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起名 > 店铺起名

俭德(俭德是什么意思)

时间:2024-01-22 17:30:39 作者:鹰视狼顾 来源:网络

本文目录一览:

俭德的三重意蕴

作者:王颖(北京青年政治学院东方道德研究所研究员)

总书记一直提倡“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社会风尚,今年8月又对制止餐饮浪费行为作出重要指示。他强调,“坚决制止餐饮浪费行为”“切实培养节约习惯,在全社会营造浪费可耻、节约为荣的氛围”。俭德是中华民族普及最广、传播最久、受认可度最高的美德之一,为修身、齐家和治国的必备品质。崇俭反奢,始终是中华民族占主导地位的价值导向之一。深入理解俭德意蕴,有助于人们在新时代更好地践行俭德。

俭以养德

《说文·人部》有言:“俭,约也。”段玉裁注:“约者,缠束也。”《玉篇》亦言:“约,束也缠也。”意即用绳子进行捆绑、缠束。《诗经·小雅·斯干》有“约之阁阁”句,就是描述因捆缚而显得上下紧严的样子。由缠束而引申出抽象意义的约束、节制,就是俭德的本义。《礼记·乐记》有“恭俭而好礼”,《论语·学而》有“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其中的“俭”字皆为此意。进而,又由约束、节制义引申出在消费财物上的具体要求:节俭、节约和不浪费。节俭节约之重点就在于少用、减用,“少”“减”所呈现的是一种内向回缩的收敛趋势,故古人亦以“敛”释俭,如“俭者,敛也”“广较自敛谓之俭”。这一消费上的收敛趋势,因能直观展示出个体的节俭力度和决心而较易得到外界的关注和赞誉,个体由此获得的强烈认同感和愉悦感,又推动其在后续行为中坚持和强化这一趋势。久之,就会形成对物欲的良好管理,使之处于一个合理范围,有效防止物欲泛滥。正是基于“俭则寡欲”的认识,人们确信“俭以养德”,特别是有助于养成廉德,即“惟俭可以助廉”,甚至认为“欲求廉介,必先崇俭朴”,俭德是养成廉德的必要前提。至于其中的缘由,石成金一言以蔽之:“俭则无贪淫之累,故能成其廉。”司马光在《训俭示康》一文中,则从欲之多寡对君子和小人所造成的不同影响上阐释了俭德对于廉德的重要性。他认为,君子寡欲,则不役于物,就不会因外物诱惑而被人利用,就能在公务中坚持原则“直道而行”;小人寡欲,则能小心谨慎、节约用度,从而远离罪恶,使家境富裕;反之,君子多欲,就会因贪图富贵不走正道而招致灾祸;小人多欲,就会因多方钻营随意浪费而丧生败家。这样的人,当官就会贪赃受贿,不当官就会行窃为盗。

爱物惜物

俭德作为一种收敛式消费导向,最低标准就是不浪费,其实质是对劳动果实的爱惜和对自然资源的保护。首先,劳动果实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本物质基础,是无数劳动者辛勤工作的共同成果。对劳动果实的爱惜中,就包含着对劳动和劳动者的理解、认可与尊重。唐诗《悯农》传颂至今,朱柏庐“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的治家格言代代相传,都充分反映了人们对此观念的高度认同。需要注意的是,古代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人们可直接观察到“稼穑之艰难”以及劳动果实之不足,从而更易于生发和强化对劳动果实的珍视情感;而现代社会生产力发展迅速,劳动产品日益丰富,劳动形式也发生转变,故有些人对劳动艰辛的认知以及对劳动果实的珍惜开始弱化,客观上造成了不以为然的浪费。其次,自然资源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要物质储备,但并非取之不尽用之不竭。陆贽在《均节赋税恤百姓六条疏》中有言:“夫地力之生物有大数,人力之成物有大限,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则常足;取之无度,用之无节,则常不足。”如果对自然资源不节制使用,即使数量充足最后也会枯竭。不仅如此,无法预知的天灾人祸还会突然打断各类资源的生成链条,可能造成物资的严重短缺,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新冠肺炎疫情为人们敲响了警钟,我们必须始终保持危机意识,“有日常思无日,天晴防备天阴”“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左传·庄公二十四年》说,“俭,德之共也”。俭德在中国历史上始终得到高度倡导,甚至被视为最大的美德。它之所以成为中华民族的主流价值导向之一,与其作为应对资源有限性的积极策略是分不开的。

