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星座 > 摩羯座

五行健脾散(五行健脾散功能与主治)

时间:2024-01-26 03:59:57 作者:超甜的布丁 来源:互联网

本文目录一览:

大白话说中医第四十六期|湿毒不去,脾胃就虚

追先贤之遗志,继古医之传承

我们之前说,糖尿病的病根是脾胃虚弱,那么治疗调理糖尿病首先肯定是要健脾养胃,但是这里就会有人疑惑了,那我健脾养胃后吃饭多了,是不是就会吃进去更多的糖?那血糖是不是就更高了?

脾胃的作用是把五谷精微运化成元气,说简单一点就是脾胃把食物中的营养成分转化成身体活动需要的能量。

而糖分是身体需要的重要营养之一,所以加强脾胃对糖分的转化能力和身体对糖的消耗能力,并不会因为多吃饭导致血糖升高。

因为食物里的糖都被转化成了身体马上可以利用的东西,同时营养到达了细胞里而不是停留在血液中,不会堆积在体内,细胞也得到了营养,人的力气就增加了。

这样一来,人就有了活力,生命力也就更旺盛。并发症自然而然会减少 。所以,健脾养胃后吃饭变多,并不会导致血糖升高。

我们健脾养胃有很多药食同源的东西,比方像山药,芡实,它们的淀粉含量还算挺高,一般来看淀粉是升血糖比较快的,所以不能给糖尿病患者多吃,但是从中医健脾养胃的角度来看,这些东西还必须要多吃。

我们的五行健脾散有山药、茯苓、薏米、莲子、芡实这五种材料组成,虽然淀粉含量很高,但是这样去给糖尿病患者吃,坚持一段时间后,血糖反而变得逐渐正常,也没有升高。那么这其中的道理是什么呢?

我们的老祖宗非常聪明,尽管那时候科学技术水平落后,但是他们善于观察天地,总结出一套阴阳五行的规律,简单来说,就是无论什么邪气病毒,只要自己的元气足够强大,就能百毒不侵。

元气也被叫做阳气,阳气就是阳间的气,阳气充足才能在阳间好好呆着,生病了就是阳气(元气)不够或者运转不通顺造成的。只有补足了元气才能保证身体健康。

脾胃到底有多重要?问大家两个问题,能想明白了,就知道脾胃有多重要了。

我们首先来看第一个问题,人凭什么活着,这个很简单,就是凭有胃口能吃能喝。

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的慌。所以我们看很多人年轻的时候,胃口好也力气大,能扛着200斤的玉米走老远,结果年纪大了之后,虽然吃的挺多,但是没什么力气,买个西瓜都要挑个小的,走两步就喘。

用中医的话来说就是“胃主受纳,脾主运化。吃不下饭,是胃气不足,但是吃得多不长肉没力气,那就是胃强脾弱。

胃的好坏,要看饭量,吃的多胃就还好,吃得少甚至于吃不下饭,就是胃气不足。而脾的好坏要怎么看?就是要看粪便,大便不成形,甚至直接能看见饭粒菜叶子,这就是完全没有消化吸收,东西都白吃了,根本没有运化成元气。

日常生活中,放久腐烂发臭的都是肉和海鲜,因为这些东西里蛋白质比较高,所以腐烂后会特别臭。所以脾运化能力好的人,他吃进去的食物里含有的营养物质都被身体运化吸收了,排出来的也就不会那么臭。

我们的五脏六腑经络血管,任何地方都需要元气的供应,如果脾胃不好,就相当于给五脏六腑断了粮食,人也就慢慢地虚弱生病了,所以说第一个问题,人凭什么活着?就是凭借脾胃的运化能力活着。

我们再来看第二个问题,人要凭借什么来治病?这时候有人就说了,肯定是吃药啊。没错,就是吃药,但是如果脾胃不好,吃下去的药不能被吸收,那这个药是不是就白吃了?所以归根结底还是要脾胃好,能吸收能运化,接下来才能说治病。

脾胃的重要性,不仅表现为运化五谷精微,它还能运化水湿,也就是我们说的排出湿气。问题就又来了,我们天天把湿气挂在嘴边,那么这个湿气到底是个什么东西?

