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生肖 > 生肖虎

光绪乙酉年是哪一年(光绪乙酉年是哪一年属什么)

时间:2024-01-25 23:29:24 作者:脾气很大 来源:网友整理

本文目录一览:

大清最为悲情的皇帝光绪:15岁撰文以明心志,读起来让人潸然泪下

如果把清朝 12位皇帝做一个排名,最憋屈、最为悲情的皇帝非光绪皇帝莫属。光绪4岁登基,38岁暴毙,在位34年时间里一直生活在慈禧太后的阴影之下。2008年光绪皇帝死因公布,死于砒霜中毒。尽管凶手成谜,但慈禧太后嫌疑最大。

作为清朝第一位以非皇子身份登基的皇帝,这既是他的幸运,也是他的不幸。同治十三年(1874年)十二月初五,年仅19岁的同治病死了。初六,慈禧、慈安两宫太后同时宣布:“醇亲王奕譞之子载湉,著承继文宗显皇帝为子,入承大统,为嗣皇帝。”

光绪元年(1875年)正月二十日,5岁的光绪继位大典在太和殿举行,实际上他只有3周岁半。光绪跟皇位八竿子打不着,慈禧太后为何选择他来继承皇位呢?按照乾隆定下的祖制,皇族的辈分依次是“永、绵、奕、载”四辈,道光时又续了“溥、毓、恒、启”四辈。按理,同治没有儿子,他死后应该由“溥”字辈来继承。

慈禧太后违背祖制,这完全是为了自己垂帘听政的需要。之所以选择光绪,关键的原因是奕譞在“辛酉”时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他带人将肃顺抓了起来,为慈禧垂帘听政立下了大功。

光绪二年四月,光绪毓庆宫读书。老师们各司其职,翁同龢主要教光绪读书识字;夏同善主要教光绪写字;御前大臣教习满语文、蒙古语文和骑射。随着渐渐长大,光绪的自我意识开始觉醒,逐渐把自己的身份和国家联系在一起。

15岁时,光绪在《乙酉年御制文》中写道:“为人上者,必先有爱民之心,而后有忧民之意。爱之深,故忧之切。忧之切,故一民饥,曰我饥之;一民寒,曰我寒之。凡民所能致者,故悉力以致之;即民所不能致者,亦竭诚尽敬以致之。”

短短几句话,说明光绪很想成为一位有所作为的皇帝,奈何自己是傀儡皇帝。光绪15岁时还写了一首读起来让人大为感慨,名为《围炉》:西北明积雪,万户凛寒飞;惟有深宫里,金炉兽炭红。光绪在诗和文章中透露出对广大劳动民众的同情,读起来令人感怀。

1908年11月14日,光绪在囚禁地瀛台病死,身边无一人。当人们发现光绪时,尸体已经冰冷。在光绪的遗诏中,我们深深感触到这位皇帝的内心的愤懑不满,可以称得上是罪己诏。

参考资料:《大清国皇帝之光绪》

清代举人做官的“大挑制度”:范进中举后能当什么级别的官员

《范进中举》因其讽刺清代的科举制度和人们捧高踩低的社会风气,而成为一篇中学语文必学科目,无论是范进中举前后自身的酸腐、胡屠户的前倨后恭、张乡绅的殷勤结交,都无不显示着“举人”这个名头的分量。

稀罕的举人老爷

受现代小说、影视作品中状元满地走,进士不如狗的情形,在我们的潜意识里,读书人不中进士皆是无用。更不要说与豪绅恶霸身份成为标配的举人了,既然举人这样不堪,为什么范进还会被胡屠户称为文曲星下凡呢?而中举后的范进可以做到什么样的官呢?

