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配对 > 婚姻配对

卢光稠(卢光稠简介)

时间:2023-10-11 23:20:24 作者:伸手挽明月 来源:网友投稿

本文目录一览:

你所不知道的宁都(十九):卢光稠:客家先民的保护者

编者按:宁都县位于江西省东南部、赣州市北部,自三国吴嘉禾五年(公元236年)建县,至今已有1786年历史。县域面积4053平方公里,现辖24个乡镇、299个行政村、35个居委会,总人口85万。宁都被誉为客家祖地、文乡诗国、苏区摇篮、赣南粮仓,这里有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众多的民俗、广袤的土地,还有在我党我军的党史、军史上发生诸多鲜为人知的大事。我们特开设《你所不知道的宁都》专栏。本专栏由宁都县委宣传部和人民日报客户端江西频道共同主办。有关内容已由宁都县史志研究室等单位审核。

今天请看第十九期:《卢光稠:客家先民的保护者》

卢光稠,宁都县洛口镇麻田村人,生于唐文宗开成五年(840年)。卢光稠父亲卢卓,以耕稼为业,生有九子,光稠为次子。因家境贫寒,卢光稠少年时期砍柴放牧,晚上点松明读书。中年时期,卢光稠以贩运为业。唐僖宗中和年间,卢光稠在虔州(今赣州)一带谋生,当时黄巢军纵横南北,天下大乱。唐光启元年(885年),卢光稠与表兄谭全播在南康县石溪都(今属上犹县)起兵,迅速攻占虔州,继克韶州(今广东韶关)、潮州(今广东潮州)和吉州(今江西吉安)部分地方。乾宁四年(897年),唐昭宗册封卢光稠为王。

天祐四年(907年),后梁代唐,卢光稠上表请求归附。梁太祖朱温封卢光稠为百胜军防御使兼五岭开通使,治虔、韶二州。

卢光稠治理虔州及周边地区长达26年,作为甚多,主要有:一、保境安民,轻徭薄赋;二、重视农桑,奖励耕植;三、拓展交通,繁荣工商;四、扩大城池,巩固城防。卢光稠最值得称道的功绩,是他竭力保护了因战乱而源源迁来的客家先民,使他们在赣南这片土地上得以繁衍生息。罗香林教授《客家源流考》说:“客家民系的形成,与五代时期各个割据无涉。然以其在当时所处的地域为南唐以南,王闽以西,马楚以东,南汉以北的地带,即闽粤赣三省交界的三角地带,各个割据的融化势力,既不能支配他们,而适以环绕他们,使他们保持了传统的语言习俗。”而当时统治闽粤赣三角地带的,正是卢光稠。

后梁开平五年(911年),卢光稠病逝于虔州。梁太祖追封他为“忠惠广利王”。

你所不知道的宁都(十九):卢光稠:客家先民的保护者

编者按:宁都县位于江西省东南部、赣州市北部,自三国吴嘉禾五年(公元236年)建县,至今已有1786年历史。县域面积4053平方公里,现辖24个乡镇、299个行政村、35个居委会,总人口85万。宁都被誉为客家祖地、文乡诗国、苏区摇篮、赣南粮仓,这里有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众多的民俗、广袤的土地,还有在我党我军的党史、军史上发生诸多鲜为人知的大事。我们特开设《你所不知道的宁都》专栏。本专栏由宁都县委宣传部和人民日报客户端江西频道共同主办。有关内容已由宁都县史志研究室等单位审核。

今天请看第十九期:《卢光稠:客家先民的保护者》

卢光稠,宁都县洛口镇麻田村人,生于唐文宗开成五年(840年)。卢光稠父亲卢卓,以耕稼为业,生有九子,光稠为次子。因家境贫寒,卢光稠少年时期砍柴放牧,晚上点松明读书。中年时期,卢光稠以贩运为业。唐僖宗中和年间,卢光稠在虔州(今赣州)一带谋生,当时黄巢军纵横南北,天下大乱。唐光启元年(885年),卢光稠与表兄谭全播在南康县石溪都(今属上犹县)起兵,迅速攻占虔州,继克韶州(今广东韶关)、潮州(今广东潮州)和吉州(今江西吉安)部分地方。乾宁四年(897年),唐昭宗册封卢光稠为王。

