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生肖 > 生肖兔

索额图和明珠(索额图和明珠什么时候绝裂)

时间:2024-01-02 04:55:12 作者:浮生若梦 来源:网友上传

本文目录一览:

重温《康熙王朝》,才懂明珠比索额图结局要好的真实隐情

经康熙同意,明珠大摆60岁寿辰宴,李光地特意为他送来了两份大礼,先是康熙御赐的“亮辅良弼”四字牌匾,再是李光地弹劾明珠“贪贿坏法,结党营私”的10条罪状,一喜一悲,成为明珠最难忘的生日,也成为明珠仕途末路的开始。

当夜,倾盆大雨,深知自身难保的明珠跪在雨中向康熙请罪,康熙不忍还是召见了并给了他一碗热姜茶驱寒,随即再无话就让明珠回家了。

对于明珠来说,他知道:对于有些事,康熙越是骂你,你就越没事;康熙越是对你关爱有加,甚至一句责怪的话都没有,你就越危险。

随后,张廷玉奉旨查抄了明珠家,明珠也获罪下了狱,而当因勾结朱三太子、怂恿太子造反等罪名获罪入狱的索额图在路过明珠牢房门前时,明珠揶揄地说“索相,您里面请,里面宽敞,虱子多”,说完这句话,明珠兀自苦笑和心酸地蹲下了身,一代明相,上书房大臣、领侍卫内大臣、文华殿大学士、太子太保,终生被囚监狱,再无出头之日。

明珠,从与伍次友同时段赶考的一介书生,到逐步成长为权倾一时的重臣与权臣,再到被抄家打入大牢的囚犯,是他的官海沉浮史,而有这样一段上可极人臣,下可堕监狱的极尽悬殊结局的人,也注定了明珠的不一般,而他,是姚启圣、索额图,甚至是康熙,乃至整个朝堂都公认的“万花筒”。

为什么明珠是“万花筒”?重温《康熙王朝》,才懂明珠身上隐藏着三种“能力”,的确配得上“万花筒”之名,而这些能力其实也暗藏了明珠比索额图结局要好的真相。

01 极会说话

一个人会不会说话,不仅仅在于他说了什么话,更在于他懂得怎么去说,而一个“懂”字,就有你想不到的深意,明珠,深“懂”。

他的懂,在于三点。

一是态度。

明珠赶考时,在客栈门口遇见了同样赶考而饿晕的伍次友,他让客栈小二熬一锅粥并将伍次友抬了进去,在得知伍次友写了汉服九问和兰草八章时,他说:“学兄真是如雷贯耳,明珠一直以为那两部大作出自前朝老儒,没想到学兄尽如此年轻,佩服佩服,今日相见,明珠三生有幸啊”,又在伍次友告诉他鳌拜圈地名不聊生住不起客栈时,他说:“伍兄,抢占你田地的是满人,可他们都是满人的败类,在下也是满人,却想拜伍兄为良师益友,伍兄,若是不嫌弃在下的身份,请受一拜”,并将伍次友住客栈的花销划在了自己账上。

在遇见落魄的伍次友这件事上,暗藏明珠的三种情绪:怜悯、佩服和愧疚,救了伍次友一命,还以有愧的心理让伍次友欣然接受了住客栈的人情,一切如此顺其自然,又如此精准巧妙。

后来,明珠位极人臣,奉康熙之命收复台湾,他联合郑经伯父郑泰起兵谋反反被郑经所抓,在黑蛟崖,明珠“我生为大清之臣,死为大清之鬼”拒不背叛大清。

为罚被抓之过,康熙降了他两级、罚了他一年俸禄、夺了他双眼花翎;为奖表忠心之功,康熙擢升他两级,赏三眼花翎,而明珠,被康熙责罚时,他“罪该万死”,一副卑微和小心翼翼之态,被康熙奖功时,他“皇上奖功罚过,恩威分明,奴才当竭尽绵薄以报皇恩”,一副恭维和感恩戴德之态,退下站起身来,他又立刻挺直了腰板,背着手,又是一代权臣,后60岁大寿当面请示康熙是否可以摆寿时,他亦是康熙面前卑躬屈膝,转过身又是一副背手姿态。

不管明珠身居何位,也不管对方身居何位,他都懂得于人面前都要放低姿态,以放低自己暗中抬高对方,既让自己达到目的,又让对方心甘情愿、心旷神怡,懂得先放低自己,才是说话的第一步。

