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生肖 > 生肖羊

一块块什么(一块块什么填词语)

时间:2024-01-24 09:42:00 作者:一夜奈良山 来源:互联网

本文目录一览:

(新华全媒+)世界制造业大会丨透过“一块屏” 遇见新“视”界

数字时代,显示无处不在。2023世界制造业大会正在安徽省合肥市举办,其中集成电路与新型显示展区汇聚多家企业,展出形态各样的新型显示产品。这些有大有小、可刚可柔、能实能虚的“屏”,呈现出中国新型显示产业的“智造”图景。

9月20日,观众在2023世界制造业大会集成电路与新型显示展区体验一款智能观影眼镜。 新华社记者 张端 摄

拼版照片:在2023世界制造业大会上,工作人员在演示一款基于“可交互空中成像”技术的非接触式智慧医疗系统,工作人员无需接触屏幕,便可直接于空中完成操控(9月23日摄)。 新华社记者 张端 摄

这是2023世界制造业大会上展出的地铁信息屏(9月20日摄)。 新华社记者 张端 摄

9月23日,在2023世界制造业大会上,小朋友近距离了解电子外后视镜系统。 新华社记者 张端 摄

9月23日,在2023世界制造业大会上,小朋友近距离感受智慧车载驾舱。 新华社记者 张端 摄

9月22日,观众在2023世界制造业大会集成电路与新型显示展区体验一款OLED折叠笔记本。 新华社记者 周牧 摄

9月22日,观众在2023世界制造业大会集成电路与新型显示展区体验一款VR眼镜。 新华社记者 周牧 摄

9月22日,观众在2023世界制造业大会集成电路与新型显示展区观看一款拼接屏。 新华社记者 周牧 摄

9月22日,观众在2023世界制造业大会集成电路与新型显示展区观看一款LED显示屏。 新华社记者 周牧 摄

9月22日,观众在2023世界制造业大会集成电路与新型显示展区参观。 新华社记者 周牧 摄

9月22日,观众在2023世界制造业大会集成电路与新型显示展区参观体验。 新华社记者 周牧 摄

9月22日,观众在2023世界制造业大会集成电路与新型显示展区体验裸眼3D。 新华社记者 周牧 摄

一课译词:一席之地

[Photo/Pexels]

“一席之地”,汉语成语,意思是放一个席位的地方,比喻极小的一块地方,现在通常指应有的一个位置。可以翻译为“a proper place/standing或a niche”。

例句:

她在这个领域取得了一席之地。

She has carved out a niche for herself in this field.

在文坛上有一席之地

Have a proper place in the literary world

Editor: Jade

来源:中国日报网

草色青青

作者:徐刚

少小芦苇

我为童子时,与我为伴的是崇明岛的芦苇和沟边地头的芳草野花。

我不知道芦苇算不算草,它比我高大得多。民沟边沿芦苇成带,从烧柴到做篱笆墙、编芦席、吃芦根、包粽子,芦苇和崇明岛上农人的生活缠结着,我也在其中。

当寒冷的、单调的、不是落雪就是落雨的冬天过去,喜鹊发出第一声“喳喳”时,麻雀也从屋檐底下的小窝里飞出来了。越冬的麻雀从不在冷雨中现身,但会在雪地上蹦蹦跳跳,它们是在赏雪吗?母亲告诉我,麻雀离我们最近,乡下多茅屋,人住屋里,它住檐下。但麻雀从不吃人类给予的饭食,远远地和人保持距离,当年麻雀风骨凛然也。

但,我迫不及待想做的是趴在沟岸边沿,看芦苇有没有出土——乡人谓之“葆青”。随着第一阵春风、第一场春雨的到来,地气渐渐变暖,温柔着冻土,芦芽尖便应时而动。然而要寻找芦芽尖并不容易,必须趴在沟沿上仔细察看。它们尚未出土,但周边的泥块已经开裂破碎,那正是尖尖芦芽的藏身处。你看见它,就是看见了一根芦苇、一片芦苇、一个大芦荡的生命故事的开始。第二天清晨再去沟边,那芦芽尖趁夜深人静,已经破土而出,鹅黄色,约一寸的样子。它显得羞涩、孤独,它东张西望,有点不知所措。好在芦苇家族的后代们纷纷出土,大约在第三天,芦芽们便可以互通声气了。后来知道,芦苇,是多年生的高大禾草,生长在沟渠河堤或沼泽地带,在江畔海滩则成群结队成为芦荡。芦苇有纤纤风骨,迎风直立,摇曳生姿,多野趣。秋冬的芦花雪白,站在芦苇顶端,古人称之为“立雪”,康有为喜用之。

