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吉日 > 搬家吉日

革卦详解(革卦详解事业)

时间:2024-01-21 10:13:19 作者:无药可救 来源:互联网

本文目录一览:

周易六十四卦~泽火革

周易第四十九卦

周易原文:

革:己日乃孚,元亨利贞,悔亡。

彖曰:革,水火相息,二女同居,其志不相得,曰革。己日乃孚;革而信也。 文明以说,大亨以正,革而当,其悔乃亡。天地革而四时成,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革之时义大矣哉!

象曰:泽中有火,革;君子以治历明时。

这个卦是异卦(下离上兑)相叠。离为火、兑为泽,泽内有水。水在上而下浇,火在下而上升。火旺水干,水大火熄。二者相生亦相克,必然出现变革。变革是宇宙的基本规律。

得此卦者,宜改变现状,去旧立新,积极进行变革。

一个人真正要做到“清明”,到底该“明”什么?关键是这3个

一个人了解别人已经很不容易了,因为知人不易。但是,自知更难,了解自己才是真正最难的。

「曾仕强每日箴言」

|全文共2100字,深度阅读需6分钟,受益终生|

清明节是中华民族最隆重最盛大的祭祖大节,属于礼敬祖先、慎终追远的一种文化传统节日。

《论语·学天篇》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为什么一定要在清明节祭拜祖先呢?

因为人活着就有七情六欲,受到外界的诱惑就不清不明了。

清明节祭拜祖先,你就“清明”了,因为你跟祖先连线了。

我们中国人清明祭扫,其实就是提醒我们自己:不要忘本!

真正要做到“清明”,到底该“明”什么?

我们从古圣先贤留给我们的宝藏典籍之中发现了玄机所在......

1

什么是“明时”?

《易经》说:“泽中有火,革。君子以治历明时。”

革卦告诉我们,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君子看到这种自然景象,就联想到我们的人世间。

从古至今,我们中国人做什么事情都要查查黄历。

为什么黄历的影响这样深远?因为老百姓相信。

尽管现在都在用公历作为历法,可实际上,做什么事情都要查黄历。

黄历告诉我们,一年的时令是如何变化的。黄历记录的是“天命”,而“时”是人事。

“天时”就是“时”的前面加上一个“天”字。

“时”明明是人事,跟“天”有什么关系?

“天”只有历法,至于我们要不要照做,它都尊重我们。

孔子为什么始终被后人怀疑为?

因为孔子当时讲了一句话:“如有用我者,吾其为东周乎!”

很多人据此说他为周室效命,是保皇党。

可是,同样是儒家,孟子就被后人认为是倡导革命的,为什么?

孟子那时周室的控制力已经非常微弱了;孟子就选择帮助齐宣王替代周室。

事实上,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君臣相残,都想要挟天子以令诸侯。

孔子无论帮助哪个诸侯推翻周室,都是大逆不道的。实际上,孔子也不会做这种事情。

如果孔子活得再久一点,就能看到周朝的衰落,也就不会坚持复兴周室。

那么,后人也就不会始终怀疑孔子是了。

所以,革新也是依据“天时”的。不同的时机,做出的选择也是不同的。

《易经》告诉我们,不要只看结果,要去寻找原因,有因才有果。

几千年来,孔子的核心思想被严重扭曲了,就好像他一定要做什么一样。

其实,孔子从来没有说他一定要做什么。

那么,他的核心思想到底是什么?就是“无可无不可”,与时俱进,就是“明时”。

2

什么是“明德”?

《易经》说:“明出地上,晋。君子以自昭明德。”

太阳出来,无私地普照万事万物,君子看到这种自然景象,就知道自昭明德是至关重要的。

君子反观自身,认为人其实也不必多讲话,只要用自己高明的修养来照亮自己就可以了。

我们常常只看到别人,认为别人这个不对,那个不对;却从来没有审视过自己。

小孩子会做坏事吗?当然不会,他只是不懂而已。

如果小孩子会做坏事,其实是后天养成的。

没有人天生就是坏孩子,可见,父母的教育很重要。

小孩子本来是洁白无瑕的一张纸,是大人把他污染了,然后还骂他不对。

其实,总有一天我们会发现别人的错,自己也有,自己也会犯同样的错误。

那时,内心会不会感到难过和愧疚呢?

《道德经》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什么叫做“明”?就是自己了解自己。

一个人了解别人已经很不容易了,因为知人不易。但是,自知更难,了解自己才是真正最难的。

做到“明”,可不容易。

一个人要想了解自己,就非得有德不可。

凡是没有德的人,想到自己时,第一个感觉就是自己没有问题,自己才是好人。

而坏人大部分认为自己是好人,否则就坏不下去了。

因为如果一个人知道自己坏,一般不会坚持下去。不知道自己坏,总觉得自己是最好的,

这种人就不是明白人。

所以,圣人说,我们只能找到自己原来具有的那个好品性,然后把它发挥出来,恢复它原来的光辉。

这样我们才知道,为什么大学之道首先就告诉我们“在明明德”。

“明明德”,就是“自昭明德”,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都要靠自己。

3

为什么要“明道”?

《道德经》曰:“名与身孰亲?”

一个人很有名望,得到大家的赞誉美名,可是,名望跟自己的身体比起来,哪个更亲?

其实,老子是说,名望不是不重要。但是,和身体相比,一个是末端,一个是根本。

生命最可贵,身体最重要。

所以,当一个人不“明道”的时候,身体也不过是消耗着资源,糟蹋着社会,没有价值的。

人的烦恼和痛苦从哪里来?

很多人总觉得是别人占尽便宜,自己吃定亏了,自己跟别人不同。因为心里不平,才会生气、烦恼和痛苦。

其实,《道德经》讲得非常清楚,人有生必有死,谁都没有例外。

请问:人是怎么死的?答案只有一个,人是被气死的,而且是被自己气死的。

人之所以会气不平,人之所以被气死,就是因为看出了不同。

所以,当一个人不“明道”的时候,他认为不同就是不同。

一个人为什么先天具足,而后天节节败退呢?这就应了老子的那句话,“反者道之动”,一切都是倒过来的。

人一出生是个婴儿,无知、无欲、无为。可是,慢慢地就开始有知、有欲、有为了。

所以,当一个人不“明道”的时候,就会受到外界的引诱,内心就会产生贪念,内外一夹攻,就不清不明了,慢慢地就走上了偏道。

之后,经由“明道”、正道、行道,才慢慢又把自己返回来。反本归元,这是老子希望我们做的事情。

总之,一个人真正要做到清明,那就要牢牢抓住三个关键:明时、明德、明道。

“明时”就是与时俱进,不同的时机,要做出不同的选择。

“明德”就是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但要靠自己。

“明道”就不会失道,“明道”就不会走上偏道。

老子说,人生最难的不是知人,而是自知。

若要自知者“明”,就要有相当的品德修养,才能了解自己。

清明节,春和景明,慎终追远,不如回看宝藏典籍,让我们的内心更加“清明”!

本文策划:若卿

本文内容:曾教授著述汇编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