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起名 > 公司起名

遇字五行属什么(遇字五行属什么属性)

时间:2023-12-28 21:37:41 作者:几分真心 来源:网友上传

本文目录一览:

古汉语中的“期”字义项详解,从成语和例句轻松掌握

74.期

(1)日期,期限

【成语】

遥遇无期

为期不远

后会有期

度己失期

云期雨信:指男女约定幽会的日期。

【例句】

①以五年为期,必复之全之。(《病梅馆记》)

②其无知,悲不几时,而不悲者无穷期也。(《祭十二郎文》)

③业根,死期至矣!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织》)

④失期,法皆斩。(《陈涉世家》)

⑤谁为我临期成此大事者?(《梅花岭》)

(2)希望,期望

【成语】不期修古

贵不期骄:谓显贵的人尽管不希望自己染上骄态专横的习气,但它仍然在不知不觉中滋长起来了。

【例句】

①是以圣人不期修古,不法常可。(《五蠢》)

②故曰良剑期乎断,不期镆邪。(《察今》)

(3)周年,整月

【成语】

不盈期月

期年之后

期颐之寿(指百岁)

【例句】

①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邻忌讽齐王纳谏》)

②敬亭退而凝神定气,简练揣摩,期月而请莫生。(《柳敬亭传》)

(4)约会,约定

【成语】

文期酒会

不期而遇

不期而同

【例句】

①今夜半,方期我决斗某所。(《大铁椎传》)

②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陈太丘与友期》)

(5)形容口吃

【成语】

期期艾艾

(6)及,至,到

【例句】

①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兰亭集序》)

②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归去来兮辞》)

(7)孝服的一种。为死去的祖父母等服丧一年的孝服。

【例句】

外无期功强近之亲。(《陈情表》)

(8)必定,必然

然百岁后,期令子孙思我言。(《西门豹治邺》)

【语义提示】

“期”的本义是“一定的时间、期限”。所以引申为“时间、日期”“约会、约定”“限度,限量”,由“日期”引申出“一整年、一整月”的意思。由“约会”又引申出“期望”的意义。

【思维导图】

古汉语中的“期”字义项详解,从成语和例句轻松掌握

74.期

(1)日期,期限

【成语】

遥遇无期

为期不远

后会有期

度己失期

云期雨信:指男女约定幽会的日期。

【例句】

①以五年为期,必复之全之。(《病梅馆记》)

②其无知,悲不几时,而不悲者无穷期也。(《祭十二郎文》)

③业根,死期至矣!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织》)

④失期,法皆斩。(《陈涉世家》)

⑤谁为我临期成此大事者?(《梅花岭》)

(2)希望,期望

【成语】不期修古

贵不期骄:谓显贵的人尽管不希望自己染上骄态专横的习气,但它仍然在不知不觉中滋长起来了。

【例句】

①是以圣人不期修古,不法常可。(《五蠢》)

②故曰良剑期乎断,不期镆邪。(《察今》)

(3)周年,整月

【成语】

不盈期月

期年之后

期颐之寿(指百岁)

【例句】

①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邻忌讽齐王纳谏》)

②敬亭退而凝神定气,简练揣摩,期月而请莫生。(《柳敬亭传》)

(4)约会,约定

【成语】

文期酒会

不期而遇

不期而同

【例句】

①今夜半,方期我决斗某所。(《大铁椎传》)

②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陈太丘与友期》)

(5)形容口吃

【成语】

期期艾艾

(6)及,至,到

【例句】

①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兰亭集序》)

②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归去来兮辞》)

(7)孝服的一种。为死去的祖父母等服丧一年的孝服。

【例句】

外无期功强近之亲。(《陈情表》)

(8)必定,必然

然百岁后,期令子孙思我言。(《西门豹治邺》)

【语义提示】

“期”的本义是“一定的时间、期限”。所以引申为“时间、日期”“约会、约定”“限度,限量”,由“日期”引申出“一整年、一整月”的意思。由“约会”又引申出“期望”的意义。

【思维导图】

今年立夏不一般,适逢“甲子、黄道日”难得一遇,看看有什么说法

立夏就要到了,这将预示着春季结束、炎热多雨的夏季就要开始。立夏是二十四节气之一,也是夏季的第一个节气,它于每年的公历5月5日至7日交节,今年的交节时间是公历的5月6日,也就是农历的三月十七。

古人根据天气和物候,将一年常常说成是“四时八节”,春、夏、秋、冬四个季节为“四时”;“二至”、“二分”、“四立”为“八节”,即:夏至、冬至,春分、秋分,立春、立夏、立秋、立冬,由此可见,在二十四节气中,立夏也是一个主要的节气之一。

