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生肖 > 生肖猴

徐兰英(徐兰英 黄冈师范学院)

时间:2023-12-28 00:22:07 作者:谁为谁伤 来源:网络

本文目录一览:

新春走基层·红土地脱贫印记|徐兰英三换对联

视频加载中...

“徐大姐,又换对联?”见徐兰英一年多换了三次对联,有村民问道。

“是啊,新阶段换个新目标。”徐兰英笑着回答,她和丈夫一起贴上新对联:新居崛起欣逢盛世春意满,乡村振兴脱贫致富党恩深。

徐兰英的丈夫缪高林正在为新换的对联贴横幅。新华社记者 熊家林 摄

在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黄沙镇海湖坪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前后更迭的三副对联见证了搬迁户徐兰英追逐小康生活的脚步。如今走进她家的安置房,除了晾晒整齐的腊肉、腌鱼等年货,最引人注目的是摆在墙边的工作台。

徐兰英说,扶贫车间会定时来收货,她在家中就能赚一份工资。此外,她还在村里担任公益性保洁员,每月能赚1500元,比起以前住在山里,年收入翻了十几倍。

徐兰英家中的手工工作台一角,她的丈夫正在协助她做手工产品。新华社记者 顾天成 摄

65岁的徐兰英曾住在安置点对面大山里的岭斜村。正如其名,这个山村“挂”在斜斜的山坡上,田薄地少。徐兰英每年耕种7亩梯田只能赚千余元。那时,为送孙子和孙女读书,徐兰英每天清晨4点半出发,牵着大娃,背着小娃,拿着手电筒,步行一个多小时下山赶校车。

2018年,她家从山坡上搬下来,住进了海湖坪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的安置房,却一直没有办乔迁仪式。徐大姐坦言,虽然住进了新房,但家具电器一直没有置办齐,家里空荡荡的,她不好意思请亲戚朋友来聚。

“十三五”期间,修水县易地扶贫搬迁建档立卡户人数过万,共建有集中安置点141个。当地积极完善配套设施建设,让易地扶贫搬迁户不仅“搬得出”,还“稳得住、能发展”。

在扶贫政策的帮助下,徐兰英日子越过越好。最让她开心的是孙子如今在安置点马路对面的黄沙镇中小学新校区上学,走路5分钟就能到学校,每年还有2375元的教育补助。

2020年下半年,徐兰英补办了乔迁仪式,买了新家具,还换了副新对联:太阳光辉普照精准扶贫建新宅,海湖坪地安居党政关怀乐长春。这是她2020年过年换完春联后,第二次换对联。

徐兰英家2020年下半年张贴的对联。 新华社记者 熊家林 摄

如今,海湖坪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不仅修建了文化广场、村民活动中心等硬件设施,还引进了茶厂和生产日用品的扶贫车间,建成后最多能吸收500人务工。

“如今日子比在山上好,水不用挑,电一按开关就有,交通也方便。”徐兰英说,但她不能躺在脱贫政策上吃老本,要继续往前奔好日子。村子业态越来越多,她打算明年劝儿子回乡务工,村里发展不比城里差。(记者熊家林 顾天成)

新春走基层·红土地脱贫印记|徐兰英三换对联

视频加载中...

“徐大姐,又换对联?”见徐兰英一年多换了三次对联,有村民问道。

“是啊,新阶段换个新目标。”徐兰英笑着回答,她和丈夫一起贴上新对联:新居崛起欣逢盛世春意满,乡村振兴脱贫致富党恩深。

徐兰英的丈夫缪高林正在为新换的对联贴横幅。新华社记者 熊家林 摄

在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黄沙镇海湖坪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前后更迭的三副对联见证了搬迁户徐兰英追逐小康生活的脚步。如今走进她家的安置房,除了晾晒整齐的腊肉、腌鱼等年货,最引人注目的是摆在墙边的工作台。

