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民俗 > 痣相命理

苛政猛于虎翻译(臣闻之孔子曰苛政猛于虎翻译)

时间:2023-12-28 10:55:31 作者:横行天下 来源:网友上传

本文目录一览:

考研·翻译硕士:GK·英译·论语·苛政猛于虎

《苛政猛于虎》英译

孔子过泰山侧,有妇人哭于墓者而哀。夫子式而听之,使子路问之,曰:“子之哭也,壹似重有忧者?”而曰:“然。昔者,吾舅死于虎,吾夫又死焉,今吾子又死焉。”夫子问:“何为不去也?”曰:“无苛政。”夫子曰:“小子识之,苛政猛于虎也。”

The Tyrant and the Tiger

Confucius once passed by the foot of the Tai Mountain. There he saw a woman crying her heart out beside a newly finished grave.

The Master stopped and listened. Then he sent Tselu over to inquire of the mourner, saying, “Your cry as if you are in great sorrow.”

“True!” the woman answered. “First my father-in-law was killed by the tiger; then my husband was killed by the tiger; and now my son – he also died at the mouth of the tiger.”

“Why, then,” the Master asked, “didn’t you leave the place and go somewhere else?”

“But there is no tyrant here!” was the woman’s reply.

Confucius turned to Tselu and said:”Mark it, my lad! A tyrant is worse than a tiger.”(George Kao 译)

考研·翻译硕士:GK·英译·论语·苛政猛于虎

《苛政猛于虎》英译

孔子过泰山侧,有妇人哭于墓者而哀。夫子式而听之,使子路问之,曰:“子之哭也,壹似重有忧者?”而曰:“然。昔者,吾舅死于虎,吾夫又死焉,今吾子又死焉。”夫子问:“何为不去也?”曰:“无苛政。”夫子曰:“小子识之,苛政猛于虎也。”

The Tyrant and the Tiger

Confucius once passed by the foot of the Tai Mountain. There he saw a woman crying her heart out beside a newly finished grave.

The Master stopped and listened. Then he sent Tselu over to inquire of the mourner, saying, “Your cry as if you are in great sorrow.”

“True!” the woman answered. “First my father-in-law was killed by the tiger; then my husband was killed by the tiger; and now my son – he also died at the mouth of the tiger.”

“Why, then,” the Master asked, “didn’t you leave the place and go somewhere else?”

“But there is no tyrant here!” was the woman’s reply.

Confucius turned to Tselu and said:”Mark it, my lad! A tyrant is worse than a tiger.”(George Kao 译)

“苛政猛于虎”:原来《礼记》也很“辣”

【按】

《念楼学短》共有53组530篇国学经典原文及锺叔河先生的【读】&【曰】,委实值得珍藏细品,遂决定每读完一组便记录一下阅读心得,与大家分享经典之美。

看过我前两篇阅读心得的朋友都知道,《念楼学短》选编的第一组经典是《论语》,第二组经典是《孟子》,皆属人尽皆知的古文经典。

图片来源网络

当我看到第三组《檀弓》十篇的时候,一下傻眼了。好像是第一次听说呀!锺叔河老先生怎么选了个冷门的经典放在第三组!不过,仔细一看注解,才恍然大悟。原来《檀弓》出自《礼记》,“檀弓本是人名,《礼记》记其言,遂以其名作篇章名”。

图片来源网络

以前背语文常识,“四书五经”中的“五经”之一便有《礼记》。一下子与现有知识建立了联结,仿佛读起来也亲切多了。特别是读到《孔子过泰山侧》(苛政猛于虎)、《齐大饥》(不食嗟来之食)两篇,更是忍不住暗自赞叹:原来这两篇出自《礼记》呀,确实经典无疑!