湿气有从内生的,也有外面来的。内生的湿气就是那些本应该进入到细胞的营养却因为运化能力不够留在了血液当中,久而久之堆积成了内在的湿气。

比方说糖尿病,那些糖分本来应该给细胞提供能量,结果因为胰岛出现问题送不进去,把糖分留在了血液里,结果细胞需要糖却没有糖,血液不需要糖却都在血液里,这就成了糖尿病。

包括像蛋白质等等在内的很多营养物质都是这样停留在血液和经络中,没有被吸收利用,时间长了就在体内成了湿气,中医叫这个为:内生湿邪。

所以中医不管看什么病,方子里一般都会有健脾养胃的药材在里面,然后会告诉你什么能吃什么不能吃。

比如说鱼生痰,如果脾胃不好,医生就不会让患者吃鱼,因为吃进去不能吸收,就全部变成痰湿了。再比如阿胶,我们都知道阿胶可是很好的补品,但是如果脾胃不好,吃进去不仅不能补身体,还会产生滋腻。

外来的湿邪那就很好理解了,阴暗潮湿的环境中外部的湿气会侵入到咱们体内,所以经常接触凉水和潮湿环境的人比较容易得风湿病。

中医讲千寒易去,一湿难除。实际上湿邪非常的顽固。有的人刚开始健脾养胃会有一些比较反常的变化,比如分泌物增多,部分男同志可能本来只有一点点潮湿,结果健脾养胃之后更加潮湿了,还有老年女性炎,健脾养胃之后分泌物也更多了。

这是因为患者体内的湿气过重,健脾养胃之后,身体在排湿的一个正常反应,这些湿气要往出排,就是通过汗液、大小便、出汗等等方式来排出体外,所以不用过于担心这些反应。

我们很多疾病和脾虚湿重都脱不开关系,一些中老年人常见的慢性病有百分之八十都是和湿气重有关系的。

当然,并不是说身体一有湿邪立得病,最开始只是会有一些症状,比如吃不好睡不好,也就是中医说的食不和则寝不安,吃饭不好的人睡觉一定也不好,因为吃饭不好就代表脾虚,而脾虚的人一定湿重。

身体内湿气太重,元神就住不安稳,中医讲六神不安,所以就会出现失眠多梦,睡不好吃不好的症状。所以当出现这种情况时,就应该把健脾养胃提上日程了。

我们要注意,如果长时间身体出现那种粘腻的包裹感,感觉身体沉重,这可能就是糖尿病的早期症状,虽然这个时候可能血糖还不太高,但是已经属于高危人群了。

出现症状后还像以前一样胡吃海喝,不按时吃饭糟蹋脾胃,或者经常去到一些潮湿的地方的话,这个症状肯定会越来越重,糖尿病或者其他病就在不远的地方等着你。所以一定要时刻关注自己的身体情况,注意健康。

人的元气会随着年龄的变化而不断减少,尤其是在过了四十岁之后,身体健康就应该需要非常的注意,那么下一期我们来看看,四十岁之后的大家,都该注意一些什么呢?

文中图片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文章内容为郭老师原创,如需转载,请标明出处

▇ 注1:文章及音频当中提到的中药方以及用法用量、注意事项等内容仅供参考,如果要使用,请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请勿自己盲目使用。

▇ 注2:本文整理自《大白话说中医》系列节目,为了方便阅读,内容有删节,如果要了解全部内容,请点击下方蓝字,收听音频版。

五行健脾散同仁堂正品郭亚宁健脾养胃调理脾胃代餐五谷杂粮...

五行健脾散,五谷杂粮粉,根源调理一步到胃。

每天推荐精品实用宝贝南京同仁堂绿金家园出品。五行健脾散,一瓶一码谨防假冒!真材实料精细碾磨而成。超微破壁麸炒工艺,历经多道严苛工序,道工序都经过严格把控保质保。每次取2-3勺放入杯中,注入250m左右温开水,边冲边搅拌均匀即可。

根据个人口味可加入蜂蜜或牛奶,口感醇香细腻柔滑,有食欲、脾胃不调、舌苔厚腻、体态湿,坚持每天食用温和调理。

大白话说中医第五十八期|简简单单七味药,健脾养胃好疗效

追先贤之遗志,继古医之传承

我们有时候在用到某些药材的时候,会对它的炮制办法有一些疑惑。比如按照古人的方法,山药切片之后需要在正午的太阳下晒够多少时辰,晒够十多天才能入药。

而有的朋友认为,这只是一个烘干过程而已,吹风机一半天就能搞定没必要弄得很繁琐,反正山药还是山药,只要达到干燥的目的就可以了。

其实这类问题有很多,例如选药、炮制、炒煎的过程到底要不要在这些问题上循规蹈矩讲究这么多?讲究和不讲究的区别又在哪里呢?