崇俭戒吝

俭德并不追求无限节俭,而是主张量入为出。即根据自身实际经济能力规划开支,“富家有富家计,贫家有贫家计”;在满足生活需要的基础上鼓励“日常有余”,以为“意外横用之备”;反对超出能力的消费。不过,这并不意味着拥有巨额金钱就可以追逐奢华,肆意消费。一方面,个体金钱虽有明确归属权,但是通过金钱消耗的资源则属于所有人;另一方面,对资源的过度消耗,本身就与节俭要求相背离。因此,人们赞誉那些贵而持俭、富而居俭的典范,这些人虽身居高位或家境富足,但都崇俭戒奢。如汉文帝“尝欲作露台,召匠计之,值百金”,故自觉放弃不造;再如徽商虽富甲天下,但“走长途而赴京城,芒鞋跣足,以一伞自携,而吝舆马之费”,等等。

俭德并不以对财富的绝对占有为至善,而是主张不吝不啬。吝的本义是遗憾、悔恨,《说文·口部》有“吝,恨惜也”。啬的本义是收获谷物,其甲骨文字形反映的就是粮食收入谷仓的情形。朱骏声在《说文通训定声》上说:“此字本训当为收谷,即穑之古文也。”吝、啬二字时常连用。吝、啬、俭三字的引申义都有强调爱惜外物的意思,但又具有本质的区别。“俭者,节其耳目口体之欲,节己不节人。”俭的核心是“节己不节人”,要节制和控制的乃是自身的物欲和财物消费;至于对他人的救济援助,则尽可慷慨大方,并不需要刻意节制;但吝啬则不同,“吝者,穷急不恤之谓也”,由于对财物过度爱惜,所以根本不舍得花钱救助他人,节己亦节人。王夫之说:“吝者,贪得无已,何俭之有。”指明吝啬的实质就是贪婪,这种态度并不属于节俭。因此,我们在道德实践中要崇俭戒吝,积极弘扬自身虽节俭质朴但却能恤贫救苦的美德和行为。

《光明日报》( 2020年11月09日15版)

来源: 光明网-《光明日报》

‘俭德辟难’

《象》曰:“天地不交,否。君子以俭德辟难,不可荣以禄。”

——《易经·天地否卦》

译文:

《象传》说:天地二气不相交往,这就是否卦。君子由此领悟,要收敛修德以避开灾难,不可谋取禄位来显耀自己。

注解:

①六爻发展由下而上,乾卦三阳爻居上,注定要走向消退;小人之道在成长,君子之道在消退。

②在小人之道成长之时,君子首先要收敛自约、修养德行以避开小人所加的灾祸。

③君子闭塞不通之时,不可被荣华富贵所诱惑;君子固穷,不可同流合污,不然必有后患。

中华文化经典每日一句:俭,德之共

原文

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

——《左传》

译文

节俭,是最大的美德;奢侈,是最大的恶行。

王晴佳︱差一点未念的悼词——追念伊格尔斯先生

天边微微露出一点晨曦,我们的车在高速路上疾驶,开往布法罗市。今年看来是一个暖冬,11月底的白天气温还没跌破零度。但今天风有点大,特别是在纽约上州开阔的平原上,一阵阵的疾风晃动着我的车。我的心情也像行驶中的车一样,不太稳定。伊格尔斯老师去世只有两天,多种思绪一起涌上,很难平静。

11月26日上午,我收到了伊格尔斯老师的二儿子丹尼尔的电邮,说他父亲一早去世了。我立即回信,表示了我的哀悼,并问候他们全家。丹尼尔的电邮寄给了差不多两百多人,不久我就看到不少人的回复,都用各种美好、感人的语言向他们全家表示沉痛的哀悼。读着这些深情的回忆,我也一直在琢磨,自己应该讲些什么、写些什么。但昨天突然收到威尔玛师母的电邮,说是追悼会今天下午就开,还是让我有点措手不及。我知道犹太人的习俗是在一个人去世之后,最好七十二小时之内便入葬,但伊格尔斯老师朋友众多、闻名世界,我还是估计着会等那么几天。

六个半小时之后,提早到达了殡仪馆。亲属们还未到,我看了一下礼堂,伊格尔斯的灵柩已经摆上,用的是一口封闭的素木棺材,上面的犹太大卫星是唯一的装饰,后面放的是犹太七烛台,旁边也仅仅放着两盆白花。我知道老师、师母素来喜欢俭朴的生活,但如此简单地为伊格尔斯老师告别,还是不免让我有点意外。而转念一想,以这样的形式送走老师,也许是最合适的一种方式——还是他的太太和家人,最了解伊格尔斯的为人。

