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生肖 > 生肖猪

81年属什么(81年属什么生肖 今年多大了)

时间:2024-01-01 05:22:46 作者:牛奶煮萝莉 来源:网友整理

本文目录一览:

痛心!派出所所长因公牺牲,年仅38岁……

“他是把我们老百姓放在心上的好警察”

追记黔西市公安局钟山派出所所长赵华伟

“壮志未酬山河悲,英年早逝天地泣。”7月31日上午,贵州省黔西市殡仪馆内哀乐低回,群众自发送来悼念挽联,送别因公牺牲的黔西市公安局钟山派出所所长赵华伟。

7月24日23时许,赵华伟在单位值班期间突发疾病,经全力抢救无效,于7月26日因公牺牲,年仅38岁。

“我睡得少,就是为了让大家睡得好”

2007年,从小怀揣警察梦的赵华伟通过考试加入公安队伍,从人民教师变成人民警察。

“赵华伟一直兢兢业业、勤勤恳恳,从来没有听他叫过一声苦、喊过一声累。”黔西市公安局党委委员、政工室主任刘洋介绍,从警16年来,从民警到中队长再到派出所教导员、所长,无论在哪个岗位,赵华伟始终努力工作,“当天工作一般不过夜,加班是家常便饭”。

钟山镇党委委员、政法委员李瑞担心赵华伟的身体,曾多次提醒他要好好休息。赵华伟说:“我睡得少,就是为了让大家睡得好。”

为让辖区群众每天都能睡上安稳觉,赵华伟总是起早贪黑,带领全所民警辅警办案、巡逻、走访……2020年以来,赵华伟带领钟山派出所民警办理刑事案件56起、治安案件123起,抓获刑事犯罪嫌疑人39名,行政处罚153人,化解矛盾纠纷74起。

经全体民警共同努力,2023年上半年,辖区案件发案数较2020年同期下降85%,电信网络案件发案数下降83%。赵华伟担任所长期间,全镇未发生重大刑事案件,辖区群众安全感逐年上升,派出所各项工作得到当地干部群众一致好评。

“赵所长牺牲前的那个星期,每天都工作到很晚。”钟山派出所副所长周乾强忍悲痛说,7月22日是星期六,在家轮休的赵华伟接到辖区有人因口角打架后,立即驾车赶回所里处理,一直忙到次日凌晨五点多才处理结束。

7月24日晚,赵华伟突发疾病。为不影响正在开展的车辆查缉工作,他独自前往镇卫生院。

经检查,在被告知颅内有积液后,他还想自己驾车前往黔西市人民医院作进一步检查。后来,大伙儿坚持送他前往。出发不到15分钟,赵华伟就昏迷不醒了。

在黔西市人民医院,经抢救第一次苏醒后,赵华伟说的第一句话是:“我这是在哪里?今天是哪个值班?”

“抢救过程中,他总共醒来3次,每次都在追问工作上的事。”当晚负责施救的黔西市人民医院急诊科主任朱代明噙着泪水说,“生命垂危之际他还一直牵挂工作,我发自内心地敬佩他。”

“赵所长去世,是我们钟山老百姓的一大损失”

“他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很有正义感,在他身上,我看到了小时候向往的警察的样子……”李瑞说,赵华伟工作认真负责,跟群众感情很深。

“他是把我们老百姓放在心上的好警察。”村民白建波的孩子没有出生医学证明,听说补录户口很麻烦,便找到赵华伟。得知孩子急等着户口簿入学报名,赵华伟立即带领管片民警进村入户,开展户口调查。调查结束后,他又联系相关部门及时审批,仅3天就为孩子登记了户口。

在钟山派出所办公室里,一面写着“雷霆出击、破案神速”的锦旗格外显眼。这是村民杨学义为感谢赵华伟和同事快速侦破自家被盗案送来的。

听到赵华伟牺牲的噩耗,81岁的杨学义不禁掩面泣下:“像这样一心为民的所长,为什么就走了呢。赵所长去世,是我们钟山老百姓的一大损失。”

