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排盘 > 紫微斗数

眼袋密密麻麻的小颗粒图片(眼袋密密麻麻的小颗粒图片大全)

时间:2024-01-21 00:01:06 作者:陪你演戏 来源:网友上传

本文目录一览:

常见的5种眼袋,每种都显疲态,快看看你有没有?

眼周衰老是面部中最先出现衰老的部位,而眼袋是眼部衰老的一个显性特征,有眼袋的人,不仅会让人看起来特别显老,而且尽显疲态。

要想消除疲态眼袋,就要先分清它具体是什么类型的眼袋。

眼袋的五种类型

这里讲到的眼袋是真性眼袋,真性眼袋是真真正正存在的眼袋,并不会随着消肿、休息等消失(假性眼袋一般会采取消肿措施就能消除)。

先天型眼袋:多为遗传因素引起的眼袋,眼轮匝肌肥厚,皮肤紧致,常见于20岁左右年轻群体。

脂肪型眼袋:主要是下眼睑脂肪轻中度膨出,皮肤稍显松弛,常见于成年人群。

皮肤松弛型:下眼睑及外眦皮肤松弛,不伴有眶隔松弛,无脂肪凸出,常见于中年人群。

细纹型眼袋:眶内脂肪增多,同时存在皮肤、眼轮匝肌松弛,下眼睑周有不同程度的皱纹,常见于中老年人群。

衰老型眼袋:皮肤松弛且有凹陷,脂肪膨出,还会伴有泪沟,常见于老年人群。

祛眼袋要分型而治

不管你是属于哪种眼袋类型,一般都会采用这三种方法祛除眼袋:

内切口祛眼袋

在结膜入路取小切口,充分剥离皮肤、肌肉与组织之后,切除适量的眶内脂肪,手术不需要缝合,损伤比较小,所以恢复时间也很快。

内切口祛眼袋方法一般适合先天型和脂肪型眼袋的祛除,手术后外表看不到切口,可以做到无痕。

外切口祛眼袋

在下睑皮肤入路取切口,充分剥离皮肤、肌肉与组织之后,切除适量的眶内脂肪,同时切除松弛的皮肤组织,之后再进行精细缝合。

外切口祛眼袋方法一般适合皮肤松弛型、细纹型的眼袋祛除,手术损伤相较于内切口较大,恢复时间一般在3-6个月左右,但是这种方法可以消除眼袋,同时能解决松弛的下睑皮肤,和下睑周的皱纹。

眶隔脂肪释放祛眼袋

通过手术的方式将眼袋眶内脂肪转移并悬吊固定在凹陷的泪沟位置,来解决膨出的眼袋和凹陷的泪沟问题。

眶隔脂肪释放法祛眼袋更适合衰老型眼袋,但有的时候衰老型的眼袋还存在皮肤松弛的问题,所以要联合外切祛眼袋方法共同进行,同时解决松弛、眼袋、泪沟的问题。

眼袋不仅吃藕丑,还显老显疲态,对号入座,你的眼袋是属于哪种类型的呢?

从10只到406只,濒临灭绝的朱鹮如何在德清实现种群重建

德清县下渚湖湿地,港汊纵横、水网交错。一座面积200亩的小岛被绿色包裹,静谧而美丽。这里植被繁茂、湖水澄澈、鱼虾翻跃,丰腴的水草丛丛簇簇,是鸟类的天堂。这座小岛被当地人称为“朱鹮岛”。

很多人还不知道,朱鹮在鸟类中的地位堪比大熊猫,是世界珍稀濒危鸟类和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全球曾一度仅剩7只,被称为“东方宝石”。据统计,全世界目前仅存3000余只朱鹮,而生态美、环境优的德清下渚湖就有406只,约占全球朱鹮种群数量的13%。日前,从下渚湖朱鹮繁育基地传来好消息:又有83只朱鹮宝宝成功度过孵化季!

短短10年间,一度濒临灭绝的朱鹮,如何在德清实现种群重建?对生存环境要求非常苛刻的它们,在下渚湖是如何被精心照顾、顺利生长的?当地居民如何改善生态环境,呵护鸟儿繁衍?在德清县珍稀野生动物繁育研究中心主任邱国强的邀请下,我们来到“朱鹮岛”,探访朱鹮的成长经历。

新生

控温喂食,朱鹮宝宝每天要吃六餐

在饲养员的带领下,我们先去探望了经历重重关卡,刚刚“出关”的朱鹮宝宝。

育雏室的露台上,十几只朱鹮宝宝正在晒太阳。远远望去,它们全身长满灰色的绒毛,像落了一身灰似的,脸部呈黄色,还没有成年朱鹮红面白羽的漂亮模样。不同时间出生的朱鹮宝宝被低矮的围栏分隔开,有几只调皮的将长喙穿过栅栏,低叫几声,仿佛在向我们打招呼。

