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星座 > 天秤座

放鞭炮的由来(过年为什么要放鞭炮的由来)

时间:2024-01-27 05:54:52 作者:陈情匿旧酒 来源:网友投稿

本文目录一览:

八一建军节的来历

说起“八一建军节”,人们便会自然而然地想到1927年8月1日的南昌起义。这没有错,但对“八一建军节”诞生于1933年,并源自主席的提议和坚持,则未必人人皆知。今天,我们来重温一下这段历史。

1933年6月26日,苏区中央局发出《关于“八一”国际反战争斗争日及中国工农红军成立纪念日的决定》。决定指出:“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为纪念1927年8月1日的南昌暴动,已确定‘八一’为中国工农红军纪念的日子。”

这一决定是根据同志的提议作出的。当时,党内军内的许多同志对此提出异议,意见很不统一。他们认为:毛主席率领秋收起义部队开辟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才是工农红军得以发展壮大的关键,才有了1928年4月28日的井冈会师。八一南昌起义是失败的,因而理所应当以1927年9月9日的秋收起义作为建军节。

毛主席则力排众议,反复向大家解释:八一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统治的第一枪,标志着中国独立创建革命军队和领导革命战争的开始,无疑应将八月一日作为建军节。

继而,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对为何确定“八一”为建军节作出具体解释:“1927年8月1日发生了无产阶级政党领导的南昌暴动,这一暴动是反帝的土地革命的开始,是英勇的工农红军的来源……本委会为纪念南昌暴动的胜利与红军的成立,特决定自1933年8月1日为中国工农红军成立纪念日”。

1933年8月1日,第一个“八一”建军节庆祝活动在瑞金城南举行。苏区军民打着火把从四面八方朝这里涌来,工农剧社组成的欢迎表演团站在入口处边舞边唱。傍晚17时整,阅兵式开始,军乐奏起,鞭炮齐鸣,、朱德、项英三位领导策马而行,检阅长达六百余米的红军队列。

庆祝大会上,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分别为红军各团队、各学校和新成立的红军工人师、少共国际师颁授军旗,为功勋卓著的红军指挥员颁发了红星奖章,中央政府和党群团体代表分别致了祝辞。紧接着分列式开始,红军第二、五、三十七、四十团等受阅方队,在一面面火红的战旗引领下,昂首阔步通过检阅台,整整走了一个多小时,持续到19点30分结束。

从此,每年八月一日前后,红军各个部队、苏区各级政府都会组织庆祝活动,“八一建军节”随之深入人心、载入史册。

时间跳跃到1947年下半年,解放战争已进入”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的战略决胜阶段。为了让人民解放军以崭新的面貌挺进新区,于1948年2月21日下发了在全军《征集军旗、军徽方案》指示电。经过三个多月的征集,军委作战部从500多种设计样式中选出30多种方案,呈送中央领导审选,提交七届二中全会讨论。

面对众多方案,毛主席再次力排众议重申:“军旗上要有‘八一’两字,同时还要有五角星,象征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并亲自起草了《关于军旗的决议》。七届二中全会讨论通过后,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和副主席朱德、、周恩来、彭德怀,于1949年6月15日签署颁布了启用八一军旗的命令。至此,中国人民军队继已有属于自己的节日之后,“八一军旗”开始在神州大地上高高飘扬!

农村喜事放鞭炮是欢乐,办丧事放鞭炮是为啥?有人放炮是为了炫耀

当下在农村有一种现象,燃放烟花炮竹成为了一种习惯,村庄里总是时不时地响起一阵鞭炮声,有时候夜深人静也会突然冒出来几声响亮的“二踢脚”,把人从沉睡中惊醒。虽然生活在农村也都习惯了这种现象,但是还是让人无法适应这种感觉,如果是在城市那可就是典型的扰民了,甚至可能还会有人去投诉。

一、炮竹烟花成为了农村的事事都用的东西

燃放烟花炮竹原本是过节庆祝增添氛围,但是在农村无论是喜事还是丧事,无论是过节还是日常生活中办事,建房子买车,甚至母牛下犊子,老母猪生崽子等,都习惯性地要放爆竹,有时候还真的从放炮竹中无法判断到底是什么事情,农村如此热衷于燃放炮竹的事情,究竟是陋习还是文化呢?

要说农村燃放烟花炮竹的文化,那也仅仅是表现在春节、婚礼等重大节日或活动期间,燃放一些烟花炮竹也是为了烘托欢乐的氛围,并且也有相应的历史传说,无论怎样吧,这样放鞭炮就是传统的风俗,也属于是一种乡村文化。

二、农村举办丧事放鞭炮的意义

那么农村举办丧事的时候,为什么也要燃放烟花炮竹呢?这里的说法就多了。村里有人去世之后,无论是三更半夜,还是其他什么时间,这时候总会把事先准备好的鞭炮燃放,即便是村民被炮竹惊醒,大家还都是表现得比较理解的。

农村当有人离世时燃放鞭炮,最主要的作用就是告诉村邻,家里的老人去世了,需要大家的帮忙,这也是农村遇到丧事的时候,不需要挨家挨户去告诉,炮竹声就成为了邻居们听到之后,就主动过去帮忙的信号。如果某家有人久病之后,突然连续燃放鞭炮,基本上大家就知道是怎么回事了。

