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吉日 > 搬家吉日

大门两旁不能有两棵树(大门两旁不能有两棵树是什么意思)

时间:2024-01-15 01:33:52 作者:追梦抓梦 来源:网友上传

本文目录一览:

为什么农村俗语说“不怕蛤蟆进家门,就怕三树立门头”?

在农村,蛤蟆和树木是常见之物,人们经常与他们打交道,自然也就产生了相应的民间风俗,也在民间流传了一些俗语。那么“蛤蟆进家门”与“三树立门头”,是怎么回事,在农家又有哪些民俗禁忌说法呢?

1、“不怕蛤蟆进家门”的民间风俗

在农村生活过的人,尤其是南方山区的人,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山间田野的蛤蟆之多,可以说是布满水陆空,它们的身影无处不在。

在水塘和稻田里,常见的是青蛙,也有土蛤蟆;在旱地里主要是土蛤蟆,山上有山蛙,在海拔稍高的山上、溪涧里还有石蛙、癞蛤蟆等;在春夏季节的上空,也就是在树上,有一种绿色的蛤蟆,称为绿蛙。

这里得特别介绍一下这种绿蛙。绿蛙会爬树,经常伏在树干和树枝上,不怕人,懒洋洋地,眼睛常微微张开,或干脆闭上,有时让人怀疑它们到底是死了还是活着。春天绿蛙,在树上吐唾液状的白色黏液,将树叶粘住,吊在空中,类似白色的蜂窝,将树枝都压弯。

蛤蟆,在一些百科类的资料中,把青蛙和蟾蜍的统称蛤蟆,但在我国民间,则是各种蛙类的俗称,也是总称。在田间地头的各种动物中,蛤蟆并不让人们感到害怕。人们比较讨厌的蛤蟆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癞蛤蟆,又称蟾蜍,长得很丑,让人看见不舒服。另一种是树上的绿蛙,可能是因为他们与别的蛤蟆不同,生活在树上,有一种神秘感,人们迷信地把它们称为“邪法婆”,这个名称与民间的“巫婆”是一样的意思。人们因此既讨厌它们,又有一点畏惧它们,主要是因为农村的迷信说法,害怕它们的“邪”。

农村民众对蛤蟆还有一种普遍的害怕,主要是当心蛤蟆把尿拉到人的皮肤上。人们认为,蛤蟆喜欢吃虫子,虫子有毒,它们吃了虫子后,尿液也有毒。如果有人不小心,手上、脚上和身上沾上了蛤蟆尿,就会长出蛤蟆痣来。现在医学证明,蛤蟆痣并不是因为沾上蛤蟆尿引起的,而是另有病因。这是过去农村民众对蛤蟆痣不了解,把责任推到了蛤蟆身上,从农村“蛤蟆痣”名称就非常清楚了。

直到现在,农村很多人在与蛤蟆接触时,依然小心翼翼,唯恐蛤蟆尿沾到皮肤上。一种观念形成后,即使不科学,但已根深蒂固了,要改变起来还是比较难的。现在还有很多农村人依然抱着这种传统说法,可见农村的科普还要进一步加强。

旧时,农村还有一种传说,人们认为雨后现彩虹,说是虹喝水,喝的都是干净的井水。彩虹喝过的水,人就不能喝了。民间传说,如果人不小心喝了这种井水就会得“大肚子病”(农村又称水肿病)。因此,过去农村,在雨后出现彩虹后,就要观察彩虹的头落在哪里,人们就要跟踪去看一看那一带的水井。如果水井里有蛤蟆,民间认为那蛤蟆就是彩虹的化身,这个水井里的水就不能饮用,一定要将井清洗后,撒些石灰粉,过一段时间才能饮用。

这种说法,与 “蛤蟆痣”一样,主要是旧时代农村科学落后,农村民众对彩虹现象的形成不了解,同时也是对“大肚子病”的病因不了解,才会出现这种奇怪的迷信说法。话又说回来,虽然民众的这种迷信说法显得荒诞不经,但也表现了过去农村民众对饮水卫生安全的特别重视,在春夏炎热季节,人们会经常检查水井的水质,发现有问题,就及时清理水井,并进行清毒处理。在这个方面,旧时农村的一些做法又是值得肯定的。

在民间,也有一些人对蛤蟆情有独钟的,那就是蛤蟆是招财进宝的象征。不过,这是城镇开商铺人的行业风俗,旧时,经商人铺店或者家里,既有石刻雕塑放在院子里,也有精美的木雕和玉雕放在账房内,其目的就是希望自家的财运好。

商人的这种风俗,多多少少对农村人有一定的影响,人们认为蛤蟆进屋并非坏事,有的农村还认为是吉利的事。事实上,建在田间山野的农家,野外到处都是蛤蟆在活动,想要阻止蛤蟆来串门,是很难到的。这就像农村野外的蚊子一样,想不让他们飞入院子内,是很难做到的。

在风水学上,农村选择阴宅时,喜欢选择“蛤蟆形”的地形地貌。民间认为祖先葬在“蛤蟆形”,可让子孙后代人丁兴旺,财源广进。这种说法,一方面,可能与商人把蛤蟆视为招财进宝之物有关,另一方面,因为蛤蟆产卵数量特别多,人们因此而产生了“多子多福”的联想,这在民俗语是一种很常见的联想风俗。

即便有些农村人们对蛤蟆的印象不太好,甚至有各种厌恶的说法,或者迷信的说法,但是人们认为,家里有家蛇守护,用不着害怕。在南方的一些农村,有一种有趣的规矩。当蛤蟆跑进家里来时,被家蛇捉住了,蛤蟆发出一阵阵凄厉的声音 的叫声,人们不能去看,更不能去驱蛇救蛤蟆,也不能将蛇打死救出蛤蟆。民间的迷信说法是“怜悯蛤蟆会中水鬼邪”,不吉利。在野外碰到这种情况也是一样的,人走开就行了。虽然这种说法带有一定的迷信色彩,透过表面看本质,事实上,这是古代人们维护生态平衡的一种朴素观念。

我国地方民俗风俗多种多样,有一些地方风俗,或者少数民族风俗,有崇拜蛤蟆的风俗,认为蛤蟆是祖先的化身。蛤蟆进门,被认为是祖先回家,是家庭吉祥的表现。还有一些地方,祭祖时特意到野外“请”一只蛤蟆回家用来敬奉,让族人顶礼膜拜。不过,这应该是地方风俗的另一回事了。

总之,“不怕蛤蟆进家门”,虽然带有一定的迷信色彩,我们抛开这种愚昧落后观念不说,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充分体现了我国农村人民,自古以来就讲究与大自然和谐共生的观念,这在提倡是生态优先的现代社会,依然具有积极意义。

