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生肖 > 生肖虎

一个木一个示(一个木一个示是什么字)

时间:2023-10-14 13:54:26 作者:流水随风 来源:网友上传

本文目录一览:

\"李\"字草书有两种写法,你真得写对了吗|草书千字文—果珍李柰

今天我们来学习"果珍李柰"四个字的草书:(左边为草书,右边为真书)

智永《真草千字文》局部

首先看"果(菓)"字:

智永真草书:菓

写法点拨:

"菓"与"果"通用,是一种俗写,其上的"艹"头的草书写法是左右两点加一横;其下的"果"字草书写法是:上面的"田"简化为右上方一个横钩加左下方一个挑点,然后写下面的"木"字,先写竖钩,再连写横、撇、反捺:

智永草书:菓

孙过庭草书:果

下面看"珍"字:

智永真草书:珍

写法点拨:

"珍"字古人在写的时候通常用一种异体写法,即如上面智永的真书写法,再如下面颜真卿写的"珍"字,所以其草书写法就是楷书的快写,跟行书写法区别不大:

颜真卿楷书:珍

智永草书:珍

怀素草书:珍

接下来看"李"字:

智永真草书:李

写法点拨:

"李"字草书写法跟行书写法区别不大,主要有两种写法,一种是上面的"木"字先写竖,再连写横、撇、反捺,顺势写下面的"子",如这里智永的写法;第二种写法是把上面的"木"字撇和捺简化为左右两个点,其余不变,如下面怀素写的"李"字;另外,这里顺便提一下,我们平时常见一种俗写(如图),尤其是在李姓朋友的签名中,即把"李"字下面的"子"省略,并在右侧加一点,这种写法虽然大家都知道是什么字,但是在古代书法作品中从未出现过,因此,建议大家少用为妙:

智永草书:李

怀素草书:李

“李”字的一种俗写,多用于签名

最后来看"柰"字:

智永真草书:柰

写法点拨:

①在古人的《千字文》作品中常见“柰”字有两种写法,即"奈"(上面是大)和"柰"(上面是木),其实它们是同一个字的两种异体写法,标准写法应该是上面一个木,下面一个示,原本的意思是一种水果(所以有木字旁),后来假借为"柰何"的意思,也写作"奈何"(详见段玉裁《说文解字注》),现代简体字中保留了以上两种写法。"柰"字草书写法是,上面的"木"字的撇和捺简化为两个点,下面的"示"字草书写法为一短横(或点)连一个弯钩,再写左右两点(注意:单独写"示"字时不可这样写,详见下面第④条):

智永草书:柰

②如果按"奈"(上面是大)来写的话,则下面的"示"可以省略上面一短横,直接写一个弯钩加左右两点(像写一个"小"字),有时左右两点可以连写,如以下王羲之的"奈"字写法:

王羲之行书:奈

王羲之草书:奈

王羲之草书:奈

③另外,我们知道,古人在写信的时候经常会用到"奈何、奈何"这样的感叹词,如王羲之的各种手札中就经常出现这样的词,越是这种常用的字,古人就写得越简化,只要不引起歧义,怎么简单怎么来,比如下图王羲之和谢安的"奈"字,在上面写法的基础上再省略一个转折,但应注意不要与"支"和"前"相混淆:

王羲之草书:奈

谢安草书:奈

蔡襄草书:支

孙过庭草书:前

④这里再详细说一下"示"字的草书写法,古人在单独写"示"字时有两种写法(见下图王羲之的两个"示"字):第一种是先写一个短横(或简化为一点),然后在下面写一个"不"字行书写法(即横撇、竖钩、长点或反捺);第二种写法是先写一个短横(或简化为一点),然后下面的笔顺是先写横折钩,再写一撇和反捺:

王羲之草书:示

王羲之草书:示

以上就是本期《草书千字文:果珍李柰》的全部内容,如果喜欢我的文章,欢迎点赞、转发,也请关注我的头条号"仡夫爱写字",我会继续发布相关文章。

《千字文》“果珍李柰”:李子还有,柰子跑哪去了?

读《千字文》的时候,我们会读到这么一句“果珍李柰”。翻译过来的意思就是,“水果里最珍贵的是李子和柰子”。

对此,我们不禁产生疑问,古代的中国不是号称地大物博、物产丰富,难道水果方面极度匮乏,只好把现在销量不怎么样的李子和柰子当成最珍贵的水果?