上图_ 范进中举老版插图本

吴敬梓所写《儒林外史》虽然假借明朝故事,根据却是清朝背景。因此范进中举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清代读书人冲破阶级枷锁的一种生活状态。当然在小说中,范进最后又中了进士,甚至做了山东的学政,但这些都是简单带过,远没有他中举时写的精彩详尽。原因无他,即使被胡适敬称为“安徽的第一大文豪”的吴敬梓也不过是秀才出身。

在清代做官的群体中,最正统的有四种出身:进士、举人、五贡、荫生。

进士不必赘述,举人则是通过全省的乡试而选的士子;五贡则是指的恩贡、拔贡、副贡、岁贡、优贡五种临时政策性的做官门路;至于荫生,那是因为祖宗积德,长辈身居高位,或是为国捐躯被皇帝恩赐的做官资格。

上图_ 吴敬梓(1701年-1754年12月11日 ),字敏轩,一字文木,号粒民

上图_ 《儒林外史》是清代吴敬梓创作的长篇小说

作为实打实经过科举考试的举人,虽然不如进士荣耀,却也是封建社会应试教育下各省的拔尖人才。作为一名读书人要先成为童生,由童生参加县试、府试而成为秀才;秀才参加本省组织的乡试,通过后方为举人;举人入京参加会试,通过后称为贡士;贡士再参加殿试,由此才算得上是进士。对比来看举人老爷比如今公务员的省考要值钱得多。

在清代如果无特殊情况,各省乡试每三年举行一次,按小说中范进属于广东人士,以清初顺治年间广东每届乡试只能取90余名举人,到了乾隆时期改为72人的名额来看,范进中了广东乡试的第七名,这已经是一个很高的名次了。

成为举人也就初步具备了做官的资格,所以平日里高高在上,做过一任知县的张乡绅才会折节来和范进叙情,并且一出手就是五十两银子、一所三进宅院的见面礼。

上图_ 清代科举考试

为举人打开的一扇门

只是中举而已,又不是进士的范进能做得到什么官职呢?

这就不得不提到清代为了笼络读书人,制定的优待政策了。按清代乾隆年间的规定,举人如果参加会试三次,都没有考中进士的,朝廷就会为这些落第的举人开启一扇新的大门即:大挑。

所谓大挑,就是将符合上述条件的举人按照二十个一批的顺序,由皇帝指派王公大臣对他们进行当面选拔。但是这次改变举人命运的选拔,一不看学识,二不拼文采,只是看这些举人的外貌条件。“相貌魁伟”是唯一的评判条件,对于那些参加大挑的人来说,只恨自己的皮囊不好,真真印证了学识高不如长得好的观念。

因此范进中举前胡屠户骂范进时,才有“你不看见城里张府(张乡绅)里的那些老爷,都有万贯家私,一个个方面大耳。像你这样尖嘴猴腮,也应该撒泡尿照照自己”的恶毒话语。

上图_ 清代举人官职牌

但是大挑并不是二十个人都能入选,因为只选取相貌堂堂,魁梧大方的一等三人,二等九人,一共十二人。剩下的八名则美其名曰:八仙,不入等次,纯属陪跑。

大挑中被评为一等的三人,可以做知县,分发到各省当差。二等的九人可以做教谕、训导之类的教官,回到其所在省份,候补各县的“教委主任”,执掌该县的文庙祭祀,教育所属生员。看起来这样的官职不过尔尔,可是对于寒门出身的举人来说也是可遇不可求的。

以清代一位普通的教官高照煦为例,他是在光绪庚辰年既1880年参加的大挑,被列为二等。虽然高氏自觉相貌堂堂,心有不忿,可就是这个二等候补的身份,他也一直等到光绪乙酉年既1885年,才补上了陕西省宜川县的训导。

对于大挑这种全看相貌和眼缘的制度,很多举人多有不满,有举人曾拦下参加大挑选拔的王公大臣问到:“大挑以何者为凭?”,却被大臣耻笑回答道:“我挑命也”。国家的基层教官选拔、举人一生的运数,只以相貌为凭。

上图_ 江南贡院 清代最大科举考场戊子科(1888年)

而对于这样的儿戏选拔,并不仅仅存在于大挑中。清代曾有主考官做了一副对联讽刺考生:“尔小生论命莫论文,碰。咱老子用手不用眼,抽。”可就是这样全凭考官主观臆断的糊涂选拔方法,却让范进受益无穷。

因为在考取举人之前,范进以童生身份从二十岁应考,考了二十多次都没有考上秀才的功名,只因最后一次考试被周学道可怜,选中为秀才,才有了他后面发迹的故事。因此如果时年五十四岁,相貌平平的范进参加了大挑,最多也只能评为二等,候补一个不知道猴年马月才能上任的县学教谕。

但是并不能因此小看这县学教谕,因为教官虽然与其他肥差相比,显得清贫,但是却也有自己的好处。

.

