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民俗 > 指纹命理

金丝楠木棺材(金丝楠木棺材贵吗)

时间:2024-01-17 12:24:40 作者:落荒而逃 来源:网友投稿

本文目录一览:

一口金丝楠木棺材在浙江被挖出,价值千金,专家:一千古谜案解开

在浙江宁波的东钱湖畔,曾有一户名门望族史家,在南宋时期,史家尤其辉煌,总共出过72个进士,更有史浩、史弥远、史嵩之三人当过丞相,四代之中有两人封王,显赫一时。

其中,史嵩之更是权势滔天,曾担任过南宋右丞相兼枢密使,都督两淮、京湖、四川军马。

南宋时期为了对抗北方的蒙古和金国,设立了两淮、京湖、四川三大战区,集结了南宋最精锐的部队,而史嵩之都督三大军区军马,可以说是一手执掌了南宋的精华战力。

但这样一位权柄惊人的南宋丞相,在他去世后却有一桩千古迷案不曾解开,也给历史学家们带来了无穷的困扰,直到史嵩之古墓的发现,才解开了这桩千古迷案。

而在史嵩之的古墓中,还发现了一口珍贵的金丝楠木棺材,可谓价值千金。

发现宋朝古墓葬

在2011年的7月,浙江省宁波市的文物保护部门突然接到了群众的举报,在宁波余姚的河姆渡镇,发现有盗墓贼的活动。

宁波文物部门立刻派出相关人员,赶到了接到举报的河姆渡镇五联村车厩岙地区,这里有一座小山丘叫西天尖。

西天尖虽然不算高大,只有海拔226米,但山势却十分陡峭,只有在东北的山坳里有一片缓坡。

这次发现盗墓贼活动的地方,就在这片缓坡上,它三面环山,背靠西山尖,面朝着终年流淌不息的车厩溪流。

缓坡上地势平稳,上面有着茂密的竹林,土地肥沃,用风水学的眼光来看,算得上是一块风水宝地,符合古人选择上佳墓地的标准,也难怪吸引了盗墓贼前来挖掘。

文物保护人员到了西天尖缓坡上后,就发现竹林中的地上已经被挖了好几个洞,而村民们也赶紧围了上来,七嘴八舌的反映情况。

这片竹林前阵子就有人鬼鬼祟祟的在探路,还趁黑夜来山坡上挖洞,村民们就感觉到有些不对,而这一带一直有着地下藏有古墓的传言,有些见过世面的村识到可能是盗墓贼来了,就连忙阻止了外来人员在山坡上活动,并向政府部门报告。

据见过盗墓贼的村民反映,当时还隐隐约约听到他们说这里有一口极好的棺材,里面的衣服还都很整齐,这样的话说明盗墓贼已经找到了古墓,开始盗取文物了。

来到现场的专家们沿着村民所指的地点进行了勘测,果然发现了盗洞下的古墓,专家们立刻把竹林现场保护起来,并向上级部门汇报请示。

因为古墓已经被盗墓者挖掘过,暴露在外的文物没有保护的话很容易风化损毁,时间已经十分紧迫,国家文物局和浙江省文物局立刻指示宁波当地文物部门及时展开保护性的考古发掘。

在发掘中,才发现这片古墓远比原来所估计的要复杂得多,其中竟有不同朝代的四座古墓。

经过耐心细致的清理保护,这篇土堆的墓葬也被理出了头绪,在土堆的上层有着两座清代时期的坟墓,而在下层,则有两座宋朝时期的古墓。

显然,是这两座宋朝时期的古墓多年后被人遗忘,泥土堆积后深埋在地下,而清朝时,同一位置又被人看中是块风水宝地,在这里埋葬入土。

而在这片墓葬中,最具价值的就是宋朝时期入土的两座古墓了,根据考古学家的鉴定,这是曾任南宋右丞相的史嵩之和他的继世夫人赵氏的合葬墓。

珍贵的金丝楠木棺材

在史嵩之的墓室中,已经被盗墓贼挖开了好几个盗洞,甚至连墓中的棺材上也被打开了一个大洞。

这个大洞是盗墓贼从墓地上方的竹林中挖下来的,穿过墓室周围的石板,直接通到棺材的内部,这样就可以直接盗取棺材中的陪葬物。

万幸的是,因为村民及时的发现举报,宁波文物管理部门迅速进行了保护,史嵩之墓葬中的珍贵文物,还是保留下来许多。

尤其是,史嵩之墓葬中最宝贵的文物,也就是那具被打了一个大洞的棺材,并没有被盗墓贼搬走。

一具木制的棺材,只是用来安葬尸体和陪葬物的器具,为什么会有如此高的价值,在整个史嵩之墓葬发掘的众多文物中,它又为什么被视为是最宝贵的呢?

