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星座 > 金牛座

1058年(1058年是什么朝代)

时间:2023-10-10 17:53:35 作者:几分真心 来源:网友分享

本文目录一览:

临终偈语有玄机:二世为人的鲁智深,三十七年前死于哪场大战?

#古籍里的历史#宋仁宗嘉祐三年(公元1058年)洪太尉误走妖魔,一百零八个魔星出世,宣和元年(公元1119年)梁山聚义,聚义的时候大部分梁山好汉都在二三十岁之间,最大的托塔天王晁盖已经挂掉而且不在一百单八将之列,所以我们可以推断,绝大多数梁山好汉,都是在公元1080年前后出生的,那段时间北宋的皇帝应该是宋神宗赵顼或宋哲宗赵煦。

这样算起来,那一百零八个魔星变成梁山一百单八将,应该是“二世为人”,也就是说,他们应该是一帮在宋仁宗嘉佑三年之后出生,宋神宗元丰年间(1078年—1085年)辞世的军人。

所谓的“二世为人”都是不可信的迷信,但是小说家是可以将两代相差几十岁的历史人物糅合成一个艺术形象的,比如我们熟悉的花和尚鲁智深,身上就有两代武僧的影子,说他是“二世为人”也不算完全不靠谱。

我们细看宋朝史料,就会发现,在北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年),发生了宋朝与西夏的永乐城之战,种家军统帅种谔惨败,二十万宋军战死,写《梦溪笔谈》的沈括也参加了那场次战役,因为留守米脂而逃过了一劫。

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录了种家军中的一位“王和尚”:“种世衡初营青涧城,有紫山寺僧法崧,刚果有谋,以义烈自名。世衡延置门下,恣其所欲,供亿无算。崧酗酒狎博,无所不为,世衡遇之愈厚。”

种世衡是种谔的父亲,从严格意义上来讲,种世衡才是第一代“老种经略相公”,其子种谔是第一代“小种经略相公”,后世的种师道、种师中虽然号称“老种”“小种”,却是兄弟而非父子。

种世衡有八个儿子,分别叫做种诂、种诊、种谘、种咏、种谔、种所、种记、种谊。种师道和种师中的父亲是种世衡第七子种记。种世衡叫“老种”才人如其名——在生儿子这方面,他还真是有一套。

鲁智深为什么是提辖?这可能也是为了纪念殉职于东染院使、环庆路兵马钤辖任上的种世衡:“范仲淹檄令与蒋偕筑细腰城,世衡时卧病,即起,将所部甲士昼夜兴筑,城成而卒。”

种世衡与僧人法嵩的关系,在《宋史》和沈括的《梦溪笔谈》、冯梦龙的《智囊全集》中均有记载。

据冯梦龙描述,当时种世衡和西夏李元昊的部下都是搞谍战的高手,在北宋与西夏的间谍战中,率先出手的是野利刚浪:“元昊有腹心将,号野利王、天都王者,各统精兵,最为毒害。种世衡谋欲去之。野利尝令浪里、赏乞、媚娘三人诣世衡乞降,世衡知其诈,留使临税出入,骑从甚宠。”

来而不往非礼也,种世衡利用这三个西夏间谍,成功实施了反间计,他物色的潜伏者就是法嵩,两个人上演了一出周瑜打黄盖的苦肉计:“一日,世衡忽怒谓崧曰:‘我待汝如此,而阴与贼连,何相负也?’拽下械系,捶掠极其苦楚。凡一月,滨于死者数矣。”

挨了一个月暴揍差点被打死的法嵩成功打入敌人内部,他的投名状就是鄜延经略使庞籍(没错,就是很多小说和电视剧里的那个庞太师,历史上是个好人、忠臣,潘美也不是坏蛋)写给保安军太守刘拯和种世衡写给野利刚浪的书信——在适当的时机让李元昊知道自己手下这两个大王与宋朝“私通”。

种世衡和法嵩施展反间计的过程很复杂,咱们还是直接说结果:野利兄弟被杀,庞籍上奏折替法嵩请功:“崧邂逅得亡归,尽得虏中事以报。朝廷录其劳,补右侍禁,崧后官至诸司使。”

鲁智深跟林冲一见面,就说自己“只为杀的人多,因此情愿出家”,这就很让人奇怪了:我们只知道鲁智深还是“提辖鲁达”的时候,误杀了一个镇关西郑屠而已,那么鲁智深“杀人如麻”又发生于何时何地?

我们在《宋史·神宗本纪》中找到了这样的记载:“熙宁四年(1071年)正月,种谔袭夏兵于啰兀北,大败之;熙宁九年(1076年)九月庚戌,夏兵救米脂砦,鄜延经略副使种谔率众击破之,辛亥,种谔又败夏人于无定川。”

第一代“老种经略相公”种世衡病故后,种家军交到“小种经略相公”种谔手里,但是种谔似乎不如种世衡能打,在元丰五年的永乐城之战中,沈括也差点战死——沈括要是战殁,我们就看不到知识性极强的《梦溪笔谈》了。

那一战种家军损失惨重,法嵩也在那一战后消失,在三十多年后,鲁智深出现了,三十四五岁的林冲称其为兄,也就是说鲁智深的年龄应该在三十五六岁:永乐之战中种家军死伤殆尽是元丰五年,也就是公元1082年,宋江起事的宣和元年是公元1119年,这两个历史事件相差多少年,读者诸君自然可以算得出来。

元丰五年的永乐之战,宋军败得很惨:“种谔西讨,得银、夏、宥三州而不能守,延帅沈括(沈括时任鄜延路经略安抚使)欲尽城横山,瞰平夏,城永乐……新城守具未备,贼知沈括退保绥德,永乐孤绝,攻愈急……永乐陷,给事中徐禧、内侍李舜举、陕西转运判官李稷死之……永乐之败,死者十余万人。

据《宋史》记载,永乐之战宋军阵亡有“十万”和“数十万”两种说法,其中有没有法嵩或鲁智深,暂且放在一边不提,咱们要说的不是迷信,而是小说创作模式:为了让小说人物的形象更丰满,作家往往会把几个历史人物糅合在一起,所以法嵩和鲁智深有很多相似之处,也就不足为奇了——宋朝还真有个绰号“花和尚”的山大王,他的妻子绰号“一丈青”(事见《宋江三十六人考实》),而《大宋宣和遗事》中的鲁智深,原本也不是渭州兵马提辖,所以我们有理由相信,施耐庵浓墨重彩塑造鲁智深这个英雄形象的时候,是参照了一些法嵩事迹的。

如果鲁智深有一半形象是借鉴了第一任老种经略相公种世衡麾下头号金牌间谍法嵩,那么这个大块头有大智慧,并堪称梁山第一大侠就不足为奇了——这样的鲁智深更值得尊敬,就连他“坐化”前写的偈语,也是大有深意:“平生不修善果,只爱杀人放火。忽地顿开金枷,这里扯断玉锁。咦!钱塘江上潮信来,今日方知我是我。”

宣和年间的鲁智深既不爱杀人,也不爱放火,能活捉的对手绝不打杀,所以那个爱杀人放火的形象,只存在于鲁智深的记忆深处:今日方知我是我,三十七年之前我是谁?

遇林而起 遇山而富 遇州而迁 遇江而止,智真长老的预言准确吗

鲁智深两次大闹五台山,智真长老大概是忍无可忍,便与首座商定,打发花和尚往别出去。于是,智真长老叫侍者领了皂布直裰,一双僧鞋,十两白银,连夜从僧房中叫出智深,说道:

智深,你此间决不可住了。我有一个师弟,见在东京大相国寺住持,唤做智清禅师。我与你这封书去投他那里讨个职事僧做。我夜来看了,赠汝四句偈子,你可终身受用,记取今日之言。

鲁智深听罢智真师兄的话,也没多言语,自跪下道:“洒家愿听偈子”。智真长老不慌不忙,说出了四句偈子:

遇林而起,遇山而富。遇州而迁,遇江而止。

受了偈子,鲁智深朝智真长老拜了九拜,背了包裹 、腰包、肚包,藏了书信,辞了长老并众僧人,离了五台山,迳到铁匠间壁客店里歇了,等候打了禅杖、戒刀完备就行。

花和尚此去,前途已经卜定,他将按照智真师兄的四句偈子,完成传奇的一生。

那么,智真长老的四句偈子到底预言了鲁智深怎样的一生。仿佛心有灵犀的鲁智深,为何朝智真长老拜了九拜呢?

鲁智深见智清,为何只拜了三拜

且说鲁智深从山西五台山一路坎坷,来到了东京大相国寺,寺里知客寮的知客僧接待了智深。起先,这个知客僧见智深生得凶猛,提著铁禅杖,跨著戒刀,背著个大包裹,先有五分惧他。但是,鲁智深的一举一动,却让知客僧不禁暗自失笑,这个莽和尚竟然“不知体面”,对佛门礼节一概不懂。

却说知客僧带着鲁智深见了智清长老,早就按照知客僧指导,七条(僧人上衣)坐具、信香,拜见本寺住持。离开五台山时,鲁智深拜了智真九拜,此时,拜到三拜时,却被知客僧止住了。知客僧此举,大有缘故,并非说的是鲁智深不知体面,胡乱参拜。

仅以文本观之,说的是智真长老级别远高于智清,是货真价实的得道高僧,方外高人。鲁智深拜了智真九拜,却只对智清拜了三拜,其中的差距并不是相当大的。智真、智清是师兄弟,原本应当没有这么大的差距。虽然,智真是鲁智深的师傅,但智清却是皇家寺院的住持,级别按说还要高于师兄。鲁智深见到智清,却只拜了三拜,这是为什么呢?

