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起名 > 公司起名

算卦测字(算卦测字是根据什么测)

时间:2023-10-15 09:59:35 作者:气宇轩昂 来源:网友上传

本文目录一览:

测字占卜经典卦例:同一时辰、同一类事,测同一个字,结果却不同

本文摘选于《易坛奇人--瞎子王传奇》

本文摘选于《易坛奇人--瞎子王传奇》,字数较多!

茶馆跨入一汉子,年近而立,身穿一套玄色长袖湘云纱衣裤,腰间扎着一根两寸宽的铜扣水牛皮腰带。他那一副黝黑而发光的脸堂上,配着一对又大又圆的眼珠,一只又大又红的酒糟鼻子,落腮胡子茬密密麻麻,显然刚刚刮过,留下几处血痕,煞是怕人。此人姓胡名亮,专门做些一本万利的买卖,大凡黄鱼汛季,他便在娘娘庙海岸口,强行包揽渔民的鱼货,再转手倒卖给那些肩挑小贩,从中渔利。

今天早晨,他刚刚做完二条船上的鱼货生意回到镇上,进茶馆泡一壶茶息息气。

且说另一人‘陈焕章’进了茶馆,并不急着找卦师测字决疑,而是环顾四周,向那些熟悉的朋友拱手致意,寒暄几句,然后才走向紧挨卦师测字处的一张桌旁捡一个空位落了座,向茶博士点了一壶雨前茶。

尚未及品得一口茶,胡亮就已经进得茶馆。见陈焕章所坐的靠窗一桌还有一座空着,便径直走来,与陈焕章略一点首,一屁股坐下,大声呼唤道:“小二,泡一壶龙井上来!”

卦师耳闻八方,陈、胡进店落座又在紧邻,更是听得分明。他本是朱镇长的东床,也曾与胡亮有过一段亲缘。

“陈先生、胡亮兄,你们两位是忙人,今天也来喝茶啦。”卦师放下手里的茶盅,向两位微笑着招呼道。

胡亮闻言,鼻腔里哼了一声,心道:小瞎子,谁是你的‘兄’了?

陈焕章却连忙侧转身,向着卦师拱手笑道:“大师,近来生意兴隆呀?”

“托陈先生的福,尚能糊口。”卦师道,“陈先生最近在做什么生意?”

陈焕章一听,正中下怀,当即起身走了过去,正言道:大师,我今天正为请教你而来。

“取笑了,请教两字如何敢当呢。”卦师知道生意来了,心中一喜,不知陈先生要占卦还是测字?

“测个字吧。”

“请。”卦师闻言,遂将盛放测字块的小木盒往前一推。

陈焕章伸手盒内,摸出一个字块,看了看,交与卦师。

卦师用大拇指面稍稍一摩,笑道:“是一个‘子’字,不知先生询问何事?”

陈焕章说道:“黄鱼汛刚至,然本地货多价廉,力虽省而利不足,我想弄一船货去上海试试运气,未知行

得否?其利如何?”

正在此时,只听得窗外大街上传来一阵米贩子“卖米了”的吆喝声。卦师闻言,当即笑道:“恭喜陈先生,此行大吉,必获厚利。”

“何以见得?”陈焕章见卦师不假思索,脱口便大吉,不免存疑。

“先生适才摸得‘子’字。子者,鼠也。巧值米贩经过,子鼠遇米粮,真是千载难遇之大吉大利,先生不必迟疑,放心去做,必获厚利。”

陈焕章恍然大悟,连忙摸出一枚二角银毫,递给卦师,并谢道:“我这就去雇船进货,果能获得厚利,必将重谢少爷。”

“陈先生客气了,能获取厚利,乃是先生的福气。”卦师收进银毫,哈哈一笑。

就在此时,旁桌发出一声高喊:“卦师,你的字果然测得准么?”人们循声一看,原来是胡亮。只见他一边说,一边站起了身子,走向卦师。

“胡兄,你可听说‘智者千虑必有一失’这句话吗?愚弟本非智者,不过是藉此小摊糊口而已,哪能每一个字都能测准?”卦师说到这里,话锋一顿,“不过,适才陈先生这个字,我是测准了的。”

“既然如此,你也给我测个字。”

“胡兄作成小弟生意,十分感谢。请吧。”卦师拍了拍测字木盒,微笑道。

卦师的涵养功夫甚好,并不因为胡亮故意寻衅而动怒。

胡亮欺卦师是瞎子,便觑定盒中那一块刚才陈焕章所拈的“子”字,一伸手捡了起来,冷笑着递给卦师。

“哦,也是‘子’字。”卦师一摸字面,便笑了起来,“胡兄可也是要去上海贩鱼?”