其实不是的,中国古代有很多的水果,单《诗经》里就出现了桃、李、木瓜、桑椹、梅子、果臝、棠梨等多种,很多的原产地还是中国,一直到今天都是大众的重要消费水果。

那为什么周兴嗣在写《千字文》的时候会说“果珍李柰”呢?

有人说啊,《千字文》是周兴嗣按照梁武帝的要求,从王羲之的书法作品中选出1000个字来编撰而成的。由于王羲之写的关于水果的字,只有“李”和“柰”两个字。于是,周兴嗣只好写上“果珍李柰”了。不信你看《千字文》,从头到尾都没有“梅”、“瓜”、“梨”等字。

当然,这只是一种有趣的说法,至于是否可信,也并不重要。今天我们也并不是来讲述野史,而是借助《千字文》,以李和柰为例子,说说古代的水果。

1、古代的李子

李子应该是中国古代种植和食用最早的水果之一,在殷墟出土的甲骨文中便已经有了“李”字,上“木”下“子”,表示一种水果。同时,在商代遗址还出土过被人食用后剩下来的李子核,说明中国古人还是很喜欢吃这种水果的,就是不知道那时候的李子酸不酸。

*“李”字字形变化过程

后来,勤劳的中国人将李子种得到处都是。怎么反映一个字或者一种水果十分受欢迎,最好的体现便是看一看与之相关的词语和典故的数量。《诗经》中有“投我以桃,报之以李”、“丘中有李,彼留之子”、“南山有杞,北山有李”,成语中还有“瓜田李下”、“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李代桃僵”、“桃李满天下”等等,简直不要太多。

典故嘛,我想大家小时候都学过道边苦李的故事。讲的是“竹林七贤”之一王戎小时候的故事,说小王戎和小朋友们出去玩,看到道路两旁种植了很多的李树,结满了红彤彤的李子,鲜艳诱人。所有的小朋友看到后,全部爬上树摘李子吃。只有王戎不去,他说:“这么多的李子,居然没有人来摘,肯定是苦的。”结果别的小朋友一尝,果真是苦的。

其实啊,王戎要生活在现代,根本不会发生这样的故事。要不然你看看公共区域种植的水果,别说酸了,没等成熟基本都被摘得一干二净。当然,这个故事也说明了,在王戎那个时代,西晋的时候,李子早已经是普遍栽种的水果。

2、柰子是什么东西?

说到李子,大家都知道是什么水果,而说到柰子,恐怕大部分人都没听过。

难道真像《千字文》里说的那样,柰子是特别珍贵的水果,然后被好吃的中国人给吃灭绝了?

当然不是了,现在还有柰子,也有不少的区域种植。那为什么没听人说过,在万能的淘宝上也查不到呢?

原因很简单,柰子被改名了,不再叫“柰”了。就像武大郎的炊饼现在叫馒头,常山赵子龙现在该说“石家庄赵子龙”一样,柰子也在历史的长河中被改来改去,改成了今天的绵苹果。

那又为什么叫绵苹果,而不直接叫苹果呢?因为我们今天吃的苹果,大部分叫西洋苹果,是清朝时期从欧洲、美洲传过来的品种,和中国古代的柰子有一定的区别。

像现在销量最好的红富士,原产地是欧洲,先是被欧洲人带去了美洲,然后又被美国人带去了日本,最后由日本人培育出了“富士”,再种遍全球。

那叫“柰”的绵苹果和西洋苹果有什么区别呢?其实区别并不大,在植物学上,都是蔷薇科苹果属,说白了就是苹果的不同品种而已。

另外,在中国古代,还有一种叫“林檎”的水果,现今叫“花红”的,也是蔷薇科苹果属。但在没有植物学知识的古人眼中,柰和林檎就是两种截然不同的东西,宋朝的仇远还专门写了首诗,诗名就叫《柰花似海棠、林檎,但叶小异》,描述了柰、海棠、林檎的区别。

东风擅红紫,颜色分重轻。爱此柰子花,娇艳何盈盈。未开足标致,紫绵灿垂缨。开繁臙脂褪,徐娘老而贞。俗称为海红,结实叶底頳。来禽难为弟,海棠难为兄。我评此三花,同出而异名。一枝插铜壶,坐翫心目明。安得剑南樵,素缣为写生。

3、柰子在古代很珍贵吗?

