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吉日 > 结婚吉日

骨牌大小顺序图片(骨牌大小顺序图片口诀)

时间:2024-01-17 08:15:51 作者:未及挽留 来源:网友整理

本文目录一览:

泰州非遗:姜堰桥头纸牌制作技艺

徜徉在桥头镇的石板小巷,恍若跌进了一段失落的时光。这里的幽深挡住了外面喧嚣的世界。僻静处,某户人家的门楼下聚着三五个打纸牌的老人,你出一张,他“吃”一张。有时,输了的老人忍不住怨上几声,而赢的那个已经咧开了嘴乐出了声来。纸牌在姜堰及周边地区又被称为长牌,随着时代的发展,许多老字号和老技艺渐渐湮没到历史的深处。现在,除了一些老年人还玩这种博戏之外,年轻人怕都连牌都已认不全了。原本承载着一息中国文化的纸牌一步步地式微,让人唏嘘不已。

桥头纸牌

纸牌起源的历史久远,传说大致有二:一是淮阴侯韩信为排解远征将士思乡之愁,在军中发明了纸牌之戏。二是说由唐代著名的天文学家张遂(一行和尚)发明的,因纸牌仅如树叶大小,故称“叶子戏",又称“叶子格"。唐人叶子青著作《叶子格》详细记载了叶子戏的玩法。《咸定录》中亦有记载:“李郃为贺州刺史,与妓人叶茂江行,因撰骰子选,谓之叶子戏。”由此可见叶子戏起源不迟于唐,且在唐时已风靡于朝野上下,士人、百姓都争相以此为乐。

到了宋代,宋、辽王室更加热衷此戏。宋太祖亲作叶子戏消遣图,以供后宫打发时光。与赵匡胤同时的辽穆宗耶律璟则在新年的宴会上,不顾君臣礼仪,与群臣一起吆五喝六,捋胳膊挽袖子玩起来叶子戏。由此可见叶子戏风靡宋、辽王室的盛况。

明清时期,叶子戏逐渐成为社会上盛行的一种博戏形式。当时的叶子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印有骨牌图案的骨牌叶子,这种叶子戏实际上是骨牌的翻版。由于将骨质改成纸质,对其推广和流传起了很大的作用。这种“纸牌”称为“马吊”,今民间流行的纸牌就是在“马吊”牌的基础上变化而来的。

传统工艺

姜堰地区手工纸牌生产制作时间可上溯到清朝战争前后,零星制作的散户很多,其中的桥头镇杨院村却是最重要的制作中心。

84岁的王燕青老人回忆他制作纸牌那段时间,全村有120多户参与制作纸牌,那时几平家家墙上都晾晒有纸牌的半成品,户户都在忙着与纸牌制作相关的事情。

从刻版、印刷、裁切到成品,整套流程皆由杨院村人来完成。这一时期纸牌生产成为桥头杨院村人不错的经济来源。20世纪90年代,因为机械化生产纸牌企业的出调墨现,手工纸牌家庭作坊开始萎缩,现在的杨院村只有王希曾一人坚持手工制作纸牌。

19世纪30年代起,王氏先祖王子开始制作手工纸牌,后王祝寿继承父业,并传子王海,王海再传后人王燕清,王燕青之子王希曾沿袭祖业。1976年王希曾开始跟随父辈学习手工纸牌制作技艺,这门手艺到他手上已经历了五代人130多年。

王希曾不仅继承了祖辈们精湛的纸牌制作技艺,为适应新时代的审美要求,他悄悄收藏起祖印制传的纸牌雕版,重新设计雕版,将纸牌的形制与民间美术工艺巧妙结合,使纸牌牌面图案不失真、美观而富有艺术性,又让纸牌坚硬耐磨、美观,达到外边切口平滑的标准。

虽然机械化生产纸牌企业的出现取代了大多手工纸牌作坊,但王希曾制作的纸牌依旧畅销于姜堰、泰州、奉兴、兴化、高邮、海安、东台等地区,闻名定制的外地客户更是络绎不绝。

王希曾制作一套纸牌需要准备优质的纯白纸、矾、米心腊、面粉、骨胶等十多种原材料和脸儿版、花王版、背纹版、压光石、切纸刀、剪刀、卡尺、毛笔、棕粑及棕耙刷等工具,大体制作工序如:切纸、拖水、印制、二次拖水、糊牌、贴牌、画色、上腊、剪牌。

