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民俗 > 痣相命理

西藏天珠是什么(西藏天珠是什么材质)

时间:2023-10-03 08:36:56 作者:一夜奈良山 来源:网友分享

本文目录一览:

左岩:喜欢天珠那么久,还不知道什么是天珠的朋友,必看篇

- 感谢关注 左岩珠宝课 -

天珠简述

天珠是分布在喜马拉雅山两麓、主要流传在藏民族和藏文化中间、被称为“瑟”的古代珠子,现在被称为天珠。

藏语发音“瑟”,中原古代文献和现代西方藏学家称为“瑟瑟”或“瑟珠”。

天珠是什么

物理角度:天珠是一种用玉髓制作的饰品。天珠的图案是人工施加的,这种工艺是蚀花玛瑙的一种。

文化角度:天珠被赋予了宗教信仰。天珠的价值除了信徒心目中的宗教能量,还包含来自古代有关工艺和符号意义的信息。它的神秘起源隐藏着远古那些已经消失的文化。

/ 天珠制作年代推断 /

关于天珠的起源一直有很多推测,中原文献中模糊的记载、考古资料中长期的缺席和藏民族有关天珠的诸多传说和宗教隐喻使其更显神秘。

天珠制作年代推断:公元前6世纪到公元1世纪前后的几百年间

天珠原产地在克什米尔山区、喜马拉雅山与喀喇昆仑山交会的河谷盆地。

即现在巴基斯坦的吉尔吉特一巴尔蒂斯坦、阿富汗的巴达克山和瓦罕通道以及西藏阿里靠近克什米尔的某些地方,这些地方在史前属象雄三部之“里象雄”。

而天珠的背景则与古象雄国的文化和宗教有关。

/ 天珠是吐蕃贵族的珍视物 /

虽然我们现在将天珠称为“西藏天珠”,实际上天珠的出现至少早于藏传佛教和吐蕃兴起数百年乃至上千年,天珠最初的背景早已湮灭于中亚山区频繁的征服和古象雄王国的消失之中。

吐蕃(藏民族)的兴起改变了整个高原及其周边的格局,松赞干布在接管象雄王国的同时,也接管了象雄的部分文化和全部财富,包括我们现在所谓“西藏天珠”这样的珍宝。

松赞干布塑像

早在佛教传入西藏之前,来自象雄王国的苯教一直是吐蕃民众和上层社会唯一的信仰,辅佐吐蕃统治阶层的苯教经师和吐蕃贵族在那时很可能就都佩戴天珠。

可以说吐蕃民族对天珠的认识和珍视由来已久,并非佛教传入之后才有的。

自古以来,天珠都是藏民族最珍爱的珠饰之一,世代相传,倍加珍爱,并赋予这些珠子以吐蕃民族自己的文化意义和符号象征。

而且至今在藏民族的传说中,都有一种说法。天珠都是来自“另一个世界”的珍宝,这个世界对藏民族而言,既非现实世界,也非宗教隐喻。

小知识

吐蕃一词,始见于唐代汉文史籍。

蕃,藏语作“bod”,为古代藏族自称。

吐蕃主要就是现在的藏族。吐蕃除了今天的西藏,但还包括青海省,四川,云南,新疆这些地方的领域。

- 感谢关注 左岩珠宝课 -

天珠胎体白玛瑙天珠什么才是真正的天珠胎体?

天珠出土以后,很多学者一致认为天珠是白色玉髓制作的珠子。为什么最初的人们会选用白色玉髓来制作玛瑙?

不是所有的玉髓都适合制作天珠,假如是红玉髓制作天珠,在最后上色的时候肯定会跑色。因为最初的镶蚀天珠的原料都是纯天然的,达不到现在化学的稳定性,所以红玉髓制作的天珠成品看起来不会有黑白分明的色泽!因此古人制作镶蚀玛瑙珠子首选就是白玉髓!白玉髓胎体天珠才是最初的那个天珠,这也是被大多数学者认可的天珠!

当然天珠一词是台湾人给赋予的名字,西藏最早称瑟,学术界称之镶蚀玉髓珠,不承认天珠一词。最早的天珠与佛家没有一点关系,只是古人炫富的一种装饰品,对,其实就是一种饰品。

关于天珠的真假,我不做评价。我只是让大家看看真正的天珠胎体历经一千多年表面都有哪些改变。还有大家也可以接合出土玛瑙珠子的记录来观察。看看你手里到底是新的还是老的?

