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星座 > 双鱼座

稷(稷是什么作物)

时间:2024-01-14 05:57:13 作者:牛奶煮萝莉 来源:网友投稿

本文目录一览:

“稷”字释义

稷(拼音:jì)是汉语二级通用规范汉字。此字始见于战国文字,产生时代可能更早。稷本义是指谷神,通指谷物,在北方具体所指为谷子、麦、高粱、玉米、大豆等等;南方指水稻等。稷是非常重要的粮食作物,为五谷之神,和土神合称“社稷”,后成为国家的代称。

粮食作物,即谷物,是素食人群重要的食物来源,为人类提供能量和部分营养物质,不可或缺。尽管现代生活质量提高了,由谷物而成的主食比重减少了,但仍不可没有。其重要性可见一斑。

中国是较早进入农业社会的地区,七八千年前就已出现农业,整个新中国以前数千年,可以说是以农业立国,文化或文明具有农业特征。因此整个社会对粮食丰收的期盼是根深蒂固的话题,这种期盼就演化成对谷物的祭祀,稷字作为谷神就出现了。

后世人,特别是近代人认为稷是某种特定谷物的专用名称,是错误的想法。为什么?我们就来分析一下稷字的意象。

来自百度百科

稷字左侧为禾,右侧为畟(cè,jì)。禾字古字形,就是黍稻类谷物植株的示意,中间一划最上弯曲表示谷穗成熟后弯曲下垂之形态。有此形态的典型作物北方就是黍,南方就是稻。其中黍是一种生长范围广泛,几乎遍布全球的品种,是中国古代典型的粮食作物。

来自某公开网页

黍(shǔ)是一种粮食作物,与稻相似,俗称黄米。古代专指一种子实叫黍子的一年生草本植物,叶子线形,子实淡黄色,去皮后叫黄米,煮熟后有黏性,是重要粮食作物之一。我国古代用黍百颗排列起来,取其长度作为一尺的标准,叫黍尺。黍可以酿酒、做糕等。

与黍极相似的另一种谷物叫粟,籽实多是淡黄色,籽粒较小,称小米,现常用来熬粥。

黍与粟相似但有区别,这两种植物都是北方主产,南方以稻取代了黍粟,现在较少种植。

稷字右侧的字符畟是什么意象?这是正确理解稷字字义的关键。我们仔细看看其字形,上部一个田字,其下是左向侧立的人字,再下是一只脚的示意。这个字形让我们联想到鬼字等字形,其上的田字在人头之上可能表示的是这个人化的妆或戴的面具,于是整个畟字可能就表示的是人化了妆踏踩着舞步进行祭祀的场景。实际上畟字就是祭祀舞蹈的意思。

于是,整个稷字就含有人对禾类植物(谷物)进行祭祀的意义,即稷字是指谷神。

谷神代表所有的粮食作物,包括黍、粟、稻、麦、豆、高梁、玉米等谷物,也可以是粮食作物的总称。

农业社会,土地和粮食是至关重要的生活资源,关乎社会稳定,所以其土地的代表社和粮食的代表稷就成为祭祀的主要代表,即社稷神,进而社稷就代表国家。中国古代历代统治者带头祭祀社稷就是这个道理。

中华文明的源头在北方,而北方的古代农作物主要是黍,其它谷物比如今日之主要农作物麦子,当时还处于较次要的地位,所以稷字也可表示黍子。这是稷字意义的引伸。

稷字的谷神和祭祀谷神意义的引伸,又可指中央王朝和各诸侯国祭祀谷神的专用地名。

周朝祖先大概对农业生产贡献突出,其先祖官名后稷,实际等于掌管农业种植和祭祀谷神的官。

稷字的异体字禝,不如稷字含义准确,不再赘述。

《大秦赋》中一再提到的“稷下学宫”,到底是什么样的地方?

