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排盘 > 紫微斗数

袂是什么意思(袂是什么意思怎么读)

时间:2023-12-30 02:26:34 作者:风里有诗句 来源:网络

本文目录一览:

《说文解字》第204课:细说“起”字

标题里的问题答案先行奉上:《诗经》有“念彼不迹,载起载行”,这里的“起”是引起、兴起,并不是站立,起立的意思。详见内文解释,无兴趣内容可自行忽略。

接着我们的《说文解字》课程,今天是第204课,讲《说文解字》“走”部汉字中的一个汉字:“起”,这个字是现代汉语常用汉字,相对前几天的生僻字来说,课程会稍稍有趣一些。详情如下:

起。读qǐ。《说文解字》给的解释是:“能立也。从走巳声。古文起从辵(chuò,意思为走走停停,也是《说文解字》540部首之一,后面的课程会讲到。)”在古文字形里,他从“辵”部,形声字。本义是立的意思,指由躺而坐或由坐而立。先说字形:

(《字源》里有关起字的字形发展)

关于起字里面的“巳”

注意,说文所说的是“从走巳声”,但现代汉语“起”字的写法,里面不是“巳”,而是“己”。为什么这样呢?

桂馥的《说文义证》称:“巳声者,《玉篇》:‘巳,起也。’晋《乐志》:‘巳,起也。’《白虎通·五行篇》:‘太阳见于巳,巳者物必起。’”所以,这里的“巳”,是兼表意的声符。《说文解字》对巳的解释是“四月,阳气巳出,阴气巳藏,万物見,成文章,故巳为蛇,象形。”每年的四月,这个时节阳气已出,阴气已藏,万物生发,成文章,所以巳是蛇的象形。后来专家们研究,“巳”是小儿在襁褓中之形。(汇总:小儿初成,蛇冬眠刚出,上午9点到11点之间,太阳已经高高升起,所以“巳”本身就有起的意思。因为“巳”也是540部首之一,到本字时再详细说)。

(十二时辰对照表)

接着说“起”字的本义:《左传·宣公十四年》:“楚子闻之,投袂而起。”楚庄王听到(申舟被杀的消息),一甩袖子就站起来。

(庄王出征雕塑)

又比如柳宗元《零陵郡復乳穴记》:“以为不信,起视乳穴。”这里的乳穴是石钟乳穴。现代汉语董必武先生也有诗《霜降后二日偶成》:“何处跌交何处起,起来重整跌时衣。”用的也是本义。

本义之外,“起”的用法很多,比如:

(1)(物体)竖立,耸立。《书·金縢》:“王出郊,天乃雨,反风,禾则尽起。”《孔传》称:“郊以玉币谢天,天即反风起禾,明郊之是。”旱灾之时,禾苗倒伏,王进行郊祭(之前我们讲过“郊祭”),天就下雨了,禾苗也全部竖立起来了。《书经》记载这样的事情,认为郊祭是正确的事。再比如《素问·皮部论》“邪之始于皮也,沂然起毫毛,开腠理。”王冰注称:“起,谓毛起竖也。”毫毛立起的意思。晋代《庐山记略》有:“东南有香炉山,孤峰秀起。”孤峰耸立,很像一座香炉。

(庐山香炉峰)

(2)起床。《孟子·尽心上》:“孟子曰:‘鸡鸣而起,孳孳为善者,舜之徒也。’”鸡叫便起床,孜孜不倦地行善的人,是舜一类的人物。《礼记·内则》:“孺子早寝晏起。”孺子很早就睡很晚才起。

(3)飞。《孙子·行军》:“鸟起者,伏也。”张预注称:“鸟适平飞,至彼忽高起者,下有伏兵也。”鸟正在平飞,到了某个地方突然高高飞起的,说明这个地方有伏兵。再比如明王彝有诗《秋林高士图》:“风杉落叶响,惊起楼烟鸟。”也用此义。

(4)升起。比如《荀子·儒效》:“如是,则贵名起,如日月。”王念孙《读书杂志》:“言贵名之显著也。”像这样,那么(君子)尊贵的名声就会像太阳、月亮一样升起来。

(5)凸起。《尔雅·释兽》“犦牛”晋郭璞注称:“即犎牛也,领上肉犦胅起,高二尺许。”这种牛,很可能指的是印度瘤牛品类,大致样子如图:

(犦牛)

又比如《后汉书·张衡传》:“阳嘉元年,复造候风地动仪,以精铜铸成,圆径八尺,合盖隆起,形似酒樽,饰以篆文龟鸟兽之形。”

(候风地动仪)

(6)引动,兴起。《玉篇·走部》:“起,兴也。”《广韵·止韵》:“起,兴也,作也。”《易·姤》:“包无鱼,起凶。”孔颖达《疏》称:“起凶者,起,动也。无民而动,失应而作。是以凶也。”厨房中失去一条鱼,兴起争执必有凶险。

又比如《诗经·小雅·沔水》:“念彼不迹,载起载行;心之忧矣,不可弭忘。”郑玄笺称:“彼,诸侯也。诸侯不循法度,妄兴师出兵,我念之忧,不能忘也。”诸侯们不循法度办事,使我心生彷徨,心忧国事,终日焦虑不能忘。这里的起,指引起,兴起不安的情绪,并不是简单地坐下又站起的坐立不安。