我们在之前一直有提到健脾养胃的良方《五行健脾散》,那这个五行健脾散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这些都是药食同源的材料,既是药材也是食材,材料都很好找。但是我们要注意,虽然这些材料都能在超市和市场找到,但是如果要作为药物使用的话,还是去正经做药材的地方买才是更好的选择。

专业做药材的地方药材都是论克来卖的,价格要比我们在超市卖的价格高出许多,我们来算算看:

这两个价格整整差了8倍,看价格来说肯定超市的山药更划算,但是事实并不是这样,我们一定要选0.4元的山药,因为如果作为药材来使用的话,超市5分钱的山药效果是微乎其微。

大家应该都知道著名中医药堂“同仁堂”,它的大门上贴着的对联上面写的是:

这副对联里就说对药材的两项要求,上联里说的品味指药材品质的高下,也就是说质量要好,产地要正,药材要地道。下联中的炮制,意思是说炮制很繁琐,但是不能省功夫,每一步都要做好做到位。

品味和炮制这两个方面可以说是中药材的命脉,按照我们中国传统文化来说,下联高于上联,所以这二者当中的重中之重就是炮制,但是选材和炮制,一样都不能马虎。

我们常做药用的是河南焦作产的怀山药,这里要注意,很多地方都有种植怀山药,但是不同地方种植出来的效果是不一样的。就好比我们都是中国人,但是在黑龙江和四川分别长大的人还是会有区别的。

正儿八经出自河南焦作一带的怀山药价格大概在20块钱一斤以上,低于这个价格的基本都是真的。选材一定要讲究认真,接下来就是炮制了。

先说切片,用刀打斜切,5-6公分长,3毫米厚,切得要均匀,不然后续加热受热会出问题。

切好之后拿出去晒,正常情况下是日当中午的时候拿出去晒,夏天能晒到四点钟,冬天大概三点多就要收回来。

现在很多制药厂为了省功夫就不去晒了,就用烘干机或者吹风机给吹干,传统办法可能需要十多天才能晒好,而用烘干机吹风机只需要半天时间,虽然比较费电,但是省了一大笔的人工费。

山药晒完之后,还需要在仓库阴凉背风干燥的地方放置一个月,这是因为晒的过程中吸收了太阳的真火,所以药材现在比较燥,需要静置让火气平稳一点。

沉上一个月之后把山药拿出来用陶锅炒制,现在有很多人会用不锈钢的锅来炒,但是这就不是用火了,而像是在用微波炉。

炒制需要明火,最好是使用柴草,而不是煤气或者电磁炉之类的产品。柴草烧出来的草木灰也是一种药材,叫做“百草霜”,有止血的功效。

用柴草炒制山药,草木灰飘进锅里,在无意间就给山药加上了一些百草霜的药性,当患者胃部或者食道有出血时,这个山药就会更有用处。

当然在炒制的时候,锅里不能光有山药,我们看平时街边卖炒栗子和瓜子的,锅里都会有一些沙石一起翻炒,因为干炒的话很容易糊锅,炒干货是加沙石,炒山药则需要放上麦芽。

这样炒出来的山药颜色是土黄色,表面会带有一点麦芽渣,闻着有一股像炒花生的香味,还带一点麦芽糊掉的苦味,这个时候的山药才是药效最好的。

所以我们看,要炮制好一味药是非常不容易的,这么多步骤少一步效果都会变差。但现在有的人为了图方便,用烘干机,用微波炉,原本一个多月才能完成的工作一天时间全部搞定,还会拿硫磺熏一下,这样的药效果能好吗?

这些产品的噱头都很好,但是实际效果确实惨不忍睹,而我们经常挂在嘴边的五行健脾散,是真正需要使用上好的药材来配比炮制,具体的制作方法如下:

五种药材按照一比一的比例,就如一斤山药其他四种药材也都是一斤,准备好之后,把所有的药材都打成粉末,然后炒熟混合均匀。

选择好的药材,坚持服用一段时间后,这个健脾养胃的效果就能出来,我们会发现吃饭香了,有食欲了。

很多上了年纪的人吃饭是因为时间到了,而不是因为肚子饿了。到点吃饭是习惯,不吃点心里难受,但是吃吧,也吃不香。

我们研农诊所的医生们也经常讨论各自的从医经验,所以在五行健脾散的基础上,我们又增加了两种比较好的成分。

鸡内金,也就是鸡胃里面那一层金黄色非常有韧性的皮,鸡内金的作用就是消食化积,我们平时吃鸡胗的时候会把这个皮给剥掉。

再有一个就是人参,这个大家就非常的熟悉了,是上好的补药。

五行健脾散加上鸡内金和人参,用这七种药材组成了一个新的健脾养胃的方子,我们给它起名叫做《七味早餐糊》。

这个名字是非常的接地气,所以经常会有患者问到这个和外面超市里能见到的别的早餐糊有什么不一样。这当然是不一样的,且不说选材上会有不同,就是每一个医生的见解也会不同,所以这些方子虽然名字相似,但效果却不太一样。