答案很简单,因为制作这具棺材的材料,是价值千金的金丝楠木,而且还不是部分核心材质由金丝楠木构成,是整个棺材的所有木料都是这种珍贵的木材。

更为罕见的是,历经千年,这个棺材没有腐朽分化,依然整体完整无缺,和宋朝时刚入土的样子没有什么区别。

金丝楠木是一种极为珍贵的木材,这种木材自带着一种淡淡的清香,沁人心脾,而且木料的纹理细腻清晰,带着金丝的波纹,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很高的地位。

金丝楠木从秦汉时期就被使用作为建筑材料,我国秦朝时期修建的著名的阿房宫,史书中就记载着,所有的木料都是楠木。

在唐宋时期,用金丝楠木修建房屋、打造船只、制作家具等就十分流行,这种木材尤其还受到了众多著名文人的青睐,欧阳修、苏轼等文坛大家都曾为它写词做赋。

但金丝楠木也因为受欢迎而被砍伐过多,在明清时期就已经十分稀有了,也被定为专供皇室使用的木料,严禁民间使用。

在清朝时期被抄家的大贪官和珅,就有一项罪状就是擅自使用金丝楠木建造房屋。

也只有在这座古墓的主人史嵩之所在的宋朝,金丝楠木还没有那么珍贵,才会有不是皇家出身的人,也能用如此之多的金丝楠木,专门打造一幅棺材。

如今,用金丝楠木修建的宫殿建筑大都已经损毁倒塌,民间流传下来的金丝楠木家具无不价值连城,而这次能出土这么一具完整的金丝楠木棺材,也是考古界的一次重大发现。

这具棺材长2.37米,宽0.7米,高0.92木,厚约0.1米,在地下埋藏多年,棺材本身隐隐有着一层暗红色。

整具棺木大约有1500斤重,用手敲上去,硬的跟铁一样,如此沉重也许是它没有被盗墓贼搬走的原因之一。

而当前市场上的金丝楠木,价格都是按克来计算的,单价不比黄金逊色,这个1500多斤的庞然大物,放到交易市场上,真的是价值千金,更何况它还有从宋朝保存至今的文物考古价值。

文物管理部门在发现这个金丝楠木棺材时,还担心时间太久,木材本身要腐烂了,还专门准备了一个集装箱,打算在挖掘过程中放置散落的木片,没想到这具棺木历经千年,依然如此坚硬完好,也为现场的文物发掘人员省了大力气。

除了这具金丝楠木棺材,史嵩之的墓葬中,还有着许多有价值的文物。

比如在棺材内,藏着一块“和合二仙”的玉佩,雕刻得栩栩如生,也象征着家人和合。

在墓中还发现了一个正方形与圆形相扣的镏金铜环,上面还留有一片略显黄色的丝织物品,专家推断这个铜环是衣物上的配饰。

另外还发现了一批丝织品,数量大、规格高、种类丰富,部分织物为宁波地区首次发现。

这些都是还原南宋时期风俗人情的珍贵文物,而除了这些陪葬物,史嵩之的尸骨本身,也为考古学家们解开了一桩千年迷案。

流传千年的历史谜案

在民间,围绕着史嵩之这位南宋名相,一直有着一个流传甚广的传言,这个传言是说史嵩之在去世时,他的头颅却不见踪影,家人们四处寻找也毫无头绪。

割去史嵩之首级的应该是他的仇家,找不到真凶的史家为了颜面和名声不敢声张,就用黄金打造了一个头颅,和他的尸身一起下葬,这也就是史嵩之金头的传言由来。

而在这之后,史嵩之到底埋葬在何处,一直不为人知,也无法验证这个传言的真假,史嵩之金头的传说也就成了一桩困扰历史学家多年的迷案。

如今,史嵩之的埋骨之地就在眼前,这桩千古谜案也到了真相大白的时刻了,激动的考古学家们移开了棺盖。

在棺木之中,首先看到的是一些水银,这也是古代为了保存尸体不腐烂的惯用手法,清除完这些水银,专家们发现了史嵩之残留下来的尸骨。

在这些尸骨中,史嵩之的头骨是完好无损的,其他尸骨则因为风化严重,变成了混在一起的一堆碎片,已经无法辨认是属于哪个部位的了。

史嵩之完整头骨的发现,证明了他死前被人割去首级、家人只能用金头替代的传言并不真实,也为这桩千古谜案划上了句号。

更让人称奇的是,头骨因为保存条件良好,还在眼部周围留存下来一些皮肉组织,这也进一步验证了黄金头颅只是无稽之谈。

史嵩之担任南宋权臣多年,史家又是江南地区的名门望族,为何还会有被割去首级这种如此不敬的传言出现?

这也许跟史嵩之在联蒙灭金后,拒绝了宋理宗收复三京的要求有关。

宋朝原本定都北方的东京汴梁,也就是现在的河南开封地区,后来被从东北起兵的女真金国攻破东京,南下定都杭州临安才稳住阵脚,但也失去了大量的北方土地,有了北宋南宋之分。

也因此,南宋与金国可谓世仇,收复北方土地也是众多有志气的南宋军民念念不忘的宿愿。

但金力强大,南宋一直处于守势,原本的北方故土也变得可望不可及,直到大草原上崛起的蒙古南下,似乎才有了转机。

世代受金国压榨的蒙古人,对女真人的仇恨很深,一直以灭掉金国为目标,而南宋也因此制定了联蒙灭金的方针。

1229年,蒙军开始攻打金国,只花了三年时间就攻取陕西、山西并进军河南洛阳,第四年攻下河南郑州等大部分州县,并包围了原本北宋都城所在的开封。

公元1233年十一月‚宋蒙联合攻金。

当时双方的约定是:灭金以后,宋蒙以陈、蔡西北地为界(陈指开封以东亳州以北,蔡指汝南 )。

公元 1234年 1月,宋蒙联军灭亡了金国,而史嵩之正是南宋朝廷委派的联蒙灭金前线的指挥官。

但等史嵩之胜利回朝后,还没来得及好好庆功一番,当时在位的南宋皇帝宋理宗,就迫不及待地要求史嵩之筹集钱粮,再度出征,收复三京。

所谓三京,指的是西京洛阳、东京开封、南京河南应天府,这也是宋朝北方故土中最重要的三座城市,而这三座城市先是陷于金国,后来又落入蒙古人的手里,一直没有被宋朝收复。

此时南宋朝廷上下,均被灭亡金国的胜利所鼓舞,觉得是打回北方的好机会,但从前线回来的史嵩之却另有看法。

在联蒙灭金前线战场上见过蒙古军队凶悍的史嵩之,深知灭亡金国的主力是蒙古,南宋的军队战力与之相距甚远,如今要进攻已经被蒙古军队占领的三京,对南宋来说并没有什么胜算。

