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配对 > 血型配对

吏的部首(更的部首是什么偏旁是什么)

时间:2024-01-02 20:30:10 作者:旧人陌兮 来源:网友分享

本文目录一览:

每日一成语:削木为吏

成语词典 > 削木为吏

【成语】:削木为吏

【拼音】:xuē mù wéi lì

【简拼】:xmwl

【解释】:意思是不能受狱吏的侮辱,即使是木头做的狱吏也不能见他。形容狱吏的凶暴可畏。

【出处】:东汉·班固《汉书?司马迁传》:“故士有画地为牢势不入,削木为吏议不对,定计于鲜也。”

【示例】:上古时~,今日之淳风安在? 清·程允升《幼学琼林?讼狱》

【近义词】:刻木为吏

【反义词】:

【语法】:作谓语;指狱吏的凶暴可畏

削木为吏 成语接龙

【顺接】:吏部卧瓮 吏隐金门 吏部文章 吏部访孤 

【顺接】:奸官污吏 裹巾羞吏 滥官污吏 滥官酷吏 削木为吏 推择为吏 封疆大吏 一行作吏 

【逆接】:鲁斤燕削 兵挫地削 不假绳削 岁朘月削 日减月削 不烦绳削 日朘月削 日侵月削 

【逆接】:削株掘根 削铁如泥 削草除根 削发披缁 削职为民 削觚为圆 削衣贬食 削足适履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17.跳水

17.跳水

教学目标

1.认识“肆、桅”等7个生字,会写“艘、航”等14个字,会写“环游、航行”等12个词语。

2.默读课文,理清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并试着讲讲这个故事。

3.找出描写水手们的语句,并说说这些语句是怎么推动情节发展的。

4.说说危急时刻船长的办法好在哪里,说说读了这个故事受到的启发。

教学过程

- 第一课时 -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观看跳水视频。

同学们,跳水是我们经常能看到的一种运动。我们观看奥运会跳水运动员的英姿,为他们喝彩,是不是某些同学也梦想着能成为一名为国争光的跳水运动员?

2.解题导入。

引导学生提出疑问,如本文跳水的人是谁?为什么跳水?在哪里跳水?怎么跳水?

接下来,我们将带着这些问题开始学习第17课《跳水》。

二、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1.提出读书要求:自己小声读课文,勾画出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读一读。

2.指名读生字新词。

着重指导:桅杆(wéi gān)、吓唬(xià hu)

3.指导书写课后方格中的字。

着重分析指导“艘、肆、帽、桅”,并在黑板上示范。

(“艘”是左右结构,部首是“舟”,右部“叟”的笔顺是撇、竖、横、横折、横、横、竖、横撇、捺。

“肆”是左右结构,部首是“镸”,“镸”的笔顺是横、竖、横、横、横、撇折、点。

“帽”是左右结构,右边是由“”和“目”组成的。

“桅”是左右结构,部首是“木”,右边是“危”。)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朗读课文,说一说,课文讲了什么事?

(引导学生思考导入时所提的问题,自行找到相关答案。课文讲述了船长的儿子在一艘帆船上,爬上了桅杆的顶端,船长逼孩子跳水最终得救的故事。)

2.通读全文,根据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把下面的内容填写完整。

起因:水手拿猴子取乐。

经过:猴子抢孩子的帽子,并将帽子挂到桅杆顶端横木的一头,孩子为了追回帽子,走上横木,陷入了危险的境地。

结果:船长急中生智,命令孩子跳水,使孩子转危为安。

水手拿猴子取乐→(孩子被猴子引上桅杆顶端)→(船长逼孩子跳水,孩子得救)

四、拓展交流。

1.如果当时你也在现场,你有什么话想跟船长的儿子说?你有什么话想跟水手说?(言之有理即可)

2.如果你是船长的儿子,你有没有什么话想说?(言之有理即可)

五、课堂小结。

读完课文后,你感受到了什么?(遇事应沉着冷静,多思考。)

