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生肖 > 生肖鼠

田螺山遗址(田螺山遗址简介)

时间:2024-01-19 07:15:36 作者:鹰视狼顾 来源:互联网

本文目录一览:

申遗成功!背后曾有这些“纷争”

湃新闻记者 徐明徽

澎湃新闻获悉,当地时间9月17日下午,中国云南的“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在沙特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成功,这是全球首个茶文化世界遗产、中国第57项世界遗产。

“此次申遗成功不仅是对遗产地多元价值的重新认知、传承延续与再创新,也是做大做强茶产业的迫切需要,这于景迈山、于中国乃至全球茶界而言,都将是一个里程碑式的跨越,”茶学专家、中国茶叶博物馆原馆长王建荣在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表示,“中国是茶的发源地,景迈山古茶林就是古茶树天然基因库和茶文化资源宝库,它提供了研究茶树的起源、演化、人工驯化与传播以及理清茶树物种起源与早期驯化栽培之间关系的真实而强有力的证据。申遗成功还将推动各学科的跨界研究、促进建立生态高效茶业。”

中国代表团9月17日在沙特阿拉伯首都利雅得举行的第45届世界遗产大会审议现场 澎湃新闻 图在沙特阿拉伯首都利雅得举行的第45届世界遗产大会现场,审议通过“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成为世界遗产的瞬间 澎湃新闻 图第45届世界遗产大会现场 清源文化遗产 图 摄影 魏青 尚晋景迈山古茶林位于云南省普洱市。五代时期布朗族先民迁徙至景迈山,发现并驯化栽培了茶树,又因地制宜,与后来的傣族先民共同栽培繁育了古茶林。此后,这里渐渐聚居了哈尼族、佤族、拉祜族等多个少数民族的居民,成为具有各自鲜明民族特色且和谐共处的民族大观园。随后一代代的布朗族及其他少数民族 不断栽培、驯化、选育茶树。原本以狩猎为生的族群,渐渐发展为将茶树种植作为主要的生产活动,并逐渐衍生出经济功能。至清代,普洱茶被确定为进献给皇室和朝廷大臣饮用的贡茶,景迈山古茶林进入繁荣发展时期。至今仍保持稳定发展。2023年2月25日,云南省普洱市,航拍糯岗古寨。相较于世界上其他著名的梯田式、 农庄式台地茶园,景迈山古茶林不仅历史更为悠久,其传统的林下种植方式和利用森林生态系统稳定性的维护方式也具有鲜明特色。云南普洱的景迈山申报世界遗产是一个艰辛而漫长的过程。2012年,“云南普洱古茶园与茶文化系统”被列入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试点;同年,国家文物局将景迈山古茶园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录》。2012年,茶学专家、中国茶叶博物馆原馆长王建荣就参与了国家文物局派遣的专家组赴景迈调研,实地考察。王建荣向澎湃新闻记者回忆:“景迈山古茶林的申遗工作启动后,国家相关部门及专家团队围绕申遗工作,在价值认识、遗产保护、产业结构优化、改善居民生活环境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2019年,由国家文物局牵头,又集结海内专家在景迈召开了‘茶文化景观保护研究和可持续发展’国际研讨会,为申遗工作做最后冲刺。”2019年,在普洱召开的茶文化景观保护研究和可持续发展国际研讨会,照片由王建荣提供“申遗能大幅提升景迈山茶品牌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进而有助于依托地域生态环境、文化景观资源并围绕普洱茶这一核心主题,探索多功能农业、文化旅游产业、科普研学产业、文化创意产业等多元化的衍生产业,最大限度激发产业造血功能的同时能规避因过度依赖单一茶叶售卖而造成的经济风险,形成产业有序发展、生态优美宜居、走向共同富裕的乡村振兴新景象。”“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申遗成功后,王建荣接受了澎湃新闻记者的专访,就景迈山古茶林的价值、茶树起源纷争、普洱茶品饮等问题进行了对谈。对话王建荣

澎湃新闻:此次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能够申遗成功,与中国其他茶山相比,它的价值优势在哪里?