徐兰英说,扶贫车间会定时来收货,她在家中就能赚一份工资。此外,她还在村里担任公益性保洁员,每月能赚1500元,比起以前住在山里,年收入翻了十几倍。

徐兰英家中的手工工作台一角,她的丈夫正在协助她做手工产品。新华社记者 顾天成 摄

65岁的徐兰英曾住在安置点对面大山里的岭斜村。正如其名,这个山村“挂”在斜斜的山坡上,田薄地少。徐兰英每年耕种7亩梯田只能赚千余元。那时,为送孙子和孙女读书,徐兰英每天清晨4点半出发,牵着大娃,背着小娃,拿着手电筒,步行一个多小时下山赶校车。

2018年,她家从山坡上搬下来,住进了海湖坪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的安置房,却一直没有办乔迁仪式。徐大姐坦言,虽然住进了新房,但家具电器一直没有置办齐,家里空荡荡的,她不好意思请亲戚朋友来聚。

“十三五”期间,修水县易地扶贫搬迁建档立卡户人数过万,共建有集中安置点141个。当地积极完善配套设施建设,让易地扶贫搬迁户不仅“搬得出”,还“稳得住、能发展”。

在扶贫政策的帮助下,徐兰英日子越过越好。最让她开心的是孙子如今在安置点马路对面的黄沙镇中小学新校区上学,走路5分钟就能到学校,每年还有2375元的教育补助。

2020年下半年,徐兰英补办了乔迁仪式,买了新家具,还换了副新对联:太阳光辉普照精准扶贫建新宅,海湖坪地安居党政关怀乐长春。这是她2020年过年换完春联后,第二次换对联。

徐兰英家2020年下半年张贴的对联。 新华社记者 熊家林 摄

如今,海湖坪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不仅修建了文化广场、村民活动中心等硬件设施,还引进了茶厂和生产日用品的扶贫车间,建成后最多能吸收500人务工。

“如今日子比在山上好,水不用挑,电一按开关就有,交通也方便。”徐兰英说,但她不能躺在脱贫政策上吃老本,要继续往前奔好日子。村子业态越来越多,她打算明年劝儿子回乡务工,村里发展不比城里差。(记者熊家林 顾天成)

中国航天事业的奠基人-徐兰如(扬州江都邵伯镇)

徐兰如(1918-2019)江都邵伯镇人,是中国航天事业的奠基人。

徐兰如,出生于邵伯的一个望族之家。祖辈曾受到过乾隆帝的召见。但到他父亲这一代,因为常年生病,早已家道中落了。

但是,徐兰如的父亲本是一名中学教师,非常重视对子女的教育。尽管家中生活拮据,他还是请了蒙馆的先生到家中来教徐兰如他们读书。非但如此,他还另外请了一位高中生来教他数学与英语。这就使没有上过一天正规小学的徐兰如,不仅有了较为扎实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功底,而且具备了一定的数学与英语的基础,得以顺利地考入江都县中与省立扬州中学。

在扬州中学,徐兰如和一班同学少年意气风发,在著名的“一二.九”运动中,一起上街游行,支持北平的。1936年考入南京中央大学机械工程系后,抗战爆发,他又随校内迁至重庆。1938年,重庆兵工学校大学部招收兵噐制造人才,满怀抗日的他,毅然报名,从此走上军工生产之路。

1941年毕业后,徐兰如被分配到陕西兴平31兵工厂,从事枪炮和手榴弹等轻武器的修理制造。1944年又被派往美国阿伯丁兵工学校学习,成了少有的见过导弹的中国人,不仅开阔了眼界,也使他下定了富国强兵的决心。

1945年,日冦投降后,徐兰如调到南京兵工署火箭科担任“技正”。解放前夕,他拒绝了撤往台湾的命令,投入到中国人民解放军二野军械处,编制了《兵噐手册》,作为接收留下来的武器装备的指导性文件。后就随二野进军大西南,接受重庆兵工厂,开始生产无后座力炮和马克重机枪,为进藏部队进行武器装备的补给。

