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风水 > 墓地风水

梦到奶奶(梦到奶奶过世怎么回事)

时间:2023-10-12 18:00:36 作者:鹰视狼顾 来源:网络

本文目录一览:

“梦故人,要留心”:梦见去世的亲人、朋友,有三种暗示

人这一生,

谁都免不了会有梦!

有些梦形成,是因为思念;

有些梦形成,是因为不甘;

有些梦形成,是因为有愧。

梦,

是一种成全,

对我们做不到的,

对我们说不出的,

在梦里,

往往能得以实现。

老话说:“梦故人,要留心”

梦到去世的亲人,

其实是有暗示的。

01、单纯的思念,苦思成梦

有些人,

梦见逝去的亲人,

是因为心里有思念的缘故。

太想念一个人,

所以才会在梦中相聚,

以慰藉自己内心的相思。

人与人之间的缘分,

总有一天会是最后一天。

有些人乍然离场,

虽然我们心有不甘,

但却无可奈何。

梦到逝去的亲人,

其实我们最好的思念莫过,

带着他们的希冀,更好的生活!

02、对一个人有不甘,心结成梦

有些梦,

是因为我们注定回不到过去,

我们心里有不甘。

甭管是心里有恩情未还,

还是有些人没有来得及陪伴,

有时候一个人的离开,

久就成了心结。

这个时候梦见,

其实是因为,

我们潜意识里想要补全,

自己生命中的遗憾。

但梦终究是梦,

早晚都有醒来的时候,

我们面对生活的最好态度,

就是珍惜当下,善待身边的人,

不要等到日后成遗憾!

03、大限将至,才会入梦

有些人年岁已高,

总是喜欢回忆过去的人和事,

有的时候,

甚至会梦见自己思念已久的,

已经故去的亲人。

频频梦见,并总是和自己的儿女说,

自己要和亲人在另一个世界团圆。

其实这样的情况,

作为儿女的一定要心有警惕,

因为亲人真的可能是大限将至。

所以才总会很生动的说,

自己梦见了故去的谁,

越是这个时候,

儿女越是要多陪伴老人身边,

关心他的身体,多开导老人!

梦,

是人的心理作祟,

人的心事才会转化梦境,

是人内心的期待,

是人内心的恐惧。

进入梦中的,

多半都是在意的人和事。

但我们千万不要,

被梦过多的影响,

现实懂得珍惜,过好当下每天,

才是我们最该做的事!

“梦故人,要留心”:梦见去世的亲人、朋友,有三种暗示

人这一生,

谁都免不了会有梦!

有些梦形成,是因为思念;

有些梦形成,是因为不甘;

有些梦形成,是因为有愧。

梦,

是一种成全,

对我们做不到的,

对我们说不出的,

在梦里,

往往能得以实现。

老话说:“梦故人,要留心”

梦到去世的亲人,

其实是有暗示的。

01、单纯的思念,苦思成梦

有些人,

梦见逝去的亲人,

是因为心里有思念的缘故。

太想念一个人,

所以才会在梦中相聚,

以慰藉自己内心的相思。

人与人之间的缘分,

总有一天会是最后一天。

有些人乍然离场,

虽然我们心有不甘,

但却无可奈何。

梦到逝去的亲人,

其实我们最好的思念莫过,

带着他们的希冀,更好的生活!

02、对一个人有不甘,心结成梦

有些梦,

是因为我们注定回不到过去,

我们心里有不甘。

甭管是心里有恩情未还,

还是有些人没有来得及陪伴,

有时候一个人的离开,

久就成了心结。

这个时候梦见,

其实是因为,

我们潜意识里想要补全,

自己生命中的遗憾。

但梦终究是梦,

早晚都有醒来的时候,

我们面对生活的最好态度,

就是珍惜当下,善待身边的人,

不要等到日后成遗憾!