上图_ 清代科举考试试卷

基层教官的权力

比如“新生册费”就是教官们非常重要的一笔收入。每当童生考中秀才的时候,需要教谕、训导这些官员给他们在“履历”上盖章子。可这个章子不是白盖的,新生必须要向教官们送上一份“心意”,才能够得到官方的承认,如若不然,教官一句话就可以将来之不易的秀才身份剥夺,多年的寒窗苦读就化为飞灰。

光绪年间,湖北武昌有一田姓秀才,因为家中富有,所以在盖章时遭到教官的刁难,索要数百两银子的“意思”。可田家虽有钱却也不是冤大头,于是借口等到田秀才入学之后再给。教官知道此时推脱,就是不给银子,于是返回县学向朝廷派来的学政告状,说田秀才是靠舞弊才考取得功名。偏听偏信之下,田秀才被革除功名,从县学轰了出去,田家虽然家大业大,却因不愿贿赂教官,断绝了晚辈的功名。

.

上图_ 清朝科举考试的“号房”

清代笔记《瓜棚闲谈》的作者曾肇堃,在上任做了叙永厅(今四川叙永、古蔺等县地)训导之后有这样一段自述:“于是一介穷儒,乃得大成殿行走,管理红墙一带,统辖文武生员之职权。几生修道,岂偶然哉”。这段话不仅透露出高氏的得意,也表明了教官手中掌握着对该地区“文武生员”的生杀大权。

所谓大成殿就是各地孔庙的主殿,是祭祀孔子的地方,在此处行走就是代圣人教授门徒,这就表明了教官之辈官职虽小,却清贵无比,并且掌管该地的教育事业,虽然不如知县、县丞等人威风,却也是蝎子粑粑——独一份。

上图_ 西方出版物中记录的装运食物等用品的中国箱篮,也是带入科场的考篮的常见形制

光绪年间陕西省潼关厅的训导张晨岚,曾就自己的教官生涯作了一首《得字歌》:

一品官前坐得,两回丁祭办得。

三年考试盼得,四等秀才打得。

五品升衔加得,六旬太太苦得。

七品县印代得,八条卧碑记得。

九两斋夫扣得,十分将就算得。

这又可以与曾氏所说教官职权互为补充,“一品官前坐得”是说教官清贵;“两回丁祭办得”,则是指各地每年要在农历二月、八月两个月的第一个丁日祭祀孔子,其中花销可以落下一些,而且祭品的整只牛、羊、猪也归教官分配。

“四等秀才打得”,是因为秀才每三年要参加两次县里的岁考,用以检查功课是否扎实。考试中,评为一二三等没有什么大问题,但是四等的秀才家麻烦了,轻则被当众叱责,重则被各处功名,因此这其中不愿被革除功名的秀才和掌握生杀大权的教官,自然又有文章可做。

上图_ 1870年代,晚清的私塾,放学时候的情景

上图_ 晚清的读书人

至于“十分将就算的”,则是因为教官基本上没有升迁的门路,官场历来也没有教官升任的规矩,所以对于那些心比天高的举人来说,教官只是算不得出路的办法,所以没了上进的动力,很多基层教官也就尸位素餐,混吃等死而已。

表面看起来神圣光辉的清代科举制度,却是从根子上就弊病丛生。基层教官的选拔潦草如此,那大多数教官也自然把责任视同儿戏。所以清末教育改革才要兴办大学堂,废除科举,但已经是沉疴入骨,药石无效。

文:魏四维

参考资料:

【1】《儒林外史》 吴敬梓

【2】《旧典备徵》 朱彭寿

【3】《世载堂杂忆》 刘禺生

【4】《近代笔记过眼录》 徐一士

【5】《清史稿•一百零八卷•选举》 赵尔巽(主编)

文字由历史大学堂团队创作,配图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天鉴贞心”——清代珍贵匾额惊现平原,带出一个名门望族故事