芦苇多别称:“苇”“芦”“芦芛”“蒹葭”。

崇明岛的“原住民”是芦苇和螃蟹,1600年前即唐朝武德元年,崇明沙洲初露水面,有渔樵者好奇,登岛一望,芦苇无边,大喜过望之后,却受了惊吓,芦苇根脚下的淤泥中有双螯高举的螃蟹正索索有声,口吐白沫,横行其间。旧志称,“崇明集八方美壤”,是说泥沙堆积而成的崇明岛,其土壤之源皆出自长江上游各州县之地,由此也带来了芦苇的种子,但不知螃蟹何以出,待考。崇明的农民中有些人会念《诗经》的“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句。少小时我被品元伯告知:“‘白露为霜’‘在水一方’,写的就是崇明岛。”崇明有耕读风气,多私塾,田野地头便多了点书卷气。《诗经》所写是崇明沙岛吗?形似而实不似也。倒是说明,封闭在孤悬海外的小岛上的农人,他们渴望文化,他们把仅知的一点诗句,在想象中与本土本岛联结起来了。有时,对与错并不重要,审美的觉醒是如此可爱、奇妙。乡间的习惯,在雨天或农闲时,会恭敬地把私塾先生请来讲《论语》,也讲《山海经》,我是最小的旁听者。老先生之乎者也地说《论语》,把一干农人当成了他的私塾学生,不解释,只让背。农人却也记住了“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还有“和为贵”之类的句子。老先生过世了,读小学六年级的我便被昌囝阿哥叫去,读讲《西游记》《水浒》《封神榜》等,一个寒假,我几乎成了说书人。

我家门口有一条民沟,两岸是青翠茂密的芦苇带,春天,长着各色野菜野花。夏日炎炎时我们便泡在水里抓着芦根“打脚洞”,学游泳,看被惊扰的鲤鱼翻跟斗、跳龙门。到了晚上月上柳梢头,母亲在纺纱,我会在门口看那影影绰绰的芦苇,夜色为它们披上了朦胧,有风,两条浓淡不均的黑影摇曳、涌动。浪迹江湖时,我一直回味这摇曳与涌动,摇曳在我的夜行路上,涌动在我的思乡梦里,于是我的梦便摇曳、涌动着江湖夜雨。

马兰头与蟛蜞

马兰头又叫蟛蜞头,看官一定会觉得陌生而奇怪,草若蟛蜞头吗?蟛蜞有头吗?你未必见过马兰头长在沟边地头的样子,但你很有可能品尝过它的美味:凉拌的有干丝马兰头,新鲜的春之味;还有马兰干烧肉,肉香野菜香在嘴里拥挤着,重叠着,不忍下咽。

儿时的崇明,地净水清,沟河岸畔、田野地头,甚至是农村的“交通要道”田埂路上,满眼都是碧绿的蟛蜞头——马兰头,仿佛是被惊蛰的雷声唤醒,小沟里的水汽、马兰头的清香便一起荡漾着,崇明人“嚼春”的日子开始了。

马兰头为菊科多年生植物,梗呈红色,可食可药,分布甚广,其名各异,从《本草拾遗》到各地《植物志》中搜集到的名称,可谓林林总总。

马兰头的药用价值小时候曾经听说,却并不关心,最在意的是它碧绿清香,可吃,百吃不厌,是儿时的美食。马兰头要凉吃,先用开水焯,再用清水过一遍,用菜刀切成碎末,香气便从菜刀底下四散开去,加盐少许,揉捏成团,堆放于碗中,春就在嘴里了。然后是咬嚼,慢慢咬嚼,咬嚼那春天的味道。

为什么它的名字和蟛蜞有关?母亲说:“大概因为它是蟛蜞的朋友吧。”后来想起,蟛蜞洞周边的土壤比较松软且肥沃,而蟛蜞出没均从花草下过往,却不对其有一点骚扰,蟛蜞亦喜花草?

