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生肖 > 生肖马

死亡碰撞航线(死亡碰撞航线在哪能看)

时间:2024-01-01 20:43:05 作者:万物皆甜 来源:用户分享

本文目录一览:

1956年意大利游轮航行大西洋与瑞典客轮相撞,造成51人丧生的海难

即将沉没的“安德历亚·多里亚”号

1956年,来自两个国家的轮船“安德历亚·多里亚”号(SS Andrea Doria)和“斯德哥尔摩”号(MS Stockholm)在南塔克特岛(又称:楠塔基特岛)附近相撞,造成51人死亡,这是历史上最大的海上平民救援行动之一。

虽然“安德历亚·多里亚”号在速度和尺寸上有所欠缺,但它的外观弥补了这一点。这艘豪华游轮通常被称为“漂浮的艺术画廊”,除了甲板上的三个游泳池外,还有大量精美的绘画、壁毯和壁画。

然而,“安德历亚·多里亚”号并不完全是风格重于实质,它拥有几个值得注意的安全功能,包括船体分为11个水密隔舱和两个雷达屏幕,这在当时仍然是相当先进的技术。

“安德历亚·多里亚”号即将沉没,三艘救生艇上搭乘着幸存者们

由两次世界大战的老兵皮耶罗·卡拉迈(Piero Calamai)担任船长的“安德历亚·多里亚”号于1953年1月14日从意大利热那亚出发,前往美国纽约,开始了它的首次航行,并在接下来的三年里,成功地完成了100次横渡大西洋的任务。

但在1956年7月17日,“安德历亚·多里亚”号的第101次航行,最终成为了它的最后一次航行。“安德历亚·多里亚”号与瑞典客轮“斯德哥尔摩”号在大西洋相遇时相撞。大雾和错误的航线导致“斯德哥尔摩”号撞上了“安德历亚·多里亚”号的右舷,撕裂了11个水密隔舱中的几个。

事故共造成51人死亡,但在随后的救援中,超过1500人获救。尽管如此,凭借如此多的成功航行经验,一位能力非凡的船长,以及新的雷达技术,这样的碰撞本应很容易避免,那么,当时究竟发生了什么情况?才导致船只相撞的事故发生。

“安德历亚·多里亚”号和战后意大利

安德历亚·多里亚(1468-1560),意大利海军上将,“安德历亚·多里亚”号以他的名字命名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几年里,意大利人民经历了巨大的变化,他们一直被蒙羞,以及被处决的贝尼托·墨索里尼(Benito Mussolini)的法西斯统治所困。

当然,意大利人民很高兴摆脱了他们的法西斯者,从墨索里尼被处决后曝尸的方式就可以看出这一点,但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仍然是个问题。普遍的共识是共和制取代君主制,1948年,意大利起草了一部新宪法,教接管了国家的治理。

在1951年,根据BBC的时间线,意大利加入了欧洲煤炭和钢铁共同体,这是一个超国家集团,寻求在整个欧洲建立一个煤炭和钢铁的共同市场,理想地扩大经济,增加就业,并促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遭受破坏的地区提高生活水平。

1955年“安德历亚·多里亚”号的餐厅

同年,在热那亚的安萨尔多造船厂,“安德历亚·多里亚”号首次亮相,成为意大利生产线的旗舰,也是意大利人民的民族自豪感的来源。这艘先进的船只以意大利英雄安德历亚·多里亚(Andrea Doria)的名字命名,他是曾经的热那亚共和国的一位帝国海军上将,当时这个小行政区不断面临着来自奥斯曼帝国的威胁。

建造“安德历亚·多里亚”号总共花费了2900万美元,但这笔钱显然是物有所值的,因为人们普遍认为“安德历亚·多里亚”号是一艘非常美丽的轮船。

“安德历亚·多里亚”号的甲板上有三个大游泳池,还有一系列特别委托的艺术作品,很多人把这艘船称为“漂浮的艺术画廊”。

“安德历亚·多里亚”号与其他船只一起航行

1953年,当这艘船准备首航时,跨大西洋客轮旅行达到了顶峰,无数意大利人和美国人登上“安德历亚·多里亚”号,去发现大洋彼岸的世界奇观。

纽约贵族海运收藏品将“安德历亚·多里亚”号上的生活描述为,一连串迷人和精密的仪器,设备齐全的特等舱,装饰着精美艺术品的公共区域,以及无尽的娱乐活动。

在短短三年时间里,“安德历亚·多里亚”号完成了100次横渡大西洋的航行,但命运注定,它的第101次航行以悲惨的灾难告终。

“安德历亚·多里亚”号的最后一次命运之旅

“安德历亚·多里亚”号首航后,纽约市长文森特·因普利特里(中)与船长皮耶罗·卡拉迈握手

1956年7月17日,“安德历亚·多里亚”号载着1134名乘客和572名船员离开意大利,进行第101次跨大西洋航行。在地中海的其他三个港口停靠后,“安德历亚·多里亚”号准备开始另一段9天的旅程,目的地是前往纽约。