在物候现象上,《礼记·月令》解释立夏曰:“蝼蝈鸣,蚯蚓出,王瓜生,苦菜秀。”说明在立夏时节,蝼蝈开始聒噪着夏日的来临,蚯蚓也忙着帮农民们翻松泥土,乡间田埂的野菜也都彼此争相出土日日攀长。

在老人们眼中,立夏是夏天的一个节令,其交节时间及天气状况都和农业生产有着直接的关系。今年立夏不一般,适逢“甲子日、黄道日”难得一遇,有什么说法?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

“甲子日”

甲子日这是我国古代的纪时方法,是根据干支日来说的,而干支日是十天干和十二地支配合而来的。也就是以十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结合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来相互配合,谓:甲子、乙丑、丙寅……以此类推,彼此组成60组不同的名称循环来纪年、月、日的。我们习惯叫六十甲子,甲子日也就是干支历法之首。

今年立夏是公历的5月6号,农历三月十七,这天的干支日是甲子日。毕竟一年的日子不能和干支日有固定的排序,因此,民间的人们对于立夏日遇到甲子日也有了一些说法和讲究。

古人认为,天干“甲”的五行属性属木,地支“子”的五行属性属水,水能生木,是旺相。立夏又是夏季的第一个节令,这将预示着立夏节气在夏季中起着领导作用。立夏适逢甲子日,说明这天天气是下雨还是晴天都是对后期的一种预兆。

老话说“立夏甲子晴、必定有旱情,立夏甲子雨、必定五谷丰”,意思就是说如果立夏是晴好天气,在以后很长一段时间里就很少见雨,农作物也会受到旱情的影响而减产。如果立夏这天下雨的话,在以后的时间里也会有及时雨落下,会是个五谷丰登的好年景。

从农业种植角度来说,立夏过后,也正是农作物生长后期,比如冬小麦,此时正是灌浆期,对于水分的需求量比较大。因此,如果出现了连续的晴天,则不利于农作物的生长,需要及时灌溉浇水。当然了,这是在古代没有灌溉设施的情况下,如果就现在而言,水利设施齐全,不下雨反而更能迎来一个好收成。

“黄道日”

据‬《汉书天文志》记载:“日有中道,月有九行。中道者,黄道。”就是说,太阳在中道运行,月亮的运行的九条轨道中,中道就是黄道,又叫作光道。‬

“黄道日”就是古人把太阳运行一周分为十二等分、又把十二神煞分布于十二等分的结果。天空中分布的这十二神煞即:青龙、白虎、明堂、天刑、朱雀、金匮、天德、玉堂、天牢、玄武、司命、勾陈。老黄历里将白虎、天刑、朱雀、天牢、玄武、勾陈,称为六黑道,认为犯之不吉;将青龙、明堂、金匮、天德、玉堂、司命,称为六黄道,所谓“黄道吉日”就是这六神所在的日子,古‬人‬认为这‬是吉‬神‬主‬事‬,‬这‬样的日子‬百事吉利,不避凶忌,万事如意。

在旧皇历和万年历上我们都可以看到,人们将建、除、满、平、定、执、破、危、成、收、开、闭十二个字分别注在皇历中每个日期的下方。这‬就是十‬二神‬煞‬所‬值。‬‬凡与除、危、定、执、成、开6个字对应的日子,就是“‬黄道吉日“‬。凡与建、满、平、破、收、闭6个字对应的日子就是“‬黑道凶日”‬。

古‬人‬认为“黄道日”是吉日,如果办什么事就能够顺顺‬利‬利,“黑道日”不吉利,如果办‬什么事就‬会‬受‬“‬凶‬煞‬”‬干‬扰‬。而今年立夏在老黄历上显示是“危”字,说明这天是个黄道日。按照老一辈的说法,是个大吉大利的日子,立夏当头,人们应该是一顺百顺。

其实,“甲子日”是一种古代的记时方法,只不过在循环的过程中,和别的干支日一样在相同的日子都很少遇到。“黄道日”是人们对于自然界的一种心理暗示。也正因为立夏适逢“甲子、黄道日”才有了这样的说法。具体是不是这样,也只有我们有心人去印证,不知您认为这样的说法有没有道理?欢迎留言评说!

