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吉日 > 入宅吉日

黄陂僵狮子(黄陂僵狮子马脚有哪些将军)

时间:2023-12-30 04:46:51 作者:风里有诗句 来源:网友投稿

本文目录一览:

难忘乡愁,神秘的黄陂“僵狮子”

“乡愁”不是“愁”,而是一种对乡土的依恋,对美好田园生活的向往,对逝去光阴的一种怀念。不管我们是否来自农村,在我们的内心深处都有种时隐时现的乡愁。

乡愁是人类普遍的情感,古今中外,都是如此。刘邦夺得天下,当了皇帝之后,多次返乡,他的名作《大风歌》这样写道:“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无论处在什么地位,他都忘不了自己的家乡。台湾诗人余光中先生的《乡愁》更为著名,这首诗集中表达了诗人对大陆故乡的深深眷恋。

难忘乡愁,黄陂“僵狮子” 摄影:卢清国

深藏每个人心中的美丽乡愁,似乎也难以言传。乡愁也许就是我们难以忘怀、常常挂念的那些时光、那些山水、那些人。这也说明了为什么那么多都市人会在节假日选择去“农家乐”放松放松。

难忘乡愁,黄陂“僵狮子” 摄影:卢清国

春节到了,浓浓的乡愁又不断泛起......

黄陂人讲究“年小月半大”、“月半大似年”,可以不回家过年,但必须回家过节。于是生活在全世界各地的黄陂人在元宵节这几天都会纷纷赶回来,街上都是堵得水泄不通。

为什么“僵狮子”又称“将狮子”?

家乡的“僵狮子”是黄陂话,意为被僵住的舞狮子。它又称将狮子,因其舞狮过程中“马脚下马将军”而得名。正确的叫法是将军和狮子,也有叫将军狮子,后因流传而简称“将狮子”。是湘西苗家舞狮,舞龙,过年习俗,长江流域马灯,北狮文化的融合和发展而来,流行于武汉市黄陂区和孝感孝南区两地一带元宵节的一种民俗活动,是一种舞狮的游狮活动。武汉是北狮文化一个聚集地,三种文化的交融才造就黄陂,孝感特有的舞狮文化,尤其以武汉黄陂的“将狮子”最为有名。

难忘乡愁,黄陂“僵狮子” 摄影:卢清国

不解之谜的“请神”“请马脚”

不同于一般的“明狮子”或者叫“醒狮子”,只要身体健壮,稍稍有点武艺的人就可以把明狮子舞得虎虎生威,丝丝入扣。而湖北农村一带的将狮子必须由上天派来的所谓将军领舞,也就是舞狮的主角不是随随便便的一般人可以担当。每年的正月十三,黄陂孝感一带的农村就开始“启灯”,将狮子也就开始活跃起来。

难忘乡愁,黄陂“僵狮子” 摄影:卢清国

狮头由树脂材料制成,外面由油漆刷成。狮子头上有九个突起,狮子的耳朵由弹簧和一小块三角形树脂材料制成,周围有用塑料丝制成的须,狮子的口也一样,只不过可以上下活动,狮子的眼睛上的眼皮可以动。狮头高约50厘米,宽约70厘米。狮身由两层布组成的,里料是白色的,面料的是刺绣上去的龙凤,很漂亮。狮身长约3米,宽约70厘米。

仪式开始由穿着一身红布的舞狮人站到“神”的面前,也叫菩萨,是每个湾(村)的守护神,但也不是每个湾里都有,只有少数的湾才有神,没有神的湾里玩灯的狮子叫“醒狮子‘’,有神的湾里玩灯的狮子叫“将狮子‘’。先点香点蜡,再点燃一张黄纸用双手拿着向神鞠三下躬,然后再用点燃着的黄纸在身体周围绕,从头到脚,然后嘴巴就开始颤抖(直到醒将,颤抖才会停止),似乎失去了意识,然后将黄纸扔在地上,身体左摇右晃一下,再把狮子拿着一顶就下马了,然后顶狮身的人也顶起来。