柱体表面有裂隙,有麻坑细点,灰皮白沁,沁色分散晕染有层次。柱体是磨制的,用手来回旋转感觉很明显!

柱体沁色晕染层次很明显,沁色中心部位肯定要有麻坑,那是沁门,有沁一定要有门,反之就有问题了。

灰皮成大小不一的板块状

这些都是灰皮的状态

裂隙以及沁斑

密密麻麻的黑色沁点

尺寸大小。

作为一枚历经千年的玉髓珠子,如果整体一点伤疤都没有?你买的大概率是新的珠子。

鉴赏完毕

一颗卖几千万,那个天珠到底咋回事

一直想详细讲下这个话题来着,因为这玩意这两年突然大火,让人觉得有点猝不及防,而且网上的文章都是互相抄,信息量极低,不如我自己研究。最近深入了解了下,发现资料倒很充足,论文一大堆,从外形到分子层面都有研究,再加上我之前认识一个小伙伴他们属于台湾省天珠造假世家,所以写一篇跟大家聊聊。

首先放一张图,可以说,天珠这些年大爆发,跟李连杰有很大的关系,他的人生后半程一直跟藏传佛教纠缠在一起,后来花了两千万买了个九眼天珠,这个东西一下子火出圈了。

事实上80年代之前没有“天珠”这个名字,尽管古代一直都有这个东西,但是以前不叫“天珠”,叫“瑟珠”。这名字很明显不太行,就像“保密局”不如“军统”有气势一样,显得格局很低。后来在传销方面技能点满的台湾人重新起了个名字,也就是咱们熟知的“天珠”,气质和逼格一下就上来了,价钱也指数倍上涨,他们大概测算,二十年间差不多涨了上千倍。

关于天珠,大家肯定听说过一句话,说是天珠是西藏人生产的,唐朝以后的天珠都是假的,因为工艺失传了,直到最近一些年才重新研究明白。

这句话让我百思不得其解,我以前也先入为主信了这个说法,后来查国外论文的时候,发现他们找到的珠子哪个朝代的都有,所以根本不是那样,甚至发现了一些其他问题。

首先天珠并不是藏人生产的,而是他们在喜马拉雅山两侧捡的,以至于很长时间里,藏地的人一直以为天珠是天然的,是一种虫子变的,类似冬虫夏草那种。

啥?不知道啥叫冬虫夏草?

那玩意就是个虫子(蝙蝠蛾幼虫)被真菌感染了,后来虫子成了肥料,脑袋上长出一棵草来。

至于作用,大部分是炒作,不过国家好像乐见其成,毕竟这玩意属于转移支付,东部有钱人高价买了西部农民的农作物,何乐而不为,吃了又不会死人。

不过这几年发现这玩意也不是完全无害,2016年发布的《关于冬虫夏草类产品的消费提示》里说得很清楚,那玩意用处不大,却可能导致砷中毒,吃太多估计也不利于身心健康。

继续聊天珠,天珠不是天生的,这玩意是百分百人造物,现在一般的猜测是,西藏当地出去打仗搜刮回来的,西藏以前有个象雄王国嘛,巅峰时期也疯狂对外扩张,应该是在中亚获得了一大批,然后就搬回去了,由于天珠的外形和藏传佛教的气质很搭,慢慢开始成了宗教圣物。

藏人自己是很看重这东西的,还进贡给了大唐,以至于史书里关于天珠最早的记载就在唐史里。

那为啥有说法说唐朝之后工艺失传了呢?

我那个在台湾造假天珠的小伙伴哈哈大笑,说是这种说法是他爷爷和几个同行编的,人为画出来一条线,那条线之前的逼格一下子就上去了,而且给人一种存量很小的感觉。

最关键的是,你拿到一颗天珠,很难确认到底是不是唐朝以前的,如果你口才很好,说服别人相信了这玩意是唐朝之前的,说不定能卖出天价。在千禧年之前,天珠是个非常非常小众的圈子,后来硬是被他们一堆话术给推出去了。

严格意义上讲,象雄天珠确实在唐朝之后没了,因为象雄王朝在唐朝那会儿被吐蕃给灭了,这个时间点正好就是玄奘从印度回来那一年,也就是李世民在位的最后几年。

那天珠制作很难吗?也不是太难,不过也确实不简单。

主要是天珠的材料主要是白玉髓和玛瑙石什么的,这些石头太硬了,比铁还硬(铁的硬度是5.5,白玉髓的硬度是7),问题是古代又没有解锁更高的科技树,那怎么办?