《道德经》唯物辩证法系列:第二章“相”的哲学本义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较;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作为《道德经》的第二章,其地位是仅次于第一章的。通过在哲学的角度参悟透切的第一章彰显了五段话里的每一段话都是唯物辩证法中的最基本的规律和基本概念和范畴:

第一、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世界的本原,世界是在空间和时间中按照自己固有规律运动着的统一的物质世界。

第二、意识是物质世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人脑对物质的反映;物质是意识的根源,但意识又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简言之,物质的决定性和意识的能动性是统一的,是物质与意识的对立统一。所以,一切从实际出发,反对主观主义,同时又要求发挥意识的主观能动性。

第三、世界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世界统一于物质。世界是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世界是普遍联系的,是多种多样又相互联系的一个统一的整体。

第四、物质是不断运动的,是不断变化的,是不断发展的。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物质是运动的主体,运动是普遍的、永恒的和无条件的。。运动是绝对的运动,静止是相对的运动。

第五、物质是客观存在的,形态是物质客观存在的体现,空间和时间统一于物质的形态。世界既是多种多样的又是相互联系的也是统一的,是对立统一的整体;对立统一是事物最基本的运动形态,而质变与量变运动和否定之否定运动是事物对立统一运动形态的基本体现。

因此,老子《道德经》开章明义即谆谆教诲中华儿女:用“唯物的、全面的、发展的”宇宙观和人生观与方看问题和分析问题。这,也就是相当于用唯物辩证法思想武装我们的头脑。所以,第一章在《道德经》中就是龙头,是总论,是核心。而第二章自然就是分论了,此章所论的重点就在一个字一一“相”。

这里,还是先参考一下两个通行版本:

1.王弼注《道德经》第二章:天下皆知美之为美, 斯恶已. 皆知善之为善, 斯不善已. 故有无相生, 难易相成, 长短相较, 高下相倾, 音声相和, 前后相随.

美者, 人心之所进乐也;恶者, 人心之所恶疾也. 美恶, 犹喜怒也;善不善, 犹是非也. 喜怒同根, 是非同门, 故不可得偏举也. 此六者皆陈自然不可偏举之明数也.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自然已足, 为则败也.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 生而不有, 为而不恃,智慧自备, 为则伪也.

功成而弗居.因物而用, 功自彼成, 故不居也.夫唯弗居, 是以不去.使功在己, 则功不可久也。

2.河上公注《道德经》:养身第二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自扬己美,使彰显也。斯恶已;有危亡也。皆知善之为善,有功名也。斯不善已。人所争也。

故有无相生,见有而为无也。难易相成,见难而为易也。长短相较,见短而为长也。高下相倾,见高而为下也。音声相和,上唱下必和也。前后相随。上行下必随也。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以道治也。行不言之教,以身师导之也。

万物作焉,各自动也。而不辞,不辞谢而逆止。

生而不有,元气生万物而不有为而不恃,道所施为,不恃望其报也。功成而弗居。功成事就,退避不居其位。

夫唯弗居,夫惟功成不居其位。是以不去。福德常在,不去其身也。此言不行不可随,不言不可知疾。上六句有高下长短,君开一源,下生百端,百端之变,无不。

以上两种版本的注解意思相差不大,有符合本义之处,但不全面欠透切,没有深入到本质,也就是没有从哲学的角度注解。

从哲学的角度全面理解《道德经》第二章,还得从了解汉字的哲学本义开始,从这一章中的一部分关键字的哲学本义开始。

一、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1、知:

知,甲骨文缺。矢,表示箭,借代行猎、作战。知,篆文=(矢,代行猎、作战)+(口,谈论),造字本义:谈论打猎、行军的经验。在古代,弯弓使箭是成年人的基本常识和重要经验。

《说文解字》:知,词也。从口,从矢。作动词:懂得,通晓。 《玉篇》:知,识也。

由“知”的象形字本义看出,“知”是以实践活动为前提的,“知”来源于客观实践。汉字的哲学内涵是以实践为前提的,汉字的哲学本义来源于客观实践。

2、美

美,在造字时代,羊常用于祭祀,因而"羊"具有"祥"的含义。美,甲骨文=(羊,祥)+(大,人),表示人的神情安祥。造字本义:古代修养深厚的高人所表现的安祥、和平。在造字时代的古人眼里,安祥、宁静的人最"美"(参见"静")。篆文大体承续金文字形。隶书误将篆文的"大"写成"火"。

《说文解字》:美,甘也。从羊,从大。羊在六畜主给膳也。美与善同意。

从古文献中看,其对“美”的释义还欠全面。有学者认为:羊,很大只,所以为“美”。也有学者认为:人戴羊角一类的装饰品,引申为“美”。但这两种观点尚未指出真正的本义。全面的理解,甲骨文“美”的象形字是“羊”+“大”,本义是“有大羊”或是“经常有羊”,引申为:有(经常有)许多羊肉吃,有羊皮毛衣穿,即为“美”。在上古时代,“有羊肉吃有羊毛皮衣穿”是人人向往的美好的生活,吃得好穿得好,个个喜眉笑脸,心里也美滋滋的。所以,“美”的甲骨文本义是指物质丰富和精神丰富的生活之“美”,后来引申指漂亮、赏心悦目、和谐自然、简洁流畅等义。在这一章中作名词和形容词,作宾语。

