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风水 > 墓地风水

半路改名字还能转运吗(算命改名字能改运吗)

时间:2024-01-14 04:49:09 作者:痴人痴梦 来源:网友投稿

本文目录一览:

港星钟爱改名:求子、求姻缘、求健康,理由千奇百怪,有人改糊了

娱乐圈里好像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但凡事业一直不温不火或者开始走下坡路,就认定是名字惹的祸。哪怕是那些大家非常熟悉的明星,也难免在事业遇到低谷、或者求子求健康时用改名来换运。

内地娱乐圈里改名的比比皆是,像“叔圈”顶流张嘉益,原名叫张小童,后来叫了很长一段时间张嘉译,后为了健康改成了“益”;像何晟铭、郑国霖、莫小棋、吴晓敏等都是改了三四次才沿用现在的名字。

其实不止内地娱乐圈信这一套,港台明星对这方面的痴迷程度不亚于内地,甚至更胜一筹。有一些大家经常在港剧里见到的“老熟人”,突然有一天就没法把他们的脸和名字对不上号了,原因无非也是他们悄然改了名。

比如近日在香港小有名气的女明星何绮云宣布将名字改成了“何芷姗”。

何绮云是TVB旗下的艺人,她从2000年左右入行共计拍了60多部作品,一直以配角居多,像《爱·回家》里的Ma姐,《法证先锋3》里的崔恩月(Moon)等。虽然她没有大红大紫,但也颇受观众喜爱。

戏外她与男友感情稳定,但她是不婚主义者,没有结婚生子的打算,那么改名或许是因为事业发展上遇到了瓶颈,现在48岁的她以换名来追求事业上的突破。

她的保养很好,完全看不出来是年近50的人了,如果遇到了好的剧本,应该也还有望大火一把吧。

今年改名的不止何绮云,早在1月份,在《爱回家之开心速递》里饰演过高小姐的甄咏珊也由原来的名字改成了“甄采浠”。

内地很多明星名字改来改去都只是改变了口头上了称呼,身份证上依旧是原名,一遇到法律文书之类的文件,观众便可以发现他们使用的还是本名。

但不少香港明星改名是动真格的,他们会连所有的证件一起改。甄咏珊今年一月份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她把身份证、银行卡等重要身份资料都已经拿去相关单位换成了新名字。

甄咏珊之前还叫过一段时间甄颖珊,她透露以前用的名字是祖母取的,这些年来她的感情不顺,这次请“大师”取新名字是为了求个好姻缘。

据悉今年40岁的她还没有结婚,之前与黄宗泽有过一段无疾而终的恋情。

有改名求姻缘的,也有求子的。

曾经出演过《溏心风暴之家好月圆》《宫心计》《名媛望族》等剧,由打酱油的龙套演员变成“TVB一姐”的杨怡,2016年嫁给了同为演员的罗仲谦。

婚后二人于2020年生育了一个女儿,同年杨怡将名字改成了杨茜尧,其夫也由罗仲谦改为了罗子溢。

很多人猜测两人改名字是为了生儿子,毕竟两人一胎是女儿,而“子溢”这样的名字寓意不要太明显,而且改名的第二年两人就如愿抱得了大胖小子,凑足了“好”字。

但罗子溢曾在采访中表示改名不为求子,而是为了女儿,他称当时请了风水师给女儿取名字,大师说“如果想让女儿好些,父母也要配合一下,产生的化学作用才足够大”,所以他们照做了。

不管改名原因是什么,但不得不说,两人改名后知名度大大地下降了。杨怡不是天选之女,她的江山是自己一步步打出来的,在TVB现在本就日薄西山的情况下,她的事业已经在走下坡路了,改了名之后人气更加“糊”了。几年过去了,大家还是习惯叫她杨怡,而记不住那个拗口的新名杨茜尧。

至于她的老公罗子溢,他的名气一直不上不下,与杨怡恋情曝光后有点借妻上位的意思。但刚被大家记住名字时又改了名,一下子回到了解放前。

夫妻之间改名会出现传染的情况,基本上一人改名另外一个也会相随。

现名为周励淇的香港女演员,是模特出身,22岁跨行当了演员,曾出演过《肥龙过江》《天幕下的恋人》《再创世纪》等作品,长相清纯、身材火辣的她无论是在电视剧领域还是电影领域,都算是未来可期。

但她被很多内地观众认识,是因为陷入“小三上位”的争议之中。

周励淇的老公是内地演员傅浤鸣,听到这个名字很多人可能会一脸懵逼不知道此人为何人,但如果说到他的原名傅程鹏可能大家都不会陌生。

傅程鹏与女演员程愫曾是圈里一对恩爱的夫妻代表,两人结婚多年,育有一个可爱的儿子。他们在事业上也彼此成就,合作过不少电视剧,是大家心中非常般配的一对。

然而,后来傅程鹏与周励淇拍《卧底》时擦出了爱火,程愫变成了前妻,周励淇成功上位。

傅程鹏头年离婚,次年结二婚,并随周励淇一起改了名。周励淇由原名“丽淇”改成了“励淇”,换了字但音没变,而傅程鹏改成了“傅浤鸣”,又变成了一个“新人”,新名字看起来非常高大上,但反而没有记忆点了。

如果说上面这些港星改名是想换来事业上或者家庭上的改变的话,那陈小春应采儿夫妇改名就有点让人难以理解了。

虽然陈小春近几年来拍的作品都在三四分之间徘徊,但他在综艺节目中混得风生水起,不管是之前的《爸爸去哪儿》还是后来的《披荆斩棘的哥哥》,他都是妥妥的人气王,事业因此而迎来了第二春。

应采儿也一样,在2017年之前,她基本保持着每年一到两部影视作品的频率,这几年吃到了综艺红利之后彻底放弃了演戏,以做综艺为主。什么《妻子的浪漫旅行》《三个院子》等,关于夫妻感情的、亲子的综艺一档接一档,人气一直居高不下。

他们夫妻俩在节目中表现得非常恩爱,是不少人羡慕的“她在闹,他在笑”式的爱情。他们的大儿子Jasper软萌可爱,给他们的人气起到了添砖加瓦的作用,怀二儿子期间两人又还刚好赶上了《新生日记》,也就是说连生产都没有耽误搞事业。

在外人眼里,他们是爱情、事业、家庭各方面都让人艳羡的。就这样,他们还跟风改上了名。

去年10月有媒体曝出54岁的陈小春花百万改名催运,陈小春改名为陈泰铨,应采儿冠夫姓改为陈丁冉儿。在内地孩子跟妈妈姓都会触动很多人的神经,但在香港好像从夫姓大家很能接受。

值得一提的是,这已经不是应采儿第一次改名了,她本名叫丁文,应采儿本就是向太请人帮她改的艺名。

不过,尽管他们改了名,上节目大家还是叫的陈小春应采儿。跟任嘉伦一样,也是改名改了个寂寞。

当年红极一时TVB花旦的黎姿,也在2017年改名字冠了夫姓,她改成了马黎珈而。单听“珈而”谐音“加儿”,嫁入豪门后一连生了三个女儿的她被指改名是为了求子。

而她在出席某活动的时候解释称改名是因为自己已经退圈,老公希望她改一个低调的名字,正好她也有此意。她表示这个新名字是她老公帮她取的。

已经退圈了改不改名也不会有什么影响,但像刘玉翠这种把事业重心转到了内地后突然改名的,则会令知名度大打折扣。

早年凭借《天龙八部》里的阿紫和《鹿鼎记》里的建宁公主等角色在内地走红的刘玉翠,2020年5月份在社交平台上宣布改名为刘乔方。为了避免突然改名别人不知道她是谁,她还特意将社交账号的名称改成了“刘乔方就是刘玉翠”。

她曾被情绪病折磨多年,改名是为了转运换健康。她在官宣改名的那条微博上说“大家以后叫我乔方,叫得越多,大家都会越来越吉利”。

现在她已经定居内地,也做起了直播带货。但每次她在社交平台上发布动态,都会有不明真相的人纠结她的名字到底叫啥。

其他改名的港星还有很多,像正能量男星梁烈唯,刚开始进入内地观众视野的时候叫梁烈唯,2019年摇身一变成了梁竞徽。他跟刘乔方一样,也将社交平台上的账号名改成了“梁烈唯is梁竞徽”。

即使是已经换了新的名字,也还是难以丢弃用旧名字打拼多年赚回来的人气。

跟梁烈唯一样操作的还是香港女星江若琳,出道名为江若琳的她2020年5月在社交平台上发文宣布改名为江伊晴。

但仅仅过了一年多,她又改回了江若琳,为了避免人气流失,她的社交账号名叫“江若琳就是江伊晴”。

很多入行就改名的,是因为嫌弃自己的本名太土,不够上档次,对不起明星这个身份。而半路改名大多是半红不紫的人为了转运冲事业,当然,也不乏为了求身体健康、求子之类的。比起内地,香港那边更加相信风水学,所以他们也更热衷于改名换姓。

只不过,改名多多少少对于知名度会有影响。看到他们的脸,个个都是我们熟悉的港剧里的人物,但突然看到他们的新名字,心里忍不住犯嘀咕:TA是谁啊?