1950年,在抗美援朝的战斗中,徐兰如调至沈阳747厂,研制反坦克火箭弹。经过上百次试验,其中,曾冒着生命危险两次亲赴朝鲜前线,用被打残了的美国坦克进行实地试验,历经三个多月时间,终于在1951年4月成功研制出我国第一代反坦克火箭弹,成为我志愿军最有效的反坦克武器之一,在抗美援朝战场上发挥了无比威力,曾荣获国家工兵总局一等奖。

1956年,我国第一个导弹技术研究所-国防部第五研究所正式成立。徐兰如成了钱学森亲自点名的42名骨干之一。1957年,两枚苏制导弹样品秘密运抵中国后,徐兰如在和同事们对样品进行测试与测绘后,又与从事焊接,化学分析等技术人员一起,组成材料工艺研究室,寻求新型材料。

在中苏关係恶化,苏联撤走专家以后,他们更是憋足了一口气,决心自己动脑动手,一定要把这“争气弹”研制成功。功夫不负有心坚持的科研人,终于在1960年11月5日,由徐兰如亲手签发了“准出证”(出厂合格证),一次试射成功,后被命名为东风一号。这标志着,我们国家从此已经掌握了导弹制造的技术,也为后续的火箭研制奠定了人才、技术、管理等方面的基础。

在这历史性的时刻,徐兰如也激动地写下了一首七言诗《导弹发射场上》:“娇儿台上乘风摇,着意经营着意调。心事茫茫连广宇,亿民翘首盼冲霄。”

紧接着,又开始了东风二号的研制工作。徐兰如带领设计人员下厂跟产,针对设计与生产的转换,衔接等问题,总结,提出并编制了一整套管理办法,开创了航天科学管理的先河。可惜,遗憾的是,1962年3月东风二号却试射失败。徐兰如与同志们一道又开始了认真总结,终于摸索出大系统工程的管理规律,为后续型号的研制工作探索了一条可行之路。

1965年,根据当时国内外的形势,为确保国防尖端科技工业生产的安全,徐兰如又投入三线基地建设,他先后到过陕甘川青几省的38个县,跋山涉水,行程万里,提出了三线建设的规划与总体布局,直到在大山沟里也造出了新型远程战略导弹。就这样,一干就是二十年。后于1983年回到北京,任航天部一院科技委委员,1989年离休。

徐兰如在航天系统三十多年的工作中,不计名利,甘当配角,多次变换工作岗位,变更工作内容,但是,只要是国家需要,他都无条件服从,曾先后荣获航天创业荣誉奖,航行一院创业金质奖,献身国防科技事业荣誉证章。徐兰如当之无愧是中国火箭与导弹的开拓者与先驱,是中国航天事业的奠基人。(朱毓麒)

飞过云端(10)各科老师大显神通

#知识迎虎年,开挂一整年#

肖成从少管所出来,就独自去了南方的城市,不辞而别。

  在张笑洁独来独往的日子里,杨钊虽然和葛恋打打闹闹,但他心里是郁闷的。他还是想和张笑洁一起坐私家车回家。

  徐兰回到施云身边,发觉很久没相处,居然相对无言,一起上下学的时候,陈君和施云有说有笑,徐兰只能尴尬地看着她们。

  施云也不是每天都和陈君徐兰一起,更多时候她喜欢和马梦瑶结伴而行。听马梦瑶讲一些高年级学生的恩怨情仇。

  施晓晴父母之间的矛盾愈演愈烈,感情持续恶化。感受不到家庭温暖的她,只能靠着做一些叛逆的事情来麻醉自己。例如,换了一波又一波男朋友。从法院院长儿子到同班同学再到高年级师兄,施晓晴对每段感情都很投入,但是分开之后又能迅速抽离。