书说简短,先给出答案。原来,施耐庵所写的这一段故事,其实是隐藏着一段历史真实。书中的赵员外,影射的是北宋第八代皇帝宋徽宗!智真长老却与赵宋皇帝大有渊源。

鲁达在渭州城打死了郑屠,属于杀人凶犯。宋真宗天禧二年诏令,刑责、奸细、恶党、山林亡命贼徒负罪潜窜,及曾在军带瑕痕者,不得出家。显然,鲁达出家就是为了负罪潜逃,躲到佛门清净之地逃避刑罚。赵员外之所以能够让鲁达顺利剃度,智真长老明知此人“形容丑恶,貌相凶顽”,但却迫于压力,不得不违背法度,让一个杀人在逃的凶犯躲进了五台山文殊院。

鲁智深入了佛门,却从不遵守佛门三皈五戒,智真长老也不敢惩罚,一句“且看赵员外之面”便搪塞过去。但是,智真长老却暗地里与赵员外争竞。

鲁智深二次大闹五台山,打坏金刚之时,首座、监寺、都寺,并一应职事僧人都到智真长老那里告状。智真长老不慌不忙的应道:“自古天子尚且避醉汉,何况老僧乎?若是打坏了金刚,请他的施主赵员外自来塑新的;倒了亭子,也要他修盖。这个且由他。”

果然,智真长老立即给赵员外修书一封,告知鲁智深醉打山门,大闹文殊菩萨道场的事。赵员外看来智真长老的书信,当时的反应是“好生不然”。但是,智真长老咄咄逼人,赵员外没办法,只得赔礼道歉,出钱重修文殊院,恢复所有被鲁智深打坏的佛教设施。

既然赵员外是这个态度,智真长老便毫不客气,厉声呵斥鲁智深道:

今番你又如此大醉无礼,乱了清规,打摊了亭子,又打坏了金刚,──这个且 由他,你搅得众僧卷堂而走,这个罪业非小!我这里五台山文殊菩萨道场,千百年清净香火去处,如何容得你这个秽污!

赵员外服软,鲁智深被送走,大闹五台山以智真长老大获全胜而告结束。与皇帝暗中“争竞”而得胜,智真长老难道不配九拜之礼吗?

智清虽然是智真的师弟,皇家大刹的住持,但他敢与黄帝老儿做如此博弈吗?因而,智清长老只能接受三拜之礼。

所谓九拜,指的是《周礼》中规定的九种拜礼:稽首、顿首、空首、振动、吉拜、凶拜、奇拜、褒拜、肃拜,这是不同等级、不同身份人员在不同场合下所行之礼。而接受拜礼者,同样要与其身份地位相配。实际上,古代朝廷举行拜贺奏庆等重要场合时,都行此礼。

既然是朝廷举行相关仪式才用九拜之礼,那么,智真长老却为何端坐不动,心安理得的受此大礼呢?原来,智真和尚来历非同寻常,涉及到《水浒传》中另外一个超级大人物。

施耐庵讲述了一段佛道之争秘史

赵员外即隐写宋徽宗,书中有很多暗示。而且,《水浒传》梁山好汉故事的时间密码,也隐藏在鲁智深的故事中。

却说鲁智深第一次大闹五台山之后,安静了三四个月,转眼间到了第二年的二月。这一天,终于忍不住犯了酒瘾,便又独自下山,来到了山下的市井。

花和尚先来到铁匠铺,与“待诏”商议,定制了一条重达六十二斤的水磨禅杖。这个情节,暗示鲁智深打造禅杖是在宣和元年(公元1119年)二月。

鲁智深禅杖为何单单重六十二斤?这个数字与任何民俗都没有关系,也从来就没有特殊的含义,说的就是《水浒传》的一个时序,表明梁山好汉的故事就是从宣和元年开始的。事实上,历史上的宋江起义,恰恰就发生在宣和元年。

《水浒传》开篇就讲到,宋仁宗嘉佑三年三月误走了妖魔,这一年便是公元1058年。鲁智深打造禅杖,承接业务的不是“待招”,而是待诏。施耐庵以一字之差告诉读者,“待诏”与皇宫有关。

“待招”原本是剃头匠的别称,后来引申到所有民间手艺人。“待诏”则是翰林院专门为皇帝服务的文人画士,宋徽宗时有画待诏,专门为皇帝代笔画画,然后宋徽宗题款钤印,赏赐大臣。《水浒传》的版本非常复杂,文字也有多处差异,但这一处在任何版本中,都作“待诏”。

从铁匠铺出来,鲁智深沿街买酒喝,却没有一人敢卖给他。所有酒家都说:“小人住的房屋,也是寺里的,本钱也是寺里的。长老已有法旨:但是小人们卖酒与寺里僧人吃了,便要追了小人们本钱,又赶出屋。”

智真长老控制着周边市井,没了生计的百姓不得不投靠寺院,靠寺院的本钱养家糊口,五台山文殊院一声令下,谁敢违抗?没奈何,鲁智深只得走到市稍上一家酒店,假称自己是云游僧人,这才喝上了酒。如果只为一顿酒便让鲁智深大费周折,施耐庵是不愿意如此浪费笔墨的。奇巧的是,这回,施耐庵让鲁智深美美的吃了一顿狗肉。

这是《水浒传》中唯一一次吃狗肉的情节,故事指向不是别人,就是宋徽宗。教主道君皇帝赵佶生于宋神宗元丰五年(公元1082年),生肖属狗。狗肉只能在五台山控制范围内的市稍才有,而且卖给了和尚吃,其中寓意指的就是北宋真宗以来的佛道之争。

简而言之,把鲁达变成鲁智深的赵员外,暗喻宋徽宗。虽然,赵员外对五台山不断施加压力,智真长老对他的“表弟”鲁智深无可奈何,凡事都要看赵员外面子。但是,却暗中相争,与赵员外分庭抗礼。

鲁智深离开了五台山,途中,经过了桃花山,这是为后来“遇山而富”预铺故事。从桃花山后山坡滚下来之后,大约走了五六十里地,鲁智深就到了瓦罐寺。

这个瓦罐寺非同寻常,山门上有一面旧朱红牌额,内有四个金字,都昏了。一座很大的寺庙却破败不堪,好生崩坏。书中交代,这座寺院原本“田产又广,僧众极多”,是“十分好个去处”。但是,为何又如此破败了呢?施耐庵在这段故事中,以崔道成、丘小乙两个僧道的名字,道明了瓦罐寺败落的原因。

崔道成原本是个和尚,法号“生铁佛”。和尚,是不应当叫俗名的,鲁智深出了家,应当去掉“鲁”,就叫“智深”,这一点,智真长老做得对极。崔道成不仅以俗名称之,而且,取了一个道家的名字。不仅取了一个道家的名字,而且,还“道成”。这是什么寓意呢?

《宋史·徽宗本纪》记载,宣和元年正月,诏:"佛改号大觉金仙,余为仙人、大士。僧为德士,易服饰,称姓氏。寺为宫,院为观。改女冠为女道,尼为女德。”

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革佛诏”,这一年,也是《水浒传》中提到的鲁智深打造禅杖时的年份。施耐庵在书别写到,鲁智深第二次下山,时间是二月。也就是说,“革佛诏”下达一个月后,五台山文殊院便遭殃了。

“革佛诏”中提到的佛,指的是释迦摩尼佛,乃三世佛之中央佛,主管中央娑婆世界。释迦牟尼佛有两位胁侍:"大智"文殊菩萨和"大行"普贤菩萨,号称华严三圣。宋徽宗把佛降为道教中的大觉金仙,五台山正是文殊菩萨道场,自然也跟着降为“仙人”了。所以,当鲁智深打坏金刚时,智真长老只能无奈的说:“休说坏了金刚,便是打坏了殿上三世佛,也没奈何”。

三世佛都不在赵员外话下,鲁智深便要带俗家姓氏,崔道成不仅要称姓氏,还得“入道学”,叫做“崔道成”了。

然而,宋徽宗对佛教的打压,贬损,佛家当然不会屈服,书中说智真长老写信让赵员外重修文殊院。即便是赵员外“好生不然”,但也不得不做出退让。因为,转过年来,就到了宣和二年,这一年正月“罢道学”,六月“复寺院额 ”,九月“复德士为僧”。

佛教基本上恢复了宣和元年前的气象,于是,智真长老便将鲁智深打发去了东京大相国寺。即便是将鲁智深驱逐出了文殊院,但却并没有放弃与赵员外的争竞,以一道佛门偈子,锁定了鲁智深的一生。

遇林而起,指的是林冲还是野猪林?

鲁智深的故事,是由九纹龙史进引发的,这一年,应当是宋徽宗重和元年(公元1118年)。重和元年中秋节,史进与朱武、陈达、杨春从史家村杀出,上了少华山。在少华山住了几天,史进不愿意做草寇,便去延安府老种经略相公那里寻找师父王进。没想到,史进阴差阳错的,几乎是南辕北辙的来到了小种经略相公的治所渭州城(今甘肃平凉)。

史进为何走错了?是施耐庵地理成绩不好,还是史进没有导航?都不是,史大郎应当是有意走错的,因为,九纹龙隐含的就是北宋九代皇帝。

《水浒传》时间与宋史高度对隼,施耐庵就是在写一部北宋历史。重和元年二月,宋徽宗“遣武义大夫马政由海道使女真,约夹攻辽。”史进错走渭州城,引出鲁智深,也是隐写了这一段历史,为梁山好汉的抗金故事伏线,也为鲁智深的结局张目。此事,涉及智真长老给鲁智深四句偈子中的两句:“遇州而迁,遇江而止”。

且说智清长老见了鲁智深,看了师兄智真长老的书信,心中埋怨,不愿意给鲁智深做个职事僧人。于是,智清唤集两班许多职事僧人,尽到方丈,说道:你们大家看,“我师兄智真禅师好没分晓”,竟然把一个打死了人的凶犯落发为僧。这厮两番大闹僧堂,安他不下,却推来与我。

智真长老真的没分晓吗?肯定不是。作为文殊菩萨道场的住持方丈,智真来历实在太不平凡,其“前世”竟然与霹雳大仙赵匡胤有关。或者说,智真长老有历史原型。

九纹龙隐写北宋九代皇帝,当然,第一位便是赵匡胤。《水浒传》楔子中说,赵匡胤是天上霹雳大仙,出生之时“红光满天,异香经宿不散”。

施耐庵这么写,完全符合历史真实,《宋史·太祖本纪》就说:“后唐天成二年,(太祖)生于洛阳夹马营,赤光绕室,异香经宿不散。”脱脱这么记载,是不是是在宣扬虚无的,神化赵匡胤天生就是做皇帝的呢?也不是。赵匡胤有个小名,叫做“香孩儿”,史书记载的一点都没有错。