难忘乡愁,黄陂“僵狮子” 摄影:卢清国

“请神”又叫“请马脚”,“上马”是马灯中道士请神灵附于马灯表演者身上,使马灯队伍具有战魔驱疫的神力,马脚请下之后,力大无比,速度非凡,现在演化成老将军带新手请神的一个必要过程。小时侯回乡见到过上马脚,但那不是舞狮,是谁家里人有什么病了,请马脚到家,一般是晚上,烧香烧香念佛后,突然马脚上身,马脚就能和这家人逝去的人训话,就如借活人还魂!看得我都魂不附体了。

“请神”到底是怎么回事,现在也无法解释,一旦请神成功,马脚的力气会变得巨大,一般一个年轻小伙子请神成功,在香案桌得最少得有四个成年男子才安得住桌子,而且马脚跑起来,一般人根本追不上。“请神”过程的感觉,据一些马脚说,感觉就像是在一个很黑的山洞里面,一只走,突然有光出现,那里会有一个老头或者是老婆婆给你喝一碗东西,你就请神成功,说法无法考证。

难忘乡愁,黄陂“僵狮子” 摄影:卢清国

荆楚文化中最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傩文化”,或许叫“锣文化”更合适,代表之一马灯,在长江中下游流域十分流行,黄陂区向来是一个做生意文明古区,九佬十八匠,遍布五湖四海,素有“无陂不成镇”之说,生意繁荣自然也带动了文化的交流。

难忘乡愁,黄陂“僵狮子” 摄影:卢清国

启灯后,领舞的主角也叫马脚,或者说是上苍派来的各位将军,如赵子龙,美猴王等逐渐进入状态。他们虔诚的跪在家族长辈堂屋里,头缠红巾,焚烧黄表纸,用燃烧的檀香木熏,这时四周锣鼓震天,鞭炮齐鸣,仪式持续十余分钟到数十分钟不等,以致满屋硝烟弥漫,马脚们猛然立起,双眼迷离,不停地抖动,口中还念念有词,好象自称自已是刚下凡的某神。

难忘乡愁,黄陂“僵狮子” 摄影:卢清国

难忘乡愁,黄陂“僵狮子” 摄影:卢清国

游狮活动这才正式开始,各位“将军”在香熏过后,处于半清醒状态,仿如天上神灵附体,于是舞狮者就变得非凡起来。

难忘乡愁,黄陂“僵狮子” 摄影:卢清国

马脚们边跳边舞,熟练地舞弄着手上各式各样的兵器,引领着狮子们上蹦下跳,欢快起舞。人们被这将狮子的忘我所感染,也变得忘情,周围一片欢歌笑语,沉醉在这大年的喜悦之中。将狮子按照长者排出的顺序,到每家每户去游玩,每家都会拿出烟花和爆竹迎狮,这时德高望重的长者说灯彩以图吉祥,祈祷来年风调雨顺。

难忘乡愁,黄陂“僵狮子” 摄影:卢清国

“将狮子”在黄陂的各个村庄的活动都风格各异,一般都是以湾(村)为单位,举行独立的游狮活动。

难忘乡愁,黄陂“僵狮子” 摄影:卢清国

难忘乡愁,黄陂“僵狮子” 摄影:卢清国

难忘乡愁,黄陂“僵狮子” 摄影:卢清国

难忘乡愁,黄陂“僵狮子” 摄影:卢清国

难忘乡愁,黄陂“僵狮子” 摄影:卢清国

仪式完成以后,僵狮子的人还需要被及时唤醒,一般僵下来的人是不会自己清醒的,如果不唤醒,可以不知疲倦的僵几天几夜,但是,如果不唤醒僵狮子的人,清醒之后则可能力竭而亡。所以,僵的时间绝对不能太长,大概四五个小时是绝对不会有任何问题的。也就是说在全身上下剧烈颤动跳动五个小时的巨大运动量的情况,僵狮子的人是没有任何问题的。但时间超长,醒来后容易猝死。

