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八字 > 出生命理

一颗印(一颗印建筑)

时间:2024-01-16 15:15:12 作者:牛奶煮萝莉 来源:网友投稿

本文目录一览:

“一颗印”:云南传统民居的艺术瑰宝与现代启示

“一颗印”是云南滇中地区的一种传统民居,其典型特征主要体现在建筑平面组合、空间特征、构架应用和文化表征等方面。这种民居的宅基方正紧凑,墙身高峻封闭,窗洞甚少,天井位居中央,因整体如旧时官印而得名。它是云南传统合院式民居的一种典型范例,集中分布在以昆明为主的滇中地区。

“一颗印”被认为是云南传统民居中最简单、最基本也最实用的合院民居之一。这种合院式民居朴实坚固,外形方正对称。入口大门多在正立面居中设置,正房和厢房以硬山屋面为主,且厢房屋面多为长短坡,长坡向内短坡向外。宅院的整体建筑形态具有很强的封闭性、向心性和安全性。

“一颗印”的平面布置,一般为正房三间,其中堂屋居中,左右为卧室。与卧室相对应的两侧厢房对称设置,各为两开间,常用作厨房或杂物间。厢房进深略小于正房次间面宽,通过与正房前廊两侧夹设的楼梯紧密连接,同时又与入口处的八尺倒座连为一体,围合成一个天井较小的院落。这样的典型格局,在昆明常被称为“三间四耳倒八尺”。而与之相近的还有“半颗印”、“三间两耳”“三间四耳”等平面类型。

“一颗印”除了它易于识别、方正如印的形态特征以外,其精华更在于其建筑内部空间处理的巧妙。正房、厢房与倒座各层屋面的相互穿插,将整个建筑空间组合发挥到了极致,充分体现出经济性与灵活性的特点。

“一颗印”的传统民居在历史的演变中逐渐消失,但其鲜明的地域性、广泛的适应性、灵活变通性以及独特的建构技艺仍然值得我们去研究和传承。通过对“一颗印”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尊重各地区的传统民居文化,同时也可以从中汲取建筑艺术的精髓,为我们的建筑创作提供灵感和借鉴。

它不仅体现了当地人民的生活智慧和生活方式,也展现了他们在艰难环境中的创造力和审美追求。同时,这种传统建筑技艺和风格对现代建筑和城市规划也具有深远的启示意义。

“一颗印”民居的特色首先体现在它的建筑布局上。正房三间,左右对称的厢房使整个建筑格局紧凑而完整。这种布局适应了云南的多山、多水的自然环境,彰显了当地人民对空间利用的高度重视和对自然环境的尊重。另外,封闭的建筑形态和中央的天井设计不仅提供了宜人的居住环境,也体现了当地人民的安全意识和向心性。

在建筑结构上展现了极高的技艺和独特的审美。硬山式的屋面结构坚固耐用,既适应当地气候条件,又增加了建筑的美观性。同时,穿斗式木构架的运用,使房屋在有限的空间内实现了较大的跨度,显示了建筑技艺的精湛。

更为重要的是,“一颗印”民居体现了一种与自然和谐共生、注重人文关怀的建筑理念。无论是在选材上,还是在使用功能上,“一颗印”都充分考虑了当地的气候特点、生活习惯和人际交往需求。这种理念在现代社会越来越受到重视,成为我们研究和传承“一颗印”民居的重要价值。

面对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我们更应珍视和挖掘“一颗印”民居这样的传统建筑文化。这不仅是对历史和传统的尊重,更是对未来建筑发展的期许和启示。通过深入研究和传承“一颗印”的建筑技艺和理念,我们可以为现代建筑创作提供更多的灵感和启示,为构建具有地域特色和人文关怀的现代城市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杨大禹 ,王玲,滇中"一颗印"传统民居的源流追溯,建筑遗产2022年第2期