天祐四年(907年),后梁代唐,卢光稠上表请求归附。梁太祖朱温封卢光稠为百胜军防御使兼五岭开通使,治虔、韶二州。

卢光稠治理虔州及周边地区长达26年,作为甚多,主要有:一、保境安民,轻徭薄赋;二、重视农桑,奖励耕植;三、拓展交通,繁荣工商;四、扩大城池,巩固城防。卢光稠最值得称道的功绩,是他竭力保护了因战乱而源源迁来的客家先民,使他们在赣南这片土地上得以繁衍生息。罗香林教授《客家源流考》说:“客家民系的形成,与五代时期各个割据无涉。然以其在当时所处的地域为南唐以南,王闽以西,马楚以东,南汉以北的地带,即闽粤赣三省交界的三角地带,各个割据的融化势力,既不能支配他们,而适以环绕他们,使他们保持了传统的语言习俗。”而当时统治闽粤赣三角地带的,正是卢光稠。

后梁开平五年(911年),卢光稠病逝于虔州。梁太祖追封他为“忠惠广利王”。

极目深度|疫情趋紧下的广州:核酸检测人数猛增,护士双手被汗水浸出褶皱

极目新闻记者 周浩

5月30日,广州市新增境内确诊病例4例、由原已公布的无症状感染者转确诊病例14例。在荔湾区继续核酸筛查的基础上,全员核酸检测范围进一步扩大,区域覆盖至越秀区、海珠区全域以及天河区、白云区、番禺区的重点区域。

广州正和新冠病毒赛跑。疫情之下,广州的人们,也在用各自的方式,应对这场突如其来的考验。

守着服装加工厂的老板

5月30日清晨,吴鑫(化名)醒来看了看手机,服装加工厂没有新增订单,但他还是起床到厂里去。

来自江西的吴鑫,在广州已扎根多年。如今的他,在海珠区的瑞宝制衣城开了个服装加工厂,有二十来个工人,生意不算红火,但还算稳定。

吴鑫的服装加工厂依赖广州十三行衣服批发市场生存。批发市场来了订单,运送原材料到厂,吴鑫就组织工人开始生产,制作成衣,一般一天能完成几千件。

最近几天,位于荔湾区的广州十三行内,店铺纷纷暂停营业,这意味着加工厂的订单量会随之减少。

但好在服装加工厂正常经营,吴鑫还能接外贸单,组织加工生产。

上午时分,吴鑫和厂里的工人收到通知,到村里的核酸检测点检测核酸。吴鑫并不担心,在此之前,他和厂里的大部分工人都接种了疫苗。

中午12时许,吴鑫组织工人到指定地点排队。站在核酸检测的长队中,吴鑫觉得这段经历特殊,他拍起视频,记录这一时刻,发布在网络平台,配文“广州加油”。

因检测停工一个多小时后,吴鑫的服装加工厂内,工人们又熟练地操作起机器开始工作。看着面前的机器,吴鑫觉得安心。生产夏装的旺季马上就要过去,吴鑫希望抓住旺季的尾巴,在保证员工安全的情况下,尽量接单生产。

线上介绍房屋的中介

“先生,您再看看这一套。”在天河区的一家房屋中介公司内,卢光(化名)面带微笑,向手机那头的客户介绍着一套房屋。

从江门定居广州海珠区后,卢光已经做了几年的房屋中介。

由于广州确诊病例增加,不少小区对外来人员管理更加严格。一些小区的业主会告诉卢光,过段时间再带客户上门看房。

卢光表示理解。难以线下带看,他就把目光锁定在网上。这几天,卢光仔细地更新了网站上的房源信息。有客户在网上看房后,他就通过视频聊天,为其做讲解。

过了一会,家中的妻子打来电话,称已经出发前往江门。他应了一声,这是他和妻子共同作出的决定。前几天,女儿所在的幼儿园通知停课一周。与其让女儿在家待着,不如让妻子带她回江门老家住几天,还能见见久违的长辈和玩伴。

