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星座 > 巨蟹座

餐的部首是什么(残的部首是什么偏旁)

时间:2024-01-14 23:07:50 作者:及時行樂 来源:网络

本文目录一览:

“死”字里有个“夕”,是不是“夕”多了就会害死人?

汉字有三千多年的历史,光看现代字形往往看不出造字的理据。

就拿“死”字举个例子:一个“一”;一个“夕”;再加一个“匕”。

开开脑洞,“匕”也许是杀人的匕首吧;可“一”和“夕”为啥也能表示死呢?难道说,不仅“夕”多了会拼死人,一个“夕”也这样危险吗?

其实,如果我们追溯“死”字的历史,就会知道,这个字其实没有“夕”,也没有“匕”。它本来是左右结构的字,左边其实是一个“歹”,右边是一个“人”。

这里的“歹”念è,单写的话应该写成“歺”。许慎《说文解字》对“死”的字形解释就是“从‘歺’、从‘人’”。

许慎《说文解字》对“死”的字形解释就是“从‘歺’、从‘人’” | 汲古阁本《说文解字》书影

蓝框框里的都是“死”。显而易见,在小篆时代,“死”还是个左右结构的字。后来,“歺”最上面的那一横仗着没人管它,肆无忌惮地越拉越长,逐渐侵入右边,压住了右边的“人”,变成了后来的“死”字。

“歺”最上面的那一横仗着没人管它,肆无忌惮地越拉越长,就变成了“死” | 东汉《曹全碑》拓片(局部)

歹:三字同形连连看

现在我们大多数人面对“歹”字,可能只能读出dǎi这一个音。不过,从汉字系统来讲,“歹”至少有三个常见来源。

“歹”的三个常见来源 | 作者制

歺(è)

“歺”是现在大部分“歹字旁”的起源。除了“死”以外,像什么“残害弱者”的“残”,“殊为无耻”的“殊”,“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的“殃”,还有“殡”“殁”“殇”等一大堆不太吉利的常用字,里面的歹字旁其实都是“歺”。

《说文解字》对于“歺”的解释是:“歺,

骨之残也,从半‘冎’。”

”其实就是“列”(“裂”),“冎”是“骨”字的初文(就是说“骨”字最初写成“冎”,后人写得更复杂,变身成“骨”)。说白了就是:“歺”这个字很简单,就是把“冎”劈一半,剩一半。

《说文解字》的作者许慎,江湖人称“五经无双”,学问确实了得。而且此书“去古未远”,是我们了解汉字造字理据的重要参考资料。可是,具体到“歺”这个字,我们总难免感慨一句:他的脑洞未免有点大。

从《说文》小篆来看,“冎”的小篆字形是——

目测再怎么切一半也切不出“歺”的小篆字形[1]——

要是再上推到它们的甲骨文字形——

与——

它们之间的差距可就更远了。

现代文字学家裘锡圭老师考证后认为,“歺”的甲骨文字形是——

应该是铲子、铜锹一类的挖地工具。[2]不管挖地的技术有多强,挖地时总要切分土壤,所以“歺”作形旁时便有象征分离的潜质。

出于实实在在的表意需求,汉字中总要有偏旁表示破坏、伤害一类的意思。这口黑锅摆在这,早晚得有偏旁来背。而“歺”表示挖土工具,就是个非常理想的工具人字。

于是,从“分类”的意思进一步引申,“歺”成了与破坏、伤害、死亡一类的意思有关的偏旁部首。[3]“死”的左半边就是这么来的。

顺带一说,至今保留了“歺”的字形的“餐”字,它上边的(cán)——

就是挖掘、疏通一类的意思。在“餐”字里,这个字是个声旁。

(liè)

还有少数的“歹字旁”与“歺”没有关系,比如“列”和包含“列”的那些字。“列”字里的“歹”最初应该写成——

我们暂时还不知道这个字是怎么造出来的。现代文字学家蒋玉斌老师在甲骨文中找到了两句“

风”,对应着传世文献中的“烈风”,译成现代汉语就是狂风。[4]

在古人眼里,“烈风”不止是一种自然现象。《论语·乡党》中说孔子“迅雷风烈,必变”,碰到狂风、响雷就要“变”。具体怎么变呢?

