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吉日 > 结婚吉日

木大是什么意思(木大木大是什么意思)

时间:2024-01-25 07:38:41 作者:旧事重提 来源:网友投稿

本文目录一览:

5种日本特有的文字符号!日文中的正确含义、读音大公开

日本和中国因为同属汉字文化圈,因此不少中国人即使不会日语还是能成功在日本走跳玩耍。不过就算能够背起作为日语基础的平片假名,在日本也不一定能什么都念得出来、看得懂哦!因为日本有特殊的符号文字,即使乍看只是一个图案或是一个字,却会随着文意改变读音,甚至一个字却有两音节以上读音等等。这次要介绍5个日本特有的符号文字,包含常见的「々」、「ヶ」、「〆」等等,一起来认识这些奇妙又独具一格的日本符号文字吧!

日本特有文字符号①表示叠字的「々」

首先要介绍的是大家到日本一定都会看到的「々」,这个字是日本的叠字符号,表示重复前一字的意思,因此读音会随着前一字而改变,经常出现在日本地名中,例如东京的相当著名的地名「代々木」的读音就是「よよぎ( yoyogi)」,中文也就直接写「代代木」即可。另外一个例子是许多外国观光客都会到访的酒酒井OUTLET,其商场名称中的「酒酒井」的日文即是「酒々井」,但这个读法则是少数不是重复前一字读音的例外,读法为「しすい(shisui)」。此外像是人名也会使用到「々」,例如知名的日本演员佐佐木希的姓氏即为「佐々木(ささき/sasaki)」。还有日本的四字成语若是出现叠字也会用「々」替代,例如「诸说纷々(众说纷纭)」、「気息奄々(奄奄一息)」、「是々非々(是非分明)」等等。

日本特有文字符号②地名中常见的「ヶ」

日本有许多地名都会出现一个小小的「ヶ」字,读音和「が(ga)」相同,例如东京的「霞ヶ関(かすみがせき/Kasumigaseki)」、「市ヶ谷(いちがや/ichigaya)」、「梅ヶ丘(うめがおか/umegaoka)」,以及著名的历史战役《关原之战》的地名「関ヶ原(せきがはら/sekigahara)」等等。这个小ヶ的意义与现代日语的「の」相同,中文可以翻译成「之」或是直接省略。除了地名之外,「ヶ」这个字还可以用来放在数量及单位的中间,念做「か(ka)」,表示数量词的意思,可以直接视为中文的「个」来看,像是三个地方「3ヶ所」、六个月「6ヶ月」等等。

日本特有文字符号③表示最后动作的「〆」

可能有人曾经在日本的文件、信件,甚至菜单中看见「〆」这个文字符号,这其实是相当于「缔め」的汉字,念做「しめ(shime)」,有最后、封印、结尾等意思,像是文件中的「〆切(しめきり/shimekiri)」即是表示截止日期或时间,书面信封口上的「〆」则是表示此信封已经黏死封闭好,最为特别的则是菜单中的「〆」,通常是表示最后一道收尾的料理或吃法,像是锅物中的〆即是在锅中放入乌龙面或是米饭煮成杂炊,让顾客最后填饱肚子用的,甚至日本各地的〆料理还有不同的文化与特色,像是冲绳吃牛排、北海道吃圣代等等,相当值得旅人玩味与品尝哦。

日本特有文字符号④原来只是「ます」之意的「〼」

看起来像是一个图案的文字符号「〼」在日语念做「ます(masu)」,这个字的起源是从日本专门用来量酒的正方形量器「枡」而来的,纯粹是用来表示日语敬体句尾「ます」,例如「都合によりお休みを顶き〼(因事公休)」,基本上没什么特别的涵义,估计是以前纸张版面不够但也想保有礼貌的日本人所想出的一个记述方式,但现在也很少看到及使用到了,不过若是以计算机输入法打「ます」两字依然能够变换成「〼」哦。

日本特有文字符号⑤曾为年轻流行用语的「卍」

最后要介绍的文字符号,并非是日语系统中的正规特殊用字,而是因流行趋势而出现的特殊用法。「卍」这个字在中文与日文中都有,并且两地的读音都是念做「万字(まんじ)」,而原本的含义也很单纯,是佛教中代表了吉祥好运的象征。但是因为日本年轻人常讲的用词「マジ(maji)」(意思大概等同于中文的「超~」),和卍的读音「まんじ(manji)」颇为类似,便被年轻人加以利用,在2016年开始在年轻族群之间大为流行,直到近几年才渐渐销声匿迹,让具有宗教意涵的「卍」字回归朴实平静。

结语

这一次介绍的日本特有文字符号「々」、「ヶ」、「〆」都是日本现在还经常能看见的用法,尤其是观光客肯定会遇到「々」、「ヶ」,而「〆」则是能在某些餐厅居酒屋的菜单或是商务文件上出现,下次看见就不会搞不清楚意思或是读法了。至于「〼」、「卍」则是现在也很少见的用法,可说是可遇不可求,但如果旅途中碰上的话还是可以和同行友人分享一下这有趣的小知识哦!

以上即是本次《金时带你看日本》的全部内容啦!如果您想要了解更多日本的风土人情,新鲜资讯以及人文历史,欢迎您关注"金时带你看日本"哦!同时也希望大家多多转发评论哦~我们下期再见!

“这是父亲的账本,这是他生命留下来的散文诗”| 月度优秀习作展

月度美文

捕捉夏天里的美文

嗨!《未来作家》的读者朋友们

月度美文又双叒叕上线啦

编辑们从2022年6月丛书中挑选了17篇优秀美文 发表在宁波教科网 每一篇都堪称范文可收藏可参考,一起来看!

恭喜入选的 吴浩钰等15位同学 杨利蓉等2位老师

低小版

我的传奇故事

●慈溪市慈吉实验学校小学部三(5)班 吴浩钰

现在的我已经是一名三年级的小学生了!是同学眼中的好榜样,老师眼中的好学生,更是爸爸妈妈眼中的好孩子。可是十年前,我却是家人心中最牵挂、最心疼的那个人。

听妈妈说,十年前,我还在她肚子里的时候,和其他的宝宝没什么两样。可是,我的出生就注定了不寻常。也许是我觉得妈妈的肚子里太黑了,所以提前两个月,我就从她的肚子里钻了出来。刚出生的我体重只有二斤二两,犹如一棵极其脆弱的幼苗。原本一件大喜事,却变成了最揪心的事。看着如此弱小的我,爸爸妈妈想抱抱不了,想亲亲不得。我也只能老老实实地待在医院的保温箱里。

两个月后,虽然我顺利出院了,但还要经过一系列的康复训练。因为我的食道、肺、胃都比其他刚出生的婴儿小,所以我还面临着呼吸不畅、容易呛奶等困难。爸爸妈妈每天不分昼夜,小心翼翼地抱着我,精心地喂养我,生怕我再出什么意外。虽然现在我已经完全不记得这些事了,但从爸爸妈妈的叙述中,还有当时拍下的照片中,我都能感受到我这个渺小生命的脆弱和爸爸妈妈的不易。

为了让我更加健康地成长,四岁那年,妈妈把我送进了舞蹈房。在那里,下腰、劈叉、踢腿……成了我的日常。几年下来,我登上过大大小小数不清的舞台。舞蹈老师也说我是个不服输的小舞者。

面对任何困难,我都有种不服输的精神。正是有了这种精神,十年来,我越走越好,越走越稳。现在,我是爸爸妈妈的骄傲,老师的骄傲。这就是我,一个从出生就注定不寻常的我。

指导老师:丁青平

嘴巴里的“不速之客”

●宁波国家高新区信懋小学三(3)班 陆灏哲

前几天,我的嘴巴里来了一位“不速之客”。它是一个白色的小水疱,住在牙龈哥哥开的红色旅馆里。它的脾气很大,只要轻轻一碰,它便会发起猛烈的攻击,疼得我龇牙咧嘴,惨叫连连。我想:可能是因为我惊扰了它的美梦吧。

之后的几天,我都小心翼翼,不敢再惹它生气。没想到它却心安理得地住了下来,迟迟不肯离去,害得我连吃饭、喝水都胆战心惊。

没办法,我只得向妈妈求救。妈妈告诉我:“这是口腔溃疡,是上火或疲劳引起的。只有多休息,多喝水,补充维生素,才能把它赶走。”为了尽快送走这位不速之客,接下来的几天,一到晚上,我就乖乖上床睡觉,每天都喝很多水,还按时补充维生素。

三天后,我感觉牙龈不像前几天那么疼了,张开嘴巴一看,那位不速之客不知什么时候已经悄悄离开了。我猜,可能是因为我早睡早起,精神变好了,所以它只能无奈地搬家了吧。

哈哈,这下我再也不用受口腔溃疡这位不速之客的痛苦攻击啦!