2、一些农村不喜欢在院子和门前种树的原因

旧时,农村一般来说在房屋前面,尤其是大门口,忌讳种树,特别是一些高大的树木。其中的说法,因各地的地理条件、气候特征及民俗风俗方面的差异,有诸多不同的说法,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是安全问题。树大招风,风必摧之。大门是一个家庭出出进进的必经之地。大自然每年都会有狂风骤雨的季节,尤其是春夏之时,狂风骤雨更是频繁。不用说高大的树干被风折断,将房屋摧毁,家人生命没有保障,就是从树上掉下一根树枝,也会造成从树下经过的人员的伤亡。再说,树大空心,树内就会寄生多种小生物,易遇雷击,殃及住宅中的人。

二是遮挡阳光,不利空气流通。过去,普通农家不比那些不用下田干活,靠收租子、或者用钱买来吃的人家。农家院落,和院前之地,人们最需要的是阳光照射。现在一些人认为,没有阳光会让家庭潮湿,易生病菌。其实,这种说法是因为现在人注意养生的新观念,在旧时的农村,这不是主要的因素。熟悉农村生活的人都知道,农民面朝黄土背朝天,就是小孩和老人也常在野地里劳作,农村无闲人。因此,阳光洒在农村人们的身上够充足的了,可以说是过剩了,要不从事农业生产的人都被晒得黝黑。

事实上,对大多数农民来说,地里产出的粮食要晾晒,如各种谷物、麦子、玉、红薯等,要晒干,或晒到一定程度才能长久收藏;果树上的一些果实要晾晒,如柿子、枣子、板栗、核桃等,晒晒才收藏;种的一些时鲜蔬菜也有很大一部分要做干菜,也要晒干后才收藏,以后慢慢食用。如此等等。再说,农村劳作,一把泥巴一把汗,衣服总不可能一穿到底,也要洗下晾晒,床上的被子也要晾晒,过去家里小孩子多,光一个小孩的尿布就洗个不停,也得晾晒。院子和门前种了树,挡住了阳光,没有晾晒东西的地方,到别人家的地盘上去晾晒,极不方便。这是农村生产、生活的需要,不能在门前或院子种树。

从农村现实生活中来说,门前不能种树的原因,这才是最主要的,也是最实在的。

三是遮挡视线。这些农家主要是住在山里,山里人房屋前的空间狭窄不一,在风水术语上称为明堂。住山坳里的人家,看得不远,住山坡上的人家看得很远。旧时代,由于社会不安定,山里人要随时观察远处的动向,做好安全防范。再说,山里人常年生活在大山里,习惯于休息时眺望远方,缓解一下心情。因此,山里的树多,但很少有人在院子内和门前种树,以免遮挡视线,只习惯于在四周的风水口种一片一片的树林,称“风水林”,那也远离了房屋。

3、“就怕三树立门头”的意思

我国有一些地区的农村,因为地理条件和气候的不同,有在院子内和院子周围种树的习惯,比如,一些平原地区的农村就是如此,尤其是北方平原地区的一些农村,因气候干燥,风沙大,在房屋周围种树,既可以起到遮挡风沙的作用,又可以增加院内的湿度,树长大后还可以砍掉做建筑材料,一举多得。

因此,这些地方就有“就怕三树立门头”的说法。“门头”,原意指门户、家庭。这句话应指院子内和大门前面能种树的地方。“三树”到底是哪三树,有的说是三种树木的总称,有的说是三类树种,有的说是三个地方不能种树。还有的是这三种说法的综合。因为地方风俗不一样,不能说哪种说法最准确,哪种说法是错的,只不过是各地有各地的说法罢了。这里从农村传古代风水学的角度,例举一种在各地农村比较普遍的说法。

一是“院中树一片,妻儿不相见”。意思是说,在庭院之中,如果种太多的树木,也就是树连成一片,对家人不好,会造成家里亲人相见都不容易,这当然不是什么好事。其实,院内种的树木太多,不仅有安全问题,也对人身体健康有一定的影响。

二是庭院大门两旁不能有两棵树。民间有俗语说:“门旁若有两棵树,定有二人来同居”,意思是说,庭院大门前的两旁,如果一边种一棵树的话,一定会有别的人来争地盘居住。比如,将家庭的房产卖掉一半给人家,一院两个户主居住,说明家道走向败落。民间认为,此种风水格局对一个家庭很不利。事实上,大门前的两边种两棵树,在古代社会,一般为官衙、寺庙、道观、学堂等大门才这样做,平民百姓这样做,叫僭越,不遵守封建秩序,官府就会上门来找麻烦,有的人家被搞得家破人亡,人们自然就不敢这样做了。

三是门前不能有枯树。农村俗语说:“门前枯树,如有大墓”。民间认为,门前的枯树寓意不好,人们联想为家庭及住宅风水的败落之象。事实上,门前有枯树,对平民百姓来说,他们不是文人墨客,以破败为诗意之美,写出“枯藤老树昏鸦”来。枯树不倒,对人的生命财产是一种很大威胁,所以,人们就将枯树比喻为大墓,枯树随时有可能倒下,那是会砸死人的。

除此以外,从树的品种来说,各地还有院中及门前不能种柏树、桑树、杏树、柳树、桃树等等,各地有各地的说法。从树的形状来看,有的地方认为庭中和大门前不能种脱皮树、双杈树、疙瘩树、直冲大门的树等等。

总而言之,庭院和大门前种不种树,种什么树,在哪种树,要从科学的角度出发,要从长远的安全角度来考虑,要从对生活环境的舒适度来考虑,同时也要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及审美观来设计。至于民间的一些牵强附会的迷信说法,不足为信,时代不同,人们的思想观念也要与时俱进。

俗语“门旁若有两棵树,定有二人来同居”,是指哪二人?

现在一些农村人家,喜欢在房屋周围种一些树,既可以美化环境,也可以净化空气。但是,旧时,我国农村很多地方的传统民居,不管是院内院外,包括大门前面,能不能种植树,种什么树,种多少树都非常有讲究。

本文要讲的是一句流传较广的农村俗语:“门旁若有两棵树,定有二人来同居”。旧时,农村为什么说在大门前的两旁有两棵树,就“定有二人来同居”?“二人来同居”是哪二人,到底是好事还是坏事,这其中有什么样的民俗说法呢?