  也许校园突发的刑事案件让每个人都心有余悸,所以近段时间,每个人都变得异常安静,做事情也格外专注。

  施云把全部心思都放在了学习上,以前不喜欢的课程,现在都会用十倍的用心去学,因此,她对每个老师的讲课习性也了如指掌。

  语文老师李老师,最大的特点依然是普通话不标准。语文课上,前半节课他讲的是普通话,后来坚持不下去了,后半节课就改口说起了方言。再后来,李老师跟大家慢慢混熟了,索性整节课都用方言讲课。这样施云听起来反而觉得没那么别扭。

  英语老师是班主任郎老师。她上课的时候比平时要温柔许多。郎老师把公事跟私事分得很清楚,就算你犯了事惹了她,她在英语课上会刻意忍耐,绝不占用一分一秒的时间去批评你,她会专门找个时间跟你秋后算账。

  数学老师朱斌,是一个乡村青年。不过长得有点着急了,还没结婚,已先发福。

  施云最怕上数学课。因为朱老师的口水让施云望而生畏。朱老师是个非常尽职尽责的老师,总是费尽吃奶的力气去讲课。讲到忘我的境界时,朱老师就会口水四溅。坐在前排的施云,专注听讲的同时忘了躲避,每每总被口水袭中。

  有一次,朱老师的口水足足飞出一米多远,在空中画了一个完美的抛物线,越过陈君的头顶最后落在施云的文具盒上。经历了多次被袭之后,施云安慰自己,也许这样才算得上是醍醐灌顶吧。

  历史老师和政治老师都是中年男子。施云一直搞不清楚他们姓啥名谁。究竟是姓朱姓马还是姓刘姓杨?好像初一年级的很多代课老师的姓氏都跟动物有关。

  生物老师也是,她叫刘云。名字听起来青春靓丽,实际上她快要退休了。她讲课也是全程方言,不带一句普通话。她的最大特点是能让施云一直到初二生物结业,都没听懂过一节生物课。她真的不知道刘云老师在说哪国语言。

  地理老师也是语文老师兼任的。这就是俗话说的能者多劳吧。李老师在教地理的时候总结了许多方法。因为好多地名被音译成中文之后,很拗口。比如乞力马扎罗山,他教大家,如果记不住,就记住方言里骂人的那句话,去你妈炸罗。果然,施云记住了,一辈子也忘不掉。

  音乐课和体育课好像小三转正,终于在初中时候得到重视,不再被其他老师随意占用。

  音乐老师也是一位站在退休边缘的妇女。虽然已经五十岁了,依然风姿绰约,不失优雅。或许艺术真的能使人年轻。

  她叫何老师,她唱歌的时候,声音特别高尖,像美声,又像在唱歌剧。何老师对待音乐充满十二分热情,她专门问学校要了一间教室给同学们作为音乐室,她还说音乐课也要参加期末考试,主要考乐理知识。音乐课在她的一厢情愿下,似乎也变得有那么一点点重要。

  体育要参加中考,所以真的跟语文数学英语一样重要。体育的中考总分是十分。千万别小看这十分。郎老师说这可是加分的重要课程。以往很多同学,本来分数是不够高中录取线的,加了体育的得分就达到了录取线。所以体育简直就是加分神课,是提高升学率的金牌课程。

  体育老师唐老师,长得没有一点体育特征。一张尖瘦的小脸上,嘴巴占据了大半空间。看起来像个唐老鸭。每次上课,杨钊整好队,唐老师就大喊:“向左转,三圈。”跑步是必修选项,有时候大家跑得懒懒散散,跑跑走走,唐老师会继续加码,四圈,五圈,反正要跑到你精疲力尽的时候,再做体能训练。

  施云烦透了上体育课。

  不过隔三差五,她总是看到葛恋在体育课上请假。她不懂为什么葛恋每次都能请假成功。自己也想请假,但又找不出合适的理由。

  陈君告诉施云,因为葛恋大姨妈来了。

  施云于是更加困惑,为什么葛恋的大姨妈总要在她上体育课的时候来找她?为什么不是英语课,或者是其他课?她的大姨妈怎么就那么善解人意,偏偏挑在她不喜欢的体育课来解救她?

