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八字 > 生辰八字

苦焦(苦焦月是什么意思)

时间:2023-10-04 15:37:54 作者:心若向阳 来源:互联网

本文目录一览:

中药五味:苦味药的特点和五行属火的说法矛盾

苦味药的特点和五行属火的说法矛盾

苦昧属火的认识由来已久, 但苦味药与火比类的关系却有很多不恰当的地方, 以下就从火的属性和苦味药的特点两方面来分析这种关系。

1. 1火的特点

唯物主义认为物质第一性, 精神第二性; 而古人对世界的划分可分为“ 行而上与行而下”的区别, “ 行而上者谓之道, 行而下者谓之器” , 即有形质、 结构的物质和无形质、 结构的精神范畴11剐。 “ 火” 在五行中是很独特的一行, 它具有的性质与其他四行有很大的不同, 与“ 形而下” 的物质范畴相区别, 而具有“ 形而上” 的性质。火在五材中的特殊性。 其~ , 其它四材是有形或有质的, 而火是无行无质的。 木、 土、金三材在自然状态下都能表现出固定的形态和适当的体积, , 有方法承载; 水属于无形有质的物质, 在自然状态下有体积而无形态, 但人们利用木、 土或金物质的约束就能形成一定的形态; 而火是无形无质的, 无法去承载, 在生活中能够用木、 土、 金、 水来影响其大小和生灭,但无法固定其形态, 火仍然是飘忽不定的。 其二, 火独特的趋向性。 木、 土、 金、 水四材是趋下性的物质, 即物质的性质, 这些有形有质的东西都是往下走的, 受到引力的影响, 都属于器的范围; 而火却不同, 它是无形无质的, 因此而不受引力的影响, “ 火日炎上” 反而有趋于上浮的性质, 与其他四材截然相反。 但这种趋上性要受其他物质的约束, 如木生火, 火趋上而木趋下, 故这种上行的力量始终要受到限制, 而无法脱离。 其三, 火的依赖性。 木、 土、金、 水是可以独立存在的, 这是源于物质的特性; 而火不是物质, 而是一种过程, “ 木生火,火生土” 的过程, 其实是通过火的作用把木转化为土, 这个过程结束, 火就消失了。 由此可见火跟其它四材有本质的区别。

五材的特性是五行特点的根源, 抽象出来的五行的特点与五材是相应的。 五行中的“ 火”继承了五材中火的某些特点, 火“ 炎上” 之性和形而上的特点都得以保留, 如火与一b的关系。火在五脏的代表是心, 心为“ 五脏六腑之大主” , 跟它与火的比象关系密不可分, 不但有“ 形而下” 的“ 心主血脉” , 同时还有其它四藏没有的“ 形而上” 的“ 心主神志” 功能, 这与火“ 形而上” 抽象的特点相对应, 使心具有独特性。 而“ 六脏说” 中的一b包络和心藏, 其实是将“ 形而下” 和“ 形而上"的概念进行分类, 成为“ ~ 火两藏” 的特殊状况, 这里的心与火的特点更加贴切。

1. 2苦味与火比象中的问题

五行与五味的比类最早见于《尚书》 , 春秋时代的其它儒家经典之作也有记载, 如( 4L记· 月令》 便道: “ 孟春之月, 其味酸⋯ ⋯ 孟夏之月, 其味苦” ; 《吕氏春秋》 也同样记载“ 盂夏之月, 其味苦” 。 而后, 《素问· 金匮真言论》 : “ 南方赤色, 入通于心, 开窍于耳, 藏精于一b, 故病在五脏。 其味苦, 其类火⋯ ⋯ 其数七, 火生数二, 成数七。 "可见《黄帝内经》 中苦味与火的比象关系, 是以《尚书· 洪范》 为依据, 其实质是从五行的特性推演属类而来。但苦味与火的关系存在着一些疑问。 苦味与火的比类取象有些牵强, 具体表现为几点。