1、关于我国农村传统民居种树的风俗

农家大门是进入家的第一道关口,因此,在农村的传统民居之中,人们特别注重门前的布局,其中包括树木的种植对大门的影响,邻里建筑物对大门的影响,以及陆路、水路、桥梁、古树、古塔、水池对大门的影响等等,也就古代《宅经》所说的“外六事”。

在房前屋后及周围种什么样的树,在我国各地农村有流传一些家喻户晓的俗语,能说明农家的一些喜好和忌讳。比如“前不栽桑,后不栽柳,院中不栽鬼拍手”、“东不栽榆,西不栽桃,前不栽桑,后不栽柳”等。这些俗语指的是院子内外种树的种类,主要是因为联想的心理作用而产生的禁忌。“桑”谐音“丧”,让人联想到丧事;“柳”谐音“流”,让人联想家里财富外流,再加上农村上坟祭扫时用柳枝插坟,办丧事民间习惯用柳枝做哭丧棒;“桃”谐音“逃”,让人们联想到家中财富外逃,或者受到自然灾害,外出逃荒,这些都是农村人最不愿意出现的情况。也就因为如此,俗信认为栽种这些树不吉利,让人很忌讳。

至于大门前到底能不能种树,能种多少棵树,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说法。可以说,有的地方的大门前,不能栽种任何树;有些地方,只是不允许在大门前旁种两棵树,其他数量上就没有讲究了;有的地方没有在大门前旁种两棵树的禁忌,只要所种之树,不挡住出门的路就行了。

因此,旧时,门前能不能种树,种什么树,种多少树,一般来说“十里不同俗,百里改规矩”,我国地域辽阔,各地民俗存在一定的差异性,这也是正常现象。

农村还有一句俗语:“门旁若有两棵树,定有二人来同居”,意思就是说,在院子大门旁不能栽种两棵树,如果这样栽种树的话,就必定会有二人到家里来居住。

这句农村俗语来源于古代阳宅百诀,在民间占卜抽签中也有这句话。俗语并不晦涩难懂,但是,最让人难以理解的是“二人来同居”的含义。

2、大门两旁为什么不能有两棵树呢?

要解释这句俗语,还得从我国传统民居的格局方面说起。

一是民居格局中忌讳偶数

我国民间有“好事成双”之说,但是,并非所有的双数都是好事。在一些民俗中,双数也会让人忌讳的时候。比如说,祭祀活动,丧事操办,在祭祀用品上就忌讳双数,有些农村在丧事做人情时,礼金的尾数也忌双数。传统居民的一些格局,有的也同样忌讳双数。

比如,民居大门只能是一条。传统民居大门的数量只能是一条大门,不能有两条以上的大门,另需开的门,只能叫侧门、后门、便门等,与大门的地位不一样,民俗说法也不一样。现在农村庭院的大门依然采用这种格局,只听说一家庭院有多条门,但是,没有听说哪家庭院有两条大门。除非兄弟分家,一个比较大的庭院隔开成两个院子,要另立大门。这种情况在农村叫“开门立户”,也就是分家后,另组家庭,那就变成两个家庭,各家有各家的大门,一个家庭仍旧只有一条大门。

又比如,房屋的开间只能是单数。一般来说,传统民居的正屋(坐北朝南庭院为北屋)必须要严格按这个规矩执行。这就是农村建房时要遵循“四六不成材”的规则,也称“四六不通轩”,即建房的开间不能是双数,而应该是单数。也就是说,房屋的开间最好为三、五、七等单数开间,而不能是四、六、八等双数开间。

这些讲究与古代社会礼制有关。比如说,从一个部落到一个王国,只能有一个人为王,古代有“天无二日,国无二主”之说。而古代社会,不管是原始社会的部落也好,氏族也好,包括封建社会时期一些朝堂和官府,在重大事项的决策方面,都有议事制度,也有表决制度,少数服从多数,最终由一把手定夺。议事的核心成员必须是单数才好表决,双数不好表决,就会出现议而不决的情况。现在的行政管理、企业董事会、社会组织等决策机构,依然沿用领导组成为单数办法。

在古代,对一个家庭来说,封建社会是男权社会,男当家的就是家里的主人,家里的大事决定权在男人。旧时,有一句俗语,“女人当家,房倒屋塌”,说明女人在那时家庭之中,只是一种从属和依附地位,必须由男人当家。这就像是一个坐北朝南庭院之中的房屋,北屋是正屋,是主屋,其他的东屋、西屋等都是偏屋,是附属建筑,处于从属和依附的地位。

这也就是古代封建社会的礼制以及伦理观念,并体现于传统民居建筑之中。古人认为,门旁左右如果各有一棵树,就无法分清其中的主次,与封建时期的家庭伦理观念不符。

二是传统民居立大门的讲究

我国古代民居,大多以坐北朝南为最佳,而庭院的大门则讲究立于“三吉方”,即东方、南方和东南方,其中又以东南方为最佳,称为“青龙门”。

民居坐北朝南,是古代人民对自然现象的正确认识,用古人的话说就是“顺应天道,得山川之灵气,受日月之光华”。因此,这种朝向的房屋,最大的优势就是采光好,冬天可避风,防寒保暖,夏天保持室内的凉爽,即风水中所说的“藏风聚气”。

大门朝东方、南方和东南方的目的依然是顺应天道,受日月之光华。按民间的说法,就是这样的大门“开阳”,也就是能够得到阳光的充分照射。如果在大门两旁种两棵树,树长大后会形成树荫,遮挡阳光,大门就会显得阴气沉沉。

人们总是把一家人的大门,比作这家主人的脸色,把阳光照耀比作开笑脸,如果没有阳光照耀,就是不开笑脸,而是阴着脸。一般来说,一个人笑脸常开,说明日子过得很不错,很舒心。而一个人总是阴沉着脸,不是日子过得不顺,心事重重。在人与人的交往中,相对而言,与笑脸人打交道,比与苦脸人打交道心情要舒畅得多。因此,民间认为,大门的气象就是一个家庭的气象,一家的日子过得好不好,看看他们家的大门就知道了。这就是古人说的“入门休问荣枯事,观看容颜便得知。”

总之,农村人忌讳在大门前种树,人们认为,失去了阳光高照,怕大门前过于阴森,对家庭各方面都有影响。

3、什么是“二人来同居”呢?

大门前的左右两旁,如果种有两棵树,就一定会有两人来到家里住在一起,这二人是到底是什么人,对家里又有何影响呢?

