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风水 > 风水摆放

发政施仁(发政施仁志量高,出外求财任逍遥)

时间:2024-01-19 06:25:33 作者:孤僻成性 来源:网友分享

本文目录一览:

流连辞赋──萧昭明

萧昭明虽然受到父亲梁武帝的熏染,笃信佛教,尤其欢喜诵《金刚经》

水镜回天录白话解.文士篇

流连辞赋──萧昭明

西元五○○~五三一年.魏晋南北朝

◎宣化上人讲述于

一九八七年八月廿一日

姓萧,名统,字德施,梁武帝之太子。天性仁孝,行为正直,资质明敏,喜爱文学,得力于刘勰 (《文心雕龙》作者)。勰于佛教始谤终信,后出家为慧地法师。太子受其父熏染,笃信佛教,喜诵《金刚经》,将该经分为三十二分。一生精力,集中于古今文学,搜集秦汉至齐梁之诗文,编成文选,后人称为《昭明文选》。古今总汇,是书为弁冕,为后世作文准绳。惜年三十一卒,谥为昭明。萧氏文学造诣颇深,对宫体文有所创作。

赞曰

生富贵家 创文学选 天赋慧根 法门丕显

文流后世 德垂绵远 未来诸佛 不增不减

又说偈曰

宿愿克遂入王宫 名利未泯西复东

执着文学创诗选 流连辞赋崇雕龙

昭明解脱应无住 儒士高雅莫厌贫

现身说法君识否 改恶从善勿笼统

白话解

我们人在世界上起惑、造业、受报,在业海里漂来漂去,找不着边际。有的人执着到财上,有的人执着到色上,有的人执着到名上,有的人执着吃的,有的人执着睡的,若不睡觉说什么也不行。财、色、名、食、睡──这五件大事,不是着于此,便是着于彼。很多老修行也都堕落到这五座无底的深坑里,一掉进去就不容易出来,因为它没有底,没有边际。

萧昭明,“昭明”不是他的名字,而是他的谥号。谥号是人死后所追加的名号,在他生前没有这个名字。什么是他的名呢?“统”。“统”就是总而言之、统而言之。萧统,是他父亲梁武帝给起的名字。为什么叫统?就是叫他统一。为什么要统一?因为南北朝的时候有很多国家,很多人都想要做皇帝。而梁武帝在位时没有能统一天下,就希望他这个儿子能统一天下,所以叫“统”。他的字叫“德施”;本来“德施”和“统”根本没有关连的,这是因为他父亲想:天下统一后,应该以德施于民,所以叫德施。从他这个名字,就知道他父亲为自己儿子命名的苦心,希望他统一天下,然后发政施仁,能对老百姓好一点。我相信梁武帝对他这个太子的心意是这样的。

萧统天性仁孝,生来就很仁慈。仁就是不愿意杀生,孝就是不忘本,所谓“孝悌也者,其为人之本欤。”他行为正直,正就是不偏,直就是不曲;又可说正就是刚正,有骨气,很正派。他资质明敏,“资”就是本钱,他的本钱很好,因为他宿世修福修慧,所以今生很聪明、很敏捷。

他喜欢文学,这是他的执着。他最欣赏的是《文心雕龙》的作者刘勰,刘勰做事没有常性,起先著书立说来毁谤佛教,最后迷途知返,就出家了,成为慧地法师。那么萧统喜欢他的著作,所以也就学着刘勰来著作。萧统搜集了秦、汉到齐梁(注1)这几代的文学,包含诗词歌赋都搜集到一起,用毕生的精力来研究,并且作出一部专集,这就是后人所称的《昭明文选》。这是他集腋成裘(意即用很多狐狸腋下的皮,做成一件皮袄,所以很值钱),选出文章里最好的,他最欣赏的,作成一部专集。这算是他的著作,但不是他自己所写的。

我的看法是:这是他吃饱没事干,给后人多留一点麻烦!你说他这个《文选》耽误后人多少光阴?人把多少时间迷恋在《文选》上?这不是给后人找工作、添麻烦吗?因为后人留恋他的《文选》,所以把时间都空过了,想修行也不能成佛了,因为修行修行,又想起《文选》,说:“唉!那篇文章有一句我忘了”,就去读一读,又去找一找;拜佛呢?心也不专一了,就去看文选。念念经,也打了妄想要去读文选。我是这么说,实际上是不是这样?你们不一定要相信我的话,我的话是没有边际,没有证据的。

一般人迷恋这部《文选》,说它是文章里的弁冕,弁冕就是人所戴的帽子,就是很好的意思,所以后人拿它做为文章的标准。你说这可怜不可怜?那么他又是用什么做标准,后人就要拿它做标准?