难忘乡愁,黄陂“僵狮子” 摄影:卢清国

将狮子在2015年经有关电视台报道之后,已经成为湖北农村最具人气的民俗活动之一,正月里,黄陂一带的农村更是人山人海,人们争先恐后的涌向那一带,一睹将狮子的风采。

到最后不玩的时候锣鼓停止,再由长辈把狮子头从舞狮人头上摘下,放在桌上,并拿一张黄纸盖在舞狮人脸上,用手在上面揉十秒钟,然后把纸拿开,过一会嘴巴停止颤抖,就醒将了,醒了的舞狮人就和普通人一样。

难忘乡愁,黄陂“僵狮子” 摄影:卢清国

“将狮子”不怕冷,不怕爆竹炸,黄陂冬季都在零度左右,把鞭炮绑在的上身,一边跳跃翻腾,一边让鞭炮在身上绕着炸响,事后,身上不见一点伤痕。

难忘乡愁,黄陂“僵狮子” 摄影:卢清国

乡愁是难忘的人,是经久愈浓的情。有一些东西忘了,就再难记起,正月里来闹新年,要看将狮子,看来又得等待一年了,而乡愁又得缠绕在心间里。

难忘乡愁,黄陂“僵狮子” 摄影:卢清国

贴士

我采集了关于黄陂的旅游灵感,这里适合与所有人共同体验。

2月来玩最佳。

除此之外,我还提到了...

黄陂、孝感地区玩灯时间主要是每年农历正月:十三、十四、十五、十六、四天。

乐途旅游网与乐途灵感旅行家:清风视界 更新:2018.02.27

难忘乡愁,神秘的黄陂“僵狮子”

“乡愁”不是“愁”,而是一种对乡土的依恋,对美好田园生活的向往,对逝去光阴的一种怀念。不管我们是否来自农村,在我们的内心深处都有种时隐时现的乡愁。

乡愁是人类普遍的情感,古今中外,都是如此。刘邦夺得天下,当了皇帝之后,多次返乡,他的名作《大风歌》这样写道:“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无论处在什么地位,他都忘不了自己的家乡。台湾诗人余光中先生的《乡愁》更为著名,这首诗集中表达了诗人对大陆故乡的深深眷恋。

难忘乡愁,黄陂“僵狮子” 摄影:卢清国

深藏每个人心中的美丽乡愁,似乎也难以言传。乡愁也许就是我们难以忘怀、常常挂念的那些时光、那些山水、那些人。这也说明了为什么那么多都市人会在节假日选择去“农家乐”放松放松。

难忘乡愁,黄陂“僵狮子” 摄影:卢清国

春节到了,浓浓的乡愁又不断泛起......

黄陂人讲究“年小月半大”、“月半大似年”,可以不回家过年,但必须回家过节。于是生活在全世界各地的黄陂人在元宵节这几天都会纷纷赶回来,街上都是堵得水泄不通。

为什么“僵狮子”又称“将狮子”?

家乡的“僵狮子”是黄陂话,意为被僵住的舞狮子。它又称将狮子,因其舞狮过程中“马脚下马将军”而得名。正确的叫法是将军和狮子,也有叫将军狮子,后因流传而简称“将狮子”。是湘西苗家舞狮,舞龙,过年习俗,长江流域马灯,北狮文化的融合和发展而来,流行于武汉市黄陂区和孝感孝南区两地一带元宵节的一种民俗活动,是一种舞狮的游狮活动。武汉是北狮文化一个聚集地,三种文化的交融才造就黄陂,孝感特有的舞狮文化,尤其以武汉黄陂的“将狮子”最为有名。

难忘乡愁,黄陂“僵狮子” 摄影:卢清国

不解之谜的“请神”“请马脚”

不同于一般的“明狮子”或者叫“醒狮子”,只要身体健壮,稍稍有点武艺的人就可以把明狮子舞得虎虎生威,丝丝入扣。而湖北农村一带的将狮子必须由上天派来的所谓将军领舞,也就是舞狮的主角不是随随便便的一般人可以担当。每年的正月十三,黄陂孝感一带的农村就开始“启灯”,将狮子也就开始活跃起来。