格奥尔格·G.伊格尔斯

伊格尔斯老师有一个颇为庞大的家族,他不但有三个儿子,而且还已经有了两位第四代的成员。他的大儿子杰瑞米一到,便对我说,是否能帮忙做一下抬棺人(pallbearer)。他解释说,你与父亲合作这么多年,我们都觉得你是合适的人选。我欣然同意,因为我知道这是他的家人对我的高度信任。也许他觉得我并不强壮,接着又加了一句:“其实并不吃力,只是抬着棺木走几步而已”。事后我觉得,也许在中文里,“扶棺人”是更为恰当的表述。他们家其他成员——见过没见过的——都过来与我打招呼,说是他们都早已知道我、很高兴见到我等等。我当然也向师母表示了慰问,她已经九十六岁高龄,与伊格尔斯老师结婚有近七十年之久。我还是不能相信,7月底我从中国回来的时候,知道老师身体不好,我与家人还来看望过他们。那时伊格尔斯与我聊了好久,师母在旁边还说:“医生说他脑子不好了,今天看来毫无问题啊?”事后她还打电话来,再次问我是否觉得伊格尔斯老师还有康复的希望。但也就三个多月,老师就已经与我们永别了。

昨晚准备了二三页的悼词,但我没有向师母和杰瑞米说,是否能让我在追悼会上发言。一是出于中国人的谦虚,觉得老师活了近九十一岁,一定会比我有更合适、更正式的发言者,二是觉得自己的悼词准备匆促,写得不够好,也许等到自由发言的时候上去说更好。

礼堂不大,但在追悼会开始之前,已经坐满了人,还有不少站着的,我估计有一百人上下。同时追悼会还通过网络,向世界各地转播。伊格尔斯老师高龄去世,来参加的人中年龄大的居多,但也有一些中年、青年人。伊格尔斯虽然是白人,但很早就参加民权运动,加入“美国全国有色人种协进会”(NAACP)达五十年之久,为黑人和其他少数族裔的平等权益终身奋斗,所以到场的也有好多位非裔。伊格尔斯老师当然也有不少亚裔朋友和亚洲学生(中国学生之外,还有印度和韩国学生等),但他们大都已经毕业去了外地,加上追悼会时间安排紧促,我们一家或许是唯一到场的亚洲人,心里略有点遗憾。

追悼会在下午一点开始,由一位犹太祭司(拉比)主持,大家起立用希伯来语和英语念诵了赞美诗,一位女子咏唱了赞美曲。祭司然后邀请了丹尼尔代表家人向大家致谢,他以“我们不相信爸爸已经走了”为题,简单讲述了伊格尔斯多彩的人生和他们对他父亲的印象。当地“美国全国有色人种协进会”的代表,宣读了他们的悼词,高度评价伊格尔斯如何从民权运动的时期开始,便致力于为种族平等、社会正义而不懈奋斗,毕生不息。

接着一位现在乔治亚州一所大学执教的女老师发言,代表学生向伊格尔斯老师告别。然后祭司讲述了伊格尔斯老师的生平,如同布法罗当地报纸报道的那样,称他为“世界著名的历史学家和不懈的斗士”。祭司大约四十来岁,但与伊格尔斯老师已经认识了多年,毕竟他们夫妇俩已经在当地生活了半个世纪之久。伊格尔斯曾是虔诚的犹太正教徒,之后虽然立场有所改变,但在德国和美国生活的时候,基本每周都去犹太教堂。祭司的讲话,不但重述了伊格尔斯老师的生平事迹,而且还个性化地谈到了自己与伊格尔斯的来往。他的评价是,伊格尔斯精力充沛,如同一种“自然之力”(force of nature),生命不息、奋斗不止。他回忆道,直到伊格尔斯过世前的一个月,他还打电话给这位祭司说:“我有重要的事情,需要与你约谈”。大家听了,都禁不止莞尔一笑,因为这正是伊格尔斯的个性特点。他不但活到老、学到老,在研究、写作上永不停歇,而且一直关注社会的公正和人类的未来,对社会问题,不平则鸣、从不含糊。伊格尔斯坚信启蒙运动的理性主义,也相信历史进步的观念(他在1950、1960年代的时候,就在《近代史研究》和《美国历史评论》这两本美国史学界的重要刊物上,发表过有关历史进步观念的文章)。但最近十年,目睹世界局势的变化,贫富分化的日趋严重和欧美政坛“向右转”的趋势,伊格尔斯在几次采访的时候承认,他已经对人类社会是否能克服弊端、顺利往前,不再像年轻的时候那么充满信心。