因为萧统对文学造就很深,所以后人以他的《文选》作为准绳。什么叫准绳?准就是标准,绳就是绳墨,古来的匠人,用一个墨斗子,从里面拉出一条线,往下一弹,就弹出一道线,或者白的,或者黑的,匠人就根据这条线来做工,所以叫准绳。

萧昭明虽然受到父亲梁武帝的熏染,笃信佛教,尤其欢喜诵《金刚经》,他依经中的义理,将全经分为三十二分。可是他还是执着文学,文学造诣颇深,对宫体文(注2)有所创作。这都是因为他在因地修行的时候,不懂得怎么修行,做事没有常性,有始无终;就像他最欣赏的刘勰一样,也是没有常性,对佛教始谤终信。所以萧昭明虽然那么聪明有才智,却做一个短命鬼,三十一岁就死了。因为他很聪明,又有《文选》这部著作,所以皇帝封给他一个谥号,叫“昭明”。谥号是人死后用来称赞他,歌功颂德的一个封号。“昭明”就是言其很聪明,可是光芒外露,彰明昭著,所以叫“昭明”。

赞曰生富贵家,创文学选:因为他往昔修行的时候,修福修慧;可惜修得不究竟,就跑到皇帝的家里去,走错路了!到皇帝家里,又没事找事干,做书里的虫子,把很多书都嗑坏了。他选出一些文学作品,重新订正,编成专集,创出一部《文选》。

天赋慧根,法门丕显:因为他往昔修福修慧,才有这种聪明,这么有智慧。虽然他修得不究竟,可是这种慧根,也令佛教有显著的进展。

文流后世,德垂绵远:他所选的文章,到现在一般人还称道。由他的德行,我们看得出他是修福修慧的。

未来诸佛,不增不减:这个未来诸佛不是说所有的众人,而是说萧昭明,他也是未来的诸佛之一。他做萧统的时候还没有成佛,可是未来也一定成佛,也能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又说偈曰

宿愿克遂入王宫:他往昔修行的时候,一天到晚贪慕虚荣,说:“啊!你看做皇帝多好啊!茶来伸手,饭来张口,这多自在啊!”所以就钻到皇宫里头去了。由他生在王宫里看来,就证明他不是想要来成佛,而是想要来舞文弄墨,寻章摘句,搜罗古往今来的文章。

名利未泯西复东:“泯”就是忘。他还是没有忘了名利,所以西复东。“西复东”意思不是指西方,也不是指东方,而是说在世界上乱跑,在六道轮回里忽然而天、忽然而地,忽然而南、忽然而北,忽然而东、忽然而西,在业海里飘流无定。所以各位要在这个地方认清楚了!

执着文学创诗选:他执着文学,执着才华,所以也要有所创作。

流连辞赋崇雕龙:“从流下而忘返,谓之流;从流上而忘返,谓之连;从兽无厌,谓之荒;乐酒无厌,谓之亡。”流连荒亡,这是做太子的人所免不了的毛病。因为他崇拜《文心雕龙》这本书,所以也要弄出一部《文选》来。

昭明解脱应无住:昭明太子要是真解脱了,就不会弄出《文选》来。他弄出《文选》,表示他还有所执着呢!就是弄《文选》,旁人弄还可以,他自己不应该弄;因为他没有解脱,所以还有所住。

儒士高雅莫厌贫:儒士就是人高品雅、品德清高的人。他是个儒士,不应该贪慕虚荣而跑到皇宫里去。真正明白的人,心里没有富贵贫贱的思想,所以说“莫厌贫”。

现身说法君识否:昭明太子也是在现身说法,令人有所警惕,告诉世人要破一切执着。你认识不认识?知道不知道?