中国有3.6亿人在过去一年算过命或看过相

2003年,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发布调查结果:

3亿中国人相信算命,

三个人里面就有两个,

说自己的日常行为会被算命结果影响。

2019年,中国科协再次发布

《中国公民科学素质调查》,

结果发现超过91%的中国人仍旧不具备科学素养。

90后是有史以来学历最高的一代中国人,

他们同时也是最热衷于占星、塔罗、水晶转运的一批人:

每天关注星座运势博主,

微博里时不时转发许愿,

一有坏事就归结为“水逆”,

运气不好就把头像换成杨超越……

然而,他们也是生活压力最大的一批人,

2020年,第一批90后已经30岁了,

除了年龄身份的转变,

居无定所、工作更替、母胎单身等一系列现实,

让他们倍感艰难。

一条采访了3位90后算命师和1位资深算命用户,

他们见证了年轻人“为命运充值”的愿望多么迫切,

也看到了掩盖在“算命”这层薄纱下

人们巨大的心理需求的真相:

“我的职业就好像一个盛眼泪的容器,

这个容器里的眼泪越多,

这个世界的眼泪就越少。”

编辑 潇钺

“接受不了真相的人,我宁愿不跟他聊”

安琪,塔罗师,30岁,北京

2013年我开始学习塔罗。那一年我经历了个人感情生活的瓶颈,很迷茫,整个人没有任何人生目标,也不知道如何排解,就想要找一个塔罗师来算一算。

我在网上搜索了一些业内很受好评的塔罗师,锁定其中一位。第一次见面,我什么都没有说,他就直接用塔罗牌算出了我的现状,非常准,也给了我很中肯的建议。我非常佩服,觉得塔罗简直太神奇了,马上决定要拜他为师,学习这门技艺。

塔罗牌算命在国内其实是有培训机构的。在这个塔罗师的建议下,我报了北京一家塔罗学校的班,学了3个月,通过了考试,算是入了门,当上了他的助教。但是离成为一个真正的塔罗师还有很大距离,需要用很长时间慢慢练习。

决定要走上塔罗师的职业道路后,2013年底,我把自己的服装店,重新装修,改成自己的塔罗馆。身边不少塔罗师都接受线上占卜,但我自己是觉得一定要见到对方,两个人坐下来真心实意地向牌发问。这样不管是询问还是回答,传递的信息都更加准确。

到现在为止我当塔罗师六年,差不多看了几千个人了吧。基本业务就是给人测算收费,以及售卖一些水晶周边。我有两种收费标准,一个问题200,或者按时间,一个小时500。一个月大概收入3万。每天接待最少两个客户,最多不超过10个,这个上限是因为我的个人原因,算一次塔罗也很累,算的人太多,脑子会跟不上。

其实学塔罗并没有什么捷径或者对天分的要求,主要是需要识记大量的知识,所以要坚持不断地学习。来找我的人,基本上都是通过预约。大众点评、微信、微博等社交平台上,都有预约通道。以前还会有很多直接推门进来的,现在我要求必须预约,因为时间都安排得很满,临时来的我不一定有空接待。

我的工作时间比较灵活,营业时间基本上是下午一点到晚上九点。工作日和周末的人流量差不多,没有什么区别,但是一到水逆,客户就特别多,多到我根本接待不过来,就分给同行好友。今年春节来得早,我的塔罗馆什么时候关门歇业,目前还没有想好,都是比较随意地在朋友圈临时通知。

我的第一个客户是朋友的朋友。那时我刚刚从业,朋友帮我转发了朋友圈,然后就有人加我。这个客户问我什么问题我已经忘了,只记得她说太准了,我也是第一次体验到被夸奖“算得准”的自豪感。

找我的人,一般问题就那几个:事业发展或者感情。比如我明年新的计划能否顺利?或者现在站在了事业的选择路口,我想知道不同的路该怎么选?

客户年龄在28-35岁之间的比较多,可能是现在的社会给年轻人的压力太大,大家都进入了一种缺乏自信、对未来产生恐惧的模式。很多人长期面临各种小事的困扰,陷入焦虑,但是又找不到一个途径去宣泄。

我印象最深的是一个30岁左右的男生,他一见到我,聊了两句就直接问:我想知道明年的今天我还活着吗?

从救人的角度出发,我不可能用塔罗牌去算这样的问题,我怎么样都得先了解情况。我就试着先用牌阵来引导他说出自己内心真实的想法。

当时切牌切到了一张宝剑牌,画面上是一个人,趴在那身上插了很多宝剑,看起来挺伤的,但是远处的天有一点点亮光。

我拿着牌问他,你觉得这个天是马上要黎明了,还是夕阳刚落下,马上要天黑了?当时他回答是天要亮了。我跟他讲,这画面说明你潜意识里自己都察觉不到,你其实是有一颗自救的心存在的,还是希望看到生活美好的一面。

那一次我跟他聊了很久,聊到他的兴趣爱好,他说小时候学过画画。我鼓励他重新拾起这个爱好。到现在他已经画了4年了,算是坚持蛮久了,而且从那以后再也没找到过我。有时候看到他在朋友圈发一些自己画画的内容,我也挺替他开心的。

另外一个印象很深的例子是一个比我大的姐姐,差不多35岁。当时她正在经历一场异国网恋,问我可不可以看看两人未来的感情发展趋势。

这个姐姐有自己的独立经济能力,但是生活中一直找不到适合自己的感情。她在网络上认识了一个国外的网友,聊得很好。当时男生提出,你过来找我,我带你旅游,我带你玩。她开始犹豫不决,如果这个时候出去了,就要放掉之前国内的所有事业。

帮她算的时候,我发现了一张欺骗牌,还有很多土元素在这个牌阵里,这就说明两个人有金钱关系,发展前景并不是非常乐观,可能会产生一些利益纠纷。于是我建议她酌情考虑,不要冲动。

过了一两个月,她又来找我了一次,这回她才说清事情原委。原来在第一次找我之前,这个异性的网友就问她借了10万块钱,说要什么的。听我分析之后,她开始回归理性,想办法去调查这个网友的底细,最后发现对方竟然是一个跨国犯!10万块钱已经要不回来了,但好在并没有真的舍下自己的工作,跑去国外找他,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塔罗其实可以说是一种心理工具,并不是预测未来的灵丹妙药。给别人算塔罗,总体上其实还是鼓励对方去积极面对生活中的问题。有一些事情,找我我也是不会去算的,比如测算健康、或者是疾病。我即便是从牌面上看出了答案,也是无法改变现实的,很多人接受不了真相,所以我宁愿不跟对方聊。

“算了这么久,我不再相信那些大师了”

小A,资深算命用户,歌手,北京

我曾经是一个特别爱算命的人。前几年的工作发展不好,对我内心挺打击的,当时痴迷到什么程度呢?我听说哪里有一个会算的,我不管他准不准,也不管他有过什么案例,我都会去找他算,都是同样几个问题:我会不会红,我什么时候能红,我怎么样才能红?

