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排盘 > 六爻排盘

王氏祖先起源哪里(梅州王氏祖先起源哪里)

时间:2023-10-03 04:57:01 作者:若即若离 来源:网友整理

本文目录一览:

王姓简史,王氏族人共八大先祖、六大祖地、四大支派

王氏始祖和图腾

我姓王,挺自豪的。三横一竖的那个王,这也没得选。

三横代表天、地、人,一竖从上到下,贯通了天、地、人。

这就是天、地、人都要归“王”管的不二哲学。牛不牛?

王姓人口众多,据有关资料记载,宋、元、明三代都为全国第一大姓,截至2019年,“王”姓人口已超1亿,又是妥妥的全国第一大姓氏,同时也是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江苏、安徽、山东、河南、海南、陕西、甘肃、新疆16个省(区、市)第一大姓。牛不牛?

《中国人名大辞典》收入了王姓历代名人2360名,占总名人数的5.19%,排在名人姓氏的第一位;王姓的著名文学家占中国历代文学家总数的6.86%,排在第一位;王姓的著名医学家占中国历代医学家总数的5.37%,排在第一位;王姓的著名美术家占中国历代美术家总数的5.89%,排在第一位。牛不牛?

王姓源于何姓?

还是《通志 氏族略》中说得简洁:“王氏,天子之裔也,所出不一。有姬姓之王、有妫姓之王、有子姓之王、有虏姓之王。”

王之释义

先谈妫姓之王。

虞舜的后裔被周王朝封在了陈国,姓妫,后以国为氏,即陈氏。后来陈国公子陈完逃亡到齐国,改为田氏。陈完的后代在齐国夺取了,成为了齐王。秦灭齐后,齐王后裔田义为避仇家,改姓王氏。

再谈子姓之王。

商朝的国王姓子,比如纣王叫子受,纣王的叔叔比干叫子干。比干多次犯颜强谏,被侄子纣王杀了,他的子孙因为比干原是王子,就以王为氏。

再来谈虏姓之王。

即少数民族汉化改姓王氏,如其来源大多是在唐、宋、元、明、清时期中央政府推行的羁糜政策及改土归流运动中改为汉姓王氏者。

此外还有一些在王朝易代时改为王姓避祸的前王族。

而来源于姬姓的王姓最多,公认的始祖则是姬晋。

姬晋,即王子晋或王子乔

姬姓是周王朝的国姓,比如周文王叫姬昌,周武王叫姬发,而姬姓王氏多是文王和武王的后代。

周武王姬发是周王朝第1任天子,第26任天子名叫姬泄心,也就是周灵王。

周灵王在历史上没什么大作为,但却有一个比他还出名的儿子,那就是太子姬晋。

他温良博学,不慕富贵,天性聪明,喜欢吹笙,吹奏出的乐曲如同凤凰欢鸣一般,但后来却因病英年早逝了。

因为姬晋字子乔,后世就称他为王子乔,而他的儿子姬宗敬也改名王宗敬,并避居于太原。

自此,姬晋成为了王姓始祖。

自王宗敬下传到十五世为秦国大将王翦,王翦和儿子王贲、孙子王离,三代都为秦国大将,是秦灭六国、统一天下的功勋之臣。

在巨鹿之战中,王离被项羽和诸侯联军击破,两个月后被俘,结局不明。

战神之王翦

但王离的两个儿子王元、王威则逃亡齐地。

王元逃亡山东琅琊、王威逃亡山西太原,最终形成了琅琊王氏和太原王氏。

琅琊王氏真正奠基之祖是王元的四世孙西汉人王吉,琅琊王氏名人有王祥、王粲、王戎、王衍、王导、王敦、王羲之、王献之等,其中王祥被称为“孝圣”,是二十四孝之一“卧冰求鲤”的主人翁,也是王羲之的叔太爷爷,王祥的弟弟王览则是王羲之亲太爷爷,也是王导的亲爷爷。

太原王氏都把王宗敬奉为奠基之祖,因为他在东周时期就避居于太原,这可称为广义的太原王氏。

故此,太原堂常被称为王氏总堂号。

但太原王氏可分为两支,即祁县王氏和晋阳王氏。

祁县王氏的奠基先祖是东汉末年的王允,他是王威的14代孙。

晋阳王氏的奠基之祖则是东汉末年的王柔、王泽兄弟俩,他们是王威的15代孙。

晋宋易代时,太原王氏遭宋武帝刘裕灭族,仅有王坦之的5代孙——14岁的王慧龙逃脱至北魏,终使晋阳王氏复兴,到了王慧龙的孙子王琼时候,太原王氏成了北魏时的四姓望族,在唐朝时,又被评为七姓十家。

