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生肖 > 生肖蛇

寇公(寇公奇材,惜学术不足尔是什么意思)

时间:2024-01-02 21:11:33 作者:孤单的城 来源:用户分享

本文目录一览:

玩得最溜的宰相,没做一件大事,开创宋朝最好的时代,人称圣相

@真知新坐标

前言:

宋朝时期,实行群相制度,以中书、门下省长官为宰相。

简单来说,宋朝宰相的官职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太宰兼门下侍郎、少宰兼中书侍郎;尚书左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尚书右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左丞相、右丞相。

除宰相之外还有副相,官职是参知政事,门下侍郎,中书侍郎,尚书左丞,尚书右丞。

在宋朝319年历史里,总共有137位宰相。

其中不乏赵普、晏殊、韩琦、司马光、王安石这样的名臣。

可在这些宰相里,被称作圣相的唯有一人,这人不是北宋开国元勋赵普;

不是范仲淹,范仲淹官位最高的时候只是参知政事,从来都没有做过宰相;

范仲淹剧照,他只做过参知政事,没做过宰相,但他是最厉害的参知政事

也不是王安石,王安石变法影响深远,但是宋朝对新法颇有争议;

也不是司马光,司马光是宋朝君子典范,却执政日短,主要精力都在废除新法上。

此人就是宋真宗时期宰相李沆!

对于很多人来说,李沆是一个非常陌生的名字,平生似乎也没有做出重要事迹,他为何能称为圣相呢?

01、少年老成

李沆,字太初,后汉天福十二年(947年)出生于洺州肥乡(河北省邯郸市)一个中下层官员家庭。

李沆天资聪颖,少年老成,胸襟宽广,气量不凡。

从小就是别人家的孩子。

因此,他爹早就知道自己宝贝儿子前途远大,迟早要做大官。

太平兴国五年(980年),李沆高中进士。

这届科举是著名的龙虎榜,名臣辈出,光宰相就出了四个(李沆、寇准、王旦、向敏中)。

科举时代,把同榜进士称为同年,是官场的一个天然关系网。

而李沆正是这批天之骄子的领袖。

李沆画像

考中进士后,李沆随即开始了自己的仕途。

李沆一就职,单位上司对其赞不绝口,都称赞他有宰相之才。

太平兴国八年(983年),李沆因为在地方任职表现出众,回京担任著作郎,其实就是宰相们的秘书,抄抄文件什么的。

很快,他的才华就被宋太宗注意到了。

雍熙三年(986年),李沆出任知制诰。

这是宋朝两制官,负责撰写诏书,权利看似不大,位置非常显要,晋升空间非常大。

随后,他又担任翰林学士,成为预备宰相。

时机一成熟就可跻身宰执官(大宋宰执指的是东府中书的宰相、参知政事和西府枢密院的枢密使、枢密副使)。

淳化二年(991年)九月,李沆升任参知政事,正式开始宰执天下。

宋太宗画像

至道元年(995年)八月,宋太宗立三子寿王赵元侃为太子(赵元侃被立为太子后改名赵恒),同时任命李沆兼任太子宾客。

李沆成为太子赵恒的老师。

瞎子都能看出来,李沆就是宋太宗留给赵恒的后备宰相。

02、圣相李沆

至道三年三月二十九日(997年5月8日),宋太宗驾崩,太子赵恒继位,是为宋真宗。

宋真宗一继位,李沆重新担任参知政事。

咸平元年(998年)十月,李沆正式担任宰相。

景德元年(1004年)七月初三日,李沆突然病重,消息传出,举朝哗然。

宋真宗更是亲自派太医诊治。

可惜,李沆大限已至,非药石能救。

七月初四日,李沆病逝,享年57岁。

宋真宗闻讯,悲痛欲绝,下诏破例为李沆他辍朝五日(按例,李沆病逝只要辍朝两日),追赠太尉、中书令,谥号“文靖”。

宋真宗死后,李沆配享真宗。

后来,宋理宗时,又将李沆选进了昭勋阁二十四功臣之一。

李沆历仕宋太宗、宋真宗两朝。

宋太宗称其为嘉士,称赞道:“李沆风度端凝,真贵人也!”

李沆的学生宋真宗更是高度评价老师道:“沆为大臣,忠良纯厚,始终如一,岂意不享遐寿。”

宋真宗画像

不仅领导夸李沆,他的同僚和下属也对他赞不绝口。

李沆的同年名臣张咏(宋真宗朝第一封疆大吏,曾知成都,发明交子)曾评价几位同年道:“吾榜中得人最多,慎重有雅望,无如李文靖(指李沆);深沈有德,镇服天下,无如王公(指王旦);面折廷争,素有风采,无如寇公(指寇准)。”

而王旦(后来担任宋真宗宰相12年)更是称赞李沆道:“李文靖真圣人也!”

《宋史》高度评价李沆道:“李沆为相,正大光明,其焚封妃之诏以格人主之私,请迁灵州之民以夺西夏之谋,无愧宰相之任矣……世称沆为“圣相”,其言虽过,诚有先知者乎。”

李沆圣相之名,在宋朝就已经闻名遐迩。

李沆何德何能能被称作圣相呢?

03、宰执天下

李沆总计担任宰相6年时间。

李沆清正廉明,从不利用自己的权力,改善生活,他居住的房子非常破旧,却安之若素。

李沆性格内向,不爱说话,当时的人私下里给他起了个外号,叫“无口匏”,意思就是“闷声葫芦”。

李沆不爱说话,并不意味着他思维短路。

实际上,李沆是个工作标准很高、眼里容不得一粒沙子的人。

白天上班时,他神态严肃,一丝不苟,下班之后,一个人在家也正襟危坐,以身作则。

李沆为人光明磊落,不避权贵、不徇私情,不喜欢旁人的阿谀附和,也不喜欢跟皇帝打小报告,胸襟宽广,能接受不同意见,甚至是无端指责。

李沆担任宰相期间,有一天,一位书生半路拦住当朝宰相的车架,批评李沆的缺点。

李沆谦虚地说:“等我回家后,一定详细阅览。”

谁曾想,书生大怒,蹬鼻子上脸,大骂道:“你居高位而不能兼济天下,又不引咎辞职、让位给贤能之士,你不感到惭愧吗?”