5月30日当天,卢光也收到了核酸检测的通知。他到海珠区检测点时,发现队伍排起长龙,就回到公司继续上班,另找时间。

志愿者在员村卫生服务中心,维持现场秩序

晚上7时许,又有客户向卢光咨询房屋信息。临近晚上8时,客户突然提出中断对话,称“快到预约疫苗的时间了”。对于大家接种疫苗的热情,卢光深有体会,因为不止是客户,他的同事们也会每日掐着时间预约接种。

晚上8时许,得知一个核酸检测点没人排队,卢光和同事立即赶往那里,在几分钟内完成了核酸检测。当时暴雨没有完全停下,他看着雨棚里穿着防护服忙碌的医护人员,忍不住拍照留念。

卢光告诉极目新闻记者,去年最严峻的时候已经过了,做好防护,听从通知,相信这样的日子很快就会过去。

为疫情四处奔忙的志愿者

林兴(化名)是华南农业大学一名研究生,也是一支志愿服务团队的负责人。每天,他都需要根据团队最新的人员情况,分配前往不同疫苗接种点的志愿者,5月31日这天也不例外。宿舍里,林兴不停回复着消息,和各个疫苗接种点对接。由于学校出入管控,他们外出进行志愿服务,还需要提前向学校报备。

志愿者测量体温,检查健康码

5月31日下午1时许,林兴提前来到天河区一个疫苗接种点,准备协助完成接种工作。林兴熟练地穿上防护服,维持着现场的秩序。没有扩音器,他就扯着嗓子指挥现场的人群,引导他们按划定的区域排队。这项工作,他已经做过多次。早在4月初,林兴就带着团队,为新冠疫苗接种提供志愿服务。“所有接种疫苗的准备工作我都做过。”林兴说。

下午2时,预约接种的市民开始进场。市民核查完基本信息并测温填表后,林兴会检查他们的登记表是否填写完整,并引导他们录入信息,接种疫苗并留观。

两个小时后,狂风伴着暴雨呼啸而至,接种点的帐篷被吹得吱呀作响。林兴不得不趟过积水,引导着冒雨前来的市民。

傍晚,结束了4个小时的志愿服务,林兴和医护人员互道感谢,踏上返校的路。当晚,他还有课程安排。

林兴的手机里,最新消息传来:广州暂缓新冠疫苗个人预约。这意味着他的志愿团队暂时无法开展疫苗接种志愿活动。但林兴说,他已经和各个核酸检测点开始对接,一批队员正奔赴检测点,开始新的志愿服务。

双手被汗水浸褶皱的护士

小思(化名)是一名95后护士,在越秀区一家医院的急诊科工作。因为核酸检测人数猛增,她已经连续工作多日。

小思一天需要工作好几个小时,这几日,她经常连续工作4小时,有时是进行核酸检测,有时接诊发热病人。

5月31日,穿好防护服,戴上防护面具等装备,进入检测的房间坐下,小思新一天的工作又开始了。

越秀区正在进行核酸检测

贴标签、采集咽拭子、装袋等手续,小思已经烂熟于心。平均下来,她1分钟能为2人进行核酸检测,半天能检测四五百个人。碰到听力不太好的长者,则需要多花一些时间,大声和他们沟通,反复核对信息。没过多久,汗水就会浸湿防护服内的洗手衣。炎炎夏日,检测者的每一声“谢谢”,都像一阵风,让小思感受到一丝清凉。

但门外等候检测的人排成圈,小思根本顾不上休息。两个多小时过去,小思感觉到了自己的体能极限,她只能稍微压低声音,用更大的力气抬起手臂,为后面的人进行检测。

四个小时过去,小思终于能脱下防护服喘口气。此时的她,身上的衣服早已湿透,脸上出现口罩的压印。脱下手套后,被汗水“浸泡”的双手发白,满是褶皱。

小思感觉自己的体力不算好。往往一个上午的高强度工作过后,她就会浑身像散架一样,连抬起胳膊都觉得累。片刻的休息之后,新一轮的工作开始。门诊前,等待检测核酸的队伍,又排起长龙。小思再次穿起防护服,开始工作前,她告诉极目新闻记者,她不能停下。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极目新闻”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24小时报料热线027-86777777。