而且当时南宋的主要产粮地区之一荆襄连年水灾虫害,民不聊生,史嵩之也担心贸然出兵,引起,希望先休养生息一段时间。

史嵩之也是联蒙抗金盟约的缔造者之一,按当时的约定,三京也是归蒙古所有,他认为灭金后马上攻打三京,也有背信弃义之嫌。

因为这些原因,史嵩之却拒绝了宋理宗收复三京的要求,史嵩之的策略是否正确,历史学者们见仁见智,但在当时的南宋,不愿意收复三京的他被扣上了主和派的帽子,民间也纷纷指责他反对收复国土。

除了在战略上被人诟病,史嵩之在担任丞相的几年间,也曾任用亲信,排除异己,官场之中也有着众多的反对派。

有着这些负面的名声,也是史嵩之死后,被人散布割去首级谣言的主要原因,而如今金丝楠木棺材中,史嵩之完整头骨的发现,也总算让真相大白。

金丝楠木棺材被国家专门保管,而史家的后人则专门仿制了两具棺材,将史嵩之和他夫人的尸骨存放其中。

在发现古墓的宁波余姚五联村,史家后人们也准备为史嵩之重建一个丞相墓,以供后人瞻仰。

参考文献:

《浙江宁波余姚南宋史嵩之夫妇合葬墓发掘报告》,《南方文物》,2017年9月

《史嵩墓发掘金丝楠木棺价比黄金 头骨保存完好》,《钱江晚报》,2012年4月27日

重庆百米悬崖发现金丝楠木悬棺,2000多年不腐烂,总价达10亿元

如果去重庆旅游,不知道你有没有特地到巴雾峡东岸一处游玩?那里百米高的悬崖绝壁上,挂着一座座历经上千年的棺木,被当地人称为“悬棺”。

据说这种悬棺用极其昂贵的金丝楠木整块做成,历经2000多年仍未腐烂,加起来总值已经超过10亿元人民币。

当游客们抬头仰望着悬挂于高空绝壁的悬棺,更好奇的问题是,这棺木怎么挂上去的?棺中安放的又是什么样的人?为何尸体不会腐烂呢?

悬棺的历史

悬棺葬的历史至少已有2000多年,是我国古代社会由来已久的下葬方式之一,多见于南方少数民族,属于崖葬类别下的一个分支。

根据相关资料记载,悬棺的叫法最早来自南朝一位姓顾的书生所作的文章,“地仙之宅,半崖有悬棺数千”。三峡一带的悬棺因为地处不同,也衍生出不同的名字,如岩棺、船棺。《鬼吹灯》这部著名的小说中曾提到过悬棺,只不过大多为虚幻的编撰。

更可信的一个传说是,相传在春秋时期,极为看重孝文化的濮人在父母病逝后,就会把棺木升到半山腰上,从山上扔下绳索,靠拉力固定在悬崖陡壁上。棺木悬挂的位置越陡峭,寓意着子女越孝顺。“弥高者为至孝,高葬者得好报”。想必这就是因孝而挂以悬棺的原因。

最近考古学家新发现的金丝楠木悬棺,更是选用一整块上好的金丝楠木做成,相较于拼接而成的棺木,价值更加昂贵罕见。一些悬棺是由底部几根凿进悬崖的木桩作为支撑,有的是直接把悬棺的一部分放置进崖穴中。也正因为地处险峻偏僻,才免于被盗墓人偷走,也避免了狂风雷电和日晒雨淋。

除了重庆地区,四川、福建、湖南、广东、江西等多地都有悬棺分布,特别是四川的兴文县、珙县,以及福建武夷山的少数民族。北方分布较少,只有山西有零星几个。

光是巴雾峡东岸的一处悬崖顶部,大概七八百米的高度,就嵌满了一处处悬棺,由于年代久远,这些棺木大多呈灰黑色。这些悬挂的棺木并不是随意摆放,有些位置看上去设置得恰到好处。即使只有一个狭窄的空间,顶部正好有一个遮盖的山体,恰好可以起到天然保护的作用。

瞿塘峡北岸的一处悬崖上,错落有致悬挂着几座棺木。从外形上看仿佛一只只风箱。考古学家发现,那是战国末期悬挂上去的棺木。可惜的是,悬棺已经毁损了一部分,不知是天灾还是人为原因。

为了更好地保护文物,一些悬棺还被运到了重庆白帝城的一家博物馆内,以供人们细致观察,感受这来自两千年前的文化底蕴。

由于悬棺高挂,当地还流传着许多童谣,“三峡大宁河,崖边镶棺木,金银数不清,舍命难取回!”暗指棺木中藏有大量金银财宝,有胆量不怕死的人就可以爬上去据为己有。

单单从肉眼看这些半空中的悬棺,再低头看看脚下湍急的河流,总会忍不住好奇,古代没有任何机械设备,古人是如何用人力把几百斤的棺木,稳稳当当地放到悬崖上的呢?悬崖峭壁上的洞孔是怎么造出来的?毕竟如此陡峭的绝壁,直接爬上去的话,也是有很大可能不幸坠落。

悬棺是如何放上悬崖的?