泥菩萨都有三分火,气量再大的人遇见这么一个疯子,肯定会发飙。

李沆却没有动气,很客气地回答说:“我也屡次请辞,无奈官家不允许,我只好勉为其难地干下去。”

后来又有一个官员为邀名,上书指责李沆,要他下台。

宋真宗认为这人沽名钓誉,卖直求名,想处罚他。

宋真宗剧照

李沆却说:“朝廷本来就应该广开言路,如果言之有理,就该表彰,如果说得不对,也不必责怪。何况我虽然身居高位,确实没有出众才能,如果我被罢免, 这就是进谏之人的功劳”

宋真宗不禁感叹,李沆是一个宽厚的长者。

当然,身为宰相,光做老好人是没用的。

李沆该下狠手也下狠手。

淳化二年(991年)九月,李沆担任参知政事时,他的好友大平兴国三年的状元郎为了给胡旦李沆拍马屁,将李沆四位前任吕余庆、郭贽、陈恕、辛仲甫等人痛骂一顿。

可李沆却对别人说:我并不比前任强,只是我际遇不错而已;挖苦前任的事,我做不出来,胡旦这人就是一个小人。

因此,在李沆治下才华横溢的胡旦始终没能得到重用。

果然不出李沆所料,胡旦后来就参与了谋反。

李沆识人之明由此可见一斑。

当时李沆好友寇准一直想提拔自己的学生丁谓,李沆认为丁谓有才无德,不能让他身居高位,掌握大权。

因此,他一直压着丁谓。

可惜,寇准却不听好友劝谏。

后来丁谓果然成为一代奸臣,寇准就被丁谓打得不能翻身。

圣相李沆和寇准(后排左一)剧照

对于一些小人,李沆能打压就打压,可对一些德才兼备之士,他却大力提拔。

需要指出的是,李沆的这种用人风格也有弊端,太过讲究资历,形成一种“士君子务以恭谨静慎为贤”,“人人因循,不复奋励”,“ 谨守成宪 , 不思更革”的颓废社会风气。

李沆最厉害的还有一点,深谋远虑,远见卓识,尤其对边事,见解颇为独到,几乎每料必中。

李沆晚年,曾对当时的参知政事说,千万不能与辽国媾和,一旦媾和后患无穷。

果然,李沆死后不久,宋真宗就签订的澶渊之盟。

因此,在李沆担任宰相期间,他辅佐宋真宗开创了著名的咸平之治,使得宋朝国力发展到巅峰。

但是,李沆真正被称为圣相的原因还有一个,李沆居然想方设法的管皇帝!

04、约束皇帝

李沆担任宰相期间当时的皇帝是宋真宗。

宋真宗这人怎么说呢。

他是宋朝第三位皇帝,他非常聪明,精通帝王之术,政治手段非常高明,底下一众名臣,被他玩得服服帖帖。

可他军事能力几乎为零,远不如宋太祖、宋太宗,甚至到了畏战怯战的地步。

而且,宋真宗喜欢粉饰太平,一旦有点成绩,就容易骄奢淫逸。

宋真宗在位期间,北宋开国近半个世纪,国家承平日久,各种奢靡之风渐起。

哪怕寇准这样的名臣也是花天酒地。

宋真宗更是按耐不住心中的躁动,总想整点事。

李沆对自己这位学生的秉性一清二楚。

为了杜绝宋真宗骄侈之心,李沆从来都不在宋真宗面前谈成绩,报忧不报喜。

总是拿天灾来吓唬宋真宗。

《梦华录》保剑锋饰演的皇帝剧照,他的历史原型是宋真宗

某地有了灾难,李沆第一时间,大书特书,提醒宋真宗,官家,又有灾了,您悠着点,不要再折腾了。

而且,对于自己的同事,他也总是有各种理由提醒他们不能松懈,要打起精神。

可惜,李沆死后,再也无人能像他一样给大宋君臣上强度,抑制宋真宗。

最后,李沆担心的事情终于发生了。

澶渊之盟后,宋真宗为了粉饰太平,封禅泰山(中国历史上封禅的皇帝只有秦始皇、汉武帝、汉光武帝、唐高宗、武则天、唐玄宗、宋真宗,宋真宗是水平、政绩最差的一个,宋真宗之后帝王封禅从此绝迹,他以一己之力拉低封禅水准)。

而后,宋真宗大搞天书、祥瑞,进行一系列封建迷信活动,沦为千古笑柄,贻笑大方。

后来,宋真宗更是大兴土木,浪费民脂民膏,成为宋朝最奢靡浪费的皇帝。

拜宋真宗所赐,大宋经济至少倒退20年,咸平之治的成绩被挥霍一空,从此宋朝没有过一天好日子,财政状况每况愈下。

换言之,李沆担任宰相期间,看似没做什么大事,却开创了咸平之治,让大宋王朝迎来一个最好的时代!

这就是李沆的独到之处,也是身为宰相的最高境界。

圣相李沆,名不虚传!