在农村,人们对“二人来同居”主要有两种说法。

一是说家里同时有两人当家

上一节已经说过,在封建社会时期,一个王国只能有一个主政的君王,一个家庭也只能有一个一家之主。如果一个王国出现两位君王,没有了绝对的权威,臣子们不知听谁的好,无所适从,百姓就更不知听谁的。这样,王国就会出现混乱,为了争权夺利就会发生战乱。

一个家庭也是一样,家里的事情,最后做主的只能是一个人,如果有两个人当家,子女就不知听谁的。这样,家里因一些小事,争执不下,就会吵闹不休。俗语说“家和万事兴”,一个家庭多人做主,会造成家庭不和睦,不和睦的家庭也就不会兴旺。

二是说“二祖同居不得宁”

旧时,在家村,人们认为“二人来同居”中的“二人”,就是“二祖”。俗语说“二祖同居不得宁”,意思是说,两位老祖宗同住在一屋,会闹得家里不得安宁。

“二祖”在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说法,旧时,在农村主要有以下三种说法。

第一种说法,指祖父和外祖父同居一座房屋。

这个祖字辈的长辈住在家里,都是长辈,都应该得到尊重。但是,他们各有各的想法,如果在家里都把自己当成一家之主,子女就不知道听谁的。而一旦这“二祖”闹起来,子女儿孙哪边都得罪不起,夹在中间不好做人,说话还得处处小心,不然就会因口舌而引起的是非与纠纷。

这只是一种表面的说法,事实上是说,家里本来有自己的祖宗做家里的主,却去请外戚来做主,家里自然也就终日闹得不安宁。这样的家庭也就搞不好,还会使家庭成员之间矛盾重重,家里该做的事没人做,还会因为矛盾激化带来各种不测的灾祸。

第二种说法,指自己的先祖。

旧时,这是农村一种迷信说法,指家里同时进入两位辈分和地位一样的先祖一起居住,家里就会闹得不得安宁。按照农村人的传统说法,先人去世后,他们的魂灵依然回家居住,可荫庇子孙后代。但是,如果家里有两位辈分和地位一样的祖宗住到家里,不但得不到他们的庇佑,反而会出现“神仙打架,凡人遭殃”的局面。因此,旧时农村认为,家里的祖宗只要有一人作主就行了,艄公多了打烂船。

第三种说法,指两代人同居一室。

旧时,一座农家院落,有正屋和偏屋,一大家子住在一起,居住的房屋是非常有讲究的。一家人什么情况下会出现“二祖”呢?通常来说是指四世同堂以上的人家,即家里生活在一起的有做了曾祖的人,也有做了祖父的人。按封建社会的礼制,正屋不能同时住曾祖辈和祖辈的老人,只能住曾祖和孙子辈的人(主要为了便于照顾老人)住在一起,二祖不能住在一起。祖辈的人应该住偏屋,否则就是对礼制的僭越。

这里指如果家里把曾祖和祖辈的人住在一屋,说明这样的家庭礼制混乱,是不讲“礼”(规矩)的人家,家里无主,家里就会吵闹得不得安宁。

4、俗语“门旁若有两棵树,定有二人来同居”有没有道理?

旧时,农村人认为大门旁边种两棵树有很多的弊端,比如,遮挡了大门的阳光和空气流通,以及遮挡视线,让人有一种压抑感。树长大后,出大门的人不安全,暴风雨折断树枝和树干会造成人员伤亡,雷雨天气容易遭雷击,等等,弊大于利。为了让人们不要在大门两旁种树,还把这件事上升到了封建礼制高度来解释。只有如此,才能让人们规范这种行为。

也就因为如此,农村还衍生出多种迷信说法。比如,大门两旁有两棵树,不利于家庭和睦相处,家庭会出现争吵不休;会阻挡财运,使家里的财运不佳;会导致疾病,使家庭成员的健康出现问题;家庭的运气会受到影响,凡事都不太顺畅。这些迷信说法,没有任何科学道理,自然不足为信。其目的就是吓唬人,让人不敢这样做。

现在,我们用辩证的方法来看,任何事情,有弊也有利,大门两旁有两棵树也是如此。也就是因为是这样,我国各地农村,地理气候条件不同,人们的生活习惯和审美观念不同,对在大门两旁是否可以种两棵树,人们趋利避害的观念也就不同,才出现了多种不同的说法,形成了不同的风俗。

对于过去农村的民俗风俗,我们不能轻易断言其对和错,这是对客观历史的尊重。

今天,对过去农村的一些俗语,我们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把有用的,属于古人智慧结晶的,有利于现在农村社会发展的东西留下,把无用的封建迷信的,已不利于现在农村社会发展的,阻碍农村社会发展的东西丢掉。

古训“门前种三树,宅旺人也旺”,指的是哪三种树?想种树多了解

导读:古训“门前种三树,宅旺人也旺”,指的是哪三种树?想种树多了解

现在农村很多人爱在院子里栽种树木,实际上也是跟古人学的。

农村很多人的房子都是带有院子的,而从古至今就有在院子里栽种树木的习惯。因为栽种了树木,不仅能让庭院看起来更漂亮,也会让院子里变得凉快一些,夏季还能乘凉,有些树木还能收获果实,真可谓是一举多得的好事情。

而栽种在庭院的树木,也被称之为“镇宅树”,像古代很多的达官贵人,就会在庭院栽种各种树木。但是院子毕竟是人居住的场所,因此栽种树木的讲究也有很多。

而古人栽种树木不光是图个好看、装扮庭院,更多的还是希望有好的寓意,因此栽种的树木也寄托了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所以并不是随便一种树木都能称之为“镇宅树”。

古人就传下来一句古训“门前种三树,宅旺人也旺”,它说的到底是哪三种树呢?我们一起来了解下吧!

对于这句古训,有些人存在一些误解,以为这个“三树”就是指三棵树,或者是三种树。实际上在古代像“三”这个数字一般都不是实数,而是泛指很多的意思。比如“三人行必有我师”、“吾日三省吾身”、“三思而后行”等等,它们都不是指具体的“三”,而是“多次”、“多个”的意思。

因此这句古训的意思就比较好理解了,在自家大门前或者是院子里,多栽种几棵树木,这样不仅能旺宅院,同时也会让住在宅院的人也兴旺,以后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其实这也是有几分道理的,因为在门前,或者是院子里栽种树木,既能美化庭院,打造更舒适宜居的环境,同时人每天看到郁郁葱葱的树木慢慢长大,心情好了,正所谓“笑一笑十年少,愁一愁白了头”,经常心情愉悦身体更健康不说,而且好的心情办事情也就更容易,生活也就更有盼头了。

那既然如此,在院子里和大门前栽种什么树木比较好呢?哪些树木又不适合栽种在大门前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竹子

相信很多人都有听说过“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在南方很多地方就流行在房前屋后栽种竹子。特别是在一些山区,更是经常看到不少村民的房子四周有竹子。

竹子虽然不是树木,它是一种草本植物。但它四季常青,长得高大笔直,欣赏价值很高。同时竹子虽然内部是空心的,但却韧性好,在古代很多文人墨客就常用竹子来比如高洁、宁折不弯的品质,并且它还和梅、兰、菊并称为“四君子”,可见古人对其喜爱程度。

