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星座 > 水瓶座

曹天钦(曹天钦与谢希德简介)

时间:2023-10-03 21:47:58 作者:孤僻成性 来源:网友投稿

本文目录一览:

谢希德之子曹惟正:“妈妈用她的一生做到了”

3月18日,谢希德先生百岁诞辰即将来临之际,由解放日报·上观新闻与复旦大学联合推出《挚爱·至德——谢希德百年诞辰纪念展》在解放日报社揭幕。数百件珍贵实物展品,记录着这位著名物理学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的人生。

“许多东西,我也是第一次见,”展览现场,谢希德先生之子曹惟正感谢着为展览奔忙的各方,他在长廊中慢慢走,慢慢看,更多回忆涌上心头:“68年前,1953年3月19日,妈妈从国外留学回到上海的第一个生日,爸爸将德文版的《理论力学》作为生日礼物送给刚到复旦任教的妈妈。爸爸在书的扉页上写道:‘德:做一个模范的人民教师’,这是爸爸对妈妈的期望,也是人民对妈妈的期望,妈妈用她的一生做到了。”

展览现场,曹惟正为参观者讲述着关于母亲的珍贵点滴。 海沙尔摄

一张75年前的成绩单

谢先生一生成就卓著,她是新中国半导体物理学科和表面物理学科奠基人,被誉为“半导体之母”;她在20世纪80年代担任复旦大学校长期间,带领师生员工致力学校发展和建设、取得突出成果,深受复旦师生爱戴;她还曾先后担任上海市科协主席、上海市政协主席等领导职务,在科学、教育、中外交流、妇女工作等领域都有重要贡献。

此次展品中,最令曹惟正印象深刻的两件,一是她在厦门大学求学时期的成绩单,基础物理、理论物理、热力学、光学等科目,均为90分以上。另一件,是1949年夏天她题为《关于碳氢化合物吸收光谱中氢键信息的分析》的硕士论文,在史密斯学院获评“优异”。

一同看展的参观者看到这里,情不自禁脱口而出:“谢先生一直是学霸啊!”曹惟正赶紧摆手说,“这可不能让今天一起来的舅舅听见,老人家老派,对新词汇不熟悉,不喜欢这个词,有一次听到有人这么说,直接反驳‘她从来不霸道。’”

“这次,我得以有机会系统整理妈妈的遗物,得以有机会向妈妈的同事、学生深入了解妈妈的往事,使我对妈妈有了更深、更全面的了解。”,他说,在整理的文稿中,一张明信片大小的“上海外文书店订书通知单”让幼年的回忆再次泛上心头。“妈妈和爸爸几乎每个周日都要去外文书店二楼内部门市部购买影印的外国期刊书籍,先在预订目录上查找需要的书目,影印本到了以后,外文书店就会将通知单寄到家中。有时我们是全家一同去,他们负责买书,我负责背回家。有时他们忙,取书的任务就交给了我。过了一段时间,书店里的人都认识了我……”,曹惟正说,爸爸妈妈隔着书桌相对而坐,埋头看书的情景,永远地铭记在心里。

一本打满勾的小册子

此次展品中,也有曹惟正提供的。那是一本比巴掌还小的笔记本,漫长岁月斑驳了黑色封面封底,泛黄了书页,展开看,一行行字迹后,一个个勾。

承载着特殊归国记忆的小册子。海沙尔摄

“整理时,我也不知道是什么,翻开仔细看,是当年爸爸妈妈回国前整理行李事务的清单,完成一项,打一个勾。”他说。这本小册子背后,是1952年,在海外求学有成的谢希德与曹天钦夫妇突破重重阻碍,辗转多地,终于回国。

1999年9月,《解放日报》推出“我和祖国”国庆征文,谢希德写作《五星红旗唤我回国》投稿:“这5年的留学经历,我觉得自己像一只大雁:在寒风萧瑟万木凋零的严冬,不得不离开家园;如今春回大地,我要振翅飞回祖国故园,去耕耘、去奋斗。”当时的报纸版面,同样在展墙上无声诉说。

曹惟正也忘不了,1942年10月,刚读大学的母亲手写自荐介绍的最后一句:“国家在巨变中,人类的历史正在重写,中国的前途有待于这辈青年的努力。”

“我四个月大的时候,妈妈就去北京工作,但是妈妈的教育没有松懈过,”曹惟正说,“她教我组装半导体收音机,从单管机到四管、八管的晶体管收音机,至今我还珍藏着她当年亲笔画的示意图。”后来,他考取了复旦大学物理系,母亲要求十分严格。他从来没有因为是谢希德的儿子而在复旦搞特殊化,周末回家时,都是骑自行车来回,即使有事要找妈妈帮着从家里捎东西,也都是用校门口的付费公用电话联系。

一只用到现在的炒菜锅

展览现场,花白头发的张强基、蔡颂仪夫妇,既是谢先生的学生,后来也成为她的同事。曹惟正赴美读书时,当时准备回国的这对夫妇把自家的炒菜锅留给了恩师的儿子。“谢谢你们今天能来,也要谢谢,那只炒菜锅子我用到现在,”曹惟正握着两位老人的手说。

他记得,儿时母亲工作忙,在复旦大学担任校长期间,校长办公室很少用,主要在物理系的办公室工作。下班后,也十分欢迎同事来家里谈工作。“这次展览,有些年纪大的母亲的故人后辈,我不敢告诉,怕他们路途劳顿,”曹惟正说。

曹惟正与从各地赶来的母亲的故人后辈合影留念。海沙尔摄

在他心中,母亲是一生都不愿麻烦别人的人。他在美国工作,母亲在病榻边的最后一段时间里,始终说着希望他回去,不要耽误工作。2000年,母亲走的那一年,他回了上海三次:1月份一次,2月份一次,3月份,送别了母亲。