“正是。你看此行如何……讨厌,去!”原来,不知什么时候,一只黑猫嗅到了鱼腥味,窜至茶馆,绕着刚从渔船上倒腾回来的胡亮

那两条粗腿转悠。那黑猫骤然被胡亮举脚踢中,“喵喵”叫个不停。

“胡兄,不必测了。”卦师闻得猫叫声,便微笑道。

“此话怎讲?”胡亮问道。

“子鼠虽与陈先生相同,然而他遇到的是米,你遇到的却是猫。”卦师分析道,“老鼠遇见猫,非灾即祸,所以,我劝胡兄还是不要去做这趟生意的好。”

“同一时辰拈的字,又拈得同一个字,问的同一类事,去的又是同一个地方,怎会两样结果?你这不是信口胡扯么?”胡亮闻说,不禁愠怒道。

“我与你无仇无恨,何必唬你呢?”卦师并不动气,依然好言相劝,“常言道,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我的话虽不中听,却是忠言,胡兄还当慎行才是。”

“哼,我可不信你的瞎话!”胡亮无端被卦师触了一个霉头,如何再能够听进他的话?“这命金权且寄下,待三日后做生意回转,再找你算帐!若果然被你测中,我一定加倍付钱,决不赖帐!”

卦师毕竟只有十九岁,闻得胡亮说他“瞎话”两字,火气顿时直窜上来,当即冷笑道:“胡兄倘若听我一言,不去做这趟生意,这二角钱的命金我是非讨不可的。如今执意要行,这命金,我是决意不再讨了。”

“什么意思?”听话听音,胡亮自然知道他话中有话。

“胡兄三日后果能得意而归,我这块招牌不被砸烂已属万幸;倘是破财而返,我又岂能乘人之危再讨命金?”

“你……”胡亮大怒,意欲拔拳动武,猛然想起卦师自幼习武,有些功夫。虽没见过他与什么人动过手,但龚逸清老人年轻时代持艺行侠的一些故事,胡亮是经常听得老一辈人说道过的。他自忖:若动手,可没有必胜把握;更何况他也知道茶馆内这一班常客与卦师关系甚好,虽然他们都已上了年纪,但也不乏年轻时代走江湖闯码头的人物。想到这里,便强自咽下了这一口恶气。

讵料卦师却不识相,又扬声言道:“据实而测,结局当属后者,是故在下今日当着众位父老明言,日后决不向胡兄讨取命金!”

“好小子,你也未免欺人太甚!三日之后我定要来砸你的招牌!”胡亮一跺脚,转身而去。

待胡亮雇到了一条船,赶到娘娘庙海滩时,先他一步的陈焕章正在指挥着几个船工,准备从一条满载而归的渔船上,将整筐整筐的新鲜黄鱼搬运到自己刚刚雇到的那一条船上去。

“慢!”胡亮见状,大喝一声。

渔家与陈焕章一见飞速而来的木船,以及叉腰站立在船头上的胡亮那一副架势,暗暗吃惊。

待船靠近,胡亮一个虎跃,跳上渔船。“陈老板,跟你商量一下,将这一船鱼让给兄弟吧。”

“为什么?”陈焕章外柔内刚,在桃花镇上也算得是一个强人,敢于公然冒犯他的人似乎不多。见胡亮如此无礼,不禁纳闷。

“卦师这小瞎子欺人太甚,触我的霉头!我非要砸掉他的牌子不可!”胡亮遂将刚才陈焕章走后茶馆内的那一场意气之争一一告诉对方,“陈老板,无论如何,请你帮个忙,让我先进货。”

“不行!”陈焕章断然拒绝。俗话说,一招先,吃遍天。做生意赚大钱,也在一个“先”字上。利益所在,陈焕章岂肯轻易让人!

“只要陈老板肯成全,兄弟我倘能得利,情愿割让二成与你,如何?”

“不行!”陈焕章态度坚决。

胡亮没有想到,陈焕章本来就对他心存恶感,而对知书达礼的卦师素有好感,尤其今日测字时搏得彩头,更是欣喜。所以倘若不知胡、方两人争执之事,胡亮肯让利二成,他是不会拒绝的;如今既知胡亮为斗气而甘心让利,如何肯向他提供这个方便?更何况,他是深信卦师测字的,卦师既说胡亮生意不利,这二成利让之言岂非画饼!

“陈老权,你无义,就别怪我不仁!”胡亮的耐性从来都很有限。他见对方毫无退让之意,不禁怒火中烧,捋袖揎拳起来。

“阿亮,凡事抬不过一个理字。况且,我与你舅舅的关系亦非泛泛,你今天这种态度,岂非要伤两家和气?”

胡亮见陈焕章软硬不吃,只得转向渔家施加压力。渔家苦笑道:“胡老板,不是我不通融,这船鱼,陈老板已经付清了钱款,鱼便是他的了,我怎可再转卖给你?”