《大秦赋》中经常提到的一个叫做“稷下学宫”的地方。李斯、韩非、淳于越、茅焦等众多历史名人都曾身处其中,而一代大儒荀子更是在这里担任过“祭酒”一职,相当于院长。

那么,这个“稷下学宫”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呢?它存在的目的和作用又是什么呢?

“稷下学宫”的设立,背后有着特殊的目的

“稷下学宫”是“田氏齐国”时代里,齐桓公田午(一说其子齐威王)在临淄设立的一个类似于“学校”的机构。

这个“齐桓公”不是“春秋五霸”的那个姜氏小白,而是战国时期的田氏君主。而之所以说这个“学宫”是类似学校,是因为“教书育人”的功用在这个地方并不是主要的。

据说因地处一个名为“稷”的城门附近,故称“稷下”。

“稷下学宫”虽是齐国官方建立,但官方在管理上却并没有多少话语权,而是由一些有名望的学者进行组织。

大儒荀子就曾经三任学宫“祭酒”,历时数十载,也是稷下学宫中所产出的最后一位大师,李斯、韩非都曾经师从荀子,可见稷下学宫的能力还是名副其实的。

稷下学宫历时一百五十年左右,不仅仅出产了荀子、李斯、韩非这样的人才,据说商鞅也曾于此游学,在韩国变法的申不害也曾是稷下子弟,除此之外,邹衍、鲁仲连、慎子等等人士都是从这里走出去的。

这些人有的在齐国发展,如孟子,荀子;但也有大量人才出走列国,如李斯、邹衍、韩非、商鞅、申不害等等。

这也是一个非常矛盾的事情,齐国建立的这座学宫并不受官方的管控,人才地位极高,且来去自由,甚至有一些还掉过头来和齐国作对。

那么问题来了,齐国为什么要花费大量的人力、财力,来培养一群有可能被他国所用的人才呢?

齐国自管仲时开始,倡行“农商并重”的国策,是当时列国中唯一一个重视商贾的国家。而在农业社会里重视商业,无疑会动摇国本。尤其是逐利思想的盛行,使得人心浮躁,文化孱弱。

所以,齐国迫切地需要源源不断的文化输入,来冲淡商贾“逐利”的风气,使得治下人民保持知礼义廉耻的状态。

“华夏”自古就是一个文化概念,蛮夷部落可以接受中原文明,成为华夏之一,如泰伯奔吴;华夏部族也会因为文化堕落,退化成蛮夷,如匈奴部族。

中原诸国就是因为文化上的优越感才看不起“戎秦”、“荆楚”,所以齐国异常重视文明的教化功用,需要文化大国的形象冲淡其商贾立国的本质。

至于说人才是否会流入其他国家,这本质上是一个竞争问题,齐国如果能拿出足够的诚意,自然便不足为虑。

稷下学子可以自由议论朝政,这就是齐国给出的最大的诚意。

不得不说这种魄力不是一般诸侯国能有的,在其官谋其政,这是常态,而齐国允许稷下学子不在其位也可以畅所欲言,甚至如果博得极大名气,或者提出了重要建设性意见,还会被授予官爵,领取俸禄。

那么,我们可以发现,通过这样的举措,齐国的目的其实并不在于人才本身,而在于“舆论”的导向作用。

稷下学宫里优厚的待遇和宽松的环境,会使得众多士子趋之若鹜,造成“得道多助”的表象。而齐国只需要对他们稍加引导,自然就会有大量有名气的人士为他们发声,使得对手处于舆论的漩涡之中。

这也是除了“贸易战”之外,齐国另一个非常重要的手段,即舆论战。

最为著名的就是为田氏族人篡夺姜氏齐国一事找到了合法依据。

“田氏代齐”与“三家分晋”一起成为了春秋和战国的分界点。本质上都是以下犯上,以臣弑君,必须要有一个合理的理由。

于是,田齐的国君将自己的祖先考证为黄帝,而姜氏一族的祖先是炎帝。黄帝打败了炎帝,统一了华夏,所以“田齐”取代“姜齐”才是大势所趋。

田氏是陈国的公族,“田”或“陈”都是“氏”,他们的姓是“妫”,这是舜帝的姓氏,而舜是黄帝的八世孙。

也正因为如此,“稷下学宫”有一个占据主导地位的诸子学派,那就是道家学说。这一点直到最后一位大师荀子都没有改变,因为它涉及到齐国的根本问题。

那么,既然有一个官方思想,为何还会出现“百家争鸣”呢?