爱算命,可能跟我进的是演艺圈也有关系。我们这个圈子里,找大师测算运势非常常见,因为演艺行业的随机性实在是太大了。

我有一个艺人朋友,他就有一个“专属”的大师。每次他要出去干什么,他就提前给个大师打个电话,或者他哪有不舒服,他也会跟大师打个电话。大师会告诉他,未来哪天的哪个时间,你会遇到一件什么事,或者一个什么人,你应该怎么去做,是非常具体的一种测算。

其实在圈内这也算是一种资源了,别人的资源是不好去碰的,除非他主动给你用。像我这种十八线小明星,没有专属资源,只能“打游击”。

很多大师很奇怪,都隐匿在农村的地方,有的人,你在地图导航上输入他的名字,能直接导航到他家里。

之前有一个我觉得还挺靠谱的大师,他特别火,每次到他家去算,要先拿号,就像我们出去吃饭排队要拿号一样。早上一大早天都不亮就先去拿号,然后他只有上午才看,看完就不好意思,今天结束了,想再看明天来。看一次价钱200,他也不多收。

据我所知,比较厉害的大师是一年只看几次,比如看一次是20万,其中也包括我帮你把这个事情化解掉,或者我今年就给你看一次,我把你一整年都看完,这种也是特别多的。像那种个人专属的大师,应该就不是按次收费了,是按年供养,包年十几万,几十万的应该都有。

在我最惆怅最迷茫的时候,曾经花大几万去做法事。每个大师算完之后都会有一些说法,但是他们并不对这个说法负责任。到后来,我已经不再相信传统算命的那些大师了,可能跟我接触了西方占星术也有关系。

当时是三年前,我有了两个作品,但是资源只够推一个,我不知道该推哪一个,以什么形式去推。占星的星盘回答我是两个截然不同的结果,要由我自己做决定,我做了决定之后,结果果然应验了。

到现在,我基本上不再去进行传统的算命了,而是改成定期看星盘,跟我的占星师就像交朋友一样。每两三个月,就去找他聊一次,就像朋友聊天一样,最近怎么怎么样。聊完之后,他就帮你把最近的状况给你捋顺出来,很舒服。

可能也是算了这么久之后,我自己的心态也发生了变化,没有过去那么急功近利了。所以占星术这种方式挺适合我的,他不会告诉你好或者不好,而是让你自己去判断。

“近几年我的女性客户变化很大,从指望男人到关注自己”

抱景,占星师,28岁,重庆

我研究的七政四余是一套中国古代的占星系统。一般的命理玄学,现在分为东方的八字,奇门遁甲,紫薇斗数等等,西方则有传统占星和现代占星。七政四余里面,既有东方的天干地支、五行,又融合了西方的占星理论,比如十二宫。

我现在微博上面粉丝大约100万,月收入差不多在4到5万。问询一小时,收费1000元左右,平时还有自己的网课。身边跟我差不多的同行朋友中,其实一个月赚10万、甚至20万也都是有的,包括一些社会名流在这上面的花费就更大了,我觉得占星师月收入八万、十万很正常。

我的客户遍布全国各地,一般都是在线沟通。有一个初创的建筑公司,他们在接一些大项目之前,会把3D建模图或者一些地形图发给我看风水,然后把我的风水报告写进PPT里拿给客户,相当于拿这个跟他们的建筑文化进行结合,不算是传统意义上的迷信。

还有一些咨询公司,也是长期跟我合作。他们在服务大客户之前,会给到我这个人的出生时间、地点等信息,测算他的喜好,再来跟他进行交流沟通,等于投其所好吧。如果看到这个人的星盘有一些问题,运势不好,那会考虑不把他当做发展客户的一个首选。

我的个人客户里面,女性占到90%。我的年纪不大,接触占星术之后,我才发现原来社会上的婚姻问题这么大。很多夫妻之间根本就没有感情,甚至有不少都是无性婚姻。有一些已婚的女生找到我,在心态上很明显看出当初是为了结婚而结婚,或者是遇不到好桃花就凑合结婚的。结婚后,被困在无性婚姻里长达三五年。

有一个女生,她的婚姻基本上已经破裂了。老公几个月不回家,她自己一个人带小孩,还有一个需要照顾的老父亲。她会觉得面对这样的男人我该离婚,但是经历了这么糟的婚姻之后,她心里面已经没有底气了,自信被摧毁了,担心离完婚,身边没有一个男人,自己面对这一切会不会更糟糕。她觉得走投无路了,就来找我。

另外一个女生,她的妈妈刚过世没多久,她的老公就逼她离婚,因为嫌她的命不好,把她妈妈给“克”死了。其实她妈妈以前对男方家庭很好,但是去世的时候,婆家连葬礼也不出席,逼女孩离婚也是对她一点可怜、一点心疼都没有。

我也看过很多“渣男”的星盘。他们其实是花心,或者压根不想结婚,这个时候女生就很焦虑,觉得为什么无论我怎么说、怎么交流,都没有效果,其实他们就是装听不懂,视而不见,这时候我作为看星盘的人,也只能尽量劝说女生放平心态。

这两年我感受到一个明显的变化。前几年来找我问感情的女生,对感情希望很大,对男人的寄托很高,现在她们大部分人都很同意说,“男人不靠谱,感情不靠谱”,对自己的事业越来越关注,想当一个独立女性,去过自己想要的生活。

其实我每年接触上千个客户,大部分人都是在接受生命的不圆满。年轻人进入了社会,发现了无法遇到最完美的工作,最合适的男人,开始学习怎样面对,这是大部分人成长的一个过程。算命在其中并没有多神秘,只是提供给人们一个未来的希望和方向。

“没有什么命好不好,主要是人的攀比心”

喵星君,命理师,31岁,天津

2016年底,我创业失败,有段时间没事做。当时我的朋友说你不是会算命吗?他帮我在几个当时很火的线下活动app中注册了咨询服务。我的第一批客户就是这样在app上获得的。

最高的时候,一个月挣了10万,不过这种情况也就持续了两个月。现在年收入在15到20万左右。每年6月一过,就是淡季,临近新年开始变旺,尤其过年前后特别旺。

我学过三年易理,加一年的数术占卜,包括奇门遁甲、梅花易数、四柱八字、六爻、六壬等等。可以说都是中国传统占卜文化里的东西。

3年里,我大概看过3000多人。问情感和职业规划的人占七成以上,去年找我咨询的将近8成都是女性。

我印象比较深的是有一个女孩,通过她的同事找到我的。一开始只是问问最近事业运,后来就说到想跟她老公离婚。她结婚5,6年了,孩子4岁,男的有家暴倾向,经常在外面喝酒了回家打她。但是每次男的一认错,女的就心软了。从她找我的频率来看,每个月都有至少一次家暴发生。

我也碰到过单亲妈妈带着小孩,来向我咨询职业规划的。因为她们需要把很大一部分精力放在家里,所以像销售一类的工作就很难去做,就选择做行政。但是我可能算出来的结果是她并不适合行政这类细致的工作。究竟怎么平衡,最后的选择还是要看她们自己。

2017年10月开始,我在一些知识分享平台突然就火了,当时很大程度是因为我反对“命定论”,提出命理的“趋势论”。我认为,所谓命,就是单单发生什么事的趋势,不是决定人一生命运的主宰。

我一直反对命有好与不好之说。什么叫好,什么叫不好?如果人出生那一刻就决定了这一辈子的贫富贵贱,那人还努力做什么?《易经》第一卦就告诉我们,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人们最大的错误就在于用自己当下的状态判断未来。现在不顺了,就说“自己是不是命不好啊”,一旦顺了就开始各种浪,满不在乎,最后乐极生悲。

命好比一个剧本,人无论如何演,都跑不出剧本设定的剧情,但是一个人的演技可能决定这部剧是不是好看。这就是命与人的关系。

很多人羡慕别人“好命”,可是你羡慕别人的地方,可能恰恰也是别人最苦恼的地方。黄光裕是好命吗?褚时健是好命吗?如果好,为什么人生最美好的时间都是在牢狱度过的?如果不好,他们为什么又能富甲一方呢?有人又说了,富贵就是好命,贫穷就是贱命,那么是不是富贵的人就一定幸福呢?贫穷的人就一定不幸福呢?我也和很多富豪聊过,他们的很多烦恼甚至比普通人都要多。

我们这个职业说是算命,其实就是给别人指一条最适合的路。很多人不顺,都是因为走错路。算命算的是什么?是每一年自己在各个方面的变化。人要在运势好的时候多加努力,抓紧前行,运势不好的时候多加谨慎,蓄势待发,为自己人生制定最优的计划。这才是面对命运的最佳方式。

二十多年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曾经做过一项名为“中国公众对未知现象等有关问题的抽样调查”报告。从1996年开始,七年时间,调查了三次,样本覆盖全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调查对象是18到69岁的成年人。三次调查的结果都显示,每四个中国人里面,至少有一个人相信算命,总人数超过3亿人,有过算命行为的人高达四成,三分之二的人表示自己的日常行为会受到算命结果的影响。

二十年后,这项调查已经转为了《中国公民科学素养调查》。2019年发布了最新的第十次调查结果,指出具备科学素质的中国公民占人口比例为8.47%,也就是超过91%的中国人不具备科学素养。

这是算命在中国依旧流行的人口基础:根据2011年美国普度大学中国宗教与社会研究中心发布的研究报告,中国有1.45亿人相信风水,1.41亿人相信财神,3.62亿人曾在12个月内算过命或看过相。

新一代的年轻人,有新一代的算命方式。奶奶辈的迷信,可能是庙里烧香喝香灰水,90后可能是微信换头像改运,或者转发杨超越祈福。

有人总结过90后的若干种日常迷信:水逆、锦鲤、星座、毒奶……

康妮,90后,女

大学时候的男朋友很信这个,他宿舍里放的桃木剑、八卦镜,自己也研究周易占卜,遇到要出远门了就自己给自己卜一卦。后来大三名声传到隔壁系去了,被人称为“大师”。有两个女生专门找他给自己算要不要考研究生,据说最后还遵从了他的建议……

碗妹,90后,女

公司今年效益不好,占卜了一下新年的工作运势,结果居然算出来比去年更差!我马上问问周易大大,我辞职之后会过什么样的日子?周易提醒我省钱,悠着点花,好吧,看来这个工作还不能辞!