又比如《左传·昭公二十六年》:“冬十月丙申,王起师滑。”杜预注称:“起,发也。”指起兵,发兵的意思。

(7)出发,动身。段玉裁《说文解字注·走部》:“起,本发步之称。”比如《墨子·公输》:“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成,将以攻宋。子墨子闻之,起于齐,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公输盘为楚国造了云梯那种器械,造成后,将用它攻打宋国。墨子听说了,就从齐国动身,走了十天十夜到了楚国国都郢。

(墨子与公输盘)

(8)治愈。《吕氏春秋·察贤》:“今有良医于此,治十人而起九人,所以求之万也。”如果这里有位良医,治疗十人而使九人痊愈,那么求他治病的人就会成千上万。又比如《后汉书·韦彪传》:“彪孝行纯至,父母卒,哀毁三年,不出庐寝。服竟,羸瘠骨立异形,医疗数年乃起”这里的起,亦用此义。

(9)(使死者)复活。《国语·吴语》:“君王之于越也,医起死人而肉白骨也。”又比如王安石的诗《杜甫画像》:“惟做对之心古亦少,愿起公死从之游。”你看,王安石多敬佩杜甫,希望老杜复活,然后跟着他。

(杜甫像)

(10)举用;征聘。比如《战国策·秦策二》:“起樗里子于国。”高诱注称:“起,犹举也。”樗里子指樗里疾,曾任秦右丞相,国力大增。

(樗里疾像)

(11)应聘;出仕。《东观汉记·李业传》:“公孙述欲征李业,业固不起。”不应征,不出仕。再比如《世说新语·方正》:“诸葛靓后入晋,除大司马,召不起。”同样的意思。

(12)出自。比如《汉书·萧何曹参传赞》:“萧何、曹参皆起秦刀笔吏。”萧何和曹参这样的汉大臣,最初的出身都是秦时的小吏。

(13)扶持。《国语·晋语四》:“平王劳而德之,而赐之盟质,曰:‘世相起也。’”韦昭注称:“起,扶持也。”以后互相扶持啊,这是订盟时应景的客套话。

(14)开始。段玉裁《说文解字注·走部》:“起,引伸之为凡始事、凡兴作之称。”比如《史记·李斯列传》:“明法度,定律令,皆以始皇起。”其实,整个中国史,大部分规矩都是从秦始皇开始的。

(秦始皇雕像)

(15)诗文结构或章法的开头。我们经常说写文章写诗要讲究起、承、转、合。比如《红楼梦》第四十八回:“什么难事,也值得去学?不过是起、承、转、合。”林黛玉教香菱写诗时的句子。她认为写诗很容易。

(87版《红楼》黛玉教诗)

(16)兴建。《汉书·郊祀志下》:“起步寿宫。”《水浒全传》第九十一回:“田虎就汾阳起造宫殿。”这两例里的起,都是兴建的意思。

(17)建立,设置。《礼记·礼运》:“则礼虽先王未之有,可以义起也。”郑玄注称:“以其合于义,可以义起作。”以义的名义设立、建立。比如曹操《军争篇》:“聚国人,结行伍,选部曲,起营为军陈。”这里的起,也是此义。

(18)草拟。比如起草。《后汉书·百官志三》:“一曹有六人,主作文书起草。”韩愈《张中丞传后叙》:“(张巡)为文章,操纸笔立书,未尝起草。”现代汉语里也经常用“起稿子”、“起个草稿”这样的说法。

(19)跑,疾趋。《吕氏春秋·论威》:“知其不可久处,则知所兔起凫举死殙之地矣。”高诱注:“起,走,举,飞也,兔走,凫移,喻急疾也。”懂得哪些地方军队不可长久滞留,那就知道哪些地方是该迅速避开的死绝之地。

(20)翻动,疏松。《齐民要术·种胡荽》:“开春冻解地起,有润泽时,急接泽种之。”石声汉校释:“开春后,解冻了,地也松动了。”又《种谷》:“春锄,起地;夏为锄草。”石声汉校释:“起,使土疏松。”现代汉语里也有“起土”的说法,但意义稍有差别,一般起土指挖土的意思。这里的胡荽,就是我们平常说的芫荽,也称香菜,它的生长,需要疏松湿润的土壤。

(种胡荽)

(21)取用(证件、书信、文书等)。比如《镜花缘》第五十六回:“(唐)闺臣同众人去赴试,先在府县起了文书。”现代汉语也用,比如周立波《暴风骤雨》第二部一:“这么一来,人们除了起路条,都不上农会。”去农会都是为了取路条。

(22)搬运。比如《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五十一回:“即刻连夜开夜工起货,只怕到天亮也起完了。”

(23)开征(赋役)。《管子·臣乘马》:“起一人之徭,百亩不举,起十人之徭,千亩不举。”也指交税。比如《警世通言·钝秀才一朝交泰》:“只有续置一个小小田庄,未曾起税,官府不知。”