幼年期的朱鹮需要吃粉糊状的食物。恰好到了朱鹮宝宝开饭的时间,专门负责哺育雏鸟的饲养员许建强拎来一个塑料桶,青黑色的泥鳅挤在桶里不停地翻动。我们看着头皮发麻,许建强却伸手将泥鳅一条条拎出来碾成浆,并往“泥鳅糊”里拌上维生素、鸡蛋液等,做成朱鹮宝宝的“营养餐”。

许建强一边忙着为朱鹮做饭,一边告诉我们,孵化育雏是朱鹮能否健康成长的关键阶段。“今年孵化季一下有83只小朱鹮破壳,很耗费我们的心力。”厚厚的眼袋挂在眼睑下,他已经3个月没有好好睡一个整觉了。

从今年3月17日开始,基地里的朱鹮陆续产卵。为了减少外界环境的干扰,朱鹮产下的每一颗卵,都被饲养员小心翼翼地放进人工孵化器。许建强指了指对面房间,从白昼到黑夜,他必须每隔1个多小时去观察一下孵化箱,确认温度是否恒定在37.5℃,湿度有没有保持在60%。在精确的控制和仔细观察下,历经26天的等待,朱鹮宝宝才顺利诞生。

出生24小时后,朱鹮宝宝要住进温度保持在30℃以上的育雏箱中,此时它们也将享用“人生”第一餐。“给刚出生的朱鹮宝宝喂食可是个细致活。”许建强说,他每天凌晨5时就要到基地,先将一桶泥鳅一条条敲碎,再用榨汁机榨成细密的汁液,用吸管模仿成年朱鹮的长喙,一点点喂到嗷嗷待哺的朱鹮宝宝口中。它们的进食可不止一日三餐这么简单,而是六餐!每天仅喂食许建强就得花7个多小时。

喂完营养餐后,许建强随手拿起一把刷子开始清扫消毒。朱鹮宝宝还在育雏箱时,他在喂食之前总要先把垫在下面的纸换掉,以免引发疾病。同时,还要细致观察每只朱鹮的毛色、体重变化,据此不断调整食谱,慢慢过渡到喂食粉碎的小鱼,再到完整的鱼虾、泥鳅等。

自2013年到基地工作,许建强已经历7个孵化季,见证了200余只朱鹮宝宝诞生。“每天和朱鹮相处的时间比和人相处时间还长。现在只要看看朱鹮的眼神、眨眼频次、走路姿态等,就能判断它们的健康状态。”许建强笑着说。

朱鹮是一种晚成鸟,雏鸟出壳后一周才能抬起头,10天至15天后才能站立,两周后,离开恒温箱,在一间温度变化不大的房间内自由活动。再过10天左右,当朱鹮宝宝适应室外温度变化并学会自主进食后,就能到户外生活了。目前让许建强最开心的事就是,已经有48只朱鹮宝宝成功转移到室外。

重生

拒绝“包办”,成年朱鹮在这“自由恋爱”

站在下渚湖空旷处仰望天空,不时有一只只朱鹮翩翩起舞,优美的身姿划过树梢、湖面,粼粼的水波映衬出它们美丽的身影……朱鹮体态秀美典雅,一身羽毛洁白如雪,面颊绯红,可谓“鸟中美人”。

像每位操心的家长一样,朱鹮繁育基地承担的重要任务不仅是让朱鹮健康成长,还要牵挂它们的“终身大事”。

邱国强密切关注着朱鹮的恋爱状况,我们跟随他来到室外成年朱鹮栖息的地方。近5米高的笼舍外,有不少兴奋地想与朱鹮见面的游客。“快来看,这种鸟只有这里能看到。”一位10多岁的男孩招呼小伙伴。

历史上浙江曾是朱鹮的故乡,但上世纪50年代朱鹮一度濒危灭绝,直至1981年,在陕西省洋县发现7只。为了重建浙江朱鹮野生种群,2008年,德清县从陕西周至县楼观台引进5对配好对的朱鹮夫妻,并与浙江大学合作在下渚湖开展“朱鹮易地保护和浙江种群重建”项目。它们成了德清朱鹮种群家族的“祖宗”,在此定居繁衍后代。

然而,让基地守护者们忧心的是,朱鹮的受精率一直不高。饲养员许连松指着一只成年朱鹮说,它们到两岁才开始繁殖,每年产卵1次。为了让朱鹮高质量繁衍后代,他们和浙江大学的教授一起想了不少办法,最终决定:不再给朱鹮“包办婚姻”,让它们“自由恋爱”。

我们透过笼舍发现,每只朱鹮的脚上都挂着一个环。带着好奇,我们看向饲养员许连松,他解释道:“那是朱鹮的‘身份证’。”