祭司讲话的时候,我手里攥着我的讲稿,想着等他讲完之后,也许会留给大家自由发言的机会,我一定要首先举手,上去讲几句。未料他讲完之后,再次让大家起立念诵赞美诗、唱赞美曲,于是就宣布追悼会结束了。整个过程仅仅四十五分钟,让我大出意外,因为除我之外,在场还有众多伊格尔斯的老友,他们一定都有很多话要说,为伊格尔斯送别。我开始后悔自己早前太犹豫,没有与师母与杰瑞米说,我想在追悼会上发言。师母见到我的时候,说是十分感谢我能远途过来。我的回答自然是:“我是一定要来的”。她和伊格尔斯老师一样,为人谦逊,我知道如果我不来参加追悼会,她也一定会理解的。可能师母也知道时间有点急促,所以没有问我是否要发言。

与其他几位抬棺人一起,我们将伊格尔斯的灵柩从礼堂抬上灵车。我忍不住对杰瑞米说:“我其实准备了想发言的。”他回答道:“哎呀,真不知道。如果知道,我们一定要你上去的。”我听了之后,更加悔恨不已。跟着灵车开往墓地的时候,我无法原谅自己,因为伊格尔斯老师待我如子,用法语表述,我是他的“学术养子”(un enfant de la maison)。他在世的时候,几乎每周打一个电话给我,聊聊家常,而更多的是讨论我们共同编辑、写作的论著。如果我不在,他会用他低沉、缓慢的声音留言:“这是乔治……(This is George…) ”。虽然伊格尔斯从不署名“乔治”,但他在美国用英语交流的时候,用的是“乔治”而不是“格奥尔格”,师母及德国之外的朋友平时也称他为“乔治”。有趣的是,我儿子出生之后,我告诉他我儿子的中间名字取名为“Georg”,他马上问道,有没有“e”,我说没有,他听后高兴地微微一笑。显然,他认同自己的德语名字,如同他从来都叫我“晴佳”,虽然他知道我从开始发表英语论著的时候,便署名“Q. Edward Wang”。我没有机会对他说我的理由。在我眼里,中文的特点就是要有象形字,加上四声的读法,而拼音无法做到这两点,所以拼音化的中文名字,已经是西化的产物,并无法真正保持中国文化的认同。事实上,几乎没有一个外国人能正确地读出拼音化的中文名字,常常错得离谱,让人啼笑皆非。其中的主要原因还是亚洲和欧洲语言的差距太大。日本人英文发音普遍糟糕,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们根据片假名的翻译来读外文字。

王晴佳教授与伊格尔斯先生,王惟扬摄,2017年7月29日。

我们的车队开往墓地的时候,在布法罗市内转了好大一圈,又经过了伊格尔斯老师从教三十多年的布法罗大学,载着他向这个城市、这所学校做最后的告别。我们的车都插了殡仪馆的小旗,至少有二十多辆,闪着紧急灯,穿越各个路口(美国规定送葬的车队可以穿越红灯,其他车子都会让道)。到了墓地之后,我们八人用双手将灵柩从车上抬到墓地,虽然只走七步,但每走一步,都由祭司诵读一句赞美诗,停下再走,这样让我们“步履维艰”、心情沉痛地送别逝者。墓坑已经由工人们挖好,棺木放下去之后,亲友轮流铲土,每人三铲。这样,伊格尔斯老师就入葬,与我们永别了。然后我们列队两旁,让师母和直系亲属在中间穿过,象征他们重新回到了我们中间,开始了新的生活。

整个追悼会和送葬仪式,大家神情肃穆,没有哭声,似乎生怕惊动了逝者。犹太人以勤奋、聪明著称,显示出他们对生活和生命的认真、执着,但他们对一个人的离世,又处理得如此自然、从容,毫不拖沓、迟疑。的确,生与死对每个人都一样:一个人如果活得精彩、踏实,死后是否哀荣备至,实在也就微不足道了。从中国人的角度来看,这样的追悼、告别仪式,向这样一位名人告别,有点简单。这里面有犹太宗教和文化的传统,但也是老师、师母一辈子为人处世的写照。他们自奉甚俭,从不奢华,但对学生和任何需要帮助的人,却毫不吝啬。就我所知,伊格尔斯老师不但帮助中国学生出国留学,还出钱替他们买机票。多年以前,一位学生博士毕业之后,一时找不到工作,伊格尔斯拿出两万美金,对他说,“你拿去用,将来有钱想到再还我。如果我不在了,还给我孩子就是了”。这件事他从未对我说过,只是有次我与师母闲聊,从她那里得知的,那也是多年之后的事情了。古人有言:“贪鄙不过一时之嘲,学问乃千古之业。”伊格尔斯老师的为人治学,是这句话的真切写照。