7月25日晚上10点45分左右,“安德历亚·多里亚”号穿过南塔克特岛以南的水域。南塔克特岛灯船报告说,当天晚上东海岸有浓雾,但“安德历亚·多里亚”号的雷达系统能够探测到17海里(约32公里)外一艘正在接近的船只。

一群人在安慰“安德历亚·多里亚”号的幸存者

据《历史》报道,瑞典客轮“斯德哥尔摩”号当天晚上从纽约出发,返回哥德堡的船籍港。和“安德历亚·多里亚”号一样,“斯德哥尔摩”号也配备了雷达技术,所以当时两艘船都知道对方正朝自己的方向驶来。

“安德烈亚·多里亚”号的船长皮耶罗·卡拉迈在大雾中保持了快速航行,决心在清晨停靠在纽约。同样,“斯德哥尔摩”号在三副约翰-恩斯特·卡斯滕斯-约翰森(Johan-Ernst Carstens-Johannsen)的看守下,打算缩短航程,所以这艘船的航线比计划的东行路线要靠北得多。

一群人在等待“安德烈亚·多里亚”号幸存者的到来

尽管如此,他们每个人都是经验丰富的水手,另一艘船靠近并不是什么新鲜事。不幸的是,其中一人无意中误读了雷达,约翰-恩斯特和皮耶罗对应该做什么产生了不同的想法。约翰-恩斯特打算让“安德历亚·多里亚”号保持在自己的左边航行,他准备进行舷对舷的超船,这是两艘超速船只的标准“航道规则”。

出于某种原因,皮耶罗打算让“斯德哥尔摩”号保持在他的右边航行,并准备从右舷越过,这意味着两艘船正朝着对方驶来。然而,两位船员都没有意识到这一点,直到晚上11点10分,“斯德哥尔摩”号的灯光冲破浓雾,“安德历亚·多里亚”号上的一名船员尖叫道:“它正朝我们冲过来!”

“安德历亚·多里亚”号和“斯德哥尔摩”号相撞

“安德历亚·多里亚”号与“斯德哥尔摩”号相撞后损毁的船首

皮耶罗命令船员们向左急转弯,约翰-恩斯特试图通过反转螺旋桨来减慢“斯德哥尔摩”号的速度。这两种策略都没有奏效,“斯德哥尔摩”号加固的钢制船首,本应冲破北大西洋冰冷的海水,却撞上了“安德烈亚·多里亚”号的右舷,穿透船体9米之深。

片刻之后,“斯德哥尔摩”号的船头从“安德烈亚·多里亚”号船舷上脱落,留下一个大洞。

“斯德哥尔摩”号在准备抵达纽约时船头相撞严重受损

这起海难事故造成“斯德哥尔摩”号上5人死亡,“安德烈亚·多里亚”号上46人死亡。

在一间船舱里,一位名叫玛丽亚·塞尔吉奥(Maria Sergio)的意大利移民和她的4个孩子正在睡觉,“斯德哥尔摩”号的船头撞上了“安德烈亚·多里亚”号的一侧,孩子们当场死亡。在其他地方,一位名叫沃尔特·卡林(Walter Carlin)的布鲁克林人在他的小屋里,当他们房间的外墙被撞开时,他的妻子也被扯了下来。

“斯德哥尔摩”号安全靠岸后,琳达·摩根被担架抬走

事故发生时,另一名女乘客琳达·摩根(Linda Morgan)正在侧舱睡觉。“斯德哥尔摩”号的船头冲进船舱,撞死了琳达的继父和妹妹,但琳达幸运地活了下来。结果,琳达发现自己撞到了船头,在这个过程中,她只摔断了一只胳膊。

琳达对发现她的船员说:“我当时在‘安德烈亚·多里亚’号上,我现在在哪里?”

