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星座 > 白羊座

九连环全套解法图解(九连环全套解法图解蝴蝶环)

时间:2023-12-30 05:14:50 作者:依稀久忆 来源:网友投稿

本文目录一览:

九连环第一百一十四步——学会即传承 | 解环至八连环

我们接着上节课展示的解环的步骤进行学习!

如下图所示为解环操作步骤中的第一百一十四步的示意图:

如下图所示为解环操作步骤中的第一百一十五步的示意图:

如下图所示为解环操作步骤中的第一百一十六步的示意图:

如下图所示为解环操作步骤中的第一百一十七步的示意图:

如下图所示为解环操作步骤中的第一百一十八步的示意图:

如下图所示为解环操作步骤中的第一百一十九步的示意图:

如下图所示为解环操作步骤中的第一百二十步的示意图:

如下图所示为解环操作步骤中的第一百二十一步的示意图:

如下图所示为解环操作步骤中的第一百二十二步的示意图:

如下图所示为解环操作步骤中的第一百二十三步的示意图:

如下图所示为解环操作步骤中的第一百二十四步的示意图:

如下图所示为解环操作步骤中的第一百二十五步的示意图:

如下图所示为解环操作步骤中的第一百二十六步的示意图:

如下图所示为解环操作步骤中的第一百二十七步的示意图:

如下图所示为解环操作步骤中的第一百二十八步的示意图:

如下图所示为解环操作步骤中的第一百二十九步的示意图:

好的!今天的学习到此为止!从第一百二十九步的示意图可以看到我们即将解环的是八连环。

也就是我们已经把九连环变为了八连环。以此类推,试想我们之后的解环过程中,还会依次遇到几连环?欢迎您留言交流喔!

#九连环#

#让孩子戒掉网游,戒掉手机的古典益智玩具#

#中学生#

传统益智玩具——中国古环@龙岩人

来源: 杨世明 宋健 文史知识

我国古代有很多足以让人自豪的发明创造,即使在一些似乎是无足轻重的领域,也能够充分体现出我们中国人特有的聪明才智,像儿童喜爱的“七巧板”“幻方”“九连环”等益智玩具,不但为国人所称道,而且在世界各地也有广泛的影响。比如“七巧板”,被外国人称之为“唐图”,据说拿破仑兵败滑铁卢后流放到荒岛上时,还常常摆弄这个玩具,且津津有味,乐此不疲;又如“幻方”,传到国外以后经过改造,被称之为“魔方”,并风靡全球。相比之下,中国最具代表性的益智玩具——我们名之曰“中国古环”(或“拓朴益智环”),尽管有着无数奇妙的“变化”,包含着十分丰富的数学奥妙,但除了“九连环”外,其它数十种环类玩具,似乎并不像“七巧板”“幻方”那样被世人所熟知。

中国古环类益智玩具的发源甚早,可以上溯到两千多年以前的春秋战国时期。据《战国策·齐策六》记载,秦国曾派遣使臣携“玉连环”到齐国,对齐君王后说:“素闻齐国多智慧之士,这个连环,你们能够解开吗?”齐君王后以玉连环遍示群臣,竟无人能解。面对如此难堪的局面,齐君王后急中生智,“引椎椎破之”,——然后对秦使说:“你看,我已经把它解开了!”

在这个玉连环里,包含了秦、齐两国之间的很多政治矛盾和斗争,齐国这种“特殊解法”,是利用外交手段表明本国的态度和立场,是对轻蔑与挑衅的回击。这已不是单纯的游戏。如以游戏论,则齐国的这种“解法”,实在是一种“无赖行为”,是严重的“犯规”。不过,因为这则历史故事,我们可以知道,当时“连环类”玩具虽已产生,但知道解法的人是不多的。否则,以齐国之“多知(智)”,不会以“引椎椎破之”的无可奈何的办法来解此难题。到了元代,杂剧作家郑德辉以这段故事为素材,创作了《丑齐后无盐破连环》杂剧,在这出戏里,“无盐娘娘”以其过人的聪明才智,易如反掌地解开了玉连环。这反映了元代时连环类玩具已很流行,并且能够拆解的,已大有人在了。