《礼记·玉藻》给咱们举了个例子:“若有疾风、迅雷、甚雨,则必变。虽夜必兴,衣服、冠而坐”。躺在床上睡大觉,忽闻雷声夺命call。马上起来穿正装,争分夺秒快坐好。古人觉得,这样才足以体现对老天爷的恭敬。

古人觉得,这样才足以体现对老天爷的恭敬 |《古逸丛书三编》影印淳熙四年抚州公使库刊本《礼记》书影

“歺”和这个字——

的来源不同,不过在后世文字里,一点一点混为一谈,大部分时候都变成了“歹”字旁。不过“歹徒”的“歹”却和它们俩都没关系。

歹(dǎi)

读dǎi 的“歹”属于汉字大家族里的年轻一代。过去有的文献认为,“歹”最早出现在一千一百多年以前的残唐、五代时期。[5]

在文字的世界里,按说这已经算是相当年轻了,毕竟咱们日常接触的绝大多数汉字,追根溯源的话,动不动就有两三千年的历史。可是大部分学者还是觉得,“歹”字还可以更年轻一些,最早也只能推到距今不足八百年的南宋末年。[6]

一般认为,“歹”本来是从蒙古语借来的单词。[7][8][9]南宋时期有个人叫彭大雅,他出使蒙古以后写了本书叫《黑鞑事略》。书里记录,蒙古人“言及饥寒艰苦者,谓之‘䚟’(dǎi)”。书中还有一条注释:“䚟者,不好之谓。”简单来讲:蒙古人嘴里的“䚟”就是“不好”的意思。

“䚟”是个生僻字,其实原本是角的意思,读起来和“歹”同音。当然,用在这里只是一个记音字。就好像有人把English写成“英格力士”,这和“大力士”的本义没什么关系。

到了元朝以后,那个表示“不好”的蒙古语单词很快就完全融入了汉语大家庭,就连《大宋宣和遗事》《新编五代史平话》这种非常接地气的通俗文学作品中,都有了它的身影。

那么,古人为什么非要把这个词写成“歹”呢?学者们有一个大胆的猜想:“歹”的字形很可能来自藏文字母“ད”。[7][8][9]

“歹”字一开始一般写成——

和ད比长相,确实很像一家人。除了长得像,读音也有关系,ད这个字母的发音正好就是汉语拼音方案的d。您说巧不巧?

当然,做血缘鉴定,要想定案,不能只靠这些表面上的相似性,关键还得看意思。可ད只是个字母嘛,字母能有什么意思呢?关于这个问题,学者们也有个猜想。

我们知道,最开始的时候,蒙古是没有文字的。很多蒙古人都喜欢用藏文。后来忽必烈让人创造八思巴字母,依据的就是藏文。所以就有学者猜测,也许在八思巴文普及开以前,蒙古人也曾用单个藏文字母ད来代表那个表示不好的词。[10]

忽必烈让人创造八思巴字母,依据的就是藏文 | Wikipedia

这个用法流传到汉地,就变成了——

这种猜测存在一些旁证,不过到目前为止,证据还不算完全充分。所以这个问题还需要学者们继续探索。

按照这种主流看法,

的字形来自字母,长得确实有点怪怪的。正好,汉字中有个长得差不多的常用偏旁写作“歹”。受其影响,古人笔下的这个字就慢慢变成了“歹”。

“歹”只有四画,写起来很省事,而“䚟”的笔画要多上好几倍,于是受到了嫌弃,到了现代已经没多少人认识了。不过,考虑到“歹”的意思是“不好”,大概“䚟”字也不会为此而伤心吧。