蟛蜞,学名相手蟹,俗称小螃蟹,在崇明河沟两岸芦苇旁边掘洞而居,数不胜数,是农家美食,富含蛋白质,也可入药。蟛蜞习惯横行,品元伯说偶尔也有直行的,得看它心情如何。为了看到直行的蟛蜞,我和生民在傍晚趁蟛蜞们纷纷出洞时守在一旁,只见一只大号的蟛蜞,出洞后两只前螯合抱直行,摇摇晃晃,彬彬有礼,状似走一步叩一个头,有君子“折枝”之风。所以古时文人取《论语》句“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以“礼云”相称,其卵则被称为“礼云子”。就连与蟛蜞洞为邻的野菜,都有文绉绉的学名,如马兰头。

挑荠菜

与马兰头同为美味的乡间野菜是荠菜,周作人《故乡的野菜》中说“那时小孩们唱道:‘荠菜马兰头,姊姊嫁在后门头”,又引《西湖游览志》“三春戴荠花,桃李羞繁华”,“置灶陉上,以厌虫蚁”,“但浙东却不很理会这些事情,只是挑来做菜或炒年糕吃罢了”。这里,“挑来做菜”的“挑”就有讲究。崇明乡人也说“挑”,并家家备有一种小刀。马兰头和荠菜茎短乃至伏地,个头细小嫩弱,用刀割用锨挖皆不可行,只能“挑”,用一把小刀,浅浅地插到野菜的根部,轻轻切割,挑而出之,是为“挑”也。如在地头,蹲下挑起即可,如是在沟沿上,就得匍匐在岸边,一边挑荠菜,一边看春水游鱼。小鱼儿极灵敏,岸边稍有动静便游往深池,留下一圈涟漪,很奇妙的由内向外,自小而大,一圈一圈的,直到触碰对岸的芦苇后才消散。而另一条小鱼,会以另一片涟漪取而代之。我一边玩一边挑荠菜,姐姐挑满一篮叫我回家时,我的竹篮里空空如也。母亲笑着说:“儿子去挖宝了,顺便挑了一把荠菜。”

最好吃的是荠菜肉馄饨,那要等三江口的赵家寄爷、寄娘来。母亲会裹荠菜肉馄饨——崇明农人不说“包”而说“裹”,文言用语也——还会炒一盘长生果(花生米),热一壶崇明老白酒,赵家寄爷要和我对酌,母亲也不反对,我当然高兴,自此便学会了吃酒。

荠菜春卷是荠菜的另一种吃法,将料理好的荠菜碎末置于面皮里,包裹成春卷,开油锅把皮子炸成焦黄即可,是把春天卷起来仔细品味。

在我儿时,普通农家开油锅几无可能,米、面、油之珍贵稀缺也。“油瓶跌倒勿晓得搀起来”,是责人懒惰之极的一句俚语,可知菜籽油、豆油在农人生活中的分量。当时,海运不便,油价昂贵,此其一;崇明农人种油菜数量甚少,农田须种粮食,吃饭事大,此其二。我母亲灶台上的油碗里,永远不见油,只有一块油腻、变色的小布头——手织的土布——在锅底擦拭一遍,美其名曰“起油锅”。倘是炒青菜,还真能闻到青菜上有一点油香味。

酥脆的、焦黄的、油炸后溢出清香的荠菜春卷,则可望而不可即也。

寂寂草头

在崇明,俗称的草头,即为苜蓿的嫩尖——苜蓿头。倘论鲜嫩,崇明岛早春的野菜中,草头居其首。

在贫困的年代里,草头最简单的吃法,就是母亲用油布一抹锅底,把洗干净的草头放进锅里,用筷子拌动几下,再浇上几滴料酒,加水少许,不用盖锅盖,那草头香便会溢出,已成美味,俗称“搂草头”。这草头鲜嫩到什么程度?入口,还来不及慢慢品味它的清香,几叶草头便化了。必须用筷子再来一大夹,草头量多才能稍加咀嚼,把清香留于齿颊。崇明人吃草头,还有青黄不接时填肚皮的意思在,细想起来,吃不饱饭的少小年代,却有小鱼小虾及野菜可吃,这也是造物的恩典了。