文|孙玉海

在山东省平原县前曹镇官道张村退休老教师李炳友老先生家,有“天鉴贞心”字样清代古匾一件。该匾为金字、黑底,字大如斗,系清代山东巡抚陈士杰、山东学政汪鸣銮联袂赠给该村光绪拔贡李润深祖母李沙氏的匾额。该匾的发现,是考证明清时期平原望族——李氏家族的重要实物佐证,也是一件不可多得的珍贵历史文物。

经察看,该匾额目前有缺损。原匾由4块木板拼合而成。因历史原因,上个世纪六十年代的特殊时期,该匾被拆开。上面的两块板被分割成4块,做成了门框。幸因匾额上油漆很厚,字迹尚存。如将门拆掉,还可以复原此匾。目前,该匾只剩有下面两块。字迹可清楚地辨认,其上题字为“天鉴贞心”4个大字。匾的两侧均为小字,刻有“抚部院陈、督学院汪为李沙氏立 孟冬 榖旦”字样。但因匾有缺损,更详细的信息,有待匾复原后才能弄清。

据李炳友老先生介绍,此前,此匾下方尚有被雕成4个圆柱状的一块木板,上有“书香门第”4个大字,可惜后来被毁。此匾上方有印章,系匾额书写者的名字。根据字迹推断,此匾极可能为汪鸣銮所书。

经查阅资料,初步得知,匾上所写的“抚部院陈”即清代山东巡抚、曾国藩的重要幕僚陈士杰。“督学院汪”即清代山东学政、翁同龢得意门生、书法家汪鸣銮。此二人,陈士杰为拔贡出身,汪鸣銮为进士出身,官阶分别为二品、从二品。两人联袂为李氏家族赠匾,证明李氏家族历史上的地位和影响力非同一般。

李炳友现年81岁。据他介绍,该村李氏家族历来是书香门第。有清一代,人才辈出,声名显赫。祖上出过两位举人,贡生、监生不曾间断,秀才之多更是指不胜屈。惜乎解放后族谱被毁,祖宗的很多具体详情,如今已难以弄清。此匾上提到的“李沙氏”,是他的高祖母,为高唐沙家集人。老太太年轻时守寡,孝敬公婆,勤苦持家,育有二子:长子为李鸿林(李华堂),贡生;次子为李云林(李振堂),武秀才。其中,李鸿林是他的曾祖父,生有4个儿子:李润深、李泽深、李滋深、李瀚深。他的爷爷排行老三,名叫李滋深。他的大爷爷李润深(1867-1937),字滋甫,为清光绪乙酉年(1885)拔贡、泰安府候选训导、赏戴蓝翎直隶州用候选知县,曾在直隶高唐州步兵统领衙门担任幕僚,晚年曾续修《平原县志》。

据李炳友老先生介绍:晚清时期,该村李氏家族以村里一条东西街为界,分为南北两大院:南院住着李润深、李泽深、李滋深、李瀚深亲兄弟4人。其中,大爷爷李润深是拔贡,长年在外做官,家中诸事由二弟李泽深料理。老三李滋深、老四李瀚深去世较早。其中,李滋深是李炳友的爷爷。北院有兄弟3人:李濡深、李瀛深、李淮深。其中,李瀛深是秀才。南北院的兄弟们均擅长书法,时号“李氏无拙笔”。此匾当年悬挂在南院大门口的门楼上。他记得幼年时,老李家尚有4块大匾。除这一件外,另一件是县长曹梦九赠送给大爷爷李润深的,题为“道德君子”。另外两块匾的题字,已记不清了。如今只保留下了“天鉴贞心“这一块,实属万幸。

他还告诉笔者,南北院同辈兄弟中,李瀛深排行老六,尤为大哥、拔贡李润深赏识。其书法与其兄李润深的书法放在一起,几乎可以乱真,因而常代李润深写碑铭。

李炳友老先生兄弟3人:炳武(系黄埔军校毕业,现年96岁)、炳文、炳友。笔者外祖父李炳灿,与他们是同族兄弟,系退休老教师,1994年去世。拔贡李润深,系笔者外祖父李炳灿的亲爷爷,是笔者的高外祖父。因着家族血缘关系,笔者多年来一直努力搜集李氏家族资料、研究其家族史。因解放后李氏家族的族谱被毁,调查研究困难极大。此匾的发现,使得李氏家族的面貌浮显了冰山一角。

按照李炳友老先生的介绍,根据匾额上的“李沙氏”“天鉴贞心”等内容,笔者查阅了续修《平原县志》,果然有了惊人的发现!