古代匠人们还是找到了办法,他们发现比石头更硬的还是石头,于是把更硬的石头磨成沙子,打磨玉的时候,不断加入这些沙子,用这些沙子去磨玉,所以这种沙子也叫“解玉砂”。切割的时候,需要用一个长得跟锯盘一样的东西粘上解玉砂去切割,或者一边磨,一边注入加水的解玉砂,那些特别硬的石头就被切开了。解决方法找到了,依旧需要极高的功力才能搞出像模像样的产品。

大家去博物馆看那些古代玉器,经常看到并不规则,显然加工的时候被加工歪了,也是因为这项工艺太复杂,顶级玉匠也经常把握不住。

比如我们今天聊的这个天珠,就需要先把玉弄成一块长方体,再不断把棱角切掉,变成圆柱,最后变成个擀面杖造型,这个工艺较“切角倒棱”,极费功夫,而且考验工匠能力。

所以真正古代生产出来的天珠一般上边还有切割出来的线条,不太可能太光滑。当然了,想达到品相极好的状态,如果不惜代价,可以把那玩意扔到一个木桶里,装进解玉砂,使劲转那个桶,耗走几个老头,说不定就光滑了。

最后还得在上边打个孔,打孔这事看着容易,其实也是个技术活,大概是下边这样的,那个钻就叫金刚钻,拿着一个弓拉动钻头,可以揽瓷器活,也可以钻玉:

在发现金刚石之前,给玉打洞也只能靠解玉砂,一边钻一边加砂子,有时候得钻几个月,这种情况下,手工做出来的东西品相一般不会太好,那个洞歪七扭八的,甚至有时候为了加工方便,工匠们从两头对着钻,导致那个洞竟然有点对不上。这反倒成了防伪标识,因为现代的造假一般都是用车床和电钻,做出来的品质倒是挺好,可惜太假。有时候你想故意做得不那么差,反而很难。

形状对了,洞也打了,接下来就该把这玩意搞成一个熊猫色了,黑白相间那种。是的,天珠最早是纯色的,一般是白色或者褐色,不长那样,那个黑白相间的造型也是工匠染出来的,先染成黑色,然后再画上白圈圈,就成天珠了。

尽管古代没有显微镜,但是匠人们很早就发现,白玉髓其实并不是完整的一块,而是跟海绵似的,里边有大量极小的晶体管,如果想办法把颜料渗入那里边,就可以染成那种黑白相间的效果。

能给石头染色并且不会褪色的染料本身也比较制作工艺非常复杂,不过也没难住他们,把玉泡到这种染料里,就被染成了通体黑色。当然了,也不是说不会褪色,下边这颗顶上就褪色了,看上去像个秃头天珠。这颗肯定是真的,因为是考古队从古墓里找到的,现在在甘肃博物馆放着:

最后用碱性蚀染剂在上边画上白色的条纹,仔细抛光,这才成了一枚天珠。一般按照那上边的圈圈数量,分为“一眼”,“二眼”,甚至“20眼”,并不是眼越多越贵,而是需求量越大越贵,中国人普遍“崇九”,所以九眼的最值钱。

做这么一颗可能需要几个月,中原王朝工匠们搞这个倒是不是太难,但是他们又不太看得上,所以产量并不高,还有一部分被高僧圆寂后火化给烧裂了,或者被人把玩过程中掉地上摔坏了,这也是为啥大部分天珠都是残的。

剩下的基本都被陪葬了。也好理解,这玩意在收藏家手里转来转去,迟早会到一个痴人手里,这人实在是太喜欢这玩意,干脆死后也带走了,尤其是那种王爷贵胄,经常陪葬带走一大堆。本来也没多少,时间长了就彻底被耗尽了。

所以现在的“正品”天珠,都是从土里挖出来的殉葬品。知道了这事,每次看到有人把那玩意戴在脖子上,多少有点感觉瘆人。

后来宋朝可能玩天珠的却是比较少,因为宋朝是中国古代艺术的巅峰,搞出来的艺术品一个比一个炫,估计看不上天珠这种土里土气的东西。明清开始有人重新再做,现在市场上交易的古董级天珠,大部分都是明清的,当然了,99%的是最近二十年生产的。