03、大限将至,才会入梦

有些人年岁已高,

总是喜欢回忆过去的人和事,

有的时候,

甚至会梦见自己思念已久的,

已经故去的亲人。

频频梦见,并总是和自己的儿女说,

自己要和亲人在另一个世界团圆。

其实这样的情况,

作为儿女的一定要心有警惕,

因为亲人真的可能是大限将至。

所以才总会很生动的说,

自己梦见了故去的谁,

越是这个时候,

儿女越是要多陪伴老人身边,

关心他的身体,多开导老人!

梦,

是人的心理作祟,

人的心事才会转化梦境,

是人内心的期待,

是人内心的恐惧。

进入梦中的,

多半都是在意的人和事。

但我们千万不要,

被梦过多的影响,

现实懂得珍惜,过好当下每天,

才是我们最该做的事!

梦见去世的亲人,是好还是坏?看完这3点,你就明白了

生活中,有些人一夜连绵梦,而有些人一夜无梦。

梦,其实都源于内心的情绪。

好比梦见逝去的亲人,多是因为现实发生了些事,你想告知对方。

有人说,常梦去世的人,是不好的。但实际,那人是你的家人,只因太过想念,他才入梦而来。

一个人梦见逝去的亲人,多是这几种情况。

慈怀读书会,赞83

关注上方视频号,收看更多精彩内容

心里委屈,想有人疼

人在感到疲惫失落时,尤其深感委屈之下,最想见的就是那个曾经疼爱她的人。

白天她可以拼命克制自己的情绪,可以在别人面前表现得很坚强。

入夜后,委屈和孤独感却翻江倒海。

每个人都希望在难受的时候,有疼自己的人在身边。即便这个人逝去了,她也仍旧是你最依赖的人。

心里的酸楚无处可说,这个时候,自然而然就会梦到会心疼你的亲人。

因为你知道,就算全世界的人都不在乎你,她会在乎,她舍不得你掉眼泪;你知道,就算所有人都不懂你,她会懂得,她是那个真正为你着想的人。

委屈的时候,身边的人越冷漠,梦里的亲人就越可亲。

这是好事,起码证明了有人真正心疼着你,虽然她此刻不在尘世了,但却永远会留在你心里。

家有喜事,想要分享

人逢喜事,独乐乐不如与众乐乐。而能称得上这个“众”的人,生活中并不多得。

有的时候,心情无人可说,也是常有的事。

每有喜事都会梦到去世的亲人,譬如升学喜讯、譬如工作升职、譬如结婚生子、譬如买房乔迁……

这个时候与亲人在梦中相会,其实是因为你想告诉她,你过得很好很开心,让他可以安心。

没能看到你成家立业,没能看到你稳定生活,对去世的亲人来说是一种缺失,对还活着的人来说也是一种缺失。

因而家有喜事时,为了分享喜讯,也为了不让亲人挂念,总会梦见她们。

在梦里,絮絮叨叨说得很多话,其实都在传达一个意思:放心吧,我会好好的。

有所遗憾,想要弥补

人生中,有很多的乍然离场,让人满怀遗憾。

亲人离世这件事上,更是难以自我和解。没有打招呼,没有任何预兆的离世,久久地无法接受。

平时假装不提,总以为时间能抚平一切,但却一直是无法原谅自己的。

曾经有位朋友的母亲,自从父亲去世后,被她们兄妹几个接到各自定居的城市轮流照看。

孩子是好心,但母亲不习惯城市生活,挨了几个月说什么都要回老家。

因为母亲身体一向不错,体检也甚少有大毛病,劝不住母亲工作在身又无法陪同的情况下,无奈送老人回老家独居了。

好在视频电话都方便,每天都会问候,看看母亲的情况。

突然的一天,电话无人接通。断断续续打都没人接,朋友托老家熟人去家里看,才发现母亲跌倒在卫生间,昏迷不醒。

兄妹几人急匆匆从外地赶回去,在医院守了几天,最终母亲也没有醒过来,离世了。

自此,朋友夜夜难眠,只要闭眼脑海里全是母亲独自在家跌倒,身旁没有任何人能救她的场景。

内心的愧疚,越陷越深。难眠,更不会有梦。

在心理医生以及药物的帮助下,朋友才在大半年后慢慢平静下来。

终于入眠的那一夜,朋友见到了母亲,母亲像小时候一样抚着她的头,说着“没事了,没事了”,而那一晚,泪沾湿了枕头。

有时候,当亲人真的不在了,我们电话打不通了,我们说话没人听了,我们回家看不到了,才真的懂得了“抱憾终身”这四个字。

梦见逝去的亲人,是因为你心里需要她们。

人到不了的地方,梦可以,所有这其实是件顶好的事情,你觉得呢?