图片来源网络

言归正传,说说我读《檀弓》十篇的体会。简言之,体会有二:《礼记》说礼、以礼喻政。

一、《礼记》说礼

既然《檀弓》十篇出自《礼记》,其内容大部分跟“礼”(礼制、规矩)有关,比如丧礼、战场规则等等。

当然,锺叔河先生选编《檀弓》十篇的目的,不只是告诉我们先秦时代的礼制是什么样的,更重要的是赏析文辞之美、思想之美。

图片来源网络

比如,《沐浴佩玉》一篇讲的是卫国大夫石骀仲死后,他的六个庶子要通过抽签(龟卜)的形式取得继承权。其中,有五个庶子为了争夺继承权,听说修饰仪容佩戴玉饰去参加抽签容易“中奖”,不惜违反孝子居丧须“衰绖(音同“叠”)憔悴”的丧礼规则,一个个梳洗打扮出街了,只有石祁子仍然披麻戴孝前往,结果却获得了继承权。卫国人都说这乌龟真灵验!

龟卜在今天肯定要被归为封建迷信了,所以灵验不灵验的,都不是重点,重点在于《檀弓》的思想主张肯定是遵守孝道的人,才值得被推崇。那些只想争夺继承权,心里压根没有老爹的人,是不配享有继承权的。

图片来源网络

再如,《工尹商阳》一篇讲的是一个叫商阳的楚官(工尹是官名)奉命去追敌军,商阳每次射杀一人就把弓箭收入袋中,杀了三人之后就不愿意再追杀了。孔子赞赏商阳“杀人之中又有礼焉”,意思是指商阳遵守当时的战争规则,不追穷寇,不求多杀。

锺叔河先生都忍不住感慨,如果二战中日军不战俘,当时负责的主官山下奉文也不至于战后受审,被处死刑。就是因为违反了国际公法中关于战争的规则呀!

二、以礼喻政

《礼记》虽然讲的是礼制,蕴含的思想却很多元。从锺叔河先生选编的十篇来看,其中包含了不少政治思想,而且在讲政治思想这一块,文字相当辛辣,讽喻之意明显。

图片来源网络

比如,我们所熟知的《孔子过泰山侧》,孔子一行经过泰山旁边,看到一个老妇人在坟墓前哭得十分凄惨,一问才知,老妇人家的三个男人都接二连三地被老虎咬死了。孔子问她为什么不搬家呢,老妇人答“无苛政”(因为这个地方的政府没那么严苛残酷啊)。孔子听了不由得感慨“苛政猛于虎也”!

宁愿逃到深山担着被老虎吃掉的风险,也不愿意被政府的苛捐杂税压迫。很显然,这是在抨击政府的黑暗,导致民不聊生。

图片来源网络

再如,《为旧君反服》一篇讲的是鲁穆公问子思(孔子之孙)为死去的旧君服丧是古时的规矩吗?子思答:

“古之君子,进人以礼,退人以礼,故有旧君反服之礼也。今之君子,进人若将加诸膝,退人若将坠诸渊。无为戎者,不亦善乎。又何反服之礼之有!”

这段回答太精彩,所以原句引用。翻译过来是这样的:古代读书做官的人,不管是为君主服务还是离开了君主,都会依规矩,为死去的君主服丧。如今读书做官的人,想巴结君主的时候,恨不能把身体给他当坐垫;改换门庭后,又恨不得将他推入深渊。只要不带着军队杀过来就不错了,还有什么为旧君服丧的规矩可讲。

“今之君子”不讲规矩,没有人情味,人走茶凉。子思说的是他那个时代的读书做官人,然而,君不见当今时代,高官在位时门庭若市,退位时门可罗雀,几千年的陋习依然如故呀!

