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配对 > 生肖配对

陈泽明

时间:2023-10-07 16:46:07 作者:相见陌路 来源:用户分享

本文目录一览:

新婚9天与妻分离,潜伏台湾42年后归来发现:子孙满堂发妻仍等他

1988年12月8日,一位年过古稀,衣着干净的老人步履蹒跚地来到广东丰顺县的一个村落,他凭借脑中依稀的记忆找到了一户人家。当他迈步走进屋子时,里面的人愣住了,大家都用奇怪的眼神上下打量着这个年迈的老人。

此时,一位老妇人走了出来,当她和老人四目相对时,眼中突然滚动着泪水,“你是汉光吗?”

“对的,是我!是我!”老人同样激动得热泪盈眶。

当老妇人说出“汉光”这个名字时,老人快步向前,与这名妇女紧紧拥抱在了一起。

他们的家人并不知道这一次拥抱距离他们上次分别已经整整相隔了42年。

这位老人究竟是谁?他为何会与亲人分别42年之久?

老人的身份在不久后受到了中央的重视,不仅给他恢复了党籍,还让他享受了离休待遇。

这名老人名叫谢汉光,1917年9月出生在这个山村里,当时国内到处宣扬反对帝国侵略、破除封建迷信的思想,谢汉光正是在这种爱国思想的氛围中茁壮成长起来的。

年少时的谢汉光是一名进步青年,他看到很多贫苦的农民深受战争和封建思想的荼毒,发愤图强,要学有所成。

功夫不负有心人,1940年谢汉光考入了广西大学,主修农业和森林学,成为农业系的一员,当时的广西大学才刚刚成立十几年,虽然是一所新学校,但却人才济济,很多中国著名的大学教授都在那里任教,陈望道、竺可桢、李四光等学者都曾是谢汉光的老师。

大学四年生活,不仅提高了谢汉光的专业技能,他还认识了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比如梅县三角地(今属梅江区)人梁铮卿、揭阳榕城人陈仲豪、普宁人张伯哲等人,他们不会想到,在毕业后的数年间,大家竟一同投身到了抗战事业之中,成为生死与共的兄弟。

陈仲豪

毕业之后,谢汉光被分配到了黔贵铁路旁的柳州农场,由于心思细腻,做事认真很快,谢汉光很快被提拔为主任。

当时日本侵略者在我国无恶不作,百姓生活贫困,农场提供的物资无法满足吃饱饭的要求,工资也不高,这让谢汉光对日本人充满了仇恨。

一天半夜,农场里突然来了几个人,其中一人受了重伤,不远处是正在追赶的日本士兵。凭着敏锐的观察,谢汉光猜测这几人很可能是被日军追捕的抗日积极分子,于是他立刻把他们藏在了农场之中,并通过镇定地表现骗过了前来问询的日本士兵。

这成为谢汉光走上抗日道路的第一步,从那时起,谢汉光就冒着生命危险不停地收留爱国人士,慷慨解囊,为爱国人士和抗日分子提供物资支持,后来逐渐转变为帮助开展地下工作。

在抗战时期,谢汉光先后多次临危受命,帮助党传递重要的情报,柳州农场俨然已经成为中国一个重要的地下联络点。

当时,谢汉光多次向组织提出想上前线的申请书,可党组织认为谢汉光的农场作用更大,而且比较安全,它的价值比冲锋陷阵更加重要,因此建议谢汉光不要放弃这一重要阵地。

得知组织的安排,谢汉光果断放弃了原来的想法,更加用心地经营起自己的农场,给抗日作战提供了更多的帮助。

在平时的工作中,谢汉光对党有了全新的认识,对爱国有了不同的体验,也对八路军产生了不同的情感,他知道自己人生注定要走上这条道路。

1944年,日本发动了豫湘桂战役,此时大势已去的日本把这次战争当成最后的挣扎。可令人失望的是,却被日本的绝地反击打得节节败退,一路退到了西南腹地,谢汉光所在的广西地区全部沦陷。