“你们别吵啦,又有鱼船快进港了!”正在船头观望的渔妇遥指水天连接处,高声喊道。果然,远处海面上有几只渔船正鼓着满帆飞速而来。待陈焕章将鱼货装毕,沿着桃花河向着春申江而去之时,这几只渔船亦已进得港口。胡亮只得悻悻然将自己的船靠过去,议价进货。

胡亮在指挥众人摇橹撑杆将船行至桃花镇时,又从镇上雇了四条壮汉,轮番奋力摇橹,追赶先行的陈焕章所雇的那一条船。骤然又增添四人重量,船面几可及水,但是为了赶速度,他已豁出来了。经过一天的追赶,行至江河交接的闵行,终于后来居上。

“陈老板,很抱歉哪,我可不等你啦!”胡亮站在船头,得意洋洋地向着渐渐落后的陈焕章

喊道。

“阿亮,恭喜你先发财啦!”陈焕章毕竟年近不惑,涵养功夫很深。他仍叮嘱船夫,不紧不慢地操橹稳行。满载黄鱼的小船,在这水阔浪大的浦江里航行,可得加倍谨慎。

“哎哟——”忽然一个侧浪冲来,船身猛然一晃,正自洋洋得意的胡亮禁不住一个趔趄,连忙矮下身子,一屁股坐在船板上。自从船入浦江,浪花不时溅上船面;尤其随着船夫摇橹时的摆动,船身也左倾右倒,险象环生。他的心头不免有些紧张。

夜幕降临,黄浦江面一片漆黑。远处近处大大小小的船只桅杆上挂着的盏盏渔灯,闪烁着微弱的光亮。它们只能充当一种信号,以免别人的冲撞,并无照明的功能。

金钱和意气,驱使着已经失去理智的胡亮。他不顾天黑,仍然一个劲地催促着船夫加紧摇橹,他一心要抢先一步到达目的地十六铺,与陈焕章争个高下。

且说浦西老城小东门十六铺,乃是全上海水陆货物进出口集散之地,即便不是鱼汛季节,水上亦是樯桅林立。鱼汛来,更是热闹异常。近一时期,鲜鱼断货已非一日;鱼汛虽临,却尚未见鱼船进港。因此,那些鱼行老板早已望眼欲穿,鲜鱼小贩,更是如坐针毡。

这一天,天刚蒙蒙亮,一个正坐在码头上等货的鱼贩子,突然尖声喊叫起来:“快来看哪,鱼船来口罗!”

倦缩在码头上的一大群鱼贩子,沿着那位眼尖的鱼贩子所指方向一看,只见一只不大的鱼船,正从停靠在码头一带的许多大大小小的船的间隙中穿越而来。在并不明亮的晨光中,敞开的船仓里,发出特别诱人的暗淡鳞光。

望着码头上黑鸦鸦的一片群情激动的鱼贩子,站在船头的胡亮,心头不禁一阵狂跳。“来得正是时候,这一下子稳赚了!”

鱼行老板阿昌闻讯赶来,只见二十几个鱼贩子争先恐后地跃上尚未停稳的鱼船,连忙大声喝道:“你们不可如此……”

然而已经迟了。本来已经负载过重的鱼船,如何能够再承受得起这许多人的重量!就在鱼贩们跃上船板的时候,船身向内一倾,再也不能回复平衡。船夫、鱼贩以及刚才还在沾沾自喜的胡亮,惊呼着纷纷落入水中。随着一声怪响,整个船身翻转过来,船底一下子朝了天……

这一切,只是一瞬间的事情。还没有来得及跃上船去的鱼贩子们惊呆了。人们惊呼着,纷纷伸出长竹杆,将跌落水中的拼命挣扎的人救起;水性极好的船夫,干脆跃入江中,救援落水者。折腾至日上三竿,落水者总算全部上了岸。然而,有三个人已经断了气。

其中两个是胡亮临时雇来的摇橹壮汉,一个是鱼贩子。胡亮也灌了不少水,终于被拍醒转来。当他看到江中那一条底朝天的鱼船,身旁躺着的三具死尸,又昏死过去了。

此时,四平八稳的陈焕章,与那一条四平八稳的鱼船一起,也缓缓靠上十六铺码头。码头上的鱼贩子们,汲取了早晨的教训,再也不敢胡来了。他们在鱼行老板阿昌的指挥下,小心翼翼地登上鱼船,将一筐又一筐的黄鱼拖上码头,过称计价。

陈焕章果然赚了一笔钱,净利二百多元大洋,相当于桃花镇上所开的那一座南货店的半年的利润。

在上海逗留了两日,陈焕章便打道归府了。他是一个知恩图报的人,因而在这两天里,花了几块大洋,请人按照那些时髦命相馆的招牌样式,特制了一块印有“小糊涂测字占卜处”字样的白铜招牌,小巧精致,颇有几分洋气。他还买了一朵绸缎精制的大红花,缚在招牌上。

回到桃花镇,那两位在春申江中遇难的死鬼家里,刚刚办完丧事。胡亮既赔了一船鱼鲜的老本,又承担两个死鬼的丧事,还要负责补偿两家死人的损失费,已经倾家荡产,走在街上如同偎灶猫儿一般。平时不满胡亮那种横行霸道的人们,戳他的后脊梁讥讽,说是“恶有恶报”。

欢迎关注、收藏、转发

古代算命占卜故事之六:测字

伪王蜀先主时,有道士李皓,亦唐之宗室,生于徐州,而游三蜀。

词辩敏捷,粗有文章。 因栖阳平化,为妖人扶持,上有紫气,乃聚众举事而败,妖辈星散,而皓独罹其祸。

先是李皓有书,召玉局仙杨德辉赴斋。有老道士崔无斁自言患聋,有道而托算术,往往预知吉凶。

杨德辉问曰:”将欲北行,如何?“令崔书地作字,乃书北千两割字,崔公以千插北成乖字, 曰:”去即乖觉。“

杨坐不果去,而皓斋日就擒,道士多罹其祸。杨之幸免,由崔之力也。 (出《北梦琐言》)

