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吉日 > 入宅吉日

袁氏(袁氏云饺加盟好做吗)

时间:2023-10-05 01:30:09 作者:陈情匿旧酒 来源:用户分享

本文目录一览:

浅谈四世三公的袁氏家族的前生今世,为何袁氏的号召力如此之大

袁氏家族一直是东汉中后期一个声名显赫的家族,在历史上叫做汝南袁氏,所谓“四世三公”也就是四代人代代有人担任三公之位。袁氏家族的四代人担任三公究竟有多么厉害呢?这就要谈到东汉的三公制度。

东汉的三公制度和袁氏四代担任三公的影响

三公指的分别是太尉,司徒,司空。其中太尉主要是管理天下的军事考察和军事升迁,在年尾的时候向皇帝报告情况实行赏罚。而且在郊祀的时候,执掌亚献,太尉有专门的太尉府,里面的官员是太尉自行征辟的,也就是自己选用自己的官员。司徒是执掌管理民众的,也就是民事这一块,同理司徒也有自己的司徒府,里面的官员也是司徒自行征辟,而司空主要管理的是土木工程这一块,也要司空府,官员是自己征辟。三公在汉代是万石级别的高官,三公只是级别在太傅之下,是当时皇帝之下的第一人,同时也是朝廷的宰相,从理论上讲国家的政事是需要三公讨论,商议,决定,最后把相应的解决方案给予皇帝裁决。但是诸位也知道中国的皇帝喜欢搞,从汉武帝设计中朝制度之后,汉朝中枢的权利逐渐被尚书台所掌握,明清时期的尚书这一官职也是从这里来的,尚书是少府的属官﹐最初是在皇帝身边任事的小臣。与尚冠﹑尚衣﹑尚食﹑尚浴﹑尚席合称六尚。只是后来内朝的权势扩大这才导致尚书变成了显赫的官职,在东汉时期实际上三公没有实际权力,权利在尚书台,三公除非挂一个录尚书事的称呼,才可以干预国家大事。

前面谈到过三公可以自行征辟自己的官员,此外三公还有一个重要的权利那就是举茂才,这是汉代一种举荐人才的方式,叫做察举制,因为汉代还没有后来的科举制,主要挖掘人才的方式是靠长官考察人才。三公可以举茂才各一人,举廉吏各二人。茂才也就是秀才,但是东汉的茂才要比明清时期的秀才值钱的多,一般举茂才的人多半都会担任高官,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除了三公能够举荐茂才之后,在地方上的体现是一个州只能够举荐一个茂才,而州下面的郡举得是孝廉。此外据赖华明先生的统计汉代举荐茂才是二十六人,担任县令者十八人,其余都是两千石以上的高官,比如太傅,郡守,光禄大夫等等。而这些受到三公举荐的人可以说是三公的“故吏”,而三公的公府中还有大量的三公征辟的官员这些人也是三公的“故吏”。

三公还有两个大优势,第一个就是汉代的任子制,这个制度是贵族制度的残存,也就是所谓世卿世禄,换句话说就是龙生龙,凤生凤之流,三公的家族子弟可以直接担任郎官,然后外发当官,当然到了东汉后期三公子弟都可以混到两千石,身世高的比如袁氏家族,杨氏家族都是代代担任三公。另一个就是经学传家,汉代是儒家社会,也就是十分注重儒学,其中儒学的经典更是重中之重,东汉的三公基本上都是儒生,而且是经学世家出生,袁氏家族的经学是《孟氏易》,也就是儒家六经《易》的一种解说,再比如弘农杨氏的家传经学是欧阳氏《尚书》,《尚书》也是儒家六经之一。一旦成为经学世家,会有很多想要建功立业的人去跟随你学习儒家经典以求进入东汉的官场。

在这些优势的条件下,三公如果是同一个家族累世担任的话,会产生大量的故吏,同时经学传家也会有大量的门生。汉代的风气,故吏对待举主仿佛君主,门生对待老师仿佛父母。这种二元君主制是汉代的主流思想。所以袁氏的门生故吏都把袁氏当做君主,以至于汝南袁氏的袁术在东汉大乱的时候生出了称帝的野心,袁术自称仲家天子,何为仲家,也就是第二家的意思,汝南袁氏号称东汉天子刘氏之下第二个大家族,所以叫做仲家,这就是袁术自称仲家的原因所在。