关于这个问题,观点可谓千口不一,至今也没有统一的说法。比较占主流的有三种。

第一种是垂吊说。也就是人们先爬到悬崖顶上,往下抛掷麻绳或滑轮轨道,悬崖底部接应的人把棺木牢牢绑在麻绳上,再慢慢吊上去。至于那些镶嵌进崖壁内的木桩,恐怕还是要有工人亲自爬到洞口,冒着生命危险把木桩凿进崖壁。

再把棺木吊上来,放在木桩上,整个过程既危险又繁琐。更重要的是,这种推断的现实可能性也非常小。

第二种是水位说。大致方法是在根据悬崖周围地势和水位变化,等到雨季来临出现积水时,沟壑 间水位大涨,这时工人划船把棺木直接送上去。这种说法虽然有一定可行性,但随机性太强,还要观天象等潮水上涨,也缺乏一些说服力。

第三种是所谓的栈道说。就是沿着悬崖壁上,螺旋环绕造出一条向上的通道,直通悬崖高处的洞口,等把棺木送上去固定好后,再把栈道全部拆掉,以保证高空棺木的安全。

乍一看这三种说法都很有道理,但仔细实践之后就知道,每一种都有行不通的地方。为了验证和弄明白,到底是悬棺是怎么“上去”的,一些专业的科考队和专业登山队员,还做了专门的实践。

即使有现代化的知识和设备,登山队员和科考队接近陡峭的崖口也是困难重重。升降机可以把它们送上悬棺高度的一半,但是根本没办法开进来。他们又找来脚手架慢慢搭建,但爬到一定高度,崖壁陡峭而险峻,根本没有下脚的地儿。

极个别经验丰富的登山队员最终爬了进去,当他们靠近悬棺,“成功着陆”,在一些敞开的棺木中他们发现了一些陶瓷品、铁器和少量丝织品。

那藏在这棺木中的到底所谓何人?是王公贵族还是普通人家过世的父母呢?

悬棺所葬何人?

对于这个问题,考古学家经过研究给出了几种分析。其中最大的可能是战死沙场的大将或首领。战争结束后,他们的遗体被士兵们带回去,如果路途遥远,当地人会直接帮忙就地安葬,用上好的金丝楠木制棺,然后吊到悬崖壁上,以纪念武将为国捐躯的精神。

另外一种是一些王公大臣家里去世的长辈,为了表达自己的孝心,就差人把长者的遗体放置到悬崖处。也有说悬棺中埋葬的是修炼圆寂的僧人。

目前在三峡悬棺展馆内,展示的是二次葬悬棺。也就是逝者经过两次埋葬,才被悬挂上去。第一次是按照传统习俗埋入地下,等几十年后再把逝者的遗骨从地下拿出来,放到悬棺内。

1989年,一名采药人就从曾家村悬崖上发现了一座次葬悬棺,被转放到三峡悬棺内。与一般悬棺明显不同的是,二次葬悬棺内的遗体是零散分布,并非一个完整的骨架。

悬棺在现代还被谐音用来增添了新的意思,如“高官”、“见棺发财”,意味着到悬棺可能会在事业、家庭上有好事发生。

未来如果有机会,希望大家都能去三峡悬棺亲自看一看,也算是感受我们传统的文化。

作者:一念

#头条创作挑战赛#

当“文明”遇上野蛮,就是这么惨

文/食堂

盗墓贼由来已久,又称“摸金校尉”、“发丘中郎将”;

中国的历史就是一部盗墓史;

有人生前盗墓,有人死后被盗;

众多盗墓贼中,最文明的当属乾隆,

不幸的是,

众多被盗的受害者中,最惨的也是他!

01

明十三陵

乾隆五十年(1785年)三月,春深时分,乾隆皇帝兴致勃勃地来到一个皇陵——长陵!

请不要误会,长陵并不是他祖宗的陵墓,而是明成祖朱棣的。

乾隆来长陵干嘛?他是来祭奠明成祖的。

清朝入关后,清朝皇帝为了保持正统性和合法性,以明朝继承者自居,对已经死了的明朝皇帝尊崇备至(当然活着的朱姓藩王必须斩尽杀绝),经常前往十三陵(今北京市昌平区天寿山麓)祭奠明朝那些死去的皇帝。

所谓十三陵指的是明朝13位皇帝的皇陵。

明朝总共16位皇帝,除明太祖朱元璋的孝陵在南京,建文帝下落不明,明代宗因为死后被明英宗剥夺皇帝之位,以亲王礼葬在北京西山之外,其余13位皇帝皇陵都在北京市昌平区天寿山麓。

而长陵就是明成祖朱棣的陵墓。

在北京好啊,方便我大清皇帝祭奠不是。

老实说,清朝皇帝很好的保护了十三陵,派兵拦住了民间的盗墓贼,因为清朝的保护,十三陵成为中国保存最完整的皇陵。

可是,如果清朝皇帝自己监守自盗呢?