纸牌这个特殊文化的载体,经过千百年逐步的发展和演变,其造型、规格、张数均有了很多变化,从最初的简单画面到现在以丰富多彩的“花色”作背景,逐步从娱乐的单功能演绎成一种多功能、全方位的文化符号。

因此,纸牌制作技艺相比较其他非遗项目,本身承载了更多的历史与文化。由于现代印刷技术的冲击,加上生产工序复杂,经济收入不高,懂牌玩牌的人日渐萎缩,目前桥头镇杨院村只有王希曾一家还在制作纸牌,坚守传承着这一独特的玩牌传统制作技艺。

来源:泰州文化馆

《红楼梦》骨牌注解琐谈

《红楼梦》骨牌注解琐谈

作者:余光祖

《红楼梦》是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也是封建官僚贵族的日常生活大全。其中对盛行一时的娱乐活动——骨牌(又称牙牌、牌九)着墨尤多,前后达十数处,有的随文而出,有的详细描述,成为作者用以展开故事情节、刻画人物性格、预示人物命运的手段之一。 ​

过去骨牌多用于,也可以用作游戏道具,如今国家明令禁赌,以及文化生活的日益丰富,用骨牌助兴取乐的现象逐渐匿迹。因此,不仅多数年轻读者对骨牌常识茫然不解,即便资历较深的红学家有时也不甚了了,这在当今研红著作对骨牌的注解中颇可窥见一二。笔者不揣浅陋,选择其中几例,与方家共同探讨,以提高《红楼梦》注释的准确率和可信度。

一、“折足雁”

第六十二回,大观园众芳为宝玉庆贺生辰时,湘云提议行一种刁钻唠叨的酒令,即“酒面要一句古文,一句旧诗,一句骨牌名,一句曲牌名,还要一句时宪书上的话,共总凑成一句话。酒底要关人事的果菜名”[1],黛玉按此要求道出如下酒面令辞:

落霞与孤鹜齐飞,风急江天过雁哀,却是一只折足雁,叫的人九回肠,这是鸿雁来宾。

在现通行《红楼梦》校注本及诗词注析本中,对“折足雁”有多种不同的注解,其中启功先生领衔的注释本云:折脚雁指骨牌中的“大刀九”,由六个绿点和三个红点排列而成,像雁和雁脚。[2] 此注明显有误。

第一,“大刀九”没有“三个红点”,三点和六点全为绿色,即(图1);​图1

第二,“折足雁”(或“折脚雁”),并非指“大刀九”,而应指上红一点、下绿斜三点的“和牌”,或叫“鹅牌”、“幺鹅”,即(图2)。​图2

这关联到骨牌的色点及其名称等基本常识。

一般认为,骨牌于北宋后期开始流行。初时由牛骨制成,故称骨牌。也有用象牙制作的,故也称牙牌。它是由骰子演变而来的一种赌具。旧时也常用作游戏道具。

一副骨牌共32张,每张牌的牌面,由两个骰子面上的色点组成,凡一点、四点的为红色,二、三、五、六点的为绿色(也有以白代红,以黑代绿。此外,“天”牌情况特殊,上、下各有三点红色左右交叉排列,但在实际中仍以绿色视之)。

前面所说“大刀九”,是由三和六两个骰子面组成,所以不可能有红色的点。每张牌(有时也可说“每种牌”)各有其名称,即骨牌名。如“天”、“地”、“人”、“和”、“梅花”、“虎头”、“杂九”等等。

骨牌名与人名有些类似,人有大名、字、号、浑号等,同一张骨牌也有多种称呼。比如“大刀九”,也可叫“三六”、“杂九”等。给一张骨牌取名,主要根据其色点、形态、品级、寓意等,如“花九”(图3),以色点取名;“大刀九”(图4),以形态取名;杂九(图5),以品级取名。“天”、“地”、“人”、“和”牌,则以寓意取名,其中“和牌”共两张,色点完全相同,寓“太和元气流行于八节之间”。​