的确很珍贵。

首先我们看一看“柰”字的构成,从甲骨文至楷书,字形都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上面一个“木”字,下面一个“示”字,表示一种可以作为祭品的水果。在上古时期,能够作为祭品存在,你说柰子珍贵不珍贵。

“柰”字字形变化过程

实际上柰子的种植范围还是很广的,遍布中原及西北地区,产量自然也不少。但在一些修仙及宗教书籍里,将柰作为了一种神奇的水果,比如著名道士陶弘景的《真诰》里就说:“夏禹诣钟山,啖紫柰。”可能就是受“果珍李柰”的影响吧。

4、柰在古代的种植

随着时代的发展,古人的种植技术不断提高,原始的柰子品种也得到了良好的改进,种植出青、赤、白三种不同颜色的柰子。

在明朝崇祯末年国子监生张自烈撰的《正字通》里,关于柰子有详细的描述:“柰似林檎而大,有白、赤、青三色。白者,素柰;赤者,丹柰;青者,绿柰,皆夏熟。凉州有冬柰子,带碧色,冬熟。张掖多白柰,酒泉多赤柰……”

明朝王象晋的《群芳谱》中也有类似描述:“柰,一名频婆,与林檎一类而二种。江南虽有,西土最丰。树与叶皆似林檎,而实稍大,味酸,微带涩。可栽,可压。白者为素柰,赤者为丹柰,亦曰朱柰,青者为绿柰,皆夏熟。”

5、柰子名字的变迁

既然在明朝的时候,中国的典籍中还说“柰子”,现在也有这种物种,那为什么称为绵苹果,而不再说“柰子”了呢?

其实,这和佛教的传入有一定的关系(佛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还是很大的)。

在印度有一种水果,名“红瓜”,长熟后果实呈深红色,梵语翻译过来称为“频婆果”。其实,这种水果在中国的广东、广西并不少见,但在中原地区却十分罕见。翻译及讲解经文的时候,为了便于认知,便将“频婆”这个名字附会到了林檎和柰子身上。其实,红瓜和柰子、林檎完全是不同的物种,唯一的相同就是成熟后都是红色。

就是这么牵强附会,随着佛教的发展,频婆也就成了柰子的另外一种称谓。由于红瓜属于葫芦科物种,是长在藤蔓上的,于是中国人在“频婆”的上面加了个草字头,变成了“蘋婆”。

清朝时期,现代苹果从美洲传入中国,已经广泛称呼的“蘋婆果”便成了新水果的名字。随着用词和发音的简化,逐渐地,“蘋婆果”这一复杂的名称最终成为了“苹果”。

“柰”字失去了水果本意后,引申的意思又被其通假字“奈”所代替。于是,柰子便很少再会被人提起。

6、古文中的“柰苑”

受唐明皇的影响,“梨园”一词成了戏班、剧院的代名词。同样的,在古代,柰苑也有其特定的指代,指的是寺院。为什么指寺院呢?这有两种说法:

一是,《正字通》中说的,“柰园,佛寺也,以白马寺有柰林,故名。”这在南北朝时期的《洛阳伽蓝记》中有详细记载:

“浮屠前荼、林蒲萄异於馀处,枝叶繁衍,子实甚大。柰荼林实重七斤,蒲萄实伟於枣,味并殊美,冠於中京。帝至熟时,常诣取之。或复赐宫人,宫人得之,转饷亲戚,以为奇味。得者不敢辄食,乃历数家。”

可惜,经历千年变迁、战火浩劫,洛阳白马寺前早已没有什么柰林、葡萄林,更无法成为御赐之物。

另外一种说法是,翻译佛经时将庵没罗树园引申为了柰苑,如《维摩经.佛国名》:“一时佛在毗耶离庵罗树园。”《慈恩寺三藏传序》:“经万死以涉葱河,重一言而之奈苑。”故以柰苑为佛寺的别称。但不懂为什么会将庵没罗树和柰等同,两者是完全不同的植物,可能也是跟红色那样纯粹的附会吧。

中国的文字历经了上千年的不断发展和演化,有新增也有消亡,有拓展也有缩减,所承载的不仅仅是语言的表达,还有历史的传承和文化的积淀。学习《千字文》,了解字里行间的中国文化。

《千字文》“果珍李柰”:李子还有,柰子跑哪去了?