匕:一个“人”字七十二变

前面写了这么多,重点都在讲“死”字左边的“歹”是什么、不是什么。现在我们再回过头来看右边那个“匕”。

咱们一开头引用的《说文解字》已经说了,这个“匕”也不是现在那个单写的“匕”,而是“人”的变形。

现代汉字中,“人”字旁擅长七十二变,花样很多。如果人字旁待在字形的右半边,往往会变成“匕”或者“七”。

比如说“北”“比”和“化”这三个字,它们仨的左右两边其实都是“人”。其中“北”是背对背的两个人(也就是“背”,现代的“背”字是从“北”分化出来的);“比”是反过来,一个人面向另一个人的后背(借由跟从表示亲密);“化”很奇怪,它是一正一反,屁股对着屁股,腿贴着对方后背的两个“人”(传统上有人认为“化”是生下一个头下脚上枕前位的小宝宝,不过现在一般觉得这个字没这么复杂,就是把“人”正正反反写一写体现千变万化而已)。

甲骨文中的“北”“比”和“化”字 | 作者绘

总结下来,“死”的左边是表示伤害或死亡的“歺”,右边是个“人”。

要知道,人受伤害便可能会死。

参考文献

[1] 林义光《文源》(上海:中西书局.2012: 140. )

[2] 裘锡圭《公盨铭文考释》,见《裘锡圭学术文集·金文及其他古文字卷》(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2: 149. )

[3] 季旭升《说文新证》(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10: 340.)

[4] 蒋玉斌 《释甲骨文“烈风”——兼说“”形来源》,见《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2015(00):87-92. )

[5] 徐时仪《古白话词汇研究论稿》(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 140.)

[6] 蒋冀骋《敦煌文献研究》(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225-226.)

[7] 徐复 《歹字源出藏文说》,见《徐复语言文字学丛稿》(江苏:江苏古籍出版社.1990: 12-13.)

[8] 徐复 《歹字形声义及其制作年代》,见《徐复语言文字学丛稿》(江苏:江苏古籍出版社.1990: 26-29.)

[9] 李思纯《说歹》,见《江村十论》(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57: 24-35.)

[10] 霍帆 《现代通用汉字源流研究》(南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9:121 .)

作者:清洁工

编辑:八云

本文来自果壳,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如有需要请联系sns@guokr

“死”字里有个“夕”,是不是“夕”多了就会害死人?

汉字有三千多年的历史,光看现代字形往往看不出造字的理据。

就拿“死”字举个例子:一个“一”;一个“夕”;再加一个“匕”。

开开脑洞,“匕”也许是杀人的匕首吧;可“一”和“夕”为啥也能表示死呢?难道说,不仅“夕”多了会拼死人,一个“夕”也这样危险吗?

其实,如果我们追溯“死”字的历史,就会知道,这个字其实没有“夕”,也没有“匕”。它本来是左右结构的字,左边其实是一个“歹”,右边是一个“人”。

这里的“歹”念è,单写的话应该写成“歺”。许慎《说文解字》对“死”的字形解释就是“从‘歺’、从‘人’”。

许慎《说文解字》对“死”的字形解释就是“从‘歺’、从‘人’” | 汲古阁本《说文解字》书影

蓝框框里的都是“死”。显而易见,在小篆时代,“死”还是个左右结构的字。后来,“歺”最上面的那一横仗着没人管它,肆无忌惮地越拉越长,逐渐侵入右边,压住了右边的“人”,变成了后来的“死”字。

“歺”最上面的那一横仗着没人管它,肆无忌惮地越拉越长,就变成了“死” | 东汉《曹全碑》拓片(局部)

歹:三字同形连连看

现在我们大多数人面对“歹”字,可能只能读出dǎi这一个音。不过,从汉字系统来讲,“歹”至少有三个常见来源。

“歹”的三个常见来源 | 作者制

歺(è)

“歺”是现在大部分“歹字旁”的起源。除了“死”以外,像什么“残害弱者”的“残”,“殊为无耻”的“殊”,“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的“殃”,还有“殡”“殁”“殇”等一大堆不太吉利的常用字,里面的歹字旁其实都是“歺”。

