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星座 > 狮子座

预言人(预言会对灾难做出判断)

时间:2024-01-17 06:51:58 作者:听梦的风尘女 来源:用户分享

本文目录一览:

1916年袁世凯去世前预言,有三个人可能统治中国,这三人是谁?

1916年6月6日,至死都做着皇帝梦的袁世凯,因尿毒症在病榻上一命呜呼。

袁世凯此人窃取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倒行逆施。为了复辟称帝,与日本人侵略了丧权辱国的“二十一条”,出家的权益。他的死“轻如鸿毛”。

然而,他在去世之前,却留下了一个惊人的预言:他认为未来有三个人将会统治中国。

袁世凯预言了哪三个人会统治中国?他又为什么会做出这样的预言?这些预言实现了吗?

袁世凯临终前预言三人“统治”中国

1915年,怀揣着“皇帝美梦”的袁世凯,利用手中的军队以及列强的援助,强行更改国家制度复辟称帝,史称“洪宪帝制”。

“洪宪帝制”遭到了全国上下的一致反对,、蔡锷等革命人士,发起了“护国运动”,讨伐袁世凯,就连袁世凯手下的北洋军阀也公开反对其称帝。

内外交困下,仅当了83天“洪宪皇帝”的袁世凯,只得仓皇地取消了帝制,自己也因忧愤交加患上了尿毒症,病入膏肓。

不久之后,袁世凯就到了弥留之际。

临终前,他叫来了自己的儿子袁克定拉着他的手,用尽全身力气地叮嘱道:“儿啊,为父不行了。为父死后,你一定要和黎元洪、徐世昌、段祺瑞这三个人搞好关系啊,我死了之后,他们是最有希望继承权力的....”

说罢袁世凯就带着不甘与遗憾一命呜呼了。

黎元洪、徐世昌、段祺瑞这三个人,究竟有何过人之处,能让袁世凯如此看好,甚至在临终之前做出预言,未来这三人可能会掌控最高权柄呢?

“首创共和“黎元洪

排在这三个人中首位的便是黎元洪。这也就说明,袁世凯是最看好黎元洪的。

黎元洪出生于晚清时期。虽然当时中国在外来文化的影响下,已经有了很大的思想解放。但人们始终觉得想要成功就只有一条出路,那便是参加科举考试,考取功名。从此“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然而黎元洪却并不是靠着科考成功的。出身微末的黎元洪,在看待事情上有着独到的眼光。清朝末年,政府为了能“富国强兵”,进行了“洋务运动”,在地方上创办了很多军校武堂,培养新式军队。

这样的情势,让黎元洪敏锐地意识到,自己想要出人头地,只有投身行伍才是最好的选择。于是便考取了天津的北洋水师学堂,成为了近代中国最早的一批海军人才。

从水师学堂毕业后,黎元洪凭借优秀的专业知识,受到了晚清著名洋务派大臣李鸿章的重用,逐渐登上了晚清政坛的大舞台。

黄海海战时,黎元洪带领麾下的水师身先士卒,和敌人勇猛地作战,却不幸触礁九死一生。或许是因为上天眷顾,黎元洪活了下来并前往投奔另一位洋务派的领袖人物张之洞。

张之洞对这个优秀的年轻人早有耳闻,于是便将操练湖北新军的重任交到了黎元洪的手上。黎元洪没有辜负张之洞的期望,出色地完成了湖北新军的组建,自己也因此成为了湖北新军的“灵魂人物”。

有了湖北新军作为政治资本,黎元洪的政治之路一帆风顺,很快就被清廷任命为坐镇湖北的”一方诸侯“。

1911年武昌起义后,黎元洪因为在军队中有着极高的威望,而被推举为军政府的都督。不过黎元洪本人并不是革命的支持者。虽然他受过新式教育,但本身却是忠实的满清臣子。

之所以接受推举,成为军政府都督完全是出于投机心理。假如革命胜利,自己就有“从龙之功”。万一革命失败,自己也可以说是受到了“贼人胁迫”。不难看出,黎元洪此人非常善于见风使舵,性格八面玲珑。

这点在袁世凯称帝这件事,体现得淋漓尽致。称帝之后,袁世凯第一个册封黎元洪为“武义亲王”。对此黎元洪欣然接受,甚至谄媚地对袁世凯表示“大总统指到哪里,臣就打到哪里”。

这让众人认为黎元洪是袁世凯称帝的铁杆拥趸。然而在袁世凯称帝遭到一致反对的时候,黎元洪又第一个跳出来指责袁世凯的做法“倒行逆施”。

或许有些人会疑惑黎元洪为什么要这么做。其实,他的这些做法无不体现出他作为一个政治家的精明和狡猾。

袁世凯当上北洋政府的“大总统”后,黎元洪就被任命为副总统,后来更是成为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武义亲王”。但不管怎么说,这些都只是副职,野心极大的黎元洪真正想要得到的是那最高的宝座。