3、恶

恶,甲骨文缺,篆文=(亚,位居第二的)+(心,意愿),表示不如愿的。造字本义:内心无法接受的,反感的。《说文解字》:恶,过也。从心,亚声。

引申为:内心无法接受,反感,厌恨 wù。 作动词。引申为:使心情极度糟糕的 ě,恶心。《论语.乡党》:色恶不食,臭恶不食。作形容词。

从“恶”的象形字看,像心上部即喉咙处不适引起反胃的样子,声从反胃时的声音。本义是:食物难以下咽。寓意是生活条件极差,缺衣少食,物质贫乏。在本章中作名词。也引申指凶残毒辣。

4、之

之,甲骨文在"止"(脚)下面加一横,表示脚踏大地。金文篆文承续甲骨文字形。隶书严重变形。楷书承续隶书字形。

《说文解字》:之,出也。象艸过屮,枝茎益大,有所之。一者,地也。凡之之属皆从之。 《广雅》: 之,适也。

古文献对“之”的注解有偏差,甲骨文“止”下加一横,本义是:用脚指向地,寓意是“这或这里”。作代词,后引申为其他义。

5、为

为,甲骨文=(又,抓、牵)+(象),表示牵象驯化。造字本义:驯象,使象服役。金文将甲骨文的"又"写成"爪",篆文变形,"象"形不明。

《说文解字》:为,母猴也。其为禽好爪。爪,母猴象也。下腹为母猴形。王育曰:"爪,象形也。"古文为,象两母猴相对形。《尔雅》:造作,为也。

古文献《说文解字》对“为”所释有误,从甲骨文的字形看,像是用大象在田土里耕作,造字本义是“人在大张旗鼓的劳动”,字里有两个明显的内容,一是用大象而不是牛或马,二是在田士里劳作的状态,有运动的内涵。故造字本义是有意识的劳动或工作,作动词,即体现有目的性的主观性的劳动或工作的哲学内涵。

6、不

不,见甲骨文,其本义为名词,指未经缔结构造而直接使用的树杈上的原始巢居;后引申为禁止、不要,还可表示不是、非等。

《说文解字》:不,飞,鸟上翔,不下來也。从一,一犹天也。象形。凡不之属皆从不。

《说文解字》对“不”的释义有误, 甲骨文“不”像树木的根在地下生长的样子,表示与地上部分相反或相对,造字本义为相反和相对的状态。根为木之本,声从木。因此,“不”体现了事物相反相对相否定的哲学内涵。

7、已

已,甲骨文缺,同于“了”。"已"与"了"同源,篆文与胎儿的头部位置相反。造字本义作动词:胎儿出生了。后引申为结束,停止。如 已经 已然 已矣

《广韵 . 止韵》:已,止也。《广雅 . 释诂三》:已,成也。《玉篇 . 已部》:已,毕也。

在本章中作副词:表示结束、完成之后的状态。在哲学上表示事物从过去到现在一直存在,是一种客观存在,是相对立的客观存在。

8、善

善,甲骨文=(羊,即"祥")+(目,眼睛),表示眼神安祥温和,所谓"慈眉善目"。有的甲骨文将一双眼睛省略成一只眼睛。金文=(羊,"祥")+(两个"言"),表示言语祥和亲切。篆文承续金文字形。隶书减去一个"言",并将篆文的"言"简化。

《说文解字》:善,吉也。从誩,从羊。此与义美同意。《国语.晋语》:善,德之建也。

根据“善”的象形字看,像是经常把余剩下的“羊”送给左邻右舍或他人(急需者),大家都有羊肉吃都有羊毛皮衣穿。这里的“羊”可以理解为整只羊或羊肉、羊毛皮衣。“言”,话说出去,许诺出去;左右两“言”,则寓意多次性和全面性。自己富有,,使别人也富有。不自私,让利于民(穷人),共同富裕才是完美的“善”。这种行为和心态称为“善”,故“善”也引申为完美,有完好、十全十美的寓意。“善”是“美”的升华,从物质的范畴升华到精神的哲学范畴。

第一句的直接表达即一一天下人都知晓“美”,之所以美,是因为早有“恶”这家伙同在。天下人都知晓“善”,之所以善,是因为早有“不善”这家伙同在。

第二层次的表达即:天下人都追求生活富足的“美”,之所以追求“美”,能体会到“美”,是因为早有生活贫乏的“恶”同时存在。天下人都追求共同富裕,与人为善的“善”,之所以追求“善”,能体会到“善”,是因为早有“不善”(自私自利)同时存在。

而最高层次的唯物辩证法表达是:追求“美”与“善”,是人类社会共同的目标。而“美”与“恶”、“善”与“不善”是相对的,也是对立的,是统一的对立。

二、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较;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1、较