豆瓣里搜索“占卜”、“算命”,命中的帖子超过6万个,和算命有关的小组大大小小有400多个,人最多的组达到38万人。

过去十年来,算命领域最明显的变化,要算西式算命——占星和塔罗的兴起,这也与一代年轻人的成长有关。

在一条的调查问卷中,相信星座测算的人比例最高,其次是周易八卦,紧接着是塔罗牌。

点心,90后,女性

我曾在某星座公司上班,后来也学着给身边的人占卜。最准的应该是我第一算塔罗牌,当时是一位姐姐帮我算的。她说我会面临两个选择,让我很纠结之类的,具体的记不清了,但真的很准。

国内一家星座互联网公司曾作出统计,其占星APP的用户主要年龄集中在19至23岁,最小的18岁,年纪最大的45岁。90后、00后是热爱占星术的主力军。

据不完全统计,新浪微博上目前带有“星座”标签的个人认证用户约39万个,机构认证用户有8.9万多个。一个大V星座博主在水逆期间,仅仅发四个字“水逆退散!”,可能就能引发上万的转发量。

消费主义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年轻人,也更愿意在算命上花钱。国内一家网络周易服务平台的CEO曾经估算,中国14 亿人口中,16 岁到50岁的目标用户约占到45%,其中付费用户约有16%,他们在算命上的年均最低消费为1000 元,将会是一个超千亿的市场。

@铁柱的心意

每次一喜欢上什么人,就会去花钱占卜算卦一下。只要算命的说不合适。我就立刻放弃,这是天意。

@Dora

总觉得花个三十块钱占卜是有用的,不是因为占卜师,而是我花的那三十块钱~

@蟹壳黄

我有一个同事喜欢疯狂算命,从免费问询到25一次,到50、500一次……有一阵每天都要找师傅算。后来过一阵子我问他,不仅人没有变好还砸了很多钱进去,整个人状态更不好了。

算命,是这届年轻人最后的倔强

2014年,在英国著名教育机构培生(Pearson)集团的全球教育系统排行榜上,韩国名列全球第一。但根据韩国的《朝鲜日报》报道,韩国人口不足5000万,各类算命从业者高达30万人,算命行业的总产值在2005年就已经达到2万亿韩元,和2004年韩国电影产业的总产值相当。

是不是相信算命,和人的教育程度并不直接相关,而是与人们经受的生活压力相关。早在1982年,澳大利亚心理学家格雷厄姆·泰森(Graham Tyson)就发现,生活压力越大,人们越容易相信算命。“压力小的时候,人们并不相信占星学,但是压力很大的时候,人们更愿意从占星学中寻求慰藉。”

2008年的经济危机,曾经催生出日本的网络算命热潮。“全球金融危机浪潮下,日本企业倒闭、裁员的情况此起彼伏,股票等个人资产严重缩水。越来越多的日本人开始借助算命占卜未来并排解低落情绪。这促使Zappallas(日本算命网站)网上算命业务快速发展。Zappallas的财务报告显示,截至2008年10月底,每月付费的注册用户数同比增长21%,现在已经达到220万。”

根据美国心理协会的调查,2014年以来,“千禧一代”(1983-2000年之间出生)一直是压力最大的一代人,压力来源包括:买房、升职、人际关系。

英国的一项最新的研究也显示,“千禧一代”比前几代人更有可能住在高污染、高犯罪率的合租房或者公寓里。“零工经济”的盛行,使得高校毕业生很难找到“稳定且薪酬公平的工作”,同时缺乏“职业上升和发展得空间”。由于工作质量不高,这些年轻人也更容易养成不良的生活习惯,比如吸烟和过量饮酒。

2018年,英国国家统计局指出,“千禧一代”比其他任何年龄段的人都更易患上慢性孤独症。

在中国,2020年,第一批90后满30岁了,他们面临着“三十而立”的巨大的人生挑战。工作三到五年,开始遭遇现实的困境,发现梦想和现实一直冲突,运气似乎一直不好……压力之下,转向算命,也许是最自然的选择。

叽叽叽呱呱呱,90后,男性

以前受过情伤,很多年没谈恋爱。算命说我的爱情和事业都在国外,现在我女朋友确实在国外,我也在考国外的博士,虽然还没出成绩,但是算完之后让我心里安慰很多。

17,90后,女性

公司突然流传出裁员的消息,身边的同事人心惶惶。我同桌是一个90后,在电脑显示屏上贴了个符,花了好几千块,说是可以保住工作。本以为办公室的同事会把她当成笑话,可没想到,每天一群人蹭到她电脑桌前膜拜,说要沾沾喜气。

数据显示,来算命的人,问得最多的就是爱情、婚姻和事业。

年轻人在进入社会后,对社会整个的不确定性,找不到自己的位置究竟在哪,是心理学所说的“存在性焦虑”。

另外随着社会发展,年轻人的选择逐渐更加丰富,比如毕业了在大城市还是回老家?要不要考公务员?30岁没结婚我该怎么办?这些没有标准答案的问题,让人有种何去何从的迷茫感。这样的问题是“选择性焦虑”。

等到了一定的年纪,发现别人都在变化之后,而自己几年在工作和生活上没有发生太多变化的,又会产生“时间性焦虑”。

2016年,中国社科院发布的《社会心态蓝皮书:中国社会心态研究报告(2016)》指出,北上广深四大一线城市的压力感远高于其他城市。在整个大环境焦虑的氛围之下,消极情绪会逐渐影响一个人的日常,所以年轻人用“运势”、“水逆”自我调侃,也成为了舒压的一种方法。

心理学上有一种理论叫做“自我实现的预言”,意思是你相信什么,你就会按照你所期待的去行动,最情真的会按照你期待的那样发展,其实是一种心理暗示导致的行为和决策改变。或许这也是算命“发生作用”的一种方式。

Sherry,90后,女性

我是潮汕人,从小耳濡目染,看过面相算过八字。今年(2019)过年的时候姐姐还专门跑去庙里算今年运势,说我今年财源不错,我抱着运势不错肯定能赚到钱的想法 花钱大手大脚结果成功负债一万五 我哭辽,说好的财源不错呢。不过我还是会去算命,但我不信命,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

乔乔,90后,男性

我父亲就是那种所谓很厉害的“算命先生”,准到可怕的那种,可以用一道符帮人治疗牙痛!在我们当地小有名气!有一天他跟我说,30多年了,根本没有所谓的改变命运,只不过改变人心罢了!

目前主要流行的三种占卜:

现代占星术

我们现在所说的星座,来源于西方的现代占星术,有一套自己的理论体系。简单说是用天体的相对位置和相对运动(尤其是太阳系内的行星位置)来解释或预言人的命运和行为。占星师一般通过星盘来分析一个人的性格特点,处事风格。

八字算命、紫薇斗数

起源于《易经》,主要工具是通过《易经》数术占卜——诸如八字、奇门遁甲等来测算。通过命盘十二宫,系统而全面的预测一个人一生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和个人遭遇。

塔罗牌

塔罗牌流行于中世纪的欧洲,它的起源有众多学说,没有定论。目前市面上最常用的塔罗牌是

由阿瑟·爱德华·伟特(1857-1942)创立,采用随机抽牌、解读的方式来对人事物进行分析、预测。

算命、占卜对于年轻人,到底有没有参考价值呢?我们采访了前新浪星座主编,新浪佛学频道创始人歪脖鱼为我们答疑解惑。

我们说的现代占星,和过去中国人熟悉的占星、算命有什么不同?

我们现在所谈的占星大部分是西方的现代占星学。以前对大多数人来说占星是很神秘的,国内没有什么一手的占星知识,相关的书籍少之又少,我们那时候是通过港台的一些杂志,还有电视节目来了解。现在星座、占星基本上已经变成了每个人的必备常识,比如两个人见面,聊到上升、月亮、水逆……已经变成了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

您是怎么看待90后从事占卜行业的?