你知道带虎的成语有多少吗?其背后又有哪些故事呢

百度一下,带虎的成语竟多达三百多个,可见百兽之王还是很受欢迎的。其中一些成语是很有故事的,尤其是其背后的故事更是耐人寻味。

苛政猛于虎

这个成语意思是指,一些地方的政令、赋税等比吃人的老虎还要凶恶暴虐,令老百姓无法承受,甚至面对老虎的威胁时,仍然选择到老虎的势力范围逃避苛政。

出自《礼记·檀弓下》“孔子过泰山侧 ,有妇人哭于墓者而哀,夫子式而听之,使子路问之,曰:‘子之哭也,壹似重有忧者。’而曰:‘然。昔者吾舅死于虎,吾夫又死焉,今吾子又死焉。’夫子曰:‘何为不去也?’曰:‘无苛政。’夫子曰:‘小子识之:苛政猛于虎也。’”后来就从这个故事中引申出了“苛政猛于虎”的成语。

唐大文学家曾写过一篇《捕蛇者说》也是为苛政猛于虎这个成语做了最好的注解。在唐代,象柳宗元描写的捕蛇者还真不少,因为有些地方官吏,不为民办事,反之祸害百姓,在百姓眼里,苛政猛于虎就再正常不过了。

唐咸通八年(867年)七月,刘仁规担任怀州(今河南沁阳)的刺史,他就是个不办实事,祸害百姓的家伙。当时,怀州遭遇了几十年不遇的严重旱情,赤地百里,颗粒无收,百姓挨饿受冻,本来作为刺史的刘仁规组织抗旱救灾,赈救百姓是他的职责所在。他不仅龟缩在州衙里,不去救灾,反而当老百姓到州衙前来诉苦求救时,他不但不理不问,反而张榜禁止百姓聚集,派出衙役驱赶百姓。

如此,让本来就没有活路的老百姓愤怒了,他们攻占了州府衙门,砸了刺史的宝座,刘仁规吓得仓皇逃命,逃到农村躲藏了起来。老百姓找不到他,就攻进了刘仁规在州府衙门的家中,把他的家财抢了个干净,并登上城楼击鼓诉冤。后来朝廷,派来新的刺史,及时安排救灾生产自救,并开仓放粮赈济百姓,总算才安定下来。

可见一个不作为的甚至向百姓施压的官员,带来的后果有多可怕,甚至他自己都无法承受。

三人成虎

这个成语的意思是比喻说的人多了,就能使人们把谣言当作事实。出自《战国策·魏策二》:“夫市之无虎明矣,然而三人言而成虎。”有三个人谎报市上有虎,听者就信以为真。

在古代传播谣言的最重要方式之一就是童谣。元顺帝至正十五年(1355年),大都街头突然传起了一首童谣:“一阵黄风一阵沙,千里万里无人家;回头雪消不堪看,三眼和尚弄瞎马。”朱元璋策划的童谣,果然应验,呵呵!

历史上还有一位被所谓的童谣击倒的宰相吴潜。南宋理宗年间,京城杭州突然传起了一首童谣:

大蜈蚣,小蜈蚣,

尽是人间业毒虫。

夤缘攀附有百尺,

若使飞天能食龙。

显然这首童谣里的蜈蚣,就是指的吴潜。他们为啥要给这位宰相用童谣的方式上眼药呢?

南宋末年吴潜家族很有名气,吴潜是当时秘阁修撰吴柔胜第四个儿子,也是参知政事吴渊的弟弟。嘉定十年(1217年)吴潜中状元,授予事郎佥镇东军节度判官。理宗淳祐十一年(1251年)为参知政事,拜右丞相兼枢密使。他还担任过沿江制置使和浙东制置使。开庆元年(1259年)元兵南侵攻鄂州,被任为左丞相。

吴潜刚正不阿,无论是在地方任职,还是权掌六部,他都以正直无私、忧国忧民、忠义爱国而闻名。

当蒙古军兵分三路进犯南宋京城临安时,而主政的右丞相兼枢密使贾似道荒唐地主张迁都四明(今浙江宁海)。吴潜面见理宗,极力谏阻。理宗权衡利弊,最后听从吴潜谏言,暂时保存了南宋半壁江山。