兹心批注:

亲人虽然走了,但我们心中还有无尽的怀念,还有未了的牵挂。应该感谢世上还有“”梦”这种方式,让亲情之间跨越生死,还可以相见。

*注:配图来自摄图网

*作者:白小姐,职场女性,写有温度,有力量的文字,与你分享有意思有意义的生活,伴你成长,陪你坚强。新书《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正在当当网独家预售中。公众号:白兰花Michelia(ID:nvrendds)。

邓萃雯:出生时没得选,但我不想一辈子没得选丨人物

如果说,香港回归25年间,港剧是内地观众探知香港文化的窗口,香港演员便是窗边的讲述者。戏中,他们以角色动情演绎香港变迁,向内地娓娓道来香港故事;生活中,他们也亲身感受着国家的日新月异,用心怀抱内地。

沧海浮沉随浪,戏中尽揽;今朝韶华共赏,此情依旧。香港回归25周年之际,新京报独家策划专访14位香港演员,他们中有些人如今依然坚守在电视业一线,有些人则过上了低调平凡的生活。但他们都是香港回归的重要幕前见证者。通过他们的动人讲述,我们试图重温香港电视剧最珍贵的黄金年代,唤起两地血脉相通的情感共鸣。

新京报文娱×新京报动新闻联合出品

香港回归25周年的节点上,邓萃雯回望过往,感慨万千。这些年,“回归感受”这个话题,她只要一谈就很难打得住,且抑制不住心中的喜悦。她很难用三言两语准确地说出究竟是什么感受,但内心总有说不完道不尽的感激。相比起过去几十年在内地与香港之间来往奔波,现在的她已经成了一名“漂”满一年的“北漂”。

以前,她从没想过自己会在内地定居,“我在香港出生、成长、受教育、工作,关于内地的一切以往只是看到的和听到的,现在能有机会亲身体会,能见证这里这么快速繁荣的发展,融入这里的生活,我感觉自己特别幸运。”她笑着说,不只是香港回归了,她也彻底回归了,成了北京的一分子。

一年前,邓萃雯把家搬到了北京。 新京报记者 郭延冰 摄

邓萃雯从来不是一个安于现状的人,作为港剧黄金时代的参与者、亲历者,没人比她更清楚,曾经的她是怎样熬过来的,失去过什么,又获得过什么。

与表演结缘

爱幻想,表演是逃避现实的窗口

每个演员都有自己的行事风格和个性。了解邓萃雯的人都知道,她享受于生活的平淡,在内地定居的这些日子,给她的生活增添了很多乐趣。她会向记者“炫耀”最近又学了哪些短视频的拍摄方法,如何成为一名电商购物平台使用者。她记得小时候跟爷爷到内地旅游,“我和爷爷去码头坐过河船,能看见鱼在河里跳来跳去的;还有香港没有的温泉,我一进浴池就要泡到全身泛红才舍得离开;爷爷还带我去看了样板戏《白毛女》《红色娘子军》《智取威虎山》;我小时候最爱看的功夫电影是李连杰的《少林寺》……”如今,她在内地生活,仿佛和自己的童年接了轨。