确实现在网上有很多90后的命理师、占星师、塔罗师从业者。占星师没有等级划分,也基本上不用考证,但是更多地是一个人的口碑累积,以及他积攒下来的经验。命理其实是一个很深奥的东西,20几岁的时候,很多人连自己都没有搞清楚,也没有太多生活体验,就容易给人误导,所以学习命理,一定要深入学习其他相关的知识。

算命对于年轻人来说到底有什么用处?

它可以说是年轻人的一种心理慰藉吧。我们这个社会现在越来越焦虑,不仅90后焦虑,80后、70后也焦虑,我们没有地方可以倾诉,只好找占星师聊天,获得一些安慰。占星或者命理 ,虽然不是科学体系,但也不是一味的迷信,有它的规律和道理。它是一种积极的心理和个性调整,更像是心理层面的解答,让大家怎么去面对这个事,怎么去积极地改变。

人的命运可以改变吗?

我是不相信。人这一生变数很多,即使算出什么,以后可能也会随着状态而改变。如果命完全改不了,你人生就没有意义了,混吃等死了。为什么我们还要不断学习呢?

只不过,有的时候好像命运的束缚力很大,“业力”太重,就像习惯对一个人的影响力很大。好比有的人喜欢吃火锅,他一闻到火锅的香味就被吸引,但并不是说不能改,你要是下决心不吃,也是可以的,关键是自己能不能真的去做到,这个过程是很艰难的。

会命理学的人,日常生活跟我们这种普通人比起来有什么不一样吗?

基本上跟正常人一样,听音乐,看书,上网都一样,我也有七情六欲。只不过是对很多事情比较看得开了,不再执着。说白了等于我们打预防针比较多,疫苗比较多。我知道因为各种原因可能现在暂时做不成,所以没那么强的执着的心态。

如果有一个人,事事都听他自己觉得很准的算命师的建议,他会一直顺风顺水吗?

也不会。其实算命师的建议,只不过是让你做好一个心理准备,在哪些方面做好补救,而不是在别的地方做无用功。天气预报告诉什么时候可能是下雪,什么是晴天,怎么把握还是要靠自己。

怎么样能把自己的“命”变好一点?

我研究的是本命星盘上讲的,个性的问题,比如说你想研究自己和别人的关系,有很多方法去看你们冲突的原因在哪,怎么去调整。也会有一些大师会说借助外力的部分,搞一些有法力的东西来加持。但我觉得福人居福地,再好的风水也经不起作。首先调整的是你自己,而不是外界的东西。

一个人的命运,和自己的“名字”有一部分关系

导语:

《罗密欧与朱丽叶》中的一句名言:“一个人的命运,和自己的名字有一部分关系。”这句话启示了我们,名字不仅仅是一个代表个体的标识,它还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历史、家族和社会背景。人的名字往往不是随意取的,而是经过深思熟虑,蕴含了父母对子女的期望、愿景和信仰。本文将围绕这句名言展开讨论,探究名字与命运之间的关系,以及名字背后可能蕴含的意义。

正文:

一、名字背后的文化和历史

名字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标识符,它还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和历史信息。在不同的文化中,名字往往有特定的含义和象征。例如,在中国文化中,名字常常与家族传统、文化传承以及祖先的名字有关。父母选择子女的名字时,会考虑家族的历史、人格特质和祝愿,这样的选择承载了家族文化的传承,也连接了过去、现在和未来。

名字的历史背景也可以反映出一定的社会、时代和地域特征。某些名字可能受到历史事件、文学作品、宗教信仰或政治领袖的影响。这种影响可能塑造了一个人在特定时期和地点的命运和发展方向。

二、名字与父母的期望和愿景

父母在给子女取名字时,往往会寄托自己对子女的期望和愿景。他们希望子女能够成为怎样的人,所以在取名时会选择寓意积极、美好的名字。这些名字可能反映了父母的价值观、信仰和理想,也会影响到子女的成长和发展方向。

举例来说,父母可能会选择给子女取一个寓意“聪明”、“勇敢”、“善良”等积极品质的名字,希望子女能具备这些特质并在人生道路上取得成功。因此,名字不仅仅是一个标识,更是父母对子女的祝福和期许。

三、名字与自我认知和定位

名字也可以影响个体的自我认知和社会定位。一个人的名字可能在社会中塑造出特定的形象和期待,也可能影响到个体的自信心和人际关系。例如,一个名字可能在特定职业领域或社会群体中更受欢迎,或者在特定文化中具有特殊的意义,从而影响到个体在社会中的定位和认知。

四、名字与命运的交织

名字与命运之间存在微妙的关系。名字可能影响到个体的人生轨迹、职业选择、社交圈子和人际关系。一个名字可能被社会赋予特定的期待,这种期待可能潜移默化地影响个体的选择和行为。然而,名字只是影响命运的诸多因素之一,个体的努力、教育、环境等同样重要。

五、名字的力量与责任

名字背后蕴含了一种力量和责任。每个人的名字都是独特的,每个名字都代表着独特的个体。个体需要在名字的基础上,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奋斗,树立自己的形象和名声。名字成为了个体在社会中的标识和印记,也是个体在追求梦想和目标时的推动力。

结语:

通过探究“一个人的命运,和自己的名字有一部分关系”这句名言,我们不仅仅能够理解名字与个体命运之间的微妙关系,还能认识到名字所代表的文化、历史、家庭和社会背景,以及名字对个体自我认知、社会定位和责任的影响。名字不仅仅是一串字母的组合,它背后蕴含着深刻的意义和力量。我们应当珍惜自己的名字,理解其背后的含义,并在其基础上不断努力,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和理想。

新手父母起名难,大师出手数百元起步是否靠谱?

极目新闻记者 黄永进

实习生 胡雨桐

随着90后年轻人逐步成家并开始生育,在给孩子起名这件事情上却犯了难。不少90后表示,为了给孩子起个理想的名字,家里人又是翻诗词又是查字典,每次都是一通商议却难以达成一致。亲友们要求既要朗朗上口,又要充满文化底蕴,借此机会,许多打着国学旗号的“大师起名”,一时间成为了90后父母们的首选。

大师算个吉利名,都是套路

打开淘宝,搜索“大师起名”,页面上出现的都是白发老人、“一对一起名”、“手稿分析”。价格从九块九到两三百元不等。但点进去细看评论就发现,很多商家的好评都是用统一话术刷出来的。当然,也有部分评论是用户的评论,对于大师所起的名字,褒贬不一。类似“速度快,很满意”“大师不厌其烦地帮我修改,服务到位”“一点都不靠谱,都是晦涩难懂的字,差评”以及“假的,坑钱”等等。

所谓大师起名,基本的流程就是告知“大师”自己孩子的生辰八字,然后“大师”根据五行平衡等理念,按照“金木水火土”的属性,查阅对应的汉字。有家长表示,“大师”起名与软件自动生成的名字相差无几。

而且,按照五行组合的原理,借助网上免费的“起名打分”软件,每个人都可以成为“起名大师”。实际上,无论是“大师起名”,还是起名软件,都是有字库的。依靠“大师”和软件起名,就会出现很多新生儿姓名使用重复的现象。

中国政法大学传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员朱巍说:“通过《易经》《诗经》《楚辞》等起名字,说明年轻人对传统文化越来越重视了。有些人打着所谓‘大师’的名号,对国学一知半解甚至全然不懂,便为孩子收费取名,就是诚信问题了。名字的好与坏需要家长认真判断和选择,只能把它当作一个参考。”

部分家长给孩子起名很随意

“容易、史诗王爵、巨星”,与那些追求名字有蕴意的家长相反,一些家长给孩子起名,真的是很随意了!甚至一些父母在社交平台上,让网友们“集思广益”起名字。那场面:一个敢起,一个敢听。

有的名字,简单中透出些微微的不凡。一个单字“东”,虽然看上去朴素而平凡,但配上“房”这个姓氏,秒变出生即财富自由的人生赢家。

有孩子父母给孩子起名“岳爱迪笙”,可能是想让他当个发明家,如果朝着这条路发展下去,没准会变成“第一专利拥有者”。

中国人给孩子起名,可谓格外的讲究。但父母的起名之路上,却可能受到各种各样因素的掣肘,逼着他们剑走偏锋。重名率更是令不少父母头疼的问题。据公安部户政管理研究中心发布的2021年全国姓名报告,在男性新生儿中,使用频率最高的10个名字依次为:沐宸、浩宇、沐辰、茗泽、奕辰、宇泽、浩然、奕泽、宇轩、沐阳。其中“沐宸”使用人数达到2.3万,登顶榜首,成为男性新生儿名字首选。

据公安部户政管理研究中心在2021全国姓名报告显示,为新生儿起名对传承和发展中国姓名文化具有重要意义,能增强新生儿姓名的文化内涵,弘扬姓名文化,彰显文化自信。

不同历史时期,人们起名遵循不同的规则与习俗。唐宋时期逐渐形成以辈次取名的习俗,即名字的第一个字显示辈分。宋朝喜欢用五行序辈,取五行相生之义,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如,南宋丞相张浚,子张栻,孙张焯。

专家认为,为孩子起名字,更多的是寓意。代表家长对孩子的寄托、展现家族的传承、读起来朗朗上口的,才是好名字。起名字不应该过度追求玄妙、独特。“为孩子起名字,家长应当有‘文化自信’。可以探究姓氏的历史,学习有榜样精神的历史名人,为自己孩子起名时有所借鉴,赋予名字美好的期望和祝愿。”

(图片来源:网络)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极目新闻”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24小时报料热线027-86777777。

台媒曝炎亚纶请大师算命改名转运!网友:人品不好改名没用!