连环类玩具的拆解方法极为复杂,找不出其中的规律,简直无从措手,所以人们便以能解连环来比喻聪明、智慧、机敏、灵巧、善解疑难等。宋代周邦彦《商调·解连环·春景》一词中,有“信妙手,能解连环”之句,不仅是赞咏“妙手”,更是对聪明头脑的赞叹。据《西湖老人繁盛录》中的记载,南宋时,都城临安(今杭州)的集市中,便有出售“解玉板”的杂货摊,这“解玉板”,我们以为当系玉连环一类的玩具。

由于以玉制作连环类玩具工艺复杂、造价高,且不慎失手坠地极易损坏,所以后来多改由金属材料制作。九连环及其它连环类玩具一般是以紫铜丝、黄铜丝或铁丝制成。以九连环为例,它有一个狭长的钗(又称“柱”),一端为半环形,向上稍稍翘起,另一端为手柄。钗上套九个圆环,这九个圆环用九根铁丝次递相联,九根铁丝的下端为一块长方形的木板或铁板(早期当为玉板,此或系“解玉板”一名之由来),板上钻九个等距离的小孔,九根铁丝分别穿在九个孔中,上下可以活动。九个连环可以从钗上拆解下来,也可以再套上去。

九连环

九连环未必非“九环”不可,之所以用九环,并成为“定制”,想因“九”乃阳数之极,用以表示“极多”的意思。九连环的“九”字,因确系九环,好像是实指了,不过这个“九”字,还有“极难”的意思在里面。齐君王后“椎破之”的玉连环,未必是九环,已使齐国智能之士无法拆解,则环而至九,其难度之大,不遑言矣。再则,九连环有九环,恐怕还有一个数学上的原因,就是,环越少,解之越易,而每增一环,其拆解的次数就要以

(n指环数)倍数论,九环时,已充分表明了它的拆解难度(276次),其费心、费力、费时,人们尚可忍耐,不致于影响了拆解的兴味。如再增一环,已极费时力,多至20环时,要拆解524287次,则拆解旬日,恐怕也未必完成,则此种连环类玩具,将变成“刑具”了!

九连环在清代最为流行,《红楼梦》第七回里写到了这个玩具。乾隆间刻本《霓裳续谱》中录有《九连环》小曲,云:“有情人,送奴一把九连环,九吓九连环,十指纤纤解不开,拿把剪刀来,剪也剪不开。”可知九连环是闺中女子喜爱的玩具,是以男子以之作为礼物,送给情人,暗含“解不开”“剪不开”的柔情蜜意,以喻二人感情如同九连环之环环相扣。

九连环之外,人们熟知的还有“歧中易”。民间俗语云:“解不开歧中易,卸不下九连环。”推想歧中易产生于金属连环流行之后。它的形状像一架用连环连接起来的云梯,钗作桃形而端凹进桃形体内。据我们的研究,歧中易与九连环有很多相同的数学性质,当系九连环的变体。九连环主要是环“做运动”,而歧中易则主要是钗“做运动”,玩起来异常有趣。

歧中易(二阶)

“鼎环”“寿环”也较为常见,根据它们的拆解原理,可以把很多对称的或不对称的汉字制成连环玩具,我们称之为“汉字益智环”。

鼎环

寿环

“孔明锁”“韩湘子花篮”“关公进城”“蝴蝶对头飞”“蛇环”等是形制精巧、拆解复杂而有趣的连环玩具,能够充分体现出其“拓朴学”性质,是让人废寝忘食的玩具。

孔明锁

文献对这些连环类玩具绝少记载,这些奇妙无比的玩具,千百年来,始终在民间流传。哈尔滨有一位名叫贾景阳的老人,时年90来岁了,年轻时代就沉迷于连环类、绳套类等智力玩具游戏,多年来,他搜集、制作、改进、创新,已掌握有40余种,并冠以趣味横生的名字,如“十大元帅点兵”(即“十阶歧中易”)、“哥俩好”、“姐妹相连”、“步步登高”等。这是一笔无比珍贵的民间文化遗产。

