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星座 > 天秤座

1093年(1093年是什么朝代)

时间:2024-01-26 05:27:50 作者:听梦的风尘女 来源:网友分享

本文目录一览:

台师大团队研究证实:中国最早发明活字印刷术

中新社台北5月4日电 (记者 刘舒凌 刘双双)印刷术被列为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但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权归属一度在中韩民间引发争议。台湾师范大学印刷技术研究团队4日在台北发表研究结果,证明北宋年间(1041年前后)毕昇所发明的泥活字版印刷术的确可行。

图为研究计划主持人之一、台师大图文传播学系兼任副教授徐照夫介绍该团队如何依照活字版印刷技术,以实验模拟出《梦溪笔谈》讲述的毕昇泥活字版印刷术。 中新社记者 刘舒凌 摄

研究计划主持人之一、台师大图文传播学系兼任副教授徐照夫说,研究团队依照活字版印刷技术,以实验模拟出《梦溪笔谈》中所讲述的毕昇泥活字版印刷术,相关成果发表在台湾顶尖专业期刊《印刷科技》第141期上。

在4日于台师大科技与工程学院举行的记者会上,徐照夫介绍,北宋科学家沈括《梦溪笔谈》(约成书于1086年至1093年)中记载的泥活字版印刷术,作为世界最早活字版印刷术,该项发明经审议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不过,中国历代多位专家(如清代翟金生)也发现,其模仿的印制方式都与毕昇的发明有差异,尤其书中没有记载“薄如钱唇”的泥活字如何胶黏等印制过程应有的要件。

为此,台师大研究团队根据《梦溪笔谈》300多字叙述,利用松酯、泥土烧制而成的活字泥板,依据活字版印刷术基本作业规范开展相关作业,如制造活字“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排版“先设一铁版,其上以松脂腊和纸灰之类冒之”等。

徐照夫说,实验发现,泥活字经松脂腊粘黏在铁版上不易倾倒且可任意滑动,因此具有多种形状的排列功能,这是后来的木活字印刷或铅活字印刷所难以实现的版面设计功能。

研究团队推测,相关技术优点未在沈括书中记载,是因为毕昇作为平民、工匠,没有能力利用泥活字版印刷术印制书籍成品。

目前,该团队已取得2项专利,包括毕昇泥活字的制作方法以及一种手提装置的教具,可让民众实际体验泥活字印刷术。

据了解,韩国保留有金属活字印刷制品《白云和尚抄录佛祖直指心体要节》,主张该国于1377年前后发明这项技术。(完)

台师大团队研究证实:中国最早发明活字印刷术

中新社台北5月4日电 (记者 刘舒凌 刘双双)印刷术被列为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但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权归属一度在中韩民间引发争议。台湾师范大学印刷技术研究团队4日在台北发表研究结果,证明北宋年间(1041年前后)毕昇所发明的泥活字版印刷术的确可行。

图为研究计划主持人之一、台师大图文传播学系兼任副教授徐照夫介绍该团队如何依照活字版印刷技术,以实验模拟出《梦溪笔谈》讲述的毕昇泥活字版印刷术。 中新社记者 刘舒凌 摄

研究计划主持人之一、台师大图文传播学系兼任副教授徐照夫说,研究团队依照活字版印刷技术,以实验模拟出《梦溪笔谈》中所讲述的毕昇泥活字版印刷术,相关成果发表在台湾顶尖专业期刊《印刷科技》第141期上。

在4日于台师大科技与工程学院举行的记者会上,徐照夫介绍,北宋科学家沈括《梦溪笔谈》(约成书于1086年至1093年)中记载的泥活字版印刷术,作为世界最早活字版印刷术,该项发明经审议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不过,中国历代多位专家(如清代翟金生)也发现,其模仿的印制方式都与毕昇的发明有差异,尤其书中没有记载“薄如钱唇”的泥活字如何胶黏等印制过程应有的要件。