读《千字文》的时候,我们会读到这么一句“果珍李柰”。翻译过来的意思就是,“水果里最珍贵的是李子和柰子”。

对此,我们不禁产生疑问,古代的中国不是号称地大物博、物产丰富,难道水果方面极度匮乏,只好把现在销量不怎么样的李子和柰子当成最珍贵的水果?

其实不是的,中国古代有很多的水果,单《诗经》里就出现了桃、李、木瓜、桑椹、梅子、果臝、棠梨等多种,很多的原产地还是中国,一直到今天都是大众的重要消费水果。

那为什么周兴嗣在写《千字文》的时候会说“果珍李柰”呢?

有人说啊,《千字文》是周兴嗣按照梁武帝的要求,从王羲之的书法作品中选出1000个字来编撰而成的。由于王羲之写的关于水果的字,只有“李”和“柰”两个字。于是,周兴嗣只好写上“果珍李柰”了。不信你看《千字文》,从头到尾都没有“梅”、“瓜”、“梨”等字。

当然,这只是一种有趣的说法,至于是否可信,也并不重要。今天我们也并不是来讲述野史,而是借助《千字文》,以李和柰为例子,说说古代的水果。

1、古代的李子

李子应该是中国古代种植和食用最早的水果之一,在殷墟出土的甲骨文中便已经有了“李”字,上“木”下“子”,表示一种水果。同时,在商代遗址还出土过被人食用后剩下来的李子核,说明中国古人还是很喜欢吃这种水果的,就是不知道那时候的李子酸不酸。

*“李”字字形变化过程

后来,勤劳的中国人将李子种得到处都是。怎么反映一个字或者一种水果十分受欢迎,最好的体现便是看一看与之相关的词语和典故的数量。《诗经》中有“投我以桃,报之以李”、“丘中有李,彼留之子”、“南山有杞,北山有李”,成语中还有“瓜田李下”、“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李代桃僵”、“桃李满天下”等等,简直不要太多。

典故嘛,我想大家小时候都学过道边苦李的故事。讲的是“竹林七贤”之一王戎小时候的故事,说小王戎和小朋友们出去玩,看到道路两旁种植了很多的李树,结满了红彤彤的李子,鲜艳诱人。所有的小朋友看到后,全部爬上树摘李子吃。只有王戎不去,他说:“这么多的李子,居然没有人来摘,肯定是苦的。”结果别的小朋友一尝,果真是苦的。

其实啊,王戎要生活在现代,根本不会发生这样的故事。要不然你看看公共区域种植的水果,别说酸了,没等成熟基本都被摘得一干二净。当然,这个故事也说明了,在王戎那个时代,西晋的时候,李子早已经是普遍栽种的水果。

2、柰子是什么东西?

说到李子,大家都知道是什么水果,而说到柰子,恐怕大部分人都没听过。

难道真像《千字文》里说的那样,柰子是特别珍贵的水果,然后被好吃的中国人给吃灭绝了?

当然不是了,现在还有柰子,也有不少的区域种植。那为什么没听人说过,在万能的淘宝上也查不到呢?

原因很简单,柰子被改名了,不再叫“柰”了。就像武大郎的炊饼现在叫馒头,常山赵子龙现在该说“石家庄赵子龙”一样,柰子也在历史的长河中被改来改去,改成了今天的绵苹果。

那又为什么叫绵苹果,而不直接叫苹果呢?因为我们今天吃的苹果,大部分叫西洋苹果,是清朝时期从欧洲、美洲传过来的品种,和中国古代的柰子有一定的区别。

像现在销量最好的红富士,原产地是欧洲,先是被欧洲人带去了美洲,然后又被美国人带去了日本,最后由日本人培育出了“富士”,再种遍全球。

那叫“柰”的绵苹果和西洋苹果有什么区别呢?其实区别并不大,在植物学上,都是蔷薇科苹果属,说白了就是苹果的不同品种而已。

另外,在中国古代,还有一种叫“林檎”的水果,现今叫“花红”的,也是蔷薇科苹果属。但在没有植物学知识的古人眼中,柰和林檎就是两种截然不同的东西,宋朝的仇远还专门写了首诗,诗名就叫《柰花似海棠、林檎,但叶小异》,描述了柰、海棠、林檎的区别。

东风擅红紫,颜色分重轻。爱此柰子花,娇艳何盈盈。未开足标致,紫绵灿垂缨。开繁臙脂褪,徐娘老而贞。俗称为海红,结实叶底頳。来禽难为弟,海棠难为兄。我评此三花,同出而异名。一枝插铜壶,坐翫心目明。安得剑南樵,素缣为写生。

3、柰子在古代很珍贵吗?