近几年来,我们从数学的角度,对这些连环类玩具进行研究,发现了许多奇妙的性质,挖掘出许多数学奥妙。其实这类研究国外早已进行,16世纪中叶,意大利人卡丹便描述了九连环,并试图解开其中的奥秘。俄、英、法等国的数学家也曾屡次提及九连环这一让人迷惑不解的“中国魔环”。我们沿着他们的足迹,进一步探讨,给出了计算“招数”的表达式(参杨世明、王雪芹著《数学发现的艺术》第12章,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1998年8月第一版),但仅“发其端”。近两年,我们通过一套科学的数学符号和深入的结构分析,为若干连环玩具建立了“数学模型”,发现了中国古环中蕴含着的许多美妙的数学规律。这让我们感受到了无穷的乐趣。

“中国古环”是我国特有的传统游戏玩具,它们充分运用了数学拓朴学原理,是我们祖先的一个值得骄傲的发明创造。这类玩具,老幼皆宜,既练手眼的敏捷,又练头脑的思维,同时还可以作为生日、节日的礼品馈赠亲友,以增加其喜庆气氛。作为珍贵的民族文化遗产,我们应当珍惜之,发展之。尤其是“洋玩具”充斥市场的今天,推广祖国的传统智力玩具,其意义尤为重大。

——本文刊于《文史知识》2001年第3期“文化史知识”栏目

一位解九连环练了30多年的老师傅,告诉你这是一个孤独的游戏

{\"rich_content\":{\"text\":\"\",\"spans\":null},\"video\":{\"vid\":\"v028b0g10000c1o92a1jkp6ia63rkm50\",\"duration\":180.164,\"width\":854,\"height\":480,\"file_size\":22122303,\"thumb\":{\"web_uri\":\"tos-cn-p-0000/3c6d4b51a4fb49e6ba020934ed334322\",\"width\":640,\"height\":360,\"image_type\":null,\"mimetype\":null,\"encrypt_web_uri\":null,\"secret_key\":null,\"encrypt_algorithm\":null,\"extra\":null},\"video_size\":{\"high\":{\"duration\":180.164,\"file_size\":20932591,\"w\":854,\"h\":480},\"normal\":{\"duration\":180.164,\"file_size\":16104219,\"w\":640,\"h\":360},\"ultra\":{\"duration\":180.164,\"file_size\":20931559,\"w\":854,\"h\":480}},\"is_encrypted\":null,\"sp\":null,\"md5\":\"eb604e53ca1a5b207b4c1e9c9e35897a\",\"tos_key\":null,\"secret_key\":null,\"encrypt_algorithm\":null,\"extra\":null}}

童年噩梦九连环,我终于会解了!

本文经授权转载自:博物(ID:bowuzazhi)

众所周知,解东西总是一件需要勇气、信心、耐心与毅力的事情,比如乱糟糟的耳机线、没抓稳的毛线团以及悄自行打结的各种绳子。

今天我们要介绍的,也是这样一件难解但极其上瘾的中国古代智力玩具——九连环。

图片来源网络

从“玉连环”说起

九连环是谁发明的?有说法是诸葛亮,但是并没有具体的文献记载,毕竟民间就喜欢把各种各样的发明塞给诸葛亮。

追根溯源还得看可靠的文献记载。《战国策·齐策·齐闵王之遇杀》中有这样一段记载:襄王卒,子建立为齐王,君王后事秦谨,与诸侯信,以故建立四十有余年不受兵。秦昭王尝使使者遗君王后玉连环,曰:“齐多知,而解此环不?”君王后以示群臣,群臣不知解。

大概是说,秦昭王(也有说法是秦始皇)曾派使臣给齐王后一副玉连环,并说:“齐国人都很聪明,但是能解开这个玉连环吗?”