楼上有楼,为杉木结构,历史价值极高,湖南道县寇公楼

寇公楼,位于湖南道县古城的城墙之上,始为北宋宰相寇准贬任道州司马时所建。州守陈伟因祈雨有应,重修改名为\"喜雨亭\"。清嘉庆十年(1805)重修时,迁楼于城内城墙上,仍名寇公楼。光绪二十七年(1901)、8年(1919)相继修葺。1944年,日本侵略者犯境,楼遭损坏,残垣断壁,岌岌可危。解放后,县人民政府加以保护。1981年,县人民政府拨款重修,恢复旧观。现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寇公楼呈方形,共3层,坐南向北,为飞檐重阁式。楼前面是“八”字粉墙,门前是一道矮屏风式花墙,左右有石砌台阶,正楼为青砖结构,前楣上悬丹漆金字“寇公楼”。东西有小门通行,主柱4根,正中板壁上有《寇公楼简介》。楼上有楼,为杉木结构。寇公楼依靠道州古城墙,建筑高大古朴、匾牌高悬、朱门庄严,是游客来道州旅游的必往之处,从道县寇公街可拾级而上游览寇公楼。

传说,寇准贬为道州司马时,常常游山玩水,排遣心中的苦闷和寂寞。

他在那里结识了一个老渔翁,他问渔翁:“我看你常常在这里垂钓,是不是这里鱼特别多?”渔翁说:“我不在乎这里鱼多鱼少,我是来钓太平的。”老渔翁荒唐的回答使寇准非常惊异。太平是个什么东西?岂能钓它上手,禁不住要打破沙锅问到底。渔翁才告诉他,这地方所以名叫金鼎滩,是因为很久很久以前,仙人路经此地,一不小心,把肩上的金鼎滑下河中,仙人大惊,说金鼎沉河,天下大乱,老百姓要长年受苦了,他告诉后人,总有那么一天金鼎会浮出水面来,那时天下就太平了。所以他才常常在这里垂钓,是期盼金鼎出现呀!寇准听了,十分感动,老百姓是多么地渴望太平日子呀!寇准就在那里,建一小亭,并亲笔提写“望太平”三个大字。。他在《春日怀旧》一诗中写道:“高楼聊引睇,杳杳一平川。野水无人渡,孤舟竟日横。荒村生断霭,古寺语流莺。旧业遥清渭,沉思忽自惊。”后来寇准又被贬到天涯海角的琼州去,老百姓望亭思人,便把小亭名为“寇公楼”。

《说文解字》第611课:细说“寇”字,“进室内打人”就是“寇”

接着我们的《说文解字》课程,讲“攴”部的两个汉字:“[luan]、寇”。现代汉语中,“【[亂无乚]+攴】”是生僻字,GB字库已不收录,“寇”是现代汉语常用字,收录在1988年国家语委颁布的《现代汉语常用字表》中。因此,本课的重点汉字是“寇”,两个字的详情如下:

1、【[亂无乚]+攴】(我们只能描述字形)。读luàn。《说文解字》给出的解释是:“[luan],烦也。从攴,从[亂无乚]。[亂无乚]亦声。”会意字。本义是乱。

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亂无乚]+攴】与‘亂’音义同。”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亂无乚]+攴】,经传皆以亂为之。”《集韵·换韵》:“【[亂无乚]+攴】,通作亂。”在经典中,【[亂无乚]+攴】,都写作“亂”

关于这个字的会意详情,到“亂”字时我们再详细说。

本义之外,“【[亂无乚]+攴】”还指“惰”《玉篇·攴部》:“【[亂无乚]+攴】,惰也。”

“【[亂无乚]+攴】”的小篆写法如图:

(【[亂无乚]+攴】的小篆写法)

2、寇。读kòu。《说文解字》给出的解释是:“寇,暴也从攴,完。”会意字。本义是;劫掠。

既然是会意字,那我们就看一下它的字形演变:

(寇的字形演变)

“寇”字在西周金文中已经出现,其字形为上面一个“宀”,表示房屋;大殿或者某个范围;下面左侧是一个站立的人形(人头。我们第一课讲“元”时知道“元”的本义其实就是人头);右面是“攴”,就是一只手持棍棒敲击。合起来会意就是进到室内或殿内或国内持棒打人,就是;劫掠之义。

许慎解说的本义是没有问题的,把“寇”归为会意字也没有问题,问题在会意方法,他分析成“从攴,从完”。对此,容庚先生在《金文编》中已明确指出:“从人从攴在宀下,会意。”寇是会意字,会意为有人在室内(国内)被人侵入暴打,即所谓的;劫掠。

(国人暴动图)

《书·费誓》:“无敢寇攘。”不许抢夺掠取。《辽使·耶律学古传》:“时南境未静,民思休息,学古禁寇掠以安之。”

“寇”在本义之外,还有其他用法:

(1)侵略;进犯。《汉书·晁错传》:“是时匈奴强,数寇边,上发兵以御之。”这时匈奴正强大,多次进犯边疆,皇上发兵抵御。

(时时进犯汉境的匈奴军队)

(2)盗贼。《玉篇·宀部》:“寇,贼寇也。”《易·睽》:“匪窛,婚媾。”朱熹注:“知其非窛而实亲也。”不是盗贼,而是求婚的人。

(3)仇敌。《字汇·宀部》:“寇,仇也。”《战国策·燕策一》:“夫燕之所以不犯寇被兵者,以赵之为蔽敌于南也。”燕国不遭受敌人进攻而沦于战争的原因,是因为有赵国在南面作屏障。

(4)兵器。《淮南子·主术》:“兵莫憯于志而莫邪为下;寇莫大于阴阳而抱鼓为小。”高诱注:“寇,亦兵也。”

(5)物盛多。《方言》卷一:“(齐宋之间)凡物盛多谓之寇。”郭璞注:“今江东有小凫,其多无数,俗谓之寇凫。”

(寇凫)