较,金文=(战车)+(两只手,表示七手八脚),表示战车上的士兵们七手八脚地应战。有的金文=(战车)+(两只手)+(攴,持械击打),表示当两辆战车交会时,敌我战车的士兵们相互持械攻击。造字本义:交会的敌我战车,相互持械攻击,你死我活。篆文省去金文字形中的"攴",同时大大简化"車"的字形。隶书将篆文的"爻"写成"交"。

《说文解字》:较,车骑上曲铜也。从车爻声。

作动词:对比,相比。 比较 计较 较量 。所以,“较”体现出相对立的哲学内涵。

2、倾

甲骨文缺,顷,金文=(匕)+(页),篆文承续金文字形。"顷"的本义消失后,篆文再加"人"另造"倾"。《说文解字》:顷,头不正也。从匕,从页。作动词:使倾斜,倒。 后由"倾"代替。

“倾”的象形字由一部分字形,像一人在高位坐下,而另一人在低处支撑的样子。故倾也体现了相对立的哲学内涵。

3、音

"音"与"言"同源,后分化。音,甲骨文在"言"字上加几点,表示所言说的内涵,即"言"里的心声。造字本义:说出的话,话语中包含的心声。金文则将一点加在"言"字的"口"中。篆文承续金文字形。隶书将篆文的舌状写成"立"。

《说文解字》:音,声也。生于心,有节于外,谓之音。宮商角徵羽,声;丝竹金石匏土革木,音也。从言,含一。凡音之属皆从音。《礼记.乐记》: 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声成文,谓之音。

音,由两个物体碰撞发出,是机械波。当然,这是现代物理学范畴。在古代,“音”可以理解为嘴巴讲话时发出的机械波,也可以理解为音律或音乐。

4、声

声,是个会意字。甲骨文左上部是悬磬的形状,右边是一只手拿着一个敲打磬的小槌,合起来表示敲打石磬,传声入耳之意。

《说文·耳部》:“聲,音也。从耳,殸声。”“声”的本义为声音。

从“声”的象形字看,可以理解为耳朵听到的即为“声”,这实际上也是一个运动状态,表示感受到接受到对方发出的音,即发出为音、接收为声。也可以理解为:声,是音乐的一个基本单元即音符,一首乐曲由多个单独的声即音符组成。从现代物理学范畴看,音是能量运动的全过程,声则是音的运动过程的一部分或一个基本单元。

5、和

和,金文=("禾"的误写)+(口,吹),造字本义:吹奏用禾管编成"排笛",发出谐调共振的乐音。金文“和”是甲骨文“龢”的简化字。

合并字"龢" ,龠,甲骨文像不同音高的管子有序排列而成的和音管乐器。后再加"禾"另造"龢"代替,造字本义: 吹奏用芦管编成的"排笛",造成不同声部的乐音谐调共振。金文承续甲骨文字形。篆文基本承续金文字形。后来用简化字"和"代替"龢"。

《说文解字》:和,相应也。从口,禾声。

作动词:排箫的不同声部谐调共振 hé。 也引申指同说唱,响应,回应 hè。

和,从甲骨文的字形上看,也可以理解为禾谷满仓,大家合在一起随音乐欢庆丰收的景象。在远古时代,丰衣足食比什么都重要,有吃有穿就有凝聚力,才能团结一致。华夏祖先造字体现了唯物主义思想,认识到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第一性的。故“和”是以丰富的物质财富和丰富的建立在丰富的物质财富基础上的精神财富为前提的。

6、随

随,篆文=(辵,行进)+(隋,"墮"的省略,坠谷),造字本义:追寻坠崖者,追踪。

《说文解字》:随,从也。从辵。 作动词:跟从,相伴, 紧跟在前者后面。

随,体现了相对立的哲学内涵。

7、相

相,甲骨文=(木,树)+(目,远眺),表示在高树上远眺。本义指爬上高树远眺侦察,预警放哨。有的甲骨文写成左右结构。金文、篆文承续甲骨文字形。"目"在"木"上为"相",表示观察瞭望;"目"在"性"(心)下为"省"* ,表示观照本心。

《说文解字》:相,省视也。从目从木。

从“相”的甲骨文看,是目视树或木杆,其造字本义为以木杆或树为参照物。后引申指双方互为参照物,作副词:互与,互,彼此地 ,读xiāng 。突出了二者或两者或一对,彼此或双方,引申指对立或对立面, 对应或对称,如 相对 。本章中,“相”即“相对”或“相对立”,突出体现了对立的哲学内涵。