“和牌”还有几种称呼,即“幺鹅”、“鹅牌”等。要之,“幺鹅”、“鹅牌”中的“鹅”,非指家养的家鹅,而是指野鹅,即雁、鸿雁。“幺鹅”就是一只野鹅、一只雁的意思,它是按其形态的意象取名的,即象征一只在天空飞行的大雁,而呼其“折足雁”(或“折脚雁”)则更形象,斜绿三点象征雁身,红一点象征雁足,且只有一只足,另一只折断不见了,所以称其为“折足雁”。再者,在32张骨牌中,称为“鹅”或“雁”的,“鹅牌”是唯一的一种。有的校注本把“折足雁”注释为由“长三”、“一二”及“长三”等三张牌组成的骨牌副儿,这是需要商榷的。因为黛玉明明说的是“一只折足雁”,而湘云明确要求的是“骨牌名”。“骨牌名”与“骨牌副儿名”是两个不同的概念。“骨牌副儿名”是由两张或两张以上的牌任意或按一定规则组合而成的一副牌的名称。

启功先生等注释的《红楼梦》将“折脚雁”作为一张牌的骨牌名来思考,其大方向是不错的,但将其注释为“大刀九”,则张冠李戴,因为“雁”与“大刀九”无论从哪个方面看都联系不上。

二、“临老入花丛” ​

第百八回用骰子掷曲牌名儿的酒令中,令官鸳鸯约定“如今用四个骰子掷去,掷不出名儿来的罚一杯,掷出名儿来,每人喝酒的杯数儿掷出来再定”。又规定,掷出名儿后,由掷骰者“说个曲牌名儿,下家接一句《千家诗》”。

薛姨妈先掷,是四个幺,名叫“商山四皓”,之后说了个“临老入花丛”的应令辞,红校本对此注释说: 临老入花丛——依上文应是“曲牌名”,实际上,这和下面的“二士入桃园”、“秋鱼入菱窠”等都是“骨牌副儿”的名称,是依照所掷相应的骰子色点而起的,这里仍指“四个幺”。

上注说“临老入花丛”是“‘骨牌副儿’的名称”还说得过去,但认为“这里仍指‘四个幺’”,是不准确的。这涉及到以骨面的形态及意象给骨牌或骨牌副儿取名的问题。

一张骨牌通常直接按它的点数或品级加点数作为名称,如第40回“金鸳鸯三宣牙牌令”中的“当中是个‘五与六’”、“当中‘二五’是杂七”等,“五与六”亦即上绿五点、下绿六点的“虎头”牌(图6),“二五”亦即上绿二点、下绿五点的“杂七”牌(图7),这些都简单明了。

此外,还有一种经常使用的取名方式,即依据牌面色点的形态及意象指代一张牌或一副牌,如第40回中的“中间‘锦屏’颜色俏”,“锦屏”是指上红四点、下绿六点的“四六”牌(图8),象征颜色俏丽的屏风;“凑成‘铁锁练孤舟’”则指两张“长三”、一张“三六”组成的骨牌副儿(图9),象征数条铁锁缆系着孤舟。 ​​

这些名称生动形象,常用于行酒令和一种叫“挖花牌”的场合中。这种取名方式的要点,一是牌面的色点形态与象征物有相似的特征,二是其象征意义是在多次使用后被众人所认同的。有学者曾总结过骨牌和骰子色点一至六的诸种象征物:幺象征地、星、日、月、珠、春水、儿孙等;二象征蝶翅、星斗、眼、孩儿等;三象征鱼、龙、剑、禽、蚕、柳等;四象征人、锦、霞、火、花、彩凤、红色等;五象征梅花、虎、莲蓬、云等;六象征天、龙、老翁、绿色、雪花等。[3] ​

将上述所列各色点的象征物与“金鸳鸯三宣牙牌令”中的令辞对看,可发现很多都有用到,如指代上、下各红一点的“地”牌,曰“双悬日月照乾坤”,即一点象征“日”,另一点象征“月”;指代上、下各绿斜三点的“长三”,曰“双双燕子语梁间”,上、下三点各象征一只燕子,燕即属“禽”类。

