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星座 > 摩羯座

自我否定(自我否定的人会抑郁吗)

时间:2024-02-04 22:02:19 作者:气宇轩昂 来源:互联网

本文目录一览:

习惯自我否定的孩子,内心有多无助?

■ 陈若葵

在我们身边,不难发现这样一些孩子,他们曾经是同龄人中的尖子生,但随着年级的升高、升学压力的加大、他们的学习状态大不如前:上课走神儿、写作业拖拉、学习提不起兴致、考试成绩明显下降,面对一些有挑战性的活动,习惯于说“我不懂”“我不会”“别人都训练好久了才报名参加这个项目,我没准备,肯定输”“我是学渣,不可能会做这么难的题”“别人那么优秀,我比不过的”……

无论是遇到问题还是面临挑战,这些孩子往往第一时间表现出消极、悲观、退缩、沮丧,还没尝试、没努力就从心里认定自己“不行”、打退堂鼓,明显是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有的孩子甚至还表现出愤怒和抗拒,家长一说学习,他就立马“炸锅”,摔东西撕书,情绪失控。其实,孩子的这些行为,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习得性无助”心理导致的。

“习得性无助”是美国心理学家赛利格曼提出的,它指一个人觉察到自己的行为不可能达到特定的目标,或没有成功的可能性时,产生的一种无能为力或自暴自弃的心理状态。

孩子为什么会感到无助?最明显的就是外界的消极评价和持续不断的失败经历,比如孩子在学校经常被老师批评,或被同学疏远、奚落、嘲笑、歧视甚至侮辱,学习成绩明显退步等,因此产生很多负面情绪、抑郁、无助,社交退缩,行为紧张,语言、思维和注意力水平下降,进而觉得自己“无能”“没用”,对自我价值产生怀疑,以至于在面对学习和同伴交往时,就会认为自己的能力不足,什么事情都做不好,目标感下降,意志力薄弱,索性不作为。

在家庭中,如果父母的期望过高,要求孩子事事拔尖,在学习上更不能落后,而孩子在现实中却屡屡失利,两者之间的矛盾会加深孩子的挫败感。在这种状况下,家长再以“为你好”名义,鲜有表扬、肯定,试图以打压教育方式刺激孩子上进,并采取严格安排孩子的作息,甚至使用监控等手段督促学习,都会使之产生焦虑和恐惧情绪,容易自卑。久而久之,无望感、对未来不再抱有积极的期待、逃避情绪就会困扰孩子。而有些家长缺乏耐心,教育方式简单粗暴,也会打击孩子的自尊、自信和做事的热情,形成遇事退缩的个性。

此外,一些孩子争强好胜,执着于与他人竞争,喜欢事事争先,表面看来这样的孩子比较上进,但天长日久容易陷入“比较”的怪圈、走入极端,而忽略自己的成长和进步。当遭遇失败时,他们会过度苛责自己、否定自己,不能正确认识自身能力,最终陷入“习得性无助”的状态。

避免孩子受此困扰,家长首先要做一些尝试和改变。

“共情”让孩子不再孤单

在很多事情上,家长的反馈左右着孩子的情绪。“习得性无助”的孩子内心很孤单,最需要的是理解,是自己真真切切被爱的感受,而父母的“共情”无疑是一剂良药,它如同黑夜里的一盏明灯,照亮孩子的内心。因此,在孩子遇到挫折、产生负面情绪、感到无助时,家长应及时做出情感回馈——关注孩子每一次情感、情绪表达,关心地询问、耐心倾听、感同身受,心态平和地接受孩子的所有情绪,真诚地告诉他“无论发生任何事情,爸爸妈妈都会一如既往地爱你、陪伴你、帮助你”,这样的情感支持能降低孩子内心的焦虑,避免其陷入无助状态或减轻无助的程度,尽快放松下来。

建立积极的思维方式

我们对一些事件做出怎样的解读,对我们的心情和之后的应对方式将产生不同的影响。比如,面对孩子处境不佳、没有进取的动力、习惯选择放弃的状况,父母朝着积极方面去解释和引导,孩子就会拥有积极乐观的思维方式;反之,孩子就会拥有消极悲观的思维方式。因此,家长首先要克制自己的焦虑情绪。俗话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在和孩子交流时,注意自己的语气和措辞,用温和的、善意的话语,让他明白,任何事情都不是一成不变的,我们可以通过行动来改变自己的劣势,成于做、毁于怠,爸爸妈妈相信他的潜力。

家长帮助孩子客观地分析失败的原因,看到失败是暂时的,总结经验教训,帮助孩子建立积极的思维方式,遇事多想好的一面,提高其学习动机。

扮演孩子摆脱困境的“推手”

父母和孩子共同设定一个合适的目标、列出具体的行动计划。告诉孩子,他在尝试的过程中也许不会一帆风顺,但只要坚持,每天付出一点、进步一点,日积月累就会从量变达到质变,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一定会有明显的收获。

支持孩子勇敢尝试,陪伴他将行动计划付诸实施;看到孩子的点滴进步,及时肯定、鼓励;在孩子受挫、懒得努力的时候,给予无条件的关注,认真倾听他的想法,理解他的感受,肯定他的努力和付出,接受并疏解他的负面情绪,热情鼓励并推他一把,扮演孩子摆脱困境的“推手”。

鼓励孩子发展自己的优势

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存在,每个人都有自己相对擅长的事。对于“习得性无助”的孩子,父母尽量引导他看到自己的闪光点。比如,有的孩子数学一般,但写文章好、外语好,或者有艺术天赋,父母可以适当放大孩子的长项,鼓励他发展自己的优势,把能做好的事做得更好。

无论是幼儿园还是学校,牛娃、学霸确实存在,如果把别人家孩子锁定为比较对象,永远能找到比自己家孩子更优秀的,人外有人天外有天,越比越焦虑。避免孩子“习得性无助”,父母首先戒除攀比心,教会孩子理性看待竞争环境,把目光放到自己身上,着眼于自己的过去和现在,看到自身成长和进步,认可自己的价值,建立起自信。

另外,学习生存技能,能让孩子获得对生命的“掌控感”,也能有效避免“习得性无助”的发生。

来源: 中国妇女报

在父母否定中长大的人怎么调整自己的心理?