“五十年,三月壬子,上幸盘山。甲寅,上诣明长陵奠酒。”——《清史稿·高宗本纪五》

这一次,乾隆皇帝很热情地带来了酒水,以飨成祖。

然而,身边的侍卫却发现万岁爷的眼珠子里冒着绿光——自打进了长陵,他的目光就一直盯着长陵前面祾恩殿里的阁楼上。

乾隆这直勾勾的眼神写着两个字——我要!

乾隆是大清之主,坐拥四海,无所不有,难道长陵还有什么东西能让他如此惦记?

答案是有的!

长陵里有一样东西紫禁城真没有,这就是金丝楠木

02

金丝楠木

金丝楠木是中国特有的珍贵木材,香气逼人,结构细密,不易变形,在阳光下照射下,金光闪闪。

黄色是皇帝专属之色因此,金丝楠木,被誉为“木中之皇”。

可是,这位“木中之皇”非常娇贵,主要分布在阴暗潮湿南方,生长特别缓慢,完全成长为可用的栋梁需要几百年甚至需要几千年。

重要的是金丝楠木埋藏在土里面不易腐烂,而且以金丝楠木制成的棺材能使得尸体上百年都不会腐烂。

这简直就是为皇帝量身定做的木材。

因此,金丝楠木专用于皇家宫殿、皇陵,十三陵就用了大量金丝楠木,其中以长陵最多,因为明成祖是十三陵里身份最高的一位皇帝,长陵内的金丝楠木随处可见。

其次就是明世宗嘉靖皇帝的永陵。

嘉靖是个道君皇帝,好大喜功,自命不凡,最喜欢神神道道,因此永陵规模与长陵不遑多让,也有很多金丝楠木。

其实吧,大明都是老朱家的,他们想用,谁也不能拦着不是。

问题就出在大明完了,皇帝姓爱新觉罗了。

大明皇帝想用金丝楠木,大清皇帝也想啊。

这时,大清皇帝惊讶地发现,大明的前任们用得太狠了,世上已经没有多少金丝楠木了。

尼玛,可持续发展的道理不懂吗?活该你们灭亡。

没有怎么办?

大清皇帝第一时间就想到了十三陵,我们没有,十三陵有啊。

想必大家已经猜到,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了。

反正截至目前,十三陵中唯一保存下来的金丝楠木宫殿,就只有长陵前的祾恩殿。

剩下的金丝楠木去了哪里去了,你猜?

03

乾隆盗木

其实清朝自第一位入关的顺治皇帝以来,就频繁的去十三陵“真心实意”地祭奠明朝皇帝。

可他们每次来,十三陵里的金丝楠木都会少那么一丢丢。

死人是不会说话的,大清皇帝想开口借也没办法啊,于是他们不揣冒昧地自取自用。

不问自取是为偷,大清皇帝当了回小偷。

而在这些小偷当中,清朝众多皇帝中,以乾隆最为出名,规模最大。

乾隆比嘉靖还好大喜功,他对金丝楠木垂诞已久。

可是到了他这会儿,金丝楠木砍伐一空,基本已经枯竭。

别说做建宫殿了,乾隆连打棺材所需的金丝楠木都没有了。

这可怎么办呢?

于是,乾隆开始打十三陵的主意。

可乾隆是个好面子的人,公开盗挖十三陵这事他丢不下这脸。

有没有什么方法,既能照顾面子,又能如愿以偿的获取金丝楠木?

这时,一个手下忽然上奏道,万岁爷,十三陵多年未修,为了以示大清对明朝皇帝的尊重,是不是要进行翻新了?

这话一出,乾隆眼睛一亮,立刻就懂了。

乾隆马上下旨宣布道:十三陵实在太破旧了,朕很心痛,朕决定重新修葺!

很快,在乾隆亲自督促下,工部制定了修葺方案。

方案很简单,即将原来大的建筑,改成小的,重要的是,建筑所用的金丝楠木必须换成其他木材。

绝,真绝,此计一出,既能体现自己对明朝皇帝的尊重,照顾汉臣的情绪,又可掩人耳目,在修葺过程中神不知鬼不觉的盗取金丝楠木。

这时,手下人又建议他不要修长陵,影响太大了,修永陵啊,永陵仿效长陵而建,规格甚至都超过了长陵。

乾隆一拍大腿,没错,永陵怎么能比长陵好呢?这是对祖宗不敬,是时候帮嘉靖皇帝改正错误了。

于是,长陵逃过一劫,而永陵就惨了。

“乾隆五十二年,三月癸酉,上回跸。丙子,以重修明陵成,上临阅,申禁樵采。”——《清史稿》

据清朝名臣刘墉的奏章等资料统计,乾隆从十三陵大概获得了:大小金丝楠木238件,木墩头584件,改砍糟楠木224件,小件楠木截头折方25700余尺,花斑石500余块,旧砖130万块……

瞧瞧伟大的弘历同志,同样是盗墓,他可是好意的给明朝皇帝改正错误,并好心的为他们进行翻新工作。

乾隆真是一个文明人!

可再文明的盗墓也是盗墓,乾隆由此成为中国权力最大的盗墓贼!