“安德烈亚·多里亚”号乘客获救成为媒体实时报道的首个重大事件

“安德烈亚·多里亚”号在完全沉入海里前几分钟状态

几乎在撞船之后,“安德烈亚·多里亚”号就开始向右舷倾斜,海水涌进它的水密隔舱。

皮耶罗船长知道这艘船无法生还,于是发出了弃船的呼叫,但又出现了一个新问题:船侧倾斜的严重程度意味着,左舷的8艘救生艇无法下水。

如果救生艇还在,船员们只能运送1000名乘客。

虽然“斯德哥尔摩”号仍然适航,但是没有办法把“安德烈亚·多里亚”号上的所有人都转移到另一艘船上。他们是在大西洋的一个经常航行的地区,离海岸不远。“安德烈亚·多里亚”号通过无线电求救:“危险迫在眉睫,我们的救生艇不能用了,需要救生艇,越多越好。”

一群人聚集在纽约焦急地等待“安德烈亚·多里亚”号海难的消息

沉船的消息很快传到了陆地,它离海岸很近,记者和摄影师可以实时捕捉到救援过程,这是美国新闻史上前所未有的时刻,也是和平时期最大的海上救援行动之一。

附近的两艘船只迅速抵达了这艘沉没的远洋客轮:一艘货轮“安角”号(Cape Ann)搭载了129名幸存乘客,一艘美国海军舰艇“威廉·H·托马斯”号(William H. Thomas)搭载了159名幸存乘客。“斯德哥尔摩”号在被宣布适航后,搭载了545名幸存乘客。

幸存者登上货轮“安角”号挥手致意

最后,一艘大型法国客轮“法兰西岛”号(Ile de France)前来救援,带走了剩下的753名幸存乘客。有一段时间,“安德烈亚·多里亚”号一直漂浮在海面上,随时都有倾覆的危险。但那一刻直到上午10点09分才到来,大约是在灾难性碰撞发生11个小时后。

现在,“安德烈亚·多里亚”号停靠在大西洋海底大约76米深的地方,许多潜水员参观了这艘沉船,把它称为沉船潜水的“珠穆朗玛峰”。然而,“安德烈亚·多里亚”号的悲剧似乎并没有随着船的沉没而结束,因为十几名潜水员在探索船葬身海底时丧生。

“死亡航线图”:257人按计划乘坐飞机,几小时后彻底从空中消失

乘客们还沉浸在窗外景色中,但谁曾想,众人眼睛所看见的“平坦”雪地,却在下一秒摧毁了整架飞机。“老鸟”飞行员在做出反应后为时已晚,连同机组人员和乘客共257人,无一人生还。而这一切,都是因为一份“死亡航线图”。

观光南极的航班在经历四个小时的飞行后到达南极洲,乘客们看着眼前的景象欣喜不已——肉眼可见的南极寒地,洁白的雪地与天空相连成一体。然而下一秒,防碰撞系统发出的警报却猛然将众人从喜悦中惊醒。

航班起飞(资料图)

1979年,237名乘客踏上了由新西兰航空公司打造的“南极观光之旅”的路程。为了盈利,航空公司特地请来了两位飞行时长加起来足足有17000小时的“老鸟”飞行员来驾驶飞机,想要更好的扩展南极观光的业务。两位飞行员面对没有丝毫难度的任务欣然接受。

他们同航空公司召开了简介会,拿到了此次飞机行驶的航线图,图上清晰地标注了此程飞行的坐标。

两名“老鸟”飞行员于1979年11月28日,组织18名机组人员接来了237名乘客一同坐上了观光之旅的航班。

飞机于8点21分准时起飞。

新西兰和南极洲的距离

“老鸟”飞行员按照原先地图上的坐标点输进了辅助飞行系统,让飞机在飞行的过程当中,依旧保持着原先一样的高度。

在长达四个小时的飞行后,众人终于到达南极洲。

“老鸟”飞行员第一时间请示了地面的人员,得到允许后将飞机的飞行高度降低至450米左右的空域,随后便按照沟通好的约定打开了自动驾驶。

当一片白色映入乘客们的眼底,所有人都高兴的忘乎所以,就连因太过于激动而没能睡好觉的乘客,此时也丢下了疲惫,与他们一同大喊道:“终于能近距离看到南极了!”