- 第二课时 -

一、复习故知,导入新课。

1.指名朗读生字新词,检查生字新词掌握情况。

2.导入新课:通过上一课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了跳水的起因、经过、结果。这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跳水》。

3.《跳水》的作者列夫·托尔斯泰是俄国的文学家。他一生中写了很多作品,如《战争与和平》《复活》等。

二、品读感悟,体会情感。

1.我们都知道,跳水的起因是水手拿猴子取乐。那么,请同学们画出有关描写水手的语句。

(1)一只大猴子在人群里钻来钻去,模仿人的动作,惹得大家哈哈大笑。

人们的笑使得猴子放肆,它有多放肆呢?→猴子忽然跳到他面前,摘下他的帽子戴在自己的头上,很快地爬上了桅杆。

(2)水手们又大笑起来,只有那个孩子哭笑不得。

为什么水手笑,而孩子却哭笑不得呢?→猴子坐在桅杆的第一根横木上,摘下帽子来用牙齿咬,用爪子撕,好像故意逗他生气。

(3)水手们笑得更欢了,孩子却气得脸都红了。

为何水手们笑得更欢,孩子气得脸都红了?→猴子不但不理孩子,反而撕得更凶了,且爬上了桅杆的顶端。

(4)这时候,甲板上的水手全都吓呆了。

怎么此时水手们突然吓呆了?→孩子的手放开了绳子和桅杆,张开胳膊,摇摇晃晃地走上横木去取帽子。

(5)有个人吓得大叫了一声。

为什么会吓得大叫了一声?→孩子在横木上的危险程度之深。

(6)等孩子一浮上来,水手们就立刻抓住了他,把他救上了甲板。

水手们能直观地看到猴子与孩子的动作与神态,他们的表现推动了情节的发展。

点拨总结:在整个故事中,水手的作用是:

①推动情节的发展。猴子在水手们的取乐中更加放肆,孩子在水手的笑声中恼羞成怒,失去理智。

②渲染气氛。开始水手们都“笑起来”,气氛轻松。后来“全都吓呆了”与之前水手的笑形成对比,表现了人们对孩子的担心,烘托了紧张的氛围。

③反衬主人公的品质。水手们平时训练有素,但在关键时刻却不知所措,与船长的审时度势、机智果断形成对比,突出了船长的临危不乱。

2.感悟孩子的处境。(孩子的处境十分危险,从哪里可以看出?)

孩子只要一失足,直摔到甲板上就没有命了。即使他走到横木那头拿到了帽子,也难以回转身来。

(出示课件)指导学生看最高的横木与甲板的距离、横木的宽度,理解孩子的危险境地——难以转身,直观感受当时紧张的氛围。

引导:你能用一个词语来形容孩子处境的危险吗?(万分危急、千钧一发、危在旦夕)

指导朗读:读出孩子的气愤及他处境的危险。用什么样的语气读更能够表现出孩子的处境危险呢?

引导:语速稍快,声调稍高,突出重点词语。你们朗读的技巧掌握得越来越好了!

3.“正在这时候,船长从船舱里出来,手里拿着一支枪。”过渡句。上文讲孩子处境险恶,下文讲船长出来果断处理。

4.“四十秒钟——大家已经觉得时间太长了。”这里互相矛盾吗?

(四十秒钟非常短,可是时间宝贵,人们救人心切,所以觉得四十秒钟太长了。)

5.想一想:在那个危急时刻,船长的办法好在哪里?

(1)当时情况十分紧急,孩子只要一失足,直摔到甲板上就没有命了。

(2)当时天气风平浪静,孩子跳到海里不至于被大浪冲走,而且与摔在硬邦邦的甲板上相比,跳进海里是最安全的办法了。

(3)水手们都在甲板上,孩子跳海之后水手们能第一时间把他救起。

(4)因为孩子的两条腿已经发起抖来,随时都有掉下来的危险,而且在这么高的位置,孩子是没有勇气往下跳的,所以船长拿起手里的枪,逼迫孩子第一时间跳海。

综上可知,在当时的危险情况下,快速跳海是保护孩子最好的办法。

6.最后一个自然段和课文题目有什么关系?作者要赞扬什么?(末尾回应课题,“跳水”是事情发展的结局,课文以解决问题的方法——跳水做题目,这既与故事情节的发展紧密相关,又突出了船长处事的果断。)