群臣都不知如何解这副连环,于是齐王后拿起一把锤子把它敲破,暴力解环,成功解困。

以上记载可以说明:连环的出现最早可以追溯到战国时代,而且在那个时候,解连环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甄嬛传》中也有胧月暴力摔坏玉连环的情节

图片来源:电视剧《甄嬛传》

人们在面对“解连环”这个难题上,有不同的态度。

有人首先就“连环可解”一题开展了哲学思辨。《庄子·天下》记载到:战国名家惠施曾提出“连环可解”的立论;唐代杰出的道家学者成玄英又补充到:“环之相贯,贯于空处,不贯于环也,是以两环贯空,不相涉入,各自通转,故可解者也。”

大概是说:事物变化,亦如连环,虽有连续性,但又可分解。一说物方生方死,连环亦然,毁坏之时即为可解。

还有人将这个搞不动的玩意儿比拟为剪不断、理还乱的情爱。

唐代诗人李商隐《赠歌姬》一诗中曾云:“水精如意玉连环,下蔡城危莫破颜。”以“如意”“玉连环”两件美物形容歌姬的容貌音色之美。

北宋文学家周邦彦曾在《解连环(商调·春景)》一词中写到:“怨怀无托。嗟情人断绝,信音辽邈。信妙手、能解连环,似风散雨收,雾轻云薄。”以“连环”比喻情感纠纷,难以解开。

此词在民间传唱不衰,“解连环”也成为词牌名,大多都写尽了多情自古空余恨的哀怨爱情。

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的玉连环

有人选择“迎难而上”,这个环不仅要解,还得让大家都学会解。

明代正德状元杨慎记录了正儿八经的“九连环”,是曾以玉石为材料制成两个互贯的圆环,“两环互相贯为一,得其关捩(liè,扭转),解之为二,又合而为一”。

也是到了明代,由玉连环演变的九连环才逐渐普及开来,后来逐渐以铜或铁代替玉石,成为妇女儿童的玩具。

一副法国油画《中国游戏》(局部),表现了少女玩九连环的场景。

更厉害的是,清代初期著名数学家李子金著有《解环谱》一书,对九连环展开了系统研究,书后还附有计算,成为一部融智能、游戏于一体的经典。

于是清代上至士大夫,下至贩夫走卒,个个爱玩“九连环”。《红楼梦》中也有“林黛玉巧解九连环”的记载。

林黛玉巧解九连环

图片来源:电视剧《红楼梦》

解环,先这样,再这样

那么问题来了,九连环到底怎么玩?

清末民初,徐珂著有大型笔记《清稗类钞》,其中详细记录了九连环的解法:九连环,玩具也,以铜制之,欲使九环同贯于柱上,则先上第一环,再上第二环,而下去第一环,更上第三环,而下其第一、第二环,再上第四环,如实更迭上下,凡八十一词,而九环毕上矣。

听起来好像很简单的样子?

眼睛好像懂了,但手肯定还不会。接下来,我来给大家仔细讲讲,需要各位展开丰富的空间想象能力。(有九连环的小伙伴拿出来跟着解)

首先我们要先了解九连环的结构。九连环由环、环柄、柄把、环杆板、环杆五个部分组成。

九连环结构组成

图片来源:某购物网站、《智力玩具九连环研究》

解环目标是要将所有的环脱离环柄。下图就分别展示了满贯状态下的九连环,与零状态下的九连环。

满贯和解开状态下的九连环

图片来源:《智力玩具九连环研究》

直接来看看解九连环的视频吧。

与魔方一样,解九连环也有简单的公式总结:

解九连环的要点在于“隔环解环”,要想下/上第n(n>2)个环,必须满足两个条件:

1. 第n-1个环在环柄上;

2. 前n-2个环全不在环柄上。

是不是感觉这个递归破解公式,好像在哪见过?