风水先生被人追杀,临终留了一计,追杀者后背长疽,自缢身亡

俗话说,宁得罪君子,莫得罪小人。但其实,还有一类人也是万万不能得罪的,那就是风水先生。

生活在农村的人都知道,无论是建房挖井,还是看坟点穴,都需要高人来指导,而且对待这样的高人,必是好吃好喝招待,万万不能抠门,否则一旦得罪了,轻则生病,重则丧命,而且丝毫没有证据。

话说在唐朝末年,一位割据一方的霸主,就是因为得罪了一个风水先生,而最终命丧黄泉。

这个风水先生叫杨筠松,世称救贫仙人,是唐代著名的堪舆大师,而且他还当过国师。他所处的时代,唐帝国已经岌岌可危,农民起义不断,诸侯割据一方。

卢光稠,虔州刺史,虽是刺史,但实际上就是割据一方的霸主。他有独霸天下的野心,于是自立为王,号称卢王。

卢光稠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请杨筠松为其卜算天子地,想将祖坟改葬。杨筠松满口答应了,并且尽心尽力寻得一方宝地。为了答谢,卢光稠特意设宴,在宴席上,卢光稠就问世间还有天子地否?杨救贫答:一席十八面,面面出天子。

卢光稠心中不满,而杨筠松又不肯在自己账下为官,本着“不为我所用,必为我所杀”的原则,所以在酒里下毒。

杨筠松察觉后,立刻找了一个借口,带着徒弟往家跑,可惜船到雩都药口坝,便毒性发作,而此地地名正是“药口”,杨筠松自感“药到口死矣”,天意如此,但此仇不可不报。

临死之前,杨筠松告诉徒弟曾文辿,一定要游说卢光稠在赣州磨车湾安装水碓,十字路口开凿一口水井。忽悠卢光稠,如此这般则可世世代代为天子。

曾文辿不解,杨筠松解释道,磨车湾安碓,单打卢王背,十字路口开井,卢王自缢颈。在这些位置上安碓凿井,就等于破了赣州的“天子气”,同时也制煞了卢光稠。

后来卢光稠果真背长痈疽,疼痛难忍,自缢身亡。

附:历史上的卢光稠是唐朝末年赣南农民起义的领袖,世称卢王。他统治虔州26年,政绩斐然,成为赣南客家民系的早期杰出的英雄人物。之后,卢光稠审时度势,归附后梁,封为留侯(要知道大汉功臣张良就是“留侯”),并加封其为“舟汝王”(世称“卢王”)。

后梁开平四年,卢光稠积劳成疾而病逝,享年七十一岁。噩耗传出,人人悲恸,如丧考妣。后梁太祖得知后,追封他为“忠惠广利王”,还拨了一千八百六十余贯钱,为他修建了“卢光稠祠”。