难忘乡愁,黄陂“僵狮子” 摄影:卢清国

狮头由树脂材料制成,外面由油漆刷成。狮子头上有九个突起,狮子的耳朵由弹簧和一小块三角形树脂材料制成,周围有用塑料丝制成的须,狮子的口也一样,只不过可以上下活动,狮子的眼睛上的眼皮可以动。狮头高约50厘米,宽约70厘米。狮身由两层布组成的,里料是白色的,面料的是刺绣上去的龙凤,很漂亮。狮身长约3米,宽约70厘米。

仪式开始由穿着一身红布的舞狮人站到“神”的面前,也叫菩萨,是每个湾(村)的守护神,但也不是每个湾里都有,只有少数的湾才有神,没有神的湾里玩灯的狮子叫“醒狮子‘’,有神的湾里玩灯的狮子叫“将狮子‘’。先点香点蜡,再点燃一张黄纸用双手拿着向神鞠三下躬,然后再用点燃着的黄纸在身体周围绕,从头到脚,然后嘴巴就开始颤抖(直到醒将,颤抖才会停止),似乎失去了意识,然后将黄纸扔在地上,身体左摇右晃一下,再把狮子拿着一顶就下马了,然后顶狮身的人也顶起来。

难忘乡愁,黄陂“僵狮子” 摄影:卢清国

“请神”又叫“请马脚”,“上马”是马灯中道士请神灵附于马灯表演者身上,使马灯队伍具有战魔驱疫的神力,马脚请下之后,力大无比,速度非凡,现在演化成老将军带新手请神的一个必要过程。小时侯回乡见到过上马脚,但那不是舞狮,是谁家里人有什么病了,请马脚到家,一般是晚上,烧香烧香念佛后,突然马脚上身,马脚就能和这家人逝去的人训话,就如借活人还魂!看得我都魂不附体了。

“请神”到底是怎么回事,现在也无法解释,一旦请神成功,马脚的力气会变得巨大,一般一个年轻小伙子请神成功,在香案桌得最少得有四个成年男子才安得住桌子,而且马脚跑起来,一般人根本追不上。“请神”过程的感觉,据一些马脚说,感觉就像是在一个很黑的山洞里面,一只走,突然有光出现,那里会有一个老头或者是老婆婆给你喝一碗东西,你就请神成功,说法无法考证。

难忘乡愁,黄陂“僵狮子” 摄影:卢清国

荆楚文化中最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傩文化”,或许叫“锣文化”更合适,代表之一马灯,在长江中下游流域十分流行,黄陂区向来是一个做生意文明古区,九佬十八匠,遍布五湖四海,素有“无陂不成镇”之说,生意繁荣自然也带动了文化的交流。

难忘乡愁,黄陂“僵狮子” 摄影:卢清国

启灯后,领舞的主角也叫马脚,或者说是上苍派来的各位将军,如赵子龙,美猴王等逐渐进入状态。他们虔诚的跪在家族长辈堂屋里,头缠红巾,焚烧黄表纸,用燃烧的檀香木熏,这时四周锣鼓震天,鞭炮齐鸣,仪式持续十余分钟到数十分钟不等,以致满屋硝烟弥漫,马脚们猛然立起,双眼迷离,不停地抖动,口中还念念有词,好象自称自已是刚下凡的某神。

难忘乡愁,黄陂“僵狮子” 摄影:卢清国

难忘乡愁,黄陂“僵狮子” 摄影:卢清国

游狮活动这才正式开始,各位“将军”在香熏过后,处于半清醒状态,仿如天上神灵附体,于是舞狮者就变得非凡起来。

难忘乡愁,黄陂“僵狮子” 摄影:卢清国

马脚们边跳边舞,熟练地舞弄着手上各式各样的兵器,引领着狮子们上蹦下跳,欢快起舞。人们被这将狮子的忘我所感染,也变得忘情,周围一片欢歌笑语,沉醉在这大年的喜悦之中。将狮子按照长者排出的顺序,到每家每户去游玩,每家都会拿出烟花和爆竹迎狮,这时德高望重的长者说灯彩以图吉祥,祈祷来年风调雨顺。

