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生肖 > 生肖鼠

甲第是什么意思(惊人甲第是什么意思)

时间:2024-01-16 21:17:28 作者:谁为谁伤 来源:网友分享

本文目录一览:

一首流传很广的唐诗,后来失传,千年后竟然出现在敦煌

01

我们知道,上个世纪初,中国有一个震惊世界的大发现,就是敦煌莫高窟中发现的大量的典籍、画卷,极其珍贵。但是那时中国又贫穷,又羸弱。清政府忙着和侵略中国的外国人,地方官员忙着贪污,老百姓忙着在生活线上挣扎。

对于莫高窟中的大量珍贵的典籍、画卷,没有人过问。刚好那时西方的考古学家和探险者源源不断来到中国,听到敦煌莫高窟的消息,好多人跑到敦煌,以极低的价格从守窟的道士手中,买下运送回西方。这些流落至西方的典籍,现在都被保存在西方各地的博物馆中。

在这些疯抢中国文物的所谓探险家中,有一个叫保罗·伯希和的法国人。他有个世界著名的汉学家的头衔。

保罗·伯希和

咱中国人对他的感情有点复杂。一方面他就是个强盗,抢了咱许多宝贝。另一方面,在那个乱世,文物在这些人手中,也受到了很好的保护。

这个人因为对汉文化非常熟悉,所以他到敦煌后,选择出的很多古本书籍,都是敦煌文卷中最精华的。他把这些足足有十大车的文卷挑出其中保存完整的运回法国。这个伯希和因为有知识,和一般的探险家不太一样,他把自己抢夺的敦煌的文物,编了一个小册子《莫高窟石室密录》。

《秦妇吟》

刚好这时在北京的大学问家罗振玉机缘巧合,看到了这个册子,其中册子里提到的一首诗的名字,让大学问家罗振玉很激动,这首诗叫《秦妇吟》,已经失传了一千年。

后来罗振玉和另一位大学问家王国维一起,向法国人希伯来请求,让他帮忙抄回来了比较完整的诗歌,又根据敦煌其它册子上的不完整的段落,后来还有历史学家陈寅恪的加入,在1924年,终于整理出了完整的《秦妇吟》。

02

为什么一首小诗,让这些学者们如此激动呢?

失传了千年,这首诗在后世的知名度并不如《长恨歌》或《琵琶行》一样家喻户晓。但是它曾经可能比那些诗流传的更广,这首诗不但有着不亚于任何长诗的艺术价值。而且重要的是它还有不一般的史学价值。

公元880年,多次科举考试都没考上的书生韦庄,已经45岁了,这年是科举年,他又信心满满的来到长安,可是运气太差,不但没有参加成科考,还赶上了黄巢的起义军攻占了长安。

书生韦庄被困在长安城,有机会亲眼看见城市在战乱之中是如何变成人间地狱的。

后来,侥幸逃脱的书生韦庄借用一位萍水相逢的女子的口吻,为我们讲述了公元880至882年黄巢起义攻占长安期间的那一幅地狱画卷。

这就是《秦妇吟》。它共1666字,将近两倍于《长恨歌》全文的字数(840字)。是现今我们知道的最长的一首叙事诗。韦庄因为写了这首诗,被人称作“秦妇吟秀才”,可见它当时受喜爱的程度。

03

和《琵琶行》有些相似,这首伟大的长诗,也有着一个萍水相逢的开头。战乱过后的洛阳城,城外繁华盛开,却稀少人烟。一位妙龄女子站在绿杨阴下,开始慢慢向我们讲述过去的苦难。

中和癸卯春三月,洛阳城外花如雪。

东西南北路人绝,绿杨悄悄香尘灭。

路旁忽见如花人,独向绿杨阴下歇。

凤侧鸾欹鬓脚斜,红攒黛敛眉心折。

灾难开始之前,生活还是那么的美好宁静。可是乱兵来了,不久前还有的那份美好一下子被撕碎:富饶的都城,生活优越的贵族女子正调教着笼中的鹦鹉,对镜贴花黄,凭栏慵懒看。这时黄巢大军烟尘袭来,城内大祸临头,可是悠闲惯例了的的人,惶惶然不知道发生什么,还以为是误传了敌情。