赵华伟不幸牺牲的消息在钟山镇不胫而走,当地群众自发购买花圈、制作挽联,赶到20多公里外的黔西市殡仪馆吊唁赵华伟。

“来世我们还做好兄弟,继续并肩作战”

“第一次见到赵华伟时就觉得这个小伙子不错。”黔西市公安局政保大队大队长丁毅回忆说,2007年他带队到红林派出所办案,刚到红林派出所工作的赵华伟每天都主动跟着学习。赵华伟白天忙完日常事务,晚上就会到丁毅的房间请教侦查知识。

有一天凌晨三点,专案组要外出侦查,考虑到赵华伟忙了一整天就没叫醒他。谁知专案组刚出门,赵华伟就追了上来。由于勤奋好学,赵华伟的业务很快熟练起来。没过多久,他被调到黔西市公安局刑侦大队工作,历练一段时间后就当上了中队长。

“来世我们还做好兄弟、好战友。”刑侦大队大队长赵安源与赵华伟是小学同学,多年后成为刑侦大队的战友。在赵华伟的遗体告别仪式上,这名被同事称为“铁人”的五尺汉子失声痛哭。

据赵安源介绍,2014年9月,黔西市素朴镇发生一起妇女失踪案。由于案发现场十分偏僻,加上连日大雨,专案民警经过近一周的侦查仍然没有找到任何线索。正当专案组成员一筹莫展之际,赵华伟通过连续几个小时查看分析,从模糊不清的监控视频里找到了一辆可疑面包车。随后,专案组顺藤摸瓜,成功将犯罪嫌疑人抓获。

赵华伟的妻子张美在黔西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工作。对丈夫的离去,张美痛心疾首:“他对家庭非常负责,只要不值班就一定会回家,一回来就抢着做家务,做饭做菜洗衣服拖地,什么都会干。唯一遗憾的是,他平时太忙了,除了结婚照,我们连张全家福都没有。前些天,他对我说等忙过这两年就带我坐飞机去旅游……”

战友,请一路走好!

作者:缪春云郭钰

来源: 人民公安报

属鸡人的“晚年宿命”:尤其是1981年39岁的,佛说一切都是天意!

1981年出生的属鸡人为人很热情,做事认真负责,待人友善,有时会放弃自己的利益来帮助别人,这使得属鸡结识了很多有用的好友。春、夏生人光耀门楣,秋、冬出世前程美丽,日生多忧烦,夜生享乐,九月生人为八败。

生肖鸡性格:属鸡人常常被评价为“勤俭”、“务实”,甚至“小气”。但其实他是个非常注重生活享受、花钱非常大方的生肖。“将就”可能是最让属鸡人深恶痛绝的词,他们要的是自己能力范围内所能得到的最高享受。不过傲慢自负,对别人要求甚严,应少唠叨,少管闲事,避免无谓麻烦,就会受欢迎。

1981年出生的属鸡的人,早年奔波劳碌,难有停息的时间,事业上很想做出一番成绩。他们干事安分守己,40岁时会有贵人相助,帮忙他们的工作,领导逐渐委以重任,人生开端走上坡路,人生运势陡然一变。事业上开始有很大的起色,加上贵人的及时出现,可以让他们在事业上顺风顺水,大展宏图,扶摇直上。

1981年出世的属鸡人终身要经历“真金火炼”三大劫数,首次大劫是在21岁的时分,简单错信小人,走错路;第2次大劫是在36岁的时分,流年不利,生意失利,婚姻难稳;第三次大劫是在48岁的时分,家宅即将接受考验。只需熬过这三个大劫,1969年出世的属鸡人一定终身贵人多助,菩萨保佑,可以在工作上很快就有所成果,赚得盆满钵满。