《说文解字》对于“歺”的解释是:“歺,

骨之残也,从半‘冎’。”

”其实就是“列”(“裂”),“冎”是“骨”字的初文(就是说“骨”字最初写成“冎”,后人写得更复杂,变身成“骨”)。说白了就是:“歺”这个字很简单,就是把“冎”劈一半,剩一半。

《说文解字》的作者许慎,江湖人称“五经无双”,学问确实了得。而且此书“去古未远”,是我们了解汉字造字理据的重要参考资料。可是,具体到“歺”这个字,我们总难免感慨一句:他的脑洞未免有点大。

从《说文》小篆来看,“冎”的小篆字形是——

目测再怎么切一半也切不出“歺”的小篆字形[1]——

要是再上推到它们的甲骨文字形——

与——

它们之间的差距可就更远了。

现代文字学家裘锡圭老师考证后认为,“歺”的甲骨文字形是——

应该是铲子、铜锹一类的挖地工具。[2]不管挖地的技术有多强,挖地时总要切分土壤,所以“歺”作形旁时便有象征分离的潜质。

出于实实在在的表意需求,汉字中总要有偏旁表示破坏、伤害一类的意思。这口黑锅摆在这,早晚得有偏旁来背。而“歺”表示挖土工具,就是个非常理想的工具人字。

于是,从“分类”的意思进一步引申,“歺”成了与破坏、伤害、死亡一类的意思有关的偏旁部首。[3]“死”的左半边就是这么来的。

顺带一说,至今保留了“歺”的字形的“餐”字,它上边的(cán)——

就是挖掘、疏通一类的意思。在“餐”字里,这个字是个声旁。

(liè)

还有少数的“歹字旁”与“歺”没有关系,比如“列”和包含“列”的那些字。“列”字里的“歹”最初应该写成——

我们暂时还不知道这个字是怎么造出来的。现代文字学家蒋玉斌老师在甲骨文中找到了两句“

风”,对应着传世文献中的“烈风”,译成现代汉语就是狂风。[4]

在古人眼里,“烈风”不止是一种自然现象。《论语·乡党》中说孔子“迅雷风烈,必变”,碰到狂风、响雷就要“变”。具体怎么变呢?

《礼记·玉藻》给咱们举了个例子:“若有疾风、迅雷、甚雨,则必变。虽夜必兴,衣服、冠而坐”。躺在床上睡大觉,忽闻雷声夺命call。马上起来穿正装,争分夺秒快坐好。古人觉得,这样才足以体现对老天爷的恭敬。

古人觉得,这样才足以体现对老天爷的恭敬 |《古逸丛书三编》影印淳熙四年抚州公使库刊本《礼记》书影

“歺”和这个字——

的来源不同,不过在后世文字里,一点一点混为一谈,大部分时候都变成了“歹”字旁。不过“歹徒”的“歹”却和它们俩都没关系。

歹(dǎi)

读dǎi 的“歹”属于汉字大家族里的年轻一代。过去有的文献认为,“歹”最早出现在一千一百多年以前的残唐、五代时期。[5]

在文字的世界里,按说这已经算是相当年轻了,毕竟咱们日常接触的绝大多数汉字,追根溯源的话,动不动就有两三千年的历史。可是大部分学者还是觉得,“歹”字还可以更年轻一些,最早也只能推到距今不足八百年的南宋末年。[6]

一般认为,“歹”本来是从蒙古语借来的单词。[7][8][9]南宋时期有个人叫彭大雅,他出使蒙古以后写了本书叫《黑鞑事略》。书里记录,蒙古人“言及饥寒艰苦者,谓之‘䚟’(dǎi)”。书中还有一条注释:“䚟者,不好之谓。”简单来讲:蒙古人嘴里的“䚟”就是“不好”的意思。

“䚟”是个生僻字,其实原本是角的意思,读起来和“歹”同音。当然,用在这里只是一个记音字。就好像有人把English写成“英格力士”,这和“大力士”的本义没什么关系。