“我的父母亲,都签署了遗体捐赠协议,他们是同一天签署的,”他说,爸爸妈妈相互扶持,相濡以沫四十余年。1952年他俩结婚,携手回国;1956年5月,同一天加入中国;1980年11月,同时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来源:作者:彭德倩

新中国首位大学女校长,她的故事看哭无数人…

2021年3月19日

是新中国第一位大学女校长

谢希德先生诞辰一百周年

她是我国半导体物理学科

和表面物理学科的开创者和奠基人

被称为中国半导体“破冰者”

她如同一位斗士

于满身病痛中在教育、科研领域

奋斗了数十载

更为我国培养了第一批半导体人才

当年,她像一只大雁振翅飞回祖国

1950年,抗美援朝战争爆发

美国政府宣布,攻读理工科的中国学生

一律不许返回中国内地

1951秋,在麻省理工学院

获物理学博士学位的谢希德

回国心意坚定

未婚夫曹天钦同时在英取得博士学位

她筹划以赴英完婚的理由脱身

1952年5月,二人在英国团聚

乘“广州号”客轮到香港,再经深圳

坐火车到上海

直到晚年,回忆当年回国

谢希德记忆清晰:

“一到深圳,感觉就到了家

轻松了许多,这趟回国路走得不容易

车站里奏着《五星红旗迎风飘扬》

不由得欢快、激昂起来”

“我觉得自己像一只大雁:

在寒风萧瑟万木凋零的严冬

不得不离开家园

如今春回大地

我要振翅飞回祖国故园

去耕耘,去奋斗”

1947年,谢希德摄于上海沪江大学

她是中国半导体研究等

众多学科领域的开拓者

在复旦大学物理学系

初回国的谢希德教授

几门课程在国内都没有相应教材

她亲自编写讲义

每隔一两周发给学生

课程教完,一本本兼具

系统性、理论性、实用性的教材就诞生了

1956年

中国第一个半导体专门化培训班

在北京大学成立

北大黄昆任主任,复旦谢希德任副主任

一穷二白的基础上

这个班两年间培养了

我国第一批200多位半导体专业人才

成为我国半导体人才主要发源地

黄、谢二人合著的《半导体物理》

也成为我国该学科奠基之作

1978年,谢希德在复旦大学作表面物理学术报告

1977年

基于对国际研究动态的高度关注

谢希德在全国自然科学规划会上

郑重提出发展表面物理的倡议

随后,复旦大学迅速建立八个研究室

55岁的谢希德作为学科带头人

每天忙于筹建新专业、组建新团队

工作节奏非常紧张

从固体物理到表面物理

从天然材料到人工材料

从二维凝聚态到低维凝聚态

终其一生

谢希德都在扮演学科开拓者角色

物理学教授叶令回忆说:

“谢先生稳重平和,极有条理

但又是急性子

一旦想做一件事,绝不拖拉

两种性格在她身上完美统一”

谢希德和学生们在校园里边走边聊

她是严师也是慈母

常牺牲午休为学生写推荐信

1956年

谢希德开始招收研究生

几十年里培养出数十位

博士、硕士

1983年,谢希德出任复旦大学校长

仍然坚持教学育人

谢先生是出了名的严格

1982年,侯晓远作为研究生

修读谢希德开设的“群论”

期末考试“遭遇”高难度试卷

从上午考到下午

最快交卷的也考了六七个小时

最晚交卷的甚至拖过了晚饭饭点

侯晓远博士论文完成后

反复修改且多位老师审阅批改

才提交给导师谢希德

没想到又经历了两轮修改

谢希德把错别字、外文人名

拼写错误、大小写差错都一一圈了出来

当时都手写,自认字不够好看的侯晓远

最后专门请朋友誊写了才提交

谢希德在评语中逐一指出抄写错误

批注“越抄越错”

这四个字,他终身难忘

但谢希德又有如慈母

叶令曾在她推荐下到美国西北大学访学

收到家信,说谢先生上门探望

“她对我父亲说

你闺女不能侍奉

你有什么难处,尽管跟我说”

为学生打印推荐信

为鼓励学生出国交流

谢希德常牺牲午休写推荐信

信都是详细了解学生特点后亲自撰写

从不请人代劳,在学生中誉为典范

担任校长的几年里

她平均三天就要写一封推荐信

每年送走一百多位学生

“她用自己的国际影响力

开拓青年师生出国深造之路

成就了不知多少人

复旦师生尊称她‘谢先生’

谢校长的唯一要求

就是报效祖国,要带着知识回来”

先生远去,留下永不褪色的精神力量

谢希德17岁时患股关节结核

休学四年,留下终身腿疾

1966年再患乳腺癌

之后30多年

癌细胞几度向胸腔、淋巴结转移

经历一次次手术、化疗

1998年,谢希德在第四次患癌手术

住进医院,仍从医院请假出差

癌症住院期间

她唯一的要求是要部电话

接通便携电脑

腿不能弯曲

她只能站立工作

每天接发很多电子邮件

处理大量事务

直到发生急性心衰和呼吸衰竭

抢救之后,再也无法站起

“知足常乐,我能活到60岁就非常满足

超过60岁的每分每秒

我都会用来为教育科研

为人民、为社会工作”

谢希德说

谢希德和丈夫曹天钦在家里,隔着书桌,各自埋头看书。儿子曹惟正说,这是家里最常见的情景,“永远铭记在我心里”

云山苍苍,江水泱泱

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让我们再一次记住这个名字

再一次向这位了不起的

共和国科学家致敬!

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作者:姜泓冰 殷梦昊,图片:复旦大学

本期编辑:李娜、赵雅娇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