王建荣:景迈山古茶林核心价值首先在其千年万亩古茶林。普洱市澜沧拉祜族自治县惠民镇,遗产区和缓冲区留存着1180公顷的古茶林被誉为“茶叶天然林下种植方式的起源地”和“人类茶文化历史自然博物馆”。是中国西南地区延续至今的“林下茶种植”传统的典型样本和当前世界上发现的连片面积最大、保存最完整、年代最久远的人工栽培型古茶园。景迈山古茶林也是古茶树天然基因库和茶文化资源宝库,它提供了研究茶树的起源、演化、人工驯化与传播以及理清茶树物种起源与早期驯化栽培之间关系的真实而强有力的证据。景迈山古茶林入口

澎湃新闻: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也是多民族聚居的传统村寨,当地居民和茶是一种什么样的生态关系?

王建荣:我总结下来就是“茶在森林中、村在茶林中、耕地和其他生产活动在茶林外”。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的价值还在于它是立体复合的山地高效农业和特色人居景观的范例,这里是由傣族、布朗族、哈尼族、佤族、汉族等多民族聚居的传统村寨,山地民族在充分认识自然、利用自然基础上凭借智慧凝炼出的独特土地利用技术、村寨建设技艺和传统手工制茶技艺,是智慧山地人居典范。“林茶互生,人地共荣”这种原始森林农业文化和现代生态文明彼此阐发、交相辉映的生动图景,也会给当下社会可持续发展带来一定启发。云南普洱地区,景迈山糯干古寨景迈山中的古树

澎湃新闻:申遗成功,对整个中国茶业会有哪方面的影响?

王建荣:首先是会推动跨界的学术研究。景迈山古茶林的历史成因、文化价值、生态意义以及现实保护、开发利用等相关问题,无论是对于人类农业发展史还是古茶林自身的文化景观价值以及其隐含在景观表层下的民族学、植物学、人类学、生态学等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其次是促进建立生态高效茶业。古茶树种植园林有机、可持续演进并传承中华茶文化,既是真正实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践行乡村振兴战略的现实之需,也是筑牢中国茶文化在世界茶种植、制作、品饮领域的绝对优势地位、提升我国茶产业竞争力和知名度的内在要求,更是保护全球生态、文化、生物多样性和人类创造力。景迈山的古树茶还有就是宣传中国是世界茶源。当前全球已有咖啡、葡萄、龙舌兰种植区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而以茶为主题的文化景观遗产项目此前是处于空白状态。作为人类和大自然共同创造的杰作,茶不仅是最佳的植物饮料,更是中华文化的媒介符码。中国是茶和茶文化的起源地,茶之于中国,就如同咖啡之于巴西,红酒之于法国,啤酒之于德国,不可或缺。景迈申遗成功,将极大提升中国茶产业的世界影响力。

澎湃新闻:茶起源于中国是毋庸置疑的,但为什么出现过一些起源地纷争,如印度起源说?

王建荣:1924年,英国少校勃鲁士在印度阿萨姆邦的萨蒂亚地区发现了一棵高13.1米的野生茶树;1833年勃鲁士的兄弟又在锡比萨加发现了一大片野生茶树,因此他断定茶的原产地在印度。这个消息传回英国后英国人都兴奋了。要知道当时中国茶在英国卖得非常贵,所以引发了当时英国媒体的争相报道。在这之后,关于茶的起源有了各种各样的说法,如一源说(原产地只有一个,向各地传播过程中茶叶发生了变异)、二源说(中国及印度都是茶叶的起源地),甚至多源说(自然条件适宜,有野生植被的地方都是茶树原产地)。但这是个天大的笑话,茶起源于中国,是无可争议的。我可以和大家聊聊我在云南看到野生大茶树的一些真实的感受,比如云南巴达的野生大茶树(云南勐海巴达山),我先后去过三次,这棵大茶树最高的时候有32米高,相等于10层普通民居那么高,树干粗壮需多人合抱。后来因为雷劈等各种原因,2014年大茶树倒下了,现在剩下的14米树干陈列在勐海陈升茶厂。另外,还有像临沧香竹箐的大茶树、邦崴大茶树、景迈山万亩茶园里的大茶树,都非常壮观精彩。 除了在云南的这些成片的高大野生大茶树之外,我们在广西、广东、江西、四川、浙江、福建都发现过很多成片的大茶树,因此只在印度发现了一些大茶树,绝对不足以成为植物起源的说法。贵州晴隆茶籽化石

澎湃新闻:现在有哪些证据可以说明茶起源于中国?