(6)砍伐。《庄子·人间世》:“山木自寇也,膏火自煎也。”山上的树木自己招致砍伐,油脂自己招致燃烧。

(被砍伐的树木)

此外,“寇”还是姓氏。《通志·氏族略四》有载,比如,北宋有名臣寇准。

“寇”的小篆写法如图:

(寇的小篆写法)

(【说文解字】之611,部分图片源自网络,版权归原版权方所有)

五年级上语文第八单元知识点(附练习题及答案)

第八单元知识点

2019部编版五(上)第八单元知识小结

一、字词盘点

1.字

(1)难读的字

岂(qǐ)  斩(zhǎn)  浒(hǔ)  煞(shà) 

寇(kòu) 琐(suǒ)  栩(xǔ)  瘾(yǐn) 

籍(jí)  偿(chánɡ) 馈(kuì) 酵(jiào) 鉴(jiàn)

(2)难写的字

诵:左小右大,右边部分不要少点。

舅:上下结构,上部较扁,下部是“男”字。

凯:左右结构,左部“岂”下面的“己”要变形,右部不要写成反文旁。

衰:注意与“哀”区别开来。

岂:下部是“己”字,竖弯钩的弯伸展。

篇:“户”略扁,撇要写舒展。

(3)多音字

2.词

(1)必须掌握的词

津津有味 豪杰 无限 消遣 索然无味

自作多情 风花雪月 篇章 刊物

(2)近义词

好~爱 谓~说 自足~自满 居然~竟然

着力~用力 厌烦~讨厌  消遣~游玩

质朴~朴实 一知半解~不求甚解

特别~特殊 馈赠~赠送 领悟~领会

增强~加强 赞誉~赞美 模仿~借鉴

遭遇~遭受 悲惨~凄惨 愉悦~喜悦

(3)反义词

耻→荣 仔细→马虎 急→缓 居然→果然

厌烦→喜爱 消遣→工作 浅显→深奥

津津有味→索然无味 一知半解→心领神会

特别→普通 悲惨→幸福 丰富→贫乏

赞誉→谴责 千篇一律→与众不同

(4)词语归类

①AABC式词语:津津有味

类似的词语:

侃侃而谈 高高在上 赫赫有名 

格格不入 朗朗上口

②AABB式词语:勉勉强强 哭哭啼啼 朦朦胧胧

类似的词语:

欢欢乐乐 轰轰烈烈 摇摇摆摆 

密密麻麻 嘻嘻哈哈

③“如×似×”式词语:如饥似渴

类似的词语:

如狼似虎 如胶似漆 如花似锦 

如痴似醉 如花似玉

④四种事物并列的词语:风花雪月

类似的词语:

镜花水月 豺狼虎豹 风雨雷电 

牛鬼蛇神 琴棋书画 柴米油盐 

江河湖海

⑤量词:

一幅画页 一阕乐章 几百册图书 

一段范文 一次委屈 一轮玉盘

⑥动词:

飞过花丛 流经山谷 涌起愉悦之情 

撒给大地 挡着风寒 捧起果实 

奉献人间 发挥作用

⑦修饰词:

生动的性格 风花雪月的文字 

质朴浅显的篇章 流光溢彩的画页 

欢快音符的乐章 卖力地呐喊助威 

宽大的衣衫 沉甸甸的果实 

呕心沥血的创造

⑧有关读书的词语

专心致志 凿壁偷光 好学不倦 学富五车 

夜以继日 废寝忘食 开卷有益 学而不厌 

博览群书 韦编三绝 悬梁刺股

二、佳句积累

1.比喻句

(1)书,被人们称为人类文明的“长生果”。

把书比喻成“长生果”,形象地说明了书在人类文明的传承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2)在记忆的心扉中,少年时代的读书生活恰似一幅流光溢彩的画页,也似一阙跳跃着欢快音符的乐章。

把少年时代的读书生活比作画页和乐章,是为了说明自己对少年读书生活的怀念,可见那样的生活给了她十分美好的回忆。

(3)渐渐地,连环画一类的小书已不能使我满足了,我又发现了一块“绿洲”——小镇的文化站有几百册图书!

这是一个比喻句,作者把小镇的文化站有几百册图书比作“绿洲”,说明了作者当时的惊喜。可见作者当时对书籍是多么的喜爱。

2.排比句

人们都爱秋天,爱她的天高气爽,爱她的云淡日丽,爱她的香飘四野。

这是一个排比句,这样的句式增强了语势,更具有说服力,强调了自己对秋天的喜爱。

3.精彩句

(1)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这是《论语》中的一句话,意思是聪明好学,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耻。这是好学者对于学习的正确态度。

(2)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这句话的意思是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是聪明的。这句话讲出了对待知识的正确态度。

(3)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这是宋代朱熹的读书心得,对我们读书有着积极的指导意义,为我们读书提供了很好的方法指导。

三、考试热点

1.《古人谈读书》一课中,是一些古人对于读书的名言。常以填空形式考查对名句的积累。

2.《忆读书》中常考查作者冰心的两句话的含义,多以填空题或问答题的形式考查,或以选择形式考查。

3.《我的“长生果”》多考查句子的仿写,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对名著的认识。

阅读时梳理文章信息,把握内容要点,是考试的一个热点。常见的考查形式:阅读文章,说说文章讲了哪几件事,简要写出来,或是文章从哪几方面讲了这件事?