04

狠人孙殿英

嘉庆四年正月初三日(1799年2月7日),乾隆皇帝驾崩,死后被葬在清东陵。

注:清朝皇陵分东陵和西陵,西陵在今河北保定易县境内,埋葬的皇帝是雍正(泰陵)、嘉庆(昌陵)、道光(慕陵)、光绪(崇陵);

东陵在今河北唐山遵化市境内,埋葬的皇帝是顺治(孝陵)、康熙(景陵)、乾隆(裕陵)、咸丰(定陵)、同治(惠陵)。

在清朝入关后的九位皇位的皇陵中(溥仪没有皇陵),最豪华的有两个,一个是乾隆的裕陵,因为乾隆在位期间正值大清鼎盛期,乾隆又喜欢摆谱。

而另一个就是咸丰的定陵,因为咸丰有个好老婆,一个比乾隆还能摆谱的好老婆——慈禧太后。

(定陵还埋着慈禧太后的菩陀峪定东陵和慈安太后的普祥峪定东陵)。

巧合的是,裕陵和定陵都在清东陵。

1928年6月,国民革命军第6军团第12军军长孙殿英率部驻防在蓟县的马伸桥,此地离清东陵仅一山之隔。

7月5日,孙殿英部以军事演习为由,驱走全部守陵人员,开进了清东陵,对定陵和裕陵进行一场长达7天之久的问候行动。

孙殿英是个粗人,拜访慈禧和乾隆时,他动用了炸药,轰开了慈禧的菩陀峪定东陵和乾隆的裕陵。

然后,孙殿英调来30辆汽车,把慈禧和乾隆的陪葬品洗劫一空。

为了表示对乾隆的感谢,孙殿英“恭敬”地命人将乾隆的遗骸棺材中拖出来,弄断了乾隆的大辫子,敲碎他的牙齿。

最后任由士兵随意践踏乾隆遗骸。

“乾隆口内含有西藏黄珠一,此珠可令尸体不腐。谭(温江)等视尸,见外皮着骨,颜色如生,唯无肉与血。珠大不易出,敲碎牙,取之。”——孙殿英士兵回忆。

在孙殿英的帮助下,乾隆回归大地,只是方式有些惨烈。

最后当满清遗老遗少们收拾时候,现场一片狼藉,早已经分不清哪个是乾隆皇帝了。

当“文明”遇上野蛮,就是这么惨!

“赌王”何鸿燊白手起家,创5000亿家业,金丝楠木棺材价值800万

文 | 影中纪实

编辑 | 影中纪实

«——【·前言·】——»

2020年5月26日,何鸿燊在香港去世,一代“赌神”就此落幕。

回顾何鸿燊的一生,简直不亚于翻开一部传奇历史。

他用10元钱白手起家,后掌控澳门赌场独家专营权,建立起价值5000亿的商业帝国,其产业养活澳门三分之一的人口。

“赌神”何鸿燊一生风流,娶了四房老婆,留下艳史无数,最终诞育了17名子女,形成了庞大复杂的何氏家族。

纵然有这么多的头衔,但是何鸿燊最喜欢别人称他为“爱国资本家”。

他将不少身家用于建设澳门,极力促成澳门回归,为国家买回流失文物。

何鸿燊用前半生来书写传奇,而下半生这些传奇都变为了一堆数字。

2009年意外的摔倒使得他就此坐上了轮椅,各种高危病症也随即显现出来。

据传闻爆料,为了延续生命,他每天都要打一针价值86万元的医疗针剂,同时也不惜花费800万元为自己打造金丝楠木棺材,甚至挑选良辰吉地下葬,将后事举办的无限风光。

生前他曾说能够见证澳门回归是最大的荣光,如今他亦成了历史。

“赌神”何鸿燊究竟是如何发家的?他又是如何一步步使自己变成了传奇?

«——【·人生剧变·】——»

1960年,澳门原赌牌持牌人傅老榕去世,这个消息使得无数人马蠢蠢欲动。

按照澳门业的规矩,原赌牌到期之后,新一届的赌牌将重新竞标,就此专营权牌照竞标会正式举行。

专营权牌照花落谁家尚不确定,而此时出现在竞标团队中的四副面孔却引起了众人格外的注意。

这四人是叶汉,叶德利,霍英东和何鸿燊,每个人西装革履,静候竞标结果的诞生。

由他们组成的财团不过成立月余,傅家后人的竞标团压根就没有将他们放在眼里。

竞标会下午四点,公证人员已经完成对各家报价的对比,准备宣布最终的竞标结果。

令人意外的是,赌牌最终由何鸿燊等人获得。

当傅家后人得知这个结果后,他们几乎将牙都要咬碎了,不禁拍桌而起道:

“凭什么将赌牌交给这些人,他何鸿燊懂什么叫做吗?”

坐在原地的何鸿燊不动声色,他此前确实没有涉足过行业,也不懂得“赌”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然而既然他得到了澳门业的专营权,就想好了要在这个行业开阔出一片广阔的天地,不止要在这个行业中捞钱,更是要让业成为澳门的龙头产业。

何鸿燊拥有这样的想法并非是在说大话,而是因为他确实拥有这样的底气。

早在进入业之前,何鸿燊已经成为了港澳商业圈中的奇迹。

投胎是门技术活儿,何鸿燊无疑是掌握这门技术的佼佼者。

他于1921年出生在香港著名的何启东家族,伯伯叔叔是香港金融界的巨鳄,父亲也是头脑机敏的商人,手中握有大笔的财款。

何鸿燊自打出生就含着金汤匙,是养尊处优的阔少,同时也受到家庭的熏陶,被长辈们有意往企业继承人的方向培养,上的是香港最出名的皇仁学院。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在何鸿燊尚未成年之时,父亲和叔伯合作炒股,结果赔得一塌糊涂。

