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排盘 > 六壬排盘

梦见纸人(梦见纸人活了是什么意思)

时间:2023-10-03 15:01:16 作者:谁为谁伤 来源:互联网

本文目录一览:

#奇闻异事

一个可怕的梦境。

端午节前我经历了一件真实的事情。我和朋友聚会后回家晚了,当晚做了一个可怕的梦。梦里我参加了一场婚礼,同行的是一个陌生的老头,我不知道他的长相,只知道他是我的伴郎。到了婚礼现场,我发现我要和一个纸人结婚。纸人在梦里看起来很害怕,但我醒不过来。这时,我的伴郎一直在对我说:“不要喝纸人给的酒。”我牢记这句话,递给我一杯酒,我无法控制自己,但最终我还是将酒杯扔了。醒来后,我非常害怕,清楚地记得酒杯就在我眼前,就在我要喝的时候,酒杯中的酒泛起了波纹。醒来后,我不敢睡觉,一直熬到天亮。

天亮后,我依然很害怕,于是打电话给朋友们。我母亲建议找人看看是否有什么问题,或者是否遇到不干净的东西。我以为这件事就这样结束了,但两天后,我做了第二个梦。

第二个梦发生在两天后的中午,我在家里午休,睡在客厅的沙发上。一开始,我梦到自己回到了大学时期,和同学们商量好去骑车旅行。我们决定骑自行车去玩,但在路上自行车坏了,我们不得不抬着自行车走过地下通道。在上楼梯时,我捡到了一些钱,但感觉不对劲,开始感到害怕。我把钱扔在地上,抬头看到一个陌生的老人。他问我怎么了,我告诉他我做了噩梦,梦见和纸人结婚。老人告诉我,在年前结婚后,纸人就不会再来缠着我了。在梦里,我想加他的微信。他不同意,然后我就醒了。醒来后,我没有再做噩梦,但经常在睡觉时听到有人叫我的名字。有几次我被叫醒,听到的声音有时是亲人的,有时是朋友的。每次被叫醒,我都不敢动,静静地躺在床上。

因为我养了猫,客厅有一个影控灯。但那几天晚上,因为害怕,我把猫带到我的房间里。然而,影控灯有时还是会亮,让我感到害怕。后来,我让我母亲从老家过来,她一开始不知道我半夜被声音叫醒和影控灯的事情。

我母亲只知道我做了噩梦,她以为过去了就没事了,但看到我的脸很黑时,她说我没有休息好。我告诉她我的经历,她建议我和她一起回老家找师傅看看。于是我和妈妈一起回老家找了一位师傅,他确实很有本事。我们去的时候没有提前说要问什么,但他却能直接看出我脸上有黑气,让我先上香定神。随后,他查看了我的八字,告诉我我是童子,需要还愿,而且最近我打算结婚,童子没有还干净,流年不利,影响了气运。他说得没错,我确实订了婚,打算明年五月份结婚,气运不好容易招惹不干净的东西。他说我身边跟着一男一女不干净的东西,还有一个仙家,需要做法事送走。在他的帮助下,我做了法事,送走了不干净的东西,一切都变得好了起来。

因为我要回重庆上班,我在家休息了两天就回来了。回家后两天,我做了一个梦,梦见外面有东西不停地敲我的门,我不敢出声。接着门缝里伸出来一只手,门打开了一条缝,但砰的一声就关上了。从那以后,我再也没有做过噩梦了。

人们为什么要给逝去的祖先或亲人烧纸烧贡品

一年一度的中元节刚刚过去,那天我们看到很多人依照传统给逝去的祖先或亲人烧纸、烧各种各样的贡品(包括纸人、纸马、纸房、冥币等)。

一个好奇的人不禁会问,人们为什么要给逝去的祖先或亲人烧纸、烧贡品呢?

给逝去的祖先或亲人烧纸(转自网络)

要搞清楚这样一个问题,我们需要从人类的认知能力说起。

在漫长的种系进化过程中,人类种系进化出了超强的认知能力(相对于其它动物而言)。这其中就包括在头脑中对非即时性事件——过去已经发生的事件,以及未来必然(或可能)发生的事件——进行表征的能力(以下称“非即时性事件表征能力”)。对未来必然(或可能)发生的事件进行表征的能力,实际上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想象力”。

非即时性事件表征能力的作用不可小觑,它从根本上使人类的认知活动超越了此时、此地、此人的局限。

但是,它却给人类带来了“死亡恐惧”这样一种副产品。

人的生命短暂易逝(转自网络)

那么,人为什么会对死亡心存恐惧呢?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人有自我意识,而死亡意味着自我意识的泯灭。

通俗地讲,每天自我意识的正常运作使我们每个人都清醒地意识到,“我”还在活在这个世上,然而同时我们也能够十分确信地预见到,终究那么一天,由于某种原因,这个“我”将会从这个世上离开。这一预见不然会使人心生恐惧。

挥之不去的死亡恐惧(转自网络)

通常来说,恐惧作为人类种系进化出来的一种情绪,具有生存适应性。然而,我们这里所提到的“死亡恐惧”却是一个例外,对于人类来讲,其正面影响远胜于负面影响,因为其中有太多的不确定性和不可控性。不确定性和不可控性正是人类恐惧的根源所在。