被父母否定,是一件令人难过的事,它所带来的影响不仅仅是家庭伤害,也是儿女对于亲情感受的迷茫,我们该如何面对父母的问题。

众所周知,国内的文化与西方不太一样,比较注重家庭关系,对于孝顺二字尤为看重。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虽然现在已不是封建社会,但是保留传统思想观念的人仍是多数。父母做得不对的,子女要去理解原谅,哪怕父母做错了,也不能忤逆他们。

但是仔细分析,你会发现这样的言论会存在问题,它并不能改善家庭关系的氛围。

例如子女在一个家庭特别混乱的环境下长大,父亲酗酒,天天家庭暴力,动不动就在家里闹矛盾,还欠了很多债,这样子女还需要原谅父母吗?显然比较合适的做法是远离这样的环境,避免受到父母的影响。

如果能在外面闯荡,一个人生活,会是比较好的选择。

因为这时候去理解父母、原谅父母的做法已经没有用了,对于个体的成长没有任何帮助。原谅了还会反复,只会让子女深陷父母的情绪里无可自拔。

关于原生家庭,我始终认为一个观点是需要大家去理解的,就是子女得做好与家庭“割裂关系”的准备,不要被亲情绑架而耽误了自己的生活。这里所说的割裂关系,不是指断绝家庭关系,感情上不相往来,而是指事业、生活上能够独立,做到不听父母的,有主见去掌控自己的人生,哪怕与父母反着来、有矛盾也要坚持这么做。

曾经我身边有个好友,他的经历就让我感到唏嘘。他很优秀,通过自己的努力也考上了很好的大学,出来也有不错的工作,在当地也有很好的收入。然而父母关系一直不和,经常会有矛盾,父亲还到处花天酒地,沉迷欠了不少钱。

为了家庭的事他很不好过,妈妈一直劝他回来,看能不能劝说父亲改邪归正。

这事情他找我商量过,我给他提过意见,说你的人生要由你来决定。你已经长大了,工作、生活已经稳定,此时需要考虑经济、前途等各个方面。如果家庭影响到你,可能你也要下定决心做一个决断,而不是说为了家庭而委屈求全,必要时可能得有强硬的态度。

即使这么说,我也很明白换做他的身上肯定很难决定。一方面是父母的养育之恩,另一方面又是自己的未来前程,要迅速地做出决断并不容易。

后来他还是决定回老家陪父母一起过,我也尊重他的意见。多年后从好友身边得知,他目前过得不是太好,工作丢了,至今一直失业在家,也没存下多少钱。父亲去世、母亲长期被父亲殴打身上落下一堆病,目前也是重病在家。

换做是你,会如何做出选择呢?我想可能也会遭遇相同的局面吧。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在父母否定中长大的人该怎么调整自己的心理?首先需要做的就是做到与父母的关系隔离。要是家长屡次否定孩子的做法,思想和行为上多次打击,也没有尊重的态度,孩子也要去进行反抗,不管是什么态度,至少得展现出强硬的面对方式。

我的人生由我自己做主,我想做什么工作、去干什么,都是我的自由,你们没有干涉我生活的权利。越是不听父母的,你的人生之路才会过得平坦一些,太过听父母言论,未必不是一件好的事情。

其次是不要对父母的改变抱有期待。试图希望你长大了以后他们能够理解你,这是不可能的。父母的想法根深蒂固,要是他们经常否定他人,说明他们的内心控制欲极强,而且也缺乏同理心,这样的人不会因为外界的改变而有所醒悟。

他们只会觉得,你过得不好,一定是不听我的话才造成的,是你活该;过得好了,也是父母教育好才会这样的,也不会肯定你所做出的努力。

与其期待父母的转变,不如把心放在自己身上,多考虑自身多一些,看有没有自己感兴趣、想要做的事情去做。

只要对父母不再依赖,那么内心的焦虑和痛苦情绪就会减轻很多,你会发现相信自己会是多么的重要。

最后就是寻找父母以外的牢靠关系。除了亲情之外,还有许多感情等待我们去挖掘,朋友、闺蜜、同事、恋人……身边能够发展的关系有很多。人生中的情感,不光只有亲情,也可以拓展其它的感情渠道。

要是在身边,能够多一些牢靠、持久的情感关系,人的话也能收获自信。

例如你的朋友对你特别好,形影不离,无论做什么他都会鼓励你,说你很棒,此时你也会感到很幸福,终于有了欣赏和支持的对象,再也不需要通过父母身上来获取情感上的安慰。

父母否定,是我们内心上的困惑与痛苦,但是我们也不一定非得要在亲情的关系中去迷失方向,寻找属于自己的幸福,在我们的人生里也会有重要的位置。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