(24)用刀将肉横切成薄片。宋代王谠《唐语林·补遗二》:“时豪家食次,起羊肉一斤,层布于巨胡饼,隔中以椒豉,润以酥,入炉迫之,候肉半熟食之,呼为‘古楼子’。”这接近我们现在经常见到的肉夹馍。

(肉夹馍)

也用作揭起,比如,元代佚名《神奴儿大闹开封府》:“你若犯在我那衙门中,该谁当值,马糞里污的杖子,一下起你一层皮。”指打得重,一打就揭起一层肉皮。

(25)蚕儿打眠后脱壳起食。比如韩愈《潮州祭神文五首》之二:“蚕起且眠矣而雨,不得老以簇也。”清代周凱《饲蚕》之六:“现当大起时,采叶不离手。”

(26)启发,开导。《论语·八佾》: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何晏注:孔子言子夏能发明我意,可与共言《诗》已矣。孔子的意思是:“商(子夏名卜商,字子夏。)啊,你悟到我的用意了!能开始和你谈《诗》了。“

(27)开启,张开。《警世通言·白娘子永镇雷锋塔》:“那女人同丫鬟下船,见了许宣(原文如此),起一点朱唇,露两行碎玉,向前道一个万福。”起同“启”,张开嘴唇。

(《白娘子传奇》中的许仙和白娘子、小青)

(28)取出。《初刻拍案惊奇》卷三十二:“又叫人起出骨殖来与他带去。”现代汉语如孙犁《风云初记》九:“把埋藏的枪枝起出来。”

(29)清宫用语。指皇帝召见或进见、进谒。我们现在看清宫剧还经常听到“叫大起”之类的台词。《负曝闲谈》第二十六回:“陆大军机歇息一会,上头叫起,陆大军机就和一班大臣进去。”

(30)扮演角色,即某脚饰何人叫“起”。《中华大字典·走部》:“起,演剧,某脚饰何人亦曰起。”

(31)用在动词之后,表示动作的趋向、开始或完成,表示动作关涉到某事物。比如《醒世恒言·卖油郎独占花魁》:“问起根由,至亲三口,抱头而哭。”

(评剧剧照:卖油郎独占花魁)

(32)用在动词后常跟“不”、“得”连用,表示能(不能)经受住,表示够(不够)标准。比如:看不起人。《警世通言·吕大郎还金完骨肉》:“讨赊账不起,不得脱身。”

(33)介词。放在时间或处所词的前面,表示始点,相当于“从、自、由”。比如杨朔《北黑线》“起北安到黑河,顶三百多里路程。”

(34)量词。《红楼梦》第二十回:“你只护着那起狐狸,哪里还认得我了呢?”这是李嬷嬷(宝玉的奶娘)对贾宝玉的埋怨,怪他只记得身边的年轻丫鬟们。

(87版《红楼》李嬷嬷和宝玉)

又比如《醒世姻缘传》第六十一回:“恰好庄间狄员外大兴土木,创起两座三起高楼。”三起类似于三层,但跟现在的三层有差别。

此外,起还是姓氏,《千家姓》有载。

起字的小篆写法如图:

(起字的小篆写法)

(【说文解字】之204,部分图片引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说文解字》第204课:细说“起”字

标题里的问题答案先行奉上:《诗经》有“念彼不迹,载起载行”,这里的“起”是引起、兴起,并不是站立,起立的意思。详见内文解释,无兴趣内容可自行忽略。

接着我们的《说文解字》课程,今天是第204课,讲《说文解字》“走”部汉字中的一个汉字:“起”,这个字是现代汉语常用汉字,相对前几天的生僻字来说,课程会稍稍有趣一些。详情如下:

起。读qǐ。《说文解字》给的解释是:“能立也。从走巳声。古文起从辵(chuò,意思为走走停停,也是《说文解字》540部首之一,后面的课程会讲到。)”在古文字形里,他从“辵”部,形声字。本义是立的意思,指由躺而坐或由坐而立。先说字形:

(《字源》里有关起字的字形发展)

关于起字里面的“巳”

注意,说文所说的是“从走巳声”,但现代汉语“起”字的写法,里面不是“巳”,而是“己”。为什么这样呢?

桂馥的《说文义证》称:“巳声者,《玉篇》:‘巳,起也。’晋《乐志》:‘巳,起也。’《白虎通·五行篇》:‘太阳见于巳,巳者物必起。’”所以,这里的“巳”,是兼表意的声符。《说文解字》对巳的解释是“四月,阳气巳出,阴气巳藏,万物見,成文章,故巳为蛇,象形。”每年的四月,这个时节阳气已出,阴气已藏,万物生发,成文章,所以巳是蛇的象形。后来专家们研究,“巳”是小儿在襁褓中之形。(汇总:小儿初成,蛇冬眠刚出,上午9点到11点之间,太阳已经高高升起,所以“巳”本身就有起的意思。因为“巳”也是540部首之一,到本字时再详细说)。

(十二时辰对照表)

接着说“起”字的本义:《左传·宣公十四年》:“楚子闻之,投袂而起。”楚庄王听到(申舟被杀的消息),一甩袖子就站起来。

(庄王出征雕塑)