本章重点围绕“相”字的哲学本义而论述。

第二句的最直接的表达即:所以——有,由无相生;难,由易相成;长,由短相较;高,由下相倾;音,由声相和;前,由后相随。

第二层次的的表达就是:所以——有无相对,无生有;难易相对,易成难;长短相对,短较长;高下相对,下倾高;音声相对,声和音;前后相对,后随前。

最高层次的唯物辩证法的哲学表达是:所以,世界(宇宙)所有的事物都具有相对或对立的运动属性,相对或对立是世界(宇宙)中万事万物最普遍的运动。

三、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1、圣圣,甲骨文=(共,供奉)+(土),供土,表示所敬拜的土地。在古人眼中,滋生万物的土地奇而完美。造字本义:神奇完美的土地。有的甲骨文将"共"简化成"又",三点表示土屑。古匋字形将"土"的形象简化。篆文与古匋字形相同。古人称主天者为"神",称主地者为"圣"。合并字"聖" 聖,甲骨文像长着大耳的人,表示耳聪大慧者。中国远古祖先认识到,善听是内心宁静敏感者的超凡能力,能在自然环境中辨音识相者,是大觉悟者。造字本义:先知先觉、洞察真相者。金文将甲骨文字形中的"人"写成"壬"(能力超群者),突出"聖"者的超凡"能力"。篆文明确"壬"的字形。《说文解字》:圣,汝潁之间,谓致力于地曰圣。从土,从又。 圣,通也。从耳,呈声。 《说文》: 圣,通也。

甲骨文“圣”字的形象,,突出了土地深厚的样子,强调大地孕育万物而德行无比深厚,引申为具有大善大德和极高洞察力的觉悟者。

2、人

“人”这个汉字自古至今形体和意义都没有发生本质的变化,从甲骨文都当今的楷书“人”字都是象形字。几千年来,“人”字由最早的图形化经过线条化变为笔画化(一撇一捺)。甲骨文字形像人侧面垂臂直立的状态。

“人”的造字本义是人类,作名词。古人在造“人”字时特别强调手、脚。“人”之所以区别于动物,正是由于人能够运用自己的手去制造工具。此外,还因为人能直立行走,所以,古人在造“人”字时便以侧面站立的人作为字的形体。

《说文解字》:人,天地之性最贵者也。此籒文。象臂胫之形。凡人之属皆从人。

《礼运》曰:人者,其天地之德,阴阳之交,鬼神之㑹,五行之秀气也。又曰:人者,天地之心也,五行之端也,食味别声被色而生者也。按禽兽艸木皆天地所生,而不得为天地之心,惟人为天地之心,故天地之生此为极贵。天地之心谓之人,能与天地合德。果实之心亦谓之人,能复生艸木而成果实,皆至微而具全体也。果人之字,自宋元以前本艸方书诗歌纪载无不作人字。自明成化重刊本艸乃尽改为仁字,於理不通,学者所当知也。仁者,人之德也,不可谓人曰仁,其可谓果人曰果仁哉。金泰和闲所刊本艸皆作人,藏袁廷檮所。此籒文。此对儿为古文奇字人言之,如大之有古文籒文之别也。字多从籒文者,故先籒而後古文。

《列子.黄帝》:有七尺之骸、手足之异,戴发含齿,倚而食者,谓之人。

关于“人”的象形字的寓意,古文献阐述较为详细,这一撇一捺一长一短简简单单的两画同时也体现了“人”这个汉字蕴含着最高境界的哲学内涵和宇宙的全息性。

3、处

處,金文=(虎头)+(虎爪)+(站着的人),表示恶虎虐人。造字本义:恶虎残虐犯人。推测远古将死刑犯投入虎穴,或把饿虎放进牢狱,囚虎同牢,让饿虎残食罪犯(参见"戏)。有的金文省去"人"形 ,将"爪"形写成"人"形。篆文承续晚期金文字形。"处"字的本义线索完全消失。

《说文解字》:処,止也,得几而止。从几,从夂。

读作chǔ,本义指息止。泛指居住。一字多义,由居住引申出跟别人一起生活、交往、存在、置身等义。又引申为决断、处置、定夺。作名词用时,读chù,指地方。也引申为:治理,料理 对待 chú 。 作动词,如处世 。

处,也引申指与对方在住所生活时间久,寓意长住,与对方长时间住在一起。

4、事

事,"吏"与"事"本为同一个字,后分化为两个字。事,甲骨文=(口,传令)+(卜,权杖,表示监督) +(又,抓持),造字本义:传达朝庭命令并监督实施。

《说文解字》:事,职也。从史,之省声。

本义,作动词:传达朝庭命令并监督实施。 《类篇.史部》:事,令也。《广韵.志韵》:事,使也。

又引申指服务,做。 《尔雅》:事,勤也。也引申指勤务,活计,有责任的日常活动,作名词。

古文献所述还欠全面,从“事”的甲骨文象形字看,像手持权杖插在口的中间,口,表示口角争执,也表示物质的或精神的利益需求。寓意着处理百姓之间的(民间)纠纷和満足或平衡百姓之间需求时,为争执双方主持公道,立场中立,不偏不倚。这,才是造字本义,后引申为他义,也体现了“事”字的哲学内涵。