王建荣:首先是在中国发现了茶籽化石,这个茶籽化石是1980年在贵州的晴隆县发现的,距今约165万年。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物证。另外浙江杭州萧山的跨湖桥遗址,发现了一颗距今8000年的茶树种籽,这是目前世界上唯一古茶树种证据。跨湖桥遗址里面还出土了一些陶釜炊具,里面也有一些植物残渣,我们判断基本上是中草药,虽然不能断定是茶,但是肯定是跟中草药有关的。古茶树根化石标本,浙江余姚田螺山遗址出土浙江余姚田螺山遗址也发现了距今6000年的茶树根,它是在人类居住的周边成规则地排列。说明是人工栽培的,6000年前就有人有规则地去栽培茶树。这些茶树根经过化验,都发现了茶所特有的茶氨酸成分。植物界分类单位有界、门、纲、目、科、属、种,茶是属于“山茶科山茶属茶种”,植物的分布中心在我国云贵川这一带,现在在云贵川一带发现的山茶科植物共有23属,380余种。因此从植物学的角度,茶树的起源中心应该是在“山茶科山茶属”比较集中的区域,这样的区域才是发源地或者叫发源中心。

澎湃新闻:中国茶是如何传播到世界各地的?

王建荣:目前全世界有60多个国家种茶,它们的茶树大部分是直接从中国引入的,也有少量的是间接的、从其他国家引入,但是全部都是源自中国,因此我们可以很自豪地说中国是茶的故乡,中国的云贵川是茶树的原产地。茶的外迁最早开始于公元9世纪,也就是大概公元804年,日本的遣唐使从浙江的天台把茶籽以及茶的栽培方法带去了日本。从9世纪开始向朝鲜半岛引种。传播到更远的国家,就到了18世纪才在印尼试种成功,大量规模化地引种就要到19世纪了。当时像格鲁吉亚、巴西、斯里兰卡、印度、美国、日本、土耳其、伊朗、巴基斯坦、孟加拉国、越南、泰国都是在19世纪以后才规模化地引种。景迈山不只有普洱茶,一个去了就不想走的地方。2016年5月20日,云南普洱,制作普洱茶的年轻人20世纪中国也发扬了国际主义精神,帮助非洲的很多国家,如肯尼亚、埃塞俄比亚等国家去种植茶园、建设茶厂以及传授茶的生产加工技艺。中国发现和利用茶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了,但是印度其实在1780年代才开始有一些种植,才引进中国的茶种,到19世纪才大量栽培。所以印度起源说只能说是个泡沫。

澎湃新闻:近些年有人提出普洱茶是特种茶类,不属于中国六大茶类中的黑茶,您怎么看?

王建荣:普洱茶是云南特有的地理标志产品,它是以符合普洱茶产地环境条件的云南大叶种晒青茶为原料,按特定的加工工艺生产,具有独特品质特征的茶叶。自唐宋以来,普洱茶因集中在普洱府销售而得名。普洱茶分成生茶、熟茶两种,生茶的历史非常久远,而熟茶工艺是在1973年后才出现。当时云南的生茶经过长途的运输才能够到销区,运输过程中,人们发现茶叶品质发生改变,风味独特,渐渐地形成了熟茶的工艺。2003年,云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了云南省地方标准,对普洱茶的定义进行了阐述,其中指出普洱茶原料必须是云南省的一定区域内的大叶种茶树鲜叶,要采用阳光干燥的方式,还要经过后发酵加工,明确指出了微生物在产品品质形成当中的重要作用。因此从上述的表达,大家可以看到,微生物后发酵成了关键点,这也是普洱茶归为黑茶类的主要的原因。2019年2月26日,云南普洱,景迈山,古茶树茶叶

澎湃新闻:都说普洱茶越陈越香,我们如何品饮普洱茶呢?