从总体上讲,趋乐避苦是人性,既然对死亡的意识总会给人类带来恐惧——这显然是一种挥之不去的痛苦,那么人类必然会想方设法去消除这样一种痛苦。历史地看,人类力图消解死亡恐惧的努力从来都没有中断过,由此也在客观上极大地推动人类社会文化的发展。

由于身体衰老是死亡临近的首要信号,肉身腐朽是死亡发生的直接表征,人类在消解死亡恐惧方面最初所做的更多是寻找或研制长生不老药,探求肉身不朽之术。中国的炼丹术与古埃及的木乃伊制作术正是在这样一个脉络下发展起来的。

中国炼丹术(转自网络)

古埃及木乃伊制作(转自网络)

当然,长生不老与肉身不朽的梦想很容易破灭,于是,人类就转而追求象征意义或符号意义上的不朽(对于人脑来讲,想象即真实)。在追求象征意义或符号意义上的不朽方面,人类通常有两种选择:

第一种选择是追求不朽的事业。个体生命短暂易逝,而其所追求的事业却可以具有永恒意义。永恒的事业,可以使人在象征意义或符号意义上超越死亡,实现永生。

正如《左传·襄公二十四年》》中所言,“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立德”、“立功”及“立言”三者皆可谓不朽之事业。

又如一句名言所讲的那样,“慈善事业崇高神圣,德者追求奉献千古芳”,慈善事业也是一项不朽的事业。现实生活中有很多实例,数不胜数,例如田家炳老先生捐光数十亿家产,以此推动教育事业发展等等。

再如革命烈士史砚芬所说的那样,“革命事业必底于成,我虽死犹存”,为大多数人谋福祉的正义革命事业同样是不朽的事业。

曾记得《钢铁是怎么炼成的》的主人公保尔柯察金在临终前说过如下这样一段话:

名著《钢铁是怎样练成的》(转自网络)

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一个人回首往事时,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这样,在他临死的时候,能够说,我把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了人生最宝贵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奋斗. ----保尔 柯察金

讲到这,你可能会问:普通大众也有可追求的不朽事业吗?

答案是肯定的。

从现实来看,普通大众所追求的不朽事业,可能是一项技艺。

一般来说,这些技艺传承人都力求精益求精,并希图将技艺传承下去。电影《百鸟朝凤》所呈现的就是这样一个案例。

唢呐王焦三爷是戏中焦家班的掌门人,技艺过人的焦三爷在措手不及的社会变革和浮躁年代里,对没落的唢呐技艺坚守不渝,引领弟子们用生命不息传承不止的信念,奏响唢呐艺人独特的光辉。(百度百科)

电影《百鸟朝凤》海报(转自网络)

当然,普通大众所追求的不朽事业,也可能是我们再熟悉不过的“生儿子,续香火”。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在以父子为主轴的中国传统文化语境下,“生儿子,续香火”被赋予了重要意义,因为它直接关乎着一个人能否通过血脉的延续来实现自己在象征意义或符号意义上的不朽。

由此也就不难理解在传统中国人为何会有“无论如何,都要有一个儿子”这样一种执念。

中国民间素有祈求观音送子的传统(转自网络)

第二种选择是信奉并践行某一阐释生死的文化世界观(包括各种宗教世界观)。一般来说,这些文化世界观共有三大核心观点:第一,灵魂不灭;第二,人有来世(预设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平行世界);第三,现世作为决定来世遭际(具有教化作用)。想象即真实,这些核心观点的内化有助于从根本上消解人的死亡恐惧。

任何一种阐释生死的文化世界观都必然会形塑出特定丧葬祭祀实践,这些丧葬实践中的有关设计与仪式无不承载着一定象征意义或符号意义。

换句话讲,每一种丧葬祭祀实践的背后,都有一种为之提供支撑的文化世界观。

那些被发掘出来的古代墓葬壁画作为一种美术设计,即是对彼时人们所共享的文化世界观的生动刻画。

山西省博物院展出的忻州九原岗墓葬壁画《升天图》(局部,转自网络)

山西博物院展出的水泉梁墓壁画:古韵新彩,还原地下世界(局部,转自网络)

最后,让我们重新回到本文所聚焦的问题上。

具体就民间常见的丧葬祭祀实践而言,给故去的祖先或亲人烧纸、烧贡品无疑是其中最为重要的仪式之一。

这一仪式的流行与承传是人们对“阳间”与“阴间”两个平行世界的区隔与确信,以及自古传承下来的慎终追远、尊宗敬祖的传统文化价值观为基础的。

通过参与“给逝去的祖先或亲人烧纸烧贡品”这样一种的祭祀实践,人们不断将其背后的文化世界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从而使自己那颗对死亡或多或少地存有恐惧的心灵得到抚慰。

用一句话来讲,“给逝去的祖先或亲人烧纸烧贡品”对于人们而言,具有死亡恐惧消解功能。

试想,如果一个人坚信人死了,无非是从一个世界换到另一个世界去生活,那么,他/她还会对死亡怀有深重的恐惧感吗?

中国冥币在海外开始流行(转自网络)

外国人讲解如何给祖先烧钱(转自网络)

有意思的是,“烧钱”这样一种传统祭祀文化业已漂洋过海,深受不少外国人的推崇。它之所以会在异域广为流行,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其对外国人同样具有消解死亡恐惧的功能。

如果您觉得阅后有收获,敬请关注我!我将继续努力分享更多精彩内容。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