赵匡胤长大成人后,表现平平,除了“容貌雄伟,器度豁如。”外,也没有什么惊世骇俗之处。但是,“识者知其非常人”。在这个“识者”之中,便有一位神僧。太祖本纪中说:

有老僧善术数,顾曰:“吾厚赆汝,北往则有遇矣。”

这个老和尚准确的预见了赵匡胤的前途,毫不吝啬的赠送给香孩儿一笔丰厚的盘缠,指引他往北方而去。后来,赵匡胤从南方启程,前往北方投奔到郭威部下,成为后周一员大将,从此发迹。

施耐庵在《水浒传》中真实的写到了赵匡胤,而那位预言赵匡胤一生的神秘老僧,大概就化成书中的智真长老了。因为,智真长老却非凡僧。如此“神僧”受九拜之礼,当得起。

书中,把智真长老写作五台山住持,并非是借助了这座名剎以加重故事的分量,而是以文殊菩萨的“智”来写这位方外高人,他也像当年的那位高僧一样,有识人之智、先见之明。

而且,神秘老僧曾经是赵匡胤的指路之人,人生导师。以智真对应神秘老僧,说的就是赵员外念完经打和尚,数典忘祖,乃“失道”之人。如此,赵员外还好意思说“我祖上曾舍钱在寺里,是本寺的施主檀越”?到底谁给谁舍钱,谁是谁的檀越呢?施耐庵正话反说。

赵员外带着鲁达上了五台山,智真长老出于忌惮,答应替鲁达剃度。此举,立即招来了五台山首座及以下僧众的强烈反对。为平息众僧反对之声,智真长老便说:“你等众人且休疑心,待我看一看。”于是:

焚起一柱信香,长老上禅椅盘膝而坐,口诵咒语,入定去了;一炷香过,却好回来。

老僧入定,这是不是就是指点赵匡胤前程的神秘老僧的“转世”呢?三世佛又称“过去、现在、未来”佛,民间通俗理解,智真长老就是神秘老僧的“现在”。施耐庵大概就是这么写的。

智真长老入定游历周天,便在道家紫府察看了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得知了鲁智深的“过去、现在、将来”。于是,大胆预言:

只顾剃度他。此人上应天星,心地刚直。虽然时下凶顽,命中驳杂,久后却得清净。证果非凡,汝等皆不及他。可记吾言,勿得推阻。

不仅剃度了鲁达,还赐法名“智深”,正式得享文殊菩萨的“智”字,与智真长老平辈。因此,智真、智清、智深乃师兄弟,其正果便是东京大相国寺的住持,五台山首座及以下僧众“皆不及他”。

既然预知了鲁智深的正果,那么,五台山是容不下这个正果非凡之人了。于是,真禅师便把这个师弟送到了东京大相国寺。因为,这里离林冲非常近,偈子第一句“遇林而起”才有可能应验。

遇山而富,到底说的是二龙山还是水泊梁山

鲁智深想要做个职事僧人,智清长老不过就是一个方丈而已,他根本就不不具备慧眼识人的能力。所以,鲁智深只能拜他三拜。智清联合僧众,说他是新来的挂搭,要从最底层做起,然后步步升职。因而,便指派鲁智深去酸枣门外岳庙间壁做个管菜园子的菜头。那么,做到鲁智深期望中的都寺、监寺职位,需要多长时间呢?知客僧介绍道:

假如师兄你管了一年菜园,好,便升你做个塔头;又管了一年,好,升你做个浴主;又一年,好,才做监寺。

只需三年时间,鲁智深便可以做个体面的职事僧人了。鲁智深一听升职有门,便爽快的答应了。鲁智深不再闹事,佛门倒还清净。但是,正是因为鲁智深去了岳庙间壁的菜园子做菜头,这才遇见了东京八十万禁军枪棒教头林冲。从此,鲁智深开始按照智真长老划定的人生轨迹,朝着“正果”迈进。

也正是因为做了管菜园子的“菜头”,花和尚才从孙二娘的屠刀下逃生,在“菜园子”的帮助下,前往二龙山。

东京大相国寺的“菜头”,与孟州道上的“菜园子”遥相呼应。菜头管着菜园子,菜园子曾经杀了光明寺所有的和尚,菜头经过十字坡,此时的菜园子已经向善,被金圣叹赞为“张青为头是最惜和尚”之人。从杀光一寺和尚,烧毁一座寺庙,到最爱惜和尚,张青可谓一百八十度大转弯。按照上文所说的《水浒传》时序,张青指引鲁智深上二龙山的时间,大概是宋徽宗宣和二年正月之后的事情了。

《大宋宣和遗事》中说,宋江得天书,知道自己肩负着聚齐三十六天罡的“职责”,便按照九天玄女所示,在梁山等候众人。宋江很快聚齐了三十四人,于中少了三人:花和尚鲁智深、一丈青张横、铁鞭呼延绰。后来,“那时有僧人鲁智深反叛,亦来投奔宋江。”

这件事情被移植到《水浒传》中,说的是鲁智深先去了二龙山,在三山聚义打青州的时候,才转投梁山,上山时间稍微晚了点。

二龙山,鲁智深遇山而富。

有观点称,“遇山而富”指的是鲁智深在桃花山踩扁了李忠、周通的金银酒器,发了一笔财而富了。还有的说是上了梁山,每天大秤分金银,大碗吃酒肉,过上了富裕生活。其实,这样的“富”与二龙山的富相比,简直就是小巫见大巫,根本就不值一提。

前文讲过,赵员外影射的是宋徽宗,鲁智深的故事隐射的是一段北宋历史。此处,再来梳理一番由鲁达到鲁智深的“转世”过程。

鲁达才是《水浒传》中真正的“镇关西”,仗势打死郑屠后,便跑到了雁门县。赵员外依金老所言,认了这个恩人,便立即把他藏匿到自己的庄园。赵员外的庄园叫做“七宝村”。

“七宝”,就是指的佛教七宝。佛教七宝有多种说法,北宋时期则指的是黄金、白银、璃、颇梨、砗磲、珍珠、琥珀。这七宝中有两样不好理解,一是“颇梨”指的是白色宝石,状如水晶。一种是“砗磲”,说的是海洋中软体双壳动物,说白了就是体积超大的贝壳。

赵员外本身就不是一个县城的土财主,他可控制着佛门七宝呢。施耐庵以此隐喻赵员外对佛门的掌控,鲁达先进了七宝村,才上了五台山出家。于是,七宝村出身的鲁智深才两番大闹五台山。

鲁智深上二龙山落草的这回书,回目叫做“鲁智深单打二龙山,青面兽双夺宝珠寺”。原来,二龙山上有一座寺庙,名叫“宝珠寺”,七宝村遥对宝珠寺,还是跟赵员外有密切关联。

鲁智深夺下了佛门藏宝之地,难道不是“遇山而富”吗?如此巨富,岂是桃花山几件金银酒器可比,岂是梁山大碗吃酒肉,大秤分金银可比?

遇州而迁,疑似青州实则幽州

鲁智深占据了二龙山,夺下了宝珠寺,智真长老的设计终于初见奇效,智真长老的预言开始成真,智真长老对赵员外的反击再赢一个回合。《水浒传》佛道之争,至此告一段落,施耐庵开始调转笔锋,表达自己的宗教观念——“佛道合一”。

梁山好汉都是道家紫府的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鲁智深却是个被智真长老掌控的僧人,难道他有双重身份?在鲁智深的身上,确实具备佛道双重符码,是施耐庵表述“佛道合一”思想的一个最典型的代表。在梁山大聚义之时,与武松一道,代表着佛门与道家的融合。

引发梁山大聚义的,是托塔天王晁盖。绿野老道曾经分析过,晁盖的“托塔天王”实指佛门毗沙门天王,是佛教的四大护法之一,也称北方多闻天王。晁盖升天,成了“佛”,知道了梁山好汉上应道家紫府天星,在大名府救了宋江。假若施耐庵的《水浒传》不被大明王朝腰斩,宋江在完成梁山大聚义之后,便将依据《大宋宣和遗事》的蓝本线索杀出梁山。这部笔记体野史中说,宋江杀出梁山是因为晁盖托梦,要宋江、吴学究代他去泰岳烧香还愿。

晁盖,实际上是梁山导师级别的存在,大护法式的人物。这是施耐庵佛道合一的终极表达。东溪村住着佛教护法,山上,则由道家大护法灵官镇守,佛道合一无处不在。

鲁智深虽然上了二龙山,但最终必然加盟梁山,施耐庵早就预设伏线,以宋江九天玄女庙的故事遥对鲁智深所占据的“二龙山”。

宋江在九天玄女庙接受九天玄女“还道”法旨,以又拉又打的方式,指引宋江从紫府还道于霹雳大仙的“雷部”。宋江虽然口中称臣,匍匐于地,但九天玄女却早就知道此人最终将“罪下酆都”。所以,便提前预演了北宋王朝灭亡,宋徽宗、宋钦宗“坐井观天”的一幕。这一幕,就是玄女殿外的石桥下“二龙相戏”、“二龙戏水”。

鲁智深所占据的二龙山,岂不就是九天玄女庙中的“二龙”吗?九纹龙史进隐伏着北宋“九龙”,前面七龙已经成了过去,梁山好汉的故事只在“二龙”时期演绎。

这一段故事,施耐庵深刻的揭露了北宋亡国的根由,让鲁智深占据二龙山,夺了宝珠寺,不仅是对宋徽宗“崇道抑佛”的严正批判,也是施耐庵《水浒传》反皇帝主题的深刻表达。

“三山聚义打青州”同样是《水浒传》中的一处大关节,大转折。因为呼延灼奉旨剿灭梁山,便引出了二龙山联合桃花山、白虎山攻打青州。

三山力量不足以攻破青州,青面兽杨志便提议,请梁山大队人马前来相助。于是,施耐庵将反皇帝故事继续升级,在这场战斗中,打死了青州知府慕容彦达。此慕容知府非同小可,他的妹妹是宋徽宗的贵妃。攻陷朝廷州府,打死皇亲国戚,梁山好汉是坚定的反皇帝的。