炎亚纶,这个名字,或许并不陌生。他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艺人,拥有着广泛的粉丝基础。然而,近两年来,他的事业和感情似乎都不太顺利。据台媒报道,为了改变这种困境,他找了两名大师改名求转运。这个消息一出,立刻引起了众人的关注。

根据消息透露,这两位大师给他取了两个名字,分别是“吴珞嘉”和“吴秉儒”。这两个名字都寓意着吉祥和成功,无论是哪个名字,都能给炎亚纶带来转运的机会。现在,炎亚纶正在考虑改成其中一个名字,期待能够从此走出阴霾,重新焕发光彩。

然而,炎亚纶不仅仅是因为事业的低谷而备受关注。他曾被卷入一起侵犯未成年同性的丑闻中,这使得他的形象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损害。但是,我们不能否认他所展现出来的艺术才华和人格魅力。每当他站在舞台上,用他独特的嗓音演绎着一首首动人的歌曲,人们总是会为之动容。在这个问题上,我们应该给予炎亚纶一个机会,让他重新证明自己。

第一个名字“吴珞嘉”给人一种妩媚动人的感觉。珞,是玉石中的美好象征,寓意着炎亚纶身上的美好品质。而嘉则是美好的意思,如此美好的名字,相信它会为炎亚纶的未来带来好运。

第二个名字“吴秉儒”带给人的感觉则稍显内敛,或者说有点书卷气。秉,则是持有、遵守之意,是以这个名字给人一种稳重而踏实的感觉。而儒则是文化、教育的象征,这个名字或许能够为炎亚纶带来更多成功和成就。

面对这样两个精心为他设计的名字,炎亚纶陷入了深思熟虑之中。他思考着,哪个名字能更好地代表自己,哪个名字能更好地改变自己的人生轨迹。

改名,对于一个人来说,是一种改变的开始。而对炎亚纶来说,改名更是意味着他将走向一个全新的人生轨迹。他选择了这么多名字中的其中一个,说明了他对未来充满了希望和勇气。无论是“吴珞嘉”还是“吴秉儒”,他都将用新的身份和名字去迎接人生的挑战。

对于炎亚纶的粉丝们来说,他们总是对他的事业发展和感情生活非常关心。他们期待着他能够重回巅峰,重新成为舞台上的璀璨明星。在这个改名的关键时刻,粉丝们也纷纷表达了对他的支持和鼓励。他们相信,只要他坚持自我,努力奋斗,不断突破自我,就一定能够实现自己的理想。

无论最终他选择哪个名字,我们都希望炎亚纶能够找到自己真正的幸福,事业上能够取得更大的突破,感情上能够拥有长久美满的幸福。同时,也希望他能够坚定信念,不管遇到什么困难,都能勇往直前,不断追逐自己的梦想。

炎亚纶选择改名,不仅仅是为了求取好运,更是一种对自己的重新定义和重新出发。改变名字,可以给他带来新的气运,也可以让他从内心重新审视自己。或许,这是他走出困境的第一步,也是他重塑形象和展示实力的机会。

随着消息的传播,大家纷纷猜测炎亚纶最终会选择哪个名字。无论最后选择了哪一个,我们都希望他能够找到自己想要的答案,走出低谷,开启新的篇章。

炎亚纶这次改名的决定背后,其实蕴含着一个更深层的意义。它传递出了一个信息,那就是不论我们面临怎样的不如意和挫折,只要我们保持信念,积极寻找改变的机会,我们就能够重新拥有更美好的生活。

让我们期待炎亚纶的新名字带给他的新气象,带给他新的人生起点。也希望他届时能够在事业和感情上双双获得突破,成为业内的佼佼者。无论他选择成为“吴珞嘉”还是“吴秉儒”,我们都衷心祝福他能够找到真正的自己,获得幸福与成功。

改变命运,不是凭借一个名字可以实现的。只有付出努力,不断学习和成长,才能够真正实现自己的梦想。炎亚纶,相信你一定能够在改变名字的起点上,迎来更加辉煌的未来。让我们一起期待他的精彩表现,共同见证他的蜕变与成长。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旷世奇才赵元任,堪称中国史上最强大脑

小时候抽烟、酗酒……

恶习累累。

长大后用微积分学音乐,

用心理学把妹,

用语言骗过全世界。

他是数学家、物理学家、心理学家、

哲学家、语言学家、音乐家…

他也是中国现代语言学之父。

他就是 —— 赵元任

1892年11月3日,

赵元任在天津出生了,

刚一落地,还没来得及哭上几声,

他就差点被当做女孩扎了耳朵眼儿,

原来他的父母在他出生前请了算命的,

算命的说肯定生的是个女孩,

于是他的父母提前备好了针,

就等着他出生。

他的母亲擅长诗词及昆曲,

他的父亲中过举人,擅长吹笛,

被称为“晚清公子”。

他还是宋太祖的直系后裔,

诗人赵翼的后代,

就是写出“江山代有才人出,

各领风骚数百年”的那位。

赵家甚至连丫头都会做诗!

书香门第出才子,

赵元任从小就“骨骼惊奇,异于常人”。

清末,他的祖父在北方做官,

年幼的他便随其家人在北京、

保定等地居住,

小时他在祖父做知州的衙门里长大。

他节拍感绝佳,看祖父升堂审案,

打犯人板子,

他看着看着就弄通了衙役们,

计数的特别办法:

有的数一拍,有的数半拍,

有的数省略……

别人四五十才能掌握的装嫩技能,

他五岁的时候,就用得炉火纯青!

明明已经会说话,说得很好,

却故意假装话说不清楚,

在大人面前装小,

比如把“猫吃我的面”,

说成“猫雌我的灭”…

再后来,他祖父从常州请来,

一位姓陆的先生教他念书,

用的是地道的常州音。

于是他学会了用常州方言背诵四书五经。

他的听觉特别灵敏,能在短时间内,

就学会一种方言,此后终生不忘。

9岁时,他的祖父病逝,

他随着全家回到了老家常州青果巷,

在家塾二中读书。

他又从大姨妈那儿学会了常熟话,

从伯母那里学会了福州话。

一般人语言能力最厉害的时候,

就是幼儿时期,学什么都快,

一旦年龄增长就没那么容易了。

但是赵元任的语言能力,

从小到大都一直处于巅峰无敌的状态。

1907年,15岁的赵元任,

考入南京江南高等学堂预科班,

当时全校270名学生中,

只有3个是地道的南京人,

他又从这3位同学那儿,

学会了地道的南京话。

有一次,他和同学们在同一桌就餐,

这些同学来自五湖四海,

一顿饭下来,

赵元任竟然可以用八种方言,

跟同学们挨个儿交流!

哇靠,这么厉害还让不让人活!

但是在南京求学期间,

他染上了恶习:抽烟、嗜酒...

还好他自己意识到这样不行,

常以父亲命名寓意告诫自己:

元任,任重道远!

元任,任重道远啊!