又比如柳宗元《零陵郡復乳穴记》:“以为不信,起视乳穴。”这里的乳穴是石钟乳穴。现代汉语董必武先生也有诗《霜降后二日偶成》:“何处跌交何处起,起来重整跌时衣。”用的也是本义。

本义之外,“起”的用法很多,比如:

(1)(物体)竖立,耸立。《书·金縢》:“王出郊,天乃雨,反风,禾则尽起。”《孔传》称:“郊以玉币谢天,天即反风起禾,明郊之是。”旱灾之时,禾苗倒伏,王进行郊祭(之前我们讲过“郊祭”),天就下雨了,禾苗也全部竖立起来了。《书经》记载这样的事情,认为郊祭是正确的事。再比如《素问·皮部论》“邪之始于皮也,沂然起毫毛,开腠理。”王冰注称:“起,谓毛起竖也。”毫毛立起的意思。晋代《庐山记略》有:“东南有香炉山,孤峰秀起。”孤峰耸立,很像一座香炉。

(庐山香炉峰)

(2)起床。《孟子·尽心上》:“孟子曰:‘鸡鸣而起,孳孳为善者,舜之徒也。’”鸡叫便起床,孜孜不倦地行善的人,是舜一类的人物。《礼记·内则》:“孺子早寝晏起。”孺子很早就睡很晚才起。

(3)飞。《孙子·行军》:“鸟起者,伏也。”张预注称:“鸟适平飞,至彼忽高起者,下有伏兵也。”鸟正在平飞,到了某个地方突然高高飞起的,说明这个地方有伏兵。再比如明王彝有诗《秋林高士图》:“风杉落叶响,惊起楼烟鸟。”也用此义。

(4)升起。比如《荀子·儒效》:“如是,则贵名起,如日月。”王念孙《读书杂志》:“言贵名之显著也。”像这样,那么(君子)尊贵的名声就会像太阳、月亮一样升起来。

(5)凸起。《尔雅·释兽》“犦牛”晋郭璞注称:“即犎牛也,领上肉犦胅起,高二尺许。”这种牛,很可能指的是印度瘤牛品类,大致样子如图:

(犦牛)

又比如《后汉书·张衡传》:“阳嘉元年,复造候风地动仪,以精铜铸成,圆径八尺,合盖隆起,形似酒樽,饰以篆文龟鸟兽之形。”

(候风地动仪)

(6)引动,兴起。《玉篇·走部》:“起,兴也。”《广韵·止韵》:“起,兴也,作也。”《易·姤》:“包无鱼,起凶。”孔颖达《疏》称:“起凶者,起,动也。无民而动,失应而作。是以凶也。”厨房中失去一条鱼,兴起争执必有凶险。

又比如《诗经·小雅·沔水》:“念彼不迹,载起载行;心之忧矣,不可弭忘。”郑玄笺称:“彼,诸侯也。诸侯不循法度,妄兴师出兵,我念之忧,不能忘也。”诸侯们不循法度办事,使我心生彷徨,心忧国事,终日焦虑不能忘。这里的起,指引起,兴起不安的情绪,并不是简单地坐下又站起的坐立不安。

又比如《左传·昭公二十六年》:“冬十月丙申,王起师滑。”杜预注称:“起,发也。”指起兵,发兵的意思。

(7)出发,动身。段玉裁《说文解字注·走部》:“起,本发步之称。”比如《墨子·公输》:“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成,将以攻宋。子墨子闻之,起于齐,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公输盘为楚国造了云梯那种器械,造成后,将用它攻打宋国。墨子听说了,就从齐国动身,走了十天十夜到了楚国国都郢。

(墨子与公输盘)

(8)治愈。《吕氏春秋·察贤》:“今有良医于此,治十人而起九人,所以求之万也。”如果这里有位良医,治疗十人而使九人痊愈,那么求他治病的人就会成千上万。又比如《后汉书·韦彪传》:“彪孝行纯至,父母卒,哀毁三年,不出庐寝。服竟,羸瘠骨立异形,医疗数年乃起”这里的起,亦用此义。

(9)(使死者)复活。《国语·吴语》:“君王之于越也,医起死人而肉白骨也。”又比如王安石的诗《杜甫画像》:“惟做对之心古亦少,愿起公死从之游。”你看,王安石多敬佩杜甫,希望老杜复活,然后跟着他。

(杜甫像)

(10)举用;征聘。比如《战国策·秦策二》:“起樗里子于国。”高诱注称:“起,犹举也。”樗里子指樗里疾,曾任秦右丞相,国力大增。

(樗里疾像)

(11)应聘;出仕。《东观汉记·李业传》:“公孙述欲征李业,业固不起。”不应征,不出仕。再比如《世说新语·方正》:“诸葛靓后入晋,除大司马,召不起。”同样的意思。