人生道路上哪能够没有磕磕绊绊,如果没有,那才不叫人生,那叫神仙。总的来说,81年出生的属鸡人,前半生经历了不知道多少的风雨和挫折,不过跟着岁月的沉积,他们的工作开端蒸蒸日上,绝处逢生,横财就手,家道昌隆,一举翻身成为大富豪。不管命运如何,都应该积极向上,奋力前行,创造属于自己的美好人生,勤劳智慧是改变命运的基石。

“阴阳五行”的概念,纯属装神弄鬼

阴阳五行说,为二千年迷信之大本营,直至今日,在社会上犹有莫大势力,今当辞而辟之。 ——梁任公阴阳五行之说破,而《灵素》全书几无尺寸完肤。岂惟《灵素》?岂惟医学?凡吾国一切学术,皆蒙阴阳之毒;一切迷信拘牵,皆受阴阳五行之弊。邪说之摈也久矣。 ——中国医学的播种者余云岫

本文目录

一. 阴阳的来历

二. 五行的来历

三. 阴阳与五行的合流与发展

四. 失灵的阴阳·举例

五. 扯淡的五行·举例

六. 我们今天该如何对待阴阳五行?

附 参考文献

中国传统思想最重要的成分,就是“天人合一”与“阴阳五行”;“天人合一”与“阴阳五行”的所有成分,就是邪说、妖言。可以说,中国古代的任何一个重要领域(学术、伦理、经济、政治、科技、医学、天文地理,等等等等),无不受此种邪说之蒙蔽(至少也被影响)。如果中国要走现代化、科学化、化的道路,迫切需要做的就是从根子上将这种思想否定。

修炼

天人合一的走火入魔已是十分明显(参见《纪龙天:走火入魔的“天人合一”》),在此姑置不论。我们来考察一下阴阳五行。

一. 阴阳的来历

《说文解字》:阴,暗也,水之南、山之北也。所谓“水之南、山之北”,指太阳没有照到的地方;

《说文解字》:阳,高、明也。相对阴而言,指太阳照到的地方。

可见,所谓“阴阳”,起初都没有什么高深内涵,指的仅是背日或向日的一面。《诗经》里面一共有10个阴字、25个阳字,《书经》阴阳各3个,绝大部分指的也是背日或向日。

阴阳图案

《诗经·公刘》里有一个“阴阳”连用:“既景乃冈,相其阴阳”(白话:测定山冈的日向,在山的南北进行勘察),指的也是向日或背日,完全没有那种“整个宇宙都要拿来阴阳一番”的意思。

那么,好端端的,阴阳是怎么变得“阴阳”起来的呢?梁启超在《阴阳五行说之来历》中通过考证指出:“阴阳二字意义之剧变,盖自老子始”,原因是《老子》里有“万物负阴而抱阳”。梁启超的这种说法是不确的。

老子(约前600 -500)生活在春秋,而《老子》成书于战国前期(约前500-450),在此之前的西周(前1100-771),阴阳的意思就已经变化,仅指《国语·周语》中的一例:

周幽王二年,西周三川皆震,伯阳父曰:“周将亡矣。……阳伏而不能出,阴迫而不能烝,于是有地震。今三川实震,是阳失其所而镇阴也。阳失而在阴,川源必塞。源塞,国必亡。”……十一年,幽王乃灭,周乃东迁。

以上引文,除了说明“阴阳”意义在老子之前就已“剧变”,还说明了“阴阳与灾异”是紧密联系的。

这种联系,在《周易》中有着最好的体现。《周易》原本是一部主要推定吉凶祸福的卜筮之书,重点就是将“阴阳”系统化、理论化,所谓“一阴一阳之谓道”、“《易》以道阴阳”者是也。

二. 五行的来历

五行二字最早见于《尚书·夏书·甘誓》:【有扈氏威侮五行,怠弃三正。】

这里的五行指的应该是在当时公认的五种规则,与传统的“五行”(金木水火土)不一样。

《郭店楚墓竹筒·五行》记载了古代儒家的思想观念,与传统的“五行”(金木水火土)也不相通。故这里不列出。

五行:金木水火土

“五行”最先指金木水火土,在《尚书·周书·洪范》里,周武王拜访箕子,箕子有一段话:

我闻在昔,鲧堙洪水,汩陈其五行。帝乃震怒,不畀“洪范九畴”,彝伦攸斁。鲧则殛死,禹乃嗣兴,天乃锡禹“洪范九畴”,彝伦攸叙。(洪范九畴指的是)初一曰五行,次二曰敬用五事,次三曰农用八政,次四曰协用五纪,次五曰建用皇极,次六曰乂用三德,次七曰明用稽疑,次八曰念用庶征,次九曰向用五福,威用六极。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爰稼穑。润下作咸,炎上作苦,曲直作酸,从革作辛,稼穑作甘。

箕子那段话用白话翻译是:我听说以前,鲧堵塞洪水,使得五行错乱而不管用。“帝”对此十分愤怒,于是不给“洪范九畴”,从此伦常败坏。“帝”诛杀了鲧,扶持大禹,把“洪范九畴”赐给他,从此伦常正常。

据此,我们可以得出如下五个推论:

夏朝可能已有了“五行”,因大禹所处时期是夏(另有一种说法是五行来自商朝)。“洪”是大,“范”是法,《洪范》指统治大法;“洪范九畴”是“帝”赐予人间的九种统治大法,因此具备神性。五行只是九畴中的一畴,因此,五行最初出现时就依附着神性。“润下、炎上、曲直、从革、稼穑”是上古初民对“水火木金土”五种物质的观察中,总结出来的五种抽象状态;由于五种状态抽象,且本身又依附着神性,所以,就具备了给后来的“阴阳人”没完没了发挥的可能。

从上面的五个推论里,我们又可以得出关于五行的总结论:

中国古代的“五行”(水火木金土)与古印度佛教神话中的“四行”(地水风火)是类似的,都是初民们在观察自然现象之后,得到的一些结果,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初民们对结果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所以就把这些结果依附上“天”、“神”、“佛”、“上帝”、“天谴”、“灾异”等等,以此获得解释。

应该说,初民们有这种看法是值得肯定的,虽然带着神话意味,但这至少是人类对自然的最原初的看法,处在“认识进化”的起点上。有了这一类的起点,人类才有了今天清晰、客观去看待自然的基础。

我们批评的不是初民,而是今天那些依旧跟个“初民”一样的笨蛋!

三. 阴阳与五行的合流与发展

“阴阳”和“五行”原本井水不犯河水,但是既然二者都已经出现了神性,合流就成了可能。

《礼记·礼运》里就有把这两这放在一起的表述:故人者,其天地之德,阴阳之交,鬼神之会,五行之秀气也。

所有的工序已经具备,合流就成了必然,就差一个“阴阳人”来将其意义加以系统化、理论化了。《史记》就记载了这位“观阴阳消息而作怪迂之变”的妖言倡导者,他就是战国末期的齐国人邹衍。邹衍将阴阳与五行揉在一块,搞成一套系统的“五德始终”理论。

五德始终图

《史记·孟子荀卿传》记载:邹衍“观阴阳消息而作怪迂之变,《终始》、《大圣》之篇十余万言”;邹衍“称引天地剖判以来,五德转移,治各有宜,而符应若兹。”

《史记·封禅书》记载:“自齐威、宣之时,驺子之徒论著终始五德之运,及秦帝而齐人奏之,故始皇采用之。”

《文选·魏都赋》注引用《七略》:“邹子有始终五德,从所不胜,土德后,木德继之,金德次之,火德次之,水德次之。”

邹衍的“五德始终”说认为,从人类自有天地以来,社会是按照“五德”来转移与循环的。五德转移指的是按照“五行相克”(土克水、木克土、金克木、火克金、水克火)的原理来演绎。比如,A克了B,A就能取代B,而是否被克、怎么样才导致被克、从什么地方观察将要被克?解释权又在邹衍那里。