首先, “ 焦苦” 之味不是取法自然。 《周易· 系辞》 所述: “ 言其自然之常性” , “ 引而伸之,触类而长之, 天下之能事毕矣。 "在中医中称之为“ 比类取象” 或“ 援物比类” , 现代哲学则称之为“ 归纳法” , 这种方法在中国古代思维中应用无不是“ 禀万物自然之性” 。 最早的苦味是指“ 焦苦97 9 最早注《尚书》 的孔安国云: 苦是“ 焦苦之味” ;唐· 孔颖达进一步疏注,引《正义》 云: “ 火性炎上, 焚物则焦, 焦是苦气” , 其后的注释多以此为据, 而未有出其右者。 这种焚焦使之变苦的做法, 是以应“ 火性炎上” 的需要, 是同气相求之义, 是人为制造的, 也显然违背了自然之理, 显然是唯心主义的东西【19l 。

其次, 从古代文献角度来看, 五味学说中的“ 苦味"与《尚书》 所述的“ 苦” 的含义有一定区别, 。 《尚书》 记载“ 炎上作苦” 及其相关内容, 其实质是经过“ 焚” 的相关过程, 使物体具有苦味, 这里的苦是孔安国所说的“ 焦苦之味” 。 到了《黄帝内经》 及《难经》 的成书时期, 显然继承了前人的相关知识, 把“ 苦” 纳入五味理论之中, 如: 《素问》 记载“ 五味”中有“ 苦’ ’ 和“ 五臭"中有“ 焦” , 《难经》 记载“ 声笑色赤, 臭焦味苦者, 心也” 。 但由于此时人们对与苦味的定义已经有了偏差, 在这罩“ 焦” 与“ 苦” 已经有了明显的区分, “ 苦”不再是指“ 焦苦’ ’ 了。 五味理论中的苦显然更侧重指药物和食物的苦味, 如中药里的苦参、黄芩、 大黄等, 是药物的自然属性, 其实质已经和《尚书》 所说“ 焦苦"大相径庭。 即使“ 焦苦"属火能够成立, 五味之“ 苦味"与火的关系仍然存有问题。

再次, 从实际药物的使用来看, 苦味药与“ 火"的特性有很大出入。 如前文说述, 火的基本特性有明显的“ 趋上性” , 在药效上可以理解为上行之力和善行上位, 而实际应用中, 苦昧药非但不炎上, 反而有清上趋下的作用。 炎上者当为阳, 趋下者应为阴, 故《素问· 阴阳应象大论》 云: “ 酸苦涌泄为阴", 这与“ 炎上作苦” 的说法相矛盾【19】 。

还有, 从五味比类的间接关系来讲, 《内经》 “ 苦味入心” 的理论也存在争议。 现代统计学研究表明, 苦味药在归经方面主入肝经, 其次为肺、 胃、 心、 大肠经f舡捌, 因此“ 苦味入心” 的理论有所动摇。 因此有些人认为“ 苦” 与“ 类火"二者的联系, 只能是孔孟的继承者, 把五行说强附于五昧的结果, 并认为《黄帝内经》 所说的“ 火生苦’ ’ 和“ 苦入心” 已变成了与五行说毫不相干的内容【231。

虽然苦味与火的比类关系存有问题, 但苦味属火的思维方法, 仍然有其价值, 不能全面否定。

1.3“ 以苦发之"是苦味属火理论的延伸

“ 以苦发之” 的说法首先见于《黄帝内经》 , 对其应用的论述大致有两种含义。

其一, 以苦发火热之邪。 《素问· 至真要大论》 记载“ 热淫于内, 治以咸寒, 佐以甘苦, 以酸收之, 以苦发之” , “ 火淫于内, 治以咸冷, 佐以苦辛, 以酸收之, 以苦发之” , “ 火淫所胜, 平以咸冷,佐以苦甘, 以酸收之, 以苦发之, 以酸复之, 热淫同", 凡是“ 以苦发之” 均与火热之邪有关,而“ 湿淫于内’ ’ 等的治疗苦则以“ 燥之” 、 “ 泻之” 为主, 即“ 以苦发之"的治法针对火热而言。