前年庚子腊月五,正闭金笼教鹦鹉。

斜开鸾镜懒梳头,闲凭雕栏慵不语。

忽看门外起红尘,已见街中擂金鼓。

居人走出半仓惶,朝士归来尚疑误。

可是战争能放过谁呢?就像电影的大场面一样,下面是一个大场面的描写。也许读完会让我们心里很不舒服,可是它却比历史对战争的描写更真实和生动。“家家流血如泉沸,处处冤声声动地。舞伎歌姬尽暗捐,婴儿稚女皆生弃。”

阴云晕气若重围,宦者流星如血色。

紫气潜随帝座移,妖光暗射台星拆。

家家流血如泉沸,处处冤声声动地。

舞伎歌姬尽暗捐,婴儿稚女皆生弃。

下面就是一个一个人的苦难细节,这是一个一千年以后读到也让人惊心,也想愤怒的大喊,也要同情的落泪的活生生的悲惨故事。

被掳作贼妇的东邻妻子:

东邻有女眉新画,倾国倾城不知价。

长戈拥得上戎车,回首香闺泪盈把。

旋抽金线学缝旗,才上雕鞍教走马。

有时马上见良人,不敢回眸空泪下;

不愿被玷污而被杀的西邻少女:

西邻有女真仙子,一寸横波剪秋水。

妆成只对镜中春,年幼不知门外事。

一夫跳跃上金阶,斜袒半肩欲相耻。

牵衣不肯出朱门,红粉香脂刀下死。

与家人一同投井的南邻新娘:

南邻有女不记姓,昨日良媒新纳聘。

琉璃阶上不闻行,翡翠帘间空见影。

忽看庭际刀刃鸣,身首支离在俄顷。

仰天掩面哭一声,女弟女兄同入井;

活活在梁上被烧死的北邻少妇:

北邻少妇行相促,旋拆云鬟拭眉绿。

已闻击托坏高门,不觉攀缘上重屋。

须臾四面火光来,欲下回梯梯又摧。

烟中大叫犹求救,梁上悬尸已作灰。

所有美好的女子,都在这场灾难中罹难幻灭,而讲述这个故事的女子,她的命运和东邻的那个女子差不多,是被乱军掠走的。那些死掉的就已经结束了,幸存活下来的是怎样的生活呢?

一从陷贼经三载,终日惊忧心胆碎。

夜卧千重剑戟围,朝餐一味人肝脍。

鸳帏纵入岂成欢?宝货虽多非所爱。

蓬头垢面眉犹赤,几转横波看不得。

跟着乱军的这三年,不管是精神心理,还是生活都痛不可言。被黄巢军俘虏,虽然保住性命,但失去了清白,同时身陷在胆战心惊的情绪中,再也回不去过去的时光。

是不是官军来了就好了?随着官军的,连基本的生存也渐渐无法保证:

四面从兹多厄束,一斗黄金一斗粟。

尚让厨中食木皮,黄巢机上刲人肉。

东南断绝无粮道,沟壑渐平人渐少。

六军门外倚僵尸,七架营中填饿殍。

活脱脱一副人吃人的地狱画卷。这里还有一个历史学上的争议。历史书曾经记载,黄巢用机器碾碎人肉做军粮,后世的历史学家认为这是封建统治者为了抹黑农民起义军而制造的谣言,事情真相已不可考。而这首诗中描绘了这一点。其实不管你是什么立场,战争给人民带来的苦难是实实在在存在的。

除了人民的苦难,还有文化的浩劫。最让人扼腕叹息的,是繁华的长安城,在整个唐朝期间曾是地球上最伟大城市的长安城,在这样一场浩劫过后,变成了这个样子:

长安寂寂今何有?废市荒街麦苗秀。

采樵斫尽杏园花,修寨诛残御沟柳。

华轩绣毂皆销散,甲第朱门无一半。

含元殿上狐兔行,花萼楼前荆棘满。

昔时繁盛皆埋没,举目凄凉无故物。

内库烧为锦绣灰,天街踏尽公卿骨!