据续修《平原县志》卷之十六·列女志载:“沙氏,附贡生李文元(字连捷)之妻,附贡生华堂、武庠生振堂之母。年三十一岁守志,孝事翁姑。姑病,饮食汤药从不假手他人。居,恒伴姑寝,以便侍奉。东抚陈、学政汪,题准旌表“天鉴贞心”,入节孝祠。”

随后,笔者又从续修《平原县志》(第260页)卷之六·选举卷,查阅到了李文元的信息:“李文元,字连捷,附贡”。之后,在县志(第393页)卷之十八·人物志·孝义卷,查到了李华堂的传记:“李华堂,原名鸿林,字冠山,号书卿,天资聪敏,性孝友,读书务求详解,素精岐黄,善丹青,尤长于山水,生平不作诳语。与同学十三人结盟,德业相劝,过失相规,数十年如一日,家非素丰,而好拯困济贫。人有乞贷,推解不稍吝。值岁饥,人相食,谓子弟曰:‘今乡人食且不能得,岂能还债乎?’因将簿记悉焚之,一乡感德。”

至此,缠绕笔者心头多年的迷团终于烟消云散。

原来,笔者外高祖父李润深,其父李鸿林原名李华堂,是附贡生;他的祖父是李文元,也是附贡生。祖孙三代均为贡生,真是非常罕见!

根据记载,李华堂精通中医学,擅长绘画,尤其工画山水。为人怜苦济贫,道德修养极高。

随后,笔者又在县志的“艺文志”卷中,发现了一篇由邑人颜振兴撰写的《李公华堂义碑记》。碑文盛赞李公华堂等13人结盟为君子之交,延及子孙,三代人历经50余年成为忠贞不渝之世交的感人故事,表达了作者对李公华堂道德人品无比景仰的感情。

此外,根据家族中老人们相传的李家出过2个举人的故事,笔者查阅了县志,发现清代平原没有李姓的文举人。只有乾隆年间,出过两个武举。续修《平原县志》“选举卷·武举志”记载:“李凌云,字扶清,乾隆二十三年戊子(1758)举人;李登云,字冲霄,乾隆四十五年庚子(1780)武举。”按:李氏家族成员的同辈姓名,均为中间一字进行变化。可见,此二人系该家族的科举人物无疑。(这也间接印证了该家族中李云林为武庠生、李润深成为步兵统领衙门幕僚的渊源。)至于他们与李文元间到底有是何等关系,只能待发现新的史料证明了。

此外,笔者发现,县志上,关于李姓的科举人物还有很多,他们中间必定还有不少人是这个李氏家族的成员。可惜因族谱无存、年代久远,已难以考证其间的枝脉关系。据李炳友老先生介绍,目前,该村某处尚埋藏有几块大型墓碑。其中,有别人为李氏家族写的;也有拔贡李润深为其父李鸿林写的。如能发掘出该墓碑,家族的历史面貌才会进一步呈现。目前,笔者已联系平原县文化局的工作人员,以期对该碑刻文物进行挖掘、研究。相信随着家族墓碑的出土,笼罩在这一明清平原望族身上的神秘面纱会被完全揭开。

孙玉海,男,汉族。诗人、作家、青年辞赋家、新闻工作者。首届德州文化英才。为中国诗歌学会会员、德州市董子文化研究会副秘书长、德州市运河经济文化研究中心理事、德州市作家协会副秘书长、德州市写作学会副会长、德州市诗歌学会副秘书长、《新世界诗刊》编委、为中国文艺家俱乐部、中国诗赋网等多家文艺网站创作员。现为《德州日报》特刊部主任、德州日报文艺副刊《柳湖》主编。