南极地貌

窗外一片白芒,看不出地面的走向与轮廓,似是雪地过于平坦,又似是天与地连接在了一起,让人分不清晰。

可他们不知道的是,这片白芒并非是难以区分开的天与地,而是一座火山,一座位于南极洲,海拔为3794米的埃里伯斯火山。

原来,航空公司为了提高“南极观光之旅”的路程观赏性,在众人即将出发的当天早上,临时改动了航线图,将飞机的航线向东偏离了45公里。

变更前后的航线图

而这偏离原先航线的45公里,也就意味着这架飞机要跨越那座海拔3749米的埃里伯斯火山。

但不知何种原因,两名“老鸟”飞行员竟谁都没有收到过航空公司改变航线的通知。有人说是航空公司忘了通知,有人说是航线图没有发送出去。

于是,这张“瞒报”了航线的路线图最终造成了无法挽回的悲剧,不知情的“老鸟”飞行员带领“南极观光之旅”航班中的237名乘客以及20名机组人员,直直撞上了这座被他们误以为是南极地面的埃里伯斯火山。

埃里伯斯火山

即便在飞机发出了防碰撞警报后,“老鸟”飞行员迅速作出了反应,当即拉升飞机的飞行高度。

可位于450米高空的飞机在靠近海拔为3749米高的埃里伯斯火山时,无论做出怎样的举动都为时已晚。

几乎是瞬秒的时间,飞机与火山发生碰撞,在这样的高空和突发的撞击下,257人无一人生还。

飞机撞击火山后的坠机残骸

其实,变更飞机航线是时常会发生的事情,并不是什么好惊讶的事。

但航空公司却在临时更改路线后“瞒报”了驾驶飞机的两名“老鸟”飞行员,这也就导致了毫不知情的二人都没能及时修改辅助飞行系统的坐标,哪怕在已经看到埃里伯斯火山后,由于视觉原因,便认为那是平坦的雪地。

飞机遇难报道

其次便是向地面人员的请示。

也许不只是飞行员,连同地面人员也从未接到过航空公司的航线变更消息,间接性导致地面人员在接到飞行员降低飞行高度的请示时直接批准。

此次事件绝大原因来自于航空公司的临时变更与“瞒报”,人的生命极其脆弱,又怎能经得起如此“马虎”。

女子航站楼前取行李突然被撞身亡,监控拍下全过程……

来源:贵阳晚报

6月2日中午11点44分,

昆明长水机场航站楼出发层

发生一起交通事故,

造成1人死亡。

根据监控视频

一名正在后备箱取行李的女子

不幸被撞,卷入车底,

监控记录事发过程。

事发地监控录像显示,女子在位于出发层车道上的车后备箱处取行李时,后面一辆轿车径直驶来,该车未减速,直接撞上了该女子,并将其卷入车底。

目击者介绍,肇事车辆系电动汽车,事发时,驾驶员似乎并没有踩刹车。

另外一段由目击者拍摄的视频显示,肇事车辆车头右侧变形严重,女子被压在车右前轮之下。

令人痛心的是,

女子被送医后

经抢救无效不治身亡。

目前事故原因还在进一步调查中。

来源:昆明电视台K6春城频道、春城晚报-开屏新闻、极目新闻

末世之中求生!盘点游戏史上10款印象深刻的丧尸游戏

随着消逝的光芒2的上线,丧尸这一IP重新走进我们大众的视野,大家在讨论丧尸会不会在现实中出现以及如何面对丧尸等天马行空问题的同时,也向我们抛出另一个有趣的问题,为什么丧尸题材游戏,经历了这么多年的变迁,却一直经久不衰?

丧尸(Zombie)也有活尸、活死人的说法,是传说中形如死人却能够活动的怪物。原本是形容海地的巫毒教祭祀下毒,以便驱使尸体从事劳役活动。丧尸在现代的文艺作品中也有出现,类似吸血鬼,属于不死生物。——维基百科

最早的丧尸其实是来形容黑奴贸易,因为黑人总是在奴隶主的鞭笞下行动,外加本身骨瘦如柴,就有了所谓的奴隶主驱使活尸的概念,也就是现在丧尸文化的雏形。古往今来,游戏厂商都围绕着“丧尸”这一后启示录文化背景进行了不少作品创作,无论是对于玩家观众还是对于游戏厂商,在游戏玩法和游戏机制上留给这个题材的操作空间已经不多了。太多重复化的产品冲刷着玩家对于这一题材的热爱,就像一波波海浪在沙滩反复冲刷,但好在沙滩上终归会留下一些美丽的贝壳,现在就让小编带大家盘点一下这些剩下的美丽贝壳,看看到底是怎样的游戏才会让小编如此痴迷。