这也可以说是全诗点睛之笔。"天阶踏尽公卿骨"这一句,有如神来之笔,述尽了最美好的繁华,一朝沦为地狱之后的绝望。

在这样的绝望中,甚至连神祇都显得无能为力:

路旁试问金天神,金天无语愁于人。

庙前古柏有残枿,殿上金炉生暗尘。

于是作者也借这个女子之口,发出了"神在山中犹避难,何须责望东诸侯!"的感叹。

在《秦妇吟》这首诗中,虽然作者述尽了黄巢军的丑态,但对于政府官兵,他笔下也没有留情。

黄巢军倾覆后,诗中女子辗转山林求神而不可得,然后在道路上遇到一位孤苦伶仃的老翁。老翁本是乡间富户,即使遭到黄巢军的破坏,但依然能够生存:

千间仓兮万丝箱,黄巢过后犹残半。

可是反而政府军来到之后,家财散尽,妻离子散:

自从洛下屯师旅,日夜巡兵入村坞。

匣中秋水拔青蛇,旗上高风吹白虎。

入门下马若旋风,罄室倾囊如卷土。

家财既尽骨肉离,今日垂年一身苦。

一身苦兮何足嗟,山中更有千万家。

朝饥山上寻蓬子,夜宿霜中卧荻花!

而像这样的苦难并非偶然,像他这样的处境,又何止千家万家而已?

《秦妇吟》当时流传的很广,在当时还是偏远地方的敦煌都有传抄,就是一个绝好的证明。

但是为什么它又会失传呢?这是个千古之谜。有好多种说法。我觉得这种说法更可靠:

相传正是出于作者韦庄的主动行为。韦庄生于唐朝末年,目睹了长安的劫难,后逃到蜀地,与唐军残余的部队一起建立了后蜀割据。

由于《秦妇吟》在当时过于知名,诗中所揭露的一部分官兵正是韦庄后来的同僚。据说,这些人对"天阶踏尽公卿骨"这句话最为恼怒,也让他们感到羞耻。韦庄基于这个考虑,因此他主动将《秦妇吟》从自己传世的《浣花集》中删去,导致这首作品失传千年。而当代普遍对农民起义军起肯定立场,导致这首伟大的作品也并没有获得相对的赞誉。

可是苦难就是苦难,不会因为谁为正义,谁又为非正义而改变。兴,百姓苦;亡,百姓苦。《秦妇吟》很伟大,不在于它为谁歌功颂德又单独批判了谁,它只是将一千一百年前的那张地狱画卷完整而生动地展现给我们看,让我们在千年之后,依然能够为前人的苦难震撼不已。

最后,再附上韦庄的一些精彩诗篇。

《菩萨蛮·人人尽说江南好》

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于天,画船听

雨眠。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

《金陵图》

谁谓伤心画不成,画人心逐世人情。

君看六幅南朝事,老木寒云满故城。

《台城》

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

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

而他最好的还是《秦妇吟》,而要读懂这首诗,就得知道诗的历史背景。

事实上,任何一首诗,要想真正的理解,就必须读懂背后的故事。

学诗一定要跟着历史来学。诗以咏志,诗不是孤立的,它是有历史背景的。只有知道了那些背景,才能理解那些诗。

比如李白的诗,你只有知道唐玄宗对他的召唤,才能读懂“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中的快意。

你只有知道了李白晚年入狱,得郭子仪搭救,才明白“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的释然。