以上两支可称为狭义的太原王氏。

太原王氏名人有王允、王述、王坦之、王慧龙、王勃、王维、王瀚、王昌龄、王之涣、王安石、王守仁、王夫之等。

东晋王导等琅琊王氏

如今,全国王姓人氏大都是源自于四大分支:太原王氏,琅琊王氏,三槐王氏,开闽王氏。

其中开闽王氏之祖是入闽三王,即广武王—王潮、武肃王—王审邽、忠懿王—王审知。

开闽王氏属于琅琊王氏流脉,来自河南光州固始县。

据福建《忠懿王氏族谱》,公元885年王潮、审邽、审知三兄弟率领中原子弟入闽,其中王审知在909年建立了五代十国中的闽国,成为了闽国开国国君,被世人尊称为“开闽第一”。明朝永乐年间,这支王姓,开始进入台湾地区,改称“闽台王氏”,更有漂洋过海,扬帆南洋。

王审知三兄弟和王导、王羲之一样,也是王览的后代。

不过,王导的父亲是王览的长子王裁,王羲之的爷爷是王览的四子王正,而王审知的九世祖也是王正。

但王羲之的父亲是王正的次子王旷,而王审知的八世祖则是王正的长子王廙。

开闽三王

三槐王氏则兴起于唐末五代,始祖是王佑,发祥地是大名府莘县,即今莘县莘城镇群贤堡村。

如今,三槐王氏占了王氏人口40%左右,是广义上的太原王氏最大的分支,而其还是直属琅琊王氏流脉。

因为据《太原王氏》书中的世表记载:褒公(王褒,王导8代孙)西入咸阳,传四世至綝公(王琳即王方庆,为琅邪王氏王导的11代孙),綝有十子,第三子曒公为潞州刺史,曒公八传至言公,为唐滑州黎阳令,言公生彻,为后唐进士,官至左拾遗,彻公生佑(即王佑,王导21代孙),是为三槐王氏始祖。

而又据《宋代老谱》记载:三槐王氏的始祖王佑(亦作王祜)是王羲之第20代孙。

两者记载虽有些许矛盾,但都可归于一点,即三槐王氏出于琅琊。

王佑在宋太宗时任开封知府、兵部侍郎。

宋朝的时候,开封知府是宰相职位的主要候选人。范仲淹、欧阳修、包拯都是当了开封知府以后,登上了宰相之位。王祐当了开封知府,却跟宰相之位失之交臂。王祐种下三棵槐树,说道:“我的子孙肯定会有位列三公之人!”

后来,王祐的二儿子王旦果然当了大宋宰相,宋仁宗题其碑首为“全德元老” ,宋理宗时位列昭勋阁二十四功臣之一。

于是,王祐的子孙以“三槐堂”为堂号,枝繁叶茂,繁衍生息出几千万人,子孙遍布海内外,成为王氏家族中赫赫有名的一支。

古时有“天下王氏出太原”一说,而今却是“天下王,三槐堂”,可见三槐王氏之盛。

山东莘县三槐堂老照片

综述一下,王氏有八大祖、六大祖地、四大支派。

八大祖即开宗始祖姬晋,衍派始祖王翦,琅琊始祖王元,太原始祖王威,开闽始祖王潮、王审邽、王审知,三槐始祖王祐。

六大祖地即洛阳、频阳、琅琊、太原、光州、莘城(与八大祖对应)。

四大支派即上文所述的太原王氏、琅琊王氏、三槐王氏和开闽王氏。

在洪武三至十年间,曾有一次官方大移民,在山西洪洞一带集中迁往齐、鲁皖北、淮北达数十万之众,“问我祖先何处来,山西洪洞大槐树;祖先故居叫什么,大槐树下老鹳窝。”这句话数百年来流传至今,其中迁移王姓大都称是“三槐王”,可称为东支三槐王氏。