伊格尔斯著作等身,影响巨大,将来一定会有人来看望他—我从墓地走出来时候,这么想着。他去世之后,三天不到,三百多封悼念的电邮纷至沓来,来自世界各地。有人将讣告放到了脸书上,立即有四百多人写了悼念的话。其中当代著名史家、也是伊格尔斯的老友娜塔莉•戴维斯和她丈夫这么写道:“呜呼,我们时代的一个伟人告别了人世。他的史学研究,总是尽可能地在我们这个纷乱不已的世界上,影响到最为广大的团体。他在政治上的正义和勇气、他与许多包括我们在内的人的友谊、他对他亲人的忠诚和挚爱,使得格奥尔格的一生,成为我们所有人的楷模。他的遗产是如此丰富多彩,我们都怀念他!”的确,伊格尔斯老师不但是一位世界一流的学者,更是一位热诚待人、温良敦厚的好人——“好人”(good man)也是他的家人在讣告中用的词语。可惜,这样的好人,在今天这个世界上,并不多见。老师、师母都是屠犹的幸存者,他们一辈子的为人,让我想起《周易》中的一句话:“君子以俭德辟难,不可荣以禄。”

我文才拙劣,无法写出如同戴维斯和其他人那样美好、深刻的悼念词句。但我还是怨恨自己,没有在追悼会上发言。在葬礼结束的时候,师母邀请大家到他们敬老院的公寓坐坐。我们到了之后,品尝了他们德国友人寄来的“kuchen”(糕点),三明治、贝果(bagel,犹太人常吃的一种硬面包圈)和水果,一边与师母和家人聊聊,听听他们讲伊格尔斯去世之前最后几天的情形。我与老师的最后一次通话是大约一个月前,但可惜的是,他的听力已经严重衰退,我讲的他都听不见,只能听他讲,无法像以前那样真正聊天。而他去年脑溢血之后,也已经无法在电脑上打字,所以也好久没有通电邮了。但在一年之前,他还花了大量的功夫,认真地修改我们合著的《全球史学史》新版。让人欣慰的是,该书的修订版今年春天出版了,伊格尔斯老师拿到了新书,可现在也就成为他最后一本遗著了。让人特别钦佩和怀念的地方是,虽然伊格尔斯老师的史学史研究,世界闻名,但他每次受邀写作或讲演,都会认真准备,从不敷衍了事、倚老卖老。也就是说,他的每次写作或发言,从不抄袭自己以前的东西,而是另起炉灶,重新创作。写完之后,会让我和其他朋友先读一遍,提出意见。这种认真、谦逊的态度,让我特别钦敬,也是我认识的中外的学者中,特别少见的。

《全球史学史》

在伊格尔斯老师晚年住过的公寓坐着,睹物思人,在座的都是老师、师母的至亲好友,大约有二三十人。我也见到了不少他以前的朋友和学生。我心里略有些释然,因为他们也与伊格尔斯认识多年,不少人从美国各地赶来,他们也都没有找到机会在追悼会上发言。可出乎我意料的是,杰瑞米过来对我说:“你既然已经准备了悼词,没能在追悼会上发言,那么是否你愿意在这里给大家读一下呢?”我立即回答道:“当然好,谢谢你!”于是我拿出了底稿,当众念了我昨晚写就的悼词。大家听完之后,响起了一片掌声,当然最重要的是,师母对我说:“讲得真好,谢谢你!”终于,我觉得我对得起老师了,而且在他生前的住处、在他最好的亲友面前念我的悼词,意义应该更大。

我要说的话,实在很多。我的悼词只是回忆了三十三年前,也就是1984年我们如何在北京的友谊宾馆晤面、交谈,然后他如何鼓励我、提携我,帮助我在美国建立了事业,还有幸自1990年代后期开始,与他合作多年,共同编辑和写作了多部著作。我在最后讲道,今年夏天我与儿子又回到了友谊宾馆。我们一边用餐,我一边对儿子细细讲述了我与“格奥尔格”、也就是他中间名字的那个人之间深厚的友谊。

我在念完我的悼词之后,心里有了这样一个念头:将来一定还会再写一篇,题目就叫“从友谊宾馆开始的友谊”,再细细交代我与伊格尔斯老师的情谊,如何影响、改变了我的事业、人生。

愿老师安息!