5、行

行(háng),甲骨文像四通八达的十字路口。有的甲骨文稍有变形。金文承续甲骨文字形。篆文将金文写成正反两个"双人旁",失去道路形象。隶书进一步变形。

《说文解字》:行,人之步趨也。从彳,从亍。凡行之属皆从行。《说文》:行,道也。《诗.大雅.常武》:左右陈行,戒我师旅。

行,从甲骨文字形上看,有前后左右的全方位的路径的样子,引申指循着路径运动,也有在时间上和空间上的运动的寓意。一字多义,本义作名词,引申后作动词及其他词性。

6、言

言,甲骨文在舌的舌尖位置加一短横,表示舌头发出的动作。金文有所变形。篆文再加一横。隶书完全失去舌形。

《说文解字》:言,直言曰言,论难曰語。从口,凡言之属皆从言。《论语.先进》:夫人不言,言必有中。

言,甲骨文的形象是讲话(公开场合)的意思,作动词,也有宣讲教诲号召呼唤和口头或书面形成的经验与规律的寓意。

7、教

教,甲骨文=(爻)+(子)+(攴,手持鞭子、棍杖),表示体罚学子。造字本义:用体罚手段训导孩子作算术。金文省去"子" 。有的籀文用"心"代"攴",强调"教"者引导、启发蒙童的心智。有的籀文承续金文字形。篆文承续甲骨文字形。

《说文解字》:教,上所施下所效也。从攴,凡教之属皆从教。

作动词:训导孩子作算术 ,引申指启蒙、开化、引导, jiāo 。 《广雅.释诂三》: 教,效也。 也有导致,叫,使,让 的寓意,iāo。

这第三句的第一层次的表达是一一所以,有觉悟者,坚持无为而行,坚持不言而教。

第二层次的表达即:正是如此,所以有觉悟的人,处事厘清好为与无为的关系;行教摆正好言与不言的关系,。

最高层次的唯物辩证法的哲学表达是:有觉悟的人,一言一行都在时刻坚持对立统一的唯物辩证法思想,做到以身作则,言传身教。

四、 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1、作

“作”是会意字。甲骨文和金文原作“乍”。小篆从人,从乍,会人突然起身之意。隶变后楷书写作“作”。

《说文·人部》:“作,起也。从人,从乍。”(作,起立。由人、由乍会意。)

“作”的本义是指人起身,读作zuò。引申指起来、开始劳作,进而引申指产生、兴起、振作。

2、辞

辞,甲骨文缺,(拼音:cí),辞是会意字,字形由表示整理的“乱”和表示刑罚的“辛”组成,本义是诉讼,打官司。引申为诉讼时的言辞。再引申为一般的言辞、文辞,又引申为一种文学体裁。讼辞中常常为求无罪而找借口,故又可引申为借口。再者,诉讼是为了摆脱罪名,所以“辞”又有推辞、辞却等引申义,而且这一系列义项以及言辞、文辞等引申义逐渐成为“辞”的常用义。说文解字注:辞,说也。

《说文》:讼辞也。《周礼·秋官·小司寇》:以五声听其狱讼,一曰辞听。

辞,象形字的造字本义是说话,用语言表达。

3、生

生,甲骨文=(屮,破土新芽)下面加一横,代表地面。有的甲骨文将表示地面的指事符号写成"土",成为会义字:(屮, 新芽)+(土,地面),明确草和土的关系。造字本义:草木破土萌发。金文、篆文承续甲骨文字形。隶书失去植物叶片萌发的形象。

《说文解字》:生,进也。象艸木生出土上。凡生之属皆从生。作动词:草木破土萌发。 生发 生长《广雅》:生,出也。《广韵》:生,生长也。

一字多义,也引申指:从无到有,出现。如 生产 生成 生财

4、恃

甲骨文缺,寺,即"持",表示拥有。恃,古鈢=(心)+(寺,"持",拥有),造字本义:心里有所依仗。篆文承续古鈢字形。

《说文解字》:恃,赖也。从心,寺声。

后也引申指自认为把持、控制力强即自以为本事大、能力强有才华的寓意。

5、功

甲骨文缺,工,表示巧妙用力的器械。功,金文写作"工",表示巧用器械。篆文=(工,器械)+(力,使劲)。

《说文解字》:功,以劳定国也。从力,从工,工亦声。

“功”的造字本义为从事建筑等各种各样技艺性的工作,作动词。引申指做事的成效、效验。如《荀子·劝学篇》:“驽马十驾,功在不舍。”又引申指造诣、修养、技能、工夫。如“功到自然成”。进而引申指贡献、成就,引申义作名词。