实际上竹子的实用价值也是很高的,古代的很多家具、农具都是用竹子编织的,而且它还是造纸的原料,用途很广泛。同时栽种竹子还能挖竹笋吃,吃不完的也能卖钱,因此经济价值也很高。

不过在院门前栽种竹子,也有讲究,就是不宜太靠近房屋,这样就会影响室内的采光,并且所栽种的竹子最好不要选择太高大的品种,不然容易被风吹雨打而折断。

柿子树

柿子树是一种适应能力非常强的树木,在古代它还有着“木本粮食”的称号。就是因为柿子树长得高大,树木枝繁叶茂的,并且它的寿命很长,有些可以活上百年之久。而它的果实含糖量高,既能鲜吃,也可以做成柿饼,在古代食物短缺的时候就用柿饼来充饥。

而在以前很多人喜欢在庭院、大门前栽种柿子树也有这方面的原因。当然了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柿子树的寓意很好。

它的果实本来就很漂亮,成熟以后是黄橙橙的像灯笼挂在树上,非常的喜庆。再加上柿子有着“事事如意”的美好寓意,所以很受人欢迎。不过栽种柿子树,最好不要栽一棵,而是两棵或者是多棵,因为一棵柿子就是“一事无成”。

石榴树

笔者的老家这边,就有很多人在院子里栽种石榴树。有些更是在大门的两边各栽种一棵,到了柿子开花,或者是结果的时候确实非常的漂亮。

石榴的花朵红艳艳的,而果实像灯笼,成熟了以后也是喜庆的颜色。再加上它的果子里面有很多的果实,在民间有着“多子多福”的美好寓意。

也可能是因为这些原因,以前农村里结婚的时候,还会特意采摘一些石榴树枝插在新娘的婚车上,有些甚至还会把这些石榴枝条给种起来。石榴树适应能力强,又是一种喜阳的植物,栽种在院门前确实不错。

桂花树

桂花树也叫“九里香”,这是在南方十分常见的一种绿化树木了,现在很多的公园、小区,或者是马路边都很常见。而在农村里,很多村民也爱在院子里种植桂花树。

作为我国知名的十大名花之一,桂花树是集绿化、美化、香化于一体的观赏与实用兼备的优良园林树种,特别是它的花香味浓郁,堪称一绝。在民间更是有着“桂花门前栽,贵人立门内”的说法,可见古人对其喜爱程度。

但是桂花树耐热却不耐寒,不适合在北方地区种植。其实在我国地域辽阔,南北跨度大,这也导致了不同地区栽种的树木不同。如果是北方地区可以栽种一些耐寒性的植物,比如榆树、枣树、梧桐树、槐树等,它们的寓意都是不错的。

哪些树木不宜栽种在大门前?

其实,除了上面介绍的这些树木以外,可以栽种在院子里的树木还有很多。而大家在挑选栽种在庭院里的树木时,只要记住下面几点就好了:

第一个是寓意不好的树木不要栽种。这个是很重要的一点,古人栽种树木就是图个好的寓意,而像柳树、桑树、柏树、杨树等寓意就不太好,最好不要栽种在大门前和院子里。

第二个是有刺的树木不能栽种。说起有刺的树木,在民间也有一句古训:院内不栽高刺木,院外不挂丝麻布,因此有刺的树木本身就是一种安全隐患。这样的树木也有不少,比如皂角树、刺槐、剑麻等。

第三个是不容易成活,或者是容易招惹虫子的树木。笔者老家以前有棵核桃树,本来长得好好的,可是它容易招惹一种叫洋辣子的虫子,在树下经过就很容易被蜇。最后想把它砍掉也很麻烦,因为树已经很高大了,如果砍树的时候操作不到,就容易砸到别人的房子。

最后还要提醒一下大家,栽种树木就和养宠物一样,是必须要有耐心才行,不然是种不好的。因此大家在院子里栽种树木,一定要慎重考虑,尤其是挑选的树木更是要慎之又慎。

俗语“门旁若有两棵树,定有二人来同居”,是指哪二人?

现在一些农村人家,喜欢在房屋周围种一些树,既可以美化环境,也可以净化空气。但是,旧时,我国农村很多地方的传统民居,不管是院内院外,包括大门前面,能不能种植树,种什么树,种多少树都非常有讲究。

本文要讲的是一句流传较广的农村俗语:“门旁若有两棵树,定有二人来同居”。旧时,农村为什么说在大门前的两旁有两棵树,就“定有二人来同居”?“二人来同居”是哪二人,到底是好事还是坏事,这其中有什么样的民俗说法呢?

1、关于我国农村传统民居种树的风俗

农家大门是进入家的第一道关口,因此,在农村的传统民居之中,人们特别注重门前的布局,其中包括树木的种植对大门的影响,邻里建筑物对大门的影响,以及陆路、水路、桥梁、古树、古塔、水池对大门的影响等等,也就古代《宅经》所说的“外六事”。

在房前屋后及周围种什么样的树,在我国各地农村有流传一些家喻户晓的俗语,能说明农家的一些喜好和忌讳。比如“前不栽桑,后不栽柳,院中不栽鬼拍手”、“东不栽榆,西不栽桃,前不栽桑,后不栽柳”等。这些俗语指的是院子内外种树的种类,主要是因为联想的心理作用而产生的禁忌。“桑”谐音“丧”,让人联想到丧事;“柳”谐音“流”,让人联想家里财富外流,再加上农村上坟祭扫时用柳枝插坟,办丧事民间习惯用柳枝做哭丧棒;“桃”谐音“逃”,让人们联想到家中财富外逃,或者受到自然灾害,外出逃荒,这些都是农村人最不愿意出现的情况。也就因为如此,俗信认为栽种这些树不吉利,让人很忌讳。

至于大门前到底能不能种树,能种多少棵树,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说法。可以说,有的地方的大门前,不能栽种任何树;有些地方,只是不允许在大门前旁种两棵树,其他数量上就没有讲究了;有的地方没有在大门前旁种两棵树的禁忌,只要所种之树,不挡住出门的路就行了。

因此,旧时,门前能不能种树,种什么树,种多少树,一般来说“十里不同俗,百里改规矩”,我国地域辽阔,各地民俗存在一定的差异性,这也是正常现象。

农村还有一句俗语:“门旁若有两棵树,定有二人来同居”,意思就是说,在院子大门旁不能栽种两棵树,如果这样栽种树的话,就必定会有二人到家里来居住。

这句农村俗语来源于古代阳宅百诀,在民间占卜抽签中也有这句话。俗语并不晦涩难懂,但是,最让人难以理解的是“二人来同居”的含义。

2、大门两旁为什么不能有两棵树呢?