二是立场。

在康熙平三潘和收复台湾的问题上,朝中就如何做进行了讨论,主要分为索额图和明珠为首的两方阵营。

针对三藩。索额图建议招抚,准允吴三桂偏安一隅,但明珠却谏言撤藩:

朝廷对藩王拜王封爵,已经赏足了他们,现在撤藩,并不等于说把他们撸到底,而是丈八金刚化作泥菩萨高高供起来,让他们颐养天年,说白了,就是赐三藩以富贵,换我大清之平安,为人臣者,应该知足,倘若哪位藩王心有不足胆敢闹事的话,以皇上的圣明、大清之国力、将帅之忠勇,必能一击而溃。

针对台湾。索额图以蛮荒、弹丸之地建议放弃台湾,但明珠却谏言不可弃:

台湾与大陆一脉相连,不可弃呀,臣建议派重臣前去招抚,恩威病重,文武相济,化干戈为玉帛……大陆手足不可弃,动不动就弃,此乃败家之举,有损我天朝气象。

不管明珠的建议是否行之有效,也不管他是否与索额图本就相对立的立场,但就一个臣民而言,为臣,他抓住了康熙平三番、收台湾和决心和一国之君的立场;为民,他做到了作为大清国一员该有的民族大义,而正确的立场,才是一个人说话的底气和根基。

三是语言。

明珠第一次去招抚台湾就被抓,后康熙与郑经就台湾问题坐上谈判席,郑经坚决反对派明珠,而康熙为扬大清国威不顾固执地派了明珠与郑经的使者冯锡范谈判。

冯锡范登岸后,明珠“这迁界禁海害得咱们台湾缺吃少喝,可在这儿呢有酒有肉有饷银,还有父母老婆,照这样下去,两年以后台湾水师就扎在这里算了……明珠对你充满同情呀,我们不光兵勇,连带队的都是台湾海将军霹雳施琅”;冯锡范一再讨价还价,最后冯锡范提出可剃发,但三年之后登岸,并且登岸后将沿海五府十三县拨给台湾做粮饷之地,明珠怒道“贪小必然失大,玩火必然自焚,在这么讨东讨西的,已经到手的东西也会全部丧失的”;康熙下达最后旨意,明珠让冯锡范跪着听旨“恩旨到,你应该臣服了吧”,在念完康熙准备明年8月30日之前武力收回台湾时,明珠告诉冯锡范“皇上连你们的末日都告诉你们了,这可真是一家人不说两家话呀,阁下您呢还是赶快回去备战吧,顺便告诉郑经,把脖子洗干净,候着”。

从谈判之初的心里暗示,到中间的拒不退让,再到最后霸气的回怼,明珠彰显了一个谈判之臣该有的原则和强硬,每一句话都说到要点和底线之上,不得不服。

一个人会说话,以放低自己的姿态为始,守住自己的原则和立场为本,表达得出自己的所想为终,明珠,真的懂。

02 看得透

所谓看得透,就是透过外在的显现,看到内里关键的能力。

明珠看得透人。

明珠看透了索额图,所以在索额图获罪入狱拒不认罪时,是明珠给了索额图最致命的一击,让索额图认了28条罪,而为官30年,明珠更看得透跟了一辈子的主子康熙。

平定三藩、收复台湾的朝政议事上,大多数持与索额图招抚、放弃的建议,只有明珠带头坚持平三潘、收台湾;周培公与图海带着3000家奴灭了察哈尔王,又劝降了手握重兵的吴三桂旧部,在对阵吴三桂必胜的情况下,是明珠提醒康熙提防周培公手握30万重兵的周培公,一旨召回了周培公;康熙第一次北征葛尔丹,大阿哥急功近利进了葛尔丹埋伏被捕,后因蓝齐儿私自放跑才救回一命,是明珠让大阿哥在康熙面前撒谎以迷路来掩盖被俘的耻辱。

平三潘、收台湾,是康熙乃一国之君要做的事,明珠支持;周培公是汉臣,图海是满臣,功劳要算准,明珠提醒;被敌俘虏,本身就是耻辱,何况是大清皇子,明珠掩盖。明珠,他一直都在以自己的方式站在康熙的角度,道出了康熙心底真实的所想、所愿,他太懂康熙了。