三、总结全文,拓展延伸。

1.文章对船长的描写只有寥寥几笔,但却把一个沉着冷静、机智果断的船长形象生动地展现在读者面前,让人感觉真实又具体。这种对人物描写的方法,是值得我们在写作中借鉴和学习的。

2.学习课文后,你印象最深的地方是什么?你最佩服谁?佩服他什么?(引导学生积极发言,言之有理即可。)

3.在这种危急时刻你会怎么做?

(引导学生积极发言,如拉棉被让孩子跳下甲板、水手们手挽手接孩子等。指出这些方法是否可行:下落位置不定,不容易接到,冲击力大,容易受伤。船长的儿子水性应该还不错,水有浮力不会摔伤,又有水手的帮忙。指出船长的方法既节省了时间,又很安全,突出船长的思维敏捷、逻辑清晰、遇事沉着。)

4.这篇课文就是要告诉我们,遇事不要慌,要沉着冷静,要多想办法,用最好的办法解决。

教学反思

1.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有很多我们始料未及的事,面对这些事件,我们要做的就是沉着冷静,多分析,多思考。

2.通过朗读培养学生的语感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在教学时,让学生充分读书,融入人物的内心世界,感受其神态和动作,充分唤起学生的想象,以激发学生兴趣,从而达到吸引学生注意力,理解文本的目的。

《新华字典》“上新”,新在哪里

陈雪 谭华/光明日报

一本“书龄”70年的字典,再度更新了。

8月10日,《新华字典》(第12版)在北京图书大厦正式亮相。作为人手一本的“国民字典”,《新华字典》自1950年启动编撰以来,共经历了12次修订,上一次第11版修订为2011年6月。时隔九年,《新华字典》“上新”,新在哪里?

8项内容更新,收入初心、粉丝、点赞等新词

《新华字典》(第12版)共收单字13000多个,收带注解的词语3300多个。记者从《新华字典》的出版方商务印书馆了解到,此次修订,旨在更适合新时代读者的需要,提升科学性、规范性和实用性,修订主要涉及8项内容:

一是根据国家规范和教学需求,增补字头。根据《通用规范汉字表》2013年后获批的几个化学元素规范用字,在正文字条和附录《元素周期表》里同时体现,方便查检;

二是跟进时代,适量增补新词,如“初心”“粉丝”“点赞”“二维码”“截屏”等;

三是贴近生活,增补新义新用法,新增义项近50个。如“派”,新增义项“一种带馅儿的西式甜点”;

四是与时俱进,完善字词释义。根据社会语言生活的变化,有的字修改了注释,如“媒体”一词,在第11版释义“指传播信息的工具,如报刊、广播、电视等”基础上,第12版增加了“互联网”。此外,根据社会语言生活的变化,有的字修改了注释,根据地方田野调查的结果,有的字增加地名义项;

五是满足需求,增补实用字音,如“匮”增加“guì”的读音。东汉张仲景中医名著《金匮要略》中“匮”读guì,同“柜”,释义体现了“匮”与“柜”的关系;

六是体现规范实用,完善《部首检字表》。为方便查检,在《难检字笔画索引》增加了“黑”“龙”“色”等部首字;

七是依据权威资料,更新附录信息。新版更新了《常用标点符号用法简表》《世界各国和地区面积、人口、首都(或首府)一览表》《地质年代简表》《元素周期表》等;

八是正文每页附二维码,用“新华字典App”扫码,就可看到当页所有单字的部首、笔画、结构等信息,免费收听字的标准读音,观看笔顺动画,查检知识讲解等。

据商务印书馆党委书记、执行董事顾青介绍,《新华字典》有升级,也有创新,第12版首次使用了冷激光打码技术,通过一书一码让《新华字典》有了电子身份证,便于读者进行防伪查询。此外,纸书加二维码的形式实现了媒体融合的二次升级,让文字有了声音,笔画有了动态,看听结合,动静相伴。