四、“1+X”阅读

推荐篇目:莫言《童年读书》

推荐理由:文章通过借阅的四本书讲述了作者童年时因为迷恋读书而遭遇到的一系列故事,我们可以看出作者被书吸引的程度是多么强烈,简直达到了身不由己的程度。文章生动地写出了作者读书时的状态,淋漓尽致地再现了作者如饥似渴地迷恋读书的情景,给人如临其境之感。

阅读方法:文章语言活泼,生动有趣。我们在阅读时,要动脑筋想一想,注意梳理信息,把握内容要点,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

第八单元各课知识点

第25课《古人谈读书》

一、我会写组词

耻:chǐ(雪耻、耻笑、羞耻)

诲:huì(教诲、训诲、诲人不倦)

谓:wèi(所谓、无谓、谓词)

诵:sòng(背诵、传诵、诵读)

岂:qǐ(岂不、岂敢、岂能)

恒:héng(恒星、恒久、恒定)

窥:kuī(窥视、窥探、窥测)

皆:jiē(皆大欢喜、有口皆碑、比比皆是)

缺:quē(缺少、缺乏、缺点)

二、我会认组词

识:zhì(附识、心存目识、默而识之)

矣:yǐ(足矣、心既到矣、悔之晚矣)

三、多音字

为:wéi(认为)wèi(为何)

好:hào(爱好)hǎo(好人)

识:zhì(附识)shí(识别)

四、理解文言文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注释】

①敏:勤勉。②好:喜好。③耻:以……为耻。④下问:向比自己地位低或不如自己的人请教。知:同“智”,智慧。⑥识:记住,这里读zhi。⑦厌:满足。⑧诲:教诲。

【译文】

聪敏而又喜好学习的人,不以向比自己地位低或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耻。

知道的就是知道的,不知道的就是不知道的,这才是真正的智慧。

把所学的知识默默地记在心中,勤奋学习而不满足,教导别人而不倦怠。

【注释】

①谓:说。②漫浪:随意。

【译文】

我曾经说过读书有三到,叫作心到、眼到、口到。心思不在书本上,那么眼睛就不会仔细看,心和眼既然不专一,却只是随意地诵读,那一定不能记住,即使记住了也不能长久。三到之中,心到最重要。心已经到了,难道眼和口会不到吗?

【注释】

① 士人:读书人②恒:恒心。③下流:下等,劣等。

【译文】

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向,第二要有见识,第三要有恒心。有了志向就一定不会甘心做一个地位微贱的人;有了见识就能明白学无止境,不敢稍有所得就自满自足,像观海的河伯,像观天的井蛙,这都是没有见识的人;有恒心的人就一定没有做不成的事情。这三个条件缺一不可。

五、问题归纳

1.朱熹的读书方法“三到”具体指的是什么?

三到:指的是心要悟到,眼要看到,口要读到。心悟指思考,只有“悟”——反复品味,才能理解书中精义;眼要仔细看,才能全面准确地记住知识;嘴要读出声来,以便调动听觉、视觉的综合作用,增强记忆,帮助理解。这三个“到”,概括准确,要言不烦,发人深省,因而成为后世读书人的准则。

2.曾国藩提出的读书的“三有”你是怎么理解的?

曾国藩提出的读书“三有”:第一要有志向,第二要有见识,第三要有恒心。有了志向就不会甘心做一个地位微贱的人,有了见识就能明白学无止境的道理,有了恒心就没有做不成的事情。要想有所成就,这三个方面缺一不可。

六、课文主题

这篇课文主要讲了古人谈读书的方法和益处,告诉我们要从小养成好读书、读好书的习惯。

七、课外知识点

1.《论语》: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论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与《大学》《中庸》《孟子》《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并称“四书五经”。通行本《论语》共二十篇。

2.文言文与现代文的区别:

文言文是古代用来写文章的一种文体,将日常说话的意思用简短的文字表现出来,意思比较丰富。

现代文是将日常我们说的话直接记录下来,直白干净,意思明确简单。

3.文中的读书方法对你有什么启示?

从《论语》中,我明白读书除了勤奋努力、专心致志外,还要“不耻下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不断向别人学习,オ会真正地成长;从朱熹的话中,我知道专心致志在读书中的重要性,只有一心一意,读书才会事半功倍;从曾国藩的话中,我懂得了志向、见识、恒心的重要性,这启发我读书要有志向,有见识,要持之以恒。

八、教材课后习题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朗读指导:朗读文言文,首先要把握停顿,读准节奏。文言文句式长短不一,意思也相对不容易理解,因此为了正确地把握停顿,读准节奏,我们除了理解字词句的含义之外,还应掌握一些简单的语法知识,如辨别词性、划分句子成分等,更准确地掌握停顿。其次要反复诵读,培养语感。

2.借助注释,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的大意。

译文:

A.勤勉而喜好学习,不以向比自己地位低或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耻。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真智慧啊。将知识默记在心,学习时不感到满足,教诲人不感到疲倦。

B.我曾经说过:读书有三到,就是心到、眼到、口到。心思不在读书上,那么眼睛就不会看仔细,既然思想不集中,就只能随意地诵读,绝对不能记住,即使记住了也不能长久。三到之中,心到最重要。思想既然已经集中了,眼睛、嘴巴的应用怎么会不到位呢?

盖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有志则不断不甘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敢以一得自足,如河伯之观海,如井蛙之窥天,皆无识者也;有恒者则断无不成之事。此三者缺一不可。

C.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向,第二要有见识,第三要有恒心。有了志向就一定不会甘心做一个下等的人;有了见识就能明白学无止境,不敢稍有心得就自满自足,像河伯观海、井蛙窥天,这都是没有见识的人;有恒心就一定没有做不成的事情。这三个条件缺一不可。

3.联系自己的读书体会,说说课文中哪些内容对你有启发。

指导:课文中的读书方法虽好,但不一定适合所有的人。每个人的学习情况不

一样,大家要根据自身实际选择适合自己的读书方法,这样读书才能有率。

示例:朱熹所提倡的“三到”读书法使我受益匪浅。我每次读书时容易走神,对书中的内容记得不深刻。采用“三到”读书法集中精力于书本,眼睛认真地看每一个字,嘴巴随着眼睛的移动而大声诵读,这样一遍下来,我竟然记住了绝大部分内容。