打完青州不久,梁山导师佛家护法晁盖便在曾头市中箭。从青州“迁”来的鲁智深,便与武松一道,成为梁山“佛道合一”的重要符码,是佛门在梁山的“代言人”。

既然如此,那么,讲鲁智深“遇州而迁”中的“州”就是青州,似乎也没有大的毛病。不过,假若看看二龙山另外两个寨主,“遇州而迁”所指青州,似乎便显得分量不够了。

与鲁智深联手打下二龙山,夺了宝珠寺的是青面兽杨志。后来,武松又在菜园子张青的引荐下,前来聚义。这两条好汉与鲁智深聚义二龙山,便隐含着《水浒传》在七十回后还将有大故事,尤其是鲁智深将彻底应证智真长老的四句偈子。“遇州而迁”,更有可能指的是幽州。

梁山好汉招安后,先随童贯征方腊,然后,又随童枢密攻打幽州。幽州兵败后,鲁智深在这里再度折返,回到汴梁,最终“遇江而止”。

遇江而止,肯定不是说鲁智深在浙江坐化

行者武松这个人物其实也很特殊,并非仅仅是打虎、杀嫂、血溅都监府那么简单。按照北宋时期的规定,男子出家必须自小带发修行,因而叫做“行者”。很多读者都认为武松没有绰号,其实,“行者”大有深意。究竟如何,得另外行文讨论。

正因为这个形象很特殊,所以,《水浒传》设定,武松是最早提出招安的人。因为武松提出了招安,所以,宋江劝诫道:“如得朝廷招安,你便可撺掇鲁智深投降了,日后但是去边上一枪一刀博得个封妻荫子,久后青史上留得一个好名,也不枉了为人一世。”

施耐庵作书,不会前言不搭后语,也不会放了一个空炮便无下文,武松必将按照这个预伏线索,去边上搏取功名。

武松是因为宋江的劝诫到边境立功,二龙山的二寨主杨志则是主动的把去边境杀敌作为自己的人生志向,以重振杨家将雄风。青面兽在卖刀之前,感叹自己时运乖蹇,自言自语道:

王伦劝俺,也见得是,只是洒家清白姓字,不肯将父母遗体来点污了,指望把一身本事,边庭上一枪一刀,博个封妻荫子,也与祖宗争口气。

杨志不肯落草为寇,是不能辱没杨家将清白姓字。但是,命运却跟他开了个大玩笑,做了二龙山二当家。从青州上梁山,加盟宋江的队伍,最终将与一百单八将一道被张叔夜收降,然后投降招安。

如果说《水浒传》前七十回书有故事蓝本,也有宋江梁山起义的历史记载,施耐庵以此为线索,写了梁山大聚义的故事。梁山招安之后,也能找到史料依据,说是三十六人去打方腊,然后得以封爵。施耐庵据此,至少可以写到梁山打方腊的故事。那么,此后呢?是不是如续书《征四寇》说的那样,在打完方腊之后就死伤大半,然后做鸟兽散了呢?绝对不是!

打完方腊之后,然后才是佂辽,这是历史的顺序,《征四寇》颠倒了。那么,梁山好汉是不是去佂辽了呢?一定去了。除了绿野老道曾经说过的,李若水在大名府附近的元城县听闻了梁山队伍北上攻打幽州,途径大名府引来士女围观的情况外,梁山参与攻打幽州的事迹,杨志便是一大线索。所以,梁山故事的大结局,基本上与青面兽杨志有关。

杨志的事迹见诸《三朝北盟会编》、《梁溪集》(李纲著)等史料,这位在史料中的“招安巨寇”先后在种师道、种师中手下做“选锋首”,担任先锋敢死队队长,不仅参加了攻打辽国幽州,而且,参与了抗金。

鲁智深原本是老种经略相公帐下的关西五路廉访使,又是小种经略相公府的提辖,有什么理由不与杨志一道攻打幽州,抗击金兵呢?

按照智真长老的预言,鲁智深的正果将是“汝等皆不及他”。以四句偈子来理解这句话,结合《大宋宣和遗事》,以及李若水“三十六人同拜爵”的记载来看,鲁智深在打完方腊之后,便被“赵员外”封到大相国寺,取代了“好没分晓”的智清,做了住持方丈。这样的大照应,才能真正体现施耐庵“佛道合一”的宗教思想,也才能够应证(印证)真正长老的预言。

演义小说中的预言,其实就是故事的悬念、伏笔,施耐庵不可能无头无尾的写书,鲁智深的故事必定会有结局。然而,鲁智深的结局绝对不是在浙江坐化。坐化成不了正果,只是和尚的一种死法,或者说僧人去世的一种别称。

《征四寇》中说,鲁智深“听潮而圆,见信而寂”,这句话本身就文理不通,太过牵强。鲁智深听到了钱塘潮巨大的声响,说“听潮”没错。“信”指的是什么呢?应当指的是“消息”,消息是可见的,比如古代狼烟。但是,钱塘潮传来的消息便是声音,声音能见吗?

“圆寂”是佛教专用名词,能拆开讲吗?这个词来自梵语音译,本译为“涅槃”,是不能分开解读的。续书作者不懂佛教,把鲁智深的正果写丢了。

那么,鲁智深不是在钱塘江坐化,“遇江而止”又是指的哪条江呢?

鲁智深的结局与宋江一样,与“二龙相戏”有关

宋江见到了二龙相戏,指的是北宋靖康元年宋徽宗在镇江复辟,与宋钦宗争夺帝权这件事。因为“二龙相戏”,其最终结果便是“二龙戏水”坐井观天。

鲁达、鲁智深一直与“龙”有关,九纹龙史进引出了鲁提辖,二龙山夺了宝珠寺,然后,青州遇宋江,又与“二龙”扯上关联。因而,鲁智深最终的结局,还将与“二龙相戏”、“二龙戏水”有关。

绿野老道曾经解析过《水浒传》中的江州,指的就是江苏镇江,而不是实写江西九江。也就是说,宋江在攻打幽州后,将与杨志等人分开,随童贯逃回汴京,然后,参与到童贯、蔡攸、蔡翛(蔡九知府的原型)裹挟宋徽宗南渡,到底镇江复辟的阴谋中。

这是一段朝廷,在关键时刻给予北宋王朝致命一击的耻辱历史。宋江“敢笑黄巢不丈夫”,指的不是自己,他达不到这个层次。黄巢谋反是建立了做了皇帝的,但这个皇帝历史并没有真正认可,这非常符合宋徽宗当时的身份。

宋钦宗获悉太上皇“幸镇江”之后,立即进行平息,童贯、蔡攸、蔡翛等人先后被追斩,受牵连者估计不在少数,“血染浔阳江口”一语成谶。

鲁智深既然与“二龙”密切相关,应当也将与宋江一道,到了镇江。宋徽宗复辟被粉碎后,鲁智深也就“遇江而止”了。这条江隐含着“江州”之江,当然,也隐含着《水浒传》“浔阳江”这条虚拟的“江”了。

天孤星花和尚鲁智深的结局大抵如此。

通过鲁智深的故事,施耐庵表达了自己的宗教思想,《水浒传》的主题,以及北宋灭亡的多重缘由。其中,从鲁智深的故事中,还能品读到北宋末期的社会状况,民变四起的深层次原因。

北宋中晚期,很多百姓失去土地,不得不如《水浒传》五台山附近的市井那样,依靠寺院谋求生计。于是,寺院控制的范围越来越广,产业越来越强大,教众也越来越众多。统治者对此自然感到很恐慌,诸如宋徽宗那样革佛的诏令便应运出笼了。然而,这样的宗教政策无法解开这个死循环,抑佛造成的结果,便是依附于寺院的教众再度失去生计,于是,“那时有僧人鲁智深反叛,亦来投奔宋江”。

施耐庵在《水浒传》中多角度揭示北宋王朝走向灭亡的原因,花和尚鲁智深的故事便是其中一条重要的故事线索。

临终偈语有玄机:二世为人的鲁智深,三十七年前死于哪场大战?

#古籍里的历史#宋仁宗嘉祐三年(公元1058年)洪太尉误走妖魔,一百零八个魔星出世,宣和元年(公元1119年)梁山聚义,聚义的时候大部分梁山好汉都在二三十岁之间,最大的托塔天王晁盖已经挂掉而且不在一百单八将之列,所以我们可以推断,绝大多数梁山好汉,都是在公元1080年前后出生的,那段时间北宋的皇帝应该是宋神宗赵顼或宋哲宗赵煦。

这样算起来,那一百零八个魔星变成梁山一百单八将,应该是“二世为人”,也就是说,他们应该是一帮在宋仁宗嘉佑三年之后出生,宋神宗元丰年间(1078年—1085年)辞世的军人。

所谓的“二世为人”都是不可信的迷信,但是小说家是可以将两代相差几十岁的历史人物糅合成一个艺术形象的,比如我们熟悉的花和尚鲁智深,身上就有两代武僧的影子,说他是“二世为人”也不算完全不靠谱。

我们细看宋朝史料,就会发现,在北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年),发生了宋朝与西夏的永乐城之战,种家军统帅种谔惨败,二十万宋军战死,写《梦溪笔谈》的沈括也参加了那场次战役,因为留守米脂而逃过了一劫。

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录了种家军中的一位“王和尚”:“种世衡初营青涧城,有紫山寺僧法崧,刚果有谋,以义烈自名。世衡延置门下,恣其所欲,供亿无算。崧酗酒狎博,无所不为,世衡遇之愈厚。”

种世衡是种谔的父亲,从严格意义上来讲,种世衡才是第一代“老种经略相公”,其子种谔是第一代“小种经略相公”,后世的种师道、种师中虽然号称“老种”“小种”,却是兄弟而非父子。

种世衡有八个儿子,分别叫做种诂、种诊、种谘、种咏、种谔、种所、种记、种谊。种师道和种师中的父亲是种世衡第七子种记。种世衡叫“老种”才人如其名——在生儿子这方面,他还真是有一套。