1972年出生,山东平原县人,山东大学毕业。自大学期间开始写作。作品及传记收入《中国当代诗人作家大辞典》、《中国诗典》、《南吟北唱》、《中国新世纪诗人诗选》等多部大型辞书、文集中。作品发表于《地火》《伯乐》《山东文学》《时代文学》《青年文学》《当代诗坛》《鲁北文学》《长江日报》等报刊,多次在全国性文学大赛中获奖。2007年出版个人大型诗集《一个人走路》,获德州市第三届精神文明精品工程奖。2009年出版长篇散文诗集《流浪者之歌》。创作涉猎诗、词、歌、赋、散文、小说、杂文等各类文体,尤其擅长辞赋,所创作的《德州赋》《幸福德州梦赋》《蒙阴地下银河赋》《三在赋》等作品,或刻碑立于景点,或写成书法、弁于画册、拍成朗诵光盘流传。作品《孙玉海旧体诗词选》获2010年“中国作家金秋诗会”全国大赛一等奖。2019年,出版诗词歌赋集《了然斋集》。目前,正潜心从事“平原东南乡”系列长篇小说创作。

本文内容由壹点号作者发布,不代表齐鲁壹点立场。

找记者、求报道、求帮助,各大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点情报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体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我要报料

【读史】清朝12位皇帝的年号个个都极有内涵?

  “天命”(1616-1626)

  爱新觉罗·努尔哈赤是清王朝的开创者,1616年建立后金,建元“天命”。古人以为君权神授,统治者自称受命于天,故谓之天命。努尔哈赤知晓汉文,曾被明廷封为龙虎将军,“天命”二字足见努尔哈赤受汉文化影响之深。

  “崇德”(1636-1643)

  爱新觉罗·皇太极是努尔哈赤的第八子,1626年即汗位,1636年改国号“金”为“清”,称皇帝,改元“崇德”。皇太极认识到后金是在马背上打下来的,要实现长治久安,并进一步开疆扩土,必须吸收汉民族的优秀文化。皇太极仿明制,设六部,笼络蒙汉官僚,招揽人才。“崇德”即“崇尚德化”,反映了皇太极当时的政治理念。 

  “顺治”(1644-1661)

  爱新觉罗·福临于崇德八年(1643年)即位,次年改元“顺治”,在位期间,清人实现了入主中原的愿望。顺治即位前,皇太极统一了整个东北,建立起关东一统的大清帝国。这时的清帝国,雄心勃勃,兵锋屡指关内,意欲逐鹿中原,一统华夏。年号“顺治”反映了清人的这一理想。顺,顺利;治,治理。顺治,即“治国顺利,实现华夏一统”。

  “康熙”(1662-1722)

  爱新觉罗·玄烨生于顺治十一年(1654年),是顺治帝的第三子。玄烨于顺治十八年(1661年)即位,是清人入关后的第二位皇帝,次年改元“康熙”。顺治时,前明的残余势力及各地主要抗清武装,基本上被消灭,华夏一统的理想得以实现。对清人来说,打下“江山”后实现国泰民安,是新的时代主题。“康熙”二字就反映了这一理想。康,安宁;熙,兴盛。康熙,即“万民康乐安宁,天下兴盛”。

  “雍正”(1723-1735)

  爱新觉罗·胤禛生于康熙十七年(1678年),是康熙帝的第四子,初封雍亲王,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即位,次年改元“雍正”。雍正是借权臣的力量继位的,在夺位过程中使用了残酷的手段,参与夺位的诸弟多不得善终,康熙帝的许多近臣也遭到贬斥。所以,雍正帝即皇位的正当性,在当时就受到怀疑。“雍正”是“雍亲王得位正、为君正”的意思,他想以此强调自己皇位的“正当性”。 

  “乾隆”(1736-1795)

  爱新觉罗·弘历生于康熙五十年(1711年),是雍正帝的第四子,与康熙齐名,他们开创的“康乾盛世”是中国历史上国力相当强盛的时期。雍正十三年(1735年)即位,次年改元“乾隆”。康熙时,清朝开始步入太平盛世;雍正时得到进一步巩固。乾隆的使命是如何进一步增强国力,让国家进入全盛时期。“乾”表示“天”,“乾隆”的意思是“天道昌隆”。以此为年号,同样反映了乾隆的治国理想。