读过陆游的一生,才能懂得“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里的悲壮……

我曾经就想找一本把诗背后的历史能给孩子们讲一讲的书,帮助孩子们学好古诗,因为现在是大语文时代,最近终于发现了这本书,这也是顺应新课改而编辑的吧。

出版社给我寄了一套书,叫《跟着古诗词学历史》,跟我想的一样,就是通过诗词讲历史,通过历史讲诗词。#年度好书计划#

孩子通过这种方法,多学科的交融,才能真正理解诗的意思,而诗词对孩子的学习有多重要,相信大家也知道了。

新的教学大纲,诗词数量大幅增加,甚至人大初中的一次招生考,语文内容竟然百分之九十都是诗词跟古文。

所以,得语文者得天下,而语文的重中之重就是诗词跟古文。

通过这套书,不但可以让孩子更容易记住诗词,还能让孩子了解历史知识,对他们的写作也会有帮助。

马上就是寒假了,让孩子通过这套书,把课堂里学到的诗词彻底巩固下来,这会真正成为他们脑海里的财富。

点下面的链接购买,这套书一共四本,现在团购价是59元,点下面的横条参团。因为临近过年,这两天下单还能最后发一次货。

阜阳 | 中梁·山河甲第

开发商:中梁地产集团有限公司

设计内容:示范区景观设计

景观设计:上海帝思贝尔建筑景观设计有限公司

设计主创:林平平、张修宝、朱云娟

设计团队:王潇潇、徐晨晗、邓锦培、吴思颉

项目地点:安徽·阜阳

中梁·山河甲第

太山秋毫两无穷,钜细本出相形中

大千起灭一尘里,未觉杭颖谁雌雄

——苏轼

以水为媒,打造可玩可赏的“湖”邸

项目位于安徽省阜阳市西北部,周边交通便捷,生活氛围渐起,发展潜力大。阜阳风景秀丽,人才辈出。位于阜阳的颍州西湖与杭州西湖、惠州西湖和扬州瘦西湖并称为中国四大西湖。

设计师以王府中式景观为风格取向,与建筑协调一致,为住宅提供兼具礼仪人文、绿色自然、精致舒适的景观,增加项目卖点。

『因缘际会,文豪故里』-打造可玩可赏的“湖”邸

项目融入颍州西湖的理念,将阜阳当地的一些景观元素贯穿到整个设计中,旨在打造可玩可赏的“湖”邸。

『源起阜阳,落地生根』-景观概念一脉相承-

颍州西湖和阜阳文峰塔是阜阳当地有名的景点,从这些景点中提炼出特色元素,分别应用到项目的景墙以及小品上,使项目更具阜阳特色,景观概念一脉相承。

『以湖为媒,缓缓道来』-抑扬顿挫的五重景观空间-

欧阳修一生八至颍州,曾发出“柳絮已将春去远,海棠应恨我来迟”的感叹,更说过“汝阴西湖,天下绝胜”。引得欧阳修八顾的颍州西湖有清涟阁、九曲桥、女郎台、醉仙居、百花园、兰园、怡园、梳妆台、聚星堂等二十多个景点。

运用现代的设计手法将中国传统园林的礼序空间布局、人文山水意境展现出来,打造记忆里的院落情怀,使人不觉放慢脚步,品味生活中的点滴美好。

入口礼仪空间

作为视觉印象形成的起点,入口空间是展示项目特点的重要节点。

入口处设置两片logo景墙来打造礼仪夹景,采用特色山纹仿石砖拼贴,营造出若隐若现的山峦感。景墙端处使用水纹格栅,在蓝色调的灯光照映下给人波光粼粼的感觉,将颍州西湖元素融入设计中。

景观建筑一体化

景墙的高度较一般景墙矮,避免影响售楼处的外立面的展示,利于打造景观建筑一体化的大空间。入口处设置大尺度的台阶,在化解高差的同时突出大气尊贵的第一展示面,抓住视觉焦点。

前场云纹水景

拾级而上,大面积云纹水景中,一条灯阵夹道直通售楼处,简约大方。两侧横卧几方水上汀步,参观者可以从不同角度欣赏售楼处的外立面,最大限度内探索空间的更多可能。

前场大面积水景宛若两方天然镜面,云纹灯带点缀其中,使简单的现代镜面水景融入古典云纹元素,古今结合,打造符合现代审美的别致景观。

左侧端景设置了一个椭圆形树池,孤植一株造型树,两个穿孔板材质制成的不规则石块雕塑卧于其侧,极具现代工艺特色;右侧端景选择的是山形雪浪石群,精致写意,颇具中国古典园林气质,与对面现代雕塑古今呼应,致敬经典的传承。

后场石景流水

后场空间用现代手法将江南山水意境表现出来,几何直角的简单线条勾勒出一方秋池,绿岛、条石雕塑点缀其边侧,小巧精致。

从售楼处出来,入眼是一面从示范区挑梁出来的格栅屏风,将建筑设计的理念延伸到景观设计中,屏风中间嵌了一副古典山水夹绢玻璃画,若隐若现,云山缥缈。

涓涓细流,九曲秋池,静静走在夹道,一步一景,仿若置身江南烟雨朦胧中,撑着油纸伞的姑娘可能就在路的尽头等你。

互动草坪空间

行至此处,入眼所见皆浓墨重彩,旨在打造典雅精致景观,这时候就需要少许“留白”技巧。一平台,一草坪,收放之间,打造开阔自由互动空间。

整个项目都紧扣颍州西湖的主题,以水为媒,因地制宜,旨在打造具有阜阳特色的示范区景观。前场大气典雅,带给你尊享归家的礼遇感;后场小巧精致,带你领略娟秀细腻的江南小桥流水。回归最初的诗情画意,传承历史长河中的古典情怀。