第26课《忆读书》

一、我会写组词

舅:jiù(舅舅、舅父、舅妈)

津:jīn(天津、津津有味、无人问津)

斩:zhǎn(斩首、斩断、先斩后奏)

限:xiàn (限制、无限、局限)

凯:kǎi(凯旋、凯歌、奏凯)

葛:gě(姓葛、诸葛、诸葛亮)

述:shù(讲述、述说、叙述)

贾:jiǎ(姓贾、贾道、贾宝玉)

衰:shuāi(衰老、衰弱、衰败)

刊:kān(刊物、报刊、创刊)

琐:suǒ(琐事、琐细、烦琐)

朴:pǔ(朴实、朴素、简朴)

篇:piān(诗篇、篇幅、篇目)

某:mǒu (某人、某个、某事)

二、我会认组词

浒:hǔ(水浒、浒苔、水浒传)

传:zhuàn(传记、小传、言归正传)

着:zhuó(着力、沉着、着手)

鲁:lǔ(粗鲁、鲁迅、鲁班)

煞:shà(天煞、地煞、凶神恶煞)

寇:kòu(敌寇、贼寇、落草为寇)

卷:juàn(试卷、卷子、万卷书)

栩:xǔ(称栩、栩栩如生、栩栩欲活)

呻:shēn(呻吟、呻唤、 呻呼)

三、多音字

传:chuán(传说)zhuàn (传记)

煞:shà(地煞)shā(煞住)

卷:juàn(试卷)juǎn(卷起)

抹:mǒ(抹杀)mò(抹墙)má(抹布)

四、近义词

期待——期盼 明白——了解 催促——督促

决定——决心 居然——竟然 欣赏——观赏

兴趣——乐趣 起初——起先 厌烦——厌倦

快乐——开心 思考——思索 消遣——解闷

烦琐——琐碎 栩栩如生——惟妙惟肖

津津有味——饶有兴趣 朦朦昽胧——模模糊糊

五、反义词

明白——纳闷 厌烦——喜欢 快乐——难过

生动——呆板 烦琐——简单 华丽——质朴

浅显——深奥 津津有味——索然无味

六、理解词语

津津有味:形容有滋味,有趣味。

一知半解:知道得不全面,理解得不透彻。

天罡:古书上指北斗星,也指北斗七星的柄。

地煞:星相家指主管凶杀的星。《水浒传》 中将梁山泊中的七十二位头领称为“七十二地煞”。

消遣:做自己感觉愉快的事来度过空闲时间;消闲解闷儿。

烦琐:繁杂琐碎。

栩栩如生:形容艺术形象非常逼真,如同活的一样。

索然无味:形容没有兴致,没有趣味。

堆砌:比喻写文章时使用大量华丽而无用的词语。

无病而呻:比喻没有值得忧虑的事情却长吁短叹,也比喻文艺作品缺乏真情实感,矫揉造作

自作多情:一厢情愿地做出种种表示,想以此博得对方欢心。

不能自己:自己不能控制住感情或行为。

风花雪月:原指古典文学里描写自然景物的四种对象,后借指堆砌辞藻而内容贫乏的诗文。

七、句子解析

1.倒不是四岁时读母亲教给我的国文教科书,而是七岁时开始自己读的“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三国演义》。

“不是……而是……”这句一方面写出了作者很小的时候就已经开始喜欢读书了,另一方面写出了作者喜欢读的是《三国演义》之类的书。

2.那部书里着力描写的人物,如林冲、武松、智智深,都有极其生动的性格,虽然因为作者要凑成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勉勉强强地凑满了一百零八人的数目,但我觉得比没有人物个性的《荡寇志》强多了。

“凑成”有拼凑而成的意思,“勉勉强强”有将就凑合的意思,“凑满”有拼凑够数目的意思。这句话既肯定《水浒传》着力刻画的人物性格极生动,又指出《水浒传》的一百零八人并非个个性格鲜明,但比没有人物个性的《荡寇志》强得多。是一种客观中肯的评价。

3.总而言之,统而言之,我这一辈子读到的中外文艺作品不能算太少。

“总而言之”“统而言之”连用起突出强调的作用,有自豪之感。

4.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

从读书的意义讲到读书的方法,言简意赅,含义深刻,既是对自己读书经验的总结,也是对儿童的殷切期望。

八、问题归纳

1.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写了什么?

本文记叙了作者自己亲身的读书经历,表达了自己热爱读书、以读书为乐的情感以及对读书的认识,希望我们少年儿童认识到“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

2.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来回忆自己的读书经历的?文中表明顺序的词语有哪些?

作者是按照时间顺序来回忆自己的读书经历的。表明顺序的词语有:“七岁时”“十二三岁时”“1980年”。

3.作者说:“读书是我生命中最大的快乐。”文中哪些地方能表现出来?

《三国演义》让作者感到“津津有味”,“好听极了”,还“含泪上床”,“大哭了一场;《水浒传》让作者大加欣赏;《红楼梦》让作者尝到“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一个朝代和家庭兴亡盛衰的滋味”;现代优秀的文学作品让作者“心动神移,不能自已”。

4.结合冰心老人的选择和自己的阅读经验,说说什么样的书才是好书呢?