才将这些恶习戒掉。

3年预科还未读完,

他就到北京报考清华的留学官费生。

为了应付考试,

他在考试前还自修了拉丁文。

拉丁文,拉丁文……

刘半农曾为了编一本“骂人专辑”,

在《北京晨报》上刊登了一则“粗话启事”,

公开征集各地骂人的话。

赵元任看到后,二话不说,

就来到刘半农的宿舍,

用湖南、四川、安徽等地的方言,

把他骂了个狗血淋头。

刘半农的内心:……

1910年7月21日,

他参加了在北京举行的留美考试。

这次考试一共录取了70名学生,

赵元任一举中榜,名列第二。

比同批考取的胡适、竺可桢等人,

都要靠前许多(胡适得了第55名)

自然地,他就和胡适等人,

一同坐船奔赴去了美国,

从此,他和胡适之间建立了深厚的友谊。

到了美国后,

赵元任进入了康奈尔大学。

可是究竟选择什么专业让他很头疼。

老师了解到他语言天赋极高,

推荐他选择语言专业。

他觉得老师说得很有道理!

于是主修了数学,

选修了物理学、哲学、

逻辑学、音乐……

作为一个外国留学生,

他在该校的数学成绩,

获得过两个100分,一个98分,

多年保持了该大学平均成绩的最高纪录。

1914年,赵元任获得了数学学士学位。

到了大学四年级,

教授告知赵元任,

他同时具备申请数学,

或哲学研究生奖学金的水平,

结果从数学系毕业的赵元任,

又改行成为了康奈尔大学哲学系的研究生。

你会不会有这样的感觉?

作为一个文科生,

当别人讨论微积分、量子物理的时候,

你心想,这些都是什么鬼???

乱七八糟的公式还能有含义?!

作为一名理科生,

当别人讨论诗词歌赋、文言文的时候,

你的头脑已经自动进入瘫痪状态,

心想人家古人不就说了一句话吗,

哪来那么多门门道道?

可是赵元任却能在两科之间,

随便溜达,一不小心就玩成了大师!

胡适对他极为欣赏:

“每与人平(评)论留美人物,

辄常推常州赵君元任为第一。”

留学期间的赵元任,

在别人看来很有个性。

是个目中无人的小奇葩,

如果他在街上遇见朋友,

会像没看见一般擦肩而过。

虽然颜值高,但他却不爱打理,

衣服很少烫,皮鞋也很少擦,

是当时留学生里的一股清流。

一次他在哈佛的牛津街道上走着,

后头有个小孩都对着他喊:

“嘿,那个家伙的头发应该剪剪了!

赵元任和周仁、秉志等人,

还在美国康乃尔大学创办了科学社,

(后改名为中国科学社)

他们认为祖国之所以孱弱,

莫过于科学不发达,

并出版《科学》月刊,

旨在“提倡科学,宣扬实业,

审定名词,传播知识”。

前排左起: 赵元任(5) 后排左起: 胡适(7)

后来他们以美国科学促进会(AAAS),

及其科学杂志为模版,

创办中国的《科学》杂志。

美国发明家爱迪生在1915年,

还给他们的科学社发来了亲笔签名的祝贺信。

23岁时,

他又进入哈佛大学攻读哲学、

选修语言学和音乐。

1918年获得了哈佛大学哲学博士学位。

用圆规画出哲学思想的半径,

用数学公式算出吉他的音准,

用各国语言学习相对论。

这就是他当时的生活写照,

同学们知道后,只能佩服不已!

他真是无所不能,

以至于他完成学业后,

康奈尔大学给他这位哲学博士,

提供的教职竟是“物理学讲师”!

虽然他什么都玩。

但是唯一没玩过的,

是爱情。

1920年,他决意回国,

目的之一就是要回老家退婚。

14岁那年,他大姑婆告诉他,

他就要和一个姓陈的女孩订婚了,

他很伤心,不愿意婚姻被安排。

这一次回国,他终于退了这门婚事,

拒绝的理由是“女方大两岁”。

然而不久后,他就去追求比他大三岁、

性格迥异的杨步伟了……

他回国不久,便认识了杨步伟。

她生在南京望族,祖父是鼎鼎大名的,

中国佛教协会创始人杨仁山。

而她是首位留日的医学女博士。

赵元任被杨步伟的才貌,

和大丈夫气质所折服,

他认定杨步伟就是意中人,非她莫娶。

少女时亭亭玉立

来!猜猜看,

下图哪位是长大了的杨步伟女士。

拿雨伞的那位就是!

看这彪悍的身影,

就能知道此女子不一般。

“我脾气躁,我跟人反就反,

跟人硬就硬。你要跟我横,

我比你更横;你讲理,我就比你更讲理。”

这句可以做QQ签名的话,

就是出自她口,

这样的宣言,

在当时可是相当地惊世骇俗啊!

同年,赵元任开始在清华工作,

教授物理、数学和心理学课程。

适逢美国教育家杜威,

和英国哲学家罗素来华巡回演讲,

他担任罗素及其女友窦拉•勃拉克的翻译,

间或也为约翰•杜威翻译。

罗素的演讲比杜威的难得多,

内容涉及高等数学、

逻辑学、哲学和教育,相当广泛,

多少精通英语的才子,

都无法胜任这样的翻译工作。

赵元任却游刃有余,

甚至连罗素的笑话,

都能翻译得不走样。

而且每到一个地方,

他甚至都能用当地的方言来翻译。

在杭州演讲时,

赵元任便以杭州方言来翻译;

去长沙的途中向湖南人学会了长沙话,

等到了长沙,

就已经能用当地话翻译了。

演讲结束后,

还有长沙人跑去找他攀老乡。

他给罗素做翻译时,总拉上杨步伟。

一天,他约她一起吃饭,

一见到杨步伟,就两眼放爱心,

把工作的事情忘到了火星上。

猛然间一回神,不对劲,还有正事要做!

便飞快地赶回了课堂。

这时的罗素一人在台上呆看着,

没法开口。

惹得全体哄堂大笑,

看到赵元任竟然拉着,

一个女子回到教室里。

罗素自然明白为什么他会迟到。

只好低声跟他抱怨:“坏人,坏人!”

为罗素当翻译任务繁重,

赵元任干脆就与罗素一起住。

结果,演讲途中罗素忽然病倒了,

需要静养,他也就忙中偷闲,

翻译童话《阿丽丝漫游奇境记》,

一不小心就成了一部经典。

在全国产生了深远影响,

当时的中国女孩们,

都抢着用“阿丽丝”做英文名。

一边当教授,一边当罗素的翻译,

还要谈恋爱,灵感来了再创作几首小曲,

竟然还能翻译出一部经典,

真不知道他哪来的这么多时间。

俗话说“女人心,海底针”,

学过心理学的赵元任,

轻轻松松地就把杨步伟拿下了。

1921年6月1日,

他和杨步伟结婚了。

他们的婚礼简单得不能再简单:

一起到公园照相,

再向亲友发一份结婚通知书,

声明概不收礼。

再电请胡适和朱征到新家吃饭。

胡、朱到后,完全不明就里,

不知道他们就是那天结的婚。

晚饭后,赵元任拿出一张,

自己写的结婚证书,

请两位做证人签字,这就算正式完婚了。

吃完饭后,胡适一出门,

就把这个消息传给了《晨报》。

这一新式婚礼,在当时也是轰动一时。

赵元任碰到杨步伟,

可谓是两个高级玩家凑在了一起,

整个世界在他们眼里都是场游戏。

两人新婚后,

赵元任要去美国,在哈佛哲学系做讲师,

开设哲学和中国语言两门课程。

乘船去美国的途中,十分无聊,

他俩便决定下围棋解闷。

因船上没有棋子,

他们就向船夫要了两袋,

早晨吃的炒米和炒麦子,

可以分黑白二色,当棋子用。

看来天性好玩之人,无论身在何处,

都可以找得到乐趣。

他们一共生了四个女儿。

赵元任为他的女儿们写了很多歌,

并教她们唱。

一有机会就聚在一起,

组成一个家庭合唱团,

分声部地练习演唱他的音乐作品。

大女儿如兰小的时候,

他在女儿的摇篮边弹钢琴,

小如兰一开始跟着音乐在床上哼,

忽然间不哼了,小脸憋得通红,

原来是要大便了。

赵元任说先别动,等他弹完了再来弄。

结果如兰拉得一身一床都是。

杨步伟又好气又好笑,

问为什么不早点叫她,

赵元任解释说,

一个孩子的音乐教育要早打好基础,

不可以把整段的乐曲随便中断。

大女儿的内心一定是崩溃的……

他和他的好朋友胡适一样,

都是出了名地怕老婆。

他不否认自己惧内,

往往以幽默的语言回答道:

“与其说怕,不如说爱;

爱有多深,怕有多深。”

有一次胡适直接问杨步伟,

平时在家里谁说了算?

她很谦虚地说:“我在小家庭里有权,

可是大事情还是让我丈夫决定。”

但马上又补充了一句:

“不过大事情很少就是了。”

最后一句才是重点啊!