《赣州史话》卢光稠是赣州七里镇卢氏的祖先吗?请看这里

  卢光稠,祖籍幽州,据《赣南卢氏族谱》记载,是后魏卢敏第十七世孙,或称赣南麻田卢氏初祖宗泰第五世孙。卢大郎宗泰唐开元元年癸丑(公元713),携三子二郎公明、三郎公达、五郎公显,从(湖南)常德府桃源县迁(江西)虔州虔化县清音里,即今宁都麻田。三郎公达居麻田,生广,广生卓,卓生九子:光睦、光稠、光赞、光辉、光肃、光琼、光蕴、光谦、光淮。卢光稠事略见《资治通鉴》,宋欧阳修撰《新五代史》有传。     卢光稠(840-911)(1)是唐末赣南农民起义领袖,他的活动和谭全播(843-918)紧密联系在一起,是客家民系形成过程中重要人物之一。罗香林先生认为“到了唐末五代……南系汉人,又复分化为若干不同的民系。其最显著的,一为越海系,即为江浙系,二为湘赣系,三为南海系,即今日两广的本地系,四为闽海系,即今日闽粤的福老系,五为闽赣粤系,即我们所述的客家系。越海系酝酿的时期,虽较其它四系为早,然其特性的形成,则与五代时吴越和南唐的建国不无相当关系。此外如湘赣系的形成,则与五代时楚王马殷的建国有相当关系。南海系的形成,则与刘岩的建国有相当的关系。闽海系的形成,则与王审知的称王八闽有相当关系。客家民系的形成虽与五代时候各个割据无涉,然以其在当时所处的地域为南唐以南,王闽以西,马楚以东,南汉以北的地带,即闽粤赣三省交接的三角地带,各个割据的融化势力,即不能支配他们,而适以环绕他们,使他们保持了传统的语言和习俗……这样的意识上和观念上便成了客家这个民系。”(2)罗先生说的各个割据不能支配的闽粤赣三省交接的三角地带,正是卢光稠、谭全播武装割据的虔、韶二州,一度还包括潮州。他的对手也正是这些“系”的头面人物。梁太祖任卢光稠为百胜军防御使兼五岭开通使。正史上卢光稠没有建立国号,但有众数万,统率百胜军、镇南军,一千多年流传下来许多历史古迹和民间传说,却称卢光稠为卢王、康王、南康王。在赣州府县志上有卢王天子地(今赣州市水东)“皇城”(今赣州市郁孤台东、建国路北段)。优秀史地学著作《读史方舆纪要》记载,上犹有“举岭卢王高峒,唐末卢光稠生长其间”,“疋袍隘”条有“疋袍东曰卢王隘,云阨在卢王洞口”,有两处称卢王的地名,卢光稠对客家民系的形成和钱缪于越海系,马殷于湘赣系,刘岩于南海系,王审知于闽海系的作用一样,有极大关系。事实上的虔、韶二州武装割据,使周围割据不能支配他们也不能混化他们,而保持传统的语言和习俗,并在共同性的防御自卫、共同性的经济开发活动中,产生了凝聚力,形成了独特的客家民系。     卢光稠和谭全播,中间还包括卢光稠之子卢延昌,在虔、韶二州经营了三十四五年(从光启元年即公元885年起义占据虔州起,至贞明四年即公元918年,谭全播艰苦守虔九个月后被杨吴攻破止)。五代是一个时代,为时只有五十三年,被五代史奉为正统的后梁只存在十七年,后唐十四年,后晋十二年,后汉五年,后周十年。马殷南楚五十六年,钱缪吴越八十六年,杨吴四十六年,刘岩南汉六十七年,王审知闽帝国五十三年,南唐帝国三十九年。