能感染人、陶冶人,有助于提高人的品德修养,有助于扩大知识面,有助于写作的书,才能算是好书。

九、课文分段

第一部分 (1 ):点题。开篇点题,引出读书的话题。

第二部分 (2-8):读书经历。回忆读书经历,点出读书是人生最大的快乐。

第三部分 (9-10):择善而读。以丰富的阅读经验说明如何挑选好书。

第四部分 (11-12段):读书感悟。总结全文,告诉我们“读书好”,要“多读书,读好书”。

十、课文主题

本文作者回忆了自己的读书经历,表达了热爱读书、以读书为乐的情感以及对读书的认识,告诉青少年“读书好”,勉励青少年“多读书,读好书”。

十一、教材课后习题

1.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说说冰心回忆了自己读书的哪些经历,她认为什么样的书才是好书。

答:冰心回忆自己的读书经历有:七岁时读《三国演义》,引起对章回小说的兴趣;然后读了《水浒传》,觉得里面的人物性格生动、个性鲜明,比《荡寇志》强多了;十二三岁时读《红楼梦》,中年时再读,体会大有不同。冰心认为只有那些满带着真情实感、十分质朴浅显的书才是好书。

2.结合自己的读书经历,谈谈你对“我永远感到读书是我生命中最大的快乐”这句话的体会。

示例:这句话是作者的阅读体会,读了这句话,我也深有同感。我们在课堂上学习的知识是有限的,要想扩充知识面,就要在课下有选择地、广泛地阅读。在我的书柜里就有许多中外名著,每当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后,我都会读上一个小时。在阅读中,我了解了很多课堂上学不到的东西,开阔了视野,提升了语文素养。阅读让我感到幸福,从书中我体验到从未有过的快乐。以后我还会坚持阅读,让阅读伴我成长。

3.你是否赞同作者的这种读书方法?和同学讨论,说明理由。

我决定咬了牙拿起一本《三国演义》,自己一知半解地读了起来,居然越看越明白。虽然字音都读得不对,比如把“凯”念作“岂”,把“诸”念作“者”之类,因为只学过那个字的一一半。

示例一:我不赞同这种读书方法。字音读不对,自然也很难理解这个字以及与之相关的词语、句子的含义,不利于理解整本书的内容。我们在读书时还是要尽可能把握每个词语、每句话的内涵,这样才能加深理解,从中学到有用的知识。

示例二:我赞同作者的这种读书方法。作者当时年纪尚小,要她像成人那样去读一部长篇小说显然是不现实的。对于七八岁的小孩,读书时从整体入手,不要过分纠结于某个字、词的含义,只要把握大致内容就可以了。

第27课《我的“长生果”》

、我会认组词

喻:yù(暗喻、比喻、家喻户晓)

差:chāi(美差、出差、差遣)

瘾:yǐn(过瘾、上瘾、戏瘾)

卓:zhuó(卓越、卓见、卓著)

籍:jí(书籍、典籍、户籍)

饥:jī(饥饿、饥荒、如饥似渴)

偿:cháng(偿还、报偿、如愿以偿)

甸:diàn(缅甸、沉甸甸、草甸子)

馈:kuì(馈送、馈赠、反馈)

磁:cí(磁铁、磁场、磁性)

委:wěi(委屈、委员、编委)

酵:jiào(发酵、酵母、干酵母)

鉴:jiàn(鉴定、鉴定、前车之鉴)

沥:lì(沥血、沥青、淅沥)

二、多音字

差:chāi(出差)chā(差别)chà(差不多)

解:jiě(解释)jiè(押解)xiè(解数)

落:luò(落叶)là(丢三落四)lào(落枕)

奔:bèn(投奔) bēn(奔跑)

撒:sǎ(撒种)sā(撒网)

模:mó(模型)mú(模样)

禁:jīn(禁不住)jìn (禁止)

三、近义词

呐喊——呼喊 悲惨——凄惨 丰富——丰盛

增强——增加 苦恼——烦恼 创造——创作

亲切——热心 愉悦——愉快 遭遇——遭受

报偿——报答 明亮——敞亮 清爽——清新

四、反义词

亲切——冷漠 愉悦——难过 悲惨——幸福

焦热——凉爽 明亮——黑暗 特别——普通

清爽——污浊 灿烂——暗淡 增强——减弱

寂寞一热闹 千篇一律——与众不同

五、理解词语

流光溢彩:形容光彩流动闪烁。

眼羡:看得到而得不到,令人羡慕。

饱览:充分地看;尽情地观赏。

如醉如痴:形容对人或事物过于沉迷或陶醉而不能自拔,神志恍惚。

浮想联翩:指头脑里涌现的感想连续不断。

囫囵吞枣:比喻读书等不加分析地笼统接受。

不求甚解:现多指只求懂得个大概,不求深刻了解。

牵肠挂肚:形容非常挂念,很不放心。

如饥似渴:形容要求非常迫切。

不言而喻:不用说就可以明白。

驳杂:混杂不纯。

黯然神伤:形容因失意、沮丧而伤感。

千篇一律:指诗文公式化,泛指事物只有一种形式,毫无变化。

大显身手:充分显露自己的本领。

心安理得:自信事情做得合理,心里很坦然。

呕心沥血:形容费尽心血。

六、句子解析

1.书,被人们称为人类文明的“长生果”。

全文的总起句,运用比喻开篇点题,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书是人类的精神食粮。长生果,即吃了可以使人长生不老的果子,在这里指营养极其丰富的精神食粮。作者把书比作“长生果”,意思是书是人类的精神食粮,是人类文明延续的营养,充分表现了书与人类文明发展关系密切。

2.像蜂蝶飞过花丛,像泉水流经山谷,我每忆及少年时代,就禁不住涌起愉悦之情。在记忆中,少年时代的读书生活恰似一幅流光溢彩的画页,也似一阕跳跃着欢快音符的乐章。

作者以一连串美好的印象——蜂蝶飞过花丛,泉水流经山谷,流光溢彩的画页,跳跃着欢快音符的乐章,来形容少年时代读书生活的美好。

3.作文,首先构思要别出心裁,落笔也要有点与众不同的“鲜味”才好。

这句话是作者在一次成功的习作后悟出的道理,完全得益于课外阅读。意思是要想将作文写好,就先要打破千篇一律的模式,不落窠臼。

七、问题归纳

1.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写了什么?