2017年11月29日草、30日改就

【金玉良言】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左传》

“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出自春秋末期左丘明的《左传》。这两句大意是:节俭是一种大的德行.奢侈是一种大的罪恶。

赏析

  崇尚节俭,反对奢侈,是我们民族自古提倡的优良美德。我国历史上众多有识之士在生活上都十分注意自身的俭朴,也非常重视对后代的“俭朴”教育。这种身教言传之精神,成为后人正身教子的楷模。这两句上古流传下来的宝贵格言,对当今民风具有现实的教育和针砭意义。

  左丘明(约前502—约前422);都君(今属山东省)人,姓丘,名明,春秋末期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散文家、军事家。与孔子同时或者比孔子年龄略长些。任鲁国史官,为解析《春秋》而作《左传》(又称《左氏春秋》),又作《国语》,作《国语》时已双目失明,两书记录了不少西周、春秋的重要史事,保存了具有很高价值的原始资料。由于史料详实,文笔生动,引起了古今中外学者的爱好和研讨。被誉为“文宗史圣”、“经臣史祖”,孔子、司马迁均尊左丘明为“君子”。历代帝王多有敕封:唐封经师;宋封瑕丘伯和中都伯;明封先儒和先贤。山东肥城建有丘明中学以纪念左丘明。因其父任左史官,故称左丘明而关于左丘明的姓名,长期以来由于先秦及汉代文献对左传作者左丘明的记载非常有限,历代学者就左丘明氏字名情况问题争论不休、众说纷纭。一说复姓左丘,名明;一说单姓左,名丘明,但史载,左丘明乃姜子牙后裔,嫡系裔孙丘(邱)氏较为可靠,旁系左氏有待商酌。      

  左丘明是中国传统史学的创始人。史学界推左丘明为中国史学的开山鼻祖。被誉为“百家文字之宗、万世古文之祖”。左丘明的思想是儒家思想,在当时较多地反映了人民的利益和要求。

《左传》

  《左传》全称《春秋左氏传》,儒家十三经之一。《左传》既是古代汉族史学名著,也是文学名著。《左传》是中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史著作,相传是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根据鲁国国史《春秋》编成,记叙范围起自鲁隐公元年(前722年),迄于鲁哀公二十七年(前468年),主要记载了东周前期二百四五十年间各国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和文化方面的重要事件和重要人物,是研究我国先秦历史很有价值的文献,也是优秀的散文著作。汉朝时又名《春秋左氏》。汉朝以后才多称《左传》,是为《春秋》做注解的一部史书,与《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  

  《左传》既是一部战略名著,又是一部史学名著,有鲜明的政治与道德倾向。其观念较接近于儒家,强调等级秩序与宗理,重视长幼尊卑之别,同时也表现出“民本”思想,因此也是研究先秦儒家思想的重要历史资料。可以看出这是春秋战国时代一种重要的思想进步。

小故事

  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轼21岁中进士,前后共做了40年的官,做官期间他总是注意节俭,常常精打细算过日子。公元1080年,苏轼被降职贬官来到黄州,由于薪俸减少了许多,他穷得过不了日子,后来在朋友的帮助下,弄到一块地,便自己耕种起来。为了不乱花一文钱,他还实行计划开支:先把所有的钱计算出来,然后平均分成12份,每月用一份;每份中又平均分成30小份,每天只用一小份。钱全部分好后,按份挂在房梁上,每天清晨取下一包,作为全天的生活开支。拿到一小份钱后,他还要仔细权衡,能不买的东西坚决不买,只准剩余,不准超支。积攒下来的钱,苏轼把它们存在一个竹筒里,以备意外之需。

  勤俭节约行为不仅给人们带来富裕安宁的生活,还给人们带来许多益处:它培养人们自我克制的习惯;它使精明谨慎成为人的性格;它控制自我放纵;它使人拥有安逸闲适的平和心态。养成勤俭节约的习惯。这将是自己终生享用不尽的宝贵的财富!更重要的是,如果我们每一个人都积攒了这笔财富,我们美丽的国家没有理由不兴旺发达!

(文章来源:文明江西)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