汝南袁氏发展成为四世三公的历程

袁氏的发展要追溯到袁安,袁安的家族是在汝南郡汝阳县,但是历史上此前袁氏家族的人从来没有听说过。是袁安的祖父袁良习读《孟氏易》,由此在西汉汉平帝时被举荐为明经,担任过太子舍人,但是这已经是西汉的末年,此后天下大乱,汉光武帝重整河山,袁良最后担任成武县令。

但是袁家的奠基人却是袁安,袁安此人早年被汝阳县的功曹,当时去豫州刺史处办事,豫州从事让袁安送一封信给县令,袁安就说了如果是公事有邮驿传递,如果是私事,这就不是功曹可以处理的。豫州从事一时之间居然有点怕这个公事公办的功曹,只好作罢,袁安由此名声显赫。后来袁安到达东汉首都洛阳居住,当时的洛阳大雪,雪停了之后洛阳令巡查洛阳的街道,家家都在扫雪,甚至路边还有乞讨的人。洛阳令路过袁安家门口时,大学还在,左右的人都说袁安被冻死了,但是洛阳令下令铲雪,最后在房屋里的床上找到了袁安。在救醒袁安后,洛阳令问袁安为什么不求救他人,袁安说:“大家都没好日子过,大雪天我怎么好去打扰人家?”洛阳令佩服他的贤德,举他为孝廉。汉明帝永平十二年(70年),楚王刘英谋反案爆发当时让楚郡处理,三公举荐袁安担任楚郡太守处理这个案件,袁安在审理案件的时候把一些没有明显证据的,以及误判的人全部释放,由此让汉明帝十分看重袁安,最后袁安担任河南尹,河南尹管辖司隶校尉部,也就是东汉首都洛阳和洛阳的周边地区,权力很大,袁安在担任河南尹十年十年间河南的政纪整饬的很好。此后袁安历任九卿之一的太仆,最后担任三公之一的司空,司徒。汉章帝之后,外戚窦氏崛起,袁安作为三公,又是士人的名望所在,袁安领导士人开始和外戚窦氏作斗争,但是还是斗不过外戚,但是这份行动让年幼的汉和帝刘肇十分感谢,于是袁氏家族由此发展壮大。

袁安留下了两个支系的汝南袁氏家族的人:

第一支是他的儿子袁京所在在的支系,这一支系产生的袁术,袁绍我们十分熟悉。这一支世代研习《孟氏易》,袁京担任蜀郡太守,袁京的儿子袁彭声名显赫,是当时士人很推崇的人,担任过广汉太守、南阳太守,他的后代多以节气著称。他的弟弟袁汤在汉桓帝时担任三公之一的司空,累迁司徒、太尉。袁汤的年长的儿子袁平,袁成早卒,而小一点的儿子袁逢,袁隗都是历任三公。我们熟悉的袁绍是袁逢的庶子,后来过继给袁成当儿子,继承袁成这一支系。袁逢的另一个儿子就是袁术。而袁逢的长子就是袁基,袁基和袁隗最后在袁绍,袁术起兵后被董卓杀死。

而另外一支则是儿子袁敞所在的支系,这一支系在袁安去世后有点光大,但是后期不行。袁敞在袁去世后担任司空,但是因为反对邓氏外戚而被打击,袁敞因为张俊案被迫自杀,此后虽然也担任二千石的高官,但是没有袁京这一支有名。

袁氏家族的崛起是袁安奠定的,这一家族从东汉初年汉明帝时代以经学世家出生,靠着袁安的良吏的能力逐渐壮大,第一代袁安担任三公,第二代袁敞担任三公,第三代袁汤担任三公,第四代袁逢,袁隗都是三公,直到汉末天下大乱。这种累世三公在汉朝的制度下为袁氏家族培养了大量的门生和故吏,这些人最后在天下大乱的时候为袁术和袁绍培养了足够高的威望和政治号召力,但是袁氏家族也随着东汉的灭亡而灭亡,不得不说是历史的玩笑。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