  “施云,你的大姨妈来了吗?”陈君问施云。

  “我没有大姨妈,我只有两个舅舅。”

  “啊哈哈哈哈哈哈······”陈君笑得差点背过气去。

  “没有大姨妈也值得被你耻笑?我外婆就生了我妈一个女儿,这不是我能控制的啊。”

  陈君缓了口气,语重心长地告诉施云,“我说的大姨妈不是真正的大姨妈。而是······”

  “你们神神秘秘说什么?”蔡然跑过来拍了拍陈君的头。

  陈君狠狠瞪了一眼蔡东:“关你什么事!讨厌!”

  蔡东跑到施云跟前,色迷迷地看着她。施云想起开学第一天,蔡东盯着她大腿发呆的眼神,忽然觉得浑身不舒服,鸡皮疙瘩掉了一地。

  “你怎么不穿牛仔短裤了?”蔡东笑眯眯看着施云,“学生守则上说了,不能穿露出大腿的短裤。”

  施云的脸一阵一阵发红。

  “我听徐兰说,小学时候你们全班男生都喜欢你。我看你长得也没那么漂亮啊,怎么会有人喜欢你呢?”蔡东继续调侃。

  “谁说施云不漂亮,我就喜欢她。”钱然不知从哪个角落钻出来,果然是有人的地方就有钱然。

  “我们班现在有四大美女,施云,张笑洁,林秋秋,李娜。施云可是四大美女之首。”钱然说得津津有味。

  “施云也叫美女?我X!”蔡东说话的时候视线从没离开施云,尽管极力反驳钱然的观点,但暗地里却小心翼翼地留意施云的反应。

  “你们两个都给我滚蛋!”陈君愤怒地把蔡东钱然推开,“别以为施云好欺负,被她堂姐施晓晴知道了,你们就等着挨打吧!”

  “哇,我好怕怕啊······”蔡东装作可怜兮兮的样子。

  “蔡东他爸爸出来混的时候,施晓晴还没出生呢!”钱然说的得意洋洋。

  “谁敢欺负施云呀,她可是四大美女之首啊。”蔡东调皮地说着。

  葛恋听到美女二字,立刻过来插嘴。

  “在说谁呢?什么四大美女?谁是美女啊?”葛恋对答案充满期待。

  “当然是我们施云啊。”钱然说。

  葛恋一脸失望,莫名的嫉妒油然而生。

  “哟,施云什么时候成你们的啦?施云可是人家班长陈銮的。”

  几个人的脸都僵住了,蔡东的脸上闪过一丝不悦,几十秒之后又恢复了调皮的表情。

  钱然一脸早就知道了的表情,对葛恋的爆料似乎很不屑。

  陈君很吃惊,她相信陈銮是一厢情愿的,施云肯定不会喜欢这种呆头呆脑的男生。

  葛恋对自己的爆料很满意,现在大家都知道施云是班长的私人所属了,就再也不敢随意喜欢她,这样葛恋就会有更多机会被其他男生喜欢。

  葛恋成功地把原本在调戏施云的蔡东钱然抢过来调戏自己。施云松了口气,她心里还是很感谢葛恋歪打正着的解围方式。

  陈君见人都散了,又接着聊起大姨妈的话题。

  “大姨妈其实是······”陈君说话有点心不在焉,大姨妈不是她想继续讨论的话题。“对了,你不可能喜欢陈銮吧,他的样子呆头呆脑的。”

  施云朝陈君翻了个白眼,“葛恋的话你也相信!”

  “我当然不相信你会喜欢陈銮,但是我愿意相信他是喜欢你的。很多时候,他都在偷偷地看你,我从没见过他的眼神如此温柔。”

  “噢,我要吐了,你别再恶心我了。我上个星期的饭都要吐出来了。还是说说大姨妈吧,大姨妈到底是什么嘛!”