鲁智深为什么是提辖?这可能也是为了纪念殉职于东染院使、环庆路兵马钤辖任上的种世衡:“范仲淹檄令与蒋偕筑细腰城,世衡时卧病,即起,将所部甲士昼夜兴筑,城成而卒。”

种世衡与僧人法嵩的关系,在《宋史》和沈括的《梦溪笔谈》、冯梦龙的《智囊全集》中均有记载。

据冯梦龙描述,当时种世衡和西夏李元昊的部下都是搞谍战的高手,在北宋与西夏的间谍战中,率先出手的是野利刚浪:“元昊有腹心将,号野利王、天都王者,各统精兵,最为毒害。种世衡谋欲去之。野利尝令浪里、赏乞、媚娘三人诣世衡乞降,世衡知其诈,留使临税出入,骑从甚宠。”

来而不往非礼也,种世衡利用这三个西夏间谍,成功实施了反间计,他物色的潜伏者就是法嵩,两个人上演了一出周瑜打黄盖的苦肉计:“一日,世衡忽怒谓崧曰:‘我待汝如此,而阴与贼连,何相负也?’拽下械系,捶掠极其苦楚。凡一月,滨于死者数矣。”

挨了一个月暴揍差点被打死的法嵩成功打入敌人内部,他的投名状就是鄜延经略使庞籍(没错,就是很多小说和电视剧里的那个庞太师,历史上是个好人、忠臣,潘美也不是坏蛋)写给保安军太守刘拯和种世衡写给野利刚浪的书信——在适当的时机让李元昊知道自己手下这两个大王与宋朝“私通”。

种世衡和法嵩施展反间计的过程很复杂,咱们还是直接说结果:野利兄弟被杀,庞籍上奏折替法嵩请功:“崧邂逅得亡归,尽得虏中事以报。朝廷录其劳,补右侍禁,崧后官至诸司使。”

鲁智深跟林冲一见面,就说自己“只为杀的人多,因此情愿出家”,这就很让人奇怪了:我们只知道鲁智深还是“提辖鲁达”的时候,误杀了一个镇关西郑屠而已,那么鲁智深“杀人如麻”又发生于何时何地?

我们在《宋史·神宗本纪》中找到了这样的记载:“熙宁四年(1071年)正月,种谔袭夏兵于啰兀北,大败之;熙宁九年(1076年)九月庚戌,夏兵救米脂砦,鄜延经略副使种谔率众击破之,辛亥,种谔又败夏人于无定川。”

第一代“老种经略相公”种世衡病故后,种家军交到“小种经略相公”种谔手里,但是种谔似乎不如种世衡能打,在元丰五年的永乐城之战中,沈括也差点战死——沈括要是战殁,我们就看不到知识性极强的《梦溪笔谈》了。

那一战种家军损失惨重,法嵩也在那一战后消失,在三十多年后,鲁智深出现了,三十四五岁的林冲称其为兄,也就是说鲁智深的年龄应该在三十五六岁:永乐之战中种家军死伤殆尽是元丰五年,也就是公元1082年,宋江起事的宣和元年是公元1119年,这两个历史事件相差多少年,读者诸君自然可以算得出来。

元丰五年的永乐之战,宋军败得很惨:“种谔西讨,得银、夏、宥三州而不能守,延帅沈括(沈括时任鄜延路经略安抚使)欲尽城横山,瞰平夏,城永乐……新城守具未备,贼知沈括退保绥德,永乐孤绝,攻愈急……永乐陷,给事中徐禧、内侍李舜举、陕西转运判官李稷死之……永乐之败,死者十余万人。

据《宋史》记载,永乐之战宋军阵亡有“十万”和“数十万”两种说法,其中有没有法嵩或鲁智深,暂且放在一边不提,咱们要说的不是迷信,而是小说创作模式:为了让小说人物的形象更丰满,作家往往会把几个历史人物糅合在一起,所以法嵩和鲁智深有很多相似之处,也就不足为奇了——宋朝还真有个绰号“花和尚”的山大王,他的妻子绰号“一丈青”(事见《宋江三十六人考实》),而《大宋宣和遗事》中的鲁智深,原本也不是渭州兵马提辖,所以我们有理由相信,施耐庵浓墨重彩塑造鲁智深这个英雄形象的时候,是参照了一些法嵩事迹的。

如果鲁智深有一半形象是借鉴了第一任老种经略相公种世衡麾下头号金牌间谍法嵩,那么这个大块头有大智慧,并堪称梁山第一大侠就不足为奇了——这样的鲁智深更值得尊敬,就连他“坐化”前写的偈语,也是大有深意:“平生不修善果,只爱杀人放火。忽地顿开金枷,这里扯断玉锁。咦!钱塘江上潮信来,今日方知我是我。”

宣和年间的鲁智深既不爱杀人,也不爱放火,能活捉的对手绝不打杀,所以那个爱杀人放火的形象,只存在于鲁智深的记忆深处:今日方知我是我,三十七年之前我是谁?

看到苏轼的“写真”画像,居然是个胖子

文 行者

苏轼是21岁时在全国“高考”中高中第二名(本来应该是第一名)闻名天下的,正所谓“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

苏轼长啥样?

21岁之前的苏轼,你了解多少?

他毕业上班之后为什么很少回老家?

四川在苏轼身上留下了哪些印记?

……

苏轼是笔者非常喜欢的一个人,除了他无与伦比的诗词文章,更有他与众不同的人生态度——从容、豁达、幽默、积极。2021年9月1日,笔者来到苏轼的家乡四川眉山,寻找21岁之前的苏轼。

这张照片是苏东坡53岁时的“写真”,为他作画的是北宋著名画家李伯时,作于元祐五年(1090年) 笔者摄

网上关于苏东坡的图片多是“写意”的画像,这张照片是苏东坡53岁时的“写真”,为他作画的是北宋著名画家李伯时,作于元祐五年(1090年) 笔者摄网上关于苏东坡的图片多是“写意”的画像,这张照片是苏东坡53岁时的“写真”,为他作画的是北宋著名画家李伯时,作于元祐五年(1090年) 笔者摄

2021年9月1日下午的三苏祠(笔者摄)

01

苏轼在家乡眉山的20年怎么过的?

你知道的名人或者你认识的朋友,有几个人名字里带“轼”字的?

恐怕极少。但因为苏轼,这个“轼”字广为人知。“轼”是古代战车前面的横木,既然很少人把“轼”用到名字里面,苏轼他爹苏洵是怎么想的?

苏洵做过解释:“轮、辐、盖、轸,皆有职乎车。而轼独若无所为者。虽然,去轼,则吾未见其为完车也。轼乎,吾惧汝之不外饰也。”(苏洵:《名二子》)看来,他想要儿子做一个低调而有用的人。顺便说一句,苏轼的弟弟叫苏辙,“辙”是车轮压过的痕迹。窃以为,这反映出苏洵对儿子期待不是那么高,做一个踏实有用的人就好,毕竟苏轼名满天下是后来的事,他出生的时候,苏洵哪知道这个儿子以后这么厉害。

三苏祠中的苏轼塑像(笔者摄)

苏轼青少年时代饱读诗书,家庭条件应该不差,否则除了亲生母亲,不会为他再雇一个奶妈(他弟弟也有专门的奶妈)。如果苏家很穷,苏洵到首都开封参加完“高考”失败后也没有条件到处游山玩水不回家。所以,苏轼不用那么辛苦,他比同龄人幸福。

苏轼在诗文中经常用典,这与他读书时期打下的坚实基础分不开。背书是所有学生的基本功,而苏轼比同学们更进一步——抄书,内容包括历史和古文,这是最笨但也是最有效的办法。当时,苏轼的教育主要由母亲程氏负责,她家庭条件比苏家要好,受过一定的教育。

一次,母亲程氏读到范滂的故事时发出感叹。苏轼在一旁问道:如果我向范滂学习,您支持不支持?

话说,范滂是什么人?

东汉汝南太守范,是个儒官,一敢抑制豪强,二敢反对十常侍(东汉灵帝时期的宦官),成为全国名人,后来在党锢之祸(宦官捕杀士人)中被捕杀。范滂被抓走时与母亲诀别,母亲安慰他:“汝今得与李、杜齐名,死亦何恨。既有令名,复求寿考,可兼得乎。”(《资治通鉴·卷五十六》)。

面对小苏轼的问题,母亲是怎么回答的呢?

三苏祠中的“苏母教子”(笔者 摄)

她对儿子讲了这样一句话:“汝能为滂,吾顾不能为滂母邪?”(《宋史·苏轼传》)。当时苏轼10岁,年龄虽小,这种事反而容易在心里生根。

21岁之前,苏轼与周围的同龄人相比没有多大区别,主要是两件事:读书+玩耍。不过苏轼又与他们不同:成绩更好,也更会玩。他自称上能陪玉皇大帝,下能陪田院乞儿。苏轼朋友很多,但往往因为了解不深,和对方闹掰是家常便饭。苏轼在识人择友上不仅比不上弟弟苏辙,甚至还不如妻子王弗。王弗知道老公什么朋友都交,担心他交友不慎吃亏。苏轼当时是红人,很多人来看他,而且总是顺着苏轼的意思说话。王弗常常在屏后听,客人走后再谈自己的看法,给老公一些建议:你现在出名了,他们赶紧来和你搞好关系,你说什么他们都说对对对,完全顺着你的意思;如果你哪天混得不行了,他们肯定比兔子跑得还快……王弗不是只会做家务的农村妇女,她是青神乡贡进士(没考上进士的读书人)之女,知书达理,与苏轼有共同语言,能聊到一块儿,甚至苏轼写文章想不起来用典的时候,她能从旁提醒。这些,苏轼印象很深,在给妻子写的墓志铭中专门提过。

苏轼19岁娶小自己3岁的王弗为妻,恰好在进京赶考之前。其实,如果苏轼考完试再结婚,大概率能娶到高官之女。京城有一个公开的秘密:科考前有大把官家千金等待考试结果,然后据此选择老公。

那么问题来了:苏洵为什么不等两个儿子考试结果出来攀一门亲戚,而一定要在这之前把苏轼的婚姻大事给办了?