指导老师:毛丽虹

爱的滤镜

●宁波国家高新区实验学校教育集团

新晖校区二(3)班 蒋歆钰

我的弟弟长得一点儿也不好看。黑黑的脸颊,塌塌的鼻子,小小的眼睛,短短的脖子。他的头发竖在头上,摸起来像钢针一样硬,就像一只小刺猬。

我的弟弟生得一副坏脾气。只要一不顺心,他就会哇哇大哭。他还爱抓我的头发,打我的屁股,抢我的玩具。

我的弟弟还是一个小偷。他偷走了爸爸妈妈的爱,还千方百计地吸引他们的注意,时不时要爸爸妈妈表扬他。

但我竟然一点儿也不讨厌他,反而觉得他很可爱。我百思不得其解,问妈妈这是为啥,妈妈回答:“宝贝,这就是爱的滤镜,它帮你过滤掉了对弟弟的厌恶,只剩下对他的喜爱!”

原来我的眼睛里有那么神奇的滤镜呀!怪不得我生气的时候,只要弟弟咧开嘴巴露出他仅有的六颗牙对着我傻笑,我的愤怒就会立刻烟消云散。放学回家,看到弟弟在小区门口等我,对着我大喊“姐姐”时,我的心里就像吃了糖果那样甜蜜!

我喜欢这神奇的滤镜!

指导老师:徐帆帆

生命的奇迹

●宁波市鄞州区堇山小学教育集团

南校区二(12)班 陈昱辰

哥哥养了一只“滑翔之王”——蜜袋鼯。我们叫它“小蜜”。它的身体胖乎乎的,有一条和身体差不多长的尾巴。它身披蓝灰色外衣,耳朵薄而尖,眼睛又大又圆,肚子是奶白色的,背部有一条长长的黑斑,两侧有很薄的滑行膜。它最喜欢在人的手心里取暖。哥哥对它很是宝贝,每天起床第一件事就是喂它吃早饭,放学回到家就逗它玩。

有一天,我们回到家,发现它双眼紧闭,四肢伸得直直的,一动也不动。爸爸摸了一下说:“它已经僵死了。”哥哥不相信,连忙把它捧在手心,检查了一番说:“小蜜的身体还有一点儿余热,还有一点儿微弱的呼吸,我要抢救一下它。”说完,哥哥冲到楼上搬来取暖器。他把小蜜放在手心,靠近取暖器,一边呼唤着它的名字,一边抚摸着它的额头。

过了许久,神奇的事发生了,小蜜的身体开始微微发抖,它慢慢伸展着四肢,这让我们喜出望外,哥哥更是激动得热泪盈眶。小蜜慢慢地睁开了眼睛,又大又圆的眼睛变得明亮有神。哥哥给它喂了点儿水,它紧紧地抓住哥哥的手指头,转动着灵活的小脑袋看着我们。

看着它萌萌的样子,我的心就像棉花糖一样柔软而温暖。

指导老师:尹玲丽

音效魔术盒

●宁波市北仑区绍成小学310班 林桐

我想,我的身体里一定藏着一个神奇的音效魔术盒。

难道不是吗?我的手被划破了,小血珠惊慌地溜出来,应该会有它们哒哒哒急促的脚步声吧;新细胞在血管里快速地游动,应该会有它们嘿哟嘿哟的加油声吧;血小板成群结队地聚集到伤口边缘,应该会有它们七嘴八舌的议论声吧;不一会儿,白细胞也来了,它们和伤口中的细菌开战,应该会有冲啊——冲啊——的呐喊声吧!

如果你说,这些都是想象中的声音,那么请你听一听——

早晨起床,衣服穿得少了,我的鼻子就开始抗议了。阿嚏,阿嚏!喷嚏就像一粒粒圆圆的小酸果从我的鼻子里、嘴巴里滴溜溜地滚了出来。到了午饭时间,望着一桌子的美食,我的小肚子就开始演奏起“空城曲”,咕噜噜,咕噜噜……那是我迫不及待想要消灭食物的战歌呀!晚上看完书爬上小床,啊——哈——,一个长长的哈欠慢悠悠地走了出来,那是提醒我该睡觉了呀!

你瞧,我身体里的音效盒还会变魔术呢!当老师给我们讲有趣的故事时,咯咯、咯咯的笑声从我的嘴里不停地抖出来,怎么也止不住;当我取得优异的成绩被表扬时,我的嘴角会情不自禁地向上扬起,嘿嘿、嘿嘿的笑声里充满了自豪;呜呜呜……那是我被爸爸误会后委屈的呜咽;哇哇哇……那是我弄丢了最喜爱的课外书后难过的大哭……

你们说,我的音效魔术盒是不是很有趣呀!

指导老师:阮琦

小学版

天降“馅饼”

●宁波市海曙区雅戈尔小学506班 戴驿蘅

“哈哈,运气真是太好了!这真是天上掉馅饼啊。”我老远就听到了奶奶那独特的、富有魔力的笑声。咦?她这是遇到什么好事了?

我赶紧往前走,刚走到那条熟悉的弄堂,就看到奶奶手提着拖把,正与隔壁王阿婆聊得热火朝天呢。她们边说边笑,奶奶手里还拿着什么东西给王阿婆看。我连叫了两声“奶奶”,她都没听见。

我加快脚步,凑到奶奶跟前一看,只见她拿着的是手机,手机上有一条字体很大的短信:“恭喜你获得了一等奖,请到??酒店会议厅来领奖!厂家直销只要288元,就能领取一台55英寸液晶电视,签到就送大米一袋,截至今天下午,过时不候。”

奶奶见到我,高兴地说:“戴戴,你看!奶奶中奖了!这么多年来,我还从来没有抽中过一等奖呢,这回运气真是太好了!”

“奶奶,哪有那么好的事情?这是骗人的,你别相信!”我赶紧提醒她。

“不会的,你看发过来的手机号码是13?????????,不是那种几位数的95???,而且酒店离咱家不远,肯定不会骗人的。”奶奶不甘心地反驳我。

“是啊,戴戴,这应该是真的吧?我家老头子也抽中二等奖了呢!”旁边的王阿婆也说道,“要不,我们吃过午饭去看看,反正这么近。”

唉,我的奶奶啊!你们要怎么样才能相信我的话呢?我看看奶奶,又看看王阿婆,耐心地说:“奶奶、阿婆,这绝对是。我在学校里听过防电信的讲座,警察叔叔就讲到过这个例子,后来受骗的那个人不但没有买到便宜电视,反而被骗去了几万块钱呢!”

“真的啊?”奶奶和王阿婆仍然半信半疑。

“真的,奶奶,骗子就是利用你们贪小便宜的心理,达到他们骗钱的目的,不信,你们可以再去问问妈妈。”我都说得着急了。

这时,妈妈走了过来,她刚才已经听到了我们的对话:“是啊,妈,阿婆,戴戴说得对,我们小区微信群里前几天也在说发生了一个案例呢,你们看——”妈妈拿出手机,找到那条消息读给她们听。

“你看,奶奶,我没骗你吧?那个老人被骗了一万多元,手段、短信内容是不是和你的差不多?”我得意地看着奶奶。

“哎呀!真的是差点被骗!王家阿姐,你也快去和王大哥说一下,千万别去,要上当的!”奶奶对王阿婆说。

“是的,是的,我赶紧告诉老头子去。谢谢戴戴哦,今天幸亏遇到了你,不然,我们可就被骗了。”王阿婆说完,忙拎起篮子和我们告别。

我也搀着奶奶的手回家去了。我一边走,一边告诉奶奶,以后再收到这种中奖信息,或者什么人打电话来让她汇款,或者跟她说可以用很便宜的价格买什么东西,等等,都不要相信,这是电信。这些骗子就是利用人们贪图小便宜的心理,或者是对某些信息的不了解,来达到骗钱的目的。奶奶认真地听着,问我:“万一是真的中奖了呢?”