到了元朝以后,那个表示“不好”的蒙古语单词很快就完全融入了汉语大家庭,就连《大宋宣和遗事》《新编五代史平话》这种非常接地气的通俗文学作品中,都有了它的身影。

那么,古人为什么非要把这个词写成“歹”呢?学者们有一个大胆的猜想:“歹”的字形很可能来自藏文字母“ད”。[7][8][9]

“歹”字一开始一般写成——

和ད比长相,确实很像一家人。除了长得像,读音也有关系,ད这个字母的发音正好就是汉语拼音方案的d。您说巧不巧?

当然,做血缘鉴定,要想定案,不能只靠这些表面上的相似性,关键还得看意思。可ད只是个字母嘛,字母能有什么意思呢?关于这个问题,学者们也有个猜想。

我们知道,最开始的时候,蒙古是没有文字的。很多蒙古人都喜欢用藏文。后来忽必烈让人创造八思巴字母,依据的就是藏文。所以就有学者猜测,也许在八思巴文普及开以前,蒙古人也曾用单个藏文字母ད来代表那个表示不好的词。[10]

忽必烈让人创造八思巴字母,依据的就是藏文 | Wikipedia

这个用法流传到汉地,就变成了——

这种猜测存在一些旁证,不过到目前为止,证据还不算完全充分。所以这个问题还需要学者们继续探索。

按照这种主流看法,

的字形来自字母,长得确实有点怪怪的。正好,汉字中有个长得差不多的常用偏旁写作“歹”。受其影响,古人笔下的这个字就慢慢变成了“歹”。

“歹”只有四画,写起来很省事,而“䚟”的笔画要多上好几倍,于是受到了嫌弃,到了现代已经没多少人认识了。不过,考虑到“歹”的意思是“不好”,大概“䚟”字也不会为此而伤心吧。

匕:一个“人”字七十二变

前面写了这么多,重点都在讲“死”字左边的“歹”是什么、不是什么。现在我们再回过头来看右边那个“匕”。

咱们一开头引用的《说文解字》已经说了,这个“匕”也不是现在那个单写的“匕”,而是“人”的变形。

现代汉字中,“人”字旁擅长七十二变,花样很多。如果人字旁待在字形的右半边,往往会变成“匕”或者“七”。

比如说“北”“比”和“化”这三个字,它们仨的左右两边其实都是“人”。其中“北”是背对背的两个人(也就是“背”,现代的“背”字是从“北”分化出来的);“比”是反过来,一个人面向另一个人的后背(借由跟从表示亲密);“化”很奇怪,它是一正一反,屁股对着屁股,腿贴着对方后背的两个“人”(传统上有人认为“化”是生下一个头下脚上枕前位的小宝宝,不过现在一般觉得这个字没这么复杂,就是把“人”正正反反写一写体现千变万化而已)。

甲骨文中的“北”“比”和“化”字 | 作者绘

总结下来,“死”的左边是表示伤害或死亡的“歺”,右边是个“人”。

要知道,人受伤害便可能会死。

参考文献

[1] 林义光《文源》(上海:中西书局.2012: 140. )

[2] 裘锡圭《公盨铭文考释》,见《裘锡圭学术文集·金文及其他古文字卷》(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2: 149. )

[3] 季旭升《说文新证》(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10: 340.)

[4] 蒋玉斌 《释甲骨文“烈风”——兼说“”形来源》,见《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2015(00):87-92. )

[5] 徐时仪《古白话词汇研究论稿》(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 140.)

[6] 蒋冀骋《敦煌文献研究》(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225-226.)

[7] 徐复 《歹字源出藏文说》,见《徐复语言文字学丛稿》(江苏:江苏古籍出版社.1990: 12-13.)

[8] 徐复 《歹字形声义及其制作年代》,见《徐复语言文字学丛稿》(江苏:江苏古籍出版社.1990: 26-29.)