【译文】 伪王蜀先主时,有个道士李皓,也是唐朝皇帝的宗室,生于徐州而游于三蜀。

他口齿伶俐。能言善辩,而且略有文彩。栖阳平化为妖人扶持,上有紫气,他便聚众起兵作乱,结果失败了,妖人们纷纷逃散,而李皓却身历其祸。

事先,李皓曾经写信召集玉局仙杨德辉等人前来参加斋会。有位老道士崔无斁自称耳聋不去赴会,他是道业很深的人,凭借算术往往预 知吉凶。

杨德辉问道:”我要到北面去,吉凶如何?“他让崔无斁在地上写字,崔便写了”北“和” 千“两个分割开的字,然后把”千“字插入”北“字中间成了个”乖“字,说:”去了一定要乖觉,要见机行事。“

杨德辉果然没有去。李皓在斋会的那一天被擒,别的赶会道士也经历了这场祸事。杨德辉能够幸免于难,是由于崔无斁的帮助。

解析:易经文化传承至今,想来世界上没有任何一种文化比它更悠久。

易经文化为主体的卜筮之道也衍生出许多的分支,测字就是其中优异者。

这可能是汉字独有的。

古代算命先生凭啥用测字就能推算出人们的福祸?还说天机不可泄露

前言:古代社会生产力较低,人们在面对灾害和命运的时候感觉比较无力,如是催生出术士、方士和相士这种玄之又玄的职业。其中术士和相士经常被人称之为算命先生,不管你信不信他们说的话,最后总给人们一种很灵验的感觉,有人说他们是靠蒙,也有人说他们靠的是心理学。

其实他们还是有一些硬技能的,只不过这些技能都被他们视若珍宝,轻易不外传,一旦有人想问点什么,他们都习惯用一句天机不可泄露来回复,以增加自己的神秘性,同时防止自己吃饭的本领被人学会,为什么他们会这样?因为这些技能真的很容易就被学会,比如他们惯用的测字术。

清朝时期掌握测字术的算命先生

一、 测字术简介

1、 什么是测字术?

测字也就是解析汉字,通过将汉字进行拆解、重组等手段,再把新字的释义和人的命运相联系在一起,给人预测福祸,从本质上来讲,这是一种违背科学的迷信活动。因为测字算命在古人们看来比较神奇,所以称其为测字术。

测字术能够现世的原因离不开汉字本身的特点,汉字不像字母拼写类文字,汉字从结构上就拥有自己的一套表达机制,往往我们从一个字的结构上大约就能明白这个字的意思。汉字最初是一种象形字,根据实物的形状创造出表示实物的汉字,测字和这个类似,只不过把字和实物的关系换成了字与字的关系。

象形字的发展

汉字随着时间的发展,越来越富有规律,大多的汉字就像一台机械一样,一笔一划构成一个个部件,比如偏旁部首等,然后一个个部件再组成一台机械,比如"汪"字,左边的三点构成三点水旁,右边的三横一竖构成王,三点水旁和王再组成"汪"字,同理,一个完整结构的字可以拆分成数个部分,每个部分又可以溯本归源,拆成笔画,然后拆出来的这些笔画、部分通过组合可以形成各种新的汉字。那些熟练运用测字术的算命先生们就是弄懂了这个中奥妙之处。

“起”字拆为“走”和“己”后得出的释义

2、 测字术有哪些方法?

汉字本身在创造过程中就有很多方法,除了前面提到的根据物的形创造的象形字,还有通过文字的构造部分来领会字意的会形字,如"问"、"说"等,难以表示形的细节,而只能用一种抽象的形来表意的指意字,如"一"、"中"等。

测字术的方法虽是在汉字创造方法的基础上发展而来,但可谓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衍生出的各种方法数不生清,透过现象看本质,所有的方法最后离不开一个共同的流程,先进行拆解、重组等处理工作,然后再根据需要作出合适的解释说明,各种方法只是在流程的细节上有所不同而已。

“值”字拆解成“人”和“直”后得出的释义

如"胜"字,可以拆成"月"和"生",也可以拆成"月"、"牛"和"一",还可以拆成“月”、“丿”、“丨”和“三”等,然后拆开的部分可以加上一些新的部分组成新字,如在"生"的左边加个"牛"可以出来一个"牲"字,在"月"的右边加个"各",可以出来一个"胳"字、对"胜"字拆出的部分或者重组出的新字作解释的时候也是富有多样性,如"生" 字,可以解释为想成功得先解决目前生活上的问题,也可以组出个"姓",往家族姓氏上去作出说明,还有"月"字,可以说是需要夜晚的那种静气,也可以组出"胳"、"腿"等字,往身体健康上去作出说明等。

“超”字拆解成“走”和“召”后的释义

二、测字术的运用

1、 测字术的灵活性

测字术在发展过程中始终有一种随意性,往往算命先生们会根据自己对客户需求的判断进行各种变通。它没有条条框框,也没有任何能以常理度之的理性,就算是一个字中的一个点,或是简单的一横、一竖、一撇、一捺,都可以被说出一堆道理,有时候明明会给人一种牵强附会的感觉,但是一旦被说中后就不会觉得牵强,反而更觉得高深莫测。