“奶奶,你想,天上怎么会掉馅饼呢?如果你判断不了,那就打电话给爸爸妈妈,让他们帮你来确认中奖信息。”

奶奶听了,连连点头,夸赞我:“戴戴真是长大了,懂这么多的事!”

回家后,我在奶奶的手机上安装了“国家反诈中心”APP,这下,奶奶再也不会接到乱七八糟的电话、短信了。

今天,我成功地阻止了奶奶和阿婆被骗,成了一名小小反诈宣传员,真是太高兴了!

指导老师:冯霞

神眼司机

●象山县石浦镇中心小学504班 陈冠源

我每天坐302路公交车上下学,发现司机李师傅有一双神眼,他能借助身旁的视频监控屏幕360度无死角地观察公交车上的人们,并捕捉到车内乘客的一切小动作。

我曾想尽办法逃脱“监控”,但是都没有成功。一天放学回家,饥肠辘辘的我买了一杯奶茶走上了公交车。“上车请戴好口罩!”李师傅看着一个个乘客上车,不断地重复着这句话。“小朋友,戴好口罩,不能喝奶茶哦!”这是特地对我说的。

“哦,我知道了!”我只能乖乖地照办。公交车缓缓地开了,我故意坐到最后排的角落里。手中的奶茶发出诱人的香味,馋虫似乎在挠着我全身的每一寸皮肤。我向前看去,司机正在专心致志地开车。于是,我怀着侥幸心理,弯下腰,把身体尽量压低,随后拉下口罩,刚想把嘴凑近吸管时,前面的李师傅突然叫了起来:“车上不要喝奶茶!”

我以为他只是那么一说,想装作没听见,把身体压得更低,谁知李师傅紧接着又一声“暴喝”:“那个穿蓝色衣服的男孩,不要喝奶茶!”听到这声音,我都能想象到李师傅正用他那双神眼瞪着我,我不禁打了个寒战,只得戴好口罩,听话地收起奶茶,等下车再喝。

还有一次,我发现李师傅的神眼更“神”了。那次正好是五一长假,公交车上挤满了人,突然,有个人鬼鬼祟祟地从下车的门走了上来,一上车便躲到一个高大的男人身后,若无其事地开始看手机。呵,他竟然想乘霸王车!谁知他的行为却被李师傅通过监控,透过层层人群看得一清二楚,李师傅又大声呵斥道:“那个穿黑色夹克卷毛头,从后门上车的人赶紧下车,要么到前面付钱!”整句话没有半点停顿,竟将那人的外貌描述得一清二楚,那个人只得灰溜溜地下了车。

神眼司机的眼神真的神,实在令人佩服!

指导老师:汤朝霞

夸夸我的妹妹

●宁波市鄞州区东钱湖镇中心小学502班 谢羽婷

圆圆的小脑袋,脖子短短的。一双水灵灵的大眼睛,像是会说话似的。她还有一个高挺的小鼻子。小巧的嘴巴,就像一颗红樱桃。她,就是我那可爱的妹妹。因为妹妹出生在中秋节,所以她的小名叫“月饼”。别看她人还小,但最近,她做了一件让我们全家都忍不住竖起大拇指的事儿。

那天我写完作业,刚准备看会儿电视,妹妹因为无聊,就蹦蹦跳跳地来找我,让我带她去小区里散步。小区里,常常会有一些流浪猫、流浪狗之类的小动物从某个角落跑出来,它们的突然出现,总会让人在不经意间竖起鸡皮疙瘩。来到小区后,我正在担心这个问题,突然,在一旁玩耍的妹妹用最快的速度跑到我身边,神色不太自然地揪了揪我的衣角,指着不远处,对我喊道:“猫、猫、猫!捡捡捡??来!”

当时,我有点儿惊讶,又有点儿迟疑,正考虑着要不要走过去看看,可我还没想清楚,就被妹妹一下子拉过去了。走近一看,果然,地上有一只十分可爱的小猫咪,刚出生不久的样子。它的毛色是棕黑相间的,眼睛半开半闭,懒洋洋的模样,太招人喜欢了!接下来,妹妹的动作更让我大吃一惊,只见她把一个塑料袋套在手上,慢慢蹲下身子,轻轻地抓起小猫,把它放进了草丛。妹妹的举动让我心一动,对啊,这样一来,小区里路过的汽车就不会轧到躺在水泥路上的小奶猫了。我看看小猫,又看看妹妹,不禁摸了摸她的小脑袋,竖起了大拇指。此后,我和妹妹经常去看那只小猫,给它喂点食物和水,一来二去,小猫都认识我们了。

有一天,我们发现它身边出现了一只大猫,大猫正搂着它晒太阳呢,原来,它已经和自己的猫妈妈团聚啦!

我那可爱又善良的妹妹,一个小小的举动,就让自然界多了一分美好。我要夸夸她,这么小,就知道保护动物啦!

指导老师:贺思思

家乡的竹编

●余姚市第二实验小学五(5)班 胡轩豪

竹编是中国的一种传统技艺。余姚盛产竹子,在远古的河姆渡时期,人们就用竹子来做武器,也做劳动工具,后来又从最简单的竹制工具发展成精美的竹编用品。在余姚博物馆里,还陈列着大量用竹子编织的艺术品。

休息天,我来到阳明古镇的非遗体验馆,感受了一场与竹编文化的碰撞。听讲解员介绍,竹编一般有三个过程:选料、劈篾、编织。选料反映出艺人的经验,劈篾反映出艺人的功夫,而编织反映出艺人的技巧。竹编的制作方法看似容易,实则奥妙无穷。

了解过竹编的生产和制作后,教我们竹编的爷爷先给我们演示了杯垫的编法。只见他一手压着两根纤细的篾条,一手穿来引去,一个杯垫很快编织完成了,我看得目瞪口呆,不禁跃跃欲试。

可是当我看到桌上那些细细长长的篾条时,又不知从何下手了。爷爷说:“记住,编织的时候要空三根、拿三根,要有耐心哦。”我按照爷爷的方法左手压住篾条,右手缓缓地把篾条去,可是没过多久,篾条就散架了。我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团团转,心想:这小小的篾条,没想到这么难驾驭!

爷爷看穿了我的心思,走到我旁边一边给我演示,一边笑着说:“不要着急,像这样拿好篾条,再慢慢地穿进去,注意要压紧。你再试试!”我深深地吸了一口气,有条不紊地把篾条按方法依次穿来穿去。这时候我又遇到了一个“拦路虎”:好几根篾条穿错了位置。唉,只能把编错的那几根拆下来,又重新编织起来。

通过一下午的练习,我终于编织出一个四不像的杯垫,体会到了竹编技艺的不容易。怪不得爷爷的手上有厚厚的茧,那是他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熟能生巧的见证。

家乡的竹编,是一代代前人传下来的技艺,是民间智慧的结晶,我们应该学好这门手艺,把它传承下去。

指导老师:徐华军

“完不成”的作业

●宁海县城中小学四(3)班 金振涛

今天是母亲节,老师布置了一项特殊的作业——为妈妈做点事,比如帮妈妈洗脚、洗头发、捶背……听到这项作业,同学们都七嘴八舌地议论开了。可我心中却一片悲伤——我的妈妈已因生病去世了。一想到慈爱和蔼的妈妈,我的眼睛便模糊了。没有了妈妈,我完不成作业了,怎么办?一股莫名的烦恼夹杂着伤感一齐向我涌来,令我不知所措。

我耷拉着脑袋,垂头丧气地走回家。“怎么啦?”姐姐疑惑地问。

“……”我支支吾吾地说不出话来。

“到底怎么啦?”姐姐显然急了。

我把老师布置作业的事告诉了姐姐。姐姐的眼神顿时黯淡了,眼里还闪着亮晶晶的泪花。许久,她才勉强地挤出笑容,说道:“没事,我来帮你出个主意:你来给爸爸洗脚吧,那作业就能完成了呀!”接着她若无其事地走出房间,但不一会儿,却传来了一阵低低的抽泣声,它像一支利剑一样扎在我的心中。

吃过晚饭,我熟练地端出了脚盆,小心翼翼地倒上热水,把爸爸拉到脚盆前:“爸爸,我来给您洗脚。”

“不用,不用!”爸爸连声说。

“爸爸,您既当爸又当妈的,就让弟弟洗吧!”姐姐说,“不然,弟弟完不成作业啦!”