(12)出自。比如《汉书·萧何曹参传赞》:“萧何、曹参皆起秦刀笔吏。”萧何和曹参这样的汉大臣,最初的出身都是秦时的小吏。

(13)扶持。《国语·晋语四》:“平王劳而德之,而赐之盟质,曰:‘世相起也。’”韦昭注称:“起,扶持也。”以后互相扶持啊,这是订盟时应景的客套话。

(14)开始。段玉裁《说文解字注·走部》:“起,引伸之为凡始事、凡兴作之称。”比如《史记·李斯列传》:“明法度,定律令,皆以始皇起。”其实,整个中国史,大部分规矩都是从秦始皇开始的。

(秦始皇雕像)

(15)诗文结构或章法的开头。我们经常说写文章写诗要讲究起、承、转、合。比如《红楼梦》第四十八回:“什么难事,也值得去学?不过是起、承、转、合。”林黛玉教香菱写诗时的句子。她认为写诗很容易。

(87版《红楼》黛玉教诗)

(16)兴建。《汉书·郊祀志下》:“起步寿宫。”《水浒全传》第九十一回:“田虎就汾阳起造宫殿。”这两例里的起,都是兴建的意思。

(17)建立,设置。《礼记·礼运》:“则礼虽先王未之有,可以义起也。”郑玄注称:“以其合于义,可以义起作。”以义的名义设立、建立。比如曹操《军争篇》:“聚国人,结行伍,选部曲,起营为军陈。”这里的起,也是此义。

(18)草拟。比如起草。《后汉书·百官志三》:“一曹有六人,主作文书起草。”韩愈《张中丞传后叙》:“(张巡)为文章,操纸笔立书,未尝起草。”现代汉语里也经常用“起稿子”、“起个草稿”这样的说法。

(19)跑,疾趋。《吕氏春秋·论威》:“知其不可久处,则知所兔起凫举死殙之地矣。”高诱注:“起,走,举,飞也,兔走,凫移,喻急疾也。”懂得哪些地方军队不可长久滞留,那就知道哪些地方是该迅速避开的死绝之地。

(20)翻动,疏松。《齐民要术·种胡荽》:“开春冻解地起,有润泽时,急接泽种之。”石声汉校释:“开春后,解冻了,地也松动了。”又《种谷》:“春锄,起地;夏为锄草。”石声汉校释:“起,使土疏松。”现代汉语里也有“起土”的说法,但意义稍有差别,一般起土指挖土的意思。这里的胡荽,就是我们平常说的芫荽,也称香菜,它的生长,需要疏松湿润的土壤。

(种胡荽)

(21)取用(证件、书信、文书等)。比如《镜花缘》第五十六回:“(唐)闺臣同众人去赴试,先在府县起了文书。”现代汉语也用,比如周立波《暴风骤雨》第二部一:“这么一来,人们除了起路条,都不上农会。”去农会都是为了取路条。

(22)搬运。比如《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五十一回:“即刻连夜开夜工起货,只怕到天亮也起完了。”

(23)开征(赋役)。《管子·臣乘马》:“起一人之徭,百亩不举,起十人之徭,千亩不举。”也指交税。比如《警世通言·钝秀才一朝交泰》:“只有续置一个小小田庄,未曾起税,官府不知。”

(24)用刀将肉横切成薄片。宋代王谠《唐语林·补遗二》:“时豪家食次,起羊肉一斤,层布于巨胡饼,隔中以椒豉,润以酥,入炉迫之,候肉半熟食之,呼为‘古楼子’。”这接近我们现在经常见到的肉夹馍。

(肉夹馍)

也用作揭起,比如,元代佚名《神奴儿大闹开封府》:“你若犯在我那衙门中,该谁当值,马糞里污的杖子,一下起你一层皮。”指打得重,一打就揭起一层肉皮。

(25)蚕儿打眠后脱壳起食。比如韩愈《潮州祭神文五首》之二:“蚕起且眠矣而雨,不得老以簇也。”清代周凱《饲蚕》之六:“现当大起时,采叶不离手。”

(26)启发,开导。《论语·八佾》: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何晏注:孔子言子夏能发明我意,可与共言《诗》已矣。孔子的意思是:“商(子夏名卜商,字子夏。)啊,你悟到我的用意了!能开始和你谈《诗》了。“

(27)开启,张开。《警世通言·白娘子永镇雷锋塔》:“那女人同丫鬟下船,见了许宣(原文如此),起一点朱唇,露两行碎玉,向前道一个万福。”起同“启”,张开嘴唇。

(《白娘子传奇》中的许仙和白娘子、小青)

(28)取出。《初刻拍案惊奇》卷三十二:“又叫人起出骨殖来与他带去。”现代汉语如孙犁《风云初记》九:“把埋藏的枪枝起出来。”

(29)清宫用语。指皇帝召见或进见、进谒。我们现在看清宫剧还经常听到“叫大起”之类的台词。《负曝闲谈》第二十六回:“陆大军机歇息一会,上头叫起,陆大军机就和一班大臣进去。”

(30)扮演角色,即某脚饰何人叫“起”。《中华大字典·走部》:“起,演剧,某脚饰何人亦曰起。”

(31)用在动词之后,表示动作的趋向、开始或完成,表示动作关涉到某事物。比如《醒世恒言·卖油郎独占花魁》:“问起根由,至亲三口,抱头而哭。”