学习人民币收藏知识,一张5000元面值人民币,第一版人民币蒙古包

#头条创作挑战赛#点击头像点击合集查看更多货币知识

第一版人民币暗记、版别、票样、价格知识大全

第一版人民币 面值:伍仟圆(第三款)

主题:蒙古包

第一版人民币 伍仟圆 蒙古包 正面

第一版人民币 伍仟圆 蒙古包 背面

发行时间:1951年5月17日

印刷时间:1951年

停用时间:1955年5月10日

票面尺寸:140*74mm

字冠,号码:三字冠、七号码

冠号:只有一个冠字123

制版单位:北京人民印刷厂(北京印钞厂)

印制单位:北京人民印刷厂

正面主景:骆驼和蒙古包

正面主色:浅绿色、深绿色

背面主景:花符(有蒙文)

背面主色:浅蓝色、深蓝色

印刷工艺:凹印一色、胶印五色

票样参考价:150,000元

正票参考价:

上品:550,000—1,000,000元

中品:350,000—600,000元

下品:190,000—300,000元

特征说明:

无水印票面底纹由曲纹组成本券按照发行量、珍稀度,应该排名第三,但由于本券的好品相存世量,相较于500元瞻德城少得多,因此跻身第二珍。多年来,坊间约定俗成,榜眼地位越来越巩固;经过专家老师多年统计,目前蒙古包面世的数量为186枚。本券是人民币中最先印有少数民族文字的票券,并且多流通于内蒙古和黑龙江地区。暗记如下

A1:票券正面右侧主景蒙古包(如图)中有汉字“中”字暗记;

A2:票券正面右侧主景蒙古包(如图)中有汉字“蒙”字暗记;

B1:票券背面蒙文中(如图)中有数字“5”暗记;

B2:票券背面蒙文中(如图)中有数字“0”暗记;

B3:票券背面蒙文中(如图)中有数字“0”暗记;

B4:票券背面第二个蒙文中(如图)中有数字“0”暗记;

B5:票券背面第三个蒙文中(如图)中有汉字“人”字暗记;

辨别真假券

本券未发现老假票,坊间所见新假,包括低仿和高仿两种,其中高仿杀伤力极强,已有数枚于国内大拍及民间高价成交;有少数入盒票券。

【新假之一:老鹰版】

冠123 No.8625461

淘宝上标售120000元人民币;此类地摊货,经常配以动人的故事,打包出售。

【新假之二:高仿】冠123 No.0352***

【新假之三:高仿】冠123 No.0576

【细节对比】

经过邵老师多年研究,举出了几处分辨办法,尚有其他明显差异之处,考虑到造假者通常比收藏者勤奋,在此有所保留。高档品种,还需仔细辨别,不要盲目依托第三方鉴定评级,练好内功才能增强免疫力,避免损失。

【细节之一】上为高仿,下为真票

【细节之二】上为高仿,下为真票

【细节之三】上为高仿,下为真票

各种版式

【流通券】冠123 No.2805887

新加坡吕荣熙旧藏,邵老师2005年从香港SPINK拍回。

【流通券】冠123 No.8625498

【流通券】冠123 No.0531600

【流通券】冠123 No.1559457

票样

只有双张式一种:无水印。

以市场认可度及价格,当位列第一版人民币票样六珍序列,然而贵的未必珍稀,若从第一版人民币票样版式珍稀度论,蒙古包票样无缘跻身六珍。

【双张式票样】

正面:冠号123 号码0000000;票面左右两边印有红色空心宋体“票样”;反面空白,中间印有红色七位数编号“*******”,细柱体小字号。

背面:票面左右两边印有红色空心宋体“票样”;反面空白,中间印有红色七位数编号“*******”,细柱体小字号。

面:No.0001894 PMG58

背:No.0001894 PMG63

张佐玮先生旧藏

[太阳]