1.《死亡之屋3》

谈起印象中的第一款丧尸题材游戏,就不得不提到死亡之屋3了,小编是北方人,作为儿时考试优异的奖励,游戏厅在童年中一直占据着重要的比重,恐怖的丧尸,怪异的boss,听不懂的配音,配合游戏台前那两把\"巨大霰弹枪\",游玩并通关一直是小编儿时的梦想。

但幼时的身高却总是差那么一丝,只有在父亲大人的帮助下才能游玩,但拿起“巨大霰弹枪”已是全力搭配自己拉胯的瞄准水平,总是屈服在第一关“大壮”的淫威之下,那时候唯二的乐趣莫过于看着别的大哥哥闯关杀丧尸,记住游戏流程,等着第二天上学去跟小伙伴们炫耀,这些都组成了小编快乐的童年。

之后上了高中再回来游戏厅,死亡之屋3还摆在那,但是旁边多了一部更为炫酷的4代机,3代的冷清与4代的爆火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本想着先试试3代,游玩才发现,游戏厅早就不对机子进行维修,机器老化严重反馈也烂的狠,终究和小时候一样根本见不到“命运之轮”的真面目。

等待许久之后换到了4代,冲锋枪式的模拟手柄更为轻便、更大更精细的屏幕、满屏的火花特效却再带不来年少时玩死亡之屋的刺激感。

2.《生化危机》

第二个我们就来谈谈可能是在丧尸题材上,最为出名的IP《生化危机》。

在小编眼里1代的生化危机无疑是整个系列最优秀的作品,1代虽然不如系列续集场面那么宏大,但设计上更为紧凑,那些逼死幽闭恐惧症的房屋设计,配合当年因为机能限制,导致每个房间都需要加载的读图设定,更是展现了恐怖游戏的精髓之处。

在游戏中无论你的装备多么高级,始终无法脱离丧尸的致命威胁,之前明明清过的区域依旧会有丧尸跑出来吓你,那种惴惴不安的感觉贯穿始终。外加当年生化危机一,洋馆里啃头哥的那一个回眸……真是一眼万年。

3.《死亡岛》,《消逝的光芒1/2》

这一个系列,绝对在丧尸题材中有着重要位置,首先《死亡岛》的亮点在于开创了RPG和FPS相结合的机制,另外印象中丧尸存在的环境都是乌漆吗黑的,而死亡岛的序章将美丽沙滩和杀丧尸相结合的场景实在是太酷了。小编第一次接触这款游戏时还下的盗版,因为解包的原因,导致一直卡在序章信号塔,不过这也不妨碍小编重复游玩体验。

《消逝的光芒》是Techland继死亡岛的又一力作,融入了跑酷系统,真正达成了在丧尸开放世界可以跑到任意地方的里程,配合信徒dlc玩家在游戏中可以爬楼、开车、造武器、做任务等等,这么说吧小编和好基友花了100+h清空了所有任务后仍然沉迷猎手和人类的PVP中。

《消逝的光芒2》在小编眼里其实可以看做1代的终极版dlc,更多的跑酷动作配合开创性的高楼大厦,也带来了新的游戏体验,虽然对比发售时的承诺,游戏内容显然被砍了不少,不过小编相信Techland会用时间圆满的说完这个故事。

4.《僵尸毁灭工程》

小编一般把这个游戏叫做高血压模拟器。为什么这么说,因为这款游戏真实到了一种苛责的状态,游戏玩法很简单,在这个充满丧尸的世界活下去。不需要玩家额外花时间去学习和理解游戏的设定,只需要玩家知道相应的生活常识就能上手。

例如游戏有四季,有生活中常见的天气:下雨、下雪、狂风、雷暴、大雾。玩家需要适当增减衣物防止感冒和中暑,随着时间的推移,城市会停水停电,食物会渐渐腐烂,玩家会饿,会渴,会疲劳,会惊恐,会抑郁等等,玩家从未想到在游戏中自己会如此脆弱。

就像小编第一次游玩时,面对开局需要选择职业和特性,震惊的发现原来点了视力下降和聋子,真的会视野变小外加真的没有游戏声音!不过这不妨碍游戏本身的质量,尤其官方最近更新了联机系统,友尽!启动!