同时又可看出,这些象征性的名称,必须与牌面的上、下两个“面”相符并一一对应,如上所说的“地”牌、“长三”,都分别以“日”、“月”和“双双燕子”来一一指代,若遗漏某一个“面”,就搞不清指的是什么牌。明于上述,再来分析红校本“临老入花丛”这一注释。此注认为“临老入花丛”是“‘骨牌副儿’的名称”。确实,《宣和牌谱》中有一个三张牌组成的副儿,名曰“临老入花丛”,其牌为两张“人”牌,一张“四六”,即(图10),此副儿取名的思路和象征意义即:五个“面”的红四点象征花丛,一个“面”的绿六点象征老翁,其意象极似一个老翁在花丛中,三张牌的六个“面”色点都包括在内。前已列举,红四点可象征“花”,绿六点可象征“老翁”。如按该注所云“这里仍指四个幺”,没有了六点的“老翁”,怎能说是“老翁入花丛”呢? ​

图10

又比如同回贾母所说的“公领孙”,在《宣和牌谱》中是由三张牌组成的副儿名,其牌为两张“地”牌,一张“幺六”,即(图11),五个“面”的红一点象征孙儿,一个“面”的绿六点象征公公,而“幺”可象征“儿孙”,这里即是一个公公领着五个孙儿,十分形象。同理,如果没有象征公公的六点,怎能体现“公领孙”呢? ​

图11

三、“当中‘二五’是杂七”第四十回中的“金鸳鸯三宣牙牌令”,是描写用骨牌行酒令的故事情节,详细而生动。其中在薛姨妈的令辞中,鸳鸯向她宣了一张“当中‘二五’是杂七”的牌。

罗书华先生撰写的导读性著作《红楼细细读》对此牌作了如下注解:七点牌,二点与七点一为红色,一为绿色,所以说“杂七”。[4] 此解谬得有些离谱:第一,此牌并非由“二点与七点”组成,而是二点与五点;第二,此牌没有红色的点子,全为绿色;第三,“杂七”中的“杂”,并非指色点红、绿相杂,而是骨牌中有一类牌的“品级”名称。第一个错误,有可能是作者笔误或排版校对致误。第二方面的错误,则属于对骨牌色点的认知问题,骨牌色点如前所述,各种牌的上、下两部分,只有一、四点的是红色,其余都为绿色。 ​

现简要谈一下骨牌的“品级”问题。因骨牌主要用以,不管是推“大牌九”、“小牌九”,还是“打天九”,都要通过比大小决定胜负。为了比大小,人们事先给各种牌规定了大小的“品级”,类似于封建时代人们的身份、等级。首先将它们划分为四大类,其大小依次为大牌、长牌、短牌、杂牌。然后再细分到各种牌,其中:大牌四种,大小依次为“天”、“地”、“人”、“和”(多数情况下叫“鹅牌”);长牌三种,即“长五”、“长三”、“长二”,它们同类之间比,大小相同;短牌四种,即“五六”、“四六”、“幺六”、“幺五”,它们同类之间比,大小相同;杂牌五种,即“杂九”、“杂八”、“杂七”、“杂五”、“钉子”与“二四”。其中,“钉子”与“二四”成对时,比任何牌都大,叫“至尊”宝,不成对比点数时,则以杂牌的“品级”视之。其余杂牌成对时同类之间有大小之分,不成对比点数时,同点数大小相同。 ​

为方便记忆,人们对上述大小“品级”还编有一个口诀,即“天地人鹅三长四短五杂”,32张牌全部包含其中,当然在比大小时还有一些具体情况下的细节规定,此不一一赘述。由上可知,鸳鸯所说的“杂七”是就该牌的“品级”而言的,是“二五”牌的另一个名称,并非点子颜色红绿相杂的意思。