卢光稠,谭全播在诸多割据包围中,西交马楚,北联杨吴,具有正统思想的卢光稠不仅没有立国号,还表示听命于后梁,以便有足够的力量和闽王潮、王审知、南汉刘隐、刘岩。《读史方舆纪要》不无赞叹地说“卢光稠以二州之象雄峙于淮南岭表两大之间”。范文澜先生说:“这种较为稳定的割据状态,比起一片大混乱来,还算是有了些进步。”(3)卢光稠保持了三十多年相对稳定,是在军事、经济上进行了大力建设和浴血奋战取得的。是极不容易的。俗话说“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这个稳定时期是客家民系形成所必需的。     对于客家民系形成的条件,江西师范大学许怀林教授在《关于客家源流与客家民系的几个问题的论争》(4)一文中,提出了“小盆地”理论:     1、小盆地农耕经济(生产环境);     2、封闭的山区,封建统治力量薄弱的缓冲地带(生活环境);     3、适应山区自然条件,和土著争斗的防御和进攻造成的方言习俗(聚族而居,堡垒式围屋、天足等);     4、有相当多的户口数量(即从中原南迁的人口);     5、共同性的社会行动。     罗香林先生对客家民系的形成从为“纯基于自然和人为二环境大部分的变化”,(5)并没有展示叙论。许先生的五点理论,相当清晰地展现了青先生认为的“其先后迁至之汉人,亦以自唐宋以来与土著发生混化作用”(6)的基本条件。     我赞同许先生的意见,并认为客家民系形成应该是一个历史进程,而小盆地封闭式发育,只是这个过程的一部分,重要的部分。我特别强调共同性社会行动的决定意义。     “小盆地农耕经济,是客家人聚居区的明显特色。”对的,但在小盆地农耕聚居生息的,不仅仅是客家人。形成客家人的人群(江西师大王东林先生说这些人举族而迁,武装徙移,耕战结合(7)等等)必须:     l、带着中原或北方地区的文化素养而来;     2、有一段长途迁徙的经历;     3、从迁徙开始到小盆地相对安定的农耕生活,有若于次重大的共同性社会行动;     4、在社会条件或自然条件需要时,其中一部分精壮人群,又要开始迁徙走向新的开拓。     只有这样的小盆地农耕经济,封闭的山区,南迁的人群才能产生客家民系和客家精神。     许先生讲得对,客家南迁不是个逐站往南进发,只有位置移动、没有形体变化的统一体。也不是同一个人群作连续性移动。但许先生说他们是“一个没有任何约束力的人群,它的成员随时都在变迁之中”,(8)也未必尽然。约束总是有的。社会大环境、大给予人群选择向南的趋势,和大体上向南的三条路线,是其一;二、这些成员不是绝对松散的,他们是举族迁徙,若干个家族迁徙中互相帮助可能形成松散的同路人集体;三、在迁徙中克服困难,同舟共济里程中涌现的智者、强者,成为几个同路人集体的领袖;四、先行者,他们已和南方某地建立联系,可能成为后继者的中转站,他们的经验和中转站可能提供帮助和服务等。  