我们改良后的早餐糊可是下了功夫的,大家知道,鸡内金有一股腥味,所以平时做菜我们才会把它剥掉,我们在处理鸡内金时下了大功夫,才解决了这个腥臭的问题。

这个时候的鸡内金会变成黑灰色,味道是苦中带酸,功效也是原来的很多倍。除了处理鸡内金,为了改善口感,我们还添加了很多辅料进去,比方天津特产的油茶和黑芝麻,原材料的炒制过程中添加麦麸一起炒。

这样改良后的七味早餐糊,不仅效果更好,口感上也是比一般药物要好很多。普通人长期吃也不会觉得很难坚持,毕竟健脾养胃需要慢工出细活。

虽然工序和人工都增加了很多,成本也增加了,但是如果是为了更好的健脾养胃,这么做就是值得的。那么七味早餐糊的作用是什么呢?

基本上人在三十岁以后,像在熬夜通宵这些事情上,和二十岁的感觉是完全不一样的,这个时候开始我们就应该注意补充元气了,那补充元气的一个重要手段就是健脾养胃。

七味早餐糊还有一个大家都想不到的功效,就是健康减肥。我们之前说过,人虚胖是因为体内寒湿过重,哪里寒气多哪里就有脂肪堆积。有的人四肢纤细,但是肚子很大,有的人上半身很瘦,但是腿却很粗。

还有上了年纪后,无一例外的胖腿胖膝盖,这都是因为寒湿聚集在腿上,时间久了成了关节病。所以我们通过健脾养胃把寒湿排出去。当身体就不需要脂肪了,自然虚胖也就减轻了。

七味早餐糊的作用还有很多,因为脾胃是生产元气的地方,而元气是我们和疾病斗争最根本的力量,元气足,人健康,寿命长。所以脾胃不好、虚胖、没精神的这些朋友就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

除此之外,已经患有慢性病的的患者,这时候更应该补充元气,对抗病邪。至于这些增加的元气具体在祛除病邪时,是联合别的药物一致对外?还是逐步取代其他药物独挡外邪?我们下一期结合具体的病症,来细细地讲解。

文中图片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文章内容为郭老师原创,如需转载,请标明出处

▇ 注1:文章及音频当中提到的中药方以及用法用量、注意事项等内容仅供参考,如果要使用,请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请勿自己盲目使用。

▇ 注2:本文整理自《大白话说中医》系列节目,为了方便阅读,内容有删节,如果要了解全部内容,请点击下方蓝字【了解更多】,收听音频版。

大白话说中医第七十八期|调病选好药,治病好疗效

追先贤之遗志,继古医之传承

《大白话说中医》的很多听众朋友经常会联系郭老师的助理团队问各种方子的做法,其实节目中已经提到了,比如说五行健脾散,方式很简单,就是炒熟后打粉,实在不会,去药店也能给你弄好。

但是还有很多朋友担心,去药店,自己分不清药好不好,万一药材效果不行呢?因为我们都知道药材的品质高低直接决定药效的好坏。

所以郭老师很理解大家的难处,如果买不到好的药材,让人家以次充好了,不仅白花钱了,病情耽误才是要命。因此,本期我们就从郭老师和刘大夫的亲身经历,给大家讲讲如何做才是比较好的方式。

而在不断筛选确定的过程中,他们不仅要翻遍无数的医书,更重要的是选择真正大家能够放心使用的药材,为此全国各地跑,去大大小小的药材生产基地去实地调研。

有次,刘大夫去西藏调研藏药时,就被西藏的紫外线晒到了。

大家都知道西藏的紫外线特别强,强到什么程度呢?如果你的胳膊露在外面,不一会就变成了“红烧肘子”了。

还有刘大夫去东北考察“东北三宝”之一的鹿茸,就去了它们养梅花鹿的一片地方。

它是一种非常美的自然景观,每根树枝上挂满了毛茸茸的雾凇,晶莹剔透,非常好看。

虽然有些无妄之灾,但幸好调研还算顺利。

鹿茸,我们都知道是鹿身上的取下来的。但鹿茸品质有好有坏,如何辨别呢?