5.《求生之路1/2》

经典游戏不必多说,宿舍四人组从大一玩到大四,熟手后通过加载mod,可以让玩家在一款游戏中玩到无数款游戏……后期加了mod,看见特感“眉清目秀”路都走不动……

6.《腐烂国度1/2》

腐烂国度系列小编称之为,末世生存模拟经营的神!2013年推出的Xbox Live Arcade游戏《腐烂国度》相当具有开创性,放弃了同类游戏典型的快节奏爆头操作,转而将重点放在生存和建设上。

2018年发售的续作在此基础上继续扩大规模,增加了四人合作模式,并让永久死亡机制继续支配玩家的恐惧,开发商通过资源以及士气对玩家进行限制,压缩玩家的生存空间,弹性控制游戏难度,这些设定在今天看来都是非常有开创性的。

虽然后期招来的红爪特工配合精准计算NPC的能力都能实现资源的正增长,但仍是小编心中最喜爱的模拟经营游戏。不过,你要是玩三致命难度……那当小编没说过。

7.《亿万僵尸》

游戏的另一个名字“开饭模拟器”比本身名字更为出圈,《亿万僵尸》无疑是一款优秀的丧尸题材游戏,把RTS和丧尸完美结合。玩家必须建造并管理一个后世界末日城市,同时还要提防成群的丧尸把城市夷为平地。这款游戏相当强调防御,完美地把城市建造的策略性和生存恐怖的紧张感相互融合。

在游戏核心为生存的前提下,玩家只需要坚守壁垒,保证基地内的运转和整个防御措施固若金汤,即使面对汹涌而来的丧尸潮,通过塔防游戏的一些固有套路,比如防御塔的科学布置,地形的利用,以及不同功能性兵种的搭配都可以用来化解危机。虽然说得简单,但游戏本身新手引导不足,外加丧尸过于强力,往往一个缺口出现,防线瞬间崩塌,都让游戏本身难度骤升,完美贴合外号“开饭模拟器”。

虽然游戏本身贴图和模型质量都比较一般,但到了后期屏幕上真出现了“亿万僵尸”同屏,谁试谁知道!网友经典评论:“我的城墙和士兵可以抵挡住亿万僵尸的脚踏!然而,我的CPU和显卡却不行!”

8.《丧尸围城系列》

丧尸围城系列一向是丧尸界的三国无双,也算是丧尸游戏的另类,不需要思考剧情的合理性,组队和基友喝喝可乐砍砍丧尸什么的其乐无穷,多种近身组合武器可供选择,游戏剧情也深谙阴谋论的设定,简单无脑就是游戏的基调。整体感觉就是瞎闹、瞎玩和疯狂的发泄,玩家只需要一个目的地,路途中间刷新无数的丧尸就好了。就像小编入坑的理由,单纯的只是因为《丧尸围城3》预告片中男主胯下的喷火“丁丁”,烦闷的午后只需要点开游戏打开一罐冰啤,言归正传爽就完事了!

9.《行尸走肉》

如果说小编心目中最好的丧尸题材游戏,也许会是《行尸走肉》这款老游戏,就算把时间调回当年,游戏本身无论是画面还是游戏玩法看起来都不算出众,然而就是这样一款简陋的游戏,却始终占据在小编的心理。

游戏本身通过对话选项可以影响剧情走向这一精巧设计,对丧尸题材多年来热度始终居高不下的主题,进行了相当深刻的讨论,末日之下我们究竟应该坚守身为“人”的人性?还是遵循求生本能以保存生命为主要目标,为此使用所有手段?

游戏剧情十分简单,玩家控制在车祸中死里逃生的李,遇见了躲在书屋上等待救援的克莱曼婷,出于成年人的责任感以及爱,玩家需要一路保护八岁的婷,与婷一起在末世中冒险,而在游戏过程中玩家需要不断面对道德难题,做出选择。为了防止玩家不动脑子瞎选等整蛊玩法,游戏开发商更是开创性的将玩家的所有选择与婷相联合,玩家的选择都将影响婷的三观。

制作组把如何塑造一个人的三观这个命题交给了玩家,也在无意中把人性这一命题放大处理,婷在游戏里就像一面镜子,她的三观处事都无一不反映着玩家,这一设定也让玩家在游戏过程中反思自己的所作所为,探讨“人”一字的真正含义。如果活在末世,放弃了“人”的概念,只关心食物和欲望,那么和只知道进食的丧尸又有什么区别,只有当玩家确认自己还拥有“人”的概念,才是真正意义上从末世这场灾难中幸存下来!

10.《植物大战僵尸》

这款游戏相信不用小编多说了吧,把它排到最后单纯也是把大家从前文沉重的反思中拎出来,轻松幽默,放松压力,不需要思考那么多,点击玉米加农炮,一发解决一切不开心!如果一发没能解决,那么两发!也祝看到这里的小伙伴开心快乐,希望思考“人”这一命题具体意义的那一天永远不会到来!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