邹衍创造这套学说,并非基于什么高深的认识,而是为了将“五德始终”说掺入社会,从而达到干预社会秩序、解释更迭的目的。也就是说,他按五行相克原理,说谁亡谁就亡,说谁的合理谁就能统治。说穿了,主要是为了政治目的而服务。

邹衍的学说为某些王侯的称帝奠定了理论基础。他通吃于列国之间,受到极高礼遇,走到哪吹到哪。这也使得司马迁骂他“有意阿世俗苟合”、“不轨”。

后来,邹衍的学说被秦始皇大用特用。秦始皇当时的还不稳定,迫切需要一种神性政治的学说来宣示其的合法性、先验性,于是,二者一拍即合,出现了“邹子之徒论著终始五德之运,及秦帝而齐人奏之,故始皇采用之”的记载。

秦朝取代周朝的理论,就如《封禅书》上记载的:

周得火德。今秦变周,水德之时。昔秦文公出猎,获黑龙,此其水德之瑞。于是秦更命河曰德水。

一个“火德”,一个“水德”,所以周朝被秦朝“克”,是天意,是命中注定。妖言帮助了,又推销了妖言。就这样,原本“怪迂”的、不生不死的“阴阳五行”,在秦朝成了一门辉煌的“显学”。

邹衍的著述有《邹子》四十九篇和《邹子终始》五十六篇,都已亡佚。不过,其他古书里(如《吕氏春秋》)还保存着其学说的记录。《吕氏春秋》的记录也为后来者继续扯淡提供了基础。

到了“独尊儒术”的汉朝,董仲舒又来鼓吹这种妖言。在《春秋繁露》的82篇中,没有一篇不是谈“天人合一”与“阴阳五行”的。谈“阴阳五行”的篇目虽然只有38篇,但在内容上却至少占据了70%。董仲舒在邹衍的五行相克的基础上,还发展出了五行相生,五行顺逆。

董仲舒有言:“天地之气,合而为一,分为阴阳,判为四时,列为五行。五行者,比相生而间相胜也”。董仲舒用这套学说来到处乱套,从人际伦常到上升到政治权力,强化了纲常礼教、君权神授。

根据上面的陈述,对阴阳五行的发展,我们可以做出这样的结论:

“阴阳”和“五行”原本是独立发展的,其意思也并不复杂。但在一帮“阴阳人”和“阴阳书”的鼓吹之下,开始玄乎起来。邹衍将“阴阳”“五行”合流成“阴阳五行”,提出了一套系统的学说,并被秦始皇拿去大用特用,以证明其的合法性、先验性。这种思想又被董仲舒等人接过来,大大的发挥。“阴阳五行”直到清朝结束才开始弱化。

阴阳五行发展的多条脉络,都不明确,但有两条是比较清楚的:

《易传》→老庄《洪范》→邹衍(含其他的阴阳家)→《吕氏春秋》→董仲舒等等

从此,古代的士大夫在思维模式上,很少能够摆脱“阴阳五行”的束缚;关乎发展的科技,基本上都受到阴阳五行的牵制;关乎生死性命的医药,皆是“阴阳五行”观念下的产物。换句话说,中国文化在二千年内没有产生一个实证理性的科学传统,全“阴阳五行”搞的鬼。

直到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在一个要走向现代化、科学化、化的转型社会,“阴阳人”还到处横行。一个个连基本物理学常识都不具备的国学大师、传统妄人,在那里高深莫测的大谈“阴阳”“宇宙”“老子指出了宇宙大爆炸”;中医有了“科学院”;风水也成了“一门科学”;算命的走进了地方政府;到处是“易学研究会”,到处是公祭磕头、烧香拜神。总之,乌烟瘴气。

四. 失灵的阴阳·举例

古文里,阴阳五行的概念极为混乱,全宇宙它都通吃。要批判它,又很难抓到它的根本。用余云岫的话说:

阴阳五行之说,其根本恍惚无凭若此,由是而变本加历,配以脏腑,应以色味,部以干支,丽以年月,辖以时节,值以星象,穿凿附会,愈支离而不可究诘。

为了使指摘清晰,我们可以把“阴阳五行”和“中医”结合在一起批判。余云岫在早在《灵素商兑》中就把阴阳五行批透了,我这里只总结一下即可。

所谓阴阳,就好比动物有雄雌、物体有表里、状态有动静、光线有明暗、温度有热寒、高度有上下、数有盈虚,等等等等,世间任何事物均可以分为正反的两个方面。这是一种二分法。根本无甚高深。

中医开山宝典《灵素》中说:“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其本。”(《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可谓厉害非常。可是,到底什么是阴阳呢?“阴阳者,有名而无形”(《灵枢·阴阳系日月》),像这样来定义概念,不是纯粹扯淡吗?

阴阳无所不在,无所不包,无所不能,无所不解释。阴阳之间,对立统一,互相制约,互相转化,互相依存,此消彼长。一个健康的人,必然是一个“阴阳调和”的人。一旦阴阳失调,就好象内分泌失调,麻烦就大啦,“阳胜则阴病,阴胜则阳病。阳胜则热,阴胜则寒。重寒则热,重热则寒。”(《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

阴阳的定义含混——如果能找到一个清晰实在的划定,就可以拿来开刀了。比如:

积阳为天,积阴为地,阳化气,阴成形,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如下推论:一,天是什么?积阳为天;阴是什么?阴是形?阳是什么?阳是气。也就是说,积气为天;二,在阴阳的系统,天地互相对应,以上下为位置,形体、气体是状态,向上的是阳,向下的是阴。——很显然,这是对自然界非常原始、蒙昧的观察,根本经不起推敲。

今天看来,“天”根本是浩瀚的、真空状态的宇宙,而地球只不过是宇宙中众多的岩石星体之一(还有很多这样的星体),“天”“地”有对应的条件吗?物体向上或向下,受的是“地心引力”和“空气浮力”合力的结果。如果地心引力大于空气浮力,就要向下;反之亦然。水流之所以向下,火炎之所以向上,就是这个道理。以“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而空气是四处扩充的、流动的,分子运动是不规则的,一会向上,一会向下。请问:空气是阴,还是阳?分子是阴,还是阳?“形”、“气”是不固定的,比如,空气(“气”的一种)被压缩后会液化成“形”,水分(“形”的一种)受热后会汽化成“气”,某些固态物质(“形”的一种)受热后会不经由液化而直接升华成“气”。那还说什么“阳化气,阴成形”的鬼话呢?由于地球引力,离地球越近的空气,浓度就越大,反之亦然。请问:难道要把近地空气当成“阴”,把远空的空气当成“阳”吗?即便如此,界限又如何划定?难道在近地50米或100米或1公里以内的空气当成“阴”,此外的则是“阳”?以气为阳,以向下的为阴。但是,氧气的质量比标准空气重,所以集中在地面。请问:氧气属于阴,还是属于阳?把上升的当成阳,把水当成阴。水蒸气表现为“气体”,但在本质上还是“水”。水蒸气会向上升。请问:向上升的水蒸气,属于阴,还是属于阳?

阴阳自以为无所不解释,但事实是什么都解释不了。它不但会失调,而且会失灵。

五. 扯淡的五行·举例

五行更是荒谬透顶。五行生克哲学本来是源自对金、水、木、火、土、的原始观察。相生关系:金生水(金属能熔化)、水生木(植物需要水份促进生长),木生火(木头能够燃烧),火生土(燃烧后化为灰烬),土生金(金子埋在土里或矿石能炼金);相克关系:金克木(伐木需要金属器械)、水克火(水能灭火)、木克土(树木能从土里生长出来)、火克金(火能熔化金属)、土克水(土能档住水)。请问,这算什么?根本就是扯淡嘛!