少女时期的邓萃雯。 图片来自其微博

邓萃雯是个感性的人。表演与她的缘分开始于孩童之时,大概是不满意自己身处的环境,表演成了她逃避现实的窗口。她从小跟着爷爷奶奶生活,爸妈常年在外工作,很少有亲密的亲子时间:“我小时候就是个小大人,一般小孩看卡通片、玩过家家,这些都与我无关。别人玩做饭的游戏,我是真的在做饭,还要照顾爷爷奶奶,陪他们看电视剧。”这也成了她当年最大的爱好。她喜欢幻想,幻想自己跳进剧中故事里。“想来想去,大概当演员是最快可以改变命运的办法”。

在她的自我认知里,论相貌,自己属于五官端正,到不了绝世美女的程度;论表演,可以演,但不至于能演多好,毕竟自己的底气是“容易投入,但全凭想象”。中学毕业后,她遇上了TVB艺员培训班招收演员,不仅能念书还给工资,“考啊,这有什么压力”,“从小我读女校,也没化过妆,报考时需要提供一张化了妆的照片,我和同学就乱画一通。可能就真的是运气好,通过了。”她确实是幸运的,出演的第一部作品就当了女主角,搭档万梓良主演港剧《薛仁贵征东》,“可能当时太稚嫩了,根本不知道什么叫压力。你给了我角色,我就尽力去演,还觉得自己做得很好,多年后回看才发现非常一般(笑)。”

邓萃雯出道的第一部作品,就是搭档万梓良(左)出演港剧《薛仁贵征东》的女主角柳金花。

人生那一课

巅峰期选择离开,不想一辈子没得选

和其他TVB演员相比,邓萃雯没经历过长时间的龙套生涯。做演员的第一年就荣获了TVB十大艺人(一同被授予荣誉的还有汪明荃、周润发等)。名声、荣誉来得太快,她会觉得自己的心态有些飘飘然,甚至会自问“我有什么过人之处”。但好在,邓萃雯向来客观,不专注于表象,“荣誉、名气,都是外在的,和我没什么关系。公司会不会捧你才是重点。”1985年,翁美玲意外去世,TVB急需女演员接替她出演古装剧。因为邓萃雯长相古典,自然成了拍同类题材的不二人选。

“演古装戏确实辛苦,妆化得久,也卸得久。那会儿,监制会鼓励我说‘古装多美啊,而且不是人人都能演,就你最适合’,我就默默鼓励自己‘那就好好演吧’,所以辛苦也甘愿。”上世纪80年代,港剧鼎盛、经典频出。她平均每天最多只有三到四个小时的睡觉时间,累到连头饰都不想拆,“我每天都把古装造型带回家,慢慢练就了一身好技术:路再颠簸,再怎么困、再怎么睡,头发都不会乱。”十多年前,来内地拍电视剧《新还珠格格》时,化妆组对她和刘雪华赞不绝口,“别人经常到了现场头发就乱了,但我俩的造型可以保持一整天。当时我就在心里偷笑,这是过去锻炼出来的啊!”

入行到现在,很多事邓萃雯都习惯自己做,大到开车跑通告,小到演戏前准备行头,她也养成了“有事不麻烦别人,尽量自己解决”的习惯。演员需要有无限的耐力和适应力,一年有三百多天都在片场生活,“那时我什么都不懂,有角色、有机会,来了就演,你给我什么我都尽力去做。观众也不太会批评你的表演,但我总认为自己还能演得更好,于是就靠积累来纠正表演。比如这个戏没做好的地方下个戏改改,但这种进步的方法有点儿缓慢,一定要剧播了才能看到自己的表现。”

在1986年播出的港剧《倚天屠龙记》中,邓萃雯饰演周芷若一角,与梁朝伟(饰张无忌)搭档。

港剧《决战皇城》中,邓萃雯饰演完颜冷月。

彼时,《倚天屠龙记》《决战皇城》等港剧的热播让她成了收视的保障,也成了观众心中的最美古装女演员。但她却对未来充满了疑惑:“我有点儿空了,不断从身上拿东西出来,就什么都没有了。我一直活在电视城里,不停地拍戏,一直这样演下去就没什么可以再拿得出来的了。”她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暂时离开娱乐圈,到国外进修。邓萃雯觉得那是自己人生中重要的一课。一出道即做女主角,她是个居安思危的人,希望找到进步的空间:“如果别人不捧我了怎么办?如果一辈子都是被安排,那我的人生也太不靠谱了。出生的时候我就没得选,我不想一辈子没得选。”