6、成

成,甲骨文=(戌,大刀,战具)+(囗,城邑),戌在城上,表示武力征服。有的甲骨文将城邑"囗"写成一点。金文承续甲骨文字形。篆文将金文的"戌"变形。

《说文解字》:成,就也。从戊丁声。古文成从午。

成,从象形字的形象看,具有用斧头守护胜利局面或已经取得的势力范围。作动词:结束,实现,达到,完美,圆满。《说文》:成,就也。也引申为胜利果实、功劳业绩,作名词。

7、弗

弗,甲骨文像绳子捆绑箭只、枪、矛等战械。造字本义:捆绑箭支、枪矛、干戈,表示休战。金文、篆文承续甲骨文字形。

《说文解字》:弗,挢也。《尔雅.释诂下》:弗,治也。

在本章中作副词,不,否定的意思。弗,古文献的理解存在误区,如果是捆绑的寓意,则体现的是“合”的含义,与“弗”的否定的本义刚刚相反了。从象形字的形象看,呈现了一段绳子被分开的样子,体现了“否定”的寓意,近似于“不”、“非”。

8、居

居,(jū)甲骨文缺,此字始见于西周金文,古字形由表示弯曲的人体的“尸”和声旁“古”组成,表示腿脚弯曲、身体不动地蹲着。本义是蹲着、闲坐。引申指居住;还引申指住地、房屋;又引申指处于、位于;也引申指存放、安置。

《说文解字》(居)蹲也。《广韵》:安也。

又坐也。《论语·阳货》:居,吾语女。又积也,蓄也。《书·皋陶谟》:懋迁有无化居。注:化,易也。谓交易其所居积也。

也指停下(坐下)来休息。(时间短)

9、夫

夫,象形字,一说指事字。最早见于甲骨文。甲骨文、金文都是从“大”加“一”构形。甲骨文字形,像站着的人形(大),上面的“一”,表示头发上插一根簪,意思是成年男子,是个丈夫了。古时男子成年束发加冠才算丈夫,故加“一”做标志。本义:成年男子的通称,男子束发插簪是夫之范式。

《说文》“夫,丈夫也。从大,一以象簪也,周制以八寸为尺,十尺为丈,人长八尺,故曰丈夫。”本义:男子成年已成丈夫。

夫,本义为男子成年已成丈夫,读fū。引申为从事某种体力劳动或劳役的人,也有通俗普通的寓意。又专指女子配偶。又借用为第三人称代词和指示代词,读fú。借用为助词,表示感叹。

在本章中作代词,指这、这样或正是这样,在整篇《道德经》中有多处用作代词。

10、唯

“唯”为会意兼形声字。甲骨文从口,从鸟,会鸟鸣声之意。金文大致相同。小篆的形体承接甲骨文、金文,并整齐化。隶变后楷书写作“唯”。

《说文·口部》:“唯,诺也。从口,隹声。”

“唯”的本义为应答之声。如《论语·里仁》:“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

引申为恭敬没有二心的寓意。

11、去

去,qù,最早见于甲骨文(形象与金文相似)。其本义是有盖儿的盛食器;又可引申为去掉、除去;放弃、失掉和距离;往等

《说文解字》:去,人相违也,从大去声。说文解字注:去,人相违也。违、离也。

作动词,离去,消失。

这一句话的最直接的表达就是:产生并振兴万物却没有言辞一一产生而不占有,养育操劳而不自恃,劳苦功高却不居功自满。正是这样不居功,功劳才永远存在。

第二层次的表达一一万物产生于天地并不断兴起,蓬勃发展,生机盎然,但天地却从来都是任劳任怨,从不表功。这,就是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即:产生了万物而从不自私和据为己有;为万物提供食物能量,养育万物而从不自恃和自诩能力强大;完成了生养万物的丰功伟绩而从不骄傲自满而躺在功劳簿上停下来休息一会儿。正是这样一心一意的,从不居功自傲从不停下休息,所以天地的功劳才从不会离开或消失,即功劳永在。

最高层次的唯物辩证法的哲学表达即:这一句,也是论述“相对”或“对立”,但这一句,仅讲了“万物”,而隐去了“天地”二字;讲万物与天地相对,天地生养万物,丰功伟业,但却象“圣人”一样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不居功而功永在。故天地万物都具有“相对”或“对立”的运动属性,这种属性的存在是普遍的永恒的。

总而言之,《道德经》第二章论述了“相对运动”是宇宙中普遍的永恒的运动。这用一个字来形容,就是“相”。

(郑裕波校注)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