而我出生于苏北,属三槐王氏,即三槐堂,但来自山东还是山西,不甚清楚。

但在小时候爷爷曾和我说过,他的爷爷曾和他说起,我们的先祖是在明末清初从山东三棵树那里迁居而来。

此处山东大概率是山东莘县,三棵树,也许就是王祐所种下的三棵槐树了。

当然,大概率只是大概率,也许只是也许,因为我手中没有家谱。

当然,天下王姓是一家,同宗同源同血脉,从大概率上来说,应当没有错。

PPT自制简图

一张地契中的“诚信纳税”家训

中国徽州税文化博物馆展厅,保存着一张清顺治八年徽州歙县二十九都三图胡德继的卖地契,上面记载着“崇祯起至顺治八年过税共十八年,银未有入,后存算”。意思是说,明末清初胡德继转让土地的税收因官府无人治理而无处缴纳,但他仍主动将税款记录在册,方便以后新的知府到任后将全部税款一一缴清。

胡德继为什么有这么强烈的纳税意识?带着这个问题,笔者走访了有关史志专家,查阅了《徽州名人家风家训》《徽州经典家风家训》《绩溪家训》等有关资料,发现在素称“东南邹鲁”“程朱阙里”的徽州地区,传统家族的家规家训不仅数量巨大,而且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其中,徽州名门望族都不约而同将“国课早完、早纳钱粮”列为本族重要家训之—,以警示族人不忘族规,不忘祖训,昭示后人,共同遵守。

可以看出,明清时期徽州宗族社会将诚信纳税列入宗族子孙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和道德准则。不诚信纳税不仅要受到官府的惩戒,还要受到宗族的惩戒。笔者认为,徽州“诚信纳税”家训显示出鲜明的宗族观、理学观、家国观、义利观、法治观。

徽州家训具有浓厚的“宗族观”

古代徽州是一个宗法社会,非常注重宗族亲谊。明清时期,徽州社会的宗族亲谊,在排解民间纠纷中发挥了官府无法发挥的调处、裁断作用。这一点在税收征管中也有所体现。

如《道光十五年十月与黼黻两房合同议墨抄底》中记载,清道光十五年,休宁县发生了吴氏家族两个支系之间的纳税纠纷,由于两个支系在地产转移中存在异议,而没能将地产及时转让。宗族出于“只期无漏税无遣粮,彼此皆可相安”的目的,出面调解成功平息了宗族内部的赋税纠纷,将矛盾化解于萌芽状态。徽州宗族有“分柱管年”“分柱纳粟”的习惯,同一宗族各房派人每年轮流主持本宗族的收益管理和办税事务,当钱粮办纳出现困难时宗族往往通过文约形式出面调处化解矛盾。

徽州家训承载着厚重的“理学观”

徽州“早纳国课”的家训承载着新安理学的思想,受徽州程朱理学影响编纂的《朱柏庐治家格言》中,秉承“国课早完,虽囊槖无余,自得其乐”理念,同时反哺徽州也成为徽州族人做人经商的座右铭。这一纳税思想对“以儒经商”的徽商乃至整个徽州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

徽州税文化博物馆收藏的一幅“早完一岁赋,多读几年书”书法,就是告诫族人,只有遵守国家税法,内心才能安稳。诚信纳税成为徽州宗族社会文明一大进步。笔者认为,在农耕文明社会里,徽商能得以发展壮大,徽州文化能得以繁荣兴盛,与开明的思想指引是密不可分的。

徽州家训秉持徽州人特有的“家国观”

徽州家规家训很多条文都颇具国识、国家观念、开放精神。受程朱理学的熏染,徽州人把完纳“皇粮国税”看作是天经地义的臣民本分。古徽州各宗族所订立的族规、家训都有关于“完国课”的训诫。

徽州歙县方氏族谱在《家训·谨国税》中写道:“凡事要及时,而钱粮尤不可缓”。徽州婺源武口王氏家族告诫其子孙,早完国税是“公尔忘私,国尔忘家”之忠的表现。这些祖训对宗族成员的教育、管理,与家庭发达、宗族兴盛、社会稳定,有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徽州家训坚守徽商始终如一的“义利观”

诚信是成功之道。徽州家训强调以诚待人,以信接物,这种文化观念对徽商的崛起、发展壮大起到巨大作用。因此,在应科报捐方面,徽商积极承担着纳税义务。

太平天国起义后,清政府对茶商征税是战前的数倍,对盐课税是战前的5倍,许多徽商濒临破产,但即使在如此环境下,他们仍努力做到诚信纳税,不愿因为偷税等行为而损害自己的人品和名声。大量流传下来的明清税收票据,要求遵法纳税的族规,无不昭示着这种优良美德。