其二, 特指苦发少阴少阳之火。 《素问· 至真要大论》 载“ 少阴之复, 治以咸寒, 佐以苦辛, 以甘泻之, 以酸收之, 辛苦发之, 以咸软之", “ 少阳之复, 治以咸冷, 佐以苦辛, 以咸荚之, 以酸收之, 辛苦发之, 发不远热, 无犯温凉, 少阴同法", 即特之苦发少阴少阳之火。而《素问》 所指少阴少阳实际暗和“ 五行之火” , 即少阴指心而少阳指三焦, 如《黄帝素问直解》 载“ 少阳少火, 皆火位之主, 少阴如是, 少阳亦如是也” 。

对“ 以苦发之” 后世也有论述, 有人认为是指“ 发汗解热” 讲【 1熨, 认为发汗解热药以苦昧居多, 如杨士瀛云: “ 柴胡之退热, 乃苦以发之, 散火之标也” ,因“ 发” 而致“ 散” , 故柴胡有退热作用。 《本草思辨录》 中云: “ 辛若兼苦, 发汗斯峻。 ” 然而这种观点也有一定问题,发散解热之药可见苦味, 但往往都是辛味兼苦昧, 故发散之力多在辛味而不在苦; 辛味不必兼见苦味也能发汗解热, 而苦味不兼辛昧的药则多用于泻火、 燥湿, 所以这种苦味“ 发汗解热” 的说法缺少普遍性, 只能算个例。 况且辛味“ 发汗解热” 更贴切, 为何不说“ 以辛发之” ,却说“ 以苦发之” , 所以此说缺少说服性。 而较为合理的解释为: “ 以苦发之” 实指“ 以苦泻之” 。

苦味“ 能燥” 、 “ 能泻” 的作用是众所皆知的, 而苦昧药治疗火热病的作用也多是“ 苦寒泻火"或“ 苦寒降火” , 古人云“ 相火, 畏火也, 故宜治以威冷; 苦能泄火, 辛能散火, 故用以为佐; 酸收苦发, 义与上文热淫同治” , 但为何《内经》 偏以“ 苦发” 论述?《黄帝素问直解》 载“ 火邪胜而实, 则以苦发之, 苦性虽寒, 但本于火位, 故日发。 发, 犹散也” 。 这句话很好地解释了“ 以火发之” 的出现, 即“ 苦味一五行一火"的关系; 古人认为苦味属火, 而火是升腾向上的, 以属火之药治疗火热之邪, 故成为“ 以火发之” 。 也就是说, “ 以苦发之”的说法实际上是理论上的推演所得, 忽略了实际苦味药下沉之性, 是“ 苦味属火” 说法的扩展。

2. 4苦味与火的联系

从理论角度来评价和分析, 苦味与火的比类关系有一定的疑问, 然而是否就此而否定“ 苦味"与“ 火"的联系, 就要看这种关系是否能够指导实践用药。

由前文所述, 火具有特殊性, 有“ 形而上"和“ 趋上” 的特点, 对于这种特殊的一行,寻求相类比的滋味是很难的。 与其它四味或六味相比, 苦味与火的联系最为紧密, 而这联系也和“ 火” 类似, 就有特殊性。 酸、 甘、 辛、 咸与对应的五行分类的关系属于从属关系,即“ 增其味而益其气” , 有同气相求之义, 其联系是直接的。 苦味与火的特性不同, 确切的说是截然相反: 火“ 炎上” 属阳, 苦味药趋下而属阴; 火性炎热, 在中药里苦味药多属寒凉药,能清热降火。 这种截然相反的性质, 反而使苦味药和建立起特殊的关系。 在疾病的治疗中,凡温热之病多用苦寒, 黄连、 黄柏之类; 炎上或停留不降之邪, 也以苦寒为主, 黄芩、 大黄之类。 对疾病而言, 五行之火在病邪方面的代表就是火邪, 而苦味药制火之性, 使其在疾病的治疗中与火联系紧密。 这种联系不是建立在文献的基础之上, 而是建立在医疗实践上。