客观原因是,苏轼考中了会异地为官,儿子的婚事父母难以过问。毕竟,当时没有飞机也没有高铁更没有手机,交通和通信都十分不便。主观原因是,也许苏洵出于务实的考虑:在老家为儿子找个媳妇,可以照顾公公婆婆。

27岁时,王弗在首都开封去世,陪伴了苏轼11年。她亡故后10年,正在山东诸城任知州的苏轼某夜做梦梦到亡妻,为她写了一首流传千古的悼亡诗《江城子》:

江城子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

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顺便说一句,苏轼大概是个“多梦”之人,他的一些诗文就是做梦后马上记录梦境而成。

02

苏轼在乐山大佛读过书喝过酒吗?

眉山有苏轼,乐山有大佛,苏轼到过乐山看过大佛吗?

眉山、乐山、峨眉山的地理分布 眉山、乐山、峨眉山的地理分布

现在去乐山大佛,路上可以看到一个“载酒亭”,还有几行字——“苏东坡载酒时游处”。你问导游“苏东坡啥时候在这喝酒来的?”对方要是答上来,肯定在蒙你。因为,苏轼根本没有在这里喝过酒。

那么,载酒亭和这几个字是什么意思?

这里面有个故事。

苏轼离开老家30多年后在杭州做太守,一个张姓朋友刚好要去他老家嘉州做太守。苏轼知道后赋诗一首相送:

生不愿封万户侯,

亦不愿识韩荆州。

但愿身为汉嘉守,

载酒时作凌云游。

此诗有个典故,事涉李白。李白曾作诗“生不用封万户侯,但愿一识韩荆州”,送给韩姓荆州太守。苏轼化用了李白的诗,又有调侃的意思:他李白想认识韩荆州,弄个官儿做做,我苏轼没出息不想认识谁,就想一边儿喝酒一边游玩。

苏轼名满天下,到了明代,嘉州知事郭卫宸知道此事后,写下“苏东坡载酒时游处”在此。

这下明白了吧,苏轼只是“在诗里”回凌云山喝过酒。

乐山大佛景区还有“东坡楼”,说苏轼在这里读过书,那也是当地人编的。在地图上导航不难发现,从眉山的苏轼故居(三苏祠)到乐山大佛陆路大约70公里,就是放到现在,恐怕也不会有什么人专门跑70公里去看书,何况苏轼的年代交通不便。实际上,此楼是明代大宦官魏忠贤为自己建的生祠,他倒台后,后人为纪念苏轼,才改成东坡楼。如果苏轼本人知道这事儿,怕是不会答应。

当然,苏轼也不是没到过乐山。20岁进京赶考时,他和老爸苏洵、弟弟苏辙曾坐船途经乐山大佛,不过他当时没有喝酒。顺便说一句,苏轼从老家眉山到首都开封,有一次走的水路(1059年为母亲守完丧返程):从眉山上船沿岷江下游到宜宾(其间会经过乐山大佛脚下),在这里沿长江东去一直到江陵(今湖北荆州),然后上岸转陆路向北。经过乐山大佛时,苏轼写了一首诗描述他看到的乐山大佛:“奔腾过佛脚,旷荡造平川。”(苏轼:《初发嘉州》)

岷江眉山段(笔者 摄)

很多人写过苏轼,最有名的传记出自林语堂。这书写得不错,是“20世纪四大传记”之一(另外三大传记是梁启超的《李鸿章传》、吴晗的《朱元璋传》、朱东润的《张居正大传》)。不过,林语堂的《苏东坡传》在地理上似乎有误:

林语堂《苏东坡传》

林语堂

“经三峡进入极西的四川省,然后沿河经重庆上溯源头,你就会看到一座三百六十英尺高的大佛,由岸边的山壁雕刻而成。这里是本省西界,中国国内第一高峰峨眉山脚下的乐山,苏东坡时代叫嘉州。岷江就在这儿注入长江。”

第一:国内第一高峰是峨眉山(3099千米)?不要说西藏境内的珠穆朗玛峰不高兴,就是四川境内的贡嘎山(7556千米)也不答应:两个峨眉山叠一块儿也没我高嘛!

第二:岷江在乐山注入长江?明明是在宜宾注入长江好吧,宜宾人也不答应呀。准确的说法是,大渡河与青衣江在乐山汇入岷江。

乐山的三江汇合(大渡河、青衣江、岷江)

宜宾的三江汇合(岷江、金沙江、长江)

03

苏轼为什么很少回老家?

自20岁进京赶考,苏轼很少主动回老家。不是他不想回,而是人在官场,身不由己。他两次回去都是“被动”的,因为封建社会的传统——父母去世,必须回家守丧。

第一次回老家,因为母亲去世。

宋仁宗皇帝嘉佑二年(1057年),苏轼在“高考”中取得第二名的好成绩,正要一展抱负。不巧也不幸的是,母亲过世的消息传来,他不得不回老家守丧。

算起来,程氏当时约40岁,怎么就走了呢?

两个原因。第一,辛劳。老公苏洵自己要准备参加高考,加上他一直不怎么管事,程氏操持这个家十分辛苦。第二,伤心。苏家大女儿嫁到程氏家族,本是亲上加亲的好事,但苏轼的姐姐过得并不好,甚至被虐待至死。苏洵知道后,断绝了和程家的关系。对程氏来说,一边是娘家,一边是女儿,夹在中间十分难过,与丈夫的关系想必十分紧张。苏轼进京赶考是和父亲、弟弟一起走的,家里没有男主人了,程氏更加孤苦。

三苏祠中的“千年黄葛树”(笔者摄)

苏轼第二次回家,是因为父亲苏洵过世。

宋英宗治平三年三月(1066年),苏洵也走了。之前不到一年(治平二年五月),苏轼刚刚遭到打击——妻子王弗去世。于是,苏轼与弟弟苏辙一起,护送父亲和妻子的灵柩回老家眉山,并居丧3年。与第一次不同的是,苏轼此时名声更响,蹭了公家的官船。

前面说到,苏轼的学习主要是母亲程氏负责,但这并不意味着他爹苏洵是甩手掌柜,一概不管。苏洵有时候会躺在椅子上,听苏轼背诵课本给他听。直到苏轼60多岁被贬海南的时候,还梦到这事。

苏洵对儿子苏轼有一个非常中肯的评价:“这孩子性格豪放,锋芒毕露,不通机变,日后必遭人口舌之讥。”王安石变法,他反对,结果被贬。王安石倒台,司马光上台,按说苏轼该咸鱼翻身了,结果继续惨。为啥?司马光将王安石的变法全部废除,他也反对,说人家的变法也有合理的地方。苏轼这种人,你说官场上谁喜欢?谁上台都不会给苏轼平反,活该他一直被贬到海南岛。

苏轼最大的问题是嘴巴不站哨,该说不该说的全说了,给人抓住把柄。他不知道自己这臭毛病吗?知道,但就是不想改。苏轼自己曾说:

苏轼的烦恼

“言发于心而冲于口,吐之则逆人,茹之则逆余。以为宁逆人也,故卒吐之。”

——(苏东坡:《思堂记》)

你看看你看看,他简直就是“不吐槽,毋宁死”,没救了。

04

四川在苏轼身上留下了哪些印记?

苏轼自20岁出门后,除了两次回家守丧,基本都在外地。他把老家忘得一干二净了吗?四川老家带给他的印记还在吗?

他没有忘记老家,很关心老家的建设发展。宋仁宗嘉佑三年(1058年10月),名相王旦的儿子、龙图阁学士王素到四川成都做父母官。当时,北宋为了养兵,不仅向四川百姓加重赋税,还加铸铁钱导致货币贬值,变相掠夺老百姓的财富。苏轼因母亲去世回家守丧,刚好在老家眉山,对这些情况非常清楚。于是,他以“在籍进士”的身份,向王素建议减轻四川老百姓的负担。

眉山的“金桂”(笔者 摄)

苏轼尽管长期在外地,但有一点改不了——乡音。他在外地和人说话一般入乡随俗,但毕竟说了20年四川话,自觉不自觉就会带上乡音。笔者没听过苏轼说话,又是怎么知道的呢?史料。苏轼曾作《温公神道碑》(温公指司马光),念给别人听,一个叫晁之道的人听出他有四川口音(南宋朱牟:(《曲洧旧闻》)。

除了口音,苏轼身上(包括今天在外打拼的四川人身上)留下了四川老家的其他特质。如吃苦耐劳,所以外地老板都喜欢四川打工仔;知足常乐,钱够用就好,要吃好喝好玩好;从容,抗战时期日本飞机来袭,有人继续打麻将不躲;豁达,四川人对地震的乐观态度众所周知(“大震跑不了,小震不用跑”)……

05

假如苏轼不出川

如今一提到苏轼,多是黄州、杭州、海南等地,因为他流传很广的诗文多是在外地写下的,少有他家乡四川的事儿。

苏轼的行迹(转引)

苏轼没有给四川老家留下太多东西,这是四川的不幸,却是苏轼的大幸。如果他一直待在四川不出去闯荡,或者回四川不出去,估计写不出那么多那么好的传世诗词,成为一代大文豪。

21岁之前,苏轼写的诗文不是很有名,而后期流传千古的词作出现井喷,为什么?

眉山郊区的新农村建设

因为仅有才华不够,还需要丰富的阅历和大事的刺激,要不怎么说“国家不幸诗人幸,赋到沧桑句便工”。就像地壳剧烈碰撞造就了喜马拉雅山脉和珠穆朗玛峰,才华和变故(不管是发生在国家还是个人身上)相遇也能擦出绚烂的烟花,催生大量不朽的诗词佳作。以“千古词帝”李煜为例,前期多是软绵绵的风花雪月之作,如果不是因为亡国,他能写出“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千古名句吗?够呛。

和李煜相似,苏轼的大量佳作也出现在被贬之后。人生大起大落的巨大反差,让他有了更多思考和感悟。

被贬黄州期间遭暴雨袭击,他写出了“一蓑烟雨任平生,也无风雨也无晴”——之前在老家也经常被夏天的暴雨淋,他没写出来;

梦中见到亡故的妻子,他写出了“十年生死两茫茫”——之前11年他没写出来;

兄弟长久分离,他写出了“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以前一天到晚和弟弟一起,他没写出来……顺便说一句,苏轼和弟弟苏辙关系极好,好到什么程度?上文提到的那首词《水调歌头》,不知情者,以为苏轼是写给最爱的人,其实是写给弟弟的。

著名诗人流沙河说,不少四川人很有才华,但因为不出川不改四川口音,声名也出不了川。有句话说“川人出川惊海内”,反过来理解就是,不出川就没有机会和平台干大事,不会有很多人知道你。

孩儿立志出乡关,

学不成名誓不还。

埋骨何须桑梓地,

人生无处不青山。

如果出生在偏僻之地,想要做点大事留下名声,不得不离开家乡。少数人成功了,成为伟人名人;大多数人失败了,只是路人甲路人乙。然而,你不出去连机会都没有,不是吗?