产地

郭老师也去过河北的一个小型鹿场,有个几百头,但是品质真的不如东北的好。

因此,这里也说一句,选鹿茸,像吉林抚松的、辽宁西丰的,品质还是可以的。如果大家去自行购买,一定要认准产地,然后再精挑细选。

而由产地决定鹿茸品质主要从功能上就可以明白原因。

首先说驱寒,东北山区的鹿,生长环境决定了这里养的鹿取下来的鹿茸是一个阴极生阳的东西,而这时候它的这一点生出来的阳性非常活跃,因此,也就特别宝贵。

采收时间

梅花鹿的角能够长到一米多,跟它的身长差不多。鹿角也能入药,中药里叫斑龙角。

它与鹿茸的差异只是采收时间的不同,却导致了完全相反的药性。

因此,采收时间不同,药性就会发生变化。

比如,我们说男女都有更年期,男性56岁左右的,女性49岁左右。

鹿茸也是这样,公鹿每年的三四月份鹿角会掉,开始长新的,这时它的阳性很旺盛。

到了五六月份,新角能够长到10-15厘米,阳性达到最重。

但是如果这样做的话,也就意味着只能取这么多了。很多人要再等半个月左右,这个时候,鹿角会长到20来厘米,产量能翻一倍。但同时,药材品质就变了。

所以,选鹿茸,在产地、鹿的品种一致的情况下,要看是四月份的鹿茸,还是五月份的鹿茸。

现在,药店里卖鹿茸片,10块钱一克。甚至更便宜,8块、5块。但是整只的鹿茸,上称一称,一百来克就要两三千。

大家可以算算这其中的价格,按照逻辑,整只应该是一千多。为什么多出两三倍的价格?

品种

我们都知道五行健脾散和七味早餐糊有山药,也讲过山药的炮制。但是山药要的是怀山药,而只有河南焦作地区的山药才能称为怀山药。

我国其他地方也有产山药的,就拿广东而言,那里的新鲜山药其实大部分是两广引种河南的,只能称为淮山药。

因此,现在市场上很多淮山药,其实应该叫新鲜山药较合适。

而同样的,我们都知道最好的人参就是野参。但因为市面上几乎找不到,因此,人参根据是否栽培分为了野山参、移山参、园参(萝卜参)。

一般我们能够买到的人参,都是人工种植的。

像在山里,特别是荒郊野岭种的,尽量去模仿野参的生长环境的方式种在树下,出来的基本上跟野参差不多,叫“林下参”。

像大片田地里种植的叫“园参”,就跟种萝卜一样,也叫“萝卜参”,效果很差,因为是化肥催起来的。

而这其中,“林下参”也会根据生长的年头分为三年的、六年的、十年的,年份不同,效果大不一样。

炮制工艺

药材炮制工艺很重要。一些世代流传下来的好工艺和现代一些技术含量很高的科技,能够对药材的利用率、吸收率起到关键的作用。

比如,我们在高血压小方中说的玉米须,药用的玉米须是要专门种的。必须是玉米刚长出穗,还没鼓粒儿的时候,拔出的浅绿色的须子。

我们中药的做法一般分为散、丸、膏、丹。其中,丹的效果最好,而丹丸里的有效成分都是小分子的。

我们有一个病人,家庭条件不错,脾胃不好,吃进去的东西消化不了造成了大便溏稀。

消化功能很差,身体就吸收不到营养,就气虚,从而进一步会导致免疫力下降。

通常,药一个月就会起效果,何况是从宋朝流传千年的古方。因此,他的病情有了好的变化。

而导致他这么快就见效的,不仅是药抓得好起到了关键作用。

他在做五行健脾散的时候,炒的很老,几乎焦糊。一般人打成粉是白色,他喝的时候就是棕黄色的了。

有一个著名的开胃方叫焦三仙,就是用麦芽、山楂、神曲炒制和(huò)喝的。而如果你煮成粥,就没用。

储存年份

我们中国端午节有采艾草的习俗,很多人都会采艾草插门上辟邪。但艾草真正的作用是艾灸,古人常把它挂在门上等风干,然后备用。

因此,也就有了“三年之病,应寻七年之艾”的说法。

而艾灸作为中医理疗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同样也是郭老师的重要研究内容。它能够对任何一种病起到效果,尤其是在疏通经络、散寒除湿等方面。

今天主要讲了些关于药材的选择,其实还有很多没有讲完。那其他的内容我们将在后面的节目中逐步介绍到。大家下期再见。

文中图片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文章内容为郭老师原创,如需转载,请标明出处

▇ 注1:文章及音频当中提到的中药方以及用法用量、注意事项等内容仅供参考,如果要使用,请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请勿自己盲目使用。

▇ 注2:本文整理自《大白话说中医》系列节目,为了方便阅读,内容有删节,如果要了解全部内容,请点击下方蓝字【了解更多】,收听音频版。

如何咨询问题,请看这里!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