朱鹮还在蛋壳里的时候就进行了DNA检测,并有了谱系编号,基于编号,可以追溯每只朱鹮的族谱信息。浙江大学特聘教授、国家濒危野生动植物种质基因保护中心主任方盛国告诉我们,为了提高朱鹮的受精率和后代存活率,他们利用自行开发的遗传基因评估平台,通过基因谱系筛查,将能够匹配的个体散放在一个较大的笼舍中,让朱鹮自主选择配偶,避免“近亲结婚”。

在笼舍区走了一圈,我们发现每个“房间”上部被网隔开,下面则是敞开的。“这就是为了让它们自由恋爱。”许连松说。

朱鹮不但是“一夫一妻”制,它们在择偶时还有独特的审美标准。通过上百次观察、统计,方教授发现了一些规律。“这只是雄朱鹮,它更青睐腿长的雌朱鹮,就像旁边这只。因为长腿雌朱鹮体重较大,容易受精,所生蛋的个头大。”方盛国又指了指笼舍另一侧,“你猜雌朱鹮在择偶时更看重什么?”我们摇摇头,他说:“是羽毛色彩!”雄朱鹮到了繁殖期,羽毛颜色会发生变化,渐渐由白色变为灰色或黑色,朱鹮可分辨紫外线波长,雌朱鹮更倾慕羽毛偏灰的雄朱鹮。

成对的朱鹮来回踱步,悠闲自在。朱鹮对周边生态环境要求较高,它们的到来也倒逼当地严格治理水环境。2014年开始,下渚湖湿地所在地——德清县下渚湖街道借助“五水共治”行动,对矿山、生猪养殖进行了大整治。如今,下渚湖长期保持Ⅲ类水水质,秋冬季节可以达到Ⅱ类。

“环境好了,朱鹮也更愿意谈恋爱了。”许连松说,经过多年努力,德清朱鹮的受精率逐步从30%提升至87%,整体种群质量远高于国内外其他朱鹮种群。

“即便如此,同一地区的朱鹮繁殖后代,也会有基因退化的可能。”方教授坦言,国内朱鹮的分布区主要在陕西、河南、四川等地,德清的朱鹮种群数量仅次于陕西。最近他们正筹划开展基因优化工程,计划与国内陕西、河南等地的朱鹮进行种流。

共生

野外生长,会飞到村民家觅食休憩

离开室外笼舍,我们来到基地会议室,这里的墙上挂着几十块监控屏幕。密密麻麻的视频影像让我们一时间有些看不过来,许连松却能盯着看一下午。

许连松是德清县第一位朱鹮饲养员,相伴11年,朱鹮于他而言,有一份特殊感情。他说,如今在德清县,群众也都自觉参与朱鹮保护,人与朱鹮相处得更和谐。与此同时,当地也特别加大对湿地特色植物的培育力度,营造良好的动植物生长环境。

2014年,德清县借力浙江大学的科研技术,实施了朱鹮野化放飞,迈出浙江朱鹮野外种群重建的重要一步。随着野生小朱鹮在德清破壳而出,也标志着我国江南地区首次实现朱鹮野外自然繁殖。许连松决定带着我们去野外寻找朱鹮的身影。

从基地后门出来,沿着小路走一段便是沿河村,路边的树木蓊蓊郁郁,一派江南水乡景象。我们正巧遇到下渚湖街道党工委书记、下渚湖管委会主任丁本荣到村里查看水质。他说,这几年,街道对湿地周边区块实施拆迁和生态修复治理,增殖放流鱼苗近20万尾,恢复湿地生态多样性。同时,伴随着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美丽乡村建设等工作的推进,各村也积极打造景观小品,村民自发种植大量芦苇、莲藕、菖蒲等湿地特色植物。下渚湖动植物种类、数量逐年上升,尤其是越冬候鸟的种群数量显著增加。据统计,目前下渚湖湿地风景区内有高等植物500余种,各种动物约377种。

湿地和村庄和谐相融,给朱鹮营造了一个温暖的家,它们甚至会飞到村民家的房前屋后觅食、休憩。“体型大,红脑壳,脖子后头有一缕白毛,这就是朱鹮,这一片的居民都认得。政府的人挨家挨户发宣传单,让我们保护朱鹮……”说到朱鹮,沿河村村民丁香根满脸自豪。

聊着聊着,许连松提到今年7月初,他接到村民的一个电话。当时一只朱鹮翅膀受伤,倒在村里池塘边。下渚湖街道塘泾村的村民发现后,自行保护起来,并立即给他打电话。类似这样群众保护朱鹮的事例,每年都有好多次。“碰到外地人来看,我们还是有些怕的,不小心伤了它们怎么办?”丁香根说,鸟也是生命,何况朱鹮还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我们应该好好照看。”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