草头不像荠菜、马兰头,零星地散布着。草头地是一大片的地,一大片的嫩绿,一大片的青草味。每一次母亲要我去摘草头时,我都会在地头踌躇不前,那些沐浴在晨光中的草头,正安详地享受着清早的大自然,微风中那绿叶轻轻地晃动着,等待太阳升起。摘草头只需一只菜篮子,用不着别的工具,在草头地里掐取嫩尖即可。尽管母亲一再告诉我,草头是掐不死的,今天摘下嫩尖,明天一早又长起来了,但那细细的茎被掐断了,会流出一点汁水,那是它的血吗?它会觉得疼吗?我离开草头地时回望,绿色依旧,宁静依旧。被掐断的痛苦无声无息,它们不告诉人。

草头细茎卧地,一茎生三叶,开娇小的花,花语为“幸运”。最难找到的是四叶苜蓿,找到的人就是“额骨头高”,会有好运气。我和生民找过好半天,他没有找见,我找到了一枚。前几年回乡时和生民聊天,他还记得找四叶草头的事:“没运气,种了一辈子花地。你算好运气,那四叶草帮你忙,写了一辈子的字!”我是好运气吗?我想是的,我总有师友指点相助,我三十多年里总是行走在自然风光中,大森林、大沙漠、河西走廊、武夷山、昆仑山、祁连山、秦岭、葱岭、西双版纳、三江并流、内蒙古大草原……这一切我不是路过,而是进入其中跋涉过。

苜蓿开小红花、小白花、小紫花,那是它最美的时候,却也会给我带来小小的惆怅:为什么花开了,草头便老了?而且,很快就要开田放水,庞大的水牛拉着铁犁,要把这些草头翻到地块下,连同它的花一起。这是多少有点感伤的时刻,绿草红花都被埋没了。再走过这条田埂路时,已是一片水汪汪的秧田了,有蝼蛄在泥块的高处叫着,鸭子们追着蝼蛄大吃。人世间多的是埋没,有的埋没是高贵的埋没。它们在泥土中,成为肥料。它们和大地在一起。

《光明日报》( 2023年03月24日15版)

来源: 光明网-《光明日报》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11课《一块奶酪》知识点+图文解读

知识点

01学习目标

1.会认本课“宣、诱”等9个生字,认识多音字“处、稍”,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重点)

2.默读课文,能了解课文大意,结合课文内容对蚂蚁队长做出简单的评价。

3.理解课文内容,学习蚁王以身作则,关爱弱小的品质。(重点、难点)

02教材解读

这是一篇情节生动、富有悬念的童话故事。蚂蚁队长召集小蚂蚁们搬运奶酪时,不小心拽掉了奶酪的一角。最终蚂蚁队长战胜了自己想偷嘴的心理,命令最小的蚂蚁吃掉了奶酪渣。 全文共有13个自然段,按照故事发展的顺序讲述。第一至三自然段写蚂蚁队长庄严宣布纪律,大家开始搬运粮食。第四至十二自然段写蚂蚁队长不小心拽掉了奶酪的一角,他战胜自己内心偷嘴的念头,命令最小的蚂蚁吃掉那块奶酪渣,做到了以身作则。第十三自然段交代了故事的结果:大家干活劲头更足,奶酪一会儿就被搬进洞里去了。 课文对蚂蚁队长的语言、动作、心理进行了细致生动的描写,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比如,从”今天搬运粮食,只许出力,不许偷嘴。谁偷了嘴,就要受到处罚”可以看出蚂蚁队长说话干脆利落,指令明确,有队长的威严感;他登上一块大石板的动作,刻画了他发号施令的形象;”丢掉,实在太可惜;趁机吃掉它,又要犯不许偷嘴的禁令”等词句,写出了蚂蚁队长面对诱惑时的矛盾心理;”奶酪旁边只有蚂蚁队长,他偷个嘴,谁也看不见”等词句,细致地刻画了蚂蚁队长从想吃奶酪到下定决心、拒绝诱惑的心理变化过程,也表现了他严于律己的精神。此外,对小蚂蚁们语言、动作、心理的描写,也从侧面烘托了蚂蚁队长的形象。 课文配有一幅插图。站在奶酪右边发号施令的是蚂蚁队长,他正命令奶酪左边的小蚂蚁执行命令,吃掉奶酪渣。而那只接到命令的小蚂蚁仰着头,瞪大眼睛看着面前的奶酪渣,不敢置信。图文对照,有助于学生理解故事的内容。