爸爸这才坐下来将脚伸进了脚盆。我一遍又一遍地搓着爸爸粗糙的脚。突然,一滴水珠滑过我的手背,我抬起头来,发现爸爸的眼圈红了。顿时,我的心里像吃了片苦瓜似的。

我一边洗一边想:爸爸,自从妈妈离开我们,您早出晚归地努力工作,一边赚钱供我和姐姐上学,一边偿还医治妈妈欠下的债。姐姐变得更勤奋了,一有空还抢着干家务活,我也会努力的,您放心吧!勤劳、能干的妈妈其实一直就在我们身边呢!

指导老师:项卫秋

中学版

挂满繁星的夜空

●余姚市实验学校701班 汤茹晰

淡淡的薄云像裹上了一层糖衣,一点一点地融化在云隙间金红的夕阳中。

外婆家在小村的最里头。我们到的时候,正是吃晚饭的时间,小巷里飘着饭菜的香气,老槐树的枝条也揽了一丛丛烟火气息。家家户户烧菜的手法,几十年来似乎都不曾变过,但是村里人都吃得很香。一迈进外婆家的院子,就看见那棵高大的桑树,桑树的叶子青翠青翠的。记得小时候,每当桑葚成熟的时候,一大家子人便忙着采桑葚,我挑着那种颜色黑红黑红的,美美地吃着,妹妹和小表妹则忙着在院子里摘樱桃。奶奶打来一桶井水,我们把沾着黑紫色桑葚汁的手泡在水里,再甩甩手将水洒在地上,看水慢慢蒸发,这似乎也是有趣的。我们几个小孩儿在院子里东奔西跑,一会儿工夫,身上就变成和小黑狗一样的颜色,这自然是要挨骂的。那个季节,身上都是桑葚的味道。

外婆家的老黑狗迎了出来,用前爪抓扑着我的裤腿。妈妈告诫我说狗身上有灰尘,让我离远点。我还是蹲下去抚抚它毛乎乎的脑袋。毛尖上果真沾着几团灰尘,我帮它掸落下来,它抖抖身子,歪着脑袋看着我。我是看着它长大又变老的。我一本正经地用老辈的口气对它说:“你小时候在西边的小河玩,失足滑进河里,是你母亲毫不犹豫地跳下河去,将你救上来的……”

东西放下后,我打算去小村里走一圈。老黑狗不再是从前失足落水的小黑狗了,村子里的每一条路,它都十分熟悉。老黑狗乐颠颠地在我前面小跑着,时不时地回头看看我跟上来没有,再嗅嗅花,闻闻草,或者对冒出头来的别家的狗汪汪叫几声。在村子里走,无论走到哪儿,都会有别家的狗大声吠叫着,似乎在迎接我的到来,一声起,十声应,此起彼伏。更有甚者,“热情”地奔出门外恭候我的到来,我只好匆匆地逃离了。

家家门前的狗,平日里,有的沉静地蹲坐在门边,汪汪吠叫几声;也有稚嫩的面孔,恶狠狠地追上来。一代又一代了,它们一直都生活在这个充满了烟火气息的小村庄里。人们吃饭时,它们便在脚边转悠着,寻找一块骨头一块肉,大多时候,它们都会乖乖地趴着,等主人吃完饭后,才去向主人讨吃的。乡下的土狗,什么都吃。家中的人出门去了,它们就紧紧地跟着。老黑狗的妈妈还在世时,外婆骑电瓶车带我去菜场,它就拼了命地跟在后头跑,一直追到村口方止。现在汽车多了起来,我和母亲开汽车出去时,老黑狗只是在我们关车门前再看我们一眼,摇摇尾巴,便蹲坐在门口,安静地看着我们离开。

外婆家位于双江堰边,一条小河岔开来半包围着小村庄,两条支流一东一西。哦,东河岸人家的老白鹅勇猛得很,对陌生人非常不友好,几年前的一个暑假,我被它啄得满腿乌青狼狈地跑回外婆家。大白鹅,真的会看门,它们对自己的领地很看重,只要你和它对视,它就会伸长脖子,嘎嘎叫着,耀武扬威地扑棱着大翅膀,追着你跑遍整个村庄,让整个村子都知道它追着一个小娃子跑。鹅,是不好惹的,我从此记住了。

要吃饭了,我转回了外婆家。外婆端上来一盘鱿鱼丝,那可是我的最爱。“额个东西阿拉晰晰小森光劳要秋个。”外婆说的是余姚话,意思是:这个东西是晰晰你小时候爱吃的。一句老话,让多年前的往事全部涌了上来。鱿鱼丝,有五六年未曾吃过了。那时候,乡下的冷饮店有五毛钱一根的糖水冰棍和“小布丁”雪糕,有一大捆一大捆的碎碎冰,有有气无力晃动的老风扇,还有那如海上波涛般的阵阵蝉鸣。夏天的晚上,我从小屋里端个小银盆,从冰箱里拿出两三根冰棍,就坐在桑树下美滋滋地吃起来。有时候还有大块的冰镇西瓜,用勺子挖着吃。那是一段没有空调的时光,外婆摇着蒲扇,坐在躺椅上,我们说着,笑着。外婆给我讲故事,讲天上的星星。如果现在将童年时对着夜空数星星的事儿写进作文里,会被定义成“老套”。可忽地就明白了,大概每个人的童年,都有一片挂满繁星的夜空吧。年少的我们,心中也是有一片星空的。每当我望向天空追忆童年时,我依旧是那个短头发的扎着小辫的小女孩,还会对着天空执着地数星星,开心地唱儿歌。

时间如车轮一般向前驶过,今夜,我抬头望着夜空,那年少时的一幕幕就如天上的星星,每一颗都那么明亮……

指导老师:董喜平

湖南的甜酒

●宁波大学青藤书院806班 李奚

前些时日,湖南的姨妈寄了两桶甜酒来。

湖南的甜酒跟浙江这边的酒酿有些相似,但两者其实大不一样,很容易区分。在湖南,家家户户几乎都会做甜酒。制作这种甜酒,必须挑选颗粒饱满、没有杂质的新米,再配上当地特产的酒曲与井泉水,这样酿制出来的甜酒才会醇厚香甜。浙江的酒酿带些酸甜,而湖南的甜酒就只是甜,入心入肺的甜。

对于湖南人来说,每个人的味觉记忆里一定有甜酒的味道。在无辣不欢的湖南,这道甜品可以说是承载了湖南人记忆深处的童年味道。以前我们住在湖南的时候,因为几个孩子喜欢,家里的桌上经常会出现一壶甜酒,孩子们要喝,大人就拎着铁壶把手往碗里倒,贪嘴的孩子总是迫不及待地咕咚咕咚喝上一大碗。老家的客厅里没什么东西,一张不大的圆桌,几把嘎吱响的木椅,一台老旧的落满了灰尘的电视机,墙上还有一张极大的画像和一张中国地图,除此之外,也就是蛛网了。房间里如此简陋,可那时却没人在意,一大家子挤在房间里,吃饭时,或蹲或坐或站,倒让人觉得格外有人情味,逢年过节更是如此。小村里,邻里之间隔得很近,蹭饭也是常有的事,奶奶常常带我去吃喜酒,主人家也是一壶甜酒摆在饭桌中央,当地人喜欢用甜酒招待客人。每家每户的甜酒味道虽略有差异,却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甜而不腻,最惹孩童欢喜。

天气冷时,被家长裹成汤圆似的孩子仍会满街跑。那时我有几个要好的玩伴,每逢冬季落雪就约着去雪地里玩,我们在雪地里打上几个滚,随意抓起一把雪向天空中扬去,假装雪又下了一次。贪玩的我们时常冻得嘴唇发紫,玩耍够了跑回家,家里人早早地热好了甜酒,温在灶上,于是每人分了碗热乎乎的甜酒。我们像出炉的包子一样紧紧地挤着蹲坐在门槛上,手捂着热乎乎的碗。湖南人也喜欢用甜酒冲蛋。先将水煮沸,再加入甜酒,然后把滚烫的甜酒水冲到打好的蛋液中,喜欢吃甜的还可以加点红糖,蛋花入口软嫩香甜。冬天里一碗热腾腾的甜酒冲蛋下去,全身都暖了。

那时候,我们几个小伙伴拉过钩:“拉钩上吊,一百年不许变,谁变谁小狗。”那时候,我们发誓以后要永远永远在一起,永不分离。只是后来我一个人先当了小狗,走出了村子。

现在,眼前再也没有破旧的木椅,没有黑底的铁壶,更没有可以给我蹲的木门槛。客厅里空落落的,也只有我一个人。

低下头,灌了一口姨妈寄来的甜酒,却突然觉得味道有些不对了,怎么不是记忆中的味道了?