特别补充:本人图片和部分信息来源于网络专家的分析文章,其余均为自己撰写,已发现有其他平台作者直接复制黏贴,转载请注明“今日头条大宁泡哥”谢谢。

鼓励更多年轻人了解历史,展望未来,请给予作者鼓励,欢迎点击头像了解更多纸币知识。

小鼓励:给文章“点赞”、给作者点个“关注”

大鼓励:给文章“点赞”+“收藏”、给作者点个“关注”

爱的鼓励:给文章“点赞”+“收藏” +“评论+转发”、给作者点个“关注”

点击头像—点击合集查看更多货币知识

云南居住情怀——“一颗印”

建筑是一种实体艺术,从它诞生之时起,就伴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而不断演变,成为承载人类文明信息的一种重要载体。特别是带有浓厚地方特色的民居建筑,更是我们了解和研究当地历史及民俗民风的形成、自然环境的变迁、生产力水平、经济发展状况等重要信息的实物证据。因此,世界各国各民族都会把一些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建筑物永久保存下来,作为与先人对话的桥梁,从中去体会领略先辈的智慧和追求。昆明地区的“一颗印”式民居建筑,可以看作一种具有典型地方特色的文化遗产。

昆明“一颗印”式民居大多分布于汉族和白族聚居的坝区较大的自然村落,山区苗族聚居的村落则很少发现,这是通过调查昆明周边近百栋老建筑而发现的一个规律。一颗印,作为昆明民居重要的建筑形式,可见其存在的合理性绝不是由某一个原因形成的,而是经历了上千年的演变过程,一直延续的。

目前我们发现的“一颗印”式建筑基本上多是清代遗留下来的,时期的居其次,新中国成立后就基本不按此建房了,可能再过20年,想要找典型的昆明“一颗印”式民居建筑,就只能通过图片、博物馆展览了。

一颗印式民居是由汉、彝先民共同创造,最早在昆明地区流行起来的“特色品牌”,一颗印式民居的基本规则为“三间两耳倒八尺”。平面近乎正方形,正房三间两层,较高一些,两厢为耳房,耳房就矮一些,这样就组成四合院,中间为一小天井,门廊又称倒座,进深为八尺,所以叫“倒八尺”,整体方形如印章,故称“一颗印”式。

在一颗印中,正房三间的底层中央一间多作客堂,为接待客人用,左右为主人卧室,耳房底层为厨房和猪、马牲畜栏圈,楼上正房中间为祭祀祖宗的祖堂或者是诵经供佛的佛堂,其余房间供住人和储存农作物等。

曾经昆明大街小巷都能见到的“一颗印”,已经早就淡出了人们的视野,或许在城郊、乡下才能更多地见到这最具有昆明味道的民居建筑。而在市区,昆明老街则是凤毛麟角的几个还能见到“一颗印”的地方。

说到“一颗印”式民居建筑,因其建筑院落平面整个呈近乎方形布置,如中国传统之印章,故而冠以其文化意义,用较能表现中国文化传承的印章名称形象的命名。在对沙朗桃园村的“一颗印”式民居建筑进行调查时,其村民均称其祖辈是南京柳树湾高石坎人,是明时随沐英到云南的。

昆明地区的“一颗印”式民居建筑“三间四耳倒八尺”的格局,基本上符合北方庭院式建筑的形式。其纵向布局,左右厢房对称,正房与前面的“倒八尺”前后呼应,正房与厢房高低错落,整个廊形成内部串联,组成了一个封闭的独立空间。这种建筑的布局方式,很适合古代社会昆明汉族居民在物质和精神方面的各种生活要求。

再有“一颗印”式民居建筑平面布局基本呈方形,反映了传统文化中崇“方”的思想观,所以说昆明地区“一颗印”式民居建筑,是内地汉族南迁后将中原的传统建筑文化传播到滇池地区,并根据当地自然环境和气候条件结合起来,而建造的具有昆明地方特色的民居建筑。