中国徽州税文化博物馆展厅讲述徽商税文化的展板上,有几个故事可以作为佐证。明代歙县程德鲁在淮扬做盐生意,他在经营中按国家法规办事,积极缴纳国税,“必轨于正经”。当时也有同业的盐商违法偷税,赚黑心钱,而程德鲁却不为之动心,坚决做廉贾。后来这些人先后事发被逮,倾家荡产,只有程德鲁安然无恙,生意也更加兴隆。还有一个休宁的徽商在扬州和人合伙做生意,一年下来利润可观,但后来他却出人意外地与合伙人中止了合作,旁人不解,探其缘由,他说他发现这个老板喜欢偷逃税,短斤少两,做生意奸猾不厚道,与这样的老板合伙,即使赚钱再多,良心也难安,感觉不是一路之人。明代歙县南丰的吴一新,在浙江做盐生意,他就主张:“宁奉法而折阅,不饰智以求赢”,宁可规矩守法而少赚点钱,也不能违法取巧只求利润,他按章纳税诚实为商,得到了广泛赞誉。

徽州家训深深烙印着早期的“法治观”

明代范涞编修的《休宁林塘范氏宗谱》中记载着“赋役之征,国家法度所系。拖欠钱粮,躲避差徭,便是不良的百姓。不欠官钱,何等自在,亦良民职分所当尽责。”族规家训融入朴素法治思想,希望建立读律例、戒争讼、求安定的社会秩序,告诫族人要奉公守法,让族人少犯过失。

又如休宁《茗洲吴氏家典》的家规中写道:“朝适国课,小民输纳,分所当然。凡众户己户,每年正供杂项,当预为筹画,及时上官,毋作顽民,致取追呼。亦不得故意拖延,希冀朝适蠲免意外之恩。”要求族人按时输纳国课,不做顽民,以免官府追讨,并告诫族人不得心存官府蠲免赋税之类的侥幸心理。

徽州族人将纳税教育融入族规族训中,在明清时期其他地区是很鲜见的。从许多徽州赋役文书能保存于世来看,徽州社会普遍认可遵从纳税,成了一种文化现象,可以说诚信纳税融入家训属于徽州地域特有的文化资源。保护、开发和利用这些文化资源,在全社会倡导和培育“依法诚信纳税”意识尤为重要,在纳税宣传教育上我们可以从徽州“诚信纳税”家训中得到许多启示。

徽州税文化遗存的大量保存,使我们得以从区域史的视角来探究传统社会基层民众在赋税征管过程中所形成的对税收的认识和理解,深入挖掘传统税文化丰富内涵。当然,对待传统文化要有所扬弃,对徽州传统税文化中有价值部分,要发扬光大,对其糟粕部分则予摒弃。以古鉴今,古为今用,并结合当代中国社会的客观实际融合提升,形成一种符合时代精神的新的税收文化,使其形成一种文化影响力,在税收征管过程中发挥作用。

(作者单位:国家税务总局黄山市税务局)

作者:洪雷

来源: 中国税务报

江都王家楼王氏族谱与《扬州十日记》(扬州江都仙女镇)

南明弘光元年,清顺治二年(1645)四月,清军多铎南下攻打扬州,南明弘光朝兵部尚书史可法督师扬州军民进行了殊死抵抗。农历四月二十五城陷,清军在城内进行了血腥。当时的幸存者王秀楚记下了城破后十天中的亲见亲闻,名曰《扬州十日记》。

《扬州十日记》是一本记史著作。全书八千余字,揭露了清军杀人如麻、流血有声的。随着清军入主汉地,扬州屠城的记载而被刻意掩盖,《扬州十日记》也就一直被列为“全毁书目”。辛亥革命前夕,有心的留日学生从日本将此书翻印,带回中国,“希望使忘却的旧恨,助革命成功”(鲁迅先生语)。直到这时,《扬州日记》才为世人所知。

由于书中记载存有矛盾之处,死亡人数亦有夸大的成份,所以,对于此书的真伪及是否真有王秀楚其人,古今学者一直存有质疑与争论。(头条号:江都史话 原创作品 转载请注明出处)

后来,江都仙女庙王家楼村的王氏族谱《王氏家乘》面世,依据其所录之内容,终于使世间这场争论有了一个较为明晰的答案,并有助于对《扬州十日记》与王秀楚其人研究的深入。

距仙女庙东南三里多路,有一个叫王家楼村的地方,紧靠现在的江都水利枢纽工程。它是一个由王姓家族聚族而居的大村落,其中分为东、南、西、北、中五个自然村庄。因村庄东边有一座在当时少有的二层楼房而远近闻名,故名“王家楼”。