而对于苦味的归经, 现代研究认为苦味入肝经, 但苦味药入肝经主要还是清相火而降肝气; 如心经、 肺经等也是如此, 主要就是清火和降逆气, 这种针锋相对也是一种关系。 刘完素提到五志、 五脏病、 十二经均可“ 化火” , 不但有肝肾相火, 也有胃火、 肺火等, 治疗也比以相应归经的寒凉药, 若以此而论, 苦味应归十二经。 虽然火有君火和相火等不同, 但心为司火之藏, 火热致病也多犯及心神, 这是多有火邪的共见特点, 所以“ 苦味入心"的观点也是从火邪治病的特点中总结而来。 虽然以药物的归经来看这种观点不太合适, 但它对诊治疾病时仍然具有不能替代的价值。

总而言之, 药性理论中苦味与火的比类关系, 虽然有牵强的成分, 但借“ 苦味一火—心藏"所建立起来的联系, 对于临床用药的指导仍然具有难以替代的价值。

阜阳土话你还记得多少?不知道以下几句,就不是地地道道阜阳人!

阜阳土话,总体上是中原官话的一个交融,阜阳北部有点偏向于豫东方言,比如太和界首北边;阜阳西边有点豫东南方言,比如临泉西边;阜阳南部有点偏向于江淮官话,比如阜南南部,颍上南部靠近淮河地区;阜阳各地方言又夹杂着山东方言,进而形成了阜阳特色的土话!既有北方的豪爽,又有南方的柔美!比如下面这几句!胡吊链——就是“一大早就瞎胡说”的意思

排场——意思是“漂亮 ,美丽,帅”,我家那边就有个小伙叫“排场”

光滚——可不要理解成“光棍”了,这个可以理解为“牛B”的意思。“佛”的意思就是“说”徐diao——“徐diao”就是“很啰嗦”的意思

格念人,kuo死你——“格念人”的意思是“烦人”,“kuo”可以理解我“打”

叽里咕噜——搞笑

可靠待我了——可坑了我了

逗你能哩很——就你聪明

拜胡屌摆扯——胡说

耶熊——完蛋粘闲——厉害、有能耐(词性看语境)

大切个/切个/今个/明个/后个——前天/昨天/今天/明天/后天

过劲——厉害

肉叽——墨迹排场——漂亮

熊样——样子

拜吱声——别说话

下面这句话只有阜阳的能读懂,你试试看你可能读懂?我嘞亲人们注意老!天气预报佛类鸡个明个后个大后个,咱这个类温度一加使下降几度,千万要穿暖焐老,白冻住老,丝袜就白穿老,赶回来冻类割老败子疼、撅指头子疼、额老头子来疼,就毁事老,不嘚劲,再淌清脓鼻子,弄不好还得喝月、吊匪,可得注意老航!俺来不佛其他类老,恁自己多注意就管了,白叫关心恁类人嫩么费心~~

【黑暗料理】红烧排骨做苦了,是否有补救的办法

这是一盆红烧排骨,看着色泽其实还挺不错,但因为一个步骤的疏忽,而“前功尽弃”,也着实被老婆骂了一顿,好好的几十块钱的排骨,就这么浪费了。

先来还原下作案过程:

1、排骨洗净,热水里焯下除去浮沫。

2、放入植物油,加入冰糖。注意这里要用小火,而错就错在这个步骤,忘记关小火,冰糖倒下去又太多,没几秒钟就起泡,而还有没化开,等于说一化开,冰糖就已经焦了

3、然后一个没注意,总觉得才几秒,就直接把排骨放上去裹上糖汁。

4、加水,中火炖一个小时左右。

结果,看着还可以,闻着也挺香,但就是苦了,因为在化糖的过程,火太大。

补救措施,

把排骨回锅,原来的汤汁就不要了,加水,等水开后,加醋,再加糖,然后小火慢炖一会。

再起锅,会发现苦味已经祛除掉很多了,不过要想很美味已是不可能,只是至少能吃了。

你学会了吗?所以下次做排骨一定记得小火熬糖,小火,小火,切记

正信佛教漫谈|第二讲 佛法总纲——苦集灭道四谛

第二讲 佛法总纲——苦集灭道四谛

一、为什么说“四谛”极端重要?