要解释这句俗语,还得从我国传统民居的格局方面说起。

一是民居格局中忌讳偶数

我国民间有“好事成双”之说,但是,并非所有的双数都是好事。在一些民俗中,双数也会让人忌讳的时候。比如说,祭祀活动,丧事操办,在祭祀用品上就忌讳双数,有些农村在丧事做人情时,礼金的尾数也忌双数。传统居民的一些格局,有的也同样忌讳双数。

比如,民居大门只能是一条。传统民居大门的数量只能是一条大门,不能有两条以上的大门,另需开的门,只能叫侧门、后门、便门等,与大门的地位不一样,民俗说法也不一样。现在农村庭院的大门依然采用这种格局,只听说一家庭院有多条门,但是,没有听说哪家庭院有两条大门。除非兄弟分家,一个比较大的庭院隔开成两个院子,要另立大门。这种情况在农村叫“开门立户”,也就是分家后,另组家庭,那就变成两个家庭,各家有各家的大门,一个家庭仍旧只有一条大门。

又比如,房屋的开间只能是单数。一般来说,传统民居的正屋(坐北朝南庭院为北屋)必须要严格按这个规矩执行。这就是农村建房时要遵循“四六不成材”的规则,也称“四六不通轩”,即建房的开间不能是双数,而应该是单数。也就是说,房屋的开间最好为三、五、七等单数开间,而不能是四、六、八等双数开间。

这些讲究与古代社会礼制有关。比如说,从一个部落到一个王国,只能有一个人为王,古代有“天无二日,国无二主”之说。而古代社会,不管是原始社会的部落也好,氏族也好,包括封建社会时期一些朝堂和官府,在重大事项的决策方面,都有议事制度,也有表决制度,少数服从多数,最终由一把手定夺。议事的核心成员必须是单数才好表决,双数不好表决,就会出现议而不决的情况。现在的行政管理、企业董事会、社会组织等决策机构,依然沿用领导组成为单数办法。

在古代,对一个家庭来说,封建社会是男权社会,男当家的就是家里的主人,家里的大事决定权在男人。旧时,有一句俗语,“女人当家,房倒屋塌”,说明女人在那时家庭之中,只是一种从属和依附地位,必须由男人当家。这就像是一个坐北朝南庭院之中的房屋,北屋是正屋,是主屋,其他的东屋、西屋等都是偏屋,是附属建筑,处于从属和依附的地位。

这也就是古代封建社会的礼制以及伦理观念,并体现于传统民居建筑之中。古人认为,门旁左右如果各有一棵树,就无法分清其中的主次,与封建时期的家庭伦理观念不符。

二是传统民居立大门的讲究

我国古代民居,大多以坐北朝南为最佳,而庭院的大门则讲究立于“三吉方”,即东方、南方和东南方,其中又以东南方为最佳,称为“青龙门”。

民居坐北朝南,是古代人民对自然现象的正确认识,用古人的话说就是“顺应天道,得山川之灵气,受日月之光华”。因此,这种朝向的房屋,最大的优势就是采光好,冬天可避风,防寒保暖,夏天保持室内的凉爽,即风水中所说的“藏风聚气”。

大门朝东方、南方和东南方的目的依然是顺应天道,受日月之光华。按民间的说法,就是这样的大门“开阳”,也就是能够得到阳光的充分照射。如果在大门两旁种两棵树,树长大后会形成树荫,遮挡阳光,大门就会显得阴气沉沉。

人们总是把一家人的大门,比作这家主人的脸色,把阳光照耀比作开笑脸,如果没有阳光照耀,就是不开笑脸,而是阴着脸。一般来说,一个人笑脸常开,说明日子过得很不错,很舒心。而一个人总是阴沉着脸,不是日子过得不顺,心事重重。在人与人的交往中,相对而言,与笑脸人打交道,比与苦脸人打交道心情要舒畅得多。因此,民间认为,大门的气象就是一个家庭的气象,一家的日子过得好不好,看看他们家的大门就知道了。这就是古人说的“入门休问荣枯事,观看容颜便得知。”

总之,农村人忌讳在大门前种树,人们认为,失去了阳光高照,怕大门前过于阴森,对家庭各方面都有影响。

3、什么是“二人来同居”呢?

大门前的左右两旁,如果种有两棵树,就一定会有两人来到家里住在一起,这二人是到底是什么人,对家里又有何影响呢?

在农村,人们对“二人来同居”主要有两种说法。

一是说家里同时有两人当家

上一节已经说过,在封建社会时期,一个王国只能有一个主政的君王,一个家庭也只能有一个一家之主。如果一个王国出现两位君王,没有了绝对的权威,臣子们不知听谁的好,无所适从,百姓就更不知听谁的。这样,王国就会出现混乱,为了争权夺利就会发生战乱。

一个家庭也是一样,家里的事情,最后做主的只能是一个人,如果有两个人当家,子女就不知听谁的。这样,家里因一些小事,争执不下,就会吵闹不休。俗语说“家和万事兴”,一个家庭多人做主,会造成家庭不和睦,不和睦的家庭也就不会兴旺。

二是说“二祖同居不得宁”

旧时,在家村,人们认为“二人来同居”中的“二人”,就是“二祖”。俗语说“二祖同居不得宁”,意思是说,两位老祖宗同住在一屋,会闹得家里不得安宁。

“二祖”在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说法,旧时,在农村主要有以下三种说法。

第一种说法,指祖父和外祖父同居一座房屋。

这个祖字辈的长辈住在家里,都是长辈,都应该得到尊重。但是,他们各有各的想法,如果在家里都把自己当成一家之主,子女就不知道听谁的。而一旦这“二祖”闹起来,子女儿孙哪边都得罪不起,夹在中间不好做人,说话还得处处小心,不然就会因口舌而引起的是非与纠纷。

这只是一种表面的说法,事实上是说,家里本来有自己的祖宗做家里的主,却去请外戚来做主,家里自然也就终日闹得不安宁。这样的家庭也就搞不好,还会使家庭成员之间矛盾重重,家里该做的事没人做,还会因为矛盾激化带来各种不测的灾祸。

第二种说法,指自己的先祖。

旧时,这是农村一种迷信说法,指家里同时进入两位辈分和地位一样的先祖一起居住,家里就会闹得不得安宁。按照农村人的传统说法,先人去世后,他们的魂灵依然回家居住,可荫庇子孙后代。但是,如果家里有两位辈分和地位一样的祖宗住到家里,不但得不到他们的庇佑,反而会出现“神仙打架,凡人遭殃”的局面。因此,旧时农村认为,家里的祖宗只要有一人作主就行了,艄公多了打烂船。

第三种说法,指两代人同居一室。

旧时,一座农家院落,有正屋和偏屋,一大家子住在一起,居住的房屋是非常有讲究的。一家人什么情况下会出现“二祖”呢?通常来说是指四世同堂以上的人家,即家里生活在一起的有做了曾祖的人,也有做了祖父的人。按封建社会的礼制,正屋不能同时住曾祖辈和祖辈的老人,只能住曾祖和孙子辈的人(主要为了便于照顾老人)住在一起,二祖不能住在一起。祖辈的人应该住偏屋,否则就是对礼制的僭越。

这里指如果家里把曾祖和祖辈的人住在一屋,说明这样的家庭礼制混乱,是不讲“礼”(规矩)的人家,家里无主,家里就会吵闹得不得安宁。

4、俗语“门旁若有两棵树,定有二人来同居”有没有道理?