天珠重新复活,主要跟藏传佛教这些年高歌猛进有关。在所有宗教里,藏传佛教是少数鼓励大家去发财的宗教,这也是为啥雍和宫能求财,其他寺庙一般求平安,释迦牟尼当初自己放弃蓝血贵族血统跑去当和尚,怎么可能鼓励大家去赚钱嘛。但是藏传佛教不这么认为,他们是很入世的,可能也跟藏地环境太恶劣,高僧需要别人供养才能活下去有关。这些年有钱人非常乐意供养上师,这些年真假上师满天飞,朝阳区隐匿着十万仁波切。

天珠在藏传佛教里的地位很高,被上师们给带出了圈,李连杰那颗就是个高僧卖给他的,当然了,不能说钱,庸俗,要说“缘”,两千万缘。此外还有唐卡,大家如果注意下那些京沪豪宅,经常看他们进门的地方挂着唐卡,或者专门有个屋供着唐卡,唐卡一般不能自己随便挂,得去上师那里请。你说我就从淘宝买一个挂了,有问题吗?当然可以,不过有钱人一般面对不确定性比较强,他们容易迷信,懂唐卡的人一般不会随便挂。

藏传佛教最早在台湾铺开,所以台湾省研究天珠比内地早二十年,后来内地开始变富追逐上师后,台湾的业务才大举进入。

不过我那个朋友也表示,他们家三代做天珠,到了他这代已经做不下去了,导致他读大学搞计算机。

台湾的天珠造假业最早是被台湾自己人往死里卷,不过那时候还姑且能接受,利润暴降,但是勉强还能过。直到这些年,河南作坊的加入,彻底把这个原本暴利行业给干成了微利行业。以至于现在台湾卖的很多天珠都是河南产,很多人在西藏买到的天珠,基本都是河南产、从义乌中转发的货。多说一句吧,现在大家在各地买到的土特产,大部分都是从义乌发的 ,他们从义乌订货比自己生产划算得多。

此外河南人再接再厉,在“高仿”这个领域把科技点直接点到爆,比如他们已经开发出来了完全古法,再放到烤箱里烤,或者用紫外线照,模拟上千年的风化效果,再用各种药水配“包浆液”,二十分钟包浆效果超过三个老头盘50年,最后连天珠上的小裂纹都能伪造出来,甚至放在显微镜下,也有点难以区分。

几年前那个天珠世家的公子在北京花了666买了一颗象雄天珠,他爹仔细看完之后,惊讶地说造假都能造到这个境界了?说这个行业已经完了,连个馒头利润都不如。

文章写到这里差不多了,其实大家看完本文,大概心里也有数了,不少人在那里探讨天珠收藏的事,讲真,别瞎忙了,用不了几年,以河南老乡的产能,足够给全国人民每人配三枚。普通天珠没有任何收藏价值,古董级的天珠水更深,而以正常人的能力,根本区分不了到底是不是千年以前流传下来的,找专家看,很容易被专家合伙骗,就别瞎忙活了。

全文完,既然看到这里了,如果觉得不错,随手点个赞吧。

被众人追捧的古代天珠究竟是什么宝贝?

提到天珠,很多人脑海里跳出的词可能是:稀世之珍,无价之宝,殊胜佑吉,神秘能量、玄奥图腾、护身符,还可能会联想到身份地位、财富、福报、收藏炒作,诸如此类。也有人可能会有追问:天珠到底是什么?它是通过怎样的工艺制作出来的?天珠上那些神秘的纹饰图案有何文化寓意?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近日出版的由戴君彦、巫新华合著《解密古代天珠》一书,就试图回答上述问题,并通过图文结合的方式带领广大读者零距离鉴赏从全国各地考古发掘出土的、来自远古时期的珍贵文物——天珠。

1

天珠:藏族的瑰宝,神灵的眼睛

什么是天珠?这是《解密古代天珠》一书首先要厘清的概念。

在一般的了解中,人们普遍将天珠和藏族人民紧密联系在一起——天珠备受藏族人尊崇,兼具装饰和护身符双重功用。确实,从现有的考古资料来看,藏族对天珠的尊崇可以追溯到公元前一千纪;天珠被认为是“非人间凡物”,具有特殊护佑功能。“天珠”之“天”,既是宗教上所讲的天神,又有“外来的”之义。许多西方学者在研究中又将其称为“瑟珠”“蚀花玛瑙珠”“猫眼石”等。