谛,有追根刨底地审问、思考的意思。在佛教中,特指真实无谬的道理,有真、俗二谛,空、假、中三谛和苦、集、灭、道四谛的区分。

四谛是佛教认定的四种真实,蕴含有世间因果和出世间因果双重关系,成为佛教解析、认识生命和世界的本质,提出终极解决方案的纲领。其中:

“苦谛”,是指生、老、病、死等痛苦客观存在,为世人都会感受到的果报;“集谛”,亦名习谛,是指世人都有的贪瞋痴等业习,成为积聚感招上述生老病死等痛苦真正的原因。这是第一重“世间的因果”。

“灭谛”,亦名尽谛,特指佛陀、阿罗汉通过修行,灭尽贪瞋痴等烦恼后所证得的涅槃寂灭的果报;“道谛”,道为通达之意,主要指圣贤修习的“八正道”,是证得涅槃寂灭境界的可靠方法和正因。这是第二重“出世间的因果”。

《佛遗教经》说:“汝等若于苦等四谛有所疑者,可疾问之,毋得怀疑,不求决也。尔时世尊,如是三唱,人无问者,所以者何?众无疑故。时阿免楼驼,观察众心,而白佛言:‘世尊!月可令热,日可令冷,佛说四谛,不可令异。佛说苦谛实苦,不可令乐。集真是因,更无异因,苦若灭者,即是因灭。因灭故果灭,灭苦之道,实是真道。更无余道。世尊!是诸比丘,于四谛中,决定无疑。’”接着,佛陀最后开示说:“世实危脆、无坚牢者,我今得灭,如除恶病。此是应舍之身,罪恶之物,假名为身,没在老病生死大海,何有智者,得除灭之,如杀怨贼,而不欢喜。汝等比丘!常当一心,勤求出道。一切世间动不动法,皆是败坏不安之相。汝等且止,勿得复语,时将欲过,我欲灭度,是我最后之所教诲。”

从《佛遗教经》中佛陀的这段最后教诫中,可以看出“四谛”在佛法中的核心地位,文约而义深,值得我们认真深入地研究。可惜汉传佛教中相当多的人简单地把它看作小乘的东西,而加以忽视,这是中国佛教出现许多弊端的重要原因。“四谛”属于佛教纲领性教义,只有把佛教这种基础性理论研究透了,才能真正纠偏除弊,引导佛教健康发展。后面我将从多方面来详加分析解读。

二、佛教对“苦谛”的深刻认识和描述

趋吉避凶、追求快乐,是一切生命的本能,而痛苦,却是伴随每个生命一生的普遍感受,人类对此的感受最为复杂、深切,表现为种种不舒服、不适意、受逼迫、不得已、恐惧、烦恼等痛苦体验。俗话说“好了伤疤忘了痛”“好死不如赖活”,人类对种种痛苦感受从生理到心理都有一个“愈合”“失忆”和切割机制,以不断营造出一种乐观的似乎快乐的氛围,从而大大增强了人们对痛苦的承受能力和活下去的勇气,所以佛教将我们这个世界称为娑婆(堪忍)世界,因为这里的众生太能忍受痛苦了!