难忘乡愁,黄陂“僵狮子” 摄影:卢清国

“将狮子”在黄陂的各个村庄的活动都风格各异,一般都是以湾(村)为单位,举行独立的游狮活动。

难忘乡愁,黄陂“僵狮子” 摄影:卢清国

难忘乡愁,黄陂“僵狮子” 摄影:卢清国

难忘乡愁,黄陂“僵狮子” 摄影:卢清国

难忘乡愁,黄陂“僵狮子” 摄影:卢清国

难忘乡愁,黄陂“僵狮子” 摄影:卢清国

仪式完成以后,僵狮子的人还需要被及时唤醒,一般僵下来的人是不会自己清醒的,如果不唤醒,可以不知疲倦的僵几天几夜,但是,如果不唤醒僵狮子的人,清醒之后则可能力竭而亡。所以,僵的时间绝对不能太长,大概四五个小时是绝对不会有任何问题的。也就是说在全身上下剧烈颤动跳动五个小时的巨大运动量的情况,僵狮子的人是没有任何问题的。但时间超长,醒来后容易猝死。

难忘乡愁,黄陂“僵狮子” 摄影:卢清国

将狮子在2015年经有关电视台报道之后,已经成为湖北农村最具人气的民俗活动之一,正月里,黄陂一带的农村更是人山人海,人们争先恐后的涌向那一带,一睹将狮子的风采。

到最后不玩的时候锣鼓停止,再由长辈把狮子头从舞狮人头上摘下,放在桌上,并拿一张黄纸盖在舞狮人脸上,用手在上面揉十秒钟,然后把纸拿开,过一会嘴巴停止颤抖,就醒将了,醒了的舞狮人就和普通人一样。

难忘乡愁,黄陂“僵狮子” 摄影:卢清国

“将狮子”不怕冷,不怕爆竹炸,黄陂冬季都在零度左右,把鞭炮绑在的上身,一边跳跃翻腾,一边让鞭炮在身上绕着炸响,事后,身上不见一点伤痕。

难忘乡愁,黄陂“僵狮子” 摄影:卢清国

乡愁是难忘的人,是经久愈浓的情。有一些东西忘了,就再难记起,正月里来闹新年,要看将狮子,看来又得等待一年了,而乡愁又得缠绕在心间里。

难忘乡愁,黄陂“僵狮子” 摄影:卢清国

贴士

我采集了关于黄陂的旅游灵感,这里适合与所有人共同体验。

2月来玩最佳。

除此之外,我还提到了...

黄陂、孝感地区玩灯时间主要是每年农历正月:十三、十四、十五、十六、四天。

乐途旅游网与乐途灵感旅行家:清风视界 更新:2018.02.27

“僵狮子”黄陂非物质文化遗产

很多外乡人不知道神秘的黄陂“僵狮子”是怎么回事?

“僵狮子”又称“将军狮子”,是武汉黄陂特有的元宵节习俗,也是武汉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流行于武汉黄陂和孝感杨店一带,是当地百姓祭祀神灵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的重大庆典活动。

对于讲究“年小月半大”的黄陂人来说,过年可以不回老家但元宵节必须回来看“僵狮子”,“僵狮子”是通过敲锣,点鞭炮,烧黄表纸,吸香案,让"将军"或"马脚"处于半昏迷状态,犹如神仙附体,变得力大无比,可以长时间举动重达五十多斤的狮子头而不累。另一个角度说法是“将军”被“僵”住后,可以沟通”上仙“。同时“马脚”还有许多神奇之处,比如用嘴撕开装神水的瓷碗,并吃下,滴蜡在身上也不知道疼痛等各种状态,鞭炮上身而不伤,嗅蜡后并把蜡烛吃掉等事情。观看者还要注意与“马脚”保持一定距离,不得说其坏话,防止其“挖人”,即莫名其妙攻击人。

以小编老家方安集方下湾为例:

一般还在正月初五、六,村子里就开始为”玩灯“张罗闹腾起来,每年村子都会有四到六户人家做头人(就是主持筹划的人),首先这几家当家人聚在一起,开始挨家走户的收”灯钱“,”玩灯“图的是喜庆祥和,”灯钱“数目无规定,全凭自愿。收齐”灯钱“,头人就要忙着找人扎狮子、做灯笼,整理锣鼓、采莲船,买香蜡裱纸等事宜,在此期间狮子供奉在大头人家里。