旧时,农村人认为大门旁边种两棵树有很多的弊端,比如,遮挡了大门的阳光和空气流通,以及遮挡视线,让人有一种压抑感。树长大后,出大门的人不安全,暴风雨折断树枝和树干会造成人员伤亡,雷雨天气容易遭雷击,等等,弊大于利。为了让人们不要在大门两旁种树,还把这件事上升到了封建礼制高度来解释。只有如此,才能让人们规范这种行为。

也就因为如此,农村还衍生出多种迷信说法。比如,大门两旁有两棵树,不利于家庭和睦相处,家庭会出现争吵不休;会阻挡财运,使家里的财运不佳;会导致疾病,使家庭成员的健康出现问题;家庭的运气会受到影响,凡事都不太顺畅。这些迷信说法,没有任何科学道理,自然不足为信。其目的就是吓唬人,让人不敢这样做。

现在,我们用辩证的方法来看,任何事情,有弊也有利,大门两旁有两棵树也是如此。也就是因为是这样,我国各地农村,地理气候条件不同,人们的生活习惯和审美观念不同,对在大门两旁是否可以种两棵树,人们趋利避害的观念也就不同,才出现了多种不同的说法,形成了不同的风俗。

对于过去农村的民俗风俗,我们不能轻易断言其对和错,这是对客观历史的尊重。

今天,对过去农村的一些俗语,我们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把有用的,属于古人智慧结晶的,有利于现在农村社会发展的东西留下,把无用的封建迷信的,已不利于现在农村社会发展的,阻碍农村社会发展的东西丢掉。

门前种树,注重树种搭配的寓意,你知道哪些树不能种在一些吗?

立春节气过后就是雨水节气,按照农村传统,进入了植树季节,农村人家喜欢在房前屋后、以及菜地边与河岸边种树,绿化环境。

过去农村人家在房屋周边种树,尤其是在房屋或庭院前面种树时,人们对树种的搭配选择上,历来比较慎重,有一定的民俗方面的讲究。主要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单个品种的树木种植,哪种树的寓意好,就种哪种树,寓意不好的树为人所禁忌。二是多种树种在一起,哪些树能搭配在一起栽种,哪些树不能搭配在一起栽种,很多地方也是有一定讲究的。

这里要说明的是,所谓“门前”,并非指正的院子大门前,或者房屋门前,在农村通常指房屋或庭院的正前面。有的自然村把村子的朝向的前面也称为门前,比如,村子前面的田地,习惯被称为“门前田”和“门前地”,门前的溪河,被称为“门前溪”和“门前河”。

一、门前栽种单个品种树木的民俗讲究

我国很多地方有“前不栽桑,后不栽柳,院中不栽鬼拍手”之说。“前不栽桑”地“前”,指的就是房屋前(非封闭式庭院),或者庭院前(封闭式庭院)。因为桑树的“桑”谐音“丧”,有出门见桑(丧)的意思,寓意不吉祥。还有的地方,比如湖南的一些地方,把出殡称为“出桑”、抬桑,房屋前栽种桑树,就让人更忌讳了;“桑”又谐音“散”,人们认为不吉利。过去也有一些农村门前并不忌讳种桑树,且种植了一定数量的桑树,方便养蚕时采摘桑叶。

至于“柳”谐音“流”,有财富从房后或院子后流走的意思,又因有的地方坟墓后面喜欢栽柳树。还有的地方民间常用柳树枝条作丧杖、招魂幡等,也有“丧”的含义,为人们所忌讳;“鬼拍手”即杨树,树叶在风吹拂下,发出的声响非常难听,人们形容其发出的声响,好像是鬼在拍手一样难听,让人感到害怕,心神不宁,人们自然不喜欢这种树。

有的地方门前忌讳栽种苦楝树,有家里人吃苦果,或者家境苦寒的意思,认为寓意不太好;柏树四季常青,且有很强的生命力,树的寿命很长,可以上千年,木材的质量比较好,在民间是一种寓意比较好的树种。但是,由于柏树在古代的寓意比较好,古人多用于栽种坟墓周围,以及寺、观、庙、宗祠、凉亭等地的绿化,显得比较庄重、肃穆。如果种在门前的话,换一种方式来说,就是显得比较阴森,因此,在农村,不仅门前忌讳,用于房屋周围栽种也为人们所忌讳。除非先有柏树,后建房屋,因过去民间忌砍古树,往往会出现民居和柏树并存的局面。

还有一些树种,在一些地方被视为吉祥物,有很好的寓意,但在另一些地方则被认为是不吉祥的树木。比如说,槐树和桂花树,在很多农村被视为荣华富贵的象征,喜欢种在门前,但是,在另一些农村则被视为是“鬼树”或“阴树”,忌讳栽种在门前,甚至连房屋周围也不允许栽种。这也体现了种树的民间风俗,在我国广大农村存在很大的差异性。

还有的地方房屋或者庭院门前,不管是什么树种,凡是种高大的乔木树一律忌讳栽种,有树枝不能遮屋顶的说法,主要是遮挡了宅院的阳光,另外,狂风刮倒树和树枝,或者雪压树枝折断,雷电击树,都给宅院的财产和人身带来隐患。

以上这些说法在农村不胜枚举,虽然一些说法带有一定的迷信色彩,但有一些说法则有一定的科学道理,是生活经验的总结。不过,这种说法是针对单一树种而言的。

二、门前种树时多个树种搭配的讲究

农村人家在门前种树时,不仅讲究单一树种的寓意,还讲究树种搭配的寓意。房前屋后种树时,如果在门前栽种单一种树,随便哪种,都有没有忌讳,反而被认为是很吉利的事但是,如果把两种树种在一起,情况就会发生变化,有一些树种在一起,被认为不适合,认为非常不吉利。下面就例举常见的几种果树的组合。

