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吉日 > 开业吉日

恐龙灭绝的原因是什么(中生代恐龙灭绝的原因是什么)

时间:2024-01-14 01:05:04 作者:鹰视狼顾 来源:网友投稿

本文目录一览:

为什么恐龙会灭绝?

根据目前最主流的说法,恐龙的灭绝是6500万年的一颗体型庞大的小行星撞击地球导致的,撞击所引发的巨量尘埃遮天蔽日,引起全球气候变化,大批动植物死亡,恐龙也没能幸免。

当时撞击地球的这颗小行星其直径大约在10公里左右,撞击点位于今天墨西哥尤卡坦半岛的奇克苏鲁布附近,根据科学家的估算,这颗小行星撞击所释放的能量相当于数百万枚最强氢弹——“沙皇炸弹”一同引爆(一枚沙皇炸弹的威力相当于5000万吨TNT当量)。

然而单纯的用氢弹爆炸角度去考虑这颗小行星所带来的后果是不全面的,因为地球的质量与体型远在这颗小行星之上,也就说小行星撞击本身所带来的破坏是有限的,只会造成撞击点附近区域的生物迅速死亡,但不会导致分布在世界各地的物种死亡。

然而事实却是那次小行星事件造成了当时全球75%的物种灭绝,这又是为什么呢?

真正的原因正是小行星撞击所带来的后续影响——“尘埃”,巨量的尘埃被抛入大气层,虽然这些尘埃在当时不会立即产生什么不利影响,但要命的是,这些尘埃随着大气流动,分布至全球,并且持续了数年,而在这数年之内,由于尘埃阻止了阳光的照射,导致大批植物死亡,而处于当时食物链顶层的恐龙受到了很大影响,最后落得灭绝的下场。

有人问,如果这场小行星撞击事件发生在现代社会,会不会有不一样的结局发生?我想大概率是不会有什么好结果的,虽然不至于被灭绝,但也好不到哪去。人类现在的科技貌似很发达,但在大自然面前,仍然逃不了被掌控的命运。

期待您的点评和关注哦!

恐龙灭绝,原因或许是它……

复原图:白垩纪末期山阳盆地生活的三种主要恐龙类型。(赵闯 绘)

远古发现丨6600万年前恐龙灭绝,原因或许是它……

6600万年前的恐龙灭绝之谜一直是世人关注的热点问题,学界对此提出了多种假说,包括著名的小行星撞击假说等。记者20日从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获悉,我国科学家对恐龙蛋的一项最新研究从恐龙多样性演化的角度出发,揭示了恐龙灭绝新机制。相关成果近日已作为封面文章发表在国际期刊《美国科学院院刊》上。

恐龙蛋作为恐龙在地球上繁衍生息的主要载体,不仅可以反映恐龙的繁殖习性,其在地层中的富集埋藏规律也能反映恐龙生存时期的古环境信息。由中科院古脊椎所、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等组成的科研团队,在我国恐龙蛋的一处富集埋藏地——陕西山阳盆地开展了系统的古生物学和地层学研究,为解答恐龙灭绝之谜提供了新的依据。

据介绍,团队在该盆地采集了1000多件原位埋藏的恐龙蛋和蛋壳标本,此外这里还发现了少量暴龙类和蜥脚类骨骼。对这些恐龙蛋和恐龙骨骼的分析表明,山阳盆地内的恐龙多样性在其灭绝前约200万年间一直处于较低水平。综合我国其他地区发现的恐龙化石,此次研究认为,在约7200万年前我国的恐龙多样性出现明显的降低趋势,这与北美西部的恐龙化石分布特征有相似之处。

这项研究结果为认识恐龙的灭绝过程和机制提供了新的依据和视角。恐龙属于卵生动物,恐龙蛋的孵化成功率直接决定了恐龙种群的繁盛与否。恐龙蛋的孵化需要合适的温度、湿度甚至二氧化碳浓度。因此,该项研究提出,在晚白垩世,随着自然生态系统和恐龙自身的协同演化,恐龙多样性发生了持续性衰退,降低了恐龙这个类群的环境适应能力,并导致其无法在由火山爆发或小行星撞击等重大灾害事件所引起的环境剧变中生存和复苏,从而最终走向灭绝。

记者:金地、张泉

海报设计:贾稀荃

来源: 新华社

恐龙灭绝,原因可能是它

复原图:白垩纪末期山阳盆地生活的三种主要恐龙类型。(赵闯 绘)

6600万年前的恐龙灭绝之谜一直是世人关注的热点问题,学界对此提出了多种假说,包括著名的小行星撞击假说等。记者20日从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获悉,我国科学家对恐龙蛋的一项最新研究从恐龙多样性演化的角度出发,揭示了恐龙灭绝新机制。相关成果近日已作为封面文章发表在国际期刊《美国科学院院刊》上。

恐龙蛋作为恐龙在地球上繁衍生息的主要载体,不仅可以反映恐龙的繁殖习性,其在地层中的富集埋藏规律也能反映恐龙生存时期的古环境信息。由中科院古脊椎所、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等组成的科研团队,在我国恐龙蛋的一处富集埋藏地——陕西山阳盆地开展了系统的古生物学和地层学研究,为解答恐龙灭绝之谜提供了新的依据。

据介绍,团队在该盆地采集了1000多件原位埋藏的恐龙蛋和蛋壳标本,此外这里还发现了少量暴龙类和蜥脚类骨骼。对这些恐龙蛋和恐龙骨骼的分析表明,山阳盆地内的恐龙多样性在其灭绝前约200万年间一直处于较低水平。综合我国其他地区发现的恐龙化石,此次研究认为,在约7200万年前我国的恐龙多样性出现明显的降低趋势,这与北美西部的恐龙化石分布特征有相似之处。

这项研究结果为认识恐龙的灭绝过程和机制提供了新的依据和视角。恐龙属于卵生动物,恐龙蛋的孵化成功率直接决定了恐龙种群的繁盛与否。恐龙蛋的孵化需要合适的温度、湿度甚至二氧化碳浓度。因此,该项研究提出,在晚白垩世,随着自然生态系统和恐龙自身的协同演化,恐龙多样性发生了持续性衰退,降低了恐龙这个类群的环境适应能力,并导致其无法在由火山爆发或小行星撞击等重大灾害事件所引起的环境剧变中生存和复苏,从而最终走向灭绝。

记者:金地、张泉

海报设计:贾稀荃

来源: 新华网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