但却触动了投降派贾似道为代表的集团利益,他们屡进谗言加害吴潜。为了达到扳倒吴潜,不惜制造童谣来加以攻击。

从这首童谣可以看出他们颇费心机:以“蜈蚣”来映射“吴公”,正是充分利用了童谣这一口头文学的特点,将吴氏兄弟置于死地。童谣把吴潜兄弟比作爬得很高的“飞天蜈蚣”,甚至要觊觎皇帝的宝座。这种恶毒的谣言攻击,即使再开明的皇帝也要信三分,更何况昏聩无能的宋理宗。果然景定元年(1260年)吴潜被贬谪到循州(今广东省惠阳县)。

显然,谣言甚至可以杀人的,三人成虎多厉害呀,任何时候都需要提防啊!

为虎作伥

这个成语是说,古时传说被老虎吃掉的人,死后变成伥鬼,专门引诱人来给老虎吃。比喻充当恶人的帮凶,帮助干坏事。在《太平广记》中有载:“伥鬼,被虎所食之人也,为虎前呵道耳。”宋孙光宪《北梦琐言逸文》也载:“凡死于虎,溺于水之鬼号为伥,须得一人代之。”

历史最著名的伥鬼就是南宋状元留梦炎(1219-1295),浙江衢州(今衢县)人,官至左丞相,元军一来,他不思保家卫国,却带头投降元朝。降元后,留梦炎还帮助元人祸害自己的同胞。

当时南宋丞相江西吉州人文天祥(1236-1283)被元兵抓住,囚禁在大都(今北京)时,曾说宁愿“黄冠乃故乡”,意思是宁可当道士,也不做元朝的降臣。宋朝老臣王积翁听后,召集在大都的十来个宋朝降臣,联名请求释放文天祥,让他去当道士,以此来保住这位忠臣的性命。

谁知,留梦炎却反对说:“文天祥一放出去,肯定要重新号召江南人民起来反抗,这对我们这些人很不利。”他正想借元人之手除掉政敌。由于这个伥鬼的从中作梗,文天祥未能获救。

后世人们提到留梦炎这个伥鬼都恨得咬牙切齿。明代山西文人孔天胤(1505-1581)曾说:“两浙(明代时行政区域上分浙东、浙西)有了留梦炎,是两浙的耻辱啊!”明朝更有奇特的规定,凡是留氏子孙赴考,都必须写出保证“并非留梦炎子孙”,这才允许进入考场。

做了伥鬼下场很惨,甚至牵连了后代。明万历初年,浙江衢县留姓族人曾因祖坟的事,到县衙去告状。那次审问是在留氏宗祠里进行的。县令见大堂上留梦炎的画像,怒斥道:“这个老贼背叛宋朝,还杀了文丞相,我恨不得挖你的坟,烧你的骨头!”说着,亲手扯下画像,铺在族人的屁股上,将他打了50大板,还把墓地全部断给了仇家。

除了留梦炎,在明末也出了个著名的伥鬼—魏藻德,他可是崇祯皇帝亲自选拔的状元,亲自提拔的宰相,他不辅佐保住大明江山,竟做了伥鬼。在明朝最后的那些日子,崇祯帝三番五次给魏藻德说,要他出主意保江山,他就是一声不吭。

李自成打进北京城后,崇祯上吊自杀,尸骨未寒,这位崇祯的红人,就带头跪在了李自成的膝下,愿肝脑涂地为新朝服务。结果李自成并不领他的情,而是把他和那些明朝的大臣全部抓起了,明码标价拿钱赎人,结果在崇祯募捐时时哭穷的王公大臣们,最后都被榨干一辈子的血汗钱。

而魏藻德更是甚之,被李自成的手下,用刑具夹住脑袋,逼他拿钱,最后给活活夹死了。临死前,魏藻德才后悔未能提早殉职明朝廷。

可见这样的伥鬼,是不得好死的。

狐假虎威

这个成语是指狐狸借老虎之威吓退百兽,后来就被比喻为仰仗或倚仗别人的权势来欺压、恐吓人。出自《战国策·楚策一》:“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兽见之皆走,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