03作者简介

辛勤(1939~)笔名良驽、木兰。云南昆明人。1960年毕业于昆明师专文史系。历任县中学教员、县委宣传部干事、云南人民出版社编辑、晨光出版社编辑室主任、《蜜蜂报》主编,副编审。云南省家庭教育研究会副会长。1956年开始发表作品。1990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短篇儿童小说集《装在葫芦里的故事》,中长篇儿童小说《绿孔雀与金角龙》、《替身演员》、《小哥俩猎虎》、《鬼谷》、《魔匣》等,散文集《智慧女孩》,儿歌集《心灯》等。中篇小说《火把歌》获上海儿童文学园丁奖。2005年获中国青少年社会教育银杏奖突出贡献奖。

04我会认

宣:xuān(宣布、宣告、心照不宣)处:chǔ(处罚、处分、处置)诱:yòu(诱人、诱惑、循循善诱)舔:tiǎn(舔干、舔一舔、舔盘子)毅:yì(刚毅、坚毅、毅力)强:qiáng(强壮、自强不息、强大)犯:fàn(犯规、犯法、明知故犯)禁:jìn(禁令、禁止、门禁)稍:shào(稍息、稍息立正)豫:yù(犹豫、豫剧、不豫之色)跺:duò(跺脚、跺泥)聚:jù(聚会、聚集、聚精会神)

05多音字

强:qiáng(坚强)jiàng(倔强)qiǎng(勉强)重:chóng(重复)zhòng(重量)稍:shào(稍息)shāo(稍微)

06近义词

集合一一集中 照样一一照例 实在一一确实分散一一散开 牵挂一一挂念 犹豫一一迟疑

07反义词

分散一集中 凉快一炎热 消失一出现

犹豫一果断

08理解词语

集合:许多分散的人或物聚在一起。

嘀咕:小声说;私下里说。

争先恐后:争着向前,唯恐落后。

诱人:使人看了还想看的,吸引人的。

毅力:坚强持久的意志。

禁令:禁止从事某项活动的法令。

七上八下:形容心神不定。

犹豫:迟疑不决。重新:再一次。

09句子解析

1.就在这时,蚂蚁队长发现了一块大奶酪。那块奶实在太大了,他左抬抬不起,右搬搬不动,只好叫来七八蚂蚁当助手。蚂蚁队长自己抬不动,需要七八只小蚂蚁帮忙,这块奶酪可真大啊!“只好”一词用得非常准确,既说明了蚂蚁队长的无可奈何,也强调了奶酪的大。

2.盯着那一点儿掉在地上的奶酪渣,蚂蚁队长想:丢掉,实在太可惜;趁机吃掉它,又要犯不许偷嘴的禁令。怎么办呢?他的心七上八下,只好下令:“休息一会儿!”心理活动描写。写出面对这点奶酪渣蚁王左右为难,不知道该怎么办?3.大家又干起活来了,劲头比刚才更足,奶酪一会儿就被搬进洞里去了。动作描写,蚂蚁队长严于律己的举动起到了榜样的作用,也鼓舞了其他蚂蚁。

10问题归纳

1.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写了什么?这篇课文叙述了蚁王在搬运食物时发现了诱人的的奶酪,它不搞特权把奶酪让给了最小的蚂蚁。2.蚂蚁们为什么争先恐后的搬运粮食?蚂蚁们听到蚂蚁队长说要和大家一起遵守规则,不搞特权,他们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了。

3.蚂蚁队长为什么两次下了同样的命令?他想干什么?蚂蚁队长第一次下命令是想让蚂蚁们离开,自己吃了这点儿奶酪渣,因为他实在抵制不了美食的诱惑。可是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他改变了自己的想法,决定把这点儿奶酪渣留给年龄最小的蚂蚁吃。从这里可以看出蚂蚁队长具有抵制诱惑的勇气,能够以身作则,也反映了蚂蚁队长关爱弱小的品质。

4.联系全文,谈谈蚂蚊队长面对奶酷渣时的心理活动。当奶酪渣掉在地上时,蚂蚁队长想:丢掉,实在太可惜;趁机吃掉它,又要违犯不许偷嘴的禁令。蚂蚁队长心中一时无法抉择,于是心烦地让蚂蚁们消失在草丛中。独自面对奶酪渣的蚂蚁队长此时偷偷吃掉便不会被发现,但是最后蚂蚁队长决定:让年龄最小的蚂蚁吃掉它。