  “嘉庆”(1796-1820)

  爱新觉罗·颙琰生于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是乾隆帝的第十子,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被封为嘉亲王,乾隆六十年(1795年)册立为皇太子,次年即位,改元“嘉庆”。庆,普天同庆。“嘉庆”的意思是“嘉亲王即位,国泰民安,普天同庆”。 

  “道光”(1821-1850)

  爱新觉罗·旻宁生于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是嘉庆帝的长子。嘉庆十八年(1813年)被封为智亲王,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即位,次年改元为“道光”,意思是“大道光辉”。在他统治时期,战争爆发,清朝走向衰落。

  “咸丰”(1851-1861)

  爱新觉罗·奕詝生于道光十一年(1831年),是道光帝的第四子,道光三十年(1850年)即皇位,次年改元“咸丰”。咸,普遍;丰,富足。“咸丰”意思是“普天之下,丰衣足食”。咸丰皇帝是一位“苦命天子”,“咸丰”二字反映了渴望百姓安康的愿望。

  “同治”(1862-1874)

  爱新觉罗·载淳生于咸丰六年(1856年),是咸丰帝与叶赫那拉氏(慈禧太后)的独生子,咸丰十一年(1861年)即位时才5岁。按咸丰帝诏命,由肃顺等八大臣辅政。肃顺等准备以“祺祥”作为幼君的年号。慈禧联合恭亲王奕发动,逮治了肃顺等八大臣。之后,慈安与慈禧垂帘听政。并取消“祺祥”年号,改用“同治”,隐含两宫太后与众大臣共理朝政之意。

  “光绪”(1875-1908)

  爱新觉罗·载湉生于同治十年(1871年),父亲是道光帝的第七子,母亲是慈禧的胞妹,正是因为这种特殊背景,在同治帝病故之后,得以继承大统。同治十三年(1874年)登基,次年改元“光绪”,由两宫太后“慈安”“慈禧”垂帘听政。光,光大;绪,未竟之功业。“光绪”即“光大未竟之功业”。“光绪”这个年号反映了清廷重振国力的愿望。

  “宣统”(1909-1912)

  爱新觉罗·溥仪是光绪皇帝的弟弟载沣的长子。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十月,光绪生了重病,在他临死前,慈禧太后召见军机大臣商量立储人选,由于光绪帝无后,议定立三岁的溥仪为帝,半个多月后,溥仪在太和殿即位,次年改元“宣统”。

转自:员网

(了解更多反邪教知识,传播社会正能量,请关注我们微信公众号“太白剑”、微博“宝鸡反邪教”)

纪念币(光绪乙酉年造肖像龙凤银币)

光绪乙酉年造肖像龙凤银币纪念币银币上的上半身像,为孝定景皇后(即隆裕),据《清史稿》载:光绪十四年十月,孝定景皇后受聘。十五年正月,皇帝举行婚典。但银币为乙酉年(即光绪十一年)铸造,早于婚典日期四年。如此看来,清皇朝为皇帝大婚典礼赏赐需用,在数年前已经早有安排。特别是婚典费用的筹备情况,清史中都有详情记述。

此纪念币是馈赠官吏的纪念币礼品,它从光绪乙酉年迄今,仅只百年的历史。现据记载和实物观察,我国铸造银币的历史并不悠久,肖像银币的历史更为短暂,有清一代,除顺治至雍正外,乾隆时期已有恭御银币出现,但那时没有肖像图案,并且数额极少。之后,由于某种需要,历朝才均有铸造。它的用途:或作“恭进御览”,或作军饷,或作社会流通,但款式复杂,不是机铸的大多版面粗糙。而清代肖像银币,约自道光元年始创。从而历朝均有仿照,并且质纯,十分精美。“光绪乙酉年造”肖像龙凤银币即为此例之一。因其专供赏赐所用,并不广泛流通,故铸额不多,弥足珍贵。