父亲带着少数亲人远走东南亚,何鸿燊只好跟着母亲移居到车库生活。

家族一夜之间凋敝,此时一无所有的何鸿燊看尽了世态炎凉。

家族的落魄并没有使何鸿燊自暴自弃,而是决意要靠自己闯出一片天地。

凭借着过目不忘的能力和聪明的头脑,他一改过去的浪荡开始发奋学习,最终不仅拿到了奖学金而且还顺利考入香港大学。

如果这时时局太平,或许何鸿燊会顺利完成学业,并就此开启在香港闯荡的生涯。

然而就是在他20岁这一年,太平洋战争爆发,香港就此沦陷,何鸿燊因为战火没有办法继续念书,只得离开香港乘坐上前往澳门的黑船。

在何鸿燊终于登录澳门这片土地时,他全身只有10元港币。

如此落魄的他到底是如何在澳门生存下来的呢?

«——【·赌王发家史·】——»

当时去往澳门的香港难民成千上万,这些人无一不需要工作。

而何鸿燊拥有的资本就是年轻和那份闪闪发光的文凭,正因如此,澳门知名企业“联昌公司”向他发出了录取通知,招他到公司做秘书。

这份工作看似是坐在办公室里的文职,其实充满了无数的风险与未知。

公司真正要他做的,实际上是“押船”的业务,也就是到海上跟外国人做贸易。

这是一份将脑袋勒在裤腰带上的活儿,很可能就会遇到战船或海盗。

好在何鸿燊胆子大,同时也善于谋略,他每次出海都会带三国国旗,英语、葡萄牙语和粤语都说得贼溜,就这样在凶险的海上出没了两年的时间。

公司很是器重他,到年末给了他100万元的分红。

然而这样拿命还钱的日子对于何鸿燊而言并非长久之计。

很快他就拿着一百万元寻找到了新的门路,跟着同来澳门的朋友开了一家煤油公司。

在何鸿燊的用心经营和运作之下,这家煤油公司很快就占据了澳门的煤油市场,眼见公司的进账越来越多,他便又将眼光放在了澳门的纺织、金属、化工等行业。

在短短几年的时间里,何鸿燊就成了澳门富商中数一数二的人物,甚至还开起了洋行与银号,试图在澳门的金融业也插一手。

何鸿燊的崛起和发家,自然引发了澳门本地富商的不满。

为此他们不惜动用黑恶势力,将何鸿燊赶回了香港,谁料何鸿燊的字典里就没有“输”这个字。

他在回到香港后做房地产业,很快在挣得盆满钵满重新杀回澳门。

这时澳门本地的富商已经无人能再撼动何鸿燊的地位。

而此时的他也迎来了人生最为重要的商机,那就是澳门行业的广阔天地。

何鸿燊一早就晓得澳门业很赚钱,而彼时的业经营权却被傅家人牢牢掌控,任谁也没有办法分一杯羹。

就在1960年,傅家掌门人去世,这才有了众财团竞标赌牌的机会。

同时,原本就在傅家打工的“赌圣”叶汉也想竞标,奈何财力不足便通过澳门的富二代叶德利找上了何鸿燊寻求合作。

为了保证竞标万无一失,他们将房地产大亨霍英东也拉入合作团伙,最终这个初出茅庐的四人财团竞得澳门专利权。

何鸿燊人生最为辉煌的一页,也就此开启。

虽然何鸿燊此前不是赌徒,也不会赌学绝技,但他却着实是富有头脑的生意人。

在拿到赌牌之初,他就对这个产业做好了规划,决意不做纯粹靠着赌钱发家的产业,而是要建设以旅游为主的综合公司,将手伸到相关的旅游、餐饮以及房地产等一系列业务。

同时,何鸿燊也晓得想要将企业做大,就必须得到政府的支持,同时也要深谋远虑,立足于澳门繁昌的荣光之上,放眼于更大的大陆市场。

为此,何鸿燊将业前期赚到的钱大部分都用于澳门建设以及公益事业。

叶汉对此感到不满,却没有何鸿燊长远的商业眼光,最终在1982年放弃了澳渔股份。

“赌圣”的退出,标志着“赌王”何鸿燊就此诞生。

叶汉与何鸿燊

在何鸿燊的精心运作下,澳门业每年的收入就可以达到1300亿澳元。

澳门总体税收的一半都来自于何鸿燊旗下业的纳税,可以说那时澳门经济的腾达,离不开何鸿燊的助力。

他在最巅峰的时期可以达到5000亿的身家,澳门几乎有三分之一的人口都在直接或间接给他打工,属实是在澳门举足轻重的人物。

然而相较于被人称为是赌王,何鸿燊更喜欢被人叫做是“爱国资本家”。

澳门和香港能够建设成为如今的样貌,与他的投资息息相关。

而在涉及国家利益的问题上,何鸿燊也从不马虎,凭借自身的地位和人脉极力促成和支持澳门的回归。

2003年和2007年,何鸿燊分别买回了猪首铜像和马首铜像,使得这些流失一百余年的文物得以回归祖国,这使得国人对他钦佩万分。

此外,他还和大陆有着众多的合作,对大陆的一些基建项目也有投资。

2008年奥运火炬手在澳门的传递正是由何鸿燊进行,这也代表着祖国对于他所做贡献的表彰与肯定。

然而就是这样一位在港澳举足轻重的人物,却在晚年成为了一堆数字。

«——【·赌王晚年生涯·】——»