为此,台师大研究团队根据《梦溪笔谈》300多字叙述,利用松酯、泥土烧制而成的活字泥板,依据活字版印刷术基本作业规范开展相关作业,如制造活字“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排版“先设一铁版,其上以松脂腊和纸灰之类冒之”等。

徐照夫说,实验发现,泥活字经松脂腊粘黏在铁版上不易倾倒且可任意滑动,因此具有多种形状的排列功能,这是后来的木活字印刷或铅活字印刷所难以实现的版面设计功能。

研究团队推测,相关技术优点未在沈括书中记载,是因为毕昇作为平民、工匠,没有能力利用泥活字版印刷术印制书籍成品。

目前,该团队已取得2项专利,包括毕昇泥活字的制作方法以及一种手提装置的教具,可让民众实际体验泥活字印刷术。

据了解,韩国保留有金属活字印刷制品《白云和尚抄录佛祖直指心体要节》,主张该国于1377年前后发明这项技术。(完)

甘肃省一个县,皇帝赐名,名字取“安静宁谧”之意!

甘肃省,省会兰州,在地理位置上,甘肃省地处黄河上游。甘肃历史跨越八千余年,是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也是中医药学的发祥地之一,被誉为“河岳根源、羲轩桑梓”。其中,就静宁县来说,隶属于甘肃省平凉市。在中国古代历史上,静宁这一地名是元朝皇帝所赐,取“安静宁谧”之意。并且,静宁县总人口超50万,为甘肃省人口较多的县之一。

首先,在地理位置上,静宁县位于甘肃省东部,六盘山以西,华家岭以东,东接宁夏隆德县、南接秦安县,西连通渭县、北邻西吉县,西北与会宁县毗连,东南与庄浪县相依,地理坐标为东经105°20'-106°05',北纬35°01'-35°45'。据考证,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在这里生息、繁衍,相传是伏羲的诞生地。周襄王二十九年(公元前623年),秦穆公伐戎,灭国十二,开地千里,今平凉市静宁县一带被纳入到秦国的疆域中,从而和中原地区的联系紧密。

到了战国时期,该地区仍属于秦国。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嬴政建立秦朝后,在郡县制下,今甘肃省静宁县一带属陇西郡。在历史上,陇西郡一度包括今甘肃省天水、兰州等地区,是古丝绸之路必经之地,地处渭水上游,地理位置很重要,兵家必争之地。唐朝这一历史阶段,今静宁县一带属秦州。到了北宋时期,该地区成为兵家必争之地。宋真宗天禧二年(1018年),于南市城(即唐南使城)置静边寨。公元1093年,今平凉市静宁县一带属陇干县。

金国占据北方中原地区后,改静边寨为静边县,今甘肃省静宁县一带属之。公元1187年,该地区属德顺州。元成宗大德八年(1304年),改德顺州为静宁州。对于静宁这一地名,是元朝第二位皇帝——孛儿只斤·铁穆耳所赐,取“安静宁谧”之意。据史料记载,孛儿只斤·铁穆耳(1265年10月15日—1307年2月10日),即元成宗(1295年-1307年在位),是元世祖忽必烈之孙。在元朝这一历史阶段,静宁州隶陕西行省巩昌路。

最后,朱元璋建立明朝后,静宁州属陕西布政使司平凉府。1913年,也即清朝灭亡后,改静宁州为静宁县。2002年,设立地级平凉市,静宁县属之至今。如今,静宁县地处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海拔1600-2245米,地形为葫芦河流域河谷川地、河谷盆地、丘陵坡地和梁峁地。截至2017年,静宁县辖10镇、14乡,总人口约为51万人,在甘肃省的各个县中,这一人口数量是排名靠前的。

文/情怀历史

2200多年建县史!这里曾是苏东坡为之赋诗的地方……

长城内外,燕山太行,风景如画

家乡的美景近在身边

疫情过后

让久“宅”的我们走出家门

放飞心情、拥抱自然

“爱家乡,游河北,发现身边的美”