  陈君看到四下无人,悄悄在施云耳边嘀咕了两个字:“月经。”

随“世”而安,“得”意忘言:两位书画家的海外人生 | 丝路来信第九封

视频加载中...

(随“世”而安,“得”意忘言:两位书画家的海外人生 | 丝路来信第九封,时长共1分21秒)

随“世”而安,“得”意忘言:两位书画家的海外人生 | 丝路来信第九封

当澳门美术家协会年度会员作品展在澳门教科文中心开幕,李得之同画友、同事们济济一堂鼓起掌来的时候,旧金山还是满天星辉,城市静静沉睡在湾区海水的怀抱中。几个小时之后,谢世明也许就要前往当地华埠的中文学校,为生活在异乡的华人子弟们讲授书法中的动静之别。

离乡:“金山客”与闯澳少年

谢世明原居住在广东开平。为了陪女儿读书,他通过妻家亲属的关系在2010年举家移居美国旧金山。

谢世明(右)。

居住在这里的粤语华人喜欢称旧金山为“三藩市”,即英文“San Francisco”前两音节的音译。旧金山临近硅谷,金融业、旅游业发达,但仅有80余万人口。其中华人占近四分之一。“三藩市”的名字也许正恰切地赢得漂洋而来的老移民们的心理好感——众多华人聚集生活,此地似离故土不远。

谢世明说,早年国内物质贫瘠,又传说大洋彼岸有金矿埋藏,老一代华人移民为“淘金”而来,于是称为“金山客”。

“因为语言不通,老一代华人就只能做苦力。他们以前就比较辛苦一点。”其实,谢世明一开始来美国时也说不好英语,一度只能在华人超市做售货员。

“反正谁都不认识你,刚到美国排第一位的是生存。”谢世明说,“我辗转打了几份工。在美国呢,你耐得住寂寞、有工作做,那你的日子很容易过,时间也一下就过去了。”

谢世明(左3)在活动中。

旧金山风景秀丽,四季如春。谢世明在美国的华人朋友写了一副对联调侃:上联是,美国“好山好水好寂寞”;下联是,家乡“好脏好乱好热闹”。他解释说:“家乡小镇上人多又乱,但是大家都热热闹闹。到了旧金山,旅游城市风光如画,但是融入不到生活圈子里。”

有的人沉醉于灯红酒绿的消费生活,晚上K歌,好不痛快。但谢世明不愿去,他延续在国内的爱好,下班后有时上上网或看看中文台的电视节目,要么就是在房间里书写和作画。

“美国到了晚上很没有安全感的。这边对于的管控并不严格,每到晚上我就很少出门。”谢世明说,“所以一般我晚上就在家写字作画”。到美国十余年来,他积累了一百多幅作品。

相比谢世明,李得之离开广东更早一些。

李得之,又名李德胜,出生于中山小榄。出生之前,父亲就已经去了香港,拿到了永居身份。

李得之在创作。

“那正是物质贫乏的年代,我父亲去香港找工作,养家糊口。父亲有时候经过澳门回中山,过边境的时候不能带很多的商品呀现金之类的,稍有价值的东西都要登记——手表、相机这种。”李得之回忆,当时父亲每次带回来的什么东西都很稀罕。他回忆跟弟弟吃到出前一丁的时候,不由感叹:“哇,特别好吃。”

1979年,边境对人员的管制放宽了,15岁的李得之到澳门闯荡。凭借在内地学的书画手艺,他在工艺品作坊受到老板赏识,独立招工做了分厂老板。

李得之扇面小品。

进入20世纪90年代之后,内地发展日盛一日,使得澳门工艺品业遭遇冲击。发挥所长,李得之转业从事摄影。机缘巧合之下,一位土生葡人(在澳门土生土长的葡萄牙后裔)看到他的获奖影像作品,结识后便邀请李得之进入澳葡政府新闻局任职,随当时的澳督韦奇立做官方新闻摄影。