待到正月十二,会先给狮子开光。狮子开光时,村里有些有特殊需求(求儿求女求高材生)的人家会拿着写有“有求必应”字样的红布到狮子的身上搭一搭,这就是“搭红”;一般搭红是需要送香敬神。到了夜晚,有人抬着锣鼓绕着村庄一圈圈游走敲打,大家便纷纷前去头人家里,只见几个着红衣红裤的男子面对香案而跪,随着紧密激烈的锣鼓声鞭炮声的轰鸣和檀香的熏绕,红衣男子里有人开始不由自主舞动起来,有的还口吐白沫,他们抖动着身子,嘴里念念有词,神神叨叨。这意味着请神、“僵马脚”成功,他们已被神灵附体,成为拥有非凡力量与功力的“神人”,接下来几天,他们将司起玩狮子、神棍之职,成为“玩灯”主角。

特别值得一提就是正月十三上“丰家庙”,这天早上,湾里大大小小帮忙拿旗帜,举鞭炮,抬锣鼓,打家练,端香案的男同胞吃完“灯酒”就是吃席之后就各司其职准备启灯上庙祈福。

到了丰家庙,场面非常震撼和热闹,锣鼓喧天,鞭炮齐鸣,红旗招展,人山人海人。“狮子”进庙宇先逐一祭拜神明,然后玩自己绝活,方下湾是“挠痒”“穿花”“采莲船”,有的湾有“转桌子”和上桌子,有的湾有“啃碗”和“秀腊”,有的湾“开烟火”可以讲话,并对湾子里有利的事进行指导。

正月十三到十六晚上,家家户户在家门口点鞭炮迎接“狮子”进行三鞠躬祭拜,趋吉避凶,有的湾子叫“吃香案”。有钱的大户人家则准备了大量鞭炮和烟花请“狮子”玩绝活,鞭炮一直放,“狮子”一直玩,与此同时还有喊彩的前辈念念有词表达五谷丰登,风调雨顺的美好祝愿,方下湾第二个环节就是“采莲船”,艄公带着湾子里新媳妇“划彩船”进行吆喝,表达这户人家健康长寿,人丁兴旺的祝福,这时候东家也会拿出香烟名酒或者红包敬献表示感谢!

头人根据村子户数,会将每天巡游的家数大致分为三等分,分为三天完成。我们湾子比较大,十三和十五会玩到转钟,全村老幼还有外村人,全程跟着狮子,一户户人家游走看热闹。那些人家也不分生疏,给前来的人递烟倒茶,很是热情,一派祥和。

到了正月十六,沿家玩灯结束后,还要举行隆重的送灯仪式,儿时记忆中有非常不可思议的“秀蜡”表演,就是将面前燃着的蜡烛吃到嘴里,这些表演后就将狮子头掷入火中烧掉,寓意狮神升天,重新再来。此时,整个活动落下帷幕,所有参与者齐祈祷来年吉祥如意、事事顺心,然后不讲话默默各自回家洗了睡。

“僵狮子”活动不仅让乡里乡亲更加团结友爱,而且也成为黄陂人的一种精神信仰,也表达了对美好未来的向往!

不管外乡人评论封建迷信还是低俗胡闹,我都会一如既往深爱家乡文化习俗,并且继承和发扬。

黄陂土庙人告诉你真实的僵狮子!武汉朋友,欢迎你们元宵来看灯

作为一个宅男,假期对于我本来代表可以脱掉面具大吃大睡,但可惜今年的元宵节就没有轻松日子好过了。

事情的起因全怪前几日自己喝了点小酒后在群里聊天,把黄陂吹得天花乱坠,几个外地朋友都起了兴趣,说元宵节要组团来武汉看“僵狮子”,正常情况下,我应该发个微笑的表情,然后马上转移话题,但……,酒精确实害死人啦。