诸如此类的问题,远不止上述三例,其他还散见于某些《红楼梦》诗词曲赋酒令赏析著作和有关《红楼梦》骨牌的专著中。邓云乡先生以研究《红楼梦》中的传统民俗著称学界,但他在《红楼识小录》之《酒令》一文中介绍骨牌时,也存在明显错误。他举例说:“又如并列两张长三,再加一张三、六‘花九’,一共五排斜列着的三点,好像一根链条,……”[5]邓先生将“三六”与“花九”视为同一张牌,这是不对的。“三六”牌的色点和排列形态为:上绿斜三点、下绿六点;“花九”的色点和排列形态为:上红四点、下绿五点。它们虽是同一种牌,但点子颜色和排列形态完全不一样。又如一本专题研究红楼游艺的著作在介绍骨牌“宝子”(两张同一种牌成对)比大小时说:“而宝与宝之间的关系从大到小依次为:至尊、天牌、地牌、人牌、和牌、梅牌、长牌、板凳、虎头、四六、铜锤、幺五、……”[6]在上引表述有三处错误。其一,“梅牌、长牌、板凳”并列表述不妥当,因“长牌”包括“梅牌、板凳和长三”三种牌的名称,此处“长牌”应作“长三”;其二,“铜锤”“幺五”是同一种牌,此处应或表述为“幺六、幺五”,或表述为“幺六、铜锤”;其三,三种长牌、四种短牌成对时,同类之间没有大小之别,故不能说“依次”。

说来惭愧,因笔者在少年期间曾玩过骨牌,至今家中仍藏有一副,故对骨牌和骰子的名称、色点及玩法等了如指掌,因而对当今研红著作中对骨牌的注解问题特别敏感,屡屡看到骨牌名称张冠李戴、色点混淆不清、象征意义牵强附会等错误。有鉴于此,笔者以为,普及性的校注本对骨牌作注,一要慎重,对无把握的问题,切忌望文生义,生搬硬套,人云亦云;二要简约,比如对“折足雁”,仅注“骨牌名”即可;对“临老入花丛”,也只注明“骨牌副儿名”即可,没必要再去具体说明这是什么牌、这副儿由哪些牌组成等等。因为对这种博戏用具介绍得过于详细繁琐,对现代读者不仅无甚裨益,反而会搅乱思维,产生阅读疲劳和厌烦情绪。当然,对一些认识模糊、分歧较大,或专题性文章中存在的问题,在学术平台上适当研讨,于准确有效地理解、欣赏文本很有必要。以上管见如有不当甚至谬误之处,乞请方家批评指正。 ​

参考文献:

[1]曹雪芹著、(清)无名氏续,中国艺术研究院红楼梦研究所校注:《红楼梦》,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年版。凡本文所引《红楼梦》原文及随文注释均自此本,以下简称“红校本”。

[2]曹雪芹、高鹗著,启功等注释:《红楼梦》(注释本),中华书局2010年版,第739页。此本正文作“折脚雁”。

[3]罗新本等著:《中国古代习俗》,陕西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215页。

[4]罗书华著:《红楼细细读》,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42页。

[5]邓云乡著:《红楼识小录》,河北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285页。

[6]祝良文编著:《解读红楼梦之红楼游艺》,齐鲁书社2008年版,第191页。

(本文首发于《红楼梦研究辑刊》2015年第十一辑)

儿子玩多米诺骨牌怎么推都不倒,妈妈耐心指导,下一秒妈妈放弃

文/拜托了爸妈,欢迎个人转发分享!

许多妈妈在生活中总是有这样的体验,一个人教孩子真的是太艰难了,许多事情教孩子很多次还是还是不会,有时候真怀疑孩子上辈子就是哈士奇!

这次带来的视频,就和妈妈的烦恼有关,有一个怎么也学不会的孩子,是什么样的体验? 视频开始一个小男孩正蹲在地面上,地上放着长长一排的多米诺骨牌,而妈妈正拿着手机准备拍孩子推到骨牌的一刻。然后孩子小心翼翼,向右推到了一块牌。

妈妈笑着说,\"你错啦,向前推,是向前推!\"孩子听见之后,默默地又推到一块牌。

妈妈表示有些无奈,说:\"不是像这样推的。\"而孩子有些手足无措,只是呆呆地看着妈妈。

妈妈接着说:\"向那边推,反个方向就可以了!\"而孩子似乎还是听不懂,又放倒一块木牌,妈妈最后放弃了!

视频中孩子的理解力是真的有点欠缺呢?真难为妈妈的好脾气啦。应该怎么样提高孩子的理解能力呢?