“在当时的澳门政府,官员基本上都是葡萄人和土生葡人,中国人做的工作基本上是比较低下的。所以即便是可以在政府供职,一般的中国人也不会考虑做公职人员。”李得之回忆道。

李得之扇面小品。

从1979年至今,李得之已经在澳门待过了40余年,亲眼见证了澳门和内地的巨变。“刚过来澳门的时候,这边比内地好,我们过关回家都带很多衣服、布匹、烟啊、酒啊,在澳门挣一点钱就可以在内地到处玩。”

“当时从澳门到内地去,在经营投资上还算比较有优势。”李得之辞掉新闻局的工作,前往内地开办了一家婚纱摄影公司,但不久就经营失败了。铩羽而归的李得之又回到新闻局重操旧业。

“回归之后,澳门开放了赌牌竞争。刚好也碰到内地的经济繁荣,就有很多人来澳门玩,带起了澳门的经济和福利。”

书画耕耘:放不下的文化记忆

为了女儿,谢世明在中年离开家乡,开始进入另一个文化环境。“我的适应能力比较强,在哪里都是生活。我的观点是,一个人在世界上,要享受这个过程。”谢世明的处世态度颇为洒脱。不知道是不是古典艺术的熏陶,使他沾染了文士风度。

谢世明书“和”字。

“我做过其他一些工作。后来我认识的一个朋友,他介绍我去中文学校做老师。我在国内时就对书画艺术有一定的研究,学校里面也缺中国传统文化和书法艺术方面的老师。于是我和校长一拍即合。”

谢世明很得意于自己对书法的感悟。“在旁边冲杯茶,放点古典音乐,一边写一边画,一边喝茶一边听音乐。”谢世明惬意地描述自己的创作,“哎呀,那是个享受的过程,其实也是一种养生之道。”

谢世明书“慎思”“明辨”。

“在创作书画的过程里,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动静结合——就像打太极一样的。这可以说是国学文化。”谢世明的课堂主要是针对华裔中学生开的,间或也会有美国学生来听。“我上课的时候,经常会讲一些理论给他们听。我不但教写字,还要教文化。把一个字词的典故讲给他们听,他们就会有兴趣。”

谢世明有时参与国内的书画展览、竞赛,有时也向美国人、在美华人宣传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在今年春节旧金山组织的庆祝活动中,谢世明现场挥毫为众人写春联。他还尝试用传统书法的笔法写英文,“为什么中国书法能成为世界文化遗产呢?因为它既是文字,又是文化,还是一种艺术。”

谢世明在活动中为美国群众即兴设计英文字体。

30岁之后,李得之放不下对书画艺术的钻研。“小时候在中山,我们一伙人都是画画的。比方有个黎柱成,后来做了中山美协的主席。我们小的时候也有一种理想,就是去学美术。”趁着澳门新闻局的工作很清闲,李得之报读了广州美院的在职硕士班。毕业之后,他从新闻局转到澳门艺术博物馆工作。

“艺术博物馆的工作对我的艺术影响很大。因为我们和故宫的合作比较紧密,我们每年要去两三次故宫、上海博物馆,看的东西都是名画,都是国宝,看了很多。”李得之自小在中山跟随当地名家潘董良学习。潘董良1992年不幸车祸去世,他深引为憾。

李得之扇面小品。

“刚回归的时候故宫的技术也比较落后。我们上北京去,他们不知道什么叫数码相机。他拿过去说‘哎呀,这个挺好的’。后来故宫就派人来澳门学习。”李得之说,“因为我们和故宫的关系建立于比较早的时候,所以关系也比较好。每年都有故宫、上博的展品拿到澳门展出。”

今年9月到11月,故宫和上博珍藏的“清初六家”之一恽寿平的书画特展在澳门艺术博物馆展出。作为专业创作者和研究者,李得之觉得促成这类艺术展出很有意义。

恽寿平特展海报。

父母家人:牵挂无远弗届

谢世明的父母依然留在国内生活。“父母年纪大了,他们不想来美国。”在他的主张下,父母也曾来美国住过一段时间,“他们老人家来了觉得没什么意思。在国内,可能早上去喝个茶,下午去打打牌,他们的生活才比较自在。”