销量超过6亿册,成为“最受欢迎的字典”

“作为小型而具有系统性的字典,《新华字典》犹如辞书界的芯片,需要致精致细,容不得半点粗枝大叶,任何更新都因为小而难度倍增。”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所长刘丹青说,1956年,国家将新华辞书社整体并入当时的中国科学院语言研究所,也就是今天的社科院语言研究所,由此《新华字典》编撰修订的重任就落到了社科院语言研究所的肩上。

据刘丹青介绍,《新华字典》第12版的修订工作由社科院语言研究所的程荣、王楠主持,修订团队继承了前辈字典人的原创精神,对大量看似细小的问题展开了有针对性的专项调查研究,一些地名、姓氏的读音以第一手的实际调查为准进行更新,夯实了语文学术和语言实际的基础。

《新华字典》是一本“不说话的老师”。“上语文课时,我们也会要求学生将字典和语文书一样摆在课桌上,方便随时查阅练习。”北京市东城区灯市口小学老师孙彤说,学生从小学一年级第二学期开始学习音序查字法,学校统一给老师和学生配备《新华字典》,《新华字典》承担着字典查找训练、使用工具书的习惯训练等功能。课文学习、习作表达、课外阅读,小学生们常常会请教这位“不说话的老师”。

从第11版到第12版的九年里,《新华字典》已成为一种文化标识:《新华字典》被纳入了国家免费教科书的范畴,超过1.5亿孩子拿到了免费的《新华字典》;商务印书馆先后在海南白沙、内蒙古四子王旗、四川汶川、福建寿宁等地设立了《新华字典》奖学金,出版了《新华字典》的汉哈版、汉维版等民族语版。15个语种的《新华字典》海外版正在加紧翻译中。

2016年,《新华字典》获得两项吉尼斯世界纪录:“最受欢迎的字典”和“最畅销的书(定期修订)”。目前,《新华字典》全球发行量已超过6亿册,在图书出版史上写下了重重的一笔。

是工具书,更是国人集体记忆

走过70年,《新华字典》早已不只是一本工具书,而是一份当代中国人的集体记忆。

“《新华字典》的新华二字就像新华书店的新华一样,跟71年前诞生的新中国、新中华紧密联系在一起。”刘丹青说,新中国成立之初百废待兴,国民经济要恢复,国民教育要普及,干群文化要提高,编撰一本能够满足国人学习文化、读写文字需求的权威字典成为当务之急。1950年新华辞书社成立,启动《新华字典》编撰工作,由语言学家魏建功先生主持,叶圣陶先生修订。

昌明教育,开启民智,一本小小的字典,一版接一版地陪伴了一代又一代人成长。

“《新华字典》是我们新中国最具有影响力的现代汉语词典。”语文特级教师于漪说,新中国成立前我们一穷二白,文盲占人口的80%以上,要去除愚昧就要读书,要读书就要识字,工具书字典是最好的老师。今天我们的文盲已经降至4%以下了,《新华字典》在普及文化、昌明教育方面作出了重大贡献。

中小学生使用《新华字典》的体验最为鲜活生动。

“因为疫情,我们还没有到学校上学,没有见到亲爱的同学,我很想念他们,但是在我的身边有一个好朋友,一直默默地陪伴着我学习,它就是《新华字典》。”史家小学的袁佩文同学说,自己以前并不喜欢使用字典,只想简单方便地求助老师和家长,直到有一天想写出夏天的“夏”字,因为父母不在家,只好翻出角落里的《新华字典》,通过学习部首查字法,还了解了许多文字背后的知识。

“原来自己找到问题答案的心情是这么美好。”袁佩文说,“因为这件事我重新认识了《新华字典》。”