“稷下学宫”的客观作用,反映了“百家争鸣”的实质

田齐将自己的祖先考证为黄帝,那么必然尊崇的是黄老之学,所以道家在“稷下学宫”中是正统,也是主导思想。

但是,这个“主导”并不是在后来汉初一般,直接用为治国方略,而是一种思想上的认同。

这也反映了所谓的“百家争鸣”,在实质上并不是一场各学派的对立,而是一次思想上的大融合。

春秋战国时期萌生的诸子学说都有一个共同的目的,那就是寻找一种能使得世态稳定的方法。无论是道法儒墨这等显学,还是农家、兵家、名家、阴阳家等等支流,其最终的结果都是一样的。

这就注定了,诸子学派虽然有对立性,经常互相诘难、辩驳,但所限范围也只是方法上的对错,并没有涉及到目标的是非,所以它们之间的争论本质上是方法的取长补短。

这是有具体线索可循的。

秦国的强大离不开商鞅变法,统一六国的基础就在秦法上。但是,商鞅只不过是诸子法家中的一个流派而已,其他流派同样活跃在同时代中。

当时的法家在大体上分为三个支流,即“法”、“术”、“势”,商鞅是“法治”的代表,而同时期的申不害就是“术治”的代表。

不像很多小说、电视剧中讲的那样,战国时期韩国实力并不弱,申不害变法期间没有哪个国家敢去侵入其领土之内,只不过后来韩国统治者平庸,而“术治”却更为依赖贤君,这才使得这一支脉没落了。

“势治”的代表人物是慎到,也是稷下学宫的一员,他主张君主应该“握法处势”,最终达到“无为而治”的程度。可以看到,这就有了黄老之学的影子。

韩非之所以成为了法家的集大成者,就是因为融合了“法术势”三派,这就是百家争鸣实际上是在融合思想的证据。

除了同一学派的融合之外,还有不同学派的交流,最主要的代表人物就是荀子。

虽然荀子被看作是儒家的集大成者,但他的评价在后世儒者里并不高,甚至被开革出了儒家道统,就是因为他的学说中掺杂了很多其他学派的思想。

荀子实际上传承了稷下道家,认同黄老思想,但其又继承了稷下中管仲学派里兼重法教的思想,所以其所教出的两个学生,李斯与韩非都是法家人士。

荀子之学的驳杂,使得后世站队诸子的士大夫们都无法将其视为自己人,大儒程颐说他“才高学陋”,“不见圣贤”;有道家倾向的苏轼也说他“喜为异说而不让,敢为高论而不顾”。

可以看到,稷下学宫所提供的并不是诸子互相诘难的战场,而是一个互相取长补短、交流融合的联盟。

这种交流的成果在历史上也有表现。

影响最为深远的就是汉朝“独尊儒术”,实质上所尊的“儒”已经不是孔孟荀之儒,而是诸子融合后适合时代发展的新思想。

而随着睡虎地秦简的发掘,战国后期到秦朝初期的秦法面貌也逐渐显现,已经不是商鞅时代冰冷的条文,而是更为注重儒道等学说的教化功用。

未来在黑夜隐匿,于此静待晓光。

我是待晓儿,专注于文化的科普与解读,欢迎关注与交流。

【辨字专栏】稷、谡

稷(jì):(1)古代称一种粮食作物,有谷子、高粱、不黏的黍三种说法;(2)古代以稷为百谷之长,因此帝王奉祀为谷神;(3)姓。

社稷,指国家。

谡(sù):起;起来。

谡谡,形容挺拔。

马谡,字幼常,侍中马良之弟,三国时期蜀汉官员、将领。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