(评剧剧照:卖油郎独占花魁)

(32)用在动词后常跟“不”、“得”连用,表示能(不能)经受住,表示够(不够)标准。比如:看不起人。《警世通言·吕大郎还金完骨肉》:“讨赊账不起,不得脱身。”

(33)介词。放在时间或处所词的前面,表示始点,相当于“从、自、由”。比如杨朔《北黑线》“起北安到黑河,顶三百多里路程。”

(34)量词。《红楼梦》第二十回:“你只护着那起狐狸,哪里还认得我了呢?”这是李嬷嬷(宝玉的奶娘)对贾宝玉的埋怨,怪他只记得身边的年轻丫鬟们。

(87版《红楼》李嬷嬷和宝玉)

又比如《醒世姻缘传》第六十一回:“恰好庄间狄员外大兴土木,创起两座三起高楼。”三起类似于三层,但跟现在的三层有差别。

此外,起还是姓氏,《千家姓》有载。

起字的小篆写法如图:

(起字的小篆写法)

(【说文解字】之204,部分图片引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在汉服中,帽子称为“头衣”,拥有多种形制,并与身份和职业有关

汉服是华夏汉族特有的民族服饰,拥有几千年悠久历史。汉服以优雅飘逸著称,宽袍大袖、峨冠博带是汉服的主要特征。儒者穿上汉服后,显得衣袂飘飘,玉树临风;仕女穿上汉服,更是窈窕动人,如下凡的仙子。

汉服不仅是一套衣服,也是中华文化的载体之一。每套汉服形制样式,以及每件饰物,都包含着丰富的文化信息。

一套完整的汉服包括头衣、胫衣、足衣等几个部分。

所谓头衣,就是如今俗称的帽子,包括冠、冕、弁三种,统称为冠。古人都蓄长发,远古时头发是披散的,后来黄帝发明了冠冕,把头发绾起束牢。先秦典籍《世本》记载:“黄帝造火食旒冕,是冕起於黄帝也”。从此开始“冠冕垂裳制天下”。

束发冠

冠的作用就是把绾起的头发束缚住,然后再用一根发笄穿过发髻将其固定好。《说文解字》对冠字的解释是:“冠,絭也,所以絭发”。东汉班固《白虎通·衣裳》说:“冠者,卷也,所以卷持发也。”可见冠就是用来束缚头发的。

冠包括冠圈和冠梁两部分,冠圈就是用来束发的。早期的冠只有一根连接冠圈前后的冠梁,所以并不能罩住头顶,后来冠的冠梁越来越多,也越来越宽,可以罩住头顶,看起来像如今的帽子一样。冠梁的多寡代表了人的社会地位,天子的冠梁可以有十二根,往下有九根七根等等,如果所戴冠梁的数量超过了自己的地位,就是僭越,不仅违背礼制,而且是严重犯罪,会被处死,甚至会以谋反论处,遭灭族之祸。

梁冠

冠圈两旁有两根下垂的丝带,称为“缨”,用于在颌下打结,防止冠脱落。

冕是天子和贵族们在祭祀仪式上戴的冠,也最最尊贵的一种,呈黑色。

由于祭祀时贵人云集,攒动的人头上戴着各种尊贵的冠冕,所以冠冕堂皇一词,便由此而来的。

冕的顶部有一块长方形的板,称为“延”,延的前后垂着一串串小玉珠,称为旒,天子有十二旒,诸侯根据爵位不同,旒的数量也不同。《后汉书·舆服志》说:“冕皆广七寸,长尺二寸,前圆后方,朱绿里,玄上,前垂四寸,后垂三寸,系白玉珠为十二旒,以其绶采色为组缨。三公诸侯七旒,青玉为珠;卿大夫五旒,黑玉为珠。皆有前无后,各以其绶采色为组缨,旁垂黈纩。郊天地,宗祀,明堂,则冠之。”这就详细说明了冕的形制和等级。秦朝以后,只有天子才能戴冕,皇帝登基称为加冕。

九旒冕

弁也是一种冠,有爵弁和皮弁之分。爵弁就是没有旒的冕,是皇帝或诸侯在祭祀、会盟以外的非正式场合所戴的冠。皮弁最早用多块白鹿皮缝制,形制接近锥形多面体,皮张的接缝处嵌着一排玉珠,看起来星星点点、闪闪发光,在《诗经•淇奥》中,用“有匪君子,充耳琇莹,会弁如星。”来形容君子的风采。

由于白鹿非常珍稀,所以白鹿皮很难觅,后来做皮弁时就用其他皮子替代了。

戴冕弁时,要在绾起的发髻中横插一根发笄,两端要用丝带系着垂下一颗玉,正好在耳的两旁,称为充耳。《诗经•淇奥》中的“充耳琇莹”的“充耳”指的就是这颗玉,它也叫“瑱”,其作用是用以塞住耳朵,以提醒戴冠者切不要听信谗言。《毛诗》说:“充耳谓之瑱,琇莹,美石也。天子玉瑱,诸侯以石。”意思是“充耳”是一种玉石作的饰物,天子以玉作“充耳”,诸侯以石作“充耳”。由于“充耳”有塞耳避听的作用,后来就引申出成语充耳不闻。