苏轼因丧母回家守丧期间,曾作诗:“超然奋跃去,势若鹰离韝。浮沉谢群蛙,窟穴依长洲。”(《送宋君 用游辇下》)可见,当时刚刚在高考中拿到全国第二名的苏轼,很想到更广阔的天地施展才华。而到了后半生,当他仕途受挫,在不断南贬的路上想回老家却回不去,只能作诗文回忆以解思乡之苦。

什么是故乡?

年少时想离开,年老时想回去的地方。

作者简介:行者,自由职业者,生于西,学于东,行于中,赴愿往之地,观一路之景,遇有趣之人,写背后之事,得平生之乐

修复西周金文历谱,牧野之战精准日期,夏商周断代突破

【原视频链接】

历法溯源11 修复西周金文历谱,牧野之战精准日期,夏商周断代突破

西周金文历日谱是夏商周断代工程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夏商周断代工程旨在研究和排定中国夏商周时期的确切年代,为研究中国五千年文明史创造条件,历史意义十分巨大。启动于1996年5月16日,2000年11月9日,《夏商周年表》正式出台。然而,这项研究成果诞生之后,就遭受到国内外的各种质疑,20多年过去了,很多的争议依然没有解决。

西周的诸王年代及金文历谱

在尤明庆先生的文章《西周的诸王年代及金文历谱》中,作者发表了自己对西周诸王年代的研究成果,并列出了其他专家学者的断代结论,让我们可以直观看到西周金文历谱的研究成果。在这张表中,我们可以看到,除了共和年代,周宣王和周幽王的断代意见相对一致外。其他周王在位时间专家们意见并不统一,关键战役牧野之战的时间同样存在很大的分歧。

《史记 历书》夏正以正月,殷正以十二月,周正以十一月。盖三王之正若循环。穷则反本。天下有道,则不失纪序;无道,则正朔不行于诸侯

《集韵·清韵》正,岁之首月。夏以建寅月为正;殷以建丑月为正;周以建子月为正

这些史料是夏商周历史断代研究中极为重要的文献。在夏商周时期,我国已经使用了建正。建正是阴阳合历中极为重要的内容。阴阳合历背后代表的是太阳和月亮的规律。我们现在使

用的农历,就是阴阳合历,将一年分为12个月,月份来表达太阳的节气,用月相来表达具体的日期。

夏商周阴阳合历三正与月建

阴阳合历的建正并不是自然规律,而是人为的规定,虽然和十二地支斗建有一定关系,不过是区别于十二地支斗建的。把初一相对固定的放在一个比较合适的节气作为一年的开始。这一天称为正月初一,之后依次为二月三月至十二月。有了建正的概念,说明在夏商周时期,古人至少已经掌握了十二个中气。

阴阳合历中另一个很重要的概念是置闰。太阳每年的运行周期是365.25天,而一个朔望月的时间是29.53天,每年划分十二个月,为354.36天,会比太阳少近11天。三年就会少33天左右,相当于少了一个月。为了弥补这个差距,古人根据一定的规则,在适当的年份中增加一个月(人为规定这一年有13个月),这种方法就叫"置闰",由于太阳运行周期不是月相变化周期的整倍数,置闰在历法中略微复杂,我们后面再展开,汉代之后古人对历法的研究,多围绕此问题展开。

搞清楚了阴阳合历中的关键问题之后,我们来看古人如何使用历法。在看古装剧时,会发现每个皇帝在登基之后,都会有一个年号。在讲到某个事件时会提到例如唯王十二年正月月初一,表示皇帝在位的第十二年正月初一等等。

古历换算举例

例如,把现在的历法转换成古代历法,我们的年就需要以1949年为元年来进行计算。

公历时间:2023年1月19日丁丑日

古历时间:中华七十又五年十二月廿八丁丑

中华七十五年代表我们建国的第75年,腊月代表了阴阳合历的第十二个月,古人有了阴阳合历月份的概念后,就能知道本月的相对所处的节气是大寒附近。廿八则代表了阴历月相。古人知道了现在是几月几号,就可以非常简单的知道到了什么节气,从而更好的安排生产生活。是一套非常简单、实用的民用工具。在历法应用中,阴阳合历多我民间使用。而庙堂之上,使用的是更为高级的360天协调周期,配合易经或太乙等等来使用。在古代是不传之秘。

【可参考视频】

历法溯源10 天文历法大成 周易天象解密 易经的天象规律

明白了我国古代历法的表达形式,我们就能更好的理解西周金文历谱。西周金文历谱的文献一共有一百多条,散落各类古籍和出土的文物中。其中最易辨别的铭文称为四全铭文。

利簋

《十二年走簋》 唯王十又二年三月既望庚寅

1.唯王十又二年有精确的年份,考证后为周穆王十二年

2.三月代表了月份

3.既望指当天的月相

4.庚寅代表了日期

从这则文献中历法的表达方式可以看出,在西周时代,我国的阴阳合历,在具体日期的表达中,虽然使用了月相规律,但并没有后世初一十五二十这种非常精确的划分。而是采用干支纪日加月相形容词的方法来表达具体的某一天。

干支历是由天干和地支两两相配组合成六十甲子,来表达年月日时。背后代表的是太阳,月亮和木星的规律,可以参看历法溯源系列天干和地支视频。

【可参考视频】

历法溯源7 修复上古十二月历,破译十二地支真相

历法溯源8 解密天干五行十月历,古代怎么处理木日地三体问题?

用干支来纪日最早可追溯至黄帝时期的十月历及十二月历。我们现在一直使用的干支纪年目前可考证的年代来源于汉代太初历。汉代前用的是十月历及十二月历,十二月历的别称为岁星纪年。

《世俘》 越若来二月,既死魄,越五日,甲子朝,至接于商

《世俘》 维一月丙辰(午)旁生魄(霸)

《诏诰》 惟二月既望,越六日乙未

《吕方鼎》 唯五月既死霸辰在壬戌,王宛于大室

《十三年*壶》 唯十又三年九月初吉戊寅

《三祀师遽簋盖》 唯王三祀四月既生霸辛酉

在以上文献中,我们可以看到,对月相的描述有很多种。经过研究,对月相的描述中,“霸”字、“魄”字和“明”的意义相同,归类之后总结如下:

初吉、既望、旁生霸(魄) (明) 、旁死霸(魄) (明)、 既生霸(魄) (明) 、既死霸(魄) (明)、哉生霸(魄) (明)

这种表达方法也给后世的研究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如果想要精确的知道日期,就需要最终确切的知道这些月相的描述,具体代表了哪几天。在了解阴阳合历的关键问题以及西周历法的特点之后,我们就可以总结出修复西周金文历谱的关键:

1:文献理解是否正确,文献是描述当时的实际情况,还是后人用历法回溯的结果?

2:文献中的月相描述究竟代表哪几天?

3:西周历法哪个月建正?

4:西周的历法置闰规则?

以上4点会直接影响关键金文是否能100%合历。西周金文历谱共一百多条金文,如果遗漏或者错误一定会有好几个关键的四全金文不合历,造成金文对应的日期有多种可能,导致断代的混乱。为了弥补以至于提出西周时期古人的历法不够精确,以至于提出古人的历法有1-2天的偏差的结论。但实际上古人的历法非常准确,一天不差(除了《律历志》等文献,是后人用历法回溯得到的情况,文章后面会说明)

金文

《左传》国之大事,唯祀与戎

在金文解读方面,很关键的一个点就是对祀字的解读。在先秦时期及之前,古人认为祭祀与战争是一个国家最重要的事情。在我国出土的甲骨文及各种金文中,记录的内容也多与此有关,因此祀字泛指祭祀活动是没有任何歧义的。

《三祀师遽簋》 唯王三祀四月既生霸辛酉

《二祀趩尊》 唯三月初吉乙卯···唯王二祀

《五祀卫鼎》 唯正月初吉庚戌,惟王五祀

《卅四祀鲜簋》 唯王三又四祀唯五月既望戊午

《卅五祀小盂鼎》唯八月既望,辰在甲申···唯王三又五祀

西周金文历谱中所有的祀字,全部指祭祀,其中二祀、五祀等描述的意思,是指君王在这位期间,一共举行了多少次祭祀。祀字的解释至关重要,一但有其他解释,例如用祀代表王年,整个西周金文历谱,无论怎么排,都一定会有错误。

初吉、既望、旁生霸(魄) (明) 、旁死霸(魄) (明)、 既生霸(魄) (明) 、既死霸(魄) (明)、哉生霸(魄) (明)

文献中出现的初吉,旁生霸,旁死霸等等月相形容词如何知道确切的时间呢?