“认”字拆为“言”和“人”后得出的释义

测字术能够一直被算命先生所用,并且还能够让客户们认可,貌似就像是算命先生所说的天机,其实就是他们通过灵活地拆字、组字,解释字,过程中再灵活地结合情景变化,进而让客户满意。首先,算命先生一般会对客户群进行规律总结和需求分析,其次,他们会以一种预判的方式来套取对自己的判断更为有利的信息,不断以心理暗示的方式对客户进行引导,让客户跟着自己的思路和节奏走,然后在这个过程中通过对客户的察言观色来达到最好的效果。

“真”字拆为“直”和两个“丶”后得出的释义

2、 测字术的成功案例

明朝正统年间,浙江有一位叫作胡任之的先生,从小喜欢研究易理,并拜得名师,学会了测字术,经常给人断未来之命运,并屡屡被他说中,他的善测之名广为人知。有一天,一位准备考乡试的秀才找到他,求他给自己算一下科举之路是否能够如意。胡先生让这个秀才在纸上写一个内心里所想的字,秀才思量了一会儿,拿起毛笔在空白纸上写下了一个大大的"串"字,胡先生把"串"字拆解成两个"中"字,对秀才讲这是大吉大利之兆。

乡试之后是会试,会试录取的贡士正常情况下都会成为进士,所以他还说秀才不光能够考中举人,还能够考中进士,届时必定得偿所愿。秀才一听他这话,顿感开心。巧的是这整个过程都被另外一个旁观的读书人所看到,他也想胡先生对自己的未来作出推算,给自己一些启示。

算命先生们惯会察言观色

同样,胡先生也让他在纸上写一个字,没想到这个读书人也写了一个"串"字,结果没想到这次胡先生不是拆解,而是在"串"字底下加了个"心"字,组成了一个患病的"患"字,胡先生给他断的结论是他将来很有可能会患大病,让他平时多注意身体,结果这个读书人很不以为然。

最后,胡先生的这两个推断竟然全部应验,前面的那位秀才果真在科举之路上一帆风顺,后面的那位读书人果真患得重病,时人莫不感神奇。其实胡先生刚一接触前面的那位秀才的时候就开始把他和以前所遇到的读书人进行对比,从他的言行举止中就已经推断此人必有一番作为,而后面的那位读书人一副愁容满面的样子,对于自己的科举之路仿佛一点信心也没有,加上面色也不大好,他内心里笃定这个人这样下去必定患病,病由心生嘛。

算命先生也有狼狈的时候

结语

站在科学的角度来讲,测字术是不能被认可和接受的,从它的理论基础到实施过程都找不到任何科学依据。测字术能够被算命先生们强调为天机,并非它真的是深不可测,只是这个关系到他们的饭碗。测字术虽常常有灵验之案例,但是中间充满了套路之举。

相信科学,反对不靠谱的迷信

既然是套路,必然不可能做到每算必中,然而没中的时候,他们往往也能自圆其说,加上那些偶然被说中了的客户用一种很激动的心态不断对外传播其中的神奇性,导致古代就算是至高无上的皇帝都经常对测字术加以推崇。时间发展到今日世界,人类都登上月球、卫星都满天飞了,对测字术很是迷信的人还有不少,要想彻底破除这种迷信,必然还是要大力发展教育,让更多的人知道如何区别科学和迷信。

参考文献:

《庚己编》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叙》

古代算命占卜故事之六:测字

伪王蜀先主时,有道士李皓,亦唐之宗室,生于徐州,而游三蜀。

词辩敏捷,粗有文章。 因栖阳平化,为妖人扶持,上有紫气,乃聚众举事而败,妖辈星散,而皓独罹其祸。

先是李皓有书,召玉局仙杨德辉赴斋。有老道士崔无斁自言患聋,有道而托算术,往往预知吉凶。

杨德辉问曰:”将欲北行,如何?“令崔书地作字,乃书北千两割字,崔公以千插北成乖字, 曰:”去即乖觉。“

杨坐不果去,而皓斋日就擒,道士多罹其祸。杨之幸免,由崔之力也。 (出《北梦琐言》)

【译文】 伪王蜀先主时,有个道士李皓,也是唐朝皇帝的宗室,生于徐州而游于三蜀。

他口齿伶俐。能言善辩,而且略有文彩。栖阳平化为妖人扶持,上有紫气,他便聚众起兵作乱,结果失败了,妖人们纷纷逃散,而李皓却身历其祸。

事先,李皓曾经写信召集玉局仙杨德辉等人前来参加斋会。有位老道士崔无斁自称耳聋不去赴会,他是道业很深的人,凭借算术往往预 知吉凶。

杨德辉问道:”我要到北面去,吉凶如何?“他让崔无斁在地上写字,崔便写了”北“和” 千“两个分割开的字,然后把”千“字插入”北“字中间成了个”乖“字,说:”去了一定要乖觉,要见机行事。“