这篇略读课文是著名作家叶文玲的一篇散文,主要是回忆少年时代的读书生活,阐明读书的特有感受以及读书对自己生活的影响。

2.从课文中的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作者酷爱读书?

作者酷爱读书的描写贯串文章始终:看被孩子们叫作“香烟人”的小画片时的津津有味,看连环画时的废寝忘食,读文艺书籍时的“不求甚解”,读大部头小说时的着迷。从这些地方可以看出作者酷爱读书。

3.作者读过哪些类型的书?

①被孩子们叫作“香烟人”的小画片;

②真正的连环画;

③小镇文化站的文艺书籍;

④学校图书馆古今中外的大部头小说。

4.作者从童年读书、作文中悟出了哪些道理?

①阅读,不仅能扩展想象力,锻炼记忆力,增强理解力,还能提高写作能力。

②作文,首先构思要别出心裁,落笔也要有点与众不同的“鲜味”才好。

③作文,要写真情实感;作文练习,开始离不开借鉴和模仿,但是真正打动人心的东西,应该是自己呕心沥血的创造。

5.作者在童年是怎样读书的?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看叫做“香烟人”的小画片时津津有味;看连环画时废寝忘食;读文艺书籍时不求甚解;读中外名著时如醉如痴。引导学生结合自己读书的体会和方法学习作者写读书笔记:记书中优美的词句,记描写的精彩段落,并在自己的作文中借鉴运用。

八、课文分段

第一部分(1):开篇点题,说明谁对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性。

第二部分(2-6):回忆了“我”童年快乐的读书生活。

第三部分(7-14):写课外书籍给“我”许多营养,特别是对“我”的作文有很大的帮助。

九、课文主题

本文主要回忆了作者少年时代的读书生活,阐明了自己读书的特有感受以及读书对自己生活的影响,表达了作者对书的那份浓厚感情和对阅读的热爱之情,说明了书是人类的精神食粮,是人类文明的“长生果”。

参考答案

参考答案

一、1.略。

2.sòng√ hǔ√ qǐ√ jiào√ yǐn√ lěi√

3.辛酸 教诲 荒唐 无限 烦琐

报刊 衰败 篇章 索然无味

4.顷 倾 忧 犹 遍 篇 载 裁 篇 翩 遇

喻 望 忘 于 与

5.(1)赠送 (2)馈赠 (3)报酬 (4)报偿

6.(1)滚瓜烂熟 (2)心安理得 (3)大显身手

7.(1)这个小图书馆所有的文艺书籍,差不多都被我借阅了。

(2)图书吸引着我。

(3)我的眼睛在一排排花花绿绿的书里急切地寻找。

(4)做笔记锻炼了我的记忆力,也增强了我的理解力。

(5)难道我能心安理得地接受这个赞誉吗?

二、8.示例:手不释卷 废寝忘食 悬梁刺股 闻鸡起舞

9.示例:(1)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2)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10.(1)④(2)①(3)②(4)③

11.示例:不赞成。读书要读健康的书,倘若读不健康的书,反而有害无益。

三、12.(1)冰心 读书 做人处世要独立思考

(2)有志 有识 有恒 清 曾国藩

(3)心到 眼到 口到 心到

(4)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四、(一)13.学习以后经过的时间越长,遗忘得越多。遗忘进程是不均衡的,在识记的最初遗忘最快,以后逐渐缓慢,到了一定时间,几乎就不再遗忘了。

14.示例:应该对刚学过的知识每天及时复习。随着记忆巩固程度的提高,复习次数可以逐渐减少,间隔的时间可以逐渐加长。

(二)15.空洞√ 贫乏√ 着急√ 果然√

16.无论 都

17.花费;耗费。

18.还要养成记读书笔记的习惯,可以做摘抄,记提要,也要写心得,记体会

19.多读 多写 多读

20.略。

五、21.思路点拨:写一写你与书之间的故事,可以写读书给你带来的快乐,也可以写读书使你发生的变化,还可以介绍你读书的好方法等等,表达自己对读书的热爱。  例文略。

参考答案

一、略。

二、

三、烦琐 质朴 偷窥 自作多情 恒心 辛酸 缺点 一知半解

四、浮 联 索 然 安 得 滚 烂 饥 渴

毫 豫 如 如 倾 盆 囫 囵 倾盆大雨

如饥似渴 如醉如痴 滚瓜烂熟 毫不犹豫

五、1.不仅 还 2.无论 都

3.因为 所以 4.虽然 但是

六、1.图书吸引着我。

2.示例:一本你喜爱的书就是一位良师,也是一位无所不谈的益友。

3.图书角有《儿童文学》《少年文艺》等课外书。

七、1.心到 眼到 口到 心到

2.读万卷书 下笔如有神

3.全世界的营养品 4.志 识 恒

5.敏而好学 论语 要谦虚好问,不以向地位比自己低,知识比自己少的人请教为可耻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八、1.×2.√3.×4.√5.√

九、示例:开卷有益 增长知识 提高写作水平

过于沉迷课外书会影响学习 不良书籍会影响我们的健康成长

十、1.吃了可以使人长生不老的果子 具有丰富营养的书籍 书 B

2.我每忆及少年时代,就禁不住涌起愉悦之情。

3.A4.(1)×(2)×

5.示例:我们的良师益友 我们前进路上的明灯

十一、1.

2.B3.④①②③

4. 一本你喜爱的书就是一位朋友,也是一处你随时想去就去的故地。

5.示例:每个人读同一本书时的反应、理解、感受等都是不同的。

十二、略。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