最享受的时光

丢掉浮躁,找回自己、找回初心

至今,你问邓萃雯,会不会因为当年事业巅峰期选择留学的决定而后悔,她说,那是她最“划得来”的时光。她不想被忙碌推着走,甚至连推去哪里都不知道,“入行后,我每天都看着通告单开工,不想被淘汰,就必须往前走。这中间,我不知道自己喜欢与否,或是想不想要,逐渐迷失。”她想了想,“我真的需要沉淀下来,去找回初心。”国外潜修的那几年,邓萃雯彻底卸下娱乐圈里的浮躁,生活变得简单而纯粹。在找到了“我是一个怎样的人,到底想去哪里,喜欢怎样的生活”的答案时,她如释重负,也有了继续前进的勇气。回国后,她整个人都变得简单了,也更坚定了自己想继续做演员的信念,“那时,表演不只是在‘工作’。”后来,她在女性群像剧《我和春天有个约会》中饰演楚楚动人的姚小蝶,这大概是邓萃雯入行以来最辛苦的角色,她要从16岁演到40岁。但姚小蝶自小在温室里长大,和邓萃雯的童年经历不符,她就尽力去找自己身上与角色的相似之处。随后,她又主演了106集的港剧《再见艳阳天》,同TVB版《天龙八部》等剧一起引进内地。

在经典港剧《我和春天有个约会》中,邓萃雯饰演女主角姚小蝶。

此时的她,真正感知到了成名带来的红利。“那大概是我入行这十多年来最幸福的时候,我买了房子,打算退休后就享清福。”不料,首次投资遇上亚洲金融风暴,加上亲情、感情上的失意,邓萃雯一度觉得没了希望,此时的她突然发现,真正能帮助她渡过难关的只有自己。为了生计,邓萃雯只身到广东演出,唱、跳、演、抽奖……自己一个人包办。她还做过电台主持、配音、DJ、司仪等,忽然发现自己多了很多生存能力,也决定换一种生活方式。她以不到一半的价格卖掉一天都没住过的房子后,反而释然了、轻松了:“我发现,原来有些东西想强拽在手中不一定安稳,不如调整心态乐观前行。”

接戏宁缺毋滥

演好每个角色,过好自己想要的生活

“危机感”追着邓萃雯跑了几十年:怕失控、怕受伤……但经过挫折,她将这一切视为命运的安排。接到《金枝欲孽》中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如妃一角时,尽管她不喜欢“勾心斗角”,但也要尽力揣摩,将角色那种“皇宫里没有爱却想得到爱”的无奈演绎得淋漓尽致。该剧播出后,成为港剧历史上无可替代的经典,她所到之处都有人说上一句“如妃娘娘吉祥”。那之后,她成了同类题材作品的宠儿。可她偏不顺从,拒绝了很多雷同的剧本,而是选择了挑战自己,出演《巾帼枭雄》系列里的四奶奶康宝琦和郑九妹,让她成了TVB万千星辉颁奖典礼上首个连庄“最佳女主角”。回想那段动辄引得千万观众追剧的岁月,邓萃雯的脸上看不出一丝骄傲,她说自己“还没做到最好,希望往后可以更好”。

对于未来,邓萃雯希望一年有一半时间在工作,剩下的就去过好自己的生活。 新京报记者 郭延冰 摄

比起作品中的表演,她更注重的是作品给观众带去的力量:“演员有给别人带来力量的义务,观众喜欢你,你的一举一动、你塑造的角色都会影响到他们。疫情发生的时候,我在社交平台和粉丝们互动,发现大家因为环境感到焦虑、不开心,但就像《巾帼枭雄之义海豪情》中有句台词说的,‘天到最黑黑黑……的时候,就是天要亮的时候’。他们说,这些话可以给正处于低谷中的人以鼓励,那一刻我明白了自己做演员的意义。”