杨德辉果然没有去。李皓在斋会的那一天被擒,别的赶会道士也经历了这场祸事。杨德辉能够幸免于难,是由于崔无斁的帮助。

解析:易经文化传承至今,想来世界上没有任何一种文化比它更悠久。

易经文化为主体的卜筮之道也衍生出许多的分支,测字就是其中优异者。

这可能是汉字独有的。

占卜预测:诸葛灵签在线心测,有求必应,心诚则灵

民间故事:测字先生给皇帝大臣,测字算命很准,老翁:你命不久矣

宋朝宣和年间,蜀地一个年轻媳妇担忧外出的丈夫,左等右等不见归来,便想去集市上找测字先生算一算。

测字在宋代叫“相字”,是一种迷信占卜法。古代人由于文化水平有限,对文字极为崇拜,由此相信通过测字能够断吉凶,测未来。

小媳妇抱孩子来到集市,刚好迎头碰上一个年轻的测字先生, 忙上前道个万福说:“先生,我官人外出几个月不见回来,麻烦你给测测他何时归家?”

年轻的测字先生听后,也不说话,讳莫如深地推了推桌上的测字盒,示意小媳妇抽一个字卡出来。

小媳妇抱着孩子,双手合十虔诚地拜了一拜,小心地从盒子中抽出一个“佳”字,满怀希望地递给测字先生。

先生一看“佳”字,顿时眉头紧蹙,连声叹气说:“不妙,不妙,这是要坏事呀!”

小媳妇被他吓得,立刻紧张地问:“这字上怎么说?”

年轻的测字先生给她解释:“你看佳字,是一个人两个土,人被上下两层土覆盖,这人肯定不成了。你丈夫回不来了,已经在异乡枉生!”

如同晴天霹雳,把小媳妇吓得大惊失色,站都站不住,抱着孩子靠在旁边的树上嚎啕大哭。

悲惨的哭声引得另外一个测字先生的注意,他问清楚原委后,仔细看那“佳”字,自有一番见解。

中年测字先生安慰小媳妇说:“无碍,无碍,你丈夫没死,这月22日便回。”

哭得梨花带雨的小媳妇止住哭声,半信半疑看着这位先生,只见他剑目星眉,器宇不凡,只听他继续安慰说:“回去吧,你丈夫没事,做好酒菜等他回来。”

小媳妇看他说得如此笃定,知道遇到高人了,便开开心心抱孩子回了家。

到了22日,小媳妇一大早煎炒烹炸,做了一桌子酒肉饭菜,单等丈夫归家。

临到中午,只听房门响动,日思夜想的官人果然风尘仆仆进了家门。

媳妇喜笑颜开,将丈夫迎进房里,谁知,那归家的男人看见饭菜后,脸色一沉,怒斥道:“你孤身一人在家,做得这一桌美味佳肴,是等哪个相好的上门?”

小媳妇连忙解释道:“我到集市上测字,遇到了一个能力非凡的大师,他说你今日归家,让我提前准备饭菜迎接。”

小媳妇的男人是个暴脾气,不听她解释,抬手给媳妇甩了一耳光在脸上,又掀翻了饭菜怒骂道:“我这就去集上找了算命先生问,有这回事便罢,若没这回事等我回来,你小命休已!”

说完,男人怒气冲冲来到集上,抓住那算命先生问是否有此事,先生不慌不忙地说:“没错,是有此事,你媳妇当时测的是个佳字,你看佳字是由一个人两个十一组成,她当时抱着孩子倚在树旁哭,树乃木也,两人在木上,那就是一个来字。这不就是说人在二十二日回来吗?”

那男人还是不信,硬撅撅地说:“你们两个合谋来哄骗我?你说你是测字测出来的,好!我来测一个字,你来说说我是怎么回事!”

说完,男人从口袋中掏出汗巾,抹了抹额头气出的汗,又擦了擦手,将汗巾叼在嘴里,便要伸手去抽字。

测字先生看他这样,急忙说:“慢着!你快回家吧,你媳妇已经在家上吊了!”

男人这下害怕了,急急忙忙跑回家,果然发现媳妇哭哭啼啼,踩着椅子正要上吊。

男人三步并作两步,抱着媳妇的腿大哭道:“媳妇我错怪你了,真是那测字先生测得准,你快下来,我们好好过日子,我再不疑神疑鬼了!”

说罢,将媳妇从椅子上小心翼翼抱下来,两人抱头痛哭后,和好如初。

事毕小两口准备了礼物,去集上拜谢测字先生,男人千恩万谢道:“多亏先生明示,我夫妻才得团圆,先生真乃神算,在下十分佩服,不知你是怎样算到我家娘子欲寻死的?”