汉族的这种“一颗印”式民居建筑,在时光的长河中,渐渐还影响到了生活在周边少数民族的建筑文化,如生活在昆明沙朗等地白族所建的民居建筑。

谈到昆明“一颗印”式民居建筑的形成年代,有众多的说法,一是唐宋时期,昆明从唐人(内地汉人)到昆明开始,即有了“一颗印”式民居建筑。二是元代来的军民所建。三是明朝初年,傅友德、蓝玉、沐英带兵征服

云南时期,其中有一批从北方来的随军工匠,为明军所建的房屋就是“一颗印”式建筑。四是清初吴三桂进军云南,带来了大批的工匠开始建造“一颗印”式建筑。

带着种种疑问,通过对昆明周边现存的“一颗印”式民居建筑进行调查,我们认为,“一颗印”式民居建筑应该是从明始,在汉民族的四合院建筑基础上开始演变,一直到清代早期,才逐渐形成了“三间四耳倒八尺”的基本格局和形制,而后成为一种建筑模式,即昆明地区“一颗印”式民居建筑的形成始于明,成熟定型于清早期。

一颗印里的天井

通过对昆明地区“一颗印”式民居建筑的调查发现,天井作为建筑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受重视程度,往往跟建筑的科学合理布局紧密相连,其建筑形制可以观天井而知。也就是说,只要知道天井的大小,反过来就可以计算出建筑的平面布局模式了。天井通常是方形的,四周有围合建筑物,但昆明地区“一颗印”式民居建筑的天井多为纵向长方形,并不是方方正正的,这和建筑结构构成有很大关系。

一颗印里的瓦当

昆明地区“一颗印”式民居建筑的瓦当图案多为花草纹,几何纹,动物纹、汉字纹、回纹等。瓦当是屋面上覆盖瓦缝的筒瓦其最下面一块圆形的端头装饰,也称“勾头”。据考古调查资料显示,瓦当早在西周晚期就出现了,到秦汉时已很常见。到隋唐时期,其纹饰图案已较为丰富。明清时,瓦当艺术继承了前人的多数图案,但也随着时代的发展演变了许多新的图案,作为各地建筑中瓦当图案又具有一定的地域特色。

近现代名人与一颗印

抗战时期,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三所国内知名高校南迁昆明。成立了闻名世界的国立西南联合大学。1940年,为躲避日机轰炸,闻一多和华罗庚两家人先后在大普吉陈家营杨家宅院内居住,这是一排联排式典型的“一颗印”式民居建筑,三院主人为亲弟兄,昆明周边常见联体式“一颗印”式建筑,有双联式、三联式两种。

双联式“一颗印”式民居建筑

三联式“一颗印”式民居建筑

司家营位于龙头街,抗战时期,居住着许多西南联大师生,闻一多一家于1941年10月初经陈梦家介绍,从谷堆村搬到司家营村一所才建好的一院“一颗印”式民居建筑内居住,房东姓司。二楼正房为闻一多办公室,因条件艰苦,闻一多用裁缝的大案板做书桌,后墙的书架上,堆满了从大普吉清华图书馆运来的书籍,其家人住二楼右侧厢房,朱自清住二楼左侧厢房,闻一多先生则一直住到抗日战争胜利。

可以说,昆明的“一颗印”式建筑中,居住过众多的普通百姓,同时也居住过我国最杰出的科学家、著名教授、文化名人等社会名流,许多研究成果就是在这普通而奇特的建筑中完成的,从这点来说就是一个值得研究的文化现象。

“一颗印”无论是在山区、平坝、城镇、村寨都宜修建。可单幢,也可联幢,可豪华,也能简朴,千百年来是云南地区最普遍、最温馨的平民住宅,随着城市的改扩建,一颗印式的昆明古民居建筑,已经越来越少……

资料来源于网络,如涉及版权,请与编者联系。

建筑知识堂,致力于建筑知识科普。《老建筑的故事》,《今日建筑欣赏》,《师人长技》,《世界各国标志性建筑》等系列在陆续展开中,欢迎关注。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