-end-

隋唐时期开创的科举制度,造就了历史上第一位状元的传奇励志人生

中国封建科举制度从开创至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为止,前后经历一千二百余年,对中国的历史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至今,不论是官方还是民间都流传着很多关于科举的故事,比如《范进中举》,这个故事几乎人尽皆知。但是有些事情,比如中国历史上的首位状元是谁,你清楚吗?还有隋朝开设科举,为什么到唐朝才出现史上第一位状元,这方面你关注过吗?如果这些问题你之前都未曾了解,就让我来为你揭开它们神秘的面纱!

范进中举

中华五千年文明的演进,伴随着王朝更替和各种制度的创新。尤其是历朝历代人才选拔制度的进步很大意义上决定了整个社会的进步程度。中国自古有“得贤者昌”,“失贤者亡”之说,选官用人是国之大事,为了保证人才选拔,国家一方面大力发展教育,另一方面也在不断探索和完善选官制度。

“得贤者昌”,“失贤者亡”

春秋以前,官吏主要通过“世卿世禄”制度产生;战国时,“世卿世禄”制逐渐废除,秦统一后,主要以军功为衡量标准;到了汉朝时,则主要采用“察举制”;再然后就是魏晋南北朝的“九品中正制”和隋唐的“科举制度”。

九品中正制 九品中正制

公元587年,隋文帝杨坚在建国六年后,开创了科举制度,取缔了已实行三百多年的九品中正制。杨坚此举宗旨在于“唯才是举,不计出身”,主要目的是对抗世家大族,尤其是关陇世家,防止皇权被他们架空。

剧照:隋文帝杨坚

公元604年,隋炀帝杨广即位,此刻曾经帮助杨坚登上帝位的关陇集团已成为他们父子多年的心腹之患。杨广继承了已故父亲杨坚的遗志,在位期间,他三次调动关陇世家的北方集团军,亲征高句丽,想通过这种方式从根本上削弱关陇贵族与士族的力量,达到一劳永逸的效果。

剧照:隋炀帝杨广

可惜此举太过急于求成,他低估了关陇贵族与士族的实力。三征高句丽虽然极大地削弱了关陇贵族与士族的力量,但是也严重损耗了隋朝的国力,造成百姓民不聊生,严重激发了阶级矛盾,最终导致了隋末农民起义的爆发。隋朝也因此仅历经三十七年而亡,隋炀帝杨广“开凿大运河”的千古功绩也成为了后人批判其“残暴不仁”的证据。

三征高句丽路线图

隋炀帝杨广打击关陇集团的一系列举措令隋朝失去了他们的支持,虽然灭亡隋朝的主要力量是各地的农民起义,但是最终取得胜利果实的却是关陇集团扶持的李唐皇室,可见关陇集团对隋唐江山的影响力之深。

到了唐朝,科举制度逐渐完善,但是科举的目的性却有所改变,相比隋朝时期的“对抗世家大族”,唐代科举投谒举荐之风盛行,世家大族的影响力重新达到顶峰。比如历史上山东士族就曾公然拒绝李世民的赐婚,但李世民考虑到建国初期山东士族在文化和经济方面的影响,也只能是无可奈何。科举制度中的投谒举荐之风也算是李世民对世家大族的一种无奈妥协。

隋唐科举考试

那么隋朝开设科举,为什么到唐朝才出现史上第一位状元?难道只是因为科举制度的目的性不同吗?其实不是的,归根结底还是因为隋朝时期的科举制度还只是雏形阶段!

隋朝时期的科举设置了明经科、进士两科,当时的明经、进士两科考试的内容主要是策问。策问即出一些有关时事政务、经义等方面问题,由士子做答,这时候的科举的考试内容还比较少,录取的人数也相对较少,因此朝廷只设置了进士榜,无状元头衔。

唐朝科举制度

到了唐朝,为了更详细地区分和任用人才,科举考试规章日益完善。唐朝的科举分为常科与制科两类。常科每年举行,制科则是皇帝临时设置的科目。常科的考生有生徒和乡贡,常科名目很多,依据应举人的条件和考试内容分为秀才、明经、进士、明法、明书、明算等科。生徒是在国子监(国子学、弘文馆、崇文馆)、各地学馆入学考试合格的学生。乡贡则是通过府试、州试的人,又称举人;考头名的称解元。通过朝庭尚书省的省试者称为进士及第,考头名的称状元,其余分甲第和乙第。