隔天醒来,后悔不已,倒不是舍不得钱,只是不喜欢麻烦,呵呵。

作为老家是祁家湾土庙同兴集的黄陂人,很早就想写点东西介绍“僵狮子”,网上相关的文章看了不少,但感觉多为隔靴搔痒,那些文章大多只渲染僵狮子的奇特,很少探究对地方的影响。但过去之所以没写,实乃是不好掌握尺度,僵狮子毕竟是一个没被主流文化承认的乡村民俗,稍不注意,文章就可能会牵扯到封建迷信里面去而消失不见。

今天之所以想写,一则是因为要接待朋友,需要提前做点功课,二则随着社会的进步,人民的判断能力不断提升,相信他们能很好分清民俗和迷信之间的区别。

同兴集简介。

同兴集位于黄陂最西部,西边是孝感市孝南区祝站镇,南边是祁家湾,北边是李集方安,东边是土庙社区,解放前由于有界河的水运和京广铁路的火车,同兴集发展尚可,算的上是西部的一个物质转运中心。

广义的同兴集包括同兴和周边的十多个村子,居民大多姓李。

如今的同兴集早没了往日的风光,典型的黄陂4级小集镇(1级前川盘龙城、2级横店和滠口等、3级祁家湾王家河等),两条不长的街,百来户人家。

僵狮子的风俗古已有之,上世纪80年代后期得以恢复。

僵狮子流程。

说明:

本文介绍之内容来源于本人当年亲历和其他朋友描述,但由于有很长一段时间没有回去乡里了,可能记忆的东西和现在的有所不同,请知道的朋友留言指正;以下的和僵狮子有关名词都以黄陂土话发音,如果没有对应的文字会采用拼音标注,部分比较难懂的会添加注解;以下的图片都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黄陂人都知道这句俗语“年小月半大”,春节期间,大家都走亲访友,亲戚不多的初四可以走完,亲戚多的则一直搞到初八初九,这期间每家每户其实并不能完全享受节日清闲。

只有过了初十,黄陂农村人才是真正地享受到度假的快乐。

1、头人收灯钱。

所谓头人,即村子里按4-8户分为一组,每年轮流主持玩灯活动。

一般初八左右,准备玩狮子的村子里,其“头人”就开始挨家挨户收灯钱了,金额有个最低数,是否愿意多交,一看头人的嘴巴能否说得主人心花怒放,二看主人的个性,三则是该家庭是否有祈盼的事情,比如想生个儿子之类。

如果有搬到外地的(已完全定居在外面),汉口或其他更远的会通过别人带信,黄陂境内的,比如前川,头人们会亲自上门收取以表示尊重。

收灯钱绝大多数时候是很顺利的,没有人会和敬菩萨讨价还价。

2、准备。

扎狮子。有的村子狮子头是纸扎的,故每年需要重新制作,有的村子狮子头则为木制,稍微收拾一下就可继续使用,以前的狮子多为单个,现在大多村子换为了双狮。扎彩灯。原则上家里有小学生的才会发灯笼,但你自己想打也可以要。清理和整理锣鼓、彩旗、香、蜡、黄表纸等,不够的需要重新买。

所有材料准备齐全后,放置于指定家庭里,即上庙时起灯处(大多数情况下是固定位置,但有时候出于个别家庭的请求也会放在他家)

3、请新“马脚”。

在上庙之前,有的村子里会搞一次请新“马脚”活动。

想尝试做马脚的年轻人,需要先洗个澡,所谓沐浴更衣。

晚上村里人齐聚于起灯处,到了时间,抬出一四方桌,要下马的年轻人脱掉外套和毛衣,或站或坐于四方桌边,头埋在桌面上,锣鼓齐鸣,老马脚先下马(详细过程后面讲述),最快的可以1分钟内进入“僵下来”的状态,村里人然后在要下马脚的年轻人耳朵边狂打锣鼓,老马脚先旁观,如一段时间还无年轻人僵下来,老马脚会出马帮助,比如喷符水于年轻人身上等。

一旦有新马脚僵下来,老马脚会和新马脚抬起四方桌上蹦下跳,必须有四五个成年人才压的住,马脚的力气​确实大。

有新的年轻人僵下来,村民是会很高兴的,玩灯时马脚越多,就代表你这个村子越平安(这当然是过去村民的看法了)。

4、上庙。

原则上,同姓的才可以上同一个庙,故同兴集李姓村庄都上门前屋的一个土地庙。

同兴集,由于是周边村庄的物质交易中心,比较特殊,在正月十二上庙,其他村子都是正月十三。

上庙的最初是开光,初十二或者十三凌晨时分,头人们抬出两个四方桌置于街道或广场上,上面放上狮子,桌子前放置两个凳子,凳子上有装满泥土的大脸盆。

摆完香案,有的村子会敲锣叫醒大家起床烧香了。

这个时候有的家庭就要抢头香了。而为什么要抢头香呢?