大前庄处于王家楼中心,是这支王姓家族的发祥地。庄中有十座建于清乾隆中期的坐北朝南的建筑,均是前后三进六厢、自成院落的大瓦房。这十座建筑青砖灰瓦一字排开,东西长约200米左右,南北计跨50—60米,可谓气势雄伟,气派不凡。

王家楼村的王氏乃太原王羲之嫡系后裔的金坛塔山一系,其始姐为太原王氏第八十世孙王和。王家楼村的王氏族谱《王氏家乘》现存三种不同年代修撰的版本,计11卷12册。其中嘉庆年间的存一卷一册;咸丰年间的存4卷5册;年间的存6卷6册。从嘉庆、咸丰年间族谱可知,《王氏家乘》始创于康熙二十八年(1689),继修于乾隆二十四年(1759)与嘉庆十二年(1807),续修于咸丰十一年(1861),复修于七年(1918)。乾隆年间的谱序为杨绍印撰,《王氏大成家谱序》为“赐进士探花及第……年家眷门生徐乾学”于康熙庚午(1690)岁菊月(八月)作。(头条号:江都史话 原创作品 转载请注明出处)

从王氏族谱中得知:塔山王氏元末时因“社会动荡,山冠纵横,民不聊生,塔山故址遭其焚掠,无有宁止”,所以除少数人坚守塔山外,余者遂分徙四方。其中,太原王氏八十二世孙王秀楚的祖先王处位一支便徙至扬州北关下。

据王氏族谱(咸丰本二卷与本二卷)记载:王家楼王氏始祖王和之父王肇庆,乃太原王氏七十九世孙,会试归途,经扬州,游平山堂,巧遇早先迁扬州的同族兄弟、太原王氏八十二世孙王秀楚的祖先,在其诚心邀约下,也迁来扬州,并在扬州娶杨氏生王和。而后王和又于十六世纪晚期从扬州迁往仙女庙东南之地繁衍,并逐渐形成了聚族而居的王家楼村。

史可法绝命书

王秀楚与王家楼王氏虽同宗,但不同支。而王家楼村在《王氏家乘》中仍有《秀楚公事略》的《附志》。《事略》写道:“桂林公迁扬时,与秀楚公之祖同家于城,至和公始东徙。秀楚公者,和公之族孙也。崇祯乙酉夏四月十四日清兵南下逼扬州,未几,城陷。明阁督史公殉节,清兵屠城十日,秀楚公一门数十口,昆弟、妻子、妾媵及其他朞功亲属死亡殆尽,只公孤孑一身,可谓再世矣。著有《扬州十日记》一书,流传于世。书中实录皆亲历也。时往来城乡间,与我宝栋诸公闲话沧桑。殁后,我栋公命子孙春秋佳节,为之设祭展墓,例于我本支祖先焉。”

由此可知:王和之父王肇庆迁来扬州后,与王秀楚先辈“同家于城”,王和后徙仙女庙。在更迭、扬州屠城后,王秀楚一家只剩下他孤身一人。此后,王秀楚与仙女庙王和后人王宝栋等人一直保持联系,长相住来,共话沧桑。王秀楚死后,王宝栋念其无后,便将王秀楚视为本门先辈,命子孙循例祭扫。同时,在王家楼的《王氏家乘》中以《附志》列入,以示不忘前辈之恩德。

史公祠

由此可知,王秀楚是实有其人,《扬州十日记》乃王秀楚所作,且为“亲历”、“实录”。

关于《扬州十日记》,最早将其译成英文介绍给世界的,是一位江都人,名叫毛如升。

毛如升(1911—1940)原名毛如杰,江都邵伯人。他在邵伯读完小学后,考入扬州中学,初中毕业后辍学在家。他勤奋好学,自修两年后,考入南京中央大学外文系,后在中美文化交流中心供职。南京大惨案发生后,他激愤于日寇的,联想到明清之间发生在家乡的那一场民族悲剧,为激励国人的御侮之志,便把《扬州十日记》译成英文,先后在《天下》、《西风》等杂志上发表。书中有美国密西根大学贝德博士写的序,对其评价甚高,称为“近年来中英互译之作中占一重要地位。” 朱毓麒(海流 漉淇)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