关于天珠的来历,藏族民间有很多脍炙人口的美好传说,大多与神灵、自然和藏族传奇英雄人物相关。民间传说让天珠在人们心目中更加神秘珍贵。20世纪上半叶,天珠进入西方学者视野后,著名学者吉塞佩·杜齐、洛伊斯·杜宾、霍鲁斯·贝克、沃科维茨、大卫·艾宾豪斯、麦克尔·温斯腾等通过运用分型、分期法从社会学、考古学、工艺美术等方面进行讨论,对天珠的巨大价值、天珠来自古墓葬和田野、天珠是古代西藏与周边地区物质和文化交流的物证等达成了基本的认识,但对其制作工艺的探究却并未形成共识。因此,对于天珠必须具备怎样的物质特征,它来自何方,人们为什么将天珠珠体蚀花为黑、白两色,珠体上的几何图案蕴含怎样的文化寓意……这些问题的探讨和研究依然有向纵深推进的空间。

基于我国近半世纪以来的考古发掘成果,在占有丰富可靠的文物资料基础上,《解密古代天珠》一书作者认同前辈研究者明确提出的天珠“特指黑、白两色的蚀花玉髓珠”,制作天珠珠体的材料为白玉髓,认为天珠即古人用大自然中的蚀花原材料对半透明的白玉髓珠的表层分别进行黑、白两次蚀染,从而获得在黑色底上有乳白色纹饰的蚀花玉髓珠。

书中全方位展示了二十多颗我国西藏地区和“丝绸之路”路网中其他地区考古发掘出土的天珠,其中的21颗考古发掘出土自公元前7—公元3世纪的古墓葬,分别位于西藏、新疆、青海、河南和湖南。

结合前辈学者贝拉西斯和麦凯对在玉髓珠上蚀绘白色花纹的方法等进行的基础考察和研究,本书作者在此基础上合理推导出天珠的制作工艺:天珠的蚀花工艺承袭自蚀花红玉髓珠的工艺技术,工匠先将白玉髓珠体的表层全部染黑,再于其上蚀绘所需的乳白色纹饰,并最终在珠体上呈现出黑色的底和乳白色的花纹,以此达到黑白鲜明的艺术对比效果。

2

见微知著:微痕考古法的运用

在回答了“什么是天珠”这一基础性问题之后,作者运用微痕考古方法对22颗天珠及相关的玉髓质珠饰逐一进行观察研究,为读者细致入微地呈现了这些出土天珠在久远的埋藏过程中产生的丰富多样的次生变化。

具体而言,作者利用自然科学技术中的肉眼裸视、光学显微观察(放大镜、高清视频镜)、单反相机微距拍摄等观测手段,对每一颗天珠的沁像进行科学解析和阐释,进而揭示每一颗天珠在各自特有的埋藏环镜中产生的系统性、规律性的次生变化,从而实现科学地论证传统的考古方法所不能认识或难以解释的相关问题。作者展示在书中的工作步骤如下。

第一步:肉眼裸视观察。将珠子进行清理后,用肉眼裸视观察每一颗天珠在自然光下的状态,再用强光手电筒的光投射天珠的珠体,以此观察珠体的透明度和内部形态特征。

第二步:用40倍放大镜观察。初步观察赋存于珠体上的沁像及临近孔口的孔道特征;然后用手电筒的光从一端孔入天珠的孔道,并使光线从另一端孔出,借助光线的衍射状态观察整条孔道内壁的形态特征。

第三步:用单反相机的微距镜头拍摄。记录每一颗天珠珠体上的各种沁像和加工痕迹,以便在电脑屏幕上再行放大观察其形态特征。

第四步:显微观察。使用HRV-200C高清视频镜,在放大10—70倍倍率环境下,对每一颗天珠的沁像和加工痕迹进行低倍的显微观察,并拍摄记录相关成像。

01

肉眼裸视观察

02

强光下观察珠体的透明度和内部形态特征

03

观察珠体上的沁像及临近孔口的孔道特征

04

使用HRV-200C高清视频镜观察

可滑动查看

借助微痕考古的方法和科学的手段,作者细致地观察这22颗天珠的珠体和相关出土玛瑙珠饰,深入探究它们所蕴藏的奥秘,对它们的沁像和古代工艺痕迹、受沁现象的发生机理进行研究。作者总结出了玉髓质珠饰的十种沁像:包浆、内风化、晶体疏松和晶体脱落、沁裂纹、蚀洞、蚀色褪色、白色蚀花纹饰微凹于珠体表面、变白失透、橘皮纹与叶脉纹、色沁等。作者认为:这些出土天珠在久远的埋藏过程中受埋藏环境和珠体矿料自身局部质量的影响产生了丰富多样的次生变化,它们叠加于在古代就已蚀过花的玉髓珠体上,最终在每一颗天珠上形成了纷繁复杂、斑驳陆离的现有状态。