指导老师:袁清卿

好风送“俗”上青云

●宁波市北仑区柴桥中学高二(1)班 翁欣雨

前几个月,网上火了一段戏曲,这就是改编自麒派唱段《徐策跑城》的京剧版《哈利•波特》:“詹姆奔地府,莉莉见阎罗,只剩哈利•波特人一个……”旧瓶装新酒,有意思!这类新式戏曲的出现,使得许多人一改对京剧“传统严肃艺术”的旧印象。

事实上,旧物新事,本就是并行不悖的。在我们开始意识到“新时代须有新文化”之后的几十年来,优秀新奇的改编和原创作品层出不穷,这条继承传统的远程路上,在大俗与大雅之间,少了许多界线与隔阂。

北宋张载曾有话:“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张载继承“绝学”,并非照搬前人,而是力求创新。任何艺术不创新,就没有生命力。

传统京剧表演艺术家尚长荣在京剧中对传统曹操的这一角色进行了重新演绎,他以历史为依据,诠释了一个有血有肉的全新艺术形象。他敢于对京剧进行革新,还将流行歌曲融入京剧中,他用京剧花脸唱法演唱《爱的奉献》,吸引了大批年轻观众。

郭德纲在其作品《过得刚好》里说,当一个相声演员不容易,必须聪明,还要有天赋,还要有兴趣,还得认头,还不能小心眼,还不能中途遇害……最后剩下的没几个了……传统相声一千多段,经过演员的努力,还剩下二百多段……他的话虽说略带戏谑,却饱含辛酸。德云社便做得不错,例如小曲儿小调,让观众耳熟起来。《照花台》《探清水河》《送情郎》,以及郭德纲的“你”字、“我”字系列相声等,均给人耳目一新之感。老歌翻新了唱,老段子改新了讲,收揽了老小一大批观众。这些歌俗吗?活儿俗吗?俗!“单纯的高雅不足以构成世界,小人物的喜怒哀乐才是真正的艺术。”但人的情致,其中的追求,又是万分之雅的。此来彼往,十多年的跌宕走下来,我们也看见了如今相声小园子与展演并红的景象,改俗的路上,这是成功的先例。

淮河琴书的代表性传承人孟影曾讲,文艺创作必须扎根生活,而舞台是生活与观众之间搭建起来的桥梁,“桥建好了,行人自然就会络绎不绝,熙熙攘攘;桥建不好,行人自然就会绕道而走,冷冷清清”。要摆脱此等冷清,须避免将一种文化“束之高阁”,否则只能成为历史书页上的寥寥数笔,或是老叟茶余兴叹的三两寂寞旧事。

现今在“国潮”带领下,天底下的人,都已然叫这股好风拂着了。旧味里的俗,也好称作雅;新事中的雅,不难亲近俗——有志的,且上青云一看!一路比肩行来,这条传递新老星火的远征大道,绝不如思虑里那般荆棘满布。堂鼓、京胡萦耳不绝,响板、大镲百年未断,我们也逐渐看见了一番“东风夜放花千树”的璀璨大观。

指导老师:周霄翔

“争”途漫漫“论”未止

●宁海县知恩中学高三(1)班 魏秀羽

清澈的夜晚,有人看到地上亮闪闪的钱币,有人抬头看到澄明的月亮,有人闭上眼睛感受到天地的无言之美。

同处一片天地,却看到不同的景致。正如苏轼诗云:“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同样一座山峰,不同角度能看出不同的形态。山没变,只是我们的视角变了。和山峰一样的还有太阳,太阳大小没变,两小儿却也能辩出个大小来。

古往今来,不断有人饰演着两小儿的角色。

战国时期的名家喜欢讨论名与实的关系,著名的辩论有“白马非马”“鸡三足”等;“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当年一声笑问,叫人思索至今;百家争鸣的盛象掀起了文化的浪潮;近代更是出现了洋务派与顽固派、立宪派与革命派的论战;现代的《奇葩说》论辩更是风生水起……

《奇葩说》用娱乐精神诠释价值理念。蔡康永说,很多人都说,辩场上辩来辩去,辩了半天也没给一个答案,这有什么意思?答案不重要,问对的问题永远是最重要的。我们想要练肌肉的人去推一堵墙推不动,不表示你练肌肉这件事情不成立,你推这个墙推了一百次,你的肌肉就练出来了。脑子也一样的,你推不动那个真理的,因为那个真理随时变化,你抓不到,可是你推一百次,你的脑子就变强健了,这是《奇葩说》最大的精神。

看了《奇葩说》就会发现:对同一件事,即使是互相对立的两种观点,都是可以自圆其说的,那是因为这个世界上的事物不存在标准答案,所有的答案不过是“仅供参考”;所谓成规定律,亦不过是众人一致的固化认知;哪怕是我们现行的规则、想法甚至道德,也是经过社会长期演变而成,没有绝对的真理和标准。

一个埃及留学生说:“在艾资哈尔大学里,时常会举行辩论赛,在辩场上,教授们总是争得面红耳赤,但辩论结束后,大家又是一副云淡风轻的样子,好像什么都没有发生。”原来争论只是为了表明自己的立场或不同的见解,但话题结束时,很快便把这件事放下,不但没有产生不快的情绪,反而会安慰表示:很遗憾,我们的见解会如此不同。

一条熙熙攘攘的阳关道,行经的人太多,也易被蹚成泥泞。世上之事,本就无定规定法,千人千面不可一言概之。

与人对得一盘好棋,不是用了多少奇招妙式,如何纵横拼杀,而是自得棋中江山之乐。“争”途漫漫,辩论不仅是一个追求真理的过程,也是一个换角度思考问题的过程。我们应学会多听听别人的声音,去回味我们解剖自己的过程,论趣自在其中。

指导老师:王豫

老 蔡

●宁波市第七中学306班 仇雅涵

新初一第一节课。上课铃声响过后,进来一位中等身高、微胖的中年男老师。他大步流星地走向讲台,扫视了一周后,转腕看表,眉头紧锁,抛下了第一句话:“还有人没到,没头脑……”教室内的空气顿时凝固起来……

这个男老师,就是老蔡。众所周知,老蔡是我们七中出了名的严师。

刚入初中,同学们多少有些不适应。老蔡一开篇就开启了“魔鬼训练”。一次上自习课,他在窗户前偷偷探出头,正好瞧见几个同学吵得热火朝天,于是他走进教室,一双小眼睛射出严厉的光。有同学看到了,急忙一本正经坐好,但有谁能躲过他的视线?只听他用粗犷的湖北味普通话吼道:“可悲啊你们!你们知不知道时间是多么宝贵?!将今天的课文抄五遍!”不出所料,老蔡没给他们好果子吃。