1、 激发孩子的好奇心。许多孩子并不是天生就理解力差,应该说,每个孩子的起点都是一样的,但是有的孩子理解力差,这主要还是孩子没有去理解的动力,因此激发孩子的好奇心就非常重要了。

2、 家长要做表率。孩子生活的家庭环境也是非常重要的,其中爸爸妈妈要给孩子做表率。比如说有意识地从小让孩子做阅读理解,多多陪孩子给孩子阅读各种故事等。

3、 引导孩子多思考多动手。光靠爸爸妈妈的讲是没有用的,最终还是需要让孩子自己参与,如果孩子理解差,就可以让孩子自己多多动手体验,加深理解。实践结束之后,爸爸妈妈还可以多多想孩子提问,引导孩子自主思考。

以上就是提高孩子理解力的方法啦,家长们赶快学起来。

育儿有态度:让育儿轻松,让养育生活更从容。

喜欢“拜托了爸妈”的文章请点赞、关注、分享!你有什么观点和想法,欢迎在下面踊跃留言和大家一起讨论。

上世纪无锡丧葬风俗的变化

作者:施 展

笔者出生在锡山脚下五里街畔的一个农家,由于住地就在五里街道旁,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当我还是一个稚童时,五里街上每天总有出殡行列经过。因为在二十世纪初无锡人还沿袭着封建时代的习俗,人们总相信要在靠山向阳的地方,觅上一块风水宝地营造坟墓。所以,不管是锡山、惠山、青山,一直到山脉延伸的山坡上,都是密密层层、此起彼伏的坟墓。既有具有石象、石马、石龟、石翁仲的古贵族豪墓,也有青砖围墙、石柱门框上镶刻楹联的大墓,最起码的也是一杯黄土的土墓,真是满山都是坟。就连五里街旁小溪对面的土岗上,也是参天大树下挤满了一座座坟墓。有些人家在死人入棺大殓之后,认为尸骨未寒不能入土,要等上二、三年,一般在冬至之后才入土安葬。因此,在锡山、惠山的山脚下,一间间坟堂屋也应市而兴。小小的一间可以容纳五、六具棺木。大的称为山庄,占地数亩,造屋一、二十间,作为棺木寄存之所。如锡山脚下的锡周山庄就是其中较大的坟堂屋。由于如此,五里街上每天送葬队伍络绎不断,有的直接就墓安葬,有的寄存山庄。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五里街虽还保持着用青砖铺成条状行的古式路面,但已不是像过去记载中描述的那种“一枝杨柳隔枝桃,清清溪水缓缓流”的优美景色了。虽也残存有几棵杨柳几棵桃树,但被溪水对面阴沉沉的坟墓覆盖,再加上每天上午的出殡行列,益显得分外凄凉。在那时,出殡送丧行列是根据各自经济地位而不同的。一船平民出殡,前面是二、三个道人碰着铙钹,吹着唢呐开道,随后是穿着孝服的儿子、孙子们垂首步行,再后面是四人或八人抬着上面覆盖着红毡单的灵柩,条件好的也用绣金线的材罩。而旁边总有一个人提着篮子,里面装满纸钱(是硬的黄色纸片,宛如骨牌大小)一路抛撒,这叫“买路钱”。灵柩后面跟着一群穿着孝服的女眷,有的也有几肩青衣小轿抬着前进。到后来人力车兴起,也就改乘车子了。这是一般平民送丧。