上世纪有些村民的愿望一是祈求家人身体好,二是传宗接代,三是为了有个好彩头,而据说只要抢到了头香,这些愿望都能达成。村子小的,要烧头香的人家早就每家打了招呼,通常情况下都能如愿,但如果村子比较大,上了百户以上,要想烧到头香,只有彻夜不睡,在起灯处守候才行。

烧香的过程,就是每个家庭准备鞭炮若干,蜡烛一对,香三支,黄表纸几张,由家里的男士带到狮子跟前,先用黄表纸引燃燃蜡烛和香后插在凳子上的盆子里,虔诚的会下跪磕头,一般的人多会鞠个躬,然后拆开鞭炮包装点燃后整个过程结束。

待到村子里所有家庭烧完香后,头人们就张罗着叫齐”玩灯工作人员”了,包括:

马脚和保护人员,玩狮子头和躬尾的、敲锣打鼓人员、捧香案人员、打彩旗和灯笼的孩子们、喊采的、坐船和划船的等等。

人员到位后,上庙就噶事​。

先是马脚更衣。

上世纪的马脚着装都比较齐整,如果村子里有大老板的,马脚的衣服不仅华丽,而且每年都会换新装,衣服颜色以红黄为主(同兴集地区都为红色),部分村子的马脚还会戴头巾或头冠。

马脚要下马,是不能多穿的,基本都是脱的只剩一件内裤,然后套上薄薄的装束,数九寒冬,他们却一点都不感觉到冷。

马脚换完衣服后,面朝供奉之狮子站立,头人点燃黄表纸交给他,马脚接过后在身体上下绕几圈,然后猛然将黄表纸丢到空中,同时头人大喊一声“Kao锣”,顿时锣鼓齐鸣,鞭炮震天,在漫天的烟雾中,马脚也就僵下来了,其表现就是身体不断抖动,嘴唇上下摩擦发出“噗噗”的声音。

僵下来的马脚分两种,一种是以玩刀剑为主,一种则是特别喜好玩狮子(也算“神仙”中的蓝领)。这类马脚僵下来后立刻从四方桌上抢起狮子,就玩将起来,上庙也就正式开始。

上庙的队伍分为前中后三队。

前队,以彩旗开头,灯笼随后,多为小孩子和妇女,由一持重老人和一组锣鼓带队,作用是告知沿途村庄预备接待。

中队,则是狮子和马脚所在的队伍,多数情况下,持刀剑的马脚以跳跃步伐前进,狮子则是交换抬头和低头的动作前行,如果想热闹一下,锣鼓打快,围观之人同时呐喊,马脚就会回头和狮子表演几个动作出来娱乐大众。

上世纪还有促狭的年轻人会逗马脚或狮子,引得马脚举着马刀(没有开刃)或者僵狮子顶着狮子头狂追那些些年轻人,只到保护人员撵上拉回才罢,往往这个时候妇女和孩子多会惊叫,到处瞎跑,一片混乱

我们小时候对这个景象真是又爱又怕啊,但据说现在这种情况很少了,毕竟文明了,安全第一。

尾队,有的村子会有彩莲船,坐船的多是刚结婚的新媳妇(有时候没有新媳妇,只好找小嫂子了),尾队的人员除了喊号子的和锣鼓队外多为老年人,身体好的跟着上庙全程,不太好的也要跟着走一段表示心意。

待续……

中集内容:上庙后半部;马脚下马;晚上游村;

下集内容:送灯;马脚现象思考;

如果您感兴趣,请记得关注“黄陂观察”!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