王建荣:普洱茶目前主要有三大产区,分别是西双版纳产区、普洱产区、临沧产区。普洱茶也有一个生命周期,越陈越香是有限制的,它不是真的一直越陈越香,以50年为一个衡量周期的话,15年-25年是一个品饮滋味的高峰期。普通人可以少量存一些,但不适合大量存储,大量存储需要有一定的仓储标准要求。如果有人告诉你这是百年老茶,我不建议你喝。首先百年老茶滋味已经丧失了,其次还有作假风险,过分追求老茶和年份容易误入歧途。品饮方面,普洱茶的味比较不容易浸泡出来,所以必须用滚烫的开水冲泡。由于普洱茶经过较长时间发酵,因此可以加入润茶程序,目的是唤醒紧压茶的茶性,还可以去除杂味。冲泡上可以使用腹大的茶壶,可以避免茶泡太浓的问题。好的普洱茶汤色红浓明亮,质次的则茶汤欠明亮,往往还有尘埃或絮状物;闻气味,优质的茶汤热嗅香气浓郁纯正,冷嗅香气甜爽悠长;质次的则香气低,夹杂酸味、铁锈水味等杂味;口感上,优质的滋味是浓醇滑口、润喉回甘,质次的则滋味平淡甚至有涩麻感。本期编辑 周晓婧

井头山遗址入选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本报杭州4月13日电 (记者 严粒粒 邵巧宏 共享联盟余姚站 谢敏军) “8000多年前,背靠林木苍翠、野兽成群的四明山余脉,数十位先民在井头山脚下建了一个小小的村落。他们在湿润的晨雾中醒来,沐浴着暖热的阳光,脚踩海水拍打的湿地滩涂,面朝一片风平浪静、鱼贝繁盛的古海湾,捕鱼狩猎,繁衍生息,过着清苦却恬静的日子,一直到海平面上升……”这段文字摘自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史前研究室主任、研究员孙国平所作的长篇考古手记《8000年前的海岸故乡——宁波井头山遗址发现记》。

4月12日至13日,中国文物报社、中国考古学会主办的2020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终评会在北京召开。由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宁波市文化遗产管理研究院(原宁波市文物考古研究所)、余姚市河姆渡遗址博物馆联合发掘的宁波余姚井头山遗址入选。

孙国平介绍,井头山遗址位于余姚市三七市镇,临近河姆渡、田螺山遗址,地处杭州湾南岸的四明山余脉与姚江河谷的交接地带,2013年在地质勘探中被发现,总面积为2万平方米。它是继河姆渡遗址发现近50年之后,在余姚发现的又一处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新石器时代遗址,是目前在长三角地区发现的首个贝丘遗址(古代人类居住遗址的一种,以包含大量古代人类食剩抛弃的贝壳为特征),也是目前中国沿海埋藏最深(约为地下8米)、年代最早的典型海岸贝丘遗址(距今8300年至7800年)。

井头山遗址发掘出土了露天烧火坑、食物储藏坑、生活器具加工制作区等聚落遗迹。出土遗物包括人工利用后废弃的大量动植物、矿物遗存,以及陶器、石器、骨器、贝器、木器、编织物等人工器物。这些发掘表明余姚、宁波乃至浙江沿海地区是中国海洋文化发源的重点区域。出土遗存和所处地理环境表明河姆渡文化直接来源于宁波沿海地区,由此把河姆渡文化年代上限向前推进了1000多年。

“由于遗址的埋藏环境是水下,保存了大量包括木制和竹制品、捕鱼的鱼篓,以及相当一批石器木柄在内的有机质遗存,这在以往十分罕见。”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李水城在终评会现场点评道,一方面,这些包含大量人类生产工具和生活遗存的文化堆积,显示了当时居住在沿海地区的人们带有浓郁海洋文化特征的生存方式;另一方面,遗存的发现为我们认识距今8000多年前的浙江地貌环境以及海岸线的变迁,提供了非常重要的参照资料。

与会专家们认为,井头山遗址在地下深埋藏、高水位环境下的高难度、极细致的发掘工作,也为今后寻找挖掘同类型遗址提供了有效实验场所。

“中国是拥有1.8万公里海岸线的海洋大国,发掘海洋文化应是中国考古工作的重要内容。”孙国平认为,相对四川三星堆遗址等内陆考古,沿海考古发掘内容还不够充分,“井头山遗址展现了古老的中国人适应海洋环境、利用海洋资源的历程。它的发掘具有极高的学术和社会价值,对研究中国海洋文化起源、海洋环境变迁等问题意义重大。”