狐假虎威是历史上一些人最会使用的伎俩了。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就来看两个比较有意思的故事吧。

在大明朝的时候,有一位礼部右侍郎兼国子监祭酒叫谢铎,人称“谢祭酒”,他是浙江黄岩人,他就曾用戏谑的手段,狠狠地把那些狐假虎威的家伙整治了一顿。

这年元宵节,黄岩知县贴出告示,晓瑜百姓,家家户户都得挂灯结结彩,违者严究不贷。拉大旗作虎皮,县衙的捕快衙役们最在行了。正月十五上午,城北头一爿小卖炭铺还没有挂灯,捕快闯入铺中,将卖炭老倌一通臭骂,拳打脚踢,勒令黄昏前必须挂灯。

谢铎路过他家门口,得知这个情况后,决心打这个抱不平。帮他因陋就简,用装过炭的空炭篰,做了一对炭篰灯挂上了店门口。

黄昏时分,狐假虎威的捕快们再次来巡查,看到这对怪灯,立刻火冒三丈,扯下盏灯,将老汉拉入衙门,痛打了一顿。知县一看上面有灯联:上联是“纸糊炭篰,哪知我苦?何人取笑,你娘脚肚。”下联是“元宵佳节,拳打脚踢,谁欺我婿。一两一记。”落款是“国子祭酒谢铎”。顿时吓坏了,知县慌忙扶起卖炭老倌,赔礼道歉认罪,并携带银,恭恭敬敬地把卖炭老倌送回炭铺。

到了清代,有个县令,他专会治狐假虎威的洋大人和洋奴才,他就是浙江省乌程县人徐赓陛。光绪七年(1881年)他担任广州属下南海县令,与洋人打交道的机会多了,对那些洋脾气他从来不惯着。

广州沙面的荷兰领事馆,有个职员叫李凤岗,在洋机关做事久了,自命高人一等,藐视本国官府,欺凌本国同胞。

后来他家被人坑骗,李凤岗不去县衙起诉,反而藉洋势力来施压官府,代他索偿。荷兰驻广州的领事叫布土兜,写了一封信,附了李凤岗的禀帖,送到南海县衙,要求票拘当事人到案,追还银货。

徐赓陛不但没有照此办理,反而亲自提笔作复,当即予以驳回:“查中国定制,官员逢三、八日,当堂放告,人民亲身呈递状词,违者不予受理。李凤岗与任阿森,均系中国人民,如果任阿森实有李凤岗货银情事,亦系地方寻常失窃之案,并非中外交涉案件,李凤岗理应自行赴案控追,何须领事官专函代递?”

这封复函,写得词严义正,不亢不卑,得体之极。既杜绝了外国人干涉中国内政的妄举,又给那些藉洋势力狐假虎威者以无情的打击。

这些老虎成语背后的故事,的确很精彩,每一个故事无不蕴涵着丰富的内涵,今天读来仍然会给人们以思索和启发。

虎年之际,回味这些故事,就是警醒人们:历史是一面镜子,可以正衣冠、知兴替,只有把老百姓的冷暖时刻挂在心上,那些精彩的故事才会演绎成为老百姓的开心果。

道德经妙解——苛政猛于虎

道德经第七十五章中提到:“苛政猛于虎。”

原文如下:“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轻死。夫唯无以生为者,是贤于贵生。”

翻译如下:百姓之所以受饥饿,是因为执政者征收过多的赋税,使得百姓无以为食。百姓之所以难以治理,是因为政府干预过多,使得百姓难以适应。百姓之所以轻生,是因为政府官员贪污,使得百姓难以生存。只有那些不以自身利益为念的人,才是真正懂得珍爱生命的人。

这段文字来源于郭永进老师的《道德经妙解》。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