先生微微一笑说:“你将汗巾叼在口中,这一口一巾,不正是一个吊字吗,看你脾气又急又燥,想必在家跟媳妇吵了嘴,我便推断你媳妇受了委屈,想不开要上吊寻死,才叫你赶快回去救人。人没事就好,快回去好好过日子吧,以后遇事不要再这么急躁了。”

男人听了更加惭愧,领着媳妇给先生拜了又拜,才依依不舍离去。

从此这测字先生在蜀地名声大振,上至达官贵人,下至平民百姓都以求谢石一课为幸。

很快从蜀地传遍全国,谢石测字成了招牌。

这一年,一个衣着华丽的人拿了一个“問”字来找谢石测字,谢石这个“問”字的竖钩很奇特地向外钩,而不是向内钩。

看罢字,谢石紧张地抬眼看来人,端详了半天说:“这字非阁下所写。”那来人一听这话,立刻头上冒汗,神情紧张地说:“这字是我写的,怎么不是我写的呢?”

谢石听后,也不再说话,提笔刷刷刷写了封书信,封好递给来人说:“回去后再看。”

来人不再多话,拿过信封低头匆匆离去。

回到宫中,交给宋徽宗,徽宗打开信只见上面写着:左为君,右为君,圣人万岁。

宋徽宗哈哈大笑,赞不绝口地说:“高人在民间!谢石果然名不虚传。”

原来谢石的名气越来越大,传到了宫中,引起了宋徽宗的兴趣,便写了“問”字(问的繁体字),让太监乔装打扮出宫,找谢石测,没想到艺高人胆大的谢石,一眼就识破这是皇帝的字。

徽宗龙颜大悦,封了谢石官位,邀请他进宫做官。

此事在蜀地传得沸沸扬扬,一个道士听说谢石靠测字得了官位,很不服气,便也写了个“問”字拿去给他测。

谢石看到道士的字,仔细端详了一番,悠悠说道:“门虽大,人却只有一口。”

道士听后目瞪口呆,因为他所在的道观,是个名不见经传的小道观,只有他一个道士,谢石一语就点到了道士的痛处。

道士回去越想越气,又写了一个“器”字,让别人拿去测。

谢石看后说:“人口空多,皆在户外。”道士这才心服口服,原来这个道观里道童很多,但都不在道门中,属于编外人员,谢石说的一点没错。

谢石进宫后,被封为承信郎,宋徽宗闲来无事,常写字叫谢石测。一日,徽宗写了个“朝”字,谢石见后说,这是十月十日君所写。果然徽宗是十月十日生人,徽宗开心地叫来儿子写字,那个儿子写了个“太”字。

谢石看后说,此为未来天子,徽宗问:“这字怎么讲?”

谢石说 :“太字点微横,他日移至到上面去,及成了天子的" 天’了吗”!

果然,写字的这个儿子,果然是太子。宋徽宗听了十分高兴,大大厚赏了谢石。

谢石凭借高潮的测字术,在宫中深得徽宗喜爱。一直到宋高宗时期,赵构也很重用他。

一日,高宗写个“春”字让他测运数。

谢石看了说:“春是岁首,万物由春而发,为春是瞻,圣上命中大富大贵,只是秦头太重,压日无光,若有姓秦的人,切不可相与他,恐害在他手内!牢记,牢记!”

赵构想了想,满朝文武,姓秦又在我身边得,那不就是秦桧了吗?他仔细一想,所谓“秦头压日”,是说春字上半部为秦头,下半部为日,这不暗示了秦桧会盖过我,一旦有权利过大甚至可能会弑帝。

想到此,赵构半信半疑,不置可否。

此事很快传到秦桧耳中,他很是不满谢石在高宗面前胡言乱语,便也写了个“幽”,去找谢石问命运。

谢石看后实话实说:“禀宰相,幽字中间两个丝字缠住,这叫双龙锁骨,尸体无存!眼下虽好,恐年老衰微,遇硬则败,须要早早退步改过才好。

秦桧听后勃然大怒,但又不好当场发作,摆摆手让谢石回去了。

没多久,找了个罪名, 将谢石发配去岭南流放。

这日,谢石被两个差人压着翻山越岭途中,歇脚途中遇一位鹤发童颜老翁,老翁上下打量谢石,缓缓说道:“老朽不才,略通测字算运势,看先生相貌不凡,如何落得这般境地,不妨测字算算。”

谢石心里暗想,真是关公面前耍大刀,居然还有人来给我测字,我就考一考他。

谢石写了个 “謝”字,老人看罢说:“在寸言之中立身,你跟我是同行吧?”

谢石闻听此言,心里一愣就又在手心写了一个“石”字。

老人看后连连摇头说:“石在肉皮,便是破;你的身旁有押运的士卒。石加卒就是碎,看来此番凶多吉少呀。”

谢石听后若有所思,便请老翁也写字一测,说:“我来测下您是何方神圣。”

老人说:“我在此一站,就是一字,你看我是什么人?”

谢石的测字功夫炉火纯青,他张口说道:“人立山旁即为‘仙’,你大概是位神仙吧?”

老人捻须微笑,并不否认。

此时披枷带锁的谢石,感慨万千地说:“我的测字的本事,与你不相上下,为何老先生已是飘然仙界,而我却坠入罗网,这是什么说法呢?”