明珠看得透事。

康熙摆驾盛京的路上,明珠看出了康熙有心事,在大阿哥那里打听到皇上出发前跟皇子们吃了饭,还收到了魏东亭转奏的福建大捷,明珠以福建缺兵少将不可能奏捷,进而就想到是台湾郑经的水师骚扰内地;明珠和郑泰联合造郑经的反反被抓,得知造反消息的施琅驱船来驰援郑经,明珠急中生智说施琅是来剿灭郑经的;康熙第二次亲征葛尔丹时,粮草被烧,当李光地将一个窝头送到明珠手上时,明珠就告诉李光地军营有内奸。

得知福建被台湾水师骚扰,他告诉大阿哥在皇上问起前做好应答准备;被郑经所抓,在康熙责罚他时,他说只要海霹雳施琅不被郑经所用就是大清的福气,最后施琅归降大清;粮草被烧,证据指向索额图,康熙明以为是党争,暗地里却还是将获罪关在囚车的明珠请到了暖帐。

正因为看得透,所以明珠看透所有事后,就知道下一步该做什么,能做什么,可以做什么,来为自己争取当下最大的利益和以后最好的退路。

看得康熙这个人,让明珠知道什么不该做;看得透事,让明珠知道什么该做,比起索额图凡事对着康熙的心思干,怂恿太子造反、联合朱三太子造反等不该做的做尽,明珠比索额图清醒得多。

03 重感情

明珠,是一个内心有情的人。

他对国,忠诚。被郑经所抓,在黑胶崖,郑经“明珠你若投降,我免你一死”,而明珠回以“恶贼,你休想,我明珠生为大清之臣,死为大清之鬼,你砍吧”,也或许是郑经看到了他的忠心,并没有取他性命,后来因罪入狱后,他就着微弱的光和记忆,整理手中工部、上书房、吏部的差使,并告诉张廷玉“30年了,我天天都是万事缠身的人……我不是献媚,是闷得慌,当了一辈子的奴才,突然不当了,谁受得了呀”。

生命受到威胁时,依然不忘记作为大清子民该有的忠诚;身陷困境时,依然不忘记作为大清之臣该有的责任,而这种绝境和困境,才是对一个人心性考验最好的试金石,而我想说:明珠虽“坏”,但对大清国,忠诚。

明珠对家人,有情。惠妃是明珠的妹妹,在惠妃因康熙翻了她的牌却还是跑去容妃那里,儿子大阿哥受了使国的大礼因不是太子而被当众索要了回去的羞辱后,逐渐升起了本来就有的争储之心,而明珠告诉她不要在康熙面前提,好好过自己的日子,其他的事由他来做,而他也确实做到了。

手中有权时,康熙派大阿哥去福建收复收复台湾,因立功心切导致整个福建水师全军覆没,是明珠给当时的一把手福建总督萨木尔送了一把如意,让萨木尔担了所有的责任;大阿哥是唯一陪康熙前往盛京的阿哥,是明珠教诲让大阿哥在康熙面前要好好表现;第一次北征葛尔丹,大阿哥求功心切落入了葛尔丹的埋伏被俘,是明珠教大阿哥以迷了路在康熙面前搪塞…..在其位,尽心尽力做好大阿哥最强的后盾和老师。

手中无权落魄时,明珠深感失宠和失势的危机摆了60岁寿辰宴,大阿哥来为他祝寿,他斥责大阿哥不该来;明珠雨中向康熙下跪谢罪,在得知康熙确实要收拾他,出来时他劝大阿哥与自己划清界限;康熙第二次亲征葛尔丹,为怕索额图暗害,康熙带上了明珠,大阿哥于心不忍给明珠送鹿肉时,明珠告诉大阿哥“凡事对你不利的事,都往舅舅身上推,舅舅那是死猪不怕开水烫”……不在其位,主动担下所有罪责,只为保大阿哥。

尤其是明珠雨中向康熙请罪时,天空下着大雨,明珠一直跪在雨中等康熙召见,不一会大阿哥来了,大阿哥就陪着明珠一起跪等,而后惠妃也来了,她伤心又心疼地为明珠和大阿哥撑着伞,这时候,我才明白什么叫一家人。

反看索额图,收养朱三太子之女红玉,并让红玉主动引诱太子胤礽;在康熙第一次亲征葛尔丹时,他放纵胤礽与红玉厮混不理朝政而不劝阻;康熙两次亲征葛尔丹,一次因康熙感染风寒,一次因粮草紧缺,索额图两次怂恿胤礽造反,作为太子胤礽外公的索额图,比不上大阿哥胤褆的舅舅明珠。

索额图是没有底线的为己私利;明珠是还有些底线的为谋私利,根源在于索额图心中无情,明珠尚有情,而这也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两人或许并不一样的结局。

写在最后:

看完《康熙王朝》,我深以为:索额图不如父亲索尼,甚至比起同样是“坏人”和对手的明珠,也不及。

明珠,虽说他结党营私、贪赃枉法、打击汉臣、好大喜功等等,但在他身上,却隐藏着极会说话、看得透和重感情的能力和特质,而其中最重要的莫过于他对康熙的忠心和对大清国的忠诚,这些,成就了明珠的万花筒之名,也暗自让10条罪状的明珠比28条罪责的索额图,结局要更有转圜的余地。

但明珠,终究还是没有过了自己这一关,败于己手。

在获罪入狱时,明珠对张廷玉说了这么一句话:

明珠有错,但明珠无罪。

或许,如此罢。

索额图和明珠斗了半辈子,为何最后却为明珠求情?

康熙刚登基时,虽然屡有战乱,但朝局还算稳定,等康熙除掉鳌拜,正式亲政之后,开始培养自己的势力,此时朝中最大的势力,非索额图莫属,索额图是首辅索尼的儿子,又是皇后赫舍里的叔叔(某电视剧中,说索额图是皇后的父亲,其实并不是)。索尼家族历经几代经营,加上索额图又是皇亲国戚,所以索额图势力很大,当时能和索额图一争的人,名叫纳兰明珠,此人是后起之秀,但却和索额图斗了半辈子。但比较意外的是,康熙要杀明珠时,索额图却为明珠求情,康熙当即表示:索额图果然老奸巨猾。

纵观清史,索额图和明珠这两个权臣基本上有相同的成长轨迹,索额图最初是康熙的御前侍卫,后来任礼部侍郎。鳌拜死后,康熙念及索尼家族的功劳,提拔索额图参政,再加上索额图和太子相互协同,成为朝廷第一大势力。纳兰·明珠同样皇亲国戚,明珠的侄女是康熙的惠妃纳兰氏(大阿哥胤褆的生母),明珠从御前侍卫做起,然后被康熙特意提拔,目的就是为了让明珠和索额图对抗。

明珠和索额图虽然被人称为“明相”和“索相”,但二人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宰相,只是身为权臣,有宰相的权力,但没有宰相这个职务。索额图比明珠小一岁,但做事情更加稳妥,他为人谦和,再加上背后是太子,连康熙都有所顾忌。明珠为人奸猾,为了对抗索额图,康熙有意多次暗中帮助明珠,例如,在三藩之乱前,明珠率先建议康熙削藩,导致叛乱,康熙在叛乱之初难以招架,索额图建议康熙先将明珠治罪,但康熙却维护了明珠,认为这不是明珠的过错。

三藩之乱后,明珠和索额图已经形成了鲜明的派系斗争,朝中大臣纷纷站队,例如著名的帝师徐元梦,受到索额图和明珠两者的公开抢夺,徐元梦想保持中立,最终同时得罪了索、明二人,被排挤出京。康熙逐渐意识到,索额图和明珠两党太强,如果处理不好,可能会祸乱朝纲。

康熙二十七年,索额图引来了一个绝佳的机会,御史郭琇率先弹劾明珠贪污受贿,因为郭琇不属于索党,也不属于明党,他提供的证据个个无法辩驳,康熙大怒不已。索额图大喜,坐等明珠倒台。此时明珠为了自救,竟然走了一招险棋:明珠让几个心腹大臣,举报自己“谋反”,这一招让索额图措手不及。

不要认为明珠“谋反”,得利者就一定是索额图,因为康熙一旦查“谋反”案,不仅明珠倒台,明珠可能会悉数遭殃,这样朝中就剩索额图,康熙是个雄主,他不会容忍一派独大的。索额图最希望的结果是:扳倒明珠,而明珠还要保留,这样索额图才能占尽优势。所以,索额图一大早就进宫,等在皇帝的寝宫门口,为明珠求情。所明珠贪污受贿有,但肯定不会谋反,希望康熙看在明珠半生劳苦的份上,饶过明珠。

索额图的举动让康熙非常警觉,康熙沉思良久,终于想明白其中的道理,他指着索额图说:“你果然老奸巨猾!”康熙为了朝局安全,不能让明珠一派瞬间倒塌,康熙没有急于治罪明珠,只是免去了他的大学士等几个官衔,以示惩戒。

小编认为,这一仗,索额图、明珠、康熙三人堪称棋逢对手,都明白对手心里想什么,也都知道该怎么做最好。索额图和明珠二人最终都将败在康熙手里,只是时间的早晚而已。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