[9] 李思纯《说歹》,见《江村十论》(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57: 24-35.)

[10] 霍帆 《现代通用汉字源流研究》(南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9:121 .)

作者:清洁工

编辑:八云

本文来自果壳,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如有需要请联系sns@guokr

每日一字:旧

很多人都收藏着一些不舍得丢弃的旧物:有的可能是一幅画的记忆,有的可能是一片叶子的情怀,有的可能是一张老照片的故事……它们安静地被收藏在某个角落,记录着一段往事,一段光阴,一段难忘的回忆。

旧的繁体字为舊,表陈旧之意,与新相对。《说文解字》中说:“舊,鴟畱。畱,留也。从萑,臼声。”鴟名叫鸱鸺,是猫头鹰的一种;畱是留的异体字。许慎认为舊就是鴟这种鸟停留的意思。那么,猫头鹰在巢上,应如何会意?又如何引申出与“新”相对的“旧”的义项?闻一多先生考证后的解释,大意是:古人有一种捕鸟的方法,是取鸱鸺一只,“折其大羽,绊其两足,以为媒,张罗其旁,众鸟聚矣”。以鸟诱鸟,对被引入罗网的新鸟而言,巢里的这只“媒”鸟就是“舊”鸟了。这种解释有些牵强,因此后来也有学者认为实际上二者根本没有什么关系,只是因为表示“陈旧”之意的字跟表示猫头鹰的“舊”读音相同,结果古人就借用“舊”来表示“陈旧”之意。这种方法,就是造字六法(象形、指示、会意、形声、假借、转注)中的“假借”。许慎说得很明白,“假借者,本无其字,依声托事”。

说到旧物,《红楼梦》第三十四回有这样一个有意思的情节:宝玉挨了打,躺在床上无法起身,担心黛玉为自己太过动情伤心,于是托晴雯去看望哭成泪人的黛玉,捎给了她两块旧手帕。这使得单纯直性的晴雯很不理解,拿两条旧手帕给挑剔的黛玉,这不是找骂吗?然而宝玉也不解释,只笑道:“你放心,他自然知道。”后来黛玉收到这份特殊礼物时的表现也很有意思,她本以为定是宝玉从别处得来了上好的手帕子,当成稀罕物差晴雯殷勤地送来,于是就当即谢绝了。但是听晴雯说“不是新的,就是家常旧的”,于是她暗自“细心搜求,思忖一时,方大悟过来”,然后连忙收下了手帕。

黛玉恍然大悟到的内容,作者故意没有明言,而懂情之人自会懂--一方素帕寄相思,这两条用旧的帕子裹着宝玉素日的温度与关怀,漫布着独属于他的气息,成为黛玉内心最脆弱时最实在的陪伴。

当然,以旧为贵的不仅是黛玉,《诗经·绿衣》中的“绿兮衣兮,绿衣黄里。心之忧矣,曷维其已”,就是从一件平凡普通的旧衣开始叹咏。斯人已逝,一件妻子留下的旧衣就成了维系过去与现在、维系亡者与生者之间的珍贵纽带,成为诗人抱在怀中撂不开手的至宝。此时是:人不如故,物不如旧。正如白居易在《长恨歌》里所说,“惟将旧物表深情”,旧物里满含的,是两人一同走过的回忆,是往昔逝去不再的时光,是光阴里的柔情与岁月里的相思,还有故事中的美好和分离……正因有了人与时间的寄托,物件越旧,便越具深情。

从古至今,不仅是《诗经》《红楼梦》,无论是西方还是东方,无论是浪漫主义还是现实主义,很多文学作品都弥漫着怀旧的气息,都表现出对故人、对曾经、对情感、对生命的深深眷恋。屈原的《离骚》,堪称伟大的浪漫主义抒情诗作,其内容恰恰是回顾生平,包括少年的憧憬、青年的艰难、壮年的悲愤;鲁迅在《呐喊》自序中也有这样的描述:“所谓回忆者,虽说可以使人欢欣,有时也不免使人寂寞,使精神的丝缕还牵着已逝的寂寞的时光,又有什么意味呢,而我偏苦于不能全忘却,这不能全忘的一部分,到现在便成了《呐喊》的来由。”