初一,老蔡一直保持着严厉的形象,他的威严似乎不可侵犯,以至于班级同学一听他的名字便瑟瑟发抖,害怕至极。

直至一次体育考。

那天天气很冷,可长跑时,仍要求穿短袖短裤。800米和1000米的考试任务是艰巨的,不少同学在长跑途中渐渐掉队了。就在这时,一个熟悉的寸头出现在我们眼前,是老蔡!他在跑道边大声吼着,帮后头的同学拼命加油。他不停挥着自己的双手,高声喊着:“加油!快,快,同学们!”他甚至迈开碎步,陪落后的同学一起奋力向终点冲去。全班同学的精神顿时为之一振,像打了鸡血似的,大家步伐一致,终于都顺利地完成了考试。跑完后,只见老蔡坐在地上,大口大口地喘着粗气,他吼得喉咙都嘶哑了。

那一次,老蔡像一位为儿女操碎心的老父亲,他一路笨拙地跟着我们奔跑的身影,深深地留在了我们的脑海里。老蔡对我们跑步一事十分关注。他说,跑步能培养我们坚韧不拔的意志,求学过程就是不断攀登高峰的过程,跑步这么辛苦的坎都迈过去了,今后面对难题就可以云淡风轻了。

在接下来的时光里,老蔡也慢慢向我们敞开自己的心门。他刚柔并济:有时会犯困,露出憨厚的表情;有时他来检查值日,看到同学们漫不经心的样子,又会一脸嫌弃;有时,班级同学生病,他又会换着法儿去关心他们……

其实,老蔡很爱我们,他希望我们健康成长,学会独立,变得更自信。在班内,有时他竭力吼我们;但在外头,对每一个同学,他却有说不尽的赞叹;当我们受了委屈,他又会做我们的挡箭牌,保护我们。

老蔡的温暖藏于他的刚硬之下,他是我们心目中不可替代的老师。

指导老师:周联萍

教师美文

父亲的账本

●慈溪市上林初级中学 杨利蓉

周末回娘家,母亲正在大扫除,于是我跟着一起拾掇。

一眼便看到父母房间里那张老式写字台,四个桌脚已残缺,抽屉的拉手也缺了好几个。我让母亲扔掉,她白了我一眼,道:“侬个勿节煞人!”(方言:你这个不知节约的人)我只好继续清理。忽然,写字台中间大抽屉上的一把小锁,吸引了我的眼球:这把小锁,锁身乌黑,锁钩泛着点点锈迹。

小小一把锁,曾锁住了我童年最想窥探的秘密。自我有记忆以来,除父亲坐在写字台前算账时抽屉是开着的,其他时间这个大抽屉总是锁着。迫于父亲的威严,我从不敢偷拿他的钥匙,也从不敢偷看里面到底藏了什么宝贝。我想那个大抽屉大概是我们家的“聚宝盆”吧!我摸了摸小锁,想抠去上面的锈迹。谁知轻轻一拧,锁竟然开了。我的心咚咚直跳,可是想窥探父亲秘密的冲动,促使我拉开抽屉,一探究竟。唉,哪有什么宝贝?除了一些陈年发黄的,还有一本黑色的破旧的皮质本子,静静地躺在那里。我小心地翻开那泛黄的书页,内页纸张凌乱,还有不少缺角,但是字迹工整,清晰可见。我一页又一页地翻看上面密密麻麻的数字和文字,看着看着,我不觉鼻子一热,一股酸楚涌上心头......

这是父亲的账本!

就像《平凡的世界》里的孙少安一样,父亲年轻的时候,也曾承包过砖瓦厂,这个账本便是父亲用来记录每天生产的砖瓦数量的。细看里面的日期,它的年龄已经超过了我的岁数。四十多年过去了,家里的房子早已由原先破旧的瓦房重建成两层半的小楼,很多陈旧的家具、过时的物件,也已随着新房子的造就,一丢再丢,就连母亲的嫁妆也所剩无几了。可是父亲为何从被丢弃的东西中留下他的账本,并且保存了四十多年?

父亲打小就勤劳能干,像孙少安一样,年纪轻轻就当上了村里的生产队队长。他养鸭,鸭就像大白鹅那般壮实;他养猪,猪就是全村最靓的崽;他种瓜,瓜就遍地开花结果;他种葫芦,葫芦大得似乎肚子里能蹦出七个金刚葫芦娃。总之,他是个“种瓜得大瓜,种豆得大豆”的高手。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改革开放的春风吹来时,头脑活络的年轻人便跃跃欲试,他们放下锄头,离开地头,去闯荡江湖了。眼看着周围的农民兄弟们有点小钱了,父亲也瞅准时机,办了个砖瓦厂。起初生意还不错,父亲赚了一大笔钱,买了全小队第一台电视机。每到夏天,父亲总是把他14寸的西湖牌黑白电视机搬到院子里,热情地邀请左邻右舍来看,别提有多神气了!然而,好景不长,几年后,本地产的黑泥砖被外来的优质又廉价的黄砖抢占了市场,父亲的砖瓦厂越来越不景气,之后就倒闭了。

父亲只得扛起锄头,回到地头,继续当起了农民。然而,就在父亲每天埋头耕作的时候,父亲的兄弟、堂兄弟们,个个都有钱了,小楼房就像雨后春笋一般拔地而起,把我们家两间低矮的平房团团包围了。母亲开始埋怨父亲是个“没出息的老实人”。

几年后,事情出现了转机,父亲迎来了一个大好的商机。村里的志明大伯跟父亲关系很要好,有一段时间天天到我家来,和父亲在昏暗的灯光下商量些什么。原来志明大伯想让父亲跟他合作开个花岗岩加工厂,两人共同出资,赚来的钱分摊。父亲原本是很有兴趣的,因为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装修业方兴未艾,磨石子、大理石、花岗岩已经使用在许多农村家庭的地面、楼梯、厨房,想来出手早的话,应该能赚大钱。况且父亲既肯吃苦,又有开厂的经验,对他来说,这是个极好的翻盘机会。

可是后来,父亲竟没有答应合伙,只是同意到志明大伯的小作坊里帮忙设计、磨制花岗岩。父亲还带出了几个徒弟,磨花岗岩磨出了名气。不久,由于磨制技术改进,磨花岗岩有机器不用人工了,父亲就干起了给人家铺花岗岩和大理石的营生。十几里开外的客户,都点名要求我父亲给他们家铺花岗岩。父亲这一干,就干了近二十年。哪家造新房了,哪家要装修了,哪家娶媳妇了,他都有个算盘;哪个东家最和气,哪个东家最客气,哪个东家最爽气,他都一清二楚。

家家户户的房子变亮堂了,大厅、楼梯都是锃亮锃亮的。可是父亲的双手在二十年水泥石灰的浸泡下,变得粗糙、干裂、红肿,每到冬天,十个手指头就会绽开一道又一道的口子,一不注意还会渗出血来,父亲却用胶布粘着,继续干活。秋冬换季,父亲总是咳嗽,戒了烟,也还是咳,估计是常年切割石块,吸进了太多粉尘所致。可母亲仍是责怪他,因为志明大伯自从开了这个小加工厂,生意越做越大,还给两个儿子盖起了全村最好的小别墅。

父亲呢?长年累月地弯着腰、蹲着身、低着头,给人家铺花岗岩、大理石,每天天黑,才骑着他吱嘎吱嘎的老爷车回家,带着一脸的疲倦和一身的灰尘。每逢年底、我们开学前,他还要赔着笑脸,挨家挨户上门去讨工钱。有一阵子,我也埋怨父亲,放着好好的老板不当,非要去做个小工!