我仿佛已经想象到了,

他在家里的地位……

在美国待了四年后,

赵元任回到了清华大学,

帮助祖国培养优秀人才。

当时的清华大学校长曹云祥,

看到他的简历后,

二话不说,就给他安排了

数学、物理学、中国音韵学、

普通语言学、中国现代方言、

中国乐谱乐调和西洋音乐欣赏等课程。

光听到这些课程名,

就已经头疼到不行了,

他却能随时切换大脑模式。

他与梁启超、王国维、陈寅恪,

一起被称为清华“四大导师”。

后来他四处乱跑:

当了夏威夷大学客座教授、

耶鲁大学访问教授、

编了《汉英大辞典》、

被选为美国语言学会会长、

又去密歇根大学当了语言学教授。

五十五岁的时候,

终于跑不动了,

一直留在加大伯克利分校当语言学教授。

也就是在这段时间,

他终于找到了自己的终身事业,

他说:

“索性做一个语言学家比任何其他都好”。

他很早就彰显过许多过人的绝活。

他的绝活之一,

就是表演“全国旅行”:

从北京沿京汉路南下,

经河北到山西、陕西、出潼关,

从河南入两湖、四川、云贵,

再由两广绕江西、福建,

到江苏、浙江、安徽,

由山东过渤海湾入东三省,

最后入山海关返京。

这趟“旅行”遍及大半个中国,

每到一地,他便用当地方言土语,

介绍当地名胜和土货特产。

一口气能说上近一小时,

听者无不捧腹不止。

他最“好玩儿”的演讲之一,

就是把英文完全倒着发音朗读,

并录下音来,

等到把这段录音再倒过来放时,

听众听到的是纯正的英语发音,

这足以让人目瞪口呆。

他一生中最快乐的事情,

就是全世界的人都以为,

他是自己的老乡。

二战后,他到法国参加会议。

在巴黎车站,他对行李员讲巴黎土语,

对方听了,以为他是土生土长的巴黎人,

于是感叹:“你回来了啊,

现在可不如从前了,巴黎穷了。”

后来,他到德国柏林,

用带柏林口音的德语和当地人聊天。

邻居一位老人对他说:

“上帝保佑,你躲过了这场灾难,

平平安安地回来了。”

他还编过一个“好玩儿”的绕口令:

“石室诗士施氏,嗜狮,誓食十狮。氏时时适市视狮。十时,适十狮适市。是时,适施氏适市。氏视是十狮,恃矢势,使是十狮逝世。氏拾是十狮尸,适石室。石室湿,氏使侍拭石室。石室拭,氏始试食十狮尸。食时,始识十狮尸,实十石狮尸。试释是事。”

大意:石室有诗十施这么一个人,喜欢吃狮肉,此人经常在大街上探寻有无狮子。某日10时,恰好碰上10头狮子在大街上,就用箭射杀了这10头狮子,并把狮子的尸体全抬回到石室。石室很潮湿,他便让仆人将石室擦拭干,然后开始试着吃狮尸,吃的时候才发现这些狮尸实际上都是石狮子。

全文只有89个字,字字同为“shi”音,

所以念不清,但能看得懂,

是赵元任编撰的一个完整的小故事。

赵先生如此偏爱shǐ这个字,

果然品位不俗!

还有一首《唧唧鸡》,

也是他创作的:

唧唧鸡,鸡唧唧,几鸡挤挤集机脊。机极疾,鸡饥极,鸡冀己技击及鲫。机既济蓟畿,鸡计疾机激几鲫。机疾极,鲫极悸,急急挤集矶级际。继即鲫迹极寂寂,继即几鸡既饥即唧唧。

大意:季姬感到寂寞,罗集了一些鸡来养,是那种出自荆棘丛中的野鸡,野鸡饿了叫叽叽,季姬就拿竹箕中的小米喂它们,鸡吃饱了,跳到季姬的书箱上,季姬怕脏,忙叱赶鸡,鸡吓急了,就接着跳到几桌上。季姬更着急了,就借竹箕为赶鸡的工具,投击野鸡,竹箕的投速很快,却打中了几桌上的陶伎俑。那陶伎俑掉到地下竟粉碎了,季姬争眼一瞧,鸡躲在几桌下乱叫,季姬一怒之下,脱下木屐鞋来打鸡,把鸡打死了。想着养鸡的经过,季姬激动起来,就写了这篇《季姬击鸡记》。

你读读看,反正我已经晕了。

虽然赵元任选择了自己的终身事业,

但是也没有放弃其他的爱好,

比如说:音乐。

他精通多种乐器,毕生与钢琴为伴。

一生创作过百余件音乐作品,

包括声乐和器乐。

他最著名的歌曲作品,

就是独唱《教我如何不想他》。

著名音乐家萧友梅盛赞他:

“替我国音乐界开了一个新的纪元”,

并说:“赵先生的这本歌集出世之后,

教我们不能不称呼他‘中国的舒伯特’。”

他常随手取身边的小东西作乐器。

一次,赵家宴客,饭罢,

他拿起一根筷子,敲击盘子和碗,

分别敲出do、re、mi、fa、so…的音来,

可敲来敲去,就是差一个音敲不出,

后来抬头看见玻璃灯罩,

灵机一动,取下来敲了一下,

正好补上了这个缺的音,大家全乐了。

以后每逢家宴,他就给大家表演这一手。

1945年,抗战胜利,

身在美国的赵元任一家,

从广播中听到日本投降、二战结束的消息,

欣喜若狂。他们开始做回国的准备。

但是,1946年夏,

时任教育部长的朱家骅,

发电报催赵元任从美国回国,

出任南京中央大学校长。

这个请求把赵元任给吓着了,

赵元任回复五个字:

“干不了。谢谢!”

清华大学、东南大学、中央大学

这些名校在这期间都先后找他当校长。

他一再推辞无效,就不敢回国了。

“我生平最怕做行政的事!

如何找我一个刚刚回国的人呢?”

他是个纯粹的学者,

安身立命之所是学问,而不是官职。

他深知自己的性格不适合当校长,

也害怕繁杂的行政事。

爱玩的赵元任夫妇不愿意被官职束缚,

也不喜欢长居一地,

游山玩水,赏星看月,

才是他们想要的生活。

光黄山,他们就去了好几次,

欧美大陆,也漫游了四次。

杨步伟八十岁的时候,

夫妻俩还驾车去欧洲游玩呢。

在漫长的教学生涯中,

赵元任教过物理学、数学、哲学、

中国音乐史、中国语言、

汉语语法、理论语言学、逻辑学等课程。

几乎没有人能像赵元任那样,

把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

这两种文化融合得如此娴熟。

仅仅给他冠以数学家、、

语言学家、翻译家、哲学家、

逻辑学家、音乐家等头衔,

不足以涵盖他的成就。

人们只能说,

他是一个“文艺复兴式的智者”。

语言学家王力评价他:

“赵元任可以称为中国第一代语言学家,

我学语言学是跟他学的,

我后来到法国去,也是受他的影响。”

美国语言学界流传着这样一句话:

“赵先生永远不会错”。

语言学家陈原说:

“赵元任,赵元任,

在我青少年时代,

到处都是赵元任的影子。

1981年,杨步伟先他而去,

赵元任悲痛万分。

挚爱已去,他对人间便再无眷恋,

天上飘着些微云,

地上吹着些微风。

啊!微风吹动了我头发,

教我如何不想她……

次年2月24日,

赵元任就追随夫人杨步伟也离开了人世间,

飞往天国寻日思夜想的她去了,

天生快活之人,就连离去也是潇洒利落,

而这一天,竟是二十年前胡适辞世的日子。

赵元任一生会讲33种方言,

会说英、法、德、日、俄、

西班牙语等多种外语。

他自己说:“在应用文方面,

英文、德文、法文没有问题。

至于一般用法,

则日本、古希腊、拉丁、俄罗斯等文字,

都不成问题。”

他曾告诉女儿,自己研究语言学,

是为了“好玩儿”。

好玩儿,仅仅三个字,

背后却藏着说不完的深意。

专注喜欢的东西,

并且能不断为之探索的人就是强者。

有兴趣没才能的坚持是孤掷痴迷,

有兴趣有才能的坚持是天赐使命。

而赵元任是后者,

他穷极一生,

快活地做自己喜欢的事,

活得无牵无挂,不悔不恨,

最终因“好玩儿”三个字,

颠覆了整个世界。

曾经有人问:

历史上有哪些智商逆天的天才?

回答是:

西方有西蒙,

东方有元任。

如此世界公认的中华旷世奇才,

每个中国人也都应该记住和知道他的故事。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