眼下,井头山遗址二期发掘筹备工作正在推进,发掘地点位于一期发掘坑的西北面,预计下半年正式开始,为期约为3年。

“积极寻找之前未能发现的古村落居住区情况,是新发掘的方向之一。更为重要的内容,是探究发掘现场的长期保存和展示路径。”孙国平透露,《河姆渡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规划》已经通过专家论证,接近完成,“井头山遗址是中国海洋文化的起点,保存情况好,遗物丰富、观赏性强。未来,它将与田螺山遗址、河姆渡遗址、鲻山遗址一起纳入河姆渡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规划。”

来源: 浙江日报

新时代浙江考古十大发现|余姚田螺山遗址

余姚田螺山遗址

(2012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入围终评项目)

田螺山遗址南距河姆渡遗址7公里,自2004年至今,连续地开展了多次野外发掘。2012年的田螺山发掘,按不同年份的不同工作区域划分,是第5次发掘的后半阶段。在新的发掘中,除严格按照田野考古操作规程实施发掘外,根据前些年全方位多学科研究“课题”的设计方案和学术目标,积极探索改进考古传统操作方法、手段和理念,继续坚持保留、处理发掘出土的文化层全部土壤,完整、科学地提取各类遗物,进行分类存放,并尽力把丰富和完整的各类遗物与多学科手段紧密有机结合,深入挖掘、提取、保存和阐释各类文化遗存的“全”信息和“潜”信息。同时,鉴于河姆渡文化遗存的特殊丰富性,秉着考古研究和文物保护并重的精神,在发掘有序开展的同时,努力以全局眼光揭露和保护聚落遗迹,兼顾遗迹现场保护和展示的需要。

田螺山遗址环境

2012年,在保护棚内的发掘工作重点向早期堆积继续稳步推进。

在保护棚内1200平方米发掘区的中部、东部500多平方米的范围内,初步清理出了以排桩式基础为特征的河姆渡文化早期干栏式建筑典型遗迹。排桩大多露头于距地表2米多深的第⑦层下部,并穿过第⑧层,打破第⑨层,基本呈东北-西南和西北-东南两种垂直相交方向排列,木构建筑整体大致显示依托田螺山西南坡下湿软的海相沉积滩涂布置成东北-西南走向的干栏式长排房,单元和面积大小受发掘面积局限和因现场保护的需要,不能清晰揭露。每根桩的粗细在10厘米左右,桩与桩之间的距离多数很近,约10~20厘米。

保护棚内发掘区全景

发掘场面

最重要的是,结合今年上半年解剖性发掘的第⑥层下的大方柱建筑遗迹和以前发掘的第④层下的垫板坑遗迹、第②层下的红烧土坑遗迹,从而首次在同一个聚落遗址内完整地发现了代表河姆渡文化早晚4个不同阶段的木构建筑遗迹,即第一期的以打插密集排桩为基础的干栏式建筑遗迹,具有容易施工、承重性能不佳的特点,年代属河姆渡文化早期早段,距今7000年左右。

第②层下红烧土坑——第四期建筑基础遗迹

第④层下挖坑垫板立柱型柱坑——第三期建筑基础遗迹

第⑥层下大型方体木柱柱坑——第二期建筑基础遗迹局部

第⑧层下密集排桩——第一期建筑基础遗迹

第二期的以挖坑埋柱方式布置粗大柱网作为建筑基础的遗迹,木柱大多为直角方体或扁方体,加工异常规整,很多方柱单体巨大,一边长有的达到50厘米以上,大多在边长30-40厘米,现存长度最长还有近3米。如此巨大的方体木柱的出土为国内史前考古所罕见,它们既代表了当时成熟的木构建筑加工和营建技术水平,也真切反映了先民在利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所具有的高超智慧和所付出的艰巨劳动。而且它们排列大多显示一定的规律性,所以说本期建筑遗迹的单元形态相对比较清楚,发掘区北部呈现南北长20多米、东西进深约8-10米的一个长排房单元,木柱单体略小。它的东南方向,出土了众多单体巨大的方柱,且大致构成一个规模壮观的建筑整体,面积近300平方米,从它所处的聚落偏中心位置和建筑规模来看,应属该村落中心大房子无疑,堪称是一座礼仪性的建筑,而位于它西北面的规模略小的木构房屋,加上其北侧出土的大量日常生活废弃物,可表明它是一座村落日常居住建筑,并且它们两组建筑的有机布局也表明当时在同一村落中已出现了日常居住建筑和礼仪建筑的功能分区现象。结合居住区西边木构寨墙和小河、独木桥,以及更外侧的古稻田的发现,可以说初步探明了这一阶段田螺山遗址聚落布局的基本特征,并为开展河姆渡文化聚落形态研究提供了最有价值的材料。此期遗存的年代为河姆渡文化早期晚段,距今6500年左右。