11课文分段

第一部分(第1-3自然段):总写蚂蚁队长对搬运粮食的蚂蚁下令不许偷嘴,自己也不例外。第二部分(第4-12自然段):面对一块奶酪渣的诱惑,蚂蚁队长以身作则,遵守纪律,让最小的蚂蚁吃掉了那块奶酪渣。第三部分(第13自然段):蚂蚁们干劲更足,终于把奶酪搬回了洞里。

12课文主题

这篇课文叙述了蚂蚁队长在搬运食物时抵制奶酪渣的诱惑,不搞特权,把奶酪渣让给了年龄最小的蚂蚁的事,赞扬了蚂蚁队长以身作则,关爱弱小的品质。

课文解读

点击图片,查看大图

▼▼▼▼

同步练习1

同步练习2

一、选字填空。

诱 秀 透 ( )惑 优( ) 湿( )

稍 消 俏 ( )息 ( )息 ( )丽

犹 优 忧 ( )豫 ( )秀 ( )虑二、根据意思写词语。

1.争着向前,唯恐落后。( )

2.形容心里慌乱不安,无所适从。也指零落不齐或纷乱不齐。( )

3.指各个方面或各个地方。( )

三、课文整体梳理。

蚂蚁们一起搬运( ),蚂蚁队长不小心弄掉了一块,经过激烈的心理斗争,蚂蚁队长让( )吃掉了这块奶酪。

四、重点段落品析。

蚂蚁队长命令年龄最小的一只蚂蚁:“这点儿奶酪渣是刚才弄掉的,丢了可惜,你吃掉它吧!”

1.你喜欢这群蚂蚁吗?理由是什么?

2.你喜欢这只蚂蚁队长吗?为什么?

五、猜一猜

排队地上跑,身体细又小,做事最勤劳,纪律第一好。谜底:

参考答案

一、诱 秀 透 稍 消 俏 犹 优 忧

二、1.争先恐后2.七上八下3.四面八方

三、奶酪 最小的蚂蚁

四、1.喜欢。因为它们非常勤劳、团结、遵守纪律。 2.喜欢,因为这只蚂蚁队长能够以身作则,严于律己,爱护弱小。

五、蚂蚁

一方小砚台,研墨衔古今

文|季东

砚台是近代以前中国乃至东亚地区书桌上必不可少的书写工具。关于中国文房用具的中英文出版物并不多见,而且多属于收藏鉴赏类的介绍性读物。哥伦比亚大学巴纳德学院历史系教授高彦颐的《砚史:清初社会的工匠与士人》一书,倾十余年之精力,聚焦书写用具兼文玩的砚台,以此切入清初工匠与士人之间、性别之间、身体经验与知识生成之间的互动等社会问题。高彦颐尝试以学术的角度,从零碎的故纸堆与实物中,用朴实的语言勾勒出一枚砚与其相互纠葛的人物的历史轨迹。

《砚史:清初社会的工匠与士人》

[美]高彦颐 著

詹镇鹏 著

商务印书馆

匠人以砚为耕田

作为《砚史》一书的主角,砚台的大小通常不超过一个人直伸的手掌,但千万不要小看它。

砚如人一样,分砚面、砚背,也有砚唇、砚额、砚足。除被称为砚台外,它甚至有人名般的雅称——陶泓君。在墨水笔被发明之前,更别说打字机、键盘或触屏了,东亚的作家和画家要亲自在案头调制墨汁,而非直接从墨水瓶中汲取。这需要亲手将用松烟和胶汁混制的一小块墨饼,滴水濡湿后,在砚里作圆周方向研磨。透过掌控研磨力度和加水多少,个人可控制墨的黏性,运笔在纸上呈现一系列不同浓淡深浅的颜色。

砚可由筛细的澄泥陶土、漆木、旧砖、瓦当、玻璃或半宝石等材质加工而成,但通常是采石开凿出特定砚材。高彦颐提到,制砚工匠们喜欢张贴一副对联:“伍丁凿开山成路,砚田长留子孙耕。”“伍丁”是这个行业的祖师爷,“砚田”则是对家庭生计和地方经济依赖于制砚业而表达出的一种感恩和释怀。