老翁说道:“你只是把别人的字,当做字,就字论字,以字为生,开导别人,而忽略了自己;而我把自己本身,也完全当成一个字,我时刻彻悟自己,看透人生,这应该就是咱们两个人之间的区别吧。”

谢石听后,大彻大悟,佩服得五体投地,深深地体会到,字如人生,人生如字,后悔自己开化得太晚,没悟出其中的奥妙。

后来,谢石不知所踪,有人说他被秦桧派人害死,命丧岭南;还有人说他随老翁修仙去了,具体为何,众说纷纭,无一

谢石虽不知踪影,但他作为占卜行测字科的专业人士和开山人物,在许多史书中都有记载。如今我们只能在书中领略到谢石测字的神奇了。

本文由民间传说改编,情节和人物有虚构创作成分,仅为分享给大家欣赏阅读,与封建迷信无关,谢谢阅读,欢迎关注、点赞、评论、转发。

参考文献:宋人何薳《春渚纪闻》卷二,洪迈的《夷坚志补》卷19

#头条故事挑战赛# #故事# #民间故事#

假设诸葛亮没有那么早过世,我们来推演一下三国的走势

公元234年10月8日,诸葛亮星落五丈原,从此,蜀汉风雨飘摇。

看过《三国演义》的人,十个有九个会为诸葛亮的死扼腕长叹,很多人都在假设:如果诸葛亮没有这么早就过世,三国的走势会是如何的呢?

下面,咱就来开一个脑洞,推演一下这个话题。

先来看看东吴的情况。

晚年的孙权不再是辛弃疾笔下的那个“生子当如孙仲谋”,反而昏庸无道,滥杀无辜。

好像自古以来掌权者都有一个毛病——疑心病,在东吴继承人的问题上,孙权就完美诠释了什么叫做反复无常,导致朝堂之上党羽林立,朝局不稳。

纵然年老,孙权依然对权力的掌控欲十足,一直到太子孙登不幸夭折后,都不曾立过皇后。前朝后宫本就一体,后位空悬,前朝势力倾轧,后宫争权,必将乱成一锅粥。

孙登死后,第三子孙和被立为太子,然而并未持续多长时间,孙和的太子之位就被废黜,后改封南阳王。

再往后便是孙权去世,幼子孙亮于公元252年承袭东吴君位,但仅过6年,就被权臣孙綝废为会稽王。

孙亮被废后,继位的是兄长孙休,同样在位6年,就暴病而亡,幼子继位。然而朝臣认为,国家危亡之际,君主年少无所为,因而改拥立废太子孙和长子孙皓。

孙皓在继位之初,也是想好好干一番事业,做出了些许作为,然而,高位的奢侈生活逐渐腐蚀了他,很快就纵情于声色犬马,“沉醉不知归路”。

梳理东吴几代君主的情况不难看出,没有一个能成大事的,被灭掉是早晚的事。

再来看魏国的情况。

诸葛亮是在53岁去世的,那假设司马懿也死于53岁,会发生什么样的情况呢?

司马懿生于公元179年,到他53岁那年,是公元232年。此时,一代枭雄曹操和其子曹丕都已去世,器重的义子曹真也不在了,掌权者是曹睿。而司马懿的儿子司马师那时候还只有24岁,司马昭更是只有21岁。

司马懿作为三朝元老,一腔热血,忠心耿耿,假若他死于53岁,也就没有后来的高平陵之变,盖棺定论,那也是一代忠臣,不亚于诸葛亮的存在。

而司马懿去世时,两个儿子刚过弱冠,不论是权谋策略还是朝廷根基都不行,且曹睿还是个很有作为的君主,完全能够彻底削弱司马一族。

曹睿去世后,效仿刘备托孤,由大将军曹爽和太尉司马懿共同辅佐曹芳。本文假设司马懿已经过世,由曹爽来单独辅佐曹芳,司马师和司马昭兄弟俩是不敢有什么非分之想的。

最后再看蜀国。

魏国虽说去除司马一家,人才不多,然而蜀国也不见有多少,基本上全靠诸葛亮一个人撑着,继承者姜维、费祎、蒋琬跟在身边,但真正学到的可以说是凤毛麟角。诸葛亮的才能再大,一边要顾着朝堂,一边要顾着军事,想要把大军推到长安城下,也是几乎不可能的。

相对来说,魏国的综合实力还是要大于蜀国,没了司马懿,郭淮、孙礼、曹真、费耀等人也不容小觑,况且以笔者愚见,郭淮的实力是被极大地低估了的。

不论现代还是古代,小规模的局部战争中,统帅的个人能力是决定成败较为重要的因素,但在旷日持久的战争中,拼的还是综合国力。在三国时期,北方属于发达地区,南方是蛮荒之地,人口数量和经济实力都相差甚远,而且,北方士兵比南方士兵更善于打陆战,也是不争的事实。

因此,即使诸葛亮没有那么早去世,蜀国灭亡的时间虽然会推迟,但结局依然是被魏国所灭,这是必然的。

而东吴将有两个可能,一是走原来的老路,但因为魏国前期和蜀汉消磨,估计灭亡的时间会稍微拉长几年;二是提前灭国,蜀汉和曹魏一看双方僵持不下,你杀不了我,我也灭不了你,干脆休战,一起收拾东吴的可能性也很大。

至于蜀汉要想一统天下,辅佐刘备的后人兴复汉室,除非诸葛亮能向天再借一百年。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