冠在古代并不是所有人都可以戴的,一则是冠的制作成本很高,普通庶民无力购置,更主要的是当时的礼制不允许平民戴冠。《释名•释首饰》载:“士冠,庶人巾”

就是说只有士人才能戴冠,平民只能戴巾。由于古代贵族都乘车出行,而车上又有华盖,所以每当有重大活动时,许多王公贵族集中在一起,就产生了冠盖如云的成语。

巾又称帻,其实就是一块布,由于平民多为劳动者,劳动时易出汗,需要用擦拭,把布包在头上,既不影响劳动,又能当帽子用。

即使是孔孟这样的圣贤,在未入朝为官时,也只能以布包头,所以他们时常勉励弟子要有“轩冕之志”,就是要有做官的远大志向。

平民著巾

先秦时平民包头的巾帻为黑色的,黑在古代称为黔,因此又称百姓为“黔首”,而汉代的奴仆用青色的巾帻包头,所以又称“苍头”。南北朝时,北齐有一支奴隶组成的军队,个个身高八尺,膂力过人,作战时人人奋勇,悍不畏死,由于他们都是用青巾包头,所以这支部队也称“苍头”。

士人戴冠,庶民戴巾的制度一直延续到了汉代,东汉末年农民起义时,因为起义军大多为平民,所以都以巾包头,又因为这种巾帻是黄色的,所以称为黄巾军。

但是东汉以后,在持续战乱的冲击下,礼制有所松动。士大夫们为了舒适方便,在闲居娱乐等私下场合也开始只著巾帻而不戴冠,只有上朝、祭祀、外交等严肃的正式场才戴冠。

后来巾帻的形制不断演化丰富,东汉以后,士人和儒者也逐渐开始在正式场合戴巾。苏东坡《赤壁怀古》:“羽扇纶巾,樯橹灰飞烟灭”一句中的“纶巾”又称诸葛巾,相传为三国时诸葛亮所创,后来成了儒者的象征性服饰之一。但是这种巾已经不是简单的一块布了,而是经过折叠缝制,形成了特定造型。

到了唐代,社会各个阶层都喜欢戴巾,形成了巾帽文化。在当时,根据布料软硬质地的不同和不同的折叠方式,出现了多种款式的巾帻,包括了缁撮、幅巾、结巾、网巾、儒巾、纯阳巾等多种样式。这一时期出现的巾帻,大体上可以分成两类,一类是软巾,也称唐巾,另一类则是幞头,亦名“折上巾”。

幞头

幞头最早起源于北周,幞头的分类基于“脚”的形状,有直脚幞头、曲脚幞头、交脚幞头、卷脚幞头和高脚幞头等等,幞头上的脚越长,身份地位就越尊贵。唐代多为软脚幞头,到宋代发展为硬式,用竹篾做支架,撑起造型。幞头还发展出一种变体,就是官员所戴的乌纱帽。

乌纱帽

到明代时,巾帻成了文人士大夫阶层最盛行的装束,而当时最流行的是儒巾和东坡巾。

儒巾,古代读书人所戴的一种巾,在明代也称方巾,为生员的服饰。明代方巾大多以黑绉纱为表,漆藤丝或麻布为里。明人王圻著的《三才图会》说:“儒巾,古者士衣逢掖之衣,冠章甫之冠,此今之士冠也,凡举人未第者皆服之。”说明方巾是没有做官的读书人的标志性服饰之一。

儒巾

东坡巾,又名乌角巾,相传为宋代苏东坡所发明,故名东坡巾。《三才图会》:“东坡巾有四墙,墙外有重墙,比内墙少杀,前后左右各以角相向,着之则有角介在两眉间,以老坡所服,故名。”

东坡巾

数千年来,汉服的“头衣”一直在演变,但无论如何变化,都代表着中华道统中的礼制,是中国人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在服饰上的体现,是区分社会各阶层的鲜明标志。所以张冠是千万不能李戴的,否则,轻则遭人耻笑,重则获罪入狱,甚至丢了性命。

明清鼎革后,满人入主中原,强令剃发易服,拥有数千年历史的华夏衣冠被禁止穿着,人们头上的冠冕巾帻也变成了顶戴花翎和瓜皮小帽。但是礼制和等级仍被继承,只是变成了帽顶上不同品质的珠子和花翎上不同数目的眼。

《滕王阁序》中的典故:他日趋庭叨陪鲤对,今兹捧袂喜托龙门

“他日趋庭,叨陪鲤对。”典出《论语·季氏》:“尝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诗乎?'对曰:'未也。'曰:'不学诗,无以言。'鲤退而学诗。他日,又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礼乎?'对曰:'未也。'曰:'不学礼,无以立。'鲤退而学礼。”