清松花石甘瓜石函砚(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高彦颐指出,表面上看,砚石是山区里男女老幼的活路、财路,砚田确实如农田,但这个词别有深意。不少明清时代的学者,特别是在撰写砚铭时,喜爱用“以砚为田”这一意象,常与“笔耕”对仗。例如清初遗民吕留良的耕石砚,威严如同一块石碑,上面镌有两行铭文“耕此石田,吃墨亦饱”。在文人笔下,以一片石砚琢文糊口,喻示自己不肯依附权贵的清高,有时也表达出向往陶渊明式的归隐田园生活。同是耕砚田,砚工和文人表现出两种截然不同的方式和价值取向。

制作好的砚需要有好的石料,得来并不容易。以著名的“端砚”为例,最优质的端坑通常由朝廷监管乃至垄断,采到的好石先上贡朝廷。清初解禁,允许民间集资开采,但是许多年代久远的石矿已采竭,不得不陆续勘探值得开采的新坑。

砚工称勘探为“揾石口”。有经验的勘探工带上他的锤凿和干粮跋山涉水,花费时间少则几天,多则半月。先到山麓的各条小溪寻找,筛选从高地滚落下来后被水流冲刷磨洗的砾石。一旦捡到可能适宜作为砚材的“石种”,便会运用“睇穿山”的能力,溯流而上,爬山寻找裸露在岩表或埋藏地下的“石源”。接着会在石源“睇岩路”,看清岩石结构和石层走向,判断它是否适合开采。

随后的环节同样需要有“真功夫”。采凿端石是肮脏且非常辛苦的工作,但单凭牛力是不能成事的,更需要心手眼并用,配合历代所积累下来的对石性的认识。虽然矿脉硬度高且耐压,却很脆,使用炸药会致其粉碎。其脆弱性要求使用锤凿,人工开采石脉,至今不变。随着每次锤击,矿工凭直觉循石脉的走向寻找。同时,称为“石骨”的石皮层不可扰动,否则隧道有塌方之虞。因此,矿工的安危仰赖于他的专业知识,但这知识并不写在书本上,只能靠身体感官功能,在具体工作过程中去表现和传达。

士人以砚显品位

工匠们的辛劳很少被人记录,砚台到了市场流通环节,已经是另一番天地。

中国社会不乏读书人,但是,士大夫作为一个自我意识群体,在北宋时期才形成。这个精英群体一生皓首穷经、汲汲于政治。士人对书写工具之重视,等同己身。笔墨纸砚的实用知识对北宋文士相当重要,因为他们认识到书法为其专业所长,而高质量的文房用具有助于提升个人技艺。在此背景下,具备鉴别、使用、清洗和修复砚台的专门知识是士人标签之一,也是成为一名有造诣书画家的先决条件。

出身书香世第的北宋名臣苏易简,最早为笔墨纸砚这四种文具独立成书,取名“文房四谱”,是为赏砚文学的鼻祖。《文房四谱》虽然表面上看一物系一谱,结构有条不紊,但每一条目下内容松散,集私人观察、逸事、历史和虚构故事于一炉,从属笔记传统。北宋书法家米芾的《砚史》比《文房四谱》问世晚了近一百年,砚台至此才真正成为一种收藏门类。

传闻宋徽宗曾传召米芾在御前赋诗,书写于一屏风之上。在展现了大师级表演后,米芾抢过皇上的御砚,不顾及残墨便将之抱在衣间。米芾言称此砚经他濡染,已不再适合御用,希望皇帝能赐给他,徽宗最后答应了。与此相反的是,自律的官员连百姓相赠的一枚砚都不收,如北宋以清廉著称的包青天包拯就有“不持一砚归”的事迹。高彦颐认为,这些故事清楚表明,砚不再只是书房用具那么简单,一方上佳砚台的价格远大于其砚材和书写价值。

一旦砚台有了收藏属性,便需要对其价值进行描述、鉴定,这些描述砚台的文字既具体又程式化,逐渐形成一种新文体:砚谱。何薳等收藏家则为砚谱范式的发展做出贡献。藏砚家们的“互易”不以市场既定价格为据,而是基于共同经验产生的共通语言。比如“正紫色”,即正宗端溪石的一种特征,指的是一起赏过那方石色的深浅。实际上,他们发展出这些砚谱的基本格式,今天一直沿用:描述一方砚,要介绍砚坑产地、款样、色泽、石品、质感、旧藏家、来源、铭文及其书体。这不仅为鉴别砚台立下标杆,也是设计和样式发展之参考准则。