佛教将“苦”分为许多类型,并有最细致的描述、分析,这对于深入观察思维“苦”以有针对性地消除烦恼,非常必要和有效。为了不让读者感到过于不适,下面只作简略的介绍。

1、二苦:一为身苦,生理上的痛苦;二为心苦,精神上的痛苦。

2、三苦:一为苦苦,指正在受痛苦时的苦恼,属于粗重的烦恼;二为坏苦,追求的快乐衰减极快,不期然地结束时那种怅然若失的苦恼,属于比较细腻的烦恼;三为行苦,指不苦不乐时,对未来的不确定性感到不安的苦恼,属于更为细腻的烦恼。

3、八苦:一为生苦,包括母亲十月怀胎、分娩之苦,婴儿出生时的痛苦;二为老苦,身体各部分机能自然衰减老化带来的痛苦;三为病苦,由于身体和精神受到创伤、出现疾病带来的痛苦;四为死苦,由于机体死亡带来的身心痛苦,其中精神痛苦更为强烈;五为求不得苦,人的欲望不仅多,而且欲壑难填,由于得不到满足带来的痛苦;六为怨憎会苦,不喜欢的人甚至仇人往往不得不聚在一起所带来的痛苦;七为爱别离苦,喜爱的人尤其是亲人往往不得不分离所带来的痛苦;八为五阴炽盛苦,佛教认为人是由色(身体)、受(感受)、想(思想)、行(情志)、识(意识)组成的平衡体,一部分乃至五个部分过于活跃、旺盛,都会带来极大的痛苦。

上述的二苦、三苦、八苦具有普遍性,并不会因为经济富有和科技发达而能真正避免,只是痛苦的表现方式、程度有所不同,有时还可能更为严重。

三、你能体会“苦谛”的价值与意义吗?

西方教文化以完善道德、作盐作光、立功赎罪为特色,属于积极有为、寻求上帝拯救的“罪感”“灵感”文化;中国文化以积极入世避苦求乐为特色,属于积德行善、勤俭持家以获得现世“五福”(“长寿”“富贵”“康宁”“好德”“善终”)的“乐感”“耻感”“气感”文化;而印度文化以寻求来世幸福乃至出世解脱生死痛苦为特色,属于强调世间是苦、尊崇苦行的“苦感”“幻感”文化,这是佛教特别强调“苦谛”的文化背景。

其次,只有深入观察“苦谛”,才能找到造成“苦”的真正原因——无明我执,才能真正对涅槃解脱生起信心和欣求,才能最大程度地减少和克服贪嗔痴,正所谓“知苦断集,慕灭修道”。因此,时常思维、观察无常与苦的觉受,是一种破除贪执、培养专注力、觉知力的非常重要的修行方法,例如佛教有专门修“无常观”“不净观”“白骨观”“死观”,以及安般守意等的禅法。同时,适当的苦行也是减少贪着、促使精神升华、开悟证道的必要手段。

第三,看到世间“苦”的本质,深入观察自身的苦和众生的苦,有利于修行人生起强烈的出离心、向道心乃至菩提心(慈悲心),当年释迦牟尼佛身为王子,就是因为看到了众生深受生老病死之苦而选择出家修道以寻求解决方案的。

中印两大文化圈的交流碰撞产生了许多奇妙的人文化学反应,其中,印度佛教带来的“苦感”“幻感”文化,一方面使许多中国人颇感不适,尤其儒家认为过于消极,幸亏有道家为媒介,中国人接纳起来容易得多。总体来说,“苦感”“幻感”文化带给中国社会更多的是一种清新之气,增加了中国文化的深度和世人视野的宽度、生活感受的厚度。反过来,中国“乐感”“耻感”“气感”文化的氛围,使汉传佛教迥异于印度佛教,在积极入世、助力文教、劝人向善、辅助“王化”、广行慈善等方面贡献至巨,而在对“苦”“出离心”的价值、意义等方面认识不足、强调不够,与之相关的禅法罕见有人修持与提倡,不少寺院弥漫着“儒”气、“仙”气、俗气甚至魔气。当今物欲横流、“娱乐至死”以及商业化的社会风气也影响到很多寺院和僧人,使佛教对民众的感召力、摄受力大大降低,颇受世人诟病,更被许多附佛外道和邪教攻击、利用。所以,重温和强调“四谛”尤其是“苦谛”的价值和意义,显得十分的重要。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