也因此,到了唐朝武德年间才出现了历史上第一位状元——孙伏伽。

历史上第一位状元——孙伏伽

孙伏伽,贝州武城(今山东德州武城)人,历史上有据可查的第一位状元。隋朝末年,孙伏伽才开始涉足官场,从官职卑微的小吏开始奋斗,兢兢业业很多年,好不容易在隋炀帝末年升到京畿万年县法曹(主要负责审理刑狱),掌握了一点权势。结果没想到没多久就改朝换代了,孙伏伽一看反抗也没有意义,干脆就投降了大唐,从基层重新开始。

唐高祖武德五年,孙伏伽和一批举子参加大唐王朝的第一次科举考试。果然是金子到哪都发光,在这次科举考试中,孙伏伽不仅笔试得了第一名,而且殿试也得了第一名。因此,他被唐高祖李渊钦点为一甲第一名——也就是状元。

状元及第 状元及第

孙伏伽作为一个有着多年工作经验的公务人员,加上状元的身份加持,很快得到李渊的赏识和重用,进入到大唐的权利决策核心。之后,孙伏伽上书唐高祖李渊,对皇帝治国提出了自己的三点意见:“第一,广开言路,虚怀纳谏;第二,励精图治,不要贪图享乐;第三,防止身边小人的谗言。”这些意见也全都被唐高祖李渊采纳。

玄武门事变前,孙伏伽非常有远见卓识,始终站在李世民身边鞍前马后,后因功赐男爵,食邑乐安,有了属于自己的封地。除了爵位之外,唐太宗李世民还在即位第一年,破格提拔孙伏伽为大理寺少卿,自此孙伏伽走上了人生巅峰。

剧照:孙伏伽与李世民

在李世民身边为官期间,孙伏伽直言善谏,颇有魏徵之风。有一段时间,李世民迷恋于打猎,对朝政有点疏忽。孙伏伽便劝诫李世民为了国家百姓,不要贪图一时痛快,任着性子干这种没有意义且危险的事情,一旦有个三长两短,谁来主持国家政务。

李世民听后气不打一处来,驳斥道:“你们这帮文人,朝政上意见多就算了,现在连我的私生活也要插手。如果我连这点儿事都作不了主,还当什么皇帝?来人,把他给我拖出去斩了。”侍卫立刻上前将孙伏伽控制住。然而孙伏伽面无惧色地说:“夏朝的关龙逢因直言进谏而被杀,我情愿和他在九泉之下相见,也不愿意再侍奉你了。”这时,唐太宗笑了,说:“我不过是试一试你的胆量,你还真是一个诚信勇敢的君子,有你真是大唐王朝的福分啊!”

可能是因为仕途太过顺风顺水,孙伏伽内心开始膨胀了。贞观五年,孙伏伽被人举报所审案件中存在冤假错案,经证实后被罢了官。这件事也一下子打醒了他。

唐代刺史 唐代刺史

被罢官后,孙伏伽开始谨言慎行,步步为营,终于再次被李世民起用,任命为刑部郎中,后再任大理寺少卿,转调民部侍郎。贞观十四年,孙伏伽转升为大理寺卿(相当于最高法院院长)。再之后,孙伏伽出任陕州刺史(陕州地区的最高行政长官),真可谓扶摇直上!直到唐高宗永徽五年,孙伏伽年老辞官,四年后,孙伏伽于武城家中寿终正寝。

孙伏伽一生经历了隋朝和唐朝,先后效力于隋炀帝杨广、唐高祖李渊、唐太宗李世民和唐高宗李治四位皇帝。隋朝时,他从一个官职卑微的地方小吏,奋斗成为司掌刑狱的地方权臣;唐朝时,他又以前朝旧臣的身份,参加科举考试,一举拿下笔试和殿试第一,被唐高祖李渊钦点为状元;后来他靠着自己的远见卓识,得到唐太宗李世民的重用,最终成长为一方封疆大吏。他的确配得上“史上第一位状元”这个名留青史的头衔!