这些年,邓萃雯逐渐把事业重心转移到内地,“未来的日子,我希望自己一年有一半时间在工作,其他时间就好好生活,细心感受。”她说内地的变化太快了,很多时候自己都追不上,但新奇的人和事给了她无限灵感。表演上,她也会一直坚持“宁缺毋滥”,剧本要过硬,角色要有吸引力。不过,这两年发生的事也给她带来一些改变:“吴孟达、廖启智的离世给了我很大触动。观众会觉得是他们的戏陪伴了自己的成长,他们用表演给观众的生命增添了快乐和启发。这让我认识到,不管角色大小,只要演好,观众都会感知到你的重要。”“未来,我希望像达叔、智叔一样演些让自己觉得有创作空间的角色,也能过好自己想过的生活。”

同题问答

新京报:作为香港演员,你心中的港剧是什么样的?

邓萃雯:雅俗共赏,正能量,励志且贴近生活,尤其港剧中的女性角色,呈现了真实的香港女性面貌:独立、拼搏,有自己的想法。

新京报:在你看来,哪个角色最能代表港人精神?

邓萃雯:在我演过的角色中,港剧《女人不易做》中的海翘,就是典型的职场女性——靠自己,头脑灵活,对准机会以能力先行,有打不死的斗志。虽然工作竞争激烈,但仍有互助互勉的“狮子山下精神”。

港剧《女人不易做》中,邓萃雯饰演海翘一角(右)。(左为谢天华)

新京报;香港回归25周年,你个人在生活上和事业上最明显的变化是什么?

邓萃雯:事业上多了在内地发展的机会和可能性,工作性质也比以前有了更多选择,竞争当然也比香港大,所以必须要不断学习来提升自己。至于生活方面,这两年我定居北京,做一个接地气的北上同胞,需要适应气候和地域变化,真正地感受内地生活,了解中国文化和现状,现在这种近距离的体验会使我看得更清晰更实在。我也没想到香港回归二十多年后,会是我的人生再出发。

新京报:你觉得在内地生活(或往来于香港与内地之间),最深刻的体会是?

邓萃雯:在内地生活太便捷了,我记得几年前在剧组请大家喝东西,还会给助手现金,现在都不用现金了,我才发现自己太落伍了(笑)。现在在内地出差,我几乎身上都不带现金,也不需要自己开车,直接网约车舒服又方便;以前我不习惯在网上买衣服购物,现在随时都在网购。回到香港,很多东西又要从头习惯,到实体店购物,拿现金消费……

新京报:学说普通话的过程中,有没有印象最深刻的词?

邓萃雯:普通话我学得不算快,主要是身边跟我常交流的人普通话也不够标准(笑),而他们也适应了我满口流利的港普(大笑)。但有个词似乎永远都念不准,就是“媳妇儿”,这个词我学过很多次,但说的时候总是说不出来。其实不时时刻刻说普通话,是很难纠正已经习惯的发音方法和能力的。

新京报:来内地发展后,掌握了哪项新技能?

邓萃雯:没有,都还在学。现在有太多东西需要我学习和接受,内地的发展和变化到了一种“我刚明白就过时了又出新东西”的速度;我唯一的技能是不停吸收各方海量式的精华,从中筛选出自己想要的。

新京报:作为很多人的“回忆杀”,最想和当年的剧迷说什么?

邓萃雯:感谢他们仍然把我和我的作品记在心中,这真是莫大的荣幸与感动。我会努力保持最好的状态,尽量让观众看到我的时候,觉得他们还是当年的自己,这样观众就能留住美好的回忆和那时的初心。

新京报:用一句话形容你现在的生活状态?

邓萃雯:悠然自得。

>>>延伸丨邓萃雯聊经典角色

《金枝欲孽》演得很“爽”,但并不开心

新京报记者 周慧晓婉

首席编辑 吴冬妮

校对 赵琳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