广西人民不得不走上逃亡之路,谢汉光和流离失所的民众一路颠簸,受尽了苦难,他此时明白只有中国才能救助中国于危难之时。

1945年,谢汉光回到了老家,开始了家乡的重建工作,此时他与香港华南分局取得了联系。

同时在亲戚的介绍之下,他认识了西县五经富镇一名叫苏惠的女学生,两人很快坠入爱河,并选择了一个良辰吉日举行了婚礼。

婚后不久,华南分局负责人给谢汉光派遣了一项重要的工作:要他前去台湾从事情报工作。

剧照

当时由于两党关系紧张,国内情报方面处在被动状态,很不利于相关工作的开展,因此要派遣人员前往台湾获得更多情报。

此前谢汉光履历干净,没有参加过任何被记录的活动,但却有丰富的地下工作经验,因此是此次行动的最佳人选。

面对新婚的妻子和组织的委派,谢汉光没有犹豫果断接受了任务,可此时他才刚刚结婚9天,从内心来说,谢汉光不舍得离开妻子,可面对国家的召唤,他还是选择了放弃。

根据组织保密的原则,谢汉光不能告诉妻子自己的身份和工作,他对妻子说“我工作上有一些变动,需要去台湾一段时间,你可能联系不上我,不要为我担心,一定要照顾好你自己,也不要等我,遇到更合适的人就嫁了吧”。

苏惠

听到这话,苏惠泪如雨下,她知道丈夫已经下定决心,这一别可能就是永生,沉默了良久之后,苏惠默默地擦干了脸上的泪水,端详着心爱人,似乎要把爱人的模样永远刻在心中。

谢汉光充满了对妻子的愧疚,当他走出家门时,一步三回头,忍不住还是喊了一声“等我,一定要等我回来”。

谢汉光并不知道,因为这句话,妻子竟然等待了他整整42年。

谢汉光更不知道,此时的妻子已经怀有身孕,在他离开后,妻子毅然决然要将孩子生下来,她一定要把这个革命的火种保留下来。

谢汉光到达台湾之后,被安排在台湾省林业试验所莲花分所工作,后来老师另谋他职,推荐他当上了所长。

利用这层身份,谢汉光根据组织要求安排很多人拿到了“合理的身份”,校友梁铮卿先后在台中农林总场、台湾省农林处畜疫血清制造所任技术员;张伯哲安排在林业试验所担任科长。陈仲豪、徐懋德等人被安排在基隆中学任教。

当谢汉光在台湾见到了往日的大学同窗,千言万语涌上心头,如今他们成为了患难与共的同志,为革命事业需要共同努力。

基隆中学的校长钟浩东也是一位地下党员,他和陈仲豪一起利用职务之便向学生传播先进的思想,聚集起很多年轻的力量。

谢汉光多次完成潜伏任务,将信息提供给组织,于1947年初在张伯哲的介绍下谢汉光正式入党。

当时,他们大量的印发关于大陆消息的文章,刊登在《光明报》上,无数的青年看到大陆快速的发展,受到了强烈的振奋。随着光明报影响力逐渐增大,台湾当局也注意到了这篇报纸。

1949年的一天,《光明报》刊登了一篇名为《做好准备迎接台湾解放》的文章,在台湾引起了巨大的轰动。

看到这篇文章后勃然大怒,要求立刻查处本报的来源,并且对印刷者追究责任。

在不断追踪下,钟浩东不幸被捕,可是誓死不从的他在的残酷折磨下,依然顽强地不愿吐露一个字,特务们由于无法从他口中得到一个字的有用情报,最终将他残忍杀害。

此时陈仲豪生死攸关,组织决定让陈仲豪立刻离开台湾返回大陆,可此时当局已经开始严格的管控,出入人员审核十分严格,为了让陈仲豪能早日逃离险境,谢汉光和张伯哲想了很多的方法,后来为陈仲豪伪造了一个新的身份,名叫“林辰康”,通过乔装打扮,他们终于帮助陈仲豪坐上了飞机,离开了台湾。

蔡孝乾

陈仲豪虽然离开了,但的搜查工作却越发猖獗,他们逮捕了高雄市工委秘书,秘书供出台湾工委副书记陈泽明,陈泽明又将台湾工委书记蔡孝乾供了出来,蔡孝乾立刻被捕。

关键时刻考验的是党性,可蔡孝乾没有挨过去,他叛变了。由于蔡孝乾手中掌握着重要的潜伏地点和人员名单,因此他的叛变给党组织造成了严重的后果,400多名战友惨遭杀害,1800多名相关人士遭到牵连,组织遭到严重破坏,很多重要的据点被一网打尽。

然而,更多革命同志选择了宁死不屈,面对敌人的严刑拷打,他们坚决不肯吐露一个字,最终被残酷杀害。

当时谢汉光想找张伯哲商量对策,可当他来到张伯哲住处时,得知张伯哲已经被捕并杀害,悲痛之下的谢汉光只能尽快躲藏起来,而这是当时情报人员的常态。

张伯哲

为了躲避的追踪,谢汉光来到了一个偏远的村落高山村,当时村长看着谢汉光非常地可怜,决定收留他。

此后谢汉光利用自己的农业知识,帮助村民开始了科学种植,极大改善了当地的生活状态,谢汉光受到村民们的敬仰,谢汉光低调不张扬,很多村民都很喜欢他。

可是谢汉光知道自己的身份对于整个村子来说是一颗定时炸弹,他不想让村子遭受无辜的牵连,于是没过多久就准备离开村子。

高山村村长猜测谢汉光一定是位人士,身份特殊,可他绝不是坏人,于是村长劝说谢汉光留下来,当时正好有一名与谢汉光年龄相仿的青年叶依奎失踪,村长说“你可以用他的身份继续生活下去”。