改恶从善勿笼统:由这个例子,我们就知道应该要择善而从,不善而改──对的,我们就去做;不对的,就把它改了。不要以盲引盲,以讹传讹,跟着昭明太子跑。所以我们学习佛法,一定要明白因果循环,要会念每个人的这一部经是怎么来的。人生这部经是活经,每个人都有分。就像昭明太子喜欢读《金刚经》,把《金刚经》分为三十二分;同样地,我们也可以把每个人的这一部经,分成多少分来研究。要研究所有人的这一部活经,不要研究死经!

注1:秦就是秦始皇的朝代,汉就是刘邦所建立的汉朝,齐梁就是五代,五代就是所谓“宋齐继、梁陈承,为南朝,都金陵。”

注2:宫体文乃梁朝太子家令徐摛创始之文体名,好为新变,不拘旧体。

《孟子》详释13梁惠王上7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3(视频同步)

1.7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3

1.7.3[原文]

曰:“为肥甘不足于口与,轻暖不足于体与?抑为采色不足视于目与,声音不足听于耳与,便嬖不足使令于前与——王之诸臣皆足以供之,而王岂为是哉①!”

曰:“否,吾不为是也。”

曰:“然则王之所大欲可知已:欲辟土地,朝秦楚,莅中国而抚四夷也②。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③。”

王曰:“若是其甚与④?”

曰:“殆有甚焉⑤:缘木求鱼,虽不得鱼,无后灾;以若所为,求若所欲,尽心力而为之,后必有灾。”

曰:“可得闻与?”

曰:“邹人⑥与楚人战,则王以为孰胜?”

曰:“楚人胜。”

曰:“然则小固⑦不可以敌大,寡固不可以敌众,弱固不可以敌强。海内之地⑧,方⑨千里者九,齐集有其一;以一服八,何以异于邹敌楚哉,盖亦反其本矣⑩!今王发政施仁,使天下仕者皆欲立于王之朝,耕者皆欲耕于王之野,商贾皆欲藏于王之市,行旅皆欲出于王之涂;天下之欲疾其君者皆欲赴愬于王⑪——其若是,孰能御⑫之!”

1.7.3[通释]

孟子问:“是因为肥美甘甜的食物不够口腹享受呢,轻软温暖的衣服不够身体穿着呢,还是艳丽的色彩不够眼睛观赏呢,美妙的音乐不够耳朵聆听呢,左右的侍从不够使唤呢——大王的臣下们都充分地满足您了,大王难道就是为了这些吗!”

宣王说:“不,我不为这些。”

孟子说:“那么大王的最大心愿可以知道了:就是想扩张疆土,使秦国楚国来朝拜,君临中原进而安抚四周的民族。以您这样的做法,来追求您想得到的,好比爬到树上来捉鱼。”

宣王说:“有这么严重吗?”

孟子说:“只怕比这还严重呢:上树捉鱼,虽然捉不到鱼,不会有后患;按您的做法去追求您想得到的,费尽心力去做它,到头来必定有灾祸。”

宣王问:“能说给我听听吗?”

孟子说:“邹国跟楚国对抗,大王认为谁会获胜?”

宣王说:“楚国胜。”

孟子说:“那么小的本来不能同大的对抗,少的本来不能同多的对抗,弱的本来不能同强的对抗。四海以内的土地千里见方有九块,齐国只凑集了其中一块。靠这一块土地去征服其他八块土地,同邹国跟楚国对抗有什么不同呢,为什么不回到根本上来呢!如果现在开始大王发布政令施行仁政,使天下做官的人都愿意在大王的朝廷里任职,种田人都愿意在大王的田野里耕作,商人都愿意在大王的市场上做买卖,旅客都愿意在大王的道路上来往,天下痛恨他们国君的人都想跑来向您诉说——果真像这样,谁能阻挡您!”