看古人如何庆祝金榜题名

【博览荟】

近日,诸多莘莘学子经过努力,收到了心仪大学的录取通知,颇有金榜题名之荣耀。金榜题名一词为我国古代科举考试所用,即通过殿试的考生,其姓名会公布在皇帝亲自过目的黄榜上。金榜题名较早见于五代文集《唐摭言》,其卷三之“今年及第明年登科”中载有“金榜题名墨上新”。位于北京市中心的紫禁城是明清皇宫,每次殿试揭榜之时,皇帝都会亲临太和殿,为金榜题名的考生举行盛大的庆贺典礼——传胪。

传胪又名胪传,是我国古代公布殿试结果的典礼。殿试是我国古代最高等级的考试,由皇帝亲自出题。参与殿试的考生至少须提前通过乡试、会试。乡试是各地州、府主持的考试,过关者称举人。会试是由礼部主持、在京城举行的考试,过关者称贡士。贡士参加殿试,过关者称进士。进士则是参与传胪仪式的人选。传胪仪式较早的见于宋代。明代文人彭大翼撰《山堂肆考》,其卷八十四“科第·卫士传名”载:“(宋时)进士在集英殿唱第日,皇帝临轩,宰臣进一甲三名卷子……卫士凡六七人,皆齐声传其名而呼之,谓之胪传”。由上可知,在传胪仪式上,皇帝召见中榜进士,大臣按甲第唱进士名字,卫士们则高声山呼传其名,响声如雷。明清时期的太和殿传胪仪式上,亦有类似做法。

传胪仪式非常隆重。清康熙六年(1667年)状元缪彤,曾撰有《胪传纪事》,其中详细记载了传胪仪式的过程。当年殿试时间为三月二十日,传胪仪式则于三月二十二日举行。传胪仪式当日清晨,缪彤等新科进士身着朝服,头戴专用的三枝九叶帽顶,冒着小雨,从午门进宫,跪在太和殿广场御道两侧,且靠近丹陛石位置。此处“御道”即太和殿广场正中位置的道路,在古代为帝王专用;丹陛石则为太和殿前的龙纹石台阶。在太和殿前、太和殿广场设有华丽的仪仗陈设。王以下、公以上的官员立于太和殿前丹陛石之上,文武百官均立于太和殿广场上,所有人员身着朝服。写有新科进士名单的金榜,被置于太和殿宝座东边的黄案上。在盛大的礼乐声中,皇帝身着礼服,进入太和殿,坐在宝座位置。

传胪仪式上,大学士从太和殿内捧出金榜,置于丹陛石正中预设的黄案上。传胪官手捧金榜,高唱题名名单,包括第一甲第一名(状元)、第一甲第二名(榜眼)、第一甲第三名(探花)、第二甲若干名、第三甲若干名等。其中,一甲三人姓名,被高唱三次;其余人员姓名,被高唱一次。每唱一次,都有长久的鼓乐伴奏。据缪彤在书中回忆,当传胪官唱三次“第一甲第一名缪彤”时,他还不敢相信自己就是状元。直至传胪官唱第一甲第二名时,缪彤才出列谢皇恩。当年殿试,状元为缪彤、榜眼为张玉裁、探花为董讷。名单被宣布完毕后,新科进士、文武百官均行三跪九叩头礼。礼成后,皇帝回宫休息。礼部官员则手捧皇榜,率一甲三人走御道,从午门正中门洞出宫;其余人员从午门的旁门洞出宫。伴随着鼓乐声,金榜被张贴在以东的长安左门内,张贴3天。当天中午,顺天府府尹李天裕、府丞高尔位,请缪彤等人去顺天府,享宴庆功。

传胪仪式上曾发生过不少历史趣事。如明永乐十六年(1418年),福建长乐县人李马在殿试中一举夺魁,获得状元。然而永乐帝朱棣认为“马”为牲畜,如该字在传胪仪式上被唱出,听起来不雅。于是,他把“马”字改为了“骐”。在传胪仪式上,传胪官连唱“李骐”三次,均无人应答。最后还是永乐帝亲自解释“骐”即“马”,李马才敢应声受诏。明代官员杨荣撰《文敏集》卷二十一中,对此事进行了详细记载。

不难发现,太和殿传胪为我国古代针对通过科考选拔考生的一种高规格庆典;在当下则是解读我国古代科举文化的宝贵资料。

(作者:周乾,系故宫博物院研究馆员)

来源:科技日报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