01

包浆现象

02

内风化现象

03

沁裂纹现象

04

色沁现象

书中通过局部放大的细节图、特写图等方式,把这些玉髓质珠饰在漫长的埋藏过程中发生的一“失”(风化淋滤阶段)一“得”(胶结渗透阶段)两个过程产生的具体沁像展示出来,非常清晰直观。这种极致的细节展示和由此产生的观感体验,即使是亲临博物馆展柜前都无法获得的。

3

黑与白,恶与善:天珠的文化寓意

《解密古代天珠》一书,作者综合运用矿物学、宝石学、显微埋藏学、物理学、化学等自然科学理论基础,合理推导了天珠的蚀花工艺,进一步厘清了天珠在风化演变过程中发生的系统性变化规律,科学客观地解析了天珠的受沁现象及发生机理。同时还运用了历史学、考古学、哲学、艺术史学、人类学、神话学等社会科学知识探讨了天珠蕴含的文化寓意,力图回答如下问题:古人为什么选用白玉髓制作天珠的珠体?为什么要在白玉髓珠体上蚀花黑色底和乳白色纹饰?天珠上的白色纹饰是怎样的“象征性符号”?天珠上圆圈纹的数目隐含着怎样的深奥含义?

天珠是蕴含了古人的社会意识形态和思想意识形态的实物载体,是古代工匠运用当时先进的蚀花技术在白玉髓珠的表层蚀染(绘)了黑底和白色纹饰后获得的艺术品。在视觉效果上,天珠珠体上人工蚀花而成的黑色底和乳白色花纹具有强烈的冲击力。

在解读多种历史、文化、艺术史、宗教、考古类文献资料的基础上,本书作者认为天珠本身具有的各类元素的内涵与古老的宗教——拜火教的文化内容紧密相关。天珠上的四种元素——天珠的白玉髓珠体、蚀花而成的黑白两种颜色、乳白色纹饰、圆圈纹的数目,以外显的或隐含的形式有机一体地呈现出一种有条理的中心要素,其内在逻辑与拜火教的信仰主旨相契合。由此,作者将我国考古出土的天珠视为蕴含着拜火教文化元素的实物载体,并依据拜火教圣典《阿维斯塔》的内容分别解析了本书中我国考古出土的20颗完整天珠上白色纹饰的文化意涵。

作者认为:

(1)古代先民选用白玉髓制作天珠的珠体这一行为承袭了灵石崇拜观念,这种古老的文化观念在拜火教信仰中进一步演变为“最早的天空是石头”这一理念。天珠就是图腾崇拜和灵石崇拜的实物载体。

(2)天珠珠体上人工蚀花而成的黑色底和曼妙的乳白色纹饰作为具有一定格式的艺术表达形式,不但蕴含着拜火教倡导的“善恶二元对立”的宇宙观,还隐含着“拯救世人”为主旨的道德观。

(3)天珠珠体上的白色纹饰,常见有圆圈纹、方形纹、三角纹、菱形纹等几何图案,在拜火教文化体系中传达着该教的教义宗旨,是各类神灵的符号指征。

(4)天珠上的圆圈纹被研究者称为“晴(mig)”或“眼”,这些表达“眼”的数目是天珠的另一种神秘语言,也是相应神祇的符号指称,且与该教的历法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总而言之,天珠的蚀花技术的发明使得人们能够更好地在玉髓类珠子上表达内心深处的感受和强调心灵深处的精神信仰。拜火教信仰中“善恶二元对立斗争”的宇宙观和宗教哲学思想、以“拯救世人”为主旨的道德观、“三善”原则(善思、善言、善行),等等,促使人们趋善避恶。天珠正是由于蕴含着该教的上述思想而被不同民族、不同地区的人们所钟爱。如藏族人就认为天珠上的“正义之眼”能够对抗“邪恶眼”,这样能使佩戴者远离噩运、获得神灵的福佑。

五百多张天珠、玛瑙珠的微距和显微镜图片,精美的文物细节图,综合运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孜孜以求廓清当下有关天珠的层层迷雾,在作者科学的写作目的和严肃的写作方式上,《解密古代天珠》是独树一帜而又求真求实的存在。《解密古代天珠》一书的出版,不仅为相关领域的专业研究者又提供了一份科学参考,也为关注天珠、关注考古文博的大众读者奉献了一席旖旎的视觉盛宴。

看更多读书文章广西师大出版社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