文学作品中的怀旧,正是用来与流逝的时间抗争的。因而,它不是简单的昨日重现,而是经过漫长的过滤之后,留下的那些最让人心动的往事片段。然而,旧与新,往昔与现在,却从来不是敌对状态,它们在时光的行程中互相辨认,最后以美为依归。因此,无论是以“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来怀念亡妻韦从的元稹,还是以“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来怀念亡妻王弗的苏轼,又或是以“梦好难留,诗残莫续,赢得更深哭一场……真无奈,倩声声邻笛,谱出回肠”来怀念亡妻卢氏的纳兰性德,都没有沉溺于旧人、旧情中不能自拔,而是随着时间的流逝走出旧日回忆,开始了新的生活。这或许会让向往从一而终完美爱情的后人有些许失望,认为那些诗人们既然感情已分散给新人,又何必念念不忘于旧人,细细描摹着往昔呢?或许是因为,忆旧与求新,都是情感的珍贵。所谓怀旧,既是留住过去的美好,更是在“旧”时光中找寻、积攒生活的“新”力量。从这个意义上说,旧又是新一站的起航。怀念过去,面向未来,不辜负把握幸福的能力,这本就是爱的愿望。(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郝思斯)

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每日一字:旧

很多人都收藏着一些不舍得丢弃的旧物:有的可能是一幅画的记忆,有的可能是一片叶子的情怀,有的可能是一张老照片的故事……它们安静地被收藏在某个角落,记录着一段往事,一段光阴,一段难忘的回忆。

旧的繁体字为舊,表陈旧之意,与新相对。《说文解字》中说:“舊,鴟畱。畱,留也。从萑,臼声。”鴟名叫鸱鸺,是猫头鹰的一种;畱是留的异体字。许慎认为舊就是鴟这种鸟停留的意思。那么,猫头鹰在巢上,应如何会意?又如何引申出与“新”相对的“旧”的义项?闻一多先生考证后的解释,大意是:古人有一种捕鸟的方法,是取鸱鸺一只,“折其大羽,绊其两足,以为媒,张罗其旁,众鸟聚矣”。以鸟诱鸟,对被引入罗网的新鸟而言,巢里的这只“媒”鸟就是“舊”鸟了。这种解释有些牵强,因此后来也有学者认为实际上二者根本没有什么关系,只是因为表示“陈旧”之意的字跟表示猫头鹰的“舊”读音相同,结果古人就借用“舊”来表示“陈旧”之意。这种方法,就是造字六法(象形、指示、会意、形声、假借、转注)中的“假借”。许慎说得很明白,“假借者,本无其字,依声托事”。

说到旧物,《红楼梦》第三十四回有这样一个有意思的情节:宝玉挨了打,躺在床上无法起身,担心黛玉为自己太过动情伤心,于是托晴雯去看望哭成泪人的黛玉,捎给了她两块旧手帕。这使得单纯直性的晴雯很不理解,拿两条旧手帕给挑剔的黛玉,这不是找骂吗?然而宝玉也不解释,只笑道:“你放心,他自然知道。”后来黛玉收到这份特殊礼物时的表现也很有意思,她本以为定是宝玉从别处得来了上好的手帕子,当成稀罕物差晴雯殷勤地送来,于是就当即谢绝了。但是听晴雯说“不是新的,就是家常旧的”,于是她暗自“细心搜求,思忖一时,方大悟过来”,然后连忙收下了手帕。

黛玉恍然大悟到的内容,作者故意没有明言,而懂情之人自会懂--一方素帕寄相思,这两条用旧的帕子裹着宝玉素日的温度与关怀,漫布着独属于他的气息,成为黛玉内心最脆弱时最实在的陪伴。