条件好的则因经济地位不同讲究排场,居然也是鸣锣开道,旗幡招展,管乐声声。随着西洋军乐进入中国,有的还雇了穿着军乐队服装,使用洋号的军乐队,那时俗称“洋人队”。这乐队都是八人组成,有大鼓、小鼓、大号、小号、长号等,一队人一行旗。更有甚者,还用人推着下装轮子,高一、二丈的古装神像,叫“开路神”。在出丧行列中,还抬着一些素装竹亭,一般里面挂着死者放大的照片,也有供着祭品装着纸锭的,还有挂满祭文挽联的亭子。那时还不兴花圈,这些用人抬的亭子都夹杂在旗幡之中形成开道行列。队后就是孝子、孝孙及男性送丧人员,一般都穿了白长衫,束着白腰带。而重孝的儿子则在白衣白帽之外,还要披麻戴孝,就是在白帽之外还要加上顶上有三条青色或白色的纸帽子,上面垂着二个棉花球,叫“三梁冠”,身上则是在白衣外面加上用麻做成的衣裙,脚上穿着草鞋,这种装束好像叫做“斩蓑”。身穿重孝的孝子,两边都有人搀扶着,垂手俯身,踏着沉重的步子前进表示哀伤。有的人家还用竹竿支撑着的方形白布围城,让人拿着把孝子围在中间行走。孝子之后就是灵柩,灵柩一般罩有金丝绣的材罩,顶上装有五鹤朝天的雕塑。有的人家还在灵柩前后用白布和纸扎成龙头龙尾或风头凤尾,这是根据死者性别而定的。灵柩一般至少八人抬,多的也有十六人、二十四人等扛抬。灵柩后面就是一连串乘着青布小轿的女眷,在轿中啜啜地哭泣。更奇怪的是,在轿子行列中,还有一顶抬着一个女人的小轿,按着死者的不同情况,那女人“老爷……太太……”干号不停,这就是丧家出钱雇来专门哭丧的,叫“衰丧婆”。上个世纪三十年代,有个叫阿风的衰丧婆成为无锡地面上人人皆知的人物,真是无奇不有。

出丧排队启程时,有的人家还雇了放铳人鸣放火铳 。所谓火铳,就是一个长柄,上装铁铳,内装火药,点了药线,轰轰放炮,然后出丧队伍启行。半路上可能会遇到亲友在路旁设的路祭,就是用一张半桌摆了几色祭菜和供果,在灵前一祭。这时丧家必须有长房长孙匍匐在地进行答谢。一直到无锡解放前的送丧出殡行列基本都是如此,不过是因地位、经济条件的不同而排场不同而已。

以上是解放前城市平民和工商土绅的出丧风俗。但在旧社会,城市中最底层贫民的丧葬就明显不同了。一般是几块木板钉成的薄皮棺材,扛到荒地义冢挖土浅埋。一些冻死、饿死的乞丐,则被当时的慈善机构收尸,用薄皮棺材或芦席一卷,往义冢上一埋了事。当时的五里街口外吊桥堍的万寿巷后面,就是这样的荒坟义冢。义冢在五里湖北边,用黄石筑成一个高高的围墙,里面就是一大片荒地作为葬尸之用。这里狐群出没,野狗乱串,阴风凄凄,尸臭阵阵,人们走进这里都要掩鼻。解放后人民政府便在这里平了荒坟,建造居民新村,这就是最初安置一般平民的五里新村,如今谁又能想到这里原是一片义冢荒坟呢?

1949年4月23日,无锡解放。随着新中国的成立,丧葬风俗也开始逐步地变革。在开始的十年中即五十年代,国家为了建设需要开始对山坡坟地进行征用,已葬坟墓限期迁坟,从此改变了无锡人占山向阳、风水宝地的观念,锡山、惠山、青山的墓地纷纷迁坟。这时,民政部门在梅园以西的茅城山开辟公墓,并在城中公园斜对面设立了公墓办事处。提起公墓,事实上无锡早在三十年代就有开明人士仿造上海公墓的形式,在河埒口附近下余巷南面辟地数十亩,建造了一座公墓。高大的牌坊型大门上书无锡公墓,进门也有花台、树木和凉亭。一排排齐整的墓地,竖立着精刻的墓碑,有的还嵌着死者照片。坟不用土堆,而用石刻墓盖,还雕有花形。由于这里环境幽静,也常有一些恋人在这里谈情说爱。但是,随着国家征地的需要,这里也被限期迁坟了。

茅城山公墓的建立是适应了形势的需要。在五十年代,棺木土葬还是允许的,火葬则刚刚开始提倡。一些人对火葬在观念上思想上还没有转变过来,因此,茅城山公墓还是为棺木土葬而设穴的。公墓随山方向设区设排,按山坡建成梯田形的一排排墓道,一直延伸至半山腰。每一排左右各有十块墓地。由于棺墓葬占地较大,一个墓地可能有 6~8平方米。每墓之间围以红砖为座水泥浇注的花格围墙,墓旁还种有松柏和花草。这里,有钱的人家也可以营造家墓。在公墓最高处就有一座用花岗石凿成的椭圆型大牌坊,上书“唐墓”两字,下面是主穴及附有六七个的墓地,只是不知具体是谁家营造的家墓。