  南方某些土著可能受客家人同化,但他们本身不具备中原文化素质,缺乏迁徙过程应变的经历,因此在小盆地中不会自然产生客家文化。客家人在艰苦的迁徙和小盆地封闭发育的过程,如果没有共同性的社会行动,也锻炼不出统一的(即相对凝聚力)、团结奋发、艰苦开拓的客家文化和客家精神。这种精神贯穿客家人生产、生活、家庭、家族的各方面,包括生死观、妇女观、荣辱观等。毛 在《辨证唯物论提纲》一书中写道:“人类在长期的生产过程中,同周围的自然界接触,作用于自然界,变化着自然界,造衣食住用的东西,使之适合于人类的利益”,(9)因此人们(人群)不仅受自然界的制约,也改造自然界自身,受社会其他人群的制约,也适应或反作用于社会其他人群。从广袤的平原河谷来到群山包围着的小盆地,这种转化是震撼性的,在迁徙和适应盆地生存的过程中,还付出了惨重代价。罗香林先生也指出了这种优胜劣汰的情况,而认为留下来的客家人是一群选择的强者、优者、适者、勇者。他们代表着中原南迁人群的文化和生产方式。从唐末开始迁徙到五代,在赣南形成的客家,他们在政治上的代表和领袖就是卢光稠。     事物发展需要变异、变革,但变革需要发育。固定(形成),要保守一段时间。由量变产生质变,才能形成新质。如果,任其不断变异,那么什么新质都不会产生。客家中的强者、适者、勇者,也需要一个安定的生产生活环境,否则永远处在迁徙途中,那么什么“树立事功”、“敬业乐群”、“革命运动”、“励志扬名”都不会产生。卢光稠。谭全播在唐末之中,为客家人争得一个空间和一定时间,他们所领导的武装割据事业是客家人第一次最大的共同性行动,这种共同性政治行动和共同性经济的文化的行动,同时运行。否则,便没有客家。     客家文化研究中,大家重视客家方言的形成期。如果没有大迁徙和共同社会行动的大动荡大变化,那么举族而行的家族怎么会有语言的变化呢?只有新的情况、新的交往、带强迫性质的需要,产生着新音、新韵,产生新语汇、新词。据客家语言学家们研究,“唐末五代及其以后的历次战乱把这些移民的后裔逼入赣南、闽赣以至闽粤赣山区,将他们的方言与北方方言区隔离开来,走上独特的发展道路以后,才逐渐形成客家方言。”(10)青教授说:“鄙意客家先民,其南徙,虽肇自东晋,然而形成特殊之系统,则在五代以后,宋明人著述,颇言汀虔南韶居民语言,近于汉音而与南方其他汉人及土著,不相符合……盖五代之际,割据分立,变化已极”。(11)罗香林教授认为“‘客’的称谓,虽说由来已早,然其民系的系统构成,则当如上述在五代以后。”(12)刘佐泉教授也说:客家“整个语言系统的构成,却在宋代。”(13)“客家方言就是在南迁流亡途中形成,在定居以后巩固下来的。”(14)他们都认识到五代时期对客家民系、客家话形成的重要,但没有对卢光稠。谭全播割据进行研究,所以他们的界定从五代推后到宋,甚至“将客家形成的时间,强调在清代”,(15)似乎离开了他们所持的论点。而罗于青、罗香林教授说在五代后,则是不了解五代赣南历史所致。     小盆地发育是一个重要阶段,在新的环境中相对稳定的选择,消化,积淀,在共同性行动中产生数量到质量的演变(跃进),所以共同性社会行动是一所伟大的学校,是新事物的催生剂和稳婆。共同性行动产生凝聚力和自豪感,在后期的共同性行动中则产生了客家的自觉性。但尽管赣南客家形成时,没有打出客家的旗号,并不妨碍他们是客家人。当赣南客家在卢光稠、谭全播割据被取代以后,赣南山区中客家的生存发展受到威胁、制约、刺激,赣南盆地不能满足众多人口需要时,客家中的精壮者又会带领他们的家族或其一部分,转向闽西和粤北,或从粤北转向广西、湖南、四川,有的飘洋出海,造就海外的新客家群。在客家形成和发展史中,赣南、闽西、粤北是大陆客家三个时期的中心,在明清时期这三个地区相互迁徙变得异常频繁,所以被称为客家的大本营。海外客家在异域他乡的艰苦奋斗,开创了客家史辉煌的新篇章,在祖国改革开放的新时期中,海外客家产生寻根谒祖,为发展祖国经济文化事业贡献智力财力,发扬客家优秀传统的客家热,并和大陆赣粤闽大本营建立了发展了紧密联系,迎来了客家文化研究的新时期。     卢光稠为什么能够在客家形成的历史发展中占有重要一席,怎样保持了三十四五年的相对稳定局面;成为早期客家的重要领袖,有历史的因素也有他个人的贡献。     唐末从中原到江西赣南的客家先民,分布在赣南各地的人口已有相当的数量。从赣南各县地名志和客家文化研究先走一步的上海、闽西、粤北地区,都从谱碟中发掘了一批资料,可以证明。卢光稠。谭全播的农民起义活动,使分布赣南地区的中原汉人得到庇护,他们参加了或支持同情这项事业。卢光稠、谭全播本身是南迁汉人的后裔,卢光稠的前四代和他本人已在当地建立了联系(包括东晋末南迁的汉人),他具备天时。地利、人和的各方面优势而受到拥戴和信赖。杨吴中著名的战略家徐温曾分析过卢光稠、谭全播的兵员组成,日:“全播守卒皆农夫,饥窘踰年,妻子在外。”(16)针对这种分析采取的背信弃义的突然袭击,使坚守孤城九个月之久的名将谭全播轻信盟约而失败了。说明虔韶武装割据的人群是虔州盆地农耕经济的主人们。 