在母亲节,谢世明给家中去信:“敬禀者,兹母亲节之际,附上美金五百元。祈查收笑纳。儿在美俱各安好,切不可挂念可也。”

谢世明写给母亲的侨批。

“现在是高科技的年代,大家都是用微信电脑操作。但是我讲句实话,我短短的几十个字,写在一张信纸上,这是我的真情流露,是电脑做不到的。”谢世明对手写侨批信件的形式非常珍视,“每一张艺术作品都有唯一性,你让我重新写一张都写不出来。为什么?因为当时那种环境,和作者那种心情,是融为一体的。”“每个人电脑上的字都是四四方方的。但是我亲手写下这个作品,又盖印子到上面。妈妈一看到会觉得‘哦,这是我儿子亲手写给我的’。”

1979年,15岁的李得之和家人去香港投奔父亲。香港的居民身份难以申请,他们本来只是打算暂时在澳门落脚。结果,偷渡的船只遇上台风无法靠岸,又返回了澳门。虽然母亲和弟弟之后还是成功去了香港,但李得之却长久地留在了澳门。后来,二弟去加拿大读书,娶了加拿大夫人定居在当地。一家人分隔香港、澳门、加拿大三地。

今年秋天二弟要从加拿大回国的消息传来,李得之十分高兴。他给二弟去信中说:“爸妈及家人生活如常,一切无恙,勿挂念。……闻说你今年秋会从加拿大回来一趟,大家都十分期待。”

李得之写给二弟的信。

李得之说,二弟远隔重洋,常常三五年不回国。因为疫情,他跟母亲也已经三年没见了,直到今年才接母亲到澳门暂住。在给二弟的信中,他写到带母亲去医院做体检的事情:“她身体还算好,一些老人病是免不了的。有医生开的保健药品,政府福利费用全免。”

在“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侨批档案——海外华侨银信”入选《世界记忆名录》十周年之际,日前,南方日报、南方+、GDToday发起“丝路来信·全球书法家同写平安批”征集活动。两周内,便收到来自中国、美国、西班牙、葡萄牙、加拿大、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日本、巴西、阿联酋等国家和地区符合要求的新侨批近100封。

【策划】罗彦军 曹斯 赵杨 林旭娜

【文字】南方+见习记者 辛腾旋

【图片】受访者提供

【视频】南方+记者 周鑫宇

【海报】莫迪

【执行】林旭娜 陈梅玉 邱洪添 周煦钊 童慧 王瑾 实习生 杨悦

■链接

300位侨领齐聚汕头共写平安批,向全球潮籍侨胞发出邀请|丝路来信

加拿大耄耋老人赵嘉平:儿时祠堂地砖摸黑练字 教外国小朋友书法 | 丝路来信第八封

大马华人:小时写不好字被老师打手心,现在每年亲笔写书法贺卡 | 丝路来信第七封

三封“丝路来信”亮相美国盐湖书画展,勾起百年前华工筑路回忆

从花都到迪拜,他终于理解当年父母闯荡天下的不易 | 丝路来信第六封

新加坡美女画家丹红:携南洋三子同寄乡愁 | 丝路来信第五封

爷爷曾受小平同志接见,孙女为“一带一路”项目工作 | 丝路来信第四封

中国导弹先驱徐兰如之女徐午:从延安黄土高原到美国落基山下 | 丝路来信第三封

北伐将领、抗日名将陈铭枢长孙女陈小涟:手书一封,家国牵挂|丝路来信第二封

当西班牙“小书法家”遇到侨批会发生什么?马德里20余名师生接力挥毫 | 丝路来信第一封

全球征集!书法家一起来写平安批

【作者】 辛腾旋;莫迪;周鑫宇

四海粤谈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