的确很珍贵。

首先我们看一看“柰”字的构成,从甲骨文至楷书,字形都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上面一个“木”字,下面一个“示”字,表示一种可以作为祭品的水果。在上古时期,能够作为祭品存在,你说柰子珍贵不珍贵。

“柰”字字形变化过程

实际上柰子的种植范围还是很广的,遍布中原及西北地区,产量自然也不少。但在一些修仙及宗教书籍里,将柰作为了一种神奇的水果,比如著名道士陶弘景的《真诰》里就说:“夏禹诣钟山,啖紫柰。”可能就是受“果珍李柰”的影响吧。

4、柰在古代的种植

随着时代的发展,古人的种植技术不断提高,原始的柰子品种也得到了良好的改进,种植出青、赤、白三种不同颜色的柰子。

在明朝崇祯末年国子监生张自烈撰的《正字通》里,关于柰子有详细的描述:“柰似林檎而大,有白、赤、青三色。白者,素柰;赤者,丹柰;青者,绿柰,皆夏熟。凉州有冬柰子,带碧色,冬熟。张掖多白柰,酒泉多赤柰……”

明朝王象晋的《群芳谱》中也有类似描述:“柰,一名频婆,与林檎一类而二种。江南虽有,西土最丰。树与叶皆似林檎,而实稍大,味酸,微带涩。可栽,可压。白者为素柰,赤者为丹柰,亦曰朱柰,青者为绿柰,皆夏熟。”

5、柰子名字的变迁

既然在明朝的时候,中国的典籍中还说“柰子”,现在也有这种物种,那为什么称为绵苹果,而不再说“柰子”了呢?

其实,这和佛教的传入有一定的关系(佛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还是很大的)。

在印度有一种水果,名“红瓜”,长熟后果实呈深红色,梵语翻译过来称为“频婆果”。其实,这种水果在中国的广东、广西并不少见,但在中原地区却十分罕见。翻译及讲解经文的时候,为了便于认知,便将“频婆”这个名字附会到了林檎和柰子身上。其实,红瓜和柰子、林檎完全是不同的物种,唯一的相同就是成熟后都是红色。

就是这么牵强附会,随着佛教的发展,频婆也就成了柰子的另外一种称谓。由于红瓜属于葫芦科物种,是长在藤蔓上的,于是中国人在“频婆”的上面加了个草字头,变成了“蘋婆”。

清朝时期,现代苹果从美洲传入中国,已经广泛称呼的“蘋婆果”便成了新水果的名字。随着用词和发音的简化,逐渐地,“蘋婆果”这一复杂的名称最终成为了“苹果”。

“柰”字失去了水果本意后,引申的意思又被其通假字“奈”所代替。于是,柰子便很少再会被人提起。

6、古文中的“柰苑”

受唐明皇的影响,“梨园”一词成了戏班、剧院的代名词。同样的,在古代,柰苑也有其特定的指代,指的是寺院。为什么指寺院呢?这有两种说法:

一是,《正字通》中说的,“柰园,佛寺也,以白马寺有柰林,故名。”这在南北朝时期的《洛阳伽蓝记》中有详细记载:

“浮屠前荼、林蒲萄异於馀处,枝叶繁衍,子实甚大。柰荼林实重七斤,蒲萄实伟於枣,味并殊美,冠於中京。帝至熟时,常诣取之。或复赐宫人,宫人得之,转饷亲戚,以为奇味。得者不敢辄食,乃历数家。”

可惜,经历千年变迁、战火浩劫,洛阳白马寺前早已没有什么柰林、葡萄林,更无法成为御赐之物。

另外一种说法是,翻译佛经时将庵没罗树园引申为了柰苑,如《维摩经.佛国名》:“一时佛在毗耶离庵罗树园。”《慈恩寺三藏传序》:“经万死以涉葱河,重一言而之奈苑。”故以柰苑为佛寺的别称。但不懂为什么会将庵没罗树和柰等同,两者是完全不同的植物,可能也是跟红色那样纯粹的附会吧。

中国的文字历经了上千年的不断发展和演化,有新增也有消亡,有拓展也有缩减,所承载的不仅仅是语言的表达,还有历史的传承和文化的积淀。学习《千字文》,了解字里行间的中国文化。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