孔子有一天站在院子里,儿子孔鲤从旁边走过。孔子就问道:“近来有学习《诗经》吗?”孔鲤回答说:“没有。”孔子说:“不学《诗经》,说话就没有依据。”于是孔鲤就开始学习《诗经》。又有一天,孔子又站在院子里,孔鲤又从旁边走过。孔子又问道:“近来学习《礼记》了吗?”孔鲤回答说:“没有。”孔子说:“不学习《礼记》,立身就没有准则。”于是,孔鲤就开始学习《礼记》。

他日:来日。趋庭:恭敬地快步走过庭院。作为典故,“趋庭”“鲤对”“庭对”都指子女接受父亲的教诲;“庭训”多指父亲的教诲或培育。叨陪:惭愧地用以自比。鲤:孔鲤,孔子之子。对:指“庭对”,有接受教诲之意。

“今兹捧袂,喜托龙门。”

黄河禹门(由大禹于治水期间开凿,故称)口,位于今山西河津县西北和陕西韩城县东北,两岸峭壁对峙,形如阙门。古代传说,每年春末数千尾鲤鱼聚集于此,争登此门。登此门后,鲤即化为龙,故而此禹门亦被人们形象地称为龙门。

这是龙门最初的意思,与“门”有关,亦与“龙”有关。因其形象壮丽寓意深刻,遂衍生出更抽象更高级的喻意。

《后汉书·李膺传》:“膺独持风裁,以声名自高。士有被其容接者,名为登龙门。“唐李白《与韩荆州书》:“一登龙门,则声誉十倍。”科举时代凡会试得中,致身荣显,也叫登龙门。《封氏闻见记》有云:“故当代以进士登科为登龙门。”

“登龙门”意为一个人得贵人相助而一时间身价倍增或地位骤然提高。它的意义不妨用孟郊的一首诗来表达。

《登科后》

昔日龌龊不足夸,

今朝放荡思无涯。

春风得意马蹄急,

一日看尽长安花。

唐朝实行科举考试制度,考中进士称及第,经吏部复试取中后授予官职称登科。

既然说到龙门,也就不能不提洛阳的龙门。

龙门石窟所在地龙门山,据传亦由大禹开凿。据郦道元《水经注》记载:“昔大禹疏龙门以通水,两山相对,望之若阙,伊水历其间,故谓之伊阙。”

在禹凿龙门之前,龙门山是一个相连的整体,不分东西两山。伊水在龙门山之南积聚,因受阻于此山无法向北流出,逐渐形成了一片汪洋,导致洪水时常泛滥。大禹治水亦受困于此,于是,大禹便凿开龙门山,使龙门山分为东西两半,伊水便得以中出北流,水患因而得解。

龙门山可作东西两山的统称,在其被伊水(伊河)分为两半后,其东山因武则天建香山寺而专称“香山”,香山上有“白园”,唐代大诗人白居易长眠于此。而西山则继续称“龙门山”,龙门石窟即雕琢于龙门山东侧山体。

龙门山亦有鲤鱼跳龙门的传说。相传,禹辟伊阙以后,水流湍急,游息于孟津黄河中的鲤鱼,顺着洛、伊之水逆流而上,当游到伊阙龙门时,波浪滔天,纷纷跳跃,意欲翻过。跳过者为龙,跳不过者额头上便留下一道黑疤,所以唐代大诗人李白在《赠崔侍御》诗中写道:“黄河三尺鲤,本在孟津居。点额不成龙,归来伴凡鱼。”

点额成龙者,进士及第也,从此飞黄腾达,前途如花似锦,一片光明灿烂。点额不成龙、归来伴凡鱼者,名落孙山之后泯然众人也。

延伸阅读之洛阳龙门

龙门石窟为世界文化遗产,更是中国文化遗产,现为著名的五星级景区。

该景区有山有水,依山傍水,山与水,相映成趣,相得益彰。山是龙门山,山并不高。古人云:“山不在高,有仙则名。”仙者,卢舍那大佛也。又有言曰:“石韫玉而山辉”,一尊尊造型精美神态各异维妙维肖栩栩如生的人物雕像,非玉而胜于玉也。

山又是香山,大诗人白居易晚年长居于此,又长眠于此。游客每至白园,一览胜景之余,《长恨歌》《琵琶行》中的诗句便几欲脱口而出:“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在天愿为比翼鸟,在此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龙门山与白居易长眠之香山隔伊阙东西对峙而相望,伊河自伊阙之中穿过,南来北上入洛河融黄河东归大海。洛阳号称三川之地,三川者,黄河洛河伊河也,伊河居其一。亦有言曰:“水怀珠而川媚”,珠者,中华文明发源之河洛文化是也。

山边有水,水边有山。山水之间,水岸山旁,有青青垂杨柳装点其中。微风吹来,杨柳随风起舞,风姿绰约,婀娜曼妙,妩媚动人。

《诗》云:“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唐人折柳亦寓送别之意。太白先生曾留宿洛阳,夜中闻笛赋诗,诗云:“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今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伟人亦有诗云:“春风杨柳万千条,六亿神州尽舜尧。”

孟浩然有诗总结登高临远之情怀,诗中有曰:“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历史留给我们无数奇山异水如画众多文化胜迹悠久,登临其间,叹古往今来,光阴似箭,数千年转瞬即逝一挥间,英雄人物风云事迹如昨。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