砚台在士人的精神、日常和公共生活中频繁出现。高彦颐认为,宋人对后世的长远影响,一方面是将砚台与特定艺术家或作家相连接,另一方面是形成了官员在正式或非正式场合的互赠机制。砚的相关知识从而被打上精英的烙印。

历史学家娜塔莉·戴维斯研究馈赠在16世纪法国经济的重要性时,矫正了前人认为赠礼是一种落后的交易行为,会随着资本市场的兴起而消失的误解。戴氏发现,她称为“赠礼模式”的机制会一直伴随着市场模式而运作,并且自行产生价值和意义。

《砚史》借用此概念分析认为,“赠礼模式”对砚台的设计母题具有决定性作用。赠砚存在于士人的私人和公共生活之间,比如儿子开始读书习字时,父亲会赠予儿子一方砚。雍正朝进士、江西南安知府游绍安在广东搜罗了两块上佳的端溪石,打算用新采端石制砚送给儿子,并决定采取唐砚古样之一的箕形样。其典故引自《礼记·学记》句:“良弓之子,必学为箕”,箕砚含有“子承父业”之意。虽然他的儿子最后考试不尽人意,但依旧珍爱此砚超过二十年。因此,市面上大量流行的箕形砚与其说是出于复古品位,更像是父母期许的见证。

与此类似,孝子缅怀先父时,小小的砚台往往也能成为情感纽带。亲自服侍父亲许遇十六年的许均,从其父身上学到最重要的家训乃“慎言”二字。雍正二年(1724年),许均途经苏州,而他父亲就是五年前在此地当官期间去世的,他感受到一股无名的失落感。许均定制了一方括囊砚,砚作囊形,砚背如囊口反括,绦绳下垂,寓意三缄其口。后来,他忽然意识到,括囊砚的寓意与父亲的慎言遗训有异曲同工之妙,唏嘘不已。于是他倍加珍惜,撰写一铭以自警。

砚的生命历程

若对比高彦颐的早期著作,会发现《砚史》更像是这位资深学者的转型之作。此前,她在代表作《闺塾师:明末清初江南的才女文化》《缠足:“金莲崇拜”盛极而衰的演变》中,擅长结合社会史和性别史方法,通过细读文本,从女性的主体性出发,修正“五四”妇女史观对旧中国女性受压迫的脸谱化论述。

近十多年来,高彦颐的研究对象从女性的艺文才情与身体,转向女性匠人及其手艺,并曾在哥伦比亚大学开设“中国视觉和物质文化”研究生课程。她一开始关注文人鉴赏文本,后来关注晚明至近代的苏绣、顾绣女红,虽然研究对象与材料各不相同,但是她对书写的学术关注始终一脉相承。因此,高彦颐《砚史》可以视作是其个人研究从文本转移至物质文化的全新尝试。此外,《砚史》结合传世藏品和文献史料,探索处于不断革新的清初制砚业,并以女性制砚名匠顾二娘为核心个案,一窥当时的琢砚工艺与鉴藏市场的状况,发挥了自己研究女性社会地位史的底蕴,其叙述令人耳目一新。

中国文人的书画创作一向是艺术史的关注焦点,但与之相关的物质性工具及笔墨纸砚等媒材,却很少引起现当代学界的重视。高彦颐《砚史》作为首部以文房砚台为研究对象的英文专著,填补了这方面的空白。在书中,高彦颐基于传统的士农工商“四民”社会格局,指出儒家传统千百年来贬低工匠的根深蒂固之观念,是工匠长期在文献记载中缺席的主因,并希望借《砚史》修正人们对儒家“重道轻器”的刻板印象。

过去三十年,物质文化研究作为人类学、考古学、艺术史等交叉学科衍生的分支领域,注重“透物见人”。高彦颐借用“物的商品化理论”框架,去重组砚台历经制作、消费、收藏、修复再至散佚的一系列生命历程,展现它由文房用具转变为士人象征的过程。

小器物可以讲出大故事。就如一个人,一方砚由诞生到消失,从被铭记到被遗忘,有一个生命历程。人也好,物也好,生命中都免不了有情、有文,这些物、人、情、文,都值得关注,这正是《砚史》的趣味所在。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