刻纹陶钵出土情形

独木梯出土情形

芦苇编织物出土情形

第三期的以挖坑、垫板再立木柱的方式布置柱网作为基础的建筑遗迹,是前期建筑技术和经验的发展形式,也应是后代中国传统土木建筑结构和技术的成熟来源,距今年代约6000年,属河姆渡文化晚期早段;

第四期的建筑以挖浅坑、垫石块、木条等杂物,再立柱,并在其周围填塞红烧土的方式营建房屋基础,此期遗存的年代为河姆渡文化晚期晚段,距今约5500年。

上述殊为难得的完整发现清晰探明河姆渡文化干栏式木构建筑营建技术的四个发展阶段,由此实现了河姆渡文化干栏式木构建筑发展过程探索的真正突破。

象纹雕刻木板

双鸟木雕神器

多种形态的木蝶形器

握持式木杵

除遗迹外,还出土了多件特殊遗物,如象纹雕刻木板、独木梯、双鸟木雕神器、木磨盘、木豆形器、长剑形木器等等,它们为见证河姆渡文化各方面超凡的技术和艺术水平、以及先民的以自然崇拜为核心的原始宗教信仰增添了不可多得的材料。并系统获取了非常丰富的与村落建筑布局相关、反映古人生计模式(食物结构)和加工行为的大量有机质遗存,特别是多处鱼骨堆(坑)、牛头骨、鹿角、龟甲壳、稻谷壳堆、木屑堆、白泥坑、橡子和菱角储藏、处理坑等各类生活遗迹、遗物,为多学科知识和技术在发掘中和发掘后的持续应用打下坚实基础,并最终为重建中国东南地区史前文化史、真切再现先民生存状态找到科学的途径。

更需单独总结的是,在遗址村落居住区周围出土多片人工栽种的山茶属植物根须,对其进行的木材切片和包含的茶氨酸成分等相关检测初步表明,它们是中国最早的人工栽种茶树遗存。这一发现可能把中国茶文化的历史上推至距今6000年前。

文化层泥土淘洗出的炭化米粒

6000年前的茶树根

同时,在田螺山聚落居住区西侧的古稻田发掘区内,再次揭示出河姆渡文化晚期稻田以及位于稻田边上、并与村落相连的用大量小木条、树枝条、细竹杆等材料纵向铺设的东西向小路。更加重要的是在早晚期两个阶段稻田堆积之间发现了厚度在70厘米左右的纯淤泥层,它确凿表明在河姆渡文化中期,确定出现过一个阶段的明显海平面上涨过程以及稻作农耕环境退化的阶段性情况。此外,在深270厘米的堆积中还揭示出一个清楚的早期田块的转角,以及边缘略微隆起似田埂的迹象。这些新发现为进一步研究河姆渡时期稻作农业技术状况以及与自然环境变迁的密切关系提供了珍贵视角。

储藏坑出土完整菱角

保护棚西侧古稻田发掘区

田螺山遗址今年出土的遗迹、遗物为科学系统地研究河姆渡文化,重新确认河姆渡文化在中国稻作农业起源、发展进程,以及干栏式建筑起源、中国南方史前聚落形态、人与环境的互动关系、南岛语族文化渊源等国内外重大学术课题均展示出独特的意义:

①聚落考古和干栏式建筑研究取得重要进展,清晰地反映了中国史前建筑发展水平;

②稻作农业发展水平研究也取得明显突破,进一步揭示河姆渡早晚期水稻田形态特征和农田技术状况、以及稻作农业兴衰波动的环境因素;

③出土的多件具有功用独特或技艺高超的神奇器物,极大丰富河姆渡文化内涵,也为研究原始意识形态和早期宗教观念提供了宝贵材料;

④多学科研究取得丰硕成果,微观考古使接近真实和完整的历史成为可能;

⑤在考古发掘科学推进的同时,努力实现发掘现场和遗迹保护、展示协调进行,积极探索考古发掘与文物保护兼顾并重的文物考古工作新模式。

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否则本报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