神灵。

之后张天师又请求加封,宋徽宗便封关羽为“崇宁真君”。

从此,关羽终于成为官方认可的“佛”、“道”两家的守护神。

到了明朝时期,关羽的地位也达到了极点。明神宗万历皇帝连续三次加封,关羽获封“三界伏魔大帝神威远震天尊关圣帝君”,成为三界的战神、帝级神仙。

诚然这段神话故事虽然荒诞至极,但在《续资治通鉴长编》、《宋史》等公、私史书中也都有类似的记载。

然而,关羽要进一步转变为“财神”,仅靠官方的推广还远远不够,背后必须要有大金主财力支持。

而支持关羽的大金主,也是幕后砸钱的推手,正是他的河东老乡——著名的晋商。

晋商,顾名思义就是山西商人,而早期中国商人就是从事盐业贸易的山西商人。

盐是晋商的财富之源,晋商在不断的用食盐和商品交换中,赚取巨量贸易差额,快速积累财富。

关羽之所以成为“财神”,就是因为他杀死蚩尤,是盐池的保护神而受到晋商拥护。

晋商们走南闯北,经常遇到强盗和土匪,这就需要他们团结起来、一致对外,而忠肝义胆的关公,便成为他们崇拜的偶像。

财大气粗的晋商每到一地,都会建起会馆,同时在旁兴建“关帝庙”,就这样,关公文化和形象也被推广到全国各地。

到了明、清时期,晋商成为中国十大商帮之首,随着晋商的影响力不断扩大,关羽的信仰力也逐渐扩大。

而晋商在商业上的成功,使得各地的生意人纷纷效仿,所以人们就越来越坚信:关羽不仅是一位能够保护平安的“战神”,而且也是一位能够保佑财源广进的“财神”。

那么,晋商为何坚信关羽就是他们的“财神”呢?理由不外乎有两个:

一是说关羽是会计行业的“祖师爷”;

关羽年轻时,曾在老家山西运城解州经商,以贩卖红枣和绿豆为生,脑瓜灵光,精于理财之道,很擅长算数记账,曾发明了“日清簿”,就是现在的流水账本。

自从关羽与刘备“桃园三结义”之后,除了领兵打仗,还负责军营的财务管理工作,将账目记得是明明白白。

还有,据说关羽在曹营挂印封金之时,将曹操所赠的金银布帛等物全部留下,并附上一本详细的原、收、出、存账册,临别时账册记得一清二楚,将财物分毫不差的交还于曹操,所支所收是一目了然。

之后关羽的这种简单明了的记账方法就流传开来,被后世商人所沿用,因此关羽也被后世商人公认为会计“祖师爷”。

二是因关公以信义为本、公平公正,得到商人们的信赖。

商人们谈生意做买卖,最重义气和信用,关羽为人正是信义俱全,追求公平。

而“讲信用,重义气”这两点也恰恰是现代商人做人做事、求财求利的基本准则。

在关羽身上折射出的忠义、诚信等文化精神,正迎合了商家所需,成为了他们向世人彰显商业道德的一面镜子。

关羽的信义为商人所敬重,所以晋商走到哪里,就把“关公文化”带到哪里。

此后,关羽的义不负心形成了以仁义、公正为核心的商品交易准则,形成了义中求财的商品交易道德,并因此成为“关公文化”的重要内容。

写在最后:

历经数次复杂的文化变迁,从“盐”到“关羽”再到“财富”之间的这一链条终于被打通,关羽也终于从威震四方的武将化为了一尊求财纳福的“财神”。

我们中国人认为,只有讲究诚信,才能将伦理道德的关系处理好,才能得到财富,关公作为“财神”的形象也体现了伦理道德的追求。

关羽被儒家尊崇为“武圣人”,道家封为“伏魔大帝”,连佛家都把他封为“护法菩萨”,上至皇家贵族,下至黎民百姓,黑白两道都拜,可以堪称是中国历史上最成功的男人。

据不完全统计,关羽的“武庙”在全世界有数万座,与孔圣人的文庙齐名,一起承载着中国民族文能治国、武能安邦的精神信念。

直到今天,关羽仍是大家公认的“财神”,其作为“武财神”的地位已经非常巩固了。

趣谈民俗传说12——关于“财神”的那些事儿

西方经常批评我们华人是一个没有信仰的群体,既然没有信仰,那就是危险的民族,所以到处传播“威胁论”,好像把这个世界弄脏的完全是我们的错一样,这很可笑。

在西方人的刻板偏见中,有两大误区:第一,不是所有不信仰三大宗教的人就是没有信仰;第二,就算不信教,我们很多人也都有着自己的信仰,那就是“钱”。这听起来似乎很俗,但其实是务实的表现。

当一个区域社会还处于发展阶段,人们在马斯洛需求理论所提出的阶层中多数处于较低水平时,信仰“钱”,说明这个地方民族还在努力奋斗。大部分钱都是奋斗而来的,所以它也是真正的社会推动力之一,也可能为人类未来的发展方向指出另一条可行性的道路也未可知。爱钱,没什么可耻的,但“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如果天天想着天上可以掉馅饼的话,那“财神爷”都不会保佑你的。

对于财神的崇拜,源自道教,是道教中一位最具人气的世俗神。中国民间流传着关于“财神”的很多种不同版本,在历史人物以及民间传说的取材中,曾被传为财神的有且不限于以下这些人,他们分别是:王亥、比干、赵公明、李诡祖、范蠡、刘海、关羽、沈万三、柴荣、端木赐、管仲、白圭,等等等等,虽然没有科学统计,但可以很负责任的说被传为财神的人物,应该是中华民间信仰中数量最多的一个团体,至于招财利财的瑞兽奇宝,那就更是数不胜数了。

目前主流的财神团体大概是以下三个:三财神、四方财神以及五路财神,但具体他们都是谁,因为财神信仰的特殊性和普遍性,导致百家之言,没有定论。

三财神分“大、文、武”,即大财神正神居中,文财神保家底储蓄、年年有余,武财神保进账财路、岁岁平安。传说中的大财神版本有王亥、比干、赵公明、关羽等;文财神有范蠡、比干、李诡祖、财帛星君等;武财神有关羽、赵公明、善财童子(左金童)等。

目前比较确定的是,四方财神指的是端木赐、李诡祖、管仲与白圭,而五路财神则指的是王亥、比干、范蠡、关羽和赵公明,后来经过地域民俗文化的大融合,四方五路又被合称为“九路财神”,他们分别是中斌财神王亥、东路文财神比干、南路文财神范蠡、西路武财神关公、北路武财神赵公明、西南正财神端木赐、东北正财神李诡祖、东南正财神管仲以及西北正财神白圭,因为这一版本人物较全,人们觉得拜一次最值,因此逐渐成为了最主流的财神信仰版本。

当然,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关于横财神、偏财神、白财神、黑财神等等的说法,因为不太主流,这里也就不一一展开来说了。在这里我们按照惯例讲一个关于“财神”的比较有趣的故事:

关于财神赵公明,最早的出处其实并不是明代许仲琳的《封神演义》,而是东晋干宝所著的《搜神记》。根据《搜神记》中的记载,赵公明其实本来是一位瘟神,是八部鬼帅之一,统领着亿万鬼兵,是世间群鬼的克星,也就是说,早年间其实赵公明先生干的是与“钟馗”一样的工作,这也就可以解释作为一个财神,他老人家为什么是手持杀器,黑面凶相,坐骑猛虎的形象了。后来,道家吸收其成为了四路大元帅之一。后来一代代的民间传说更迭,他老人家也从鬼帅瘟神调动工作成为了一路正财神,司掌世间一切财源。

相传真实的赵公明本人是一位经商奇才,经商理念以信为本,以善爱民,仁德仗义疏财,生死苟利国家。古人在感悟赵公明财富人生之传奇时,将其逐步神化,道家封其为天宫一等天仙,掌管世人三十岁以后的财运。

民俗传说,一听一乐,有悟更好,无趣亦切莫当真。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