农村关于人去世后燃放鞭炮的说法还有不少,比如说是为了驱赶“不干净”的东西,为死去的人开路等,不过那些都是比较迷信的说法,也是不可信的。但是当吊孝或出殡时燃放鞭炮,此刻的鞭炮声,可以让人感受到更加悲痛。

三、村里放鞭炮的陋习

要说农村举办丧事燃放鞭炮也是一种文化的话,村里那些无论发生点什么事情就习惯性放鞭炮的人,就是比较典型的陋习了。有村民买了一辆几万元的车,就能买上千元的炮竹燃放,这就是一种炫耀的陋习,生怕别人不知道他家买车了似的。

还有就是村里有人家的牛或母猪生崽子了,也不管是什么时候,也不管别人是不是都在睡觉了,只要自己高兴,立刻就会燃放鞭炮,惊醒了四邻。尤其是一些睡眠不好的老人受到惊吓,甚至一夜都睡不着了。

在农村还有一种让人更加难以理解的放鞭炮行为,那就是有些村民聚集喝酒,喝开心了就会在院子里放上几个“二踢脚”,还有的人聚集打麻将,有的人赢了,也不管是半夜不半夜,也会放上几把鞭炮,扰得四邻夜不能寐。

四、鞭炮成为了某些人助兴工具,但要考虑邻居的感受

农村燃放鞭炮的习惯虽然有传统习俗,但这样确实也是为了衬托一种氛围,这样的习俗也称得上是乡村文化。但是农村存在着很多放鞭炮的陋习,这些放鞭炮的陋习多半是炫耀,还有自寻开心的成分在里面。

但是无论怎样,还是希望不要在影响别人的基础上去燃放,换位思考,当自己或者是自己家有老人和孩子,因受到突如其来的鞭炮声惊吓,而胆战心惊不得安宁的时候,自己会是一种什么感受呢?所以说,还是希望那些有燃放鞭炮陋习的村民,也应该做好自我约束,更要顾及一下邻居们的感受。#农村身边事#

过年放鞭炮的由来

鞭炮和桃符、春联一样,最早是用来驱邪的。在南北朝时期,人们在过年时放鞭炮已成为一种习俗。此风俗记载于《荆楚岁时记》:“正月一日,是三元之日也。谓之端月,鸡鸣而起,先于庭前爆竹、燃草,以辟山魈恶鬼。”这也是人们过年放鞭炮的由来。可见,“鞭炮”一词的本义是燃烧、爆炸。火药发明后,人们不再烧竹子,而是在竹筒里装满硝石、硫磺、木炭等。但直到今天,人们仍然使用“鞭炮”这个名字。

宋代,人们用纸筒代替竹筒,装满火药,内装药线,制成新的鞭炮。时至今日,我们仍沿用这种方法,但工艺有所改进,图案也得到了翻新。宋代有人用麻茎将纸鞭编成串,称其为“织鞭炮”。因一束鞭炮声持续时间长,清脆如鞭声,故又称“鞭炮”。

明清时期,鞭炮的种类更多了,放鞭炮的时间也不再局限于除夕的清晨。除夕夜开始了,并在午夜达到了高潮。这个时候,无论贫贱,都要放鞭炮。李家瑞《北平风俗类征》引《壶天录》说:“京师人烟稠密,甲于天下,富家鄣购千竿爆竹,付之一炬。贫家即谋食维艰,索逋孔丞,亦必爆响数声,香焚一柱,除早年之琐琐,卜来岁之蒸蒸,此习沿类然也。”清朝谢文翘《教门新年词》中的:“通宵爆竹一声声,烟火由来盛帝京,宝炬银花喧夜半,六街歌管乐升平。”反映了当时北京放鞭炮的情景。

春节鞭炮的由来

俗称“大年初一”。人们早起放鞭炮,相传这是为了赶走“山魈”。山魈自古相传是深山中凶猛的独角鬼,但它最怕声音,所以人们用烧竹的爆破声来吓跑它。人们用火药将火药装入竹筒中制作鞭炮,然后用纸筒制作鞭炮,又称爆战或枪战。

春节放鞭炮的由来

相传,很多很多年前,森林里有一种非常凶猛的野兽,名叫“年”。每年农历十二月的除夕,它都会出来吼叫吃人畜。当时没有人能够制服它。为了避免“年”之灾,人们不得不在除夕杀猪宰羊献祭过年,使它吃饱,以免伤及人畜。

有一年的除夕,人们忘记杀猪杀羊来纪念“年”。 “年”一来,他们就喊着要吃人。人们只好关上门,爬上竹楼躲起来。年挨家挨户地走来走去,四处寻找吃的东西。当它什么也没看到时,它忍不住愤怒地嚎叫起来。这时,附近一户人家的竹楼起火了,火势太大,竹子燃烧起来,发出“噼里啪啦”的声响。 “年”听到突如其来的声音,吓得跑回了森林。

躲在楼上的人发现了这个秘密,以后每到腊月除夕,他们都会砍下很多竹子烧,竹子一噼里啪啦,“年”就被吓跑了。同时,人们还发现“年”怕鲜艳的红色,于是将桃木板染成红色,挂在大门两侧。后来发明了鞭炮和纸,鞭炮代替了鞭炮,红对联代替了桃符。

热门推荐