1.7.3[注释]

①为肥甘不足于口与,轻暖不足于体与,抑为采色不足视于目与,声音不足听于耳与,便嬖不足使令于前与——王之诸臣皆足以供之,而王岂为是哉:是因为肥美甘甜的食物不够口腹享受呢,轻软温暖的衣服不够身体穿着呢,还是艳丽的色彩不够眼睛观赏呢,美妙的音乐不够耳朵聆听呢,亲近的侍从不够使唤呢——大王的臣下们都充分地满足您了,大王难道就是为了这些吗。肥甘,名词,肥美甘甜的食物。不足,不够。于,对。轻暖,名词,柔软暖和的衣物。采,同“彩”,美丽的色彩。声音,优美的声音。便嬖,音piánbì,亲近的宠臣。使令,支使,使唤。破折号相当于“以上这些”。

②欲辟土地,朝秦楚,莅中国而抚四夷也:就是想扩张疆土,使秦国楚国来朝拜,君临中原进而安抚四周的民族。辟,开辟。朝,使……来朝见。莅,音lì,临。中国,中原。抚,安抚。四夷,四周的其他民族。

③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以您这样的做法,来追求您想得到的,好比爬到树上来捉鱼。若,像这样。所为,做的。所欲,想得到的。犹,就像。缘,沿着,攀缘。木,树。而,来。

④若是其甚与:有这么严重吗。若,像。是,这。其,语气副词。

⑤殆有甚焉:只怕比这还严重呢。殆,大概,恐怕。焉,兼词,于之,于是,比这。

⑥邹人:邹国人。邹,一般认为指邾国,初为鲁国附庸国,战国时为楚国所灭。故址在今山东省邹城市周围地区。

⑦固:本来。

⑧海内之地:全国的土地。海内,是指国境之内,也就是指全国。当时传说我国疆土四面环海,故称国境之内为海内或四海之内。

⑨方:方圆,占有土地面积。

⑩盖亦反其本矣:为什么不回到根本上来呢。盖,通“盍”,“何不”的合音词。反,同“返”,回到。

⑪今王发政施仁,使天下仕者皆欲立于王之朝,耕者皆欲耕于王之野,商贾皆欲藏于王之市,行旅皆欲出于王之涂;天下之欲疾其君者皆欲赴愬于王:如果现在开始大王发布政令施行仁政,使天下做官的人都愿意在大王的朝廷里任职,种田人都愿意在大王的田野里耕作,商人都愿意在大王的市场上做买卖,旅客都愿意在大王的道路上来往,天下痛恨他们国君的人都想跑来向您诉说。今,现在开始,如果从现在开始。发政施仁,开始发布政令施行仁政。发,兴,发布宣告,行之始。仕者,做官的人,乐意做官的人。耕者,种田的人。商贾,经商的人,做买卖的人。贾,音gǔ,设店售物。行旅,出行的人。涂,同“途”,旅途,路。疾,痛恨。赴,奔赴,赶赴,跑来。愬,通“诉”,控诉。

⑫——其若是,孰能御之:——果真像这样,谁能阻挡您。破折号大致相当于“做到所有这些”“达到这个程度”。其,副词,果真。御,抵御,阻挡。

1.7.3[解读与点评]

针对齐宣王“将以求吾所大欲”的回答,孟子列举了几个可能的“大欲”,因“王之诸臣皆足以供之”而旋即否定。当然齐宣王也坦承“不为是也”。由是孟子判断“王之所大欲”为“辟土地,朝秦楚,莅中国而抚四夷”。齐宣王的“所大欲”其实就是行霸道。孟子对此予以警告,“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甚至“殆有甚焉”“后必有灾”。齐宣王还算个明白人,对“灾”有所戒惧。为了说服齐宣王,孟子又用了邹楚对抗的比喻阐释道理“小固不可以敌大,寡固不可以敌众,弱固不可以敌强”,齐国要实现“所大欲”是“以一服八”,不可行,劝告齐宣王“发政施仁”,就会形成“使天下仕者皆欲立于王之朝,耕者皆欲耕于王之野,商贾皆欲藏于王之市,行旅皆欲出于王之涂,天下之欲疾其君者皆欲赴愬于王”的局面,使齐宣王乐于接受王道思想。

本来在“便嬖不足使令于前与”后应该使用问号,但由于使用了相当于“以上这些”的破折号,所以省略了问号。

在“今王发政施仁,使天下仕者皆欲立于王之朝,耕者皆欲耕于王之野,商贾皆欲藏于王之市,行旅皆欲出于王之涂;天下之欲疾其君者皆欲赴愬于王”与“其若是,孰能御之”之间如果用逗号不行,因为“其若是”与前面不是一个层次;用句号则肢解了整句话;只有用相当于“做到所有这些”的破折号才能使整句话连成一气。

本节产生成语“肥甘轻暖”“缘木求鱼”“发政施仁”。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