文中此“纪念币”为“光绪乙酉年造肖像龙凤银币”该币正面为半身女像,观其神态,年龄当与一币相若,头冠和服饰亦系满族后妃模样。像的两侧同样铸有“光绪乙酉年造”六字,没侧三字,字体严谨,十分规整;背面正中为衔芝凤纹,一侧面龙纹,外圈还伴以八个方形篆书“囍”字,又用连珠小点缀成界线把两重纹饰和每一囍字隔开来,点线排列整齐,内容格外明显。

此枚银币设计优美,模板精致。所有装饰如帽翔、头花、璎珞丝镂和朝服上织绣龙凤等纹样都刻划得花锦如画,十分美观;头面和衣褶也是凹凸分明,层次清楚;加上背的龙、凤、囍字,其布局又异乎寻常,可见此币精巧的制版水平,确较一般银元有过之而无不及。

征集范围

陶瓷:高古瓷、历代官窑瓷器、名瓷、当代大师精品瓷器

字画:历代名人名家书画、现当代书画、各派系名家字画。

玉器:古玉、明清玉、现代玉。如:翡翠、祁连玉、昆仑玉、鲍文玉、碧玉、血滴石、绿松石、玛瑙、青金石、孔雀石、宝石、猫眼石等。

杂项:古籍善本、金银铜器、钱币、奇石雕件、田黄、鸡血石、蜜蜡、文房用品、紫檀、黄花梨、竹木牙雕、紫砂壶、中外名酒(需未开封且包装完好)、名表等。

免费在线鉴定、估价、高价出手↓

了解更多可搜索“http://www.hcxart/mobile”可免费鉴定藏品!

大清最为悲情的皇帝光绪:15岁撰文以明心志,读起来让人潸然泪下

如果把清朝 12位皇帝做一个排名,最憋屈、最为悲情的皇帝非光绪皇帝莫属。光绪4岁登基,38岁暴毙,在位34年时间里一直生活在慈禧太后的阴影之下。2008年光绪皇帝死因公布,死于砒霜中毒。尽管凶手成谜,但慈禧太后嫌疑最大。

作为清朝第一位以非皇子身份登基的皇帝,这既是他的幸运,也是他的不幸。同治十三年(1874年)十二月初五,年仅19岁的同治病死了。初六,慈禧、慈安两宫太后同时宣布:“醇亲王奕譞之子载湉,著承继文宗显皇帝为子,入承大统,为嗣皇帝。”

光绪元年(1875年)正月二十日,5岁的光绪继位大典在太和殿举行,实际上他只有3周岁半。光绪跟皇位八竿子打不着,慈禧太后为何选择他来继承皇位呢?按照乾隆定下的祖制,皇族的辈分依次是“永、绵、奕、载”四辈,道光时又续了“溥、毓、恒、启”四辈。按理,同治没有儿子,他死后应该由“溥”字辈来继承。

慈禧太后违背祖制,这完全是为了自己垂帘听政的需要。之所以选择光绪,关键的原因是奕譞在“辛酉”时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他带人将肃顺抓了起来,为慈禧垂帘听政立下了大功。

光绪二年四月,光绪毓庆宫读书。老师们各司其职,翁同龢主要教光绪读书识字;夏同善主要教光绪写字;御前大臣教习满语文、蒙古语文和骑射。随着渐渐长大,光绪的自我意识开始觉醒,逐渐把自己的身份和国家联系在一起。

15岁时,光绪在《乙酉年御制文》中写道:“为人上者,必先有爱民之心,而后有忧民之意。爱之深,故忧之切。忧之切,故一民饥,曰我饥之;一民寒,曰我寒之。凡民所能致者,故悉力以致之;即民所不能致者,亦竭诚尽敬以致之。”

短短几句话,说明光绪很想成为一位有所作为的皇帝,奈何自己是傀儡皇帝。光绪15岁时还写了一首读起来让人大为感慨,名为《围炉》:西北明积雪,万户凛寒飞;惟有深宫里,金炉兽炭红。光绪在诗和文章中透露出对广大劳动民众的同情,读起来令人感怀。

1908年11月14日,光绪在囚禁地瀛台病死,身边无一人。当人们发现光绪时,尸体已经冰冷。在光绪的遗诏中,我们深深感触到这位皇帝的内心的愤懑不满,可以称得上是罪己诏。

参考资料:《大清国皇帝之光绪》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