通过枚举法。反复整理所有铭文中这些形容词代表的月相,以高概率出现的月相为依据,剔除低概率出现的月相,最终可以得出古人描述月相的规律:

旁生霸(魄):初五、初六、初七、初八

旁死霸(魄):十九、二十、廿一、廿二

既生霸(魄):月相两分,月相在朔望月的上半月,时段从晦日到望日

既死霸(魄):月相两分,月相在朔望月的下半月,时段从望日到晦日

既望:望日后十天,包括望日前的十六到望日后的廿五日,,一共十天

初吉(脞):月相四分,一共十六日,分别为:初二/初三/初四/初五;初九/十/十一/十二;十六/十七/十八/十九;廿三/廿四/廿五/廿六;

哉生霸(魄)(明):初一、初二、初三和十六、十七、十八,一共六天

哉死霸(魄)(明):小月有廿七、廿八、廿九和十二、十三、十四,一共六天

整理后如图:

古人描述月相的的规律

初吉代表的时间,在相关研究领域一直存在争议。清代学者王国维在其文《生霸死霸考》中提出了月相四分说,但其言“因悟古者盖分一月之日为四分”,就显得其理解带有一些主观色彩,而且不够精确。随着现古的进展,更多文献和金文现世,我们得以用更为精确的枚举法来破解这一难题。通过我们将所有月相规律整理完成,可以明显的看到在西周时代,对月相的划分依然是八分的思路。初吉将月相最明显的四个位置标记,分别相当于先天八卦里面的乾坤坎离附近为起点,后面四天来表示。其他时间用旁生霸旁死霸或者既望来表示,这里要注意,既望从十六开始。也就是说,一个月中所有的时间,唯独忽略了十三、十四、廿七、廿八。而其中,最明显的是阴历十三并不出现在西周金文历谱日里面,推测古人对阴历十三有特殊的忌讳。

通过对金文历谱的考证,也可以有利的证明先天八卦逆时针旋转代表的是月相规律,古人一直都在使用。

先天八卦反应月相

那么,在西周时期,使用的是何种建正呢?

《史记 历书》夏正以正月,殷正以十二月,周正以十一月。盖三王之正若循环。穷则反本。天下有道,则不失纪序;无道,则正朔不行于诸侯

《集韵·清韵》正,岁之首月。夏以建寅月为正;殷以建丑月为正;周以建子月为正

我们现在对西周金文历谱的断代,建正多根据司马迁《史记》中记载的为标准。认为周建子月为正。后世研究中依据此文献为标准的研究结果都问题重重。

我们现代的历法通过一定的规则用数字表达,每一天都是唯一的,不会错乱。然而在夏商周时期,我们的历法虽然使用了阴阳合历,但在表达具体的某一天时使用的是干支历,六十天一个循环,月相采用的仍然是八分的思路,并没有精准定义到每一天。

《十二年走簋》 唯王十又二年三月既望庚寅

唯王十又二年有精确的年份,考证后为周穆王十二年

三月代表了月份

庚寅代表了日期

既望指当天的月相

如果没有建正,在年上有王多少年,日期上使用干支纪日和月相就会出现多种可能的日期。而建正之后,相当于加了序号,通过大量的年,月,日及月相的四全金文的记录,四全金文之间形成互相参照,就可以让每一条四全金文对应的日期变得很唯一。这是古人在历法发展过程中,总结的非常巧妙的表达方式。

日干支六十天一个循环,有了建正后,如果建正搞错,相当于弄错了排序,会导致干支历中的某个日期,出现在了不该出现的月份。例如殷历建丑为正,为偶数月,某条金文理应出现在偶数月,而通过验证发现出现在了奇数月,这种情况又与其他临近时间金文对应的建正规则不一致,就一定有问题。

《律历志》 成王元年正月己巳朔, 有1天的偏差,

文献对应日期12.24.1041.BC

《律历志》 后三十年四月庚戌朔...翌日乙丑,成王崩, 有2天的偏差

文献对应日期:3.3.1011.BC

《律历志》 康王十二年六月戊辰朔,三日庚午, 有2天的偏差

文献对应日期:5.17.999.BC

最后来说置闰问题。由于西周历法置闰问题比较复杂,这里只罗列置闰规则。西周时期基本置闰规则,判断年内是否是有闰月:

A:三年必有一闰;

B:冬至日处于最近的朔日前十一天内;

同时满足上面的基本原则,除了建正不同,其他基本等同于目前夏正有闰月的年份,区别在于把“闰月”放在年尾,变成 “十三月”,称为“年尾十三月置闰法”

年尾十三月置闰规则

依据如下文献“逆向+枚举法”破译,验证无误

1.《夏商周断代工程》

2.《西周金文历日表》

3.《世俘》“维四月乙未日,武王成辟,四方通殷,命有国”

4.《世俘》“维一月丙辰(午)旁生魄(霸)”

5.《世俘》“越若来二月,既死魄,越五日,甲子朝,至接于商”

6.《世俘》"时四月,既旁生魄,越六日,庚戌"

7.《国语》“昔武王伐殷,岁在鹑火......”

8.《洛诰》“武王...戊辰…在十二月···惟七年”

9.《洛诰》"惟二月既望,越六日乙未"

10.《洛诰》"惟三月丙午脞(初吉)"

11.《毕命》“惟十有二年六月庚午脞(初吉)”

12.《庚寅卣》“唯王十月既望,辰在己丑”

13.《元年师*簋》“唯王元年九月既望丁亥”

14.《十二年说盘》“隹十又二年正月初吉乙巳”

15.《七年师牧簋》“唯王七年十又三月既生霸甲寅”

16《十八年吴虎鼎》“唯十又八年十又三月既生霸丙戍”

编号

王年

公历前/月/日/年

建正及月/日/干支

文献或器名

有关文献或金文中年/月/干支与纪时词语

武王元年

1058.BC(在位17年)

1

武元

4.24.1058.BC

殷正:四月初三小乙未

世俘

维四月乙未日,武王成辟,四方通殷,命有国

2

武八

1.28.1051.BC

殷正:正月小初六丙午

世俘

维一月丙午旁生魄(霸)

五八

1.28.1051.BC以后

殷正:正月小初六丙午

耆夜

武王八年征伐(耆),大戡之,还,乃饮至于文太室

3

武十一

1.24.1048.BC

殷正:正月小初五戊午

泰誓

惟十有一年,武王伐殷,一月戊午,师渡孟津

4

武十二

11.26.1047.BC

殷正:十一月大廿七己巳

国语

武王伐纣,岁在鹑火,月在天驷,日在析木之津,辰在斗柄…

武十三

2.13.1046.BC立春

殷正:正月大十七戊子

泰誓

惟十有三年春,大会于孟津

5

2.17.1046.BC

殷正:正月大廿一壬辰

尚书

惟一月壬辰,旁死魄...王朝步自周,于征伐商

6

3.16.1046.BC

殷正:二月小十八己未

世俘

越若来二月,既死魄,越五日,甲子朝,至接于商

7

3.21.1046.BC

殷正:二月小廿三甲子

利簋

武王征商,唯甲子朝,岁鼎,克昏夙有商

8

4.26.1046.BC

殷正:四月初一大朔日庚子

武成

厥四月,哉生明,王来自商...至于丰,丁未,祀于周庙

9

5.6.1046.BC

殷正:四月大初五甲辰

世俘

时四月,既旁生魄,越六日,庚戌

武十五

1044.BC

金滕

既克商二年,王有疾,弗豫

复原“西周金文历日谱”——四全金文100%合历

特别说明:标红部分需要特别注意,或不能随便更改,标黑部分可能性并不唯一

详细金文查询网站:天文历算「链接」

武王

成王

康王

昭王

穆王

共王

懿王

孝王

夷王

历王

共和

宣王

幽王

在设置如下前提条件下:

1.共和元年841.BC

2.宣王在位46年、幽王在位11年

3.符合三年必闰、以及"年尾十三月法置闰规则"

4.建正无错乱

5.干支纪日连续不中断纪日

6.反复编排金文历日表,依据枚举的方式结合依据高概率出现的月相为基本逻辑

然后,得出如下结论:

1:所有四全金文可以100%通过,一天不差。

2:商朝的时候,已经有了成熟节气的概念,完全符合阴阳合历的“建正、置闰规则”,且采用的是“年尾十三月法置闰规则”。

3:共和841.BC之前的四全金文时间需要满足“共王改历”的条件,才会合历,据此论证共王在位期间修改过历法的建正,称为“共王改历”

4:共和841.BC之后的四全金文时间,需要满足“宣王改历”的条件才会合历,据此论证宣王在位期间修改过历法的建正,称为“宣王改历”。

5:金文里面的王年是以正月初一为分界,进入正月初一就是新的一年,而不是我们常用的阳历年365.25天为一年。

6:例如“唯王xx祀”并不代表年数,只表示周王登基以来的祭祀次数,偶尔会出现比王年多一点的情况。

7:例如“辰在xx甲子”并不仅仅只表示日干支,而是日月合朔的朔日或者前一天的晦日这两天的日干支。

8:《律历志》的记载是后人误以成王在位三十年以“建子为正”回溯得到的时间,这种结果会有1-2天偏差。虽然《律历志》的记载基本符合月相,却影响整个金文历日谱,以及后世文献或许无法100%合历,而相对来说金文可以100%合历。

9:金文出现的某些词汇,比如康宫,通过天文历算验证,属于成王时期,早于康王时期。

10:通过反复整理如上表格后,以高概率出现的月相为依据,剔除低概率出现的月相,最终可以得出如下有关古人对月相名词的含义的规律:

旁生霸(魄):初五、初六、初七、初八

旁死霸(魄):十九、二十、廿一、廿二

既生霸(魄):月相两分,月相在朔望月的上半月,时段从晦日到望日

既死霸(魄):月相两分,月相在朔望月的下半月,时段从望日到晦日

既望:望日后十天,包括望日前的十六到望日后的廿五日,一共十天

初吉(脞):月相四分,一共十六日,分别为初二/初三/初四/初五;初九/十/十一/十二;十六/十七/十八/十九;廿三/廿四/廿五/廿六;

哉生霸(魄)(明):初一、初二、初三和十六、十七、十八,一共六天

哉死霸(魄)(明):廿七、廿八、廿九和十二、十三、十四,一共六天

最终修复结果:

BC年号

在位年数或日期

武王1058

17年

成王1041

22年

康王1019

30年

昭王989

20年

穆王969

42年

共王927

28年

懿王899

8年

孝王891

6年

夷元885

2年

历王883

40年

共和841

14年

宣王827

46年

幽王781

11年

西周年数

288年

克商日期

3.21.1046.BC

改历时间

915.BC、813.BC

改历次数

2

合历程度

100%

结语:国内大量的专家和学者都在努力的修复中华文明的历史,无数专家耗尽一生翻译金文整理文献,钻研历法的规则,弘扬传统文化等,由于时代的局限性,研究结果或许不够完美,在此也由衷表达敬意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