可是若干年后,遇到志明大伯,偶然问起此事,我才深感愧怍。原来当年,志明大伯提出两人合资,需要各拿出一万块的启动资金,才能勉强撑起一个小作坊。父亲考虑了几个晚上,最终给志明大伯答复了一句话:“我的三个女娃书读得不错,可这生意风险太大,我还是留着钱给娃们读书吧。”我能想象,那几个夜晚,父亲独自一人坐在昏暗的写字台前,盘算了无数遍账,在个人命运、家庭责任和孩子前途这三条路上做着艰难的选择。

个人的理想因为生活的压力而被轻易放弃,并不在于他缺少勇气,而是责任使然。父亲珍藏四十多年的账本,无意透露它曾经的荣耀,无意诉说它满纸的委屈,却让我在密密麻麻的数字里,窥探到四个沉重的大字——父爱如山。

“这是我父记里的文字,这是他生命留下来的散文诗。几十年后,我看着账本泪流不止,可我的父亲已经老得就像一张旧报纸……”耳畔似乎响起许飞演唱的《父亲写的散文诗》。我的父亲不会写散文诗,可他在账本里留下的数字,却组成了爱的密码,等我去破解。

我小心翼翼地用干净的抹布擦去黑色皮面上的灰尘,叠平泛黄的书页,套上干净的盒子,轻轻地放回大抽屉,扣上小锁。

远方的距离

●宁波市海曙区横街镇中学 易新琴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的田野。”只有真正追逐过远方的人,或许才会唱出这样的无奈和向往。

我对十岁时的一段经历一直难忘。那时,父母在青藏高原的柴达木地区工作,每天开采石棉矿。那里除了茫茫的戈壁滩,就是重重叠叠的大山。每到傍晚,如金的夕阳收敛了最后的光芒,便坠下山去。年幼的我一直怀疑它藏起来了,就在山后。山后到底有怎样的世界?一定流光溢彩,极尽华丽吧?无数次的想象后,终于在一个明亮的午后,我和两个女伴儿有了人生第一次也是唯一的一次离家出走。当我们朝着落日的方向,穿过一片戈壁滩,翻过一座小山时,黄昏已至,远方青色的群山笼罩在一片橙色的光亮里,绚丽如梦。我兴奋异常,未知的远方像一个神奇的魔幻之地,充满了无尽的诱惑。

如今,想起这事我就后怕,如若没有提前告知一两个同学,就不会被人追回,之后的事也不堪设想。但那是生命里对远方最初的渴望,此后,这种渴望引领着我一路前行。

有梦想,才有远方。远方,原来只是一座山的距离。

一个春日,我带着学生们在校园的苗圃里寻找四叶草。不一会儿,一个平日里有些自卑的女孩儿,兴奋地跑到我面前,纤薄的手掌里躺着一株碧绿的四叶草。我微笑着告诉她,找到四叶草的概率大约是十万分之一,你很幸运。那一刻,她的眼眸里闪着异常的光亮。我想起了站在群山橙色光亮里的十岁的自己。

女孩儿从此变了样儿,积极上进了许多,脸上常常荡漾着笑意。我知道,在她的人生苗圃里,已经萌发了自信的四叶草。

有自信,才有远方。远方,原来只是一株草的距离。

年岁稍长,我渐渐理解了一些东西。譬如,“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况味。人与物心神契合,皆在这宁静的山林中找到了自己的归宿。

其实真正归隐的不是身,而是心。唯有心无挂碍,悠然自得,才能获取菊的恬淡,山的清幽,心的宁静。“心远地自偏”,远离了世俗,陶渊明才到达了许多人终生未至的远方。

有宁静,才有远方。远方,原来只是一颗心的距离。

其实,人最难抵达的远方就是自己的内心。

可我们总以为远方在远方,于是,奋力地奔走、追寻,到达了一个又一个远方,还未及欣喜,抬眸一望,还有一个又一个远方在远方重峦叠嶂。

当远方成为一种复杂的欲望,那么我们已经失去了真正的远方。因为追逐成了最终的目的,眼睛里就再也没有那橙色的光亮,只有“山后”那流光溢彩的虚幻的远方。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但也无须疯狂地追逐。只要内心有梦想、自信、宁静……就一定会有诗意的生活和瑰丽的远方。

如何查看入选文章

进入宁波市教育局官网网站路径:首页▪服务☞未来作家热爱文学的你,快来投稿吧!下一篇入选的也许就是你的大作啦! 温馨提醒只有刊登在《未来作家》丛书的习作才有机会入选宁波教科网欢迎投稿!

-END-

一位“社恐”的创业抉择:他打造的大人“玩具”,被人民日报、央视点赞

天下网商 叶晨

编辑 李丹超

鹿泉,隶属河北省石家庄市,距离热闹的市中心有十几公里。木机山工作室选择“安家”在这里,恰恰看中了一份疏离僻静。

这是一家在中国Automata领域资历颇深的工作室。所谓Automata,直译是“自动机械装置”,同时也代表一项艺术门类——通过人工手摇等动力,艺术装置能利用机械原理,实现某种场景再现或者模拟生物动作。80后、90后们小时候爱玩的发条青蛙、简易八音盒,大抵可以算作这项工艺的“入门级”。

李占龙是木机山工作室的创始人,也是中国Automata艺术家的一位代表;圈内,他的昵称“向木而生”(简称“向木”)很响亮。

在向木的作品中,骑着鲸鱼的小女孩会穿梭在云朵和星空之上、森林里的小动物们能随着小提琴演奏跳舞、老人带上爱犬正驾着大鱼飞船一起旅行……

凭借这些天马行空的创作,向木成为了国际行业刊物《Automata Magazine》唯一的中国籍专栏作家,其作品得到人民日报、央视等多家主流媒体的点赞。

不过,如今在行业内顶着响亮头衔的向木,曾经也辗转多份工作,做过销售、送过快递、干过培训,还开过淘宝店……因为不善人际交往,淘宝店主这个相对隐秘的身份,让他得以藏在幕后,攫取到人生的第一桶金。而现在,李占龙为自己打开了另一扇向往之门。

他打造了大人版的“玩具”

Automata艺术家的魔法,在于他们能将木头、机械等简单的部件变成一套完整运作的系统,并为观众献上一段有温度、有互动,同时又带着鲜明蒸汽朋克风格的故事。

2021年7月,一场跨界的先锋艺术文化展在重庆观音桥大融城拉开帷幕。展厅里,一套全身用榉木和黑胡桃木制作,长1.2米、高1米的大型木制机械,吸引了很多人的注意——这是一艘精致的鱼型飞船,鱼身中间有一间小驾驶舱,头戴航空帽的老人坐在舱内,手握在操纵杆上,身边则是他的爱犬。

随着体验者摇动装置下方的把手,老人双脚踩踏开关、拉起摇杆、齿轮旋转,飞船整个运作起来——鱼嘴开始张合、鱼尾左右开摆、鱼鳍鼓劲滑动,就连驾驶舱内,狗狗的尾巴也有节奏地上下晃动,像是在为这场行将踏上的环球旅行打气……

向木的作品《天空梦想家》

“这是一艘鼓励所有追梦者的船。”为了打造这款名为《天空梦想家》的装置,向木花了近一个月的时间。“最早从宫崎骏的电影获得灵感,但你仔细看,其实我没有采用电影中的任何角色和细节,但同样可以通过木偶、机械的组合来诉说一个新的故事,传达宫崎骏电影里鼓励人们追求美好、追求自由的勇气。”

除了日系动画,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也赋予了向木无限创意。他做过一套名为《变脸》的作品,装置运作时,一位穿着黑袍的川剧“演员”会随着扇子的收放,不停地展示变脸的绝活。

川剧非遗文化被植入了Automata装置

去年,向木的作品先后被人民日报、央视等媒体报道,还登上了微博热搜,收获了超过1000万的播放量,更多人通过新闻认识了妙趣横生的Automata,深圳的大田木作博物馆、上海八音盒珍品陈列馆等单位也纷纷邀请向木参与展览与定制作品。向木,被一些网友称为“鲁班再世”。

然而5年之前,在Automata领域,向木还是一位彻彻底底的门外汉。

30岁,揣5万元创业

在工作室里,斜刘海、戴黑框眼镜、系一件围裙,包着隔音耳罩和防尘面罩,是这位34岁艺术家工作时最日常的打扮。偶尔朋友圈晒出的工作照,能看出他当天发型微乱。

采访中我们和向木聊兴趣、聊感想、工作外的习惯与爱好,几乎都是问一句答一句;唯独说到自己与Automata相遇的故事,他的话才明显多了起来。

“2011年大学毕业后最初做了销售,因为性格内向,很快辞职了,之后又尝试了跆拳道教练、培训班老师、快递员等职业,都不太合适。”向木说,“比如当快递员时,午休大家都聚着吃饭,我习惯在一旁,仿佛就是格格不入的那个人。”

“那时候回到家里,他经常把自己关在房间里沉默。”向木的爱人徐云静回忆。

2016年,已经在各行混迹5年的向木,选择和徐云静开了一家淘宝服装店。在平台上,他终于可以不用被强行拉入社交环境、不用与陌生人面对面交谈,也有了一份相对稳定的收入。