  韶州(今广东韶关市)有纪念卢光稠的忠惠庙(26)。赣州南康县唐江镇有康王庙,当地称石角庵。唐江镇东有一个很大的村子卢屋村,今唐东小学原是卢屋村卢氏宗词,宗祠为清代建筑物,门口有石表两根,是典型的客家标志。离卢氏宗词不远的石角庵,滨临上犹江,风景秀丽,气势不凡。红条石门框上有一副对联,上联是“据章贡上游蛤陂襟绕梅江静”,下联是“奠衡庐正脉犹障屏开庾徼深”,横额是“中流砥柱”。据《南康文史资料》第一辑钟达煌的文章《卢光稠被封康王》中说卢光稠在当地免收、减收农业税,减轻商税,使南康的农业、商业发展很快,也带动了手工业的大发展。并说唐江石角头康王庙(即石角庵)每年重阳节办庙会,人们扮故事,走高跷,玩狮子,锣鼓喧天,还要抬康王游村,参加庙会的群众人山人海。在赣州,卢光稠死后葬在水东东林寺,当地称卢光稠的坟地为天子地,可惜早已变成了耕地。前还有康王庙、康公庙,据卢光稠的弟弟卢光谦的二十世孙卢运汉(原江西全南县人民银行行长、退休干部)说,卢光谦这一支当年就在水东七里镇定居,卢光谦是赣州七里镇卢氏始祖,唐末五代赣州七里瓷窑的生产,和卢光稠、光谦兄弟有关。赣州的康王庙,神像白脸,王服,是南康郡王卢光稠。康公庙神像红脸,执铜锤,是卢光稠之子卢延昌。宁都洛口麻田,是卢光稠的发祥地,据1986年《宁都县志通讯》邓文钦先生介绍,“洛口麻田卢王祠(当地人称卢王庙),前栋因修公路拆毁,后栋尚存。原塑卢光稠与谭全播像,于1965年社教时拆毁,麻田群众反映,此庙始建于宋代,历代兴毁多次。明景泰辛未年(公元1451年)修过一次,宁都人陈勉都御史有《清音韶坊卢王祠记》,称赞新祠栋宇翚飞、高明爽垲。麻田还有清代重修的“唐诰封长沙县君卢母曾氏夫人之墓”、“唐诰封雁门郡君卢母文氏夫人之墓”,前者为卢光稠之母,后者为卢光稠之妻,修墓者为“广东和平裔孙廪生小明”云。从以上历史遗迹可见卢光稠影响之深远,获得了卢姓后裔以外广大群众的尊崇。历代留下来评赞卢光稠活动的诗词,不仅将拜将台与宋代名臣赵抃修建的章贡台,而且和象征赣州民族气节历史丰碑的郁孤台并称“三台鼎峙”,成为赣州八景之首,而且盛赞卢光稠有大将之才。如清代张栋书诗云:   虔州百雉拥高台,图画天然八景开。     杰阁直从云外出,层峦遥向雨中来。     郁孤西峙文峰秀,拜将南临武备才。     北望贡章依黼座,朝天恩自日边回。     又如清代张照乘诗云:     虔州锁钥伏崇台,八境天教八面开。     烟火连云飞百雉,星垣拱日列三台。     文谟北宋醇儒迹,武备南唐大将才。     每向朝天依北极,身从望阙近蓬莱。     还有张照藜“粉堞重围资保障,画楼叠起倚崔嵬。旌旗云拥将军幄,章贡波环学士台。”李调元“今日乃知阴受福,鱼龙解护使航安”,胡要良“势耸朝天长近阙,雄临南镇宿登坛”等称颂卢光稠扩城保障之功。曾捷宗《虔州怀古》不仅赞美了卢谭武装割据气势和虔州古城扩建之崔嵬,而且将他们和明末赣州抗清民族英雄杨延麟、万元吉相提并论。诗云:     郁郁虎头城,城高逾百尺。     南连北粤东走闽,城中十万排长戟。     五代云扰逼荒区,力图割据谭与卢。     崔嵬宫阙连云上,丹墀紫禁象皇都。     皇都作就干戈沸,杀气连天天日晦。     烟消一炬阿房宫,十万健儿同蚁溃。     呜呼血战竟何益,孰云此地霸王宅。     白骨如山鬼夜号,驱除徒作他人稷。     王师百万旌旗闪,星月天光白日掩。     虎头城郭高崔巍,雉堞鳞鳞空设险。     胜国孤臣双泪挥,百战不辞心力摧。     兵尽矢竭鼓声死,举城眉鼎沸重关开。     杨公万公同洒血,身葬波涛精不灭。(27)     君不见:     西城古岸多白杨,凉月凄风水满堂。     鸟声中寒食雨,忠魂夜夜泣沧浪。     诗人热血澎湃凭吊忠魂,但是他太悲观了!卢公谭公杨公万公九泉有知,对他们“百战不辞心力摧”的事业,绝对不会认为无益和徒劳,前人枯骨血沃的土壤上,已经生长出丰熟的黍稷。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