当然,以旧为贵的不仅是黛玉,《诗经·绿衣》中的“绿兮衣兮,绿衣黄里。心之忧矣,曷维其已”,就是从一件平凡普通的旧衣开始叹咏。斯人已逝,一件妻子留下的旧衣就成了维系过去与现在、维系亡者与生者之间的珍贵纽带,成为诗人抱在怀中撂不开手的至宝。此时是:人不如故,物不如旧。正如白居易在《长恨歌》里所说,“惟将旧物表深情”,旧物里满含的,是两人一同走过的回忆,是往昔逝去不再的时光,是光阴里的柔情与岁月里的相思,还有故事中的美好和分离……正因有了人与时间的寄托,物件越旧,便越具深情。

从古至今,不仅是《诗经》《红楼梦》,无论是西方还是东方,无论是浪漫主义还是现实主义,很多文学作品都弥漫着怀旧的气息,都表现出对故人、对曾经、对情感、对生命的深深眷恋。屈原的《离骚》,堪称伟大的浪漫主义抒情诗作,其内容恰恰是回顾生平,包括少年的憧憬、青年的艰难、壮年的悲愤;鲁迅在《呐喊》自序中也有这样的描述:“所谓回忆者,虽说可以使人欢欣,有时也不免使人寂寞,使精神的丝缕还牵着已逝的寂寞的时光,又有什么意味呢,而我偏苦于不能全忘却,这不能全忘的一部分,到现在便成了《呐喊》的来由。”

文学作品中的怀旧,正是用来与流逝的时间抗争的。因而,它不是简单的昨日重现,而是经过漫长的过滤之后,留下的那些最让人心动的往事片段。然而,旧与新,往昔与现在,却从来不是敌对状态,它们在时光的行程中互相辨认,最后以美为依归。因此,无论是以“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来怀念亡妻韦从的元稹,还是以“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来怀念亡妻王弗的苏轼,又或是以“梦好难留,诗残莫续,赢得更深哭一场……真无奈,倩声声邻笛,谱出回肠”来怀念亡妻卢氏的纳兰性德,都没有沉溺于旧人、旧情中不能自拔,而是随着时间的流逝走出旧日回忆,开始了新的生活。这或许会让向往从一而终完美爱情的后人有些许失望,认为那些诗人们既然感情已分散给新人,又何必念念不忘于旧人,细细描摹着往昔呢?或许是因为,忆旧与求新,都是情感的珍贵。所谓怀旧,既是留住过去的美好,更是在“旧”时光中找寻、积攒生活的“新”力量。从这个意义上说,旧又是新一站的起航。怀念过去,面向未来,不辜负把握幸福的能力,这本就是爱的愿望。(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郝思斯)

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田英章毛笔楷书《偏旁部首·食字旁》

田英章毛笔楷书偏旁部首之食字旁:“饣”。

今天,继续分享偏旁部首:食字旁。如图:

首撇起笔平切,稍重,然后转锋向下行笔,撇身稍直;捺笔写成反捺,从撇笔的撇脖处起笔,角度比撇笔略平,收笔稍重;下面“良”字整体上靠,上收下展。点笔重心与上面撇捺交叉处直对,横折抗肩上行,过点笔后即顿笔写竖,勿长,稍左斜;中间小横勿长,抗肩圆收,底横抗肩上行,间距相等,收笔托住右竖;竖提起笔挡住横折的起笔,稍重,略左斜,到位后笔锋稍往左带,然后顿笔向右上写提;撇笔高起,勿重,角度稍立;最后捺笔写成反捺,从撇笔的尾部处起笔,渐重,行笔走向与上部反捺不同。“食”部在汉字左侧时,整体以斜取势,两个捺笔写成点笔,以避让右部。

具体字例:

馒 mán

馆 guǎn

饱 bǎo

饼 bǐng

餐 cān

馋 chán

饿 è

饭 fàn

饥 jī

饺 jiǎo

饶 ráo

饰 shì

饮 yǐn

字例打印本:

字例描红本: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