到了六十年代,无锡地区的丧葬风俗开始出现大变革。受“”影响,丧葬旧风俗也随之作为破“四旧”的目标而被废除,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因形势变化而改变。由于这时已买不到棺木,更找不到安葬的墓地,因此,火葬便成为唯一的选择。这时无锡的火葬场迁到了钱桥赤墩里的一座小山坡上,除了专门的焚尸炉外,还建有好多礼堂。以供人们追悼死者,瞻仰遗容。人一旦死后,就可通知火葬场把尸体先接去冷藏存放,还要对死者进行洗身、化妆。因此,丧葬形式也有了根本改变。一般丧家都在家中供着死者照片,墙上挂了挽联绸幢,灵堂里放置着子女亲友送的花圈,桌上供着点心肴菜水果香烟,录音机里放着哀乐,有些迷信人家还请了念经婆来念佛经。一般人家并不立即火化死者,要等三朝或五朝尸身冷却之后才进行火化。这时,将尸体火化也按过去棺木下葬的称呼一样叫做“大殓”。大殓之日一早,所有至亲好友都到丧家,佩上黑袖套,在死者遗像灵前吊唁。死者生前所在单位的工会也会派人前来送花圈参加悼念仪式,有的单位还提供去火葬场送丧的大客车。到了出丧的时候,大家按长幼次序一一在灵前鞠躬举哀。然后,由孝子捧着遗像走在队伍前面,后面的人们拿着花圈,提着播放哀乐的录音机,排队上车去火葬场。到了八十年代,有的出丧人家又雇了军乐队来送葬,到九十年代,这种吹奏军乐送葬的习俗已很流行了。送丧的军乐队也形成了一套规矩,领队成了掌握丧礼的司仪,由他在门前指挥吹乐迎客,指挥长幼按次序到灵前吊唁,也由他在前引导送丧行列登车去火葬场和火化后的回丧。

火葬场在火化前都会按事先约定的日期布置好灵堂,布幔之后停放着化好了妆的死者。追悼仪式上,一般都有子女致悼词,追颂死者生前德行。最后由子女和亲友排队向遗体告别,随后由火葬场工作人员将遗体送入焚尸炉进行火化。

遗体火化之后,骨灰装入匣内,七十年代时一般都将骨灰匣寄放在火葬场。火葬场设有专门寄放骨灰的大厅,里面是一只只分成上下左右数层的存放骨灰的格橱,每格进行分区编号,每号寄放一匣骨灰。有的人家还供着塑料花或是塑料精制的小花圈。以后,随着改革开放,人民生活的好转,无锡又出现了供葬骨灰匣的公墓。如青龙山公墓,开始不过在山坡上按区按号辟土一块,设两穴,以供夫妻合葬。后来发展到营造比较高级的公墓,筑有围墙,竖有雕刻精美的花岗石或大理石的墓碑,墓旁栽花种树,有石供桌、石拜垫,甚至石狮石龟。据说比较讲究的华侨公墓,小小一处墓穴就要上万元。这时的丧家,火化之后,就将骨灰匣送到公墓安葬,然后捧着死者照片回丧。随着火葬和公墓的普及,许多人家还在活着时就购买好寿穴,以至墓穴的价格水涨船高。精明的公墓经营者很会动脑筋,在每一个寿穴里都放上一个泥塑的不倒翁,以讨口彩让购地者欢喜。当然,这个不倒翁的售价也是不低的。这是无锡人在二十世纪末逐渐形成的丧葬风俗,造成了公墓事业的大发展。如今梅园以西的山坡上都渐渐开发成公墓,青龙山公墓也发展到青云山桃花山一带。每年清明前后,通往梅园的公路上车流人流络绎不绝,经常堵塞交通,往往要提前出动交通警维持秩序。

进入九十年代,许多有识之士作出将骨灰处理的遗嘱,有的洒向太湖,有的洒向长江,有的将遗体捐献作为医学事业之用。民政部门在清明节前后,组织到江阴长江抛洒骨灰。所有这些,已慢慢开始形成了新的丧葬风俗。

(图片来源:网络)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