今天,翻查《新华字典》不仅仅是弄清楚一个字的音形意那么简单,它还提醒读者,在未知面前,始终保持一份求知的初心。

本期编辑 邢潭

汉字源流:「束口袋囊」为「東」,「人负袋囊」为「重」

《说文解字》:東,动也。从木。官溥说:从日,在木中

东汉许慎对「東」的构形分析引用了博学的学者官溥的结论:「从日,在木中」。很显然,许慎认为:当太阳顺着树木上升起时,表现一种动势,所以释「东」为「动」,那么,「日上升的方向」也即「日出方向」,即「东方」。

这个造字意图应该说是比较曲折的,清人段玉裁接着对这种说法加以引申分析:「日在木中」为「東」,「日在木上」为「杲」,「日在木下」为「杳」。

近代以来,甲骨文、金文等大量先秦古文字出土,我们才发现许慎训诂是有误的。

「東」字的演化脉络图:

从「東」字的甲骨文、金文来看,象「囊袋有物而綁束兩端」之形。本義指古时的袋子:橐囊。那么,表示日出的东方方向,是同音假借用法,因为意义太过于抽象的概念,使用假借是最便捷经济的法子。

《說文》中 「橐、囊」是互训的:

《說文》:「橐,囊也。从㯻省石聲。」

《說文》:「囊,橐也。从㯻省,襄省聲。」

这是《說文》的弊端之一:循环解释,A,B也;B,A也。循环了一圈我们仍然不知道「橐、囊」具体形状为何。

从传世文献来看:

《诗·大雅·公刘》:迺裹餱粮,于橐于囊。

《大雅》毛《传》曰:'小曰橐,大曰囊。

郑玄笺:“乃裹粮食於囊橐之中。

《左传·宣公二年》:“宣子田于首山,舍于翳桑,见灵辄饿,问其病。曰:‘不食三日矣。

’食之。舍其半。问之。曰:‘宦三年矣,未知母之存否,今近焉,请以遗之。’使尽之,

而为之箪食与肉,置诸橐以与之。

可见,橐囊最初是用来装食物的袋子,也可以装其他任意物品,比如:书籍。

负书担橐。——《战国策·秦策》

学者扬之水在《诗经名物新证》的考证结论:

至此我们也搞清楚了:小而有底曰橐,大而无底曰囊。

古文字构形似乎也支持这种说法,「橐」的甲骨文就是像「有底束一端的袋子」之形象,如下图:

那么,无底的囊就是应该是两头封口,而古文字「東」正是象「囊袋有物而綁束兩端」之形,所以,「東」正是象形古时候的囊袋。

表示袋囊的另一个汉字:㯱,从甲骨文和金文字形来看,也是「綁束兩端」的袋子:

《說文》给出的解释是:装满物品鼓胀的囊

《說文》:㯱,囊張大皃。从㯻省,匋省聲。

无底的袋子需要綁束兩端才能装东西,所以,古人用「綁束兩端的袋囊」之形,表达一个比较抽象的意义,也即「束口、束缚」的「束」字,

「東、束」的区别在于,「東」字多一笔表示「袋囊有物」,而「束」则是「綁束兩端的空袋囊」

但是,「東、束」在用作偏旁部首,有些时候是不区分通用的。比如甲骨文的「速」字有时候也从「東」:

「東」字的本义是「綁束兩端的无底大袋囊」,但是,「東」字在先秦出土文献中没有见到使用本义的用法,都是用的假借义,也即表示东方,如:

(《合集》9735):「東土受年」。

臣卿鼎:「公違省自東,才(在)新邑。」

殷簋:「東啚(鄙)五邑」。

不过「東」在当做偏旁,我们仍然可以窥见其本义,如:「重」字,从人负袋,「人背負重物」之形,「沈重」的意思也就不言自明:

西周以后金文「人」与「東」变成上下结构,从而共用中竖笔划,為小篆字形所本。

----------------------------

参考资料

(汉)许慎著,(清)段玉裁注,《说文解字》(在线版)

/d/file/gt/2023-09/cxzlr13vqpm 662。

李学勤等,字源.,天津古籍出版社(2012),册中,页543。

扬之水. 诗经名物新证 . 北京古籍出版社 (2000),页4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