其实,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五“数列”章节中就已经出现了九连环。还想不起来是不是?没关系,我把课本给你找到了(得意.jpg)。

中外数学家也都为“解九连环至少需要多少步”这个问题展开了各种各样的讨论,比如计数函数,再比如二进制,甚至写个程序算一算……

图片来源:《智力玩具九连环研究》

所以啊,现在“解九连环”已经不是什么难事了,而让“九连环”被世人所熟知,才成为了更为艰巨的任务。

九连环,世世传

2000年,美国洛杉矶20届世界智力游戏年会上被称为“中国环”的九连环登上全球舞台,而带着连环赴会的正是九连环技艺大师周伟中。

图为周伟中先生

图片来源:人民日报

1999年,爱好九连环的周伟中在家中开辟了“九九连环斋”,收藏各式连环600余种,1000余副。

由于许多青少年对连环知之甚少,周先生又在2000年和2003年先后出版了《九连环图谱》和《巧解九连环》两本书,并借用生物学分类法,将连环玩具归入“连环纲”,又以连环结构特征划分为“摘环目”“摘套目”等5个目,再往下又是“科”“属”“种”。

2009年,解连环正式被评为北京市昌平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周伟中也正式被评为传承人。

某购物网站上的连环玩具

除了知名度最高的九连环外,连环玩具也有了更多的新样式,但当前熟悉九连环、会解九连环的人依然很少,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扬仍需我们世代努力。

读到这了,要不买个 “九连环”试试?

来源:博物

编辑:CHANchan

「手工」DIY三款灵敏高效的筏、矶、海竿通用钓组

钓鱼人不能亲临抗疫一线服务大众,但是宅家也是对这场抗疫战役的最大支持。闲暇无事动动脑和手有利于心身健康!本人是一个比较喜欢野钓的钓鱼人,因为野钓有很大的挑战性,强烈的刺激感,会给人带来最大的兴奋和快乐!下面将我在长期钓鱼活动中摸索和积累经验自已动手D出,而且平时用得较好的三款钓组的制作和使用,分别介绍给大家作为你今后制作渔需时参考。

第一款,集诱鱼作用和隐蔽性较好的一款滑坠4钩串钩钓组。

图1:滑坠4钩串钩钓组实物图

每年5~6月份到来年的1~3月份在长江都可以钓到一种叫船丁的小鱼,只要是在江边找一处回水湾缓流的砂底石砾的地方做钓点,就定有不错的收获,偶尔还能有其它鱼种光顾。本人就经常用这种钓组利用岸筏竿钓船丁鱼。下面逐一介绍制作过程,为了请楚了解细节,见图解。