1、枣树和梨树

枣树是我国农村普遍喜欢的树种,农村因其果实是自古以来,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食物,因此在我国民俗文化中形成了一种悠久而丰富的枣文化,充分体现在饮食文化、婚俗文化和吉祥文化等方面。枣在民俗的寓意,主要是“枣”字谐音“早”,其寓意也表现在“早”和“高升”方面,比如早早发财,早生贵子,早日高中、早日高升等。由此,枣树也被农村民众视为吉祥之树,深受民间喜爱。再说枣树长得并不高大,对住宅没有直接威胁,又能给人们带来常用的果实,通常在房前屋后和空坪隙地种植,尤其喜欢在房屋前或院子前面种植。

梨树是我国种植非常普遍的果树,农村很多的家庭门前或房屋周围都有种植。农村对梨树方面倒没有特别的民俗禁忌,随便把梨树种在房屋周围,只要是对房屋没有危险,就没有这么多的讲究。只是在梨子果实的食用方面,有一些禁忌方面的说法。比如说,梨子不能切开分食,人们认为分食梨子为“分梨”,谐音“分离”,让人联想到亲人分离,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也是过去农村背景下人们非常忌惮的事。过去农村,谁也不想出现父母与子女分离、夫妻分离、兄弟分离等这样的事情,自然也就为民众所忌讳了。可是,如果把梨树与其他一些果树种在房屋门前,或者院子门前,过去一些农村就有了禁忌的说法。

枣树与梨树种在房屋门前,或者庭院门前,是“枣梨”的组合,谐音为“早离”。对于一个家庭来说,不管是夫妻也好,父母儿女也好,“早离”被认为是非常不吉利的事情,为一些地方(并不是所有的地方)的农村人所忌讳。因此,这些地方农村人家,在门前种树时,通常来说要避免同时栽种这两种树。

2、桃树和梨树

门前能不能种桃树,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说法,并形成了不同的民俗说法。

黄河中下游地区的一些农村,忌讳在门前种桃树,认为桃树的“桃”谐音“逃”。因为旧时代,黄河经常发生水害,很多人不得不逃离村庄,四处逃荒。过去这一带村民非常忌讳这个“逃”字,从而忌讳在门前种桃树。也有一些农村迷信地认为,门前种桃(逃),“逃”字中的“兆”为“富贵”,也就会让家里的富贵逃散的寓意,因此,民间忌讳在门前种桃树。

在长江流域及其他一些地区,桃树有多种吉祥的象征意义。桃树是我国很早就人工种植的树种之一,因此其民俗含义也非常古老。在上古社会时期,桃树就为古代先民图腾崇拜和生殖崇拜的原始信仰之物,其早期的象征意义为生育,因桃树“枝繁而易植”,也就寓意为多子多福。

到后来,桃树又被赋予了长寿的象征意义:

《山海经》:“沧海之中,有度朔支山;上有大桃木,其蟠屈三千里。”

我国古代神话传说,西wang母的居住地为昆仑山层城的瑶池。汉武帝时,从天上飞过汉宫,被汉宫的繁华吸引,于是降临到汉宫做客。汉武帝热情地设宴招待西wang母。《汉武帝内传》中记载了在饮宴中的情景:

“又命侍女更索桃果,须臾以玉盘盛仙桃七颗,大如鸭卵,形圆青色,以呈wang母。母以四颗与帝,三颗自食。桃味甘美,口有盈味,帝食辄收其核。wang母问帝,帝曰:‘欲种之。’母曰:‘此桃三千年一生食,中夏地薄,种之不生。’帝乃止”。

从此以后,“wang母蟠桃”就是指神话中国“仙桃”。明代时期吴承恩的《西游记》,其中就有孙悟空偷吃蟠桃大闹天宫,“仙桃”的名气就更大了,民间家喻户晓。由此,桃就成了民俗中长寿和健康的象征,民间祝寿的时候,都有面粉做寿桃。直到现在,我国民间依然有这种习俗。

桃树、桃花、桃叶在古代,通常被人们用来寓意为美丽的春天,美好的爱情,妩媚的容颜。《诗经·国风·周南·桃夭》有:“桃zyy,灼灼其华。”意思是说,春天桃花怒放,其色彩鲜艳红得像火一样的时候,以此来比兴新娘的年轻貌美的模样以及甜美的爱情。实际上,这首诗是用来祝贺别人结婚的,用桃花、桃实、桃叶比兴美满的婚姻,表达对出嫁女子的美好祝愿。

桃树在古代又被人们赋予桃镇邪的功能,并用桃树做成桃符,春节的时候,挂在门上用来镇邪,我们今天的春联就是由古代的桃符演变而来。在长江流域传统民居中,旧时人们习惯用桃木做门闩,也同样传承了这种古俗。

也就是因为如此,这些地方的农村,把桃树视为吉祥之树,栽种在门前,有长寿、健康、生育的民俗寓意。

但是,一些农村传统习俗认为,桃树和梨树不能同时栽种在门前,民间的说法是“桃梨”的谐音为“逃离”,不吉利。在旧时代农耕社会,人们希望家庭能够安居乐业,害怕过住无定所、颠沛流离地流落他乡的生活,因此,不愿意听到“逃离”两个字。实际上,过去农村,梨树还没有矮化种植技术的时候,农村梨树的品种比较单一,大多为高大的乔木树,而桃树并不太高,两种果树种在一起,梨树会遮挡桃树的阳光,对桃树生长和结果造成很大影响。不过,现在农村科技发达了,这两种果树种在一起,只要管理得当,相互影响不大。

三、柳树和桑树

在一些农村习俗中,通常来说只忌讳屋后栽种柳树,门前种柳树忌讳的地方比较少,因此,有一些农村,尤其是长江以南的一些农村,因为柳树与“丧事”关系不大,可用的木材多,也有很多人家在门前种柳树的,主要是为了绿化环境。同样,长江以南的一些农村,过去为了养蚕采桑叶方便,也有很多人家在门前的空坪隙地栽种桑树。

但是,这些地方有一种说法:“种桑不种柳,种柳不种桑”,也就是说,门前不能同时栽种柳树和桑树,只能栽种其中的一种。这里面的说法,“柳”谐音“流”,桑谐音“丧”,两字组合在一起就是“流丧”,寓意为“流放”。古代只有犯法的人才被官府发放到边疆,即把犯人放逐到边远地方,而被流放的人就像进入了炼狱一般,大多要经历九死一生。因此,古代人害怕被流放,由此也就忌讳在门前同时栽种柳树和桑树。

总而言之,农村门前种树时树种的搭配禁忌习俗,大多为人们因联想而产生的一种迷信思想,与人们联想的结果没有任何关系,也就没任何道理可言,只不过是人们希望过上幸福美好生活的一种心理作用而已。现在很多人已不再讲究这些禁忌了。

我们今天了解一些过去民俗的来龙去脉,是为了更好地去除迷信,用科学的思想来武装头脑。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