中国哲学中有“五行”(金木水火土),佛经里有“四行”(地水风火),《类经图翼》里有“四象”(水火土石)。请问:五行、四行、四象,哪个正确?既然这些东西都不具备证伪性,怎么说它都有道理,那么,凭什么我们就一定要相信“五行”正确?很多金属都能燃烧(如钠、钾等等),是不是要“金生火”?水分多了会把植物给淹死,这么说来是不是“水克木”?说的再扯淡一点,植物需要的不只是水分,还需要阳光。阳光属于阳,要不要搞出个“阳生木”?“阴阳”“五行”一家亲嘛。用五行来给五大行星挂上“金木水火土”的大名,请问:地球属于什么“行”?其他的三大行星(天王星、海王星、冥王星)又属什么“行”?莫非,这四颗行星溜出了“阴阳五行”的管辖范围?不是全宇宙通吃的吗?火所以燃烧是因为空气中有氧,水所以灭火是因为水浇上去后,断了火的氧气来源。据此,土掩盖上去后,同样可以断了火的氧气。为什么不说“土克火”?有时候水并不能灭火,比如现代厨房的煤气失火之后,千万不要浇水,否则火会一下子冒出来(这是一种化学反应,在此不列),而应该用抹布盖上,使其无法再燃烧。这是生活的常识。

五行的荒谬还不止于此。最令人发指的就是,为了将宇宙万物全部纳入“五”这个范畴,数目不够的就要硬凑成“五”,数目超过的就要进行割裂。比如:

后来的阴阳人把“洪范九畴”里的第二畴五事(貌言视听思)分别对应到“五行”(水火木金土)。请问:第三畴的八政、第六畴的三德,又如何对应?本来是春夏秋冬四季的,但为了凑够“五”个,于是硬生生的在夏和秋之间塞入一个季节,长夏。二十多个传统节日,也被割成了五个节日(春节、上巳、端午、七夕、重阳)。本来是“六腑”的,但为了符合“五”,于是只好变成舍去一腑(三焦)。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也舍去两个(忧、惊)。五畜是犬、羊、牛、鸡、猪。我们不禁要问:鸭、鹅、猫、马都不算吗?

可见,整个五行说,不但模糊含混,而且完全是穿凿附会的想当然。

六. 我们今天该如何对待阴阳五行?

世界已经不知道走到哪了。而阴阳五行说不过是人类对自然界最为原始的观察,是“认识进化”的起步阶段。正如前文所说的,千万年前的初民能够有这样认识,是值得肯定的。但是,像这种穿凿附会、经不起任何推敲的学说,也可以在今天横行,那就太令人叹息了!如果初民们活到今天,估计也会骂这帮装神弄鬼、不思进取的人是笨蛋!

由于,古人对世界的认识受着各种各样客观条件的限制,乃处于一种笼统的、想当然的阶段,所以我并不想去苛责古人,因为那没有意义。但是,如果有人醉心在古书里,把古人的话当成圣旨,傻乎乎的要“发掘古人的智慧”,大言不惭的要“拿中国传统文化去拯救西方人民于水深火热之中”,乃至不知道自己是谁的要“用天人合一、阴阳五行来指导现代科学研究”。那么,我们就有必要对之当头棒喝了。

在天人合一、阴阳五行的基础上衍生出来的所有学问,在今天已经不管用。我们有了更管用的东西——现代的科学工艺、现代的知识。但是,阴阳五行具备时代性、历史性的价值。它为我们了解、研究古人的世界观和价值观提供了极好的素材。因此,把它送进入博物馆供参观展览,或当成文化史研究的材料,是最好的选择。

参考文献余云岫《阴阳五行》. 出自《灵素商兑》. 此书在本人博客上已有全书转载。梁启超《阴阳五行说之来历》. 出自《梁启超全集》. 北京出版社1999版. 页3357-3365;又见《古史辨》第五册. 上海古籍出版社. 81年版. 页343-362

作者:纪龙天

编辑:怀疑探索者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