图2:滑坠4钩串钩钓组模拟图

该串钩的纲线是选择优质8编1.2#灰色PE线,其特点是:线细又是灰色(接近水底泥土色)所以隐蔽性好,而且纲线的拉力大(直线拉力15kg,打结后约有12kg左右,本人是利用换下来的4编0.6#灰色PE线两根绞合后使用的)。首先往PE纲线上穿进一粒大号牛筋太空豆,然后再穿进日式开口坠中的塑芯上下各1粒,注意不要把方向穿错了,接着再穿1粒大号牛筋太空豆,在线头系1粒12#不锈钢美式8字转环,(环上系底钩下面再述)。再从8字环往上220mm处打一个连穿3道的连环结(穿3道是增大结的直径),间隔3mm再照样打个结,,再从这个结往上220mm照前方法打两个结,连续打3处结。在兩个结3mm内的位置处就是子线打马蹄结连接纲线的位置,最上面也是最后留点长度约100mm左右吧,再系上1粒10#不锈钢美式8字转环,这只环是与竿子主线连接环相连接的。然后将每处结点,包括8字环的连接点都要点一下502胶水,一是增加强度,另外是在两结的中间点上了胶水后此处会变得圆滑,子线系上后可转动。关于装多重的铅坠,那要根据水流速、对象鱼大小和用什么竿子的情况灵活更换(本人曾大用到100g、小到6g都可方便更换,平时常用岸筏竿上个20g的铅坠钓船丁,远近都可以方便抛投。另外釆用开口滑坠不光是换坠方便,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对钓轻口鱼,钩饵吸入不费劲,竿稍信号放大更明显)。接着再讲讲子线和钩的问题,以我去年钓过6斤重的青鱼、3斤重的鲶鱼和小到半两的干稍鱼船丁鱼为例,我用的上3口钩的子线是用的廉价涨号的1#,相当1.2#透明尼龙线,系钩后尾端折回留长10mm处打一个8字结,子线长度130mm,然后用尾端打的一个环打个马蹄结系在纲线上,这3口钩的子线拉力值在1.5kg左右。下钩比较重要,也是最上鱼而且是上大鱼的钩,它的子线是用飞磕0.6#,是一种聚乙烯加尼龙混合半透明鱼线,直线拉力可达到5kg左右,同在尾端打个圆环好系8字环,线长100mm,然后在这口钩的子线上穿一段10mmΦ4mm白色的泡沬漂棒,它的作用是在水底能将钩上的“死”饵变成浮动的“活”饵,如有小鱼在饵边游动时,扇动的水流将会推动钩饵“活”动起来而引起周边大鱼的食欲。按以上设置的线径可钓大到10斤,小到船丁都不需更换纲线和子线,至于钩就另当别论。对于钩的向题如果不是专门针对大鱼去的,那么建意选用正宗进口的“秋田弧”型滑口鱼钩,本人一般都是用8#和6#“秋田弧”型钩,钓几斤重的鲶鱼都沒问题。现在湖库、包括长江的鱼都很“滑”所以一定要用小钩细线钓大鱼。现在巳讲到线组要做得精细外,还有一个钩如何上饵的问题,如果想在长江钓一些象鲶鱼、石扁头、黄颡、船丁之类,那么用得最多的是蚯蚓饵,我们在上蚯蚓时要借助一把尖弯头镊子夹住钩柄,拿出一条合适的蚯蚓,钩尖从环带刺入,并一直要穿过钩柄,待尾部留有5mm左右长蚓尾时将钩尖推出蚓体后再退回埋入蚓体内,多余弯曲部分全部推到子线上,这时的视觉就是一整条头尾在水中蠕动的蚯蚓,再加上钩饵在水中不断地摇摆,何尚鱼不上钩?但是本人不建意一次上几条蚯蚓集中在钩门处,因为经过抛投和水流的冲刷,虫饵大部分会滑出钩尖外,最终招引小鱼吃掉外露和钩上的饵料,就是周边观望的大鱼来索饵钩上也没饵可食了。如果按照我给出的方法制作串钩和装饵,那么这就是一付名符其实的灵敏高效的串钩钓组。

第二款串钩,这款串钩的制作基本上和第一款都是相同的,不同的是除掉了铅坠而换上了一个托饵器。

图3:带托饵器的4钩串钩钓组

这款串钩钓组主要用于水库、湖泊远投钓斤级大板鲫、鲤等,要说明的是托饵器内要装进对路目标鱼的饵料,饵水比是按照将鱼竿拋出后饵不会大块脱落,只能有少量的散落为好,另外特别要强调的是,饵料的味型越大越重越好,目的是要起超远快速诱鱼的作用,不存在会“死”窝的问题(本人曾有一次将半瓶约10ml麝香水倒进饵料后装进托饵器后就有了明显的连口)。托饵器加饵料后重量约25~30g。

第三款,这款钓组是我多年来在长江夜钓鲶鱼的利器,适合挂青虫、大绿蚯蚓等,只是最近两年这种生物饵料难找了。这款钓组实际上是立于水底层的一个“T”形天平,由Φ0.6mm的弹簧钢丝制作,在天平的上端设置了一块20x20x40mm的泡沫,起到浮起天平在水中站立,由两边的“T”臂提着两口挂了饵料的钩子。

图4、5:“T”形双钩天平

两钩离底100mm左右,钩饵离底的高度正好是鱼儿贴底游动寻饵的高度。钩饵会在水流或是鱼儿游动时扇动钓饵摆动,将“死”饵变成了可动的“活”饵,天平的下面连接一个可以在钢丝线上滑动的铅坠,有利鱼信放大。子线是用的8编1.5#PE线,直线拉力在12kg左右,子线长140mm左右。

图6:“T”形双钩天平制作尺寸

到此这三款钓组的制作与使用就介绍到这里,由于本人水平有限,介绍不到位的地方,敬请指导。祝渔友们身体健康,鱼莸多多!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