大家好

这里是“名牌导游带您游河北”系列节目

一起探寻河北美景,讲述河北故事

这里有着2200多年的建县史

这里曾是苏东坡为之赋诗的地方

这里拥有“北方奇观”的天然喀斯特洞穴

今天,让我们跟随名牌导游张倩一起走进与苏东坡结缘的邢台市临城县

名牌导游张倩

临城县有着约5000年的文明史和2200多年的建县史,新石器晚期就有人类在此聚居,商周时期曾为名城古郡。春秋时,属晋地,筑有临邑城,《左传·哀公四年》中所述的“赵稷奔临”就是指临城。

这里有着“北方奇观”的天然喀斯特洞穴,是全球同纬度(北纬37度)最大的溶洞,以“洞体幽深、景观密集、造型独特、小巧玲珑”著名。1990年7月对外开放以来,已发展成为国家4旅游景区,与邻近的岐山湖、天台山、蝎子沟等联合申报成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地质公园。先后被评为中国十大奇洞、河北最美30景、河北“十佳”旅游风景区、“邢台新八景”、邢台市“十大金名片”。

北宋元佑八年(1093年)6月,苏轼56岁,身为礼部尚书的他,面对朝堂上风起云涌的险恶局势,想到了退避,他上书哲宗皇帝赵煦,请求外任越州,“我顷三章乞越州,欲寻万壑看交流”。

他的请求,没有得到皇帝批准,数日之后,苏轼被诏告“除知定州”。赴任前,交接期间,接二连三的变故,让苏轼身不可支。先是46岁的妻子王闰之死了,一个月后,可倚重的高后又死了。

金秋十月,苏轼定州上任,励精图治。但,在定州不及八个月,苏轼接到了二次被贬的诏书,苏轼再一次感到无奈,新的一个贬谪地惠州,是南国一个遥远之所。

绍圣元年(1094年)闰四月,苏轼启程,从定州赶赴岭南,路经临城时,连阴几天的天气忽然转晴,他的心情一下子好起来。西望太行,草木葱茏,冈峦俊秀。他忽然想起昨岁始赴定州时的情景,那时正值万木萧疏,连日大风沙,使那青青如黛、蜿蜒北去的太行,被黄沙无情掩盖,身边景物一片昏黄。

苏轼在心里感叹:这难道是一个祥瑞的征兆吗?像那韩退之从贬所北还,路经衡山,天气由阴转晴。而自己行走至此,天气也肃然转晴,是否自己也会“南迁,必返乎此?”

他触景生情,不禁作诗一首

《太行·临城道中作》

逐客何人著眼看,

太行千里送征鞍。

未应愚谷能留柳,

可独衡山解识韩。

诗的大意是:我一个遭贬的人没人愿意看上一眼,只有这千里太行送我到南方赴任。我不会象柳宗元那样长期困在贬所愚谷,而会象韩愈那样很快返回。难道只有衡山了解韩愈,太行山不也同样了解我苏轼吗?

苏轼怀着“莫言西蜀万里,且到南华一游”的自我宽解心情,在临城小住,他游览了普利寺、普利寺塔,驾舟楫环游了泜河风光。入夜,下榻普利寺院,与方丈对灯而坐,谈古论今,彻夜长谈,好不投机。翌日,苏轼谢绝方丈挽留,将随身携带的《前赤壁赋》手稿,赠与方丈,拱手告别。

明朝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临城知县程鹏抟在相隔数百年的一场抗洪救灾之后,嘱人立碑记之,并令石匠在碑阴凿刻了苏轼的《前赤壁赋》全文,立于汦河大堤南端。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发崆山白云洞,建立碑林时,那块长宽1.8米的方形石碑被迁于园中,供人参观。一方记载着苏东坡大学士洋洋文思的石碑,让人时时忆起他在临城短暂停靠的一站,他给临城留下的诗文美谈。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