2009年,88岁的何鸿燊不幸摔倒,就此被医生诊断为出血性脑中风。

这种疾病万分凶险,稍加不慎就可能会一命呜呼。

据传闻爆料为了延续自己的生命,他每天都要打一针“补脑针”,仅仅一支针剂就需要花费86万元。

赌王何鸿燊纵横商场一世,却在倒下后深陷家产分割的漩涡之中。

他一生娶了4个老婆,诞育了17个子女,称得上是一世风流、子嗣繁盛。

然而真正到了何鸿燊在病房中难以动弹的时候,身边却找不来一个知心人。

何鸿燊的第一任太太叫做黎婉华,是葡萄牙人,有着“澳门第一美女”的称号。

初识黎婉华时,何鸿燊刚刚到“联昌公司”任职。

因为工作的需要,他经常在结束白天工作时,夜晚还要去学习葡萄牙语,这样的生活虽然繁忙,却让何鸿燊遇上了自己的爱情。

那天登上学院楼梯的何鸿燊意外撞见了黎婉华。

只一眼的时间,他就沦陷于黎婉华的美貌,自此开始追求“女神”。

黎婉华是澳门著名律师之女,家境殷实为人优雅,她不喜欢身边围绕着的纨绔子弟,偏偏欣赏有着上进心、敢打敢闯的穷小子何鸿燊,就此和他喜结连理。

正是因为这段婚姻,何鸿燊凭借着岳父的关系在澳门扩展了不少人脉。

黎婉华

然而这段婚姻并没有得到一个圆满的结局。

1957年黎婉华突然患上结肠炎,病痛以及药物、手术治疗的摧残使她容貌不再,只能每天躺在病床上吃流食聊度残生。

面对躺在病床上的妻子,所谓的山盟海誓在何鸿燊这里成为了过往烟云,随即他便以“需要女人操持家务”为由,将擅长跳舞的蓝琼缨娶进了家门。

何鸿燊是舞会交际达人,经常带着蓝琼缨在舞池里翩然起舞。

何鸿燊蓝琼缨

缠绵病榻的黎婉华无法接受丈夫对于蓝琼缨的偏宠,也或许是她需要有人帮着争取利益,趁着蓝琼缨不备,她将护士陈婉珍“送”给了丈夫。

而何鸿燊自己也没有闲着,65岁时又迎娶了年轻貌美的梁安琪。

除了这四位太太之外,风流多情的何鸿燊与邝美云等美人都有过不清不楚的关系。

在当时,数得上名的港澳美女大多都得到过他的垂青。

只是这些都是赌王的露水情缘,没有诞育子嗣的她们也始终没有被何家正式承认过身份。

黎婉华晚年悲惨,在2004年因病离世。

而她所诞育的两男两女四个孩子的命运也都多舛,不是夭折就是疯癫,大房这一门在黎婉华逝世后衰落得七七八八。

然而就是这剩下的三位太太和子女,也将这何家分家产的大戏唱得十分热闹。

相较于二房和三房,四房梁安琪最为年轻,同时也最得何鸿燊的宠爱。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为了不让四房将所有的家产占据,二房和三房便联合起来,妄图平分澳博娱乐的股份,甚至只给赌王何鸿燊留下了一百股。

在病房中养病的何鸿燊听闻这个消息后气得差点吐血,最终通过律师将自己的股份追回,并通过自己在产业中的势力,对二房三房进行了敲打。

这时的四房也趁势加码,小儿子何猷君娱乐圈知名名模奚梦瑶步入婚姻不到半年,就生下了何家长孙,实现了何鸿燊三世同堂的愿望。

何鸿燊对此十分欣喜,但也知道这些不过是几房间争夺家产的戏码。

自从何鸿燊患病之后,何家太太们争夺家产的剧幕就不曾停息过。

按照现在媒体的爆料来看,二房蓝琼缨是这场家产争夺战最终的赢家,何鸿燊两家最大的企业都被掌握在二房孩子们的手中。

尽管这几房最终分得的钱足以够他们下辈子都衣食无忧。

然而澳门业如今的实际掌权人早已换了新人。

在何鸿燊健在的15个孩子中,没有一个能够真正地像父亲一样,重现当年何家澳门赌场的辉煌,属于何鸿燊的时代已经彻底过去。

然而何鸿燊却无暇考虑这些,他走到生命的尽头,想的也只有自己的身后事。

2020年5月26日,何鸿燊努力维持了十几年的生命最终走向了终结,享年98岁。

生前坐拥5000亿家产的赌王,葬礼自然是一等一的风光。

据新闻爆料,何鸿燊的棺材用的是金丝楠木,严选匠人纯手工打造,造价在800万港元。

而在葬礼这天,何家人打造花海就用了200万元,整场葬礼的花费甚至达到了5000万港元。

来参加何鸿燊葬礼的无一不是港澳商政两界的知名人物,他们的到来着实令人感到这场葬礼的盛大与何鸿燊在港澳两地的地位。

这场风光葬礼过后,一代“赌王”何鸿燊就此成为了历史。

随着何鸿燊的生命走向终结,港澳的一段传奇也就此落幕。

只是不知道,下一个在浪头掌舵之人又会是谁?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