这就能解释为什么黎元洪会背刺袁世凯了。一旦袁世凯失败下台,那么作为副总统的他,就理所应当地成为真正的“大总统”。

历史的走向便是这样,袁世凯去世后,黎元洪成为了大总统,“控制”了整个中国。

不过大多数时间内,他这个总统都是有名无实。因为他的手中并没有掌握一支属于自己的军队,所以后来在政治斗争中失败下台。

黎元洪的一生正负评价分化严重。曾经给予了黎元洪很高的正面评价,说他“首造共和”。但黎元洪也确实是个为了权力不折手段的政客,做出过一些伤天害理的事情。

不过不得不承认,他的确是一个“乱世枭雄”,至于功过自由历史评说。

“三造共和”段祺瑞

袁世凯所看重的第二个人,是有着“北洋之虎”称号的段祺瑞,段祺瑞和黎元洪之间可是老冤家了。著名的“府院之争”就是两人一手挑起的。

和半路投靠袁世凯的黎元洪不同,段祺瑞一直都是袁世凯的铁杆小弟。

袁世凯还没发迹之前,在小站训练新兵。段祺瑞就已经是袁世凯的得力助手了。

虽说不是科班出身,但段祺瑞的政治手段和军事才干都非常出色。正是在他的辅佐下,袁世凯逐渐壮大了自己的北洋军队。随着袁世凯的地位不断升高,作为左膀右臂的段祺瑞自然也水涨船高,成了北洋军队中的核心高层。与冯国璋和王士珍并称“北洋三杰”。

段祺瑞早年的时候,曾经前往德国留学,受外国思想的熏陶,一直反对封建帝制。辛亥革命爆发后,他便利用自己对袁世凯的影响,极力促成满清皇帝的退位。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他为共和有着极大的贡献。

与黎元洪对革命的投机不同,段祺瑞是实打实地“三造共和”。

第一次就如前面说的一样,是在辛亥革命之时。当时袁世凯内心对于革命的态度是很纠结的一方面,他认为革命可能是自己登上最高位置的机会。另一方面,又怕自己会受到革命党人的清算。所以一直举棋不定。

此时正是段祺瑞进言道:“共和思想已深入将士之心,将领颇有不可遏之势”,表达了北洋军中的态度,这才让袁世凯下定决心,“逼宫”清帝退位。

第二次则是袁世凯称帝的时候。在所有北洋派系的将领中,他是最反对袁世凯称帝的。袁世凯登基之后,大封功臣,但段祺瑞却对自己的封赏拒不接受。甚至还公开跟袁世凯唱反调,在和“护”作战的时候,按兵不动,向袁世凯施压。

正因如此,袁世凯最终才在内外压力下宣布取消帝制,恢复。

最后一次,则是“府院之争”后,组织“张勋复辟”。袁世凯去世后,北洋政府群龙无首。在这种情况下,黎元洪当上了总统,而段祺瑞则是总理。两人之间谁都不服谁,都不肯屈居人下。

黎元洪利用自己总统的身份,免去了段祺瑞全部的职务,并将其驱逐出京城。然而段祺瑞掌握着北洋大部分的军队,便以此起兵反对黎元洪。这就是“府院之争”。

然而这场北洋内部的争斗,却被张勋钻了空子。张勋是不折不扣的“满清粉丝”。他借着”府院之争“的机会,带着自己的“辫子军”,占领了京城,拥立废帝溥仪复辟。

得知这一消息后,段祺瑞带着自己的军队一路打进了京城,驱逐了张勋和溥仪,重新塑造了共和。

虽然这一过程中,段祺瑞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争夺北洋政府的最高控制权,但他也确实阻止了清朝的复辟,守住了辛亥革命的成果。

可惜“北洋之虎”段祺瑞后来在军阀派系混战中倒台,也没能笑到最后。

八面玲珑徐世昌

袁世凯看好的最后一位北洋精英便是徐世昌。

徐世昌的经历和段祺瑞差不多,也是袁世凯在小站练兵时加入的“元老”,跟随袁世凯立下汗马功劳。

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北京城陷落。慈禧带着光绪皇帝,以“西狩”的名义仓皇逃窜。这一路上都是徐世昌在保驾护航。事后,他也因此受到了封赏,进入了权力的中枢。

后来袁世凯因为手中的军队受到了清廷的忌惮,被削去了军权和所有职务,在家休养。徐世昌便成了北洋军队中炙手可热的人物。为此,清廷曾对其封官许愿,企图拉拢他来对付袁世凯。

不过作为一个政客,徐世昌的头脑很清醒,非常能够认清形势。他知道袁世凯即便被罢官,但北洋军队牢牢地掌握在袁世凯手中,东山再起只是迟早的事情。于是,徐世昌不仅拒绝了清廷的封赏,还大力为袁世凯复出造势。他也因此得到了袁世凯的宠幸,成为北洋的核心人物。

徐世昌这个人是出了名的老狐狸,做人做事滴水不漏。在北洋派系中,他和谁的关系都很好。因此,袁世凯死后,徐世昌曾在各方的拥戴下,担任了大总统一职,短暂地坐上了那“最高”的宝座。

不过徐世昌在军队中的影响力实在是太过于薄弱,甚至连黎元洪都比不上。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彻底,各方为了主政北京争夺不休。大有一番“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的势头。

在这种情况下,手中没有军队的徐世昌,即便再怎么会搞关系也没有用了。1922年,直奉大战爆发,“手无缚鸡之力”的徐世昌在战争中,被军阀曹锟赶下台,从此便一蹶不振,再也没能起复。

结语:

袁世凯在临终前预言黎元洪、段祺瑞和徐世昌三人将“统治”中国。从事实看来,袁世凯看人的眼光就如他的政治眼光一样短浅。

黎元洪、段祺瑞和徐世昌三人,的确在后来都当上过“大总统”,是名义上的最高统治者。然而在他们的统治下,中国四分五裂,内有军阀混战,外有列强欺辱。在人民的心里,这样的人不配成为领袖。

真正的领袖,是人民真心拥戴的,是为人民服务的。“国父”之后,只有伟人才称得上是真正的领袖,他带领中华民族抗击外敌,走向复兴。

真正的领袖,从不会标榜自己是领袖,他只会在人民高呼他万岁的时候,说“中华民族万岁,人民万岁”!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