谢汉光十分感激,于是谢汉光从此成为了“叶依奎”,自此之后一直定居在高山村。

让谢汉光没有想到的是他这一待就生活了整整38年,自己的头发从黑发变成了青丝。

期间有热心的村民很喜欢谢汉光,给他说媒,给他介绍当地的女子成亲,可是谢汉光始终思念着自己家乡的发妻,一口回绝。

谢汉光盼望着有朝一日台湾解放,自己能回到祖国的怀抱。每当夜深人静时,他总在高处远远地眺望祖国,回想自己和妻子那段时间不长的幸福岁月。

在大陆这边,谢光汉的妻子也遭遇着同样的情况,她不仅要照顾着孩子,还要挣钱养家,面对村里介绍的对象,她始终不肯点头,自己默默扛起了家中的一切。

1987年,转机终于出现,经过与台湾方面的不断沟通,海峡两岸打破了长达几十年的隔绝状态,台湾当局允许民众可以返回大陆探亲,这一消息对于谢汉光来说无疑是人生中最大的欢喜。

谢汉光从抽屉里拿出了叶依奎的身份证,向当地政府提交了返乡的申请,一年之后,经过层层的审批,谢汉光获得了批准。

这一天,他终于实现了自己一生的夙愿,踏上了返回祖国的飞机。

当他再次站到祖国的大地上,他已经年过70岁,怀着忐忑的心情,他回到了自己的家乡,回到了那片养育他的土地。

令他没有想到的是此时已经白发苍苍的妻子仍然在等待着他的归来。

这一重逢让两位老人哭成了泪人,谢汉光得知他有三个孙子,高兴之中又为妻子多年辛苦的操持而感动,如果当年自己不说那句“等我”,妻子会不会生活得更加幸福。

不管怎样,谢汉光有了家人,能看到妻儿健康地生活,此生已经无憾。

由于谢汉光是台胞身份,按照规定政府每个月可以给他发放120元的补贴。可是由于当年台湾对于潜伏组织的破坏,很多并肩作战的同事都已牺牲,谢光汉的党员身份无法得到证实。

谢汉光很想再次投入组织的怀抱。

他来到了丰顺县派出所,拿出了自己台胞证,请求民警帮助恢复自己的身份,一开始民警以为老人神志不清,想要联系他的子女,可谢汉光的解释却让民警们大吃一惊,于是开始层层上报。

当中央得知谢汉光老人的身份后,立刻派出了调查组了解情况。经过多方查证,当年被谢汉光救回祖国的陈仲豪依然健在。

陈仲豪

当陈仲豪得知谢汉光依然活着时,他万分激动,一定要第一时间见到老战友。

不久后,陈仲豪见到了谢汉光,两人喜极而泣,久久拥抱在了一起。

陈仲豪立刻给组织写了一份材料,将谢汉光的经历汇报给了党组织,同时,找到了当年和自己同在台湾工作过的徐懋德(此时依然健在),让他在台湾搜集更多的证明资料,将这些资料一并交给了组织部。

最终,组织上落实清楚了谢汉光的革命者身份。

1994年,丰顺县委组织部给了谢汉光一份文件,上面记载着

“中央组织部决定按一般干部(科员)办理离休,月标准工资按科员六级123元,科员九级164元,基础工资90元,工龄津贴45元,共计426元,办理离休后,离休费按有关规定执行”。

当谢汉光拿到这份文件时,他当场泪流不止。组织恢复了他的党籍,还给予他优待,这是他做梦都不敢想的事情,如今竟一一成真,这是对谢汉光42年潜伏工作的肯定。

此后谢汉光和家人住在了一起,他把台湾的房产进行了变卖,在老家花了3.1万盖了一栋两层小楼,在此安度晚年。

1996年,谢汉光在家中安详地走完一生,享年79岁。

如今的幸福生活正是由千千万万个像谢汉光这样的无名英雄用自己的生命和鲜血换来的,他们隐姓埋名远离家乡,经历着生死考验,这份精神值得永远铭记,这种精神值得代代传承。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