但向木没有顺着这样的“剧情”走太久。

“可能我比较向往创作的自由。”2018年,30岁的他突然决定要学“一门手艺”。

当时,向木在国外视频里看到了一台弹珠机(运用Automata原理,弹珠实现在轨道上有趣滚动的装置),他随即被其精巧的设计所震撼。通过了解,他学习到了一个全新的舶来词——“Automata”。

这年年底,仿佛找到人生目标的向木拿着开淘宝服装店积攒的5万元,租下了石家庄郊外的一间屋子,专研起了Automata。

半路出家的创业者

巧思奇想、妙手生花从来都不是简单的事儿。

Automata是兼具科学与艺术的领域,虽然这两项能力具体形式有别,但共同基础都是人的创造力。“现代Automata的表现结构主要为手摇柄、机械结构与表演玩偶,涉及木工、雕刻、物理机械、绘画建模等方面的知识,门槛较高、偏于小众。”

正因如此,Automata行业缺少系统性的资料、更没有可直接照搬的教程。于是,向木搜索国外各类相关视频,反复看前人做的作品,分析和推敲每一个部件的结构、运作、搭配。一年内,他参阅了数百件作品,甚至自己整理出了一套理论机械知识。

2019年起,向木尝试动手制作,他的第一件作品是弹珠机,耗时几个月,但还是略显粗糙,弹珠经常滑出轨道,他索性取名为《失败之母》。

同年,他又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再度做了一台弹珠机。这一次,白色弹珠出发后,会在轨道中前进,触发一个个机关,它一路上会有艰难的攀升,也会面临“人生”的起伏,还可能遭遇来自外界的打击。慢慢地,越来越多的黑色弹珠开始加入行列,陪伴白色弹珠一同前行……

向木把个人的第二件作品命名为《先驱》,正巧当年的木工爱好者网站DIY达人大赛正在举办,他把作品相关信息递交给了组委会。“当年和我参加比赛的,基本都是传统木工作品,《先驱》则是一台弹珠机,评委们普遍觉得挺新颖。”

为向木捧得奖项的Automata装置——《先驱》

没过多久,成绩发布了。徐云静还记得,那天自己下班坐公交车回家,突然接到了向木的电话。“声音像个孩子一样兴奋,说了好几遍,作品拿了一等奖。”

有时候,对一门事业的热爱,有着改变一个人生活态度的力量。创作的成就感、被认可的满足感,也激励着向木在这一领域上继续投入精力与心血。

做一件Automata装置,向木需要用到大大小小数百个零件与木头板块,体量小的需要2-5天搭建拼装,体量大的优势需要1个月甚至更久——耗时最久的《移动森林》,他花了近4个月的时间方才完成。

在作品里,向木开始不断地加入自己的思考。

“我觉得中国与国外最大的不同,在于体量与题材:国外以桌面级为主,欧美、日本的作品,表达的大多是小型场景,内容偏娱乐化;现在我做的不仅希望突破桌面级别的大小,而是变成一种表演性的艺术装置,其表现内容也不局限于娱乐性,会有严肃、发人深省的部分,相信未来国内的接受者会更广泛。”

向木打造了《掩》《谜》等寓意类作品、《野味饭店》等现实讽刺类作品以及《仲夏夜之梦》等童趣类作品……从门外汉到深耕Automata的5年间,他的作品超过了100件。

《掩》

《移动森林》

小朋友与Automata装置互动

走出“社恐”圈子

这几天,向木又“失败到怀疑人生了”,他正在创作一件童话色彩的大型互动打卡装置;结果,“每天遇到新问题的速度比想出解决办法还快,又是一场煎熬的持久战”,他在朋友圈配了一个流泪的emoji表情。

15分钟后,爱人徐云静在这条消息底下留言:“来菜园拔草吧,换换脑子。”

两人做了3年高中同学,大学又都在石家庄读书,毕业后很快正式结婚,前后十年,她对身边的这位“大男孩”面临哪些压力、怎么疏导压力,再了解不过了。

向木专研Automata的时候,家里人都反对这项决定,只有徐云静支持他去学习创作。“难得有喜欢的事情,总不能老让他一下班,就把自己关在屋子里吧。”虽然说得轻描淡写,但彼时失去另一半的经济和家务支撑,徐云静需要一边照顾家里的孩子,一边经营服装店生意。

“兴许是爱他的才华吧。”她开玩笑地说,“也多亏了这门事业,向木慢慢走出了原来小小的圈子,近年还收到清华大学Automata第二课堂的邀请协助架构课程,他也很愿意和媒体、观众、学生聊聊这门艺术的发展与推广。”

创业路上互相支持的两人

2021年,向木的作品频频亮相微博、B站等平台,多家媒体上门约采访。徐云静又充当这位“社恐”艺术家的经纪人,帮忙做作品介绍和宣传运营。

今年4月14日,向木发了一条朋友圈,配了一张妻子的图:“今天也不是啥日子,就是最近几天,想对徐小姐说一声,谢谢包容!”

徐云静留言:“可以放一张我好看的照片吗?”

他淡淡地回复:“我觉得挺好看的。”

向木老师“求点赞”的方式很特别

走近“木意思”

八月二十三那天清晨,我们三人相约从洛阳出发前往嵩县拜访河南工艺美术大师张明哲老师。

伴着和煦暖阳,沿着伊河而上,穿过满眼葱绿的九皋山,大约一个小时的行程,便走进陆浑湖畔的小乡村——梁园,明哲夫妇热情接待了我们。走进他的“木意思”工作室,几节崖柏和黑檀原木立于门边迎客,一把钢斧正斜靠着小木凳喘息,一个曾受千刀万锤、中心深陷的木墩静躺于地上,一缕阳光从南面的玻璃墙上洒落下来,一组组赋予了生命意义的作品吸引了我的注意力,让我由衷赞叹,从一楼大厅一直到三楼书屋放满了精美之作。在用原木制作的工作台上,用印尼黑檀刚刚制作完成的数十个形态各异的鸟儿静卧其上,或似朦胧可爱,或似觅食而动,或似引颈高歌,或似闭目养神,或似修道成仙,其一板一斧,均极具神韵,炉火纯青的手工技艺让人叹为观止,所表现出来的自然、闲适的生命状态震撼观者心灵,就连窗外挤在杨树枝上的小鸟,也伸着脖子不停欣赏着屋内的同类。而在大厅四周则摆放着近年来所制作的崖柏与紫檀作品,有线之魅、有母与子,有园、有道、有叩问,有平衡,有孔生万有等等,仰视每一件作品,无一不赋予其独特的生命哲思,自然的纹理与色彩,或明晰或暗淡,于平静、平淡中超越了真实,在求神韵中融汇了道学与禅宗的精髓。明哲夫妇志同道合,对艺术孜孜不倦地追求,尤其对人生有着独到的思考,他们选择了小乡村,临河而居,与书作伴,与艺术大师、哲学家、历史学家对话,不管是一楼的工作台上,还是三楼的书架上都放着许许多多的有关哲学、宗教、艺术等书籍,几十年如一日勤学不辍、深思静悟,并把对人生的感悟融入到木艺的创作中,通过木艺的形式而表现出来。

午后交谈中,他告诉我们,小山村的清净生活给了他埋头创作的环境,持续地学习与思悟激发出了不断创作的源泉,现代网络又赋予了解时代脉搏的便捷。他说,最喜欢的是坐在窗前,一个人看看书、喝喝茶,或者静静地看着白杨树绿了又黄、黄了又绿,看着小鸟在竹林里嬉戏与歇息,听着菜园边上玉米抽穗发出的生命乐章,听着风来疏竹的沙沙声响,感悟着《菜根谭》中“风来疏竹、风过而不留声,雁过寒潭、雁去而不留影”这句话,自然而然,心也静了,一个作品的构思便慢慢成型,其实人的生活也就是这么简单。

下午3点多,我们有事要离开,明哲夫妇又跑到菜园子里弄了好多青椒、白菜、青菜送